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2控制方案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82
设计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规范设计工作程序,有效控制公司设计、技术工作的合理性及准确性,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公司设计任务的分配、设计方案实施程序的控制。
3.工作程序3.1设计任务分配3.1.1设计部经理接受市场部的设计项目,根据部门内部设计任务及《设计任务人员配备规定》,拟定项目设计小组。
3.1.2设计部经理填写《项目设计管理表》,确定项目的设计任务及人员配备,报总工程师审批。
3.2方案设计及方案评审3.2.1项目负责人领取《项目设计管理表》,进行工程分析,项目设计小组依据市场部《合同交底》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文件进行方案设计。
3.2.2项目小组完成的设计方案由项目负责人报送设计部经理,由设计部经理依据《设计文件评审制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计方案评审,由项目负责人填写《方案评审表》,项目设计小组依据《方案评审表》进行方案修正,经评审后合格的方案进行施工设计,对不能交付的设计方案须重新进行设计、评审。
3.3施工图设计、评审及外部确认3.3.1满足设计要求的方案在项目设计小组内部进行深化,形成施工图。
3.3.2项目设计小组完成的施工图由项目负责人报送设计部经理,由设计部经理依据《设计文件评审制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图评审,由项目负责人填写《施工图评审表》;项目设计小组依据《施工图评审表》进行施工图修正,经评审合格后的施工图交付进行外部确认,对不能交付的施工图需要重新深化、评审。
3.3.3设计项目施工图内部评审合格并审批后,由项目负责人报送甲方、设计院、总承包单位予以确认,并签署相应确认记录,经确认的施工图可以交付使用,投入生产;不满足外部确认条件的施工图需重新进行深化、评审、确认。
3.4施工方案交付投产、技术交底、技术服务3.4.1经外部确认的设计文件按《设计文件发放细则》印发至相关部门。
3.4.2项目设计人员对生产、施工环节进行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并填写印发《技术交底记录》。
语音控制的智能小车设计方案根据美国玩具协会的调查统计,近年来全世界玩具销量增幅与全世界平均GDP增幅大致相当而全世界玩具市场的内在结构比重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玩具的市场比重正在逐步缩水,高科技含量的电子玩具则蒸蒸日上美国玩具市场的高科技电子玩具的年销售额2004年较2003年增长52%,而传统玩具的年销售额仅增长3%英国玩具零售商协会选出的2001年圣诞最受欢迎的十大玩具中,有七款玩具配有电子元件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高科技含量的电子互动式玩具已经成为玩具行业发展的主流本文设计一个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遥控小车该小车对传统的手动遥控小车的机械部分做了改进使之可以实现任意角度转向和以任意速度前进而不象一般的小车那样只能以固定角度转向和以固定速度前进因此更加接近真实的车辆本文还在小车的控制系统中采用语音识别系统,使控制者可以用语音对小车进行控制,产生相应的动作,而且小车和控制者还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1 智能小车总体结构框图智能小车主要由转向机构、驱动机构、转向控制模块、驱动控制模块、遥控模块和语音控制模块六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2 机械本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小车为轮式结构,如图2所示机械部分分为转向机构(图中椭圆内的部分)和驱动机构(图中椭圆外部分)转向机构主要由转向电机、转向架和两个前轮组成驱动机构采用玩具小车常用的双电机驱动方案,包括两个减速电机和两个后轮转向机构工作原理为:转向时由控制者向小车发出转向信号,转向电机根据转向信号正向或反向旋转一定角度,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系统带动转向架摆动一定角度,最终带动与转向架固定在一起的前轮偏摆一定角度小车在转向时由于内、外侧的车轮的转弯半径不同,所以内外侧车轮的转速也不相同前轮为从动轮,会根据转弯角度的大小自动调节内、外侧车轮的转速;而后轮为主动轮,其转速分别由两个电机独立驱动,不会根据转弯半径自动调节转速因此小车转弯时,控制系统在控制转向电机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转向角度的大小向两个驱动电机发出控制信号,调节两个驱动电机的转速使之产生特定的转速比,从而使转弯顺利进行在这里,转弯的角度、转速比与小车的尺寸及转弯半径有关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位于遥控器内,用于识别控制者的命令并将响应的控制信号发送出去;一部分位于小车上,用于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转向机构和驱动机构,使小车实现预期的动作3.1 遥控器遥控器主要由语音识别模块和无线发送模块(编码芯片、射频发送模块)组成,如图3所示遥控器的工作原理为:控制者通过麦克风发出控制命令,该命令经过语音识别模块识别后,根据控制信号的类型产生一个8位的控制码,语音识别模块通过其P1端口将控制码输出至无线发送模块,然后语音识别模块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无线发送模块将该控制码以无线电波形式发送出去,车载控制部分接收到后便控制小车产生预期的动作3.1.1 语音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主要由Sensory公司的集成语音识别芯片RSC-364组成该芯片是专门为语音控制家电产品而设计的,外围辅助器件少,采用典型应用电路时只需要一个麦克风、一个晶体振荡器、一个小场声器和几个电阻、电容即可该芯片内部集成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身份识别、录音回放功能芯片内部采用的是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算法,和说话者无关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7%,和说话者相关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9%该芯片的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该芯片内部集成了一个八位的可编程微处理器,对外有16个可编程控制的I/O口,16位地址总线和8位数据总线及相应的控制信号,可方便地扩展外部ROM以及与外部器件通讯本文中对RSC-364的资源使用情况为:其P1口用于传输与控制命令相应的控制码,P0.7口用于启动无线发送模块发送数据3.1.2 无线发送模块为了提高无线收发的可靠性,本文采用集成的射频发送模块F05C和编码芯片PT2262组成无线编码发送模块PT2262外围电路简单,只需外接一个电阻调节载波频率PT2262的电源电压范围广,4~15V均能正常工作PT2262可以对12位二进制信号进行编码输出,足以满足本文的要求PT2262的控制也极为简单,在PT2262的TE端为0时,PT2262自动将地址引脚和数据引脚A0~A11的数据编译成适合RF电路发射的串行编码波形,然后通过DOUT 端口串行输出应用时只需将PT2262的DOUT端口连接到RF电路的数据输入端即可将数据通过无线电波发送出去本文中RF电路选用集成的射频发送模块F05C F05C采用声表谐振器稳频,SMT树脂封装,频率一致性较好,免调试F05C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及低功耗特性,当发射电压为3V时,发射电流约为2mA,发射功率较小;12V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为5~8mA;当发射电压大于l2V时直流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F05系列采用AM方式调制以降低功耗[1]因为本文无线发送的命令的种类较少,所以不需要全部使用PT2262的12个数据引脚,鉴于RSC-363内核和AT89C51均为八位机,为了数据传输方便,只使用PT2262的低八位数据引脚传输数据,其余的四个数据引脚直接接地,其上数据没有意义3.2 车载控制部分车载控制部分主要由无线接收模块(射频接收模块、解码芯片)、车载处理器和电机控制模块(图中略)组成,如图5所示其功能就是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并解码,送入车载处理器,经过计算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三个电机工作,使小车产生预期的动作3.2.1 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由射频接收模块J05C和解码芯片PT2272组成J05C是F05C的配对功能模块J05C采用超外差电路结构和温度补偿电路,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及稳定性,芯片内含低噪声射频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中频放大器、滤波器及限幅比较器,输出为数据电平信号其功能是自动接收无线电波并对电波进行处理,输出适合解码芯片解码或单片机解码的波形PT2272是PT2262的配对芯片,其外围电气特性和PT2262相同工作时,PT2272自动对从DIN端口输入的编码波形进行解码,解码成功则将地址和数据输出到对应的地址引脚和数据引脚,同时将EN端口置为高电平,数据在各个引脚上的排列顺序和PT2262完全相同和无线发送模块相对应,这里也只使用其低八位数据引脚传输八位有效数据3.2.2 车载处理器车载处理器采用常用的MCS-51系列单片机AT89C51 AT89C51是8位单片机,其片内集成有4K的程序存储器,能够满足一般的应用单片机有8位外部数据总线和16位外部寻址地址线,支持外扩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片内集成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两个外部中断口,32位双向I/O口[2]在本文的应用中,单片机采用中断工作方式P2口和无线接收模块的解码芯片的数据端口的低8位相连,用于接收解码的数据解码芯片的EN端口和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口INT0相连,解码芯片解码成功时会自动通过EN 端口向单片机申请中断,单片机进入中断处理程序,接收解码后数据因为EN端口是高电平有效,而INT0是低电平有效,所以EN需要通过一个反向器和INT0连接单片机的P1口用来输出PWM波,控制转向电机和两个驱动电机每个电机需要两个端口进行驱动,分别用于电机的正反向选择P1口每位的具体定义为:P1.0和P1.1用来控制转向电机的正转和反转;P1.2和P1.3用来控制左后轮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反转;P1.4和P1.5用来控制右后轮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反转3.2.3 电机控制模块电机的驱动采用双向PWM脉宽调制方式控制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和转速变化[3]电机驱动电路如图6所示其工组原理为当P1.0端口为高电平、P1.1端口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5导通,Q5导通又导致Q3和Q2导通,则电流从电源通过Q2、直流电机和Q3构成回路;当P1.0端口为低电平、P1.1端口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6导通,Q6导通又导致Q4和Q1导通,则电流从电源通过Q1、直流电机和Q4构成回路,且电流方向和前面相反,即电机转向发生变化通过控制P1.0口和P1.1口电平的高低和高电平导通的时间,就可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转速4 实验结果本文设计的小车的长度为210mm,宽度为100mm,前后轮距为150mm,小车的最大转弯角度为45度小车可以识别的总的命令条数为16条左转和右转各4条,对应的转向角度分别为5度、15度、25度、45度;停止1条;前进5条,对应于五级不同的前进速度;后退两条,对应两级不同的后退速度小车的各级转弯角度对应的转弯半径及两个电机的转速比的关系如表1所示该小车各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之间独立性强控制部分采用可编程微处理器,可以在不增加系统硬件的情况下方便地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本文对一辆小车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语音识别系统在低噪声环境中识别率很高,在噪声水平较高的场合,识别率有所下降小车反应灵敏。
1系统描述1.1概述喷雾干燥设备在1901年首次用于奶粉工业的生产,在20世纪20年代才正真用于奶粉工业的生产,20世纪40年代末才在我国开始使用。
最早的结构是属于压力箱式,物料的雾化为双流体式,动力消耗量大。
到1958年,轻工部在黑龙江推广畜力小型压力式喷雾干燥法生产奶粉,1955年哈尔滨松花江牛奶厂首次用离心喷雾的方法生产奶粉。
这两种形式都是平底结构,每工作一个班次人工出粉一次。
20世纪60年代中期,箱式压力干燥设备出现了锥底螺旋出粉器(搅龙)的结构形式。
第一台立式多喷头压力喷雾干燥设备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它的出现是喷雾干燥设备的有效容积缩小近一半,而且不用搅龙,连续出粉。
20世纪80年代又生产了喷头立式压力喷雾干燥设备,它在奶粉工业中的应用是推动我国乳粉工业技术进步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促进我国奶粉工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牛奶液体干燥的速度,质量,提高牛奶液体转变为成品的生产效率,需要一套稳、准、快的控制系统,因为喷雾干燥设备有可直接由溶液或悬浮体制得成分均匀的粉状产品的特殊优点,此课程设计要完成喷雾式奶粉干燥控制系统设计。
1.2控制任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温度,通风量,液位流量等控制系统进行动态性能和稳态误差分析,看是否达到一定的性能指标的要求,如若不能达到要求则必须对系统进行校正,利用合适的参数整定,使系统达到稳、准、快。
2系统建模本次设计以牛奶的干燥过程来设计干燥器。
由于牛奶属于胶体物质,激烈搅拌易固化,也不能用泵抽送,因而采用高位槽的办法。
浓缩的牛奶由高位槽流经过滤器A或B,滤去凝结块和其它杂质,并从干燥器顶部由喷嘴喷下。
有鼓风机将一部分空气送至干燥器,用蒸汽进行加热,并将与来自鼓风机的另一部分空气混合,经风管送往干燥器,由下向上吹,以便蒸发掉乳液中的水分,使之成为粉状物,并随湿空气一起由底部送出进行分离。
生产工艺对干燥后的产品质量要求很高,水分含量不能波动太大,因而,需要对干燥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投运和优化一、自控基础知识1.手自动控制以电厂汽包炉的水位控制为例,控制的任务是保持汽包水位在正常值,使机组能安全运行。
为了维持汽包水位在正常值,就需要经常调整给水量的大小。
水位控制的任务可以用如下两种方法实现。
汽包水位自动控制汽包水位人工控制2.自控系统的分类按信号的结构特点,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量和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最终使偏差为零,达到被控量等于给定值的目的。
因为反馈控制系统是将被控量反馈到控制器的输入端,形成了闭合回路,所以反馈控制系统也一定是闭环控制系统。
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可能由多个反馈信号组成多个闭合回路,称为多回路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可测量的扰动信号直接进行控制,扰动量是控制的依据。
由于它没有被控量的反馈信号,不形成闭合回路,所以这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不能保证被控量的控制精度。
在实际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前馈控制系统通常不单独使用。
前馈与反馈的差别:1)调节的依据不同2)调节的效果不同3)系统的结构不同4)实现的可能性及经济性不同。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在反馈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主要扰动的前馈控制,构成了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当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能及时消除外部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另外,反馈控制器能保证被控量较精确地等于给3.自控系统的性能指标3.1动态过程单调过程被控量单调变化,缓慢地到达新的稳态值(即新的平衡状态)。
这是一种稳定的控制系统。
衰减振荡过程被控量的动态过程是一个振荡过程,但是振荡的幅度不断在衰减。
到过渡过程结束时,被控量能达到新的稳态值。
该系统也是一种稳定的控制系统。
不衰减振荡过程被控量持续振荡,始终不能达到新的稳态值。
称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如果振荡的幅度非常小,在生产过程允许的范围内,则认为是稳定的系统;如果振荡的幅度较大,生产过程不允许,则认为是一种不稳定的系统。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及原理3.1 控制方案的确定温度流量串级控制实验是以串级控制系统来控制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以换热器冷水流量为副对象,流量变动的时间常数小,时延小,控制通路短,从而可加快提高响应速度,缩短过渡过程时间,符合副回路选择的超前,快速,反应灵敏等要求。
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为主对象,冷水流量的改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通过换热器的热交换才能反映到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时间常数比较大,时延大。
将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而副调节器的输出控制执行器。
反复调试,使第二支路的流量快速稳定在给定值上,这时给定值应与负反馈值相同。
若参数比较理想,且主回路扰动较小,经过副回路的及时控制校正,不影响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
如果扰动比较大或参数并不理想,则经过副回路的校正,还将影响主回路的温度,此时再由主回路进一步调节,从而完成克服上述扰动,使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调节到给定值上。
例如当通过调节变频器改变左边水泵的频率时,即改动了热水的流量,将立即影响到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如果没有副回路,主回路将产生校正作用,克服扰动对温度的影响。
但是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加快了校正作用,使扰动对主回路的温度影响较小。
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 3-1 所示,各个回路独立调整结束,使得主调节器输出与副调节器给定值相差不是太远。
副回路对FT102进行控制,这个反应比较快,副回路控制目的是很快把流量控制回给定值。
主回路对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TE103进行控制。
可以在换热器热水出口加入主回路干扰,要平衡这个干扰,则需要经过流量调整,通过 FT102来平衡这主回路干扰给定值+变频器干扰右边水泵个变化。
测量与控制端连接表:测量或控制量测量或控制量标号使用控制器端口电磁流量计FT102 AI0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TE103 AI1调节阀FV101 AO03.2 主、副调节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主调节器起定值控制作用,副调节器起随动控制作用,这是选择控制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控制方案设计控制方案设计1. 引言控制方案设计是指针对特定的系统或过程,设计一套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方法,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
本文将介绍控制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以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控制方案设计的应用。
2. 控制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控制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2.1 目标明确在控制方案设计之前,必须明确系统的控制目标,即希望通过控制方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例如,控制温度、压力、速度等。
2.2 信息获取在设计控制方案之前,需要获取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相关参数的信息。
可以通过传感器、仪器等手段获取系统的实时数据。
2.3 系统建模对于复杂的系统,需要进行系统建模,以便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建立数学模型。
2.4 控制器设计根据系统的特性和控制目标,设计合适的控制器。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微分控制器等。
2.5 控制策略选择根据系统的特性和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2.6 系统仿真和优化在设计控制方案之后,可以通过系统仿真和优化来验证和改进设计效果。
可以使用MATLAB、Simulink等工具进行系统仿真和优化。
3. 控制方案设计的步骤控制方案设计的步骤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3.1 系统分析首先进行系统分析,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方程等。
3.2 目标设定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特性,设定控制的目标。
例如,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3.3 系统建模和参数估计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可以采用传统的物理模型方法或者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
根据实际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
3.4 控制器设计和调试根据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目标,设计合适的控制器。
可以使用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等。
对控制器进行调试和优化,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
3.5 仿真和验证使用系统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验证。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研究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储罐液位控制系统。
它以一台S7-200系列的CPU224和一个模拟量扩展模块EM235进行液位检测和电动阀门开度调节。
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是恒液位PID控制和高低限报警。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控制系统方案的选择,系统硬件配置,PID算法介绍,系统建模及仿真和PLC编程实现。
本设计用PLC编程实现对储罐液位的控制,具有接线简单、编程容易,易于修改、维护方便等优点。
关键字:储罐;液位控制;仿真;PLCAbstractThis article is designed based on PLC, tank level control system. It takes a series s7-200 CPU224 and an analog quantities of EM235 expansion module to level detection and electric valve opening regulation.System main function is to achieve constant low level PID control and limiting alarm.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the choice of the control system plan, system hardware configuration, PID algorithm introduced,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d PLC programming. PLC programming with the design of the tank level control have the advantage of simple wiring, easy programming, easy to modify, easy maintenance and so on.Key word: tank ; level ;control ;simulation ;plc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绪论. (1)1.1盐酸储罐恒液位控制任务 (1)1.2本文研究的意义 (2)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2.1储罐液位控制的发展及现状 (3)2.2系统功能分析 (3)2.3系统方案设计 (4)3 系统硬件配置 (5)3.1电动控制阀的选择 (5)3.1.1 控制阀的选择原则 (5)3.1.2 ZAJP 精小型电动单座调节阀性能和技术参数介绍 (10)3.2液位测量变送仪表的选择 (13)3.2.1 液位仪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3.2.2 差压变送器的测量原理 (13)3.2.3 差压式液位变送器的选型原则 (14)3.2.4 DP系列LT型智能液位变送器产品介绍 (15)3.3PLC机型选择 (16)3.3.1 PLC历史及发展现状 (16)3.3.2 PLC机型的选择 (18)3.3.3 S7-200系列CPU224和EM235介绍 (20)4 PID算法原理及指令介绍 (21)4.1PID算法介绍 (22)4.2PID回路指令 (24)5 系统建模及仿真 (28)5.1系统建模 (28)5.2系统仿真 (30)5.2,1 MATLAB语言中Simulink交互式仿真环境简介 (30)5.2.2 系统仿真 (31)第6章系统编程实现 (33)6.1硬件设计 (33)6.1.1 绘制控制接线示意图 (33)6,1.2 I/O资源分配 (33)6.2软件设计 (34)6.2.1 STEP 7 Micro/Win V4.0 SP6编程软件介绍 (34)6.2.2 恒液位PID控制系统的PLC控制流程 (35)6.2.3 编写控制程序 (36)6.2.4 程序清单 (39)结束语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2)1 绪论1.1 盐酸储罐恒液位控制任务如图1.1所示为某化工厂稀盐酸储罐,该罐为钢衬聚四氟乙烯储罐,罐体高6米,容量为50立方米,重500千克。
新产品质量控制方案新产品质量控制方案第一章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新产品质量控制方案,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要求,满足客户需求,并提供一致的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第二章目标1.确定新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
2.确保产品在设计、生产和交付过程中的一致性。
3.识别和纠正可能的质量问题。
4.加强对供应商和外包制造商的质量监控。
第三章质量控制过程3.1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3.1.1 制定详细的产品设计需求,明确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
3.1.2 进行设计评审,确保设计满足产品需求,并能够被有效执行。
3.1.3 进行设计验证和验证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规范。
3.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3.2.1 制定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规范,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
3.2.2 设立关键过程指标,监控关键生产环节。
3.2.3 进行生产过程检验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标准。
3.3 产品验收和交付质量控制3.3.1 制定产品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3.3.2 进行产品性能测试和产品可靠性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3.3.3 进行产品可溯源和追溯,以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3.4 供应商和外包制造商质量控制3.4.1 制定供应商和外包制造商质量审核和评估标准。
3.4.2 定期对供应商和外包制造商进行质量审核和评估。
3.4.3 建立供应商和外包制造商质量监控和改进机制。
第四章质量问题处理和纠正措施1.建立质量问题处理和纠正措施的流程。
2.及时调查和处理质量问题,找出问题根本原因。
3.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附件:________1.产品设计需求文档。
2.设计评审记录表。
3.产品验证测试报告。
4.生产过程控制规范。
5.生产过程检验记录表。
6.产品验收标准和程序。
7.产品性能测试报告。
8.产品可靠性测试报告。
9.供应商和外包制造商质量评估表。
10.质量问题处理和纠正措施记录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质量标准和规范:________指针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包括技术标准、性能要求、安全要求等。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电梯内外电路按键模拟检测模块、电梯外请求发光管显示模块、楼层显示数码管模块、电梯上下行模块及模拟传感器模块等5部分组成。
该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1)作为控制核心,内外均使用按键按下与否引起的单片机相应端口电平变化的原理,作为用户请求信息发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判断的结果最终驱动步进电机做相应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单片机依照请求信息通过模拟的传感器使步进电机停止运动,并利用彩灯作为上升和下降的状况显示,七段数码管实时显示当前楼层,完成整个请求和响应的过程。
软件部分使用汇编语言实现,利用查询方式来检测用户请求的按键信息。
根据电梯运行到相应楼层时,模拟按键引起的电平变化,进行判断和执行实现电梯的控制,并且将程序模块化,方便了修改和调用。
硬件设计简单可靠,结合软件,基本实现了四层电梯的模拟运行。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电梯控制,步进电机目录摘要 (I)目录 (II)第1章绪论 (1)1.1电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电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第2章电梯设计任务与要求 (2)2.1设计任务 (2)2.2设计要求 (2)第3章总体设计方案 (3)3.1设计思路 (3)3.2总体设计框图 (3)第4章电梯控制系统 (4)4.1电梯控制系统 (4)4.2主要硬件设计器件介绍 (5)4.3 软件设计 (9)第5章个人心得体会 (12)参考文献 (14)致谢 (15)附录I: (16)附录II: (18)第1章绪论1.1电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电梯是高层宾馆、商城、住宅、多层厂房和仓库等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规模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多,对电梯的可靠性、舒适感和美学等方面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电梯是集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而对现代电梯而言,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内蒙古科技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锅炉蒸汽出口压力控制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2008-3指导教师:2011年8月目录摘要 (3)一、热电厂的生产工艺 (4)锅炉简介 (4)二、锅炉蒸汽出口压力控制重要性 (4)2.1控制重要性 (4)2.2控制要求 (5)三、锅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5)3.1蒸汽出口压力分类 (5)3.2 蒸汽出口压力控制系统分析 (6)3.3蒸汽控制系统的设计 (7)3.3.1控制系统中的延时环节处理 (6)3.3.2控制系统中控制方案选择 (9)3.3.3反作用及控制阀的开闭形式选择 (11)四、控制系统单元元件的选择 (11)4.1.2蒸汽压力变送器的选用 (11)4.2 燃料流量变送器的选用 (12)总结 (14)附录 (15)参考文献 (16)摘要锅炉是热电厂重要且基本的设备 ,其最主要的输出变量之一就是主蒸汽压力。
主蒸汽压力自动调节的任务是维持过热器出口汽温在允许范围内 ,以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可能获得的原料和能源条件下,以最经济的途径。
为了打到目标,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
因此,过程控制的任务是在了解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和动静态特性的基础上,应用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与综合,以生产过程中物流变化信息量作为被控量,选用适宜的技术手段。
实现生产过程的控制目标。
锅炉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作为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精馏、干燥、反应、加热等过程的热源。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动力和热源的过滤,也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本设计以包钢实习参观包钢热电厂为基础就锅炉出口蒸汽压力控制系统进行学习研究。
在控制算法上,综合运用了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比值控制、等控制方式,实现了燃料量控制调节蒸汽压力、送风量控制调节烟气含氧量、引风量控制炉膛负压,并有效地克服了彼此的扰动,使整个系统稳定的运行。
关键字:蒸汽压力,串级控制,变送器一、热电厂的生产工艺锅炉简介锅(汽水系统):由省煤器、汽包(汽水分离器)、下降管、联箱、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等设备及其连接管道和阀门组成。
第 3 章解耦控制系统3.1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概述3.2解耦控制理论3.3解耦控制方法与设计3.3.1 解耦控制系统分类及解耦方法3.3.2 解耦控制方案3.3.3 解耦控制中的问题3.4解耦控制算法3.5几种先进解耦控制理论的介绍3.1 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概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被控对象往往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 ,如冶金工业中的钢坯加热炉的多段炉温,轧机中的厚度与板型;电力工业中发电机组的蒸汽压力与温度;石化工业中的精馏塔顶部产品流量和成分、底部产品流量和成分;国防工业中的飞行控制、风动稳定段总压和试验段马赫数等,都是需要控制而又是彼此关联的量。
多变量系统的控制就是调整被控系统的多个输入作用使系统输出达到某些指定的目标。
在实际的工业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多变量系统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系统的某些参数位置或时变或受到未知的随机干扰。
因此,现代工业过程本身就是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指定的生产要求,不断出现一些较复杂的设备或装置。
然而,这些设备或装置的本身所要求的被控制参数往往较多,相应的,决定和影响这些参数的原因也不止一个。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化,对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且,在一个生产过程中,要求控制的变量以及操作往往不止一对,需要设置的控制回路也不止一个。
因此,必须设置多个控制回路对该种设备进行控制。
由于控制回路的增加,往往会在它们之间造成相互影响、相互干扰的作用。
因此大多数工业过程控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多输入多输出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输入将影响到多个输出,而一个输出也将受到多个输入的影响。
也即系统中一些控制回路的输入信号对其它回路的输出都有影响,而一些回路的输出又会受到其它输入的作用。
如果将一对输入输出称为一个控制通道,则在各通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我们把这种输入与输出间、通道与通道间复杂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称为过程变量或通道间的耦合。
由此看来,要想一个输入只去控制一个输出几乎不可能,这就构成了“耦合”系统。
摘 要摘要: 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生产耗用而储备的 物资,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
存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 资金占用水平、资产运作效率,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 文以广东美宜佳超市为研究对象, 阐述了其库存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 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以期为美宜佳超市的加强存货管理 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存货管理 美宜佳超市 方案设计目 录第1章 前言 (2)第2章 美宜佳商品库存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2.1 企业简介 (2)2.2美宜佳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第3章 美宜佳库存管理的控制方案设计 (5)3.1 控制方法优化 (5)3.2控制方案设计优化 (8)3.3 加强对全面库存管理的探索 (10)3.4预测结果 (11)总 结 (13)致 谢 (14)参考文献 (15)第 1 章 前言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外国大型零售商,如家乐福、沃尔玛 等陆续进入我国市场,给我国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我国零售业 不仅要面临着与本土企业进行竞争,同时还需要同外籍企业进行竞 争。
因此,其生存发展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实现零售业在激烈竞争环 境下的成长与发展,其就必须对企业进行严格标准的管理。
库存管理 是零售业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其对于零售业企业的发展 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选取广东省美宜佳公司为例,探讨其库存管理 的现状以及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 美宜佳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第 2 章 美宜佳商品库存管理的现状与问题2.1 企业简介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于 1997 年成立,其是广东省东莞市糖酒 集团控股的连锁商业流通企业。
经过 17 年的发展,美宜佳便利店取 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铺数超过 6200 间,遍布东莞、深圳等 17 个城 市,成为广东省极具影响力及极具投资价值的便利店品牌,并已成为 中国以特许加盟模式发展的规模较大的便利店系统。
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及措施.docx一(风格:正式)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及措施1.概述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及措施,以确保设计工作的高质量和顺利进行。
2.设计质量控制目标2.1 确定设计目标和标准定义设计目标和标准,包括设计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
2.2 制定设计质量控制计划制定设计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3.设计质量控制流程3.1 设计前准备阶段在开始设计之前,进行项目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确保设计目标与项目需求相符。
3.2 设计阶段3.2.1 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初步设计,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并与项目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3.2.2 详细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制定详细设计规范和绘制详细设计图纸。
3.3 审核阶段经过详细设计的产品需要进行审核和评审,以确保设计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关法规。
3.4 修改与完善阶段根据审核和评审结果,对设计进行修改与完善,并再次进行审核,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设计质量控制措施4.1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设计符合法规要求。
4.2 建立质量监测体系建立质量监测体系,对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
4.3 注重设计团队的培训与素质提升组织设计团队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设计团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4.4 设计过程中的评审和评估设计过程中定期进行评审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案。
5. 附件1. 设计目标和标准表格2. 设计质量控制计划表格3. 设计审核和评审记录表格附录:1. 法律名词及注释1.1 法律名词 1 - 注释 11.2 法律名词 2 - 注释 21.3 法律名词 3 - 注释 3二(风格:简约)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及措施1.概述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及措施,以确保设计工作的高质量和顺利进行。
氟化铝和冰晶石生产干燥尾气烟尘治理方案设计说明书二00四年十二月七日氟化铝和冰晶石生产干燥尾气烟尘治理方案设计说明书编制人:工艺:设备:概算:审核人:氟化铝和冰晶石生产干燥尾气烟尘治理方案设计说明书1.概述:1.1.污染的来源:在自然界里,氟主要是以氟石,磷灰石和磷块岩形式存在,但在工业过程中难溶的含氟矿物转变成易溶的或气态的氟化物,释放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电解铝,磷肥,玻璃加工,含氟无机物和有机物生产,金属冶炼等行业是含氟废气的主要来源.利用氟硅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产氟化铝,然后再和氟化钠合成生产冰晶石合成后经过滤,干燥,包装等工序制得冰晶石产品。
利用煤气和空气加热干燥炉对过滤的滤饼进行干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尘和含氟气体排放,若不对其治理,将会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1.2.污染的特点:冰晶石生产过程中干燥炉排出的尾气具有如下特点:1.2.1.烟气温度高,而且波动大,有时竟低于露点,增加了处理难度.也使袋滤器的滤袋烧毁,造成除尘效率下降.1.2.2.排放烟气中含有酸气,造成除尘设备的腐蚀,同时提高了烟气的露点,更加剧了设备的腐蚀,也使袋滤器造成湖袋,使其运行和清灰困难.1.2.3.含污染物成份多,不仅有粉尘,而且还含有有害气体,对环境危害大,同时治理要求高。
1.2.4.烟气腐蚀性强,对治理设备的耐腐蚀性要求高,这必将增加治理投资.1.2.5.含尘浓度大,一般简单除尘设备(如旋风除尘器,喷雾除尘器等)和一级除尘工艺都难以使其达标,这就使治理工艺复杂,设备增多,投资加大.1.2.6.含氟气体(HF和SiF4)处理不仅工艺复杂,而且要求对其副产物必需妥善处理,以防造成二次污染.1.3.含氟废气的危害:大量的研究表明:甚至于微量氟及其化合物,也会对人类和动物的机体造成极严重的后果.氟化物对鼻粘膜等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造成皮肤灼伤和激烈痛疼。
长期接触含氟化合物以及饮用含氟高于8mg/l的水,会引起人们骨胳系统的慢性氟重毒及脊神经根炎。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教案一、引言1.1自动化生产的重要性1.1.1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生产线能够连续、稳定地工作,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1.2提升产品质量:自动化生产通过精确控制,减少人为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1.1.3增强安全性: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在危险环境中工作,减少工人接触危险,提高工作安全性。
1.1.4适应市场需求: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快速调整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1.2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发展1.2.1传统控制系统:基于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系统,结构复杂,维护困难。
1.2.2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作为控制核心,提高了控制精度和灵活性。
1.2.3网络化控制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各个控制单元,实现集中监控和管理。
1.2.4智能化控制系统:引入技术,实现自适应、自学习和优化控制。
1.3教学目的与意义1.3.1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学习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1.3.2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维护和管理技能。
1.3.3激发创新能力:通过学习自动化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3.4适应工业发展需求:使学生能够适应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知识点讲解2.1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构成2.1.1生产设备:包括各种机床、、输送带等,完成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等任务。
2.1.2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2.1.3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等,实现生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2.1.4辅助设施:包括供电、供气、冷却等系统,为生产提供必要的支持。
2.2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2.1开环控制:根据输入信号直接控制输出,不考虑输出结果对控制的影响。
2.2.2闭环控制:通过反馈信号调整控制输入,实现精确控制。
2.2.3分布式控制:将控制系统分为多个独立的控制单元,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协同工作。
《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225课程名称:过程控制技术英文名称:Process Control System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选修学时/学分:32/2 (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过程控制工程作为研究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基本控制规律,以及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投运的课程,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之一。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测量与变送器、执行器、智能控制仪表、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设备等自动化装置的原理与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和先进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特点、适用场合、系统设计及应用等问题。
本课程将为从事复杂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以及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奠定重要的基础, 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支撑毕业要求 1.2, 2.2, 2.3, 3.1, 3.2, 4.1, 4.2, 4.3, 9.1, 9.3, 10.2, 10.1)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是自动控制原理和控制工程,在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学习本课程,本课程将为后续的智能控制综合实践、智能优化及调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过程控制发展概况、特点和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能够通过文献检索等途径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具有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意识和基本技能;(支撑毕业要求10.1)2.掌握阶跃响应曲线法和脉冲响应曲线实验建模方法,了解最小二乘建模方法。
理解自平衡能力和无自平衡能力对象的有关概念;(支撑毕业要求1.2)3.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大时滞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它特定要求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包括控制方案设计、性能分析、参数检测与变送的传感器选型的基本方法和调节器参数整定;(支撑毕业要求2.2, 2.3)4.通过过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复杂工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方法,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支撑毕业要求3.1, 3.2)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基于过程控制的基础理论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并将理论分析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实验结果、解释结果、形成结论和提出建议,最后撰写报告;(支撑毕业要求4.1, 4.2, 4.3)6.通过大作业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报告,表达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认识或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