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三模考前热身训练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15
江苏省兴化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模拟测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刘歌案和章颖颖案再次让孩子远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父母们感到,中国基础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问题经由这件事得淋漓尽致,面对当今这个的社会,“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或许不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传闻。
A. 鞭长莫及暴露波谲云诡B. 绠短汲深曝光波谲云诡C. 鞭长莫及曝光光怪陆离D. 绠短汲深暴露光怪陆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绠短汲深”,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鞭长莫及”,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前者侧重“深”,后者侧重“远”,第一处,根据语境,这里是指远,而不是深,因此应该用“鞭长莫及”。
“暴露”,指露在外面,无所遮蔽。
“曝光”,指丑闻隐私公开。
第二处,这里并非指隐私,而是问题,因此用“暴露”。
“波谲云诡”,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光怪陆离”,形容色彩繁杂,形象奇异。
第三处语境主要强调社会情况变幻莫测,而不是说色彩繁杂奇异,应使用“波谲云诡”。
综合分析,故选A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题名对观赏者来说是一种“有意图”的文字。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兴化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三模考前热身训练英语试题2019年4月23日第Ⅰ卷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 15B.£9.18 C.£9. 15答案是 C。
1.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last night?A. She missed the program.B. Her TV was broken.C. She didn’t sleep well.2. Where will the man be at 5:00?A. At home.B. At his office.C. On the way home.3. Where did the woman find the pen?A. At a little café.B. At her office.C. At a small store.4.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A. Visiting a friend’s place.B. Looking for a place to live.C. Cleaningan apartment.5. What will the woman do?A. Take some cash.B. Go to the bank.C. Make a phone.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 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江苏省兴化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模拟测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刘歌案和章颖颖案再次让孩子远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父母们感到,中国基础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问题经由这件事得淋漓尽致,面对当今这个的社会,“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或许不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传闻。
A. 鞭长莫及暴露波谲云诡B. 绠短汲深曝光波谲云诡C. 鞭长莫及曝光光怪陆离D. 绠短汲深暴露光怪陆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绠短汲深”,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鞭长莫及”,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前者侧重“深”,后者侧重“远”,第一处,根据语境,这里是指远,而不是深,因此应该用“鞭长莫及”。
“暴露”,指露在外面,无所遮蔽。
“曝光”,指丑闻隐私公开。
第二处,这里并非指隐私,而是问题,因此用“暴露”。
“波谲云诡”,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光怪陆离”,形容色彩繁杂,形象奇异。
第三处语境主要强调社会情况变幻莫测,而不是说色彩繁杂奇异,应使用“波谲云诡”。
综合分析,故选A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题名对观赏者来说是一种“有意图”的文字。
江苏省兴化市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9高三上·泸县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极力搜刮财物奢侈靡费发出的激愤质问。
(3)文天样《过零丁洋》)中,将追忆过去和感慨当下融为一体,借助地点表明形势险恶和境况危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2. (4分)(2016·盐城模拟) 简答题(1)美国艺术史家贝瑞孙认为,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老人与海》就是这样的杰作。
请以小说中的孩子为例,结合故事情节说明象征手法的运用。
(2)东汉许劭认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而罗贯中则认为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对此,你有何评论?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3. (13分) (2016高一上·会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
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
诗人的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检测题语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阅读(36分)(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学世界理解。
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
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
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
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
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精神的愉悦。
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心灵的愉悦。
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
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
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一辙。
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
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
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
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检测题语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阅读(36分)(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学世界理解。
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
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
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
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
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精神的愉悦。
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心灵的愉悦。
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
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
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一辙。
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
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
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
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
兴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三模热身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茶的“吃”法日益多样化。
有古为今用、的传统吃法。
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抹茶愈发魅力彰显。
作为甜点的绝佳伴侣,清淡微苦的茶香中和了甜腻,让人。
点茶时,将抹茶粉与水调和,用茶筅搅拌均匀,蘸润舌尖,便仿佛拥有了“”的魔力。
A.历久弥新进退维谷点石成金B.历久弥新欲罢不能点石成金C.老而弥坚欲罢不能画龙点睛D.老而弥坚进退维谷画龙点睛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化虚为实手法的一项是(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________________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着、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①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②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江苏省兴化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什么是读书的心态呢?其实它就是与人的灵魂律动▲的心理状态。
宦海激浪,商战奔突,急功近利,立见实惠等等,都是一种令人▲的高节奏▲。
至于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临阵磨枪的学生们,表象是在埋头读书,实为一种苦海心理的挣扎。
A.体戚相关心跳目眩律动B.息息相关心跳目眩躁动C.休戚相关目眩神迷躁动D.息息相关目眩神迷律动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记者5日从国家气象局获悉,3日以来我国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全国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地区受到影响,多地PM10浓度爆表。
B.中华书局在经过论证与调研后,认为原教材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容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和普适性。
C.推行自主招生改革,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有助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育人要求,选拔适合本校培养目标的学生。
D.海绵城市指的是降雨时能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3.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3分)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真,构成了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
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
,。
,。
①陶诗对于审美客体客观的表现②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与真情投入③陶诗中荒墟草屋、榆柳桃李构成了最平凡又最真切的自然景致④这是世俗人生中无法体察到的⑤形象准确再现了人与自然的精神与真实风貌⑥使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①⑤④③②⑥B.③⑥④①②⑤C.②⑤③④①⑥D.②⑥④③①⑤5.下列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2019-2020学年江苏兴化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今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阅读载体趋于多元化发展,网络小说电子条志、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层出不穷,成为了和传统阅读并驾齐驱的阅读方式,如今几乎大部分经典畅销书籍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电子版本,甚至是有声图书,虽然目前纸质书籍并没有受到重创,仍然有相当部分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正如英国情报学家K麦克格雷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
但毫无疑问,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分流了传统阔读的部分受众。
(摘编自《当今国民阔读习惯与趋势探计》)材料二阅读年龄与阅读类别图中国人习惯的阅读方式图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有时间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求。
虽然精神食粮不再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却很难再见到人人都爱读书的场景。
读书的习惯都去哪儿了,引人深思“全民阅读”今年已是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日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中国好书。
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性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
”金民阅读更应该从娃蛙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摘编自新华网)材料四陶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考。
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江苏省兴化中学2019届高三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刘歌案和章颖颖案再次让孩子远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父母们感到,中国基础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问题经由这件事得淋漓尽致,面对当今这个的社会,“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或许不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传闻。
A.鞭长莫及暴露波谲云诡B.绠短汲深曝光波谲云诡C.鞭长莫及曝光光怪陆离D.绠短汲深暴露光怪陆离2.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题名对观赏者来说是一种“有意图”的文字。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意思是浇水种菜早晚有饭菜吃,这就是无所作为的人的工作了。
②而且蕴意深邃,让人回味无穷。
③其隐晦表达了另一层含义:从政者是拙笨人干的事。
④这些文字往往经过推敲,与环境非常贴切。
⑤如拙政园取自古人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⑥直接反映或间接影射出景观本身的内容或主题。
A. ⑥⑤①②③④B. ⑤⑥①③②④C. ④⑤①③②⑥D. ④⑥②⑤①③3.下列对联与历史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②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③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④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A.①陆游②徐霞客③杜甫④陶渊明B.①辛弃疾②徐霞客③杜甫④李白C.①辛弃疾②沈括③白居易④李白D.①陆游②沈括③白居易④陶渊明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若一味地把人和宇宙分而观之,人是人,宇宙是宇宙,这脑筋就怕要永远伤下去。
2019-2020 年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滂沱/ 磅礴挽回/分娩悭吝/歼击......B. 悄悄/悄然轶闻/卷帙攻讦/劫持......C. 谥号/裨益下载/载誉吞噬/对峙......D.扉页/ 诽谤邻居/怜悯戏谑/琐屑......3分)(▲)着落/ 着迷..鲜美/鲜有..慰藉/狼藉..靡费/ 奢靡..3.下面是某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5 分)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
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
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1)▲改为▲;(2)▲改为▲;(3)▲改为▲;(4)▲改为▲;(5)▲改为▲。
4.下面是 2013 年 12 月 10 日《环球时报》对“中国是不是世界强国?”的调查,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 4 分)表 1:中国是世界强国吗?受访国家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菲宾律澳大利亚南非巴西认同比例(百分比)74. 26045. 56045. 26076. 960表 2:中国具备世界强国的现有条件:世界强国必备条件经济实力政治及外交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中国现有实力(百分比)7334. 323. 622. 2( 2)根据表 2 的内容,你认为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该怎样做?请写一条建议。
(2分)▲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2019届江苏高考模拟试卷(三)语文★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
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内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更不能干。
A. 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B. 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C. 谨言慎行津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D. 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首先把握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不苟言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谨言慎行”,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第一处,从后面“脸上却总挂着笑容”可知,此处是说在很多人眼中纪检干部态度严肃,应使用“不苟言笑”,排除BC两项。
“津津乐道”,形容对这件事十分地感兴趣,很感兴趣地谈论。
强调的事说个不停。
“啧啧称奇”,指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
第二处,前面说“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此处是说有些答案还被同行谈论,应使用“津津乐道”。
“锥子没有两头尖”,喻指不能两方都顾及,专心于一方;“出水才看两腿泥”,喻指事情要发展到最后才能见分晓。
第三处,后面说“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这是说专注于一方,可见应使用“锥子没有两头尖”。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兴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三模热身卷语文出题人:章莉 2019/4/22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茶的“吃”法日益多样化。
有古为今用、的传统吃法。
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抹茶愈发魅力彰显。
作为甜点的绝佳伴侣,清淡微苦的茶香中和了甜腻,让人。
点茶时,将抹茶粉与水调和,用茶筅搅拌均匀,蘸润舌尖,便仿佛拥有了“”的魔力。
A.历久弥新进退维谷点石成金B.历久弥新欲罢不能点石成金C.老而弥坚欲罢不能画龙点睛D.老而弥坚进退维谷画龙点睛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化虚为实手法的一项是(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________________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着、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①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②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③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
④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
⑤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
⑥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A.④⑤③①②⑥ B.②⑥①④⑤③C.④①⑤②⑥③ D.②④①③⑥⑤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颜真卿忠肝义胆,视死如归,故其书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其书则尽显平淡天真之趣;王羲之一生追求心性与道的结合,其书因此达到了清雅脱俗的境界。
兴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三模热身卷语文2019/4/22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茶的“吃”法日益多样化。
有古为今用、的传统吃法。
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抹茶愈发魅力彰显。
作为甜点的绝佳伴侣,清淡微苦的茶香中和了甜腻,让人。
点茶时,将抹茶粉与水调和,用茶筅搅拌均匀,蘸润舌尖,便仿佛拥有了“”的魔力。
A.历久弥新进退维谷点石成金B.历久弥新欲罢不能点石成金C.老而弥坚欲罢不能画龙点睛D.老而弥坚进退维谷画龙点睛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化虚为实手法的一项是(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________________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着、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①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②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③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
④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
⑤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
⑥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A.④⑤③①②⑥ B.②⑥①④⑤③C.④①⑤②⑥③ D.②④①③⑥⑤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颜真卿忠肝义胆,视死如归,故其书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其书则尽显平淡天真之趣;王羲之一生追求心性与道的结合,其书因此达到了清雅脱俗的境界。
A.书者艺术风格的形成由生活经验所决定。
B.书者是通过书法风格来表现自己的心志。
C.书者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刻苦磨炼的结果。
D.书者艺术风格和自身思想境界息息相关。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柳宗元仆未冠,求进士,闻娄君名甚熟。
其所为歌诗,传咏都中。
通数经及群书。
当时为文章,若崔比部、于卫尉,相与称其文。
众皆曰纳言①曾孙也。
而又有是,咸推让为先登。
后十余年,仆自尚书郎谪来零陵,觏娄君,犹为白衣,居无室宇,出无僮御。
仆深异而讯之,乃曰:“今夫取科者,交贵势,倚亲戚,合则插羽翮,生风涛,沛焉而有余,吾无有也。
不则多筋力,善造请,朝夕屈折于恒人之前,走高门,邀大车,矫笑而伪言,卑陬而姁媮。
偷一旦之容以售其伎,吾无有也。
自度卒不能堪其劳,故舍之而游。
逾湖、江,出豫章,至南海,复由桂而下也。
少好道士言,饵药为寿,未尽其术,故往且求之。
”仆闻而愈疑。
往时观得进士者,不必若娄君之言,又少能类娄君之文学,又无纳言之大德以为之祖,无比部、卫尉以为之知,而升名者百数十人。
今娄君非不足也,顾不乐而遁耳。
因为余留三年。
他日,又曰:“吾所以求于心者未克,今其行也。
”余既异其遁于名,而又德其久留于我也,故为之言。
夫君子之出,以行道也;其处,以独善其身也。
今天下理平,主上亟下求士之诏,娄君智可以任职用事,文可以宣风歌德,行于世,必有合其道而进荐之者。
遽而为处士,吾以为非时。
将曰老而就休耶?则甚少且锐;羸而自养耶?则甚硕且武。
问其所以处,咸无名焉。
若苟焉以图寿为道,又非吾之所谓道也。
夫形躯之寓于土,非吾能私之。
幸而好求尧、舜、孔子之志,唯恐不得;幸而遇行尧、舜、孔子之道,唯恐不慊,若是而寿可也。
求之而得,行之而慊,虽夭其谁悲?今将以呼嘘为食,咀嚼为神,无事为闲,不死为生,则深山之木石,大泽之龟蛇,皆老而久,其于道何如也?仆尝学于儒,持之不得,以陷于是。
以出则穷,以处则乖,其不宜言道也审矣。
以吾子见私于仆,而又重其去,故窃言而书之而密授焉。
【注】①纳言:指的是娄师德,即娄南图祖父,纳言是官职。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仆深异而讯.之讯:询问B.偷一旦之容以售.其伎售:卖弄C.主上亟.下求士之诏亟:多次D.以出则穷,以处则乖.乖:顺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娄图南通晓数经,博览典书,早年就名闻京都,就连崔比部、于卫尉等人,都一起赞美他的文章。
B.娄图南认为现应试科考的人都是结交权贵,溜须拍马,言语不真,讨好谄媚,作者也很赞同他的观点。
C.娄图南少时就喜欢道士们的话,想煮烹药饵寻求长寿,所以越过江河湖海,到海南桂林,前去寻求这种道术。
D.作者认为娄图南具备当官从政的才智和智慧,拥有宣扬风雅、歌颂政绩的才学,只是没有得到别人的推荐。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自度卒不能堪其劳,故舍之而游。
(3分)(2)余既异其遁于名,而又德其久留于我也,故为之言。
(3分)(3)求之而得,行之而慊,虽夭其谁悲?。
(4分)8.柳宗元对于娄图南“隐居入道”持什么态度?原因是什么?请分条概括。
(4分)三、古诗词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淡黄柳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空城:合肥曾被金兵掠夺一空。
9、结合诗句,赏析上阙前三句的表达效果。
(5分)10.这首词序言中说“因度此阕,以纾客怀”,作者的“客怀”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3)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6) ,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7)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8)判天地之美,。
(《庄子·天下》)五、现代文阅读(一)(1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街口子刘丽华一条街越长,街口子往往越多。
一个街口子里面,就像是一个收纳柜,工厂、学校、医院、住宅、菜市场等统统收纳在内。
家门外的街口子有宽有窄。
如果是赶路不是散步,大家都是抄近走。
没有公交车的年代,看电影赶时间,我们总选择近路,疾走钻进一个街口子,左拐右拐,走出一道口子,就看到醒目的“人民电影院”五个字。
上学我们也不走正街,都是进口子,走小道,小学如此,中学如此。
上班了,依然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在窄窄的小道上,你尽管想点什么,不必担心前方撞上谁,也不用考虑后面被追尾,来来回回很安全。
假如那时也兴计步数,一天一万步,足有。
街道两旁大多是口子对口子,便于通风。
一到夏夜,口子处都是纳凉的居民,有住附近的人家,早早泼洒一地井水,水迅速被滚烫的地面吸干,不用多少时辰,地面就转凉了。
那时,一张竹床,可容纳老老少少一家子;一条板凳,也能落座三口人;还有坐折叠凳,小矮凳的,看哪里凉快,往哪里坐。
大家话着家常,摇着蒲扇,互通耳闻目睹的新鲜事,一缕缕桂花香从老远的地方穿街过巷飘来……食堂旁边的那口老井,井边总有洗不完的东西,每天休息时光,职工或家属提桶抱盆,搓衣洗被,一只吊桶上上下下在井口折腾,“扑通”一声,吊桶下井,拉绳一扬,吊桶在井水里翻个大跟斗,一桶水就满了,再左手一把,右手一把,交替着将一桶水拉上来。
打水者一般是壮实的男士,问谁要水?我要,我要,一片回应,喊的喊,笑的笑,男女老少挤挤挨挨,有用搓衣板搓洗的,有在水泥桌上刷洗的,有双脚在盆里踩洗的,有拧被单拧得两人笑岔了气的……形态各异,七嘴八舌,热闹非凡。
街口子处,都是交通要道。
口子处的门面走俏,口子那点空地也不会白白空着,那里是刻章、配钥匙、修钟表、补鞋、修伞等匠人谋生的“根据地”。
还有小裁缝,也常年在那里支一块案板,放一部缝纫机做衣服,蒸汽熨斗一天到晚都在冒热气。
那些来城里卖鸡蛋、包谷的农妇村姑,会事先进百货商店扯上几尺花布,来找这街边的小裁缝缝制。
她们不讲究做工,取衣快就好,等卖完了山货余粮,新衣也可取了,随便一试穿,便高高兴兴回家。
还有,寒冷的冬日,我们都惦念街口子处那个卖烤红薯的老人,买上一个烤红薯,手暖了,又填饱了肚子。
那时,满街小卖部也很多,孩子们都喜欢帮家里打酱油,因找的零钱就是自己的脚步钱,可买糖果吃,哪怕下雨天,也照打不误。
那小小的人儿,撑一把成人的雨伞,穿上一双很夸张的雨靴走出街口子,踩在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上,脚下发出“吱吱”的声响,来到街对面靠口子的那家小卖部,其情其景,就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高柜台》,那不及柜台高的小人儿,店家根本看不到人影,只能听到“打酱油”的叫嚷声,然后从伞下伸出一只抓着酱油瓶的小手,另一只捏着两毛纸币的手尽量往柜台上伸。
店家接过瓶子和纸币,问:“打多少钱”,“打一毛钱,剩下的买辣椒糖”。
雨停了,小人儿抱着酱油瓶,舔着辣椒糖,心满意足横穿街去,回到原来的街口子,一群小伙伴在玩老鹰捉小鸡,听到一片邀请声,把酱油瓶往墙边一放,扎进小鸡堆,当家里等着酱油炒菜的母亲找来时,小家伙已经玩得昏天黑地了。
县城那条老街,改建成两层店铺的新街后,原来一个个露天的街口子,就变成一个个封顶的街口子,口子两边都设有摊位。
不再日晒雨淋的街口子,更适合做小本生意的租用。
黄金地段那个街口子有个棉货大妈,口子两旁的摊位都是她的,生意做得好。
据说那口子她一签租就是十五年,可她后来把一边摊位让给了一位创业破产、丈夫中风的杨阿姨,每天当杨阿姨要兼顾家里时,大妈就替她打理生意。
从此,杨阿姨家的日子越过越顺,大妈也有口热饭吃了,因一到饭点,杨阿姨就给她带饭来……一个街口子,成就了一段小城佳话。
站在一座城市的高楼,俯瞰脚下,你会看到,纵横交错的大街,串起整个城市,成千上万的居民,都容纳在大街小街的口子里。
每每经过,我都仿佛看到街口子深处升起的烟火,听见街口子里传出的阵阵笑语欢腾。
(有删改)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中一幅幅的画面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又极具历史感,如全家夏天纳凉图、打水、分水图等,写出了一代人独特的记忆。
B.“其情其景,就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高柜台》”,作者以此表现小孩打酱油时的童真童趣,同时又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