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19
小学三年级学生教案:探索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一、引言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途径,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对于学习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中,通过探索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可以培养他们观察、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深入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萌发的条件以及其成长过程。
二、认识种子1. 种子是植物幼体的雏形一个种子包含未来植物个体全部或大部分所需器官,并且带有存储养分。
它类似于人类的胚胎,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生长为一棵完整的成年植物。
2. 种子结构与功能种子由外壳、胚珠和胚乳组成。
外壳起到保护内部组织不受损害的作用;胚珠是种子发育时形成,并在合适环境中萌发为新个体;而胚乳则提供给新苗从中获取养分。
三、观察实验:探索种子结构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2.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显微镜、手镯袋。
3. 实验步骤:a) 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放入手镯袋中,并用显微镜观察。
b)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比较。
例如,有些种子有光滑的外壳,而另一些则有纹理;某些种子内部充满胚乳,而其他则较为空洞。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学生可以总结不同植物种子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四、探究实验:触发种子萌发1. 实验目的:研究影响种子萌发过程所需条件,并了解其生长环境要素。
2. 实验材料:黄豆或其他适合观察萌发过程的种子、湿化纸巾,透明容器。
3. 实验步骤:a) 将湿化纸巾放入透明容器中,然后将几颗黄豆等适宜观察萌发过程的种子放在湿纸巾上。
b) 盖上容器盖,放置在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地方。
c) 定期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并绘制观察图表。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植物需要适当的水分、温度和光线才能顺利进行萌发。
他们也会了解到为什么一些植物不能在极端环境下生长。
五、讨论与总结1. 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 种子为什么要有外壳?b) 种子萌发所需条件是什么?c) 种子发芽后如何取得养分?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分享他们的结论。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实训报告 .doc
实验题目: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为深入研究种子发育和营养提供基础。
实验材料:大豆、玉米等常见种子;显微镜、切片刀、切片钳、载玻片、盖玻片、甘油等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取一颗大豆,进行切片制片。
2.将制片好的豆子切片加入载玻片中。
3.滴入一滴甘油,将其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4.观察种子结构,包括种皮、种脐、胚乳、幼芽和胚轴等组织结构。
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大豆的种子结构。
种子外部是种皮,包裹着种仁和胚乳。
在种仁的顶部是植物胚,包括了胚芽、幼芽和胚轴。
胚芽是未来植物的主体部分,幼芽从胚芽延伸而来,胚轴是胚芽与种脐相连的部分。
种皮是保护种子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也能防止干旱。
种仁是种子的营养部分,可以提供胚芽和幼芽所需的氮、磷等元素。
对于人类,种子也是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性食品,在人类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组成,认识到了种子的重要性。
种子作为植物的重要繁殖和生存手段,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种子的发育、营养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种子的科学问题。
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记录纸)
目的要求
1.解剖和观察菜豆(大豆)、玉米等种子,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材料器具
浸泡1d的菜豆和玉米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白瓷盘、碘液合作探究1:观察菜豆种子
?想一想,你会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
方法步骤:【注意安全】
1.取一粒吸足水分的菜豆种子放在白瓷盘(白纸)里,观察种子的形状和颜色。
【注意种子一侧有一个小小的瘢痕。
轻轻捏一下种子,观察靠近瘢痕处会出现什么现象?】
2.用镊子夹住豆粒,从瘢痕对侧用解剖刀划一条小口,剥去外面的皮,思考皮的作用是什么?
3.将内部结构分成两半,使用放大镜对照课本100页图6-2,观察并认识内部结构,完成记录纸上“菜豆种子”的结构及问题。
合作探究2:观察玉米种子
方法步骤:【注意安全】
1.取一粒玉米放在白瓷盘(白纸)里,观察玉米的外形,透过厚皮可
隐约看到里面的胚。
【我们所观察的玉米种子实际上也是果实,其外边的厚皮是果皮和种皮的结合。
】
2.用镊子夹住玉米种子,沿正中线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用放大镜仔细
观察玉米种子纵剖面结构。
3.用镊子夹住玉米种子,将一滴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纵剖面上,观察切面的变化,会出现什么现象?
4.对照课本101页图6-3,观察并认识玉米种子内部结构,完成记录
纸上“玉米种子”的结构和问题。
讨论题
讨论1 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了什么?
讨论2 思考: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剥去种皮的种子还能萌发吗?(102页)
讨论3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种子的结构种子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种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观察和描述,探讨种子的结构特点。
一、种子的外部结构种子的外部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种子盖。
种皮是包裹在种子外面的一层保护壳,通常有硬质种皮和软质种皮两种类型。
硬质种皮通常较厚,具有一定的耐腐蚀和耐外力的特点;软质种皮比较薄,容易分开。
种子盖是种子上的一层薄膜,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有利于种子发芽。
二、种子的内部结构种子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胚珠和胚乳。
胚珠是种子的核心部分,由胚乳和胚芽组成。
胚芽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部分,包括胚根、胚芽和鞘叶。
胚根是从种子中长出的第一根根,用于吸取水分和养分;胚芽是从胚根上长出的幼苗,主要用于光合作用;鞘叶是保护胚根和胚芽的薄膜,可以起到保护和营养的作用。
胚乳是种子中的储存组织,主要用于提供养分和水分供种子发芽和初期生长所需。
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种子萌发是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发芽一般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
首先,种子吸入水分,后胚根迅速向下生长,伸出土壤表面,形成幼苗,然后幼苗叶片向上生长。
在胚芽的生长过程中,胚根和胚芽都会逐渐增长,胚乳的养分也逐渐被消耗。
随着幼苗的生长,种子开始发芽,并最终发展成为成熟的植物。
四、种子的生理特点种子具有休眠期和耐旱能力。
休眠期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休眠状态,不具备发芽和生长的能力。
种子中的胚芽和胚根都处于停滞状态,需要适宜的条件来打破休眠期。
耐旱能力是指种子能够在干旱条件下存活,并在水分充足时恢复生长的能力。
这是由于种子可耐受较低的水分含量,胚乳中储存的养分可以支持种子激活和生长的需要。
综上所述,种子作为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
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特征,了解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过程,以及种子的休眠期和耐旱能力。
这些观察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教案标题: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 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观察种子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观察种子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种子样本(豆类、谷类等)。
2. 放大镜或显微镜。
3. 刀具和剪刀。
4.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谈论他们吃过的种子,比如花生、玉米等。
2. 引发思考:请学生们思考种子是如何生长的,种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解释种子的主要部分,如种皮、胚乳、胚芽等,并说明它们的功能。
步骤三:观察实验(20分钟)1. 将不同种类的种子样本分发给学生。
2. 学生们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3. 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步骤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们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 总结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并强调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步骤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其他种子进行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2. 学生们可以尝试在家里或学校的花园中种植一些种子,并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撰写一篇关于种子结构和功能的小论文。
2. 提醒学生们按时提交作业,并鼓励他们多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
教学延伸:1. 给学生们展示一些有趣的种子,如风车果、火炬花等,激发他们的兴趣。
2. 鼓励学生们进行科学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和生长情况。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技巧和记录准确性。
2. 评估学生提交的小论文,包括对种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描述。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设备。
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目的
1.认识种子和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实验器材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
实验步骤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玉米,观察它们的外形
2.剥去种皮,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两种种子的内部结构:子叶(菜豆两片,玉米一片),胚轴,胚根,胚芽。
3.用碘液滴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用放大镜观察胚乳被染成浅蓝色
菜豆种子结构
实验结论菜豆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
玉米种子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胚乳。
胚包括子叶、胚轴、胚根、胚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实验器材:
显微镜、刀片、玻璃片、三角板、甜豆、玉米种子、车前草种子、葫芦种子。
实验步骤:
1. 清洗种子:将各种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
2. 制取玻璃片载片:在一张干净的玻璃片上放置一滴清水,然后将三角板的尖部放在玻璃片上,使其单侧挂在玻璃片上,便于后续操作。
3. 制作草本横切片:将车前草种子平放在玻璃片上,用刀片切下其一侧,使其形成横切片。
4. 制作甜豆、玉米、葫芦的长切片:将甜豆、玉米、葫芦分别用刀片切成长切片。
5. 将制作好的切片盖上载片,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结果:
观察甜豆、玉米、葫芦三种种子的切片,我们发现它们都具有下列特征:
1. 种子外壳:由外向内分别为子叶、胚乳和胚珠。
子叶为保护种子的盾状物;胚乳为种子贮藏的主要物质,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和营养物质;胚珠为种子发芽的起点。
2. 种子芽:包括下胚芽和上胚芽,下胚芽发育成根,上胚芽发育成真正的种子。
3. 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壁、原生质、细胞核、叶绿体等细胞器官组成了种子的内部结构。
在车前草种子的横切片中,我们还观察到了大量的细胞间隙,这是由于细胞增生导致的,为种子发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甜豆、玉米、葫芦和车前草等种子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种子的外壳能够保护种子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种子芽是种子的生命力所在,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新的个体。
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同种子的细胞结构存在差异,这反映了种子适应不同环境和生存需求的进化过程。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
唐坊初级中学
学校:班级:姓名:
一、复习导入:
二、实验目的要求(出示幻灯片)
1、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2、通过解剖和观察,认识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写出两种种子的共同结构;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3、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点)
4、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材料用具(出示幻灯片)
浸软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刀片、解剖针、培养皿、滴管、碘液、放大镜、载玻片(温馨提示:刀片和解剖针尖;锐;注意使用安全;碘液易污染衣物;注意使用卫生;观察顺序:先外后内,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四、实验过程
(一)清点器材
(二)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观察外部形态,指出种皮和种脐。
(2)剥去种皮,用放大镜观察指出看到的结构。
(三)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观察外部形态,指出果皮和种皮。
(2)剖开玉米种子。
(3)在种子的剖面滴一滴稀释的碘液,用放大镜观察指出看到的结构。
(4)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四)填写实验报告单
(五)整理实验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