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实验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植物形态综合认知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加深对植物形态的认知,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了四种常见的植物进行观察,分别是向日葵、仙人掌、银杏和水仙。
2. 实验方法: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部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其形态特征。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根系形态特征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根系,我们发现向日葵和仙人掌的根系为主根型,具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银杏的根系为纺锤根型,呈椭圆形,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水仙的根系为块根型,呈块状,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
这些根系形态的差异反映了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对土壤资源的适应策略。
2. 茎的形态特征观察不同植物的茎部,我们发现向日葵的茎呈圆柱形,有明显的节间和叶痕;仙人掌的茎呈扁平的长条状,具有明显的刺;银杏的茎呈圆柱形,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节间和叶痕;水仙的茎呈球状,没有明显的节间和叶痕。
茎的形态特征反映了植物的生长方式和适应生境的能力。
3. 叶的形态特征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我们发现向日葵的叶片为大型复叶,叶柄较长;仙人掌的叶片为退化的刺状,几乎没有叶绿素;银杏的叶片为扇形单叶,有明显的叶脉;水仙的叶片为线状单叶,叶片较窄。
叶的形态特征反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策略。
4. 花的形态特征观察不同植物的花,我们发现向日葵的花为黄色的大型复状花序;仙人掌的花为小型单瓣花,多为红色或黄色;银杏的花为单性小型花,没有花瓣;水仙的花为白色的小型花,花瓣较大。
花的形态特征反映了植物的繁殖方式和吸引传粉者的策略。
综合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策略。
不同的形态特征使得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境条件,从而提高生存的竞争力。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的形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植物形态的多样性是其适应环境和生存策略的结果,也是植物界的丰富性体现。
植物生存实验报告植物生存实验报告引言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存机制和适应能力,我们进行了一项植物生存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对植物的生存策略进行探讨。
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
我们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植物,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以了解植物对光照、水分和温度的适应能力。
方法我们选取了三种常见的室内植物:仙人掌、吊兰和富贵竹。
为了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我们设置了三组实验组:光照组、水分组和温度组。
在光照组中,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日光照射;在水分组中,我们保持土壤湿润;在温度组中,我们控制了恒定的温度。
结果在光照组中,我们观察到仙人掌和吊兰的生长状况良好,叶片饱满且颜色鲜艳;而富贵竹的生长速度较慢,叶片呈现出较浅的绿色。
在水分组中,仙人掌和吊兰的生长状况依然良好,叶片保持饱满;而富贵竹的叶片开始出现干枯的现象。
在温度组中,仙人掌和吊兰的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叶片颜色变暗;而富贵竹的生长状态变得更好,叶片变得更绿。
讨论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光照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仙人掌和吊兰对充足的日光照射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其次,水分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仙人掌和吊兰对保持土壤湿润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最后,温度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不同类型的植物对于光照、水分和温度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仙人掌和吊兰对于充足的光照和适度的水分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而富贵竹对于较低的温度和适度的水分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植物的适应能力是由其生理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语通过本次植物生存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存机制和适应能力。
植物的生存策略是多样且复杂的,不同植物在面对不同环境条件时会展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
模拟仙人掌蒸发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模拟仙人掌蒸发
实验时间班级小组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生物的形态是其适应所处生活环境的结果
3、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实验器材:
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儿型料布
实验步骤:
1、把三张纸巾充分没湿,一张平铺,一张春起来,一张用蜡纸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中的干湿程度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是,平铺的最干,蜡纸包的最湿,结论是,仙人掌上的蜡质层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
墨西哥研究人员用“仙人掌”治疗糖尿病,血糖水平有望恢复正常【仙人掌的好处是什么?】仙人掌原产于墨西哥,以其高抗氧化、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含量而闻名于世。
在墨西哥,仙人掌的用途非常广泛,它的果实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在药物。
仙人掌垫被当作蔬菜食用,常见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的餐馆、杂货店和农贸市场。
他们会和许多菜一起食用,包括炸玉米饼、炒鸡蛋,或是一个西红柿和洋葱配菜。
仙人掌果实有多种颜色,含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和槲皮素,具有抗炎特性的抗氧化剂。
在一项研究中,比较了三种不同颜色的刺梨汁,分别为红紫色、白绿色和黄橙色,其中红紫色品种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在墨西哥,人们喜欢用仙人掌榨汁来饮用,由于仅用仙人掌果实榨汁味道不太甜美,因此,人们经常把它和其他的水果混合在一起,来榨汁饮用。
仙人掌有很多的医用好处,它可以用来治疗:青光眼,伤口,疲劳,肝脏状况和溃疡。
据称,新鲜的仙人掌汁的好处包括降低血糖,愈合伤口,降低胆固醇。
人类对无爪仙人掌及其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能力的研究是有限的。
然而,许多研究证实了植物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
仙人掌植物在墨西哥传统上被用来治疗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困扰全球健康的疾病,在墨西哥亦是如此。
因此,科学人员们希望了解这种对健康有着巨大好处的植物是否有助于治疗糖尿病。
在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小规模研究中,两组参与者被给予高碳水化合物早餐。
一组人在早餐中加入仙人掌,而另一组则不吃。
加入仙人掌的一组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水平也降低。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含有高纤维食物,如无蛋白石和多刺梨。
高纤维饮食可以改善血糖,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血脂。
营养与饮食学会建议女性每天至少消耗25克纤维,男性每天消耗38克纤维。
仙人掌富含纤维,又具有抗氧化性,这也能就是它有助于降低血糖的原因之一吧,由于此次结果来自于小规模的实验,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实验来确定仙人掌对于2型糖尿病的作用。
植物设计实验报告 植物设计实验报告 引言: 植物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们不仅能够美化我们的环境,还能为我们提供食物和药物。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对其生长和适应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机制和适应性,我们进行了一项植物设计实验。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设计和观察,探究植物的生长机制和适应性。我们希望通过改变植物的环境条件和形态结构,观察植物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态特征。 方法: 我们选择了两种常见的植物进行实验:一种是向日葵,另一种是仙人掌。首先,我们将这两种植物分别种植在不同的土壤和光照条件下。然后,我们对它们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如剪枝、改变水分供应等。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结果: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我们发现向日葵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得更加茂盛,而在阴暗的环境中则生长缓慢。而仙人掌则对阳光要求较低,能够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中存活。其次,我们发现剪枝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剪枝后,向日葵的茎干会更加粗壮,而仙人掌则会产生更多的分枝。最后,我们还发现水分供应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适量的水分会促进植物的生长,而过多或过少的水分则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阻。 讨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植物的生长机制和适应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植物的生长和适应能力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阳光、土壤和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要求也不同。向日葵喜欢充足的阳光和富含养分的土壤,而仙人掌则适应于干燥和贫瘠的环境。此外,剪枝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剪枝可以促进植物的分枝和茎干生长,但过度剪枝可能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水分供应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适量的水分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但过多或过少的水分则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的生长机制和适应性。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对其生长和适应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阳光、土壤和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要求也不同。剪枝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但需要注意适度。水分供应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植物的设计和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态特征,为植物的栽培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本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植物生长机制和适应性的机会。通过对植物的设计和观察,我们发现了植物的生长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了解到了植物对光照、土壤和水分的不同需求。这些发现对于植物的栽培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我们能够继续深入研究植物的生长机制,为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比较仙人掌与莲的散失水分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比较仙人掌与莲的散失水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比较仙人掌(多肉植物)与莲(水生植物)在相同条件下散失水分的差异,并探讨两种植物适应不同生长环境的特点。
实验材料:
1.仙人掌(多肉植物)-1株
2.莲(水生植物)-1株
3.相同大小的瓶子或容器-2个
4.天秤或电子秤
5.记录工具-笔和纸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相同大小的瓶子或容器,并在其中放入适量的水。
2.将仙人掌放置在一个瓶子中,将莲放置在另一个瓶子中。
3.将两个瓶子放置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如相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4.在实验开始时记录每个植物的初始重量,并记录为T0。
5.每天定期称量每个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重量变化。
6.持续进行观察和称量,直到重量变化趋于稳定为止。
7.结束实验后,记录每个植物的最终重量,并记录为Tf。
实验数据记录:
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描述,记录每个植物在每天的称量数据,并计算重量变化(Tf-T0)。
实验结果:
根据数据记录和计算得出的实验结果,绘制两种植物每天的重量变化曲线图,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观察两种植物的散失水分速度、幅度和稳定状态的时间。
讨论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仙人掌与莲在散失水分方面的差异。
探讨两种植物适应不同生长环境的特点,如仙人掌适应干燥环境、莲适应水生环境的原因。
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实验设计的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实验结果,明确指出仙人掌和莲在散失水分方面的差异,并对其适应不同生长环境的特点进行总结。
仙人掌成分:每100g仙人掌叶片含有维生素A220mg、VC16mg、VE23mg、蛋白质1.6mg、 Fe2.7mg、Ca 20.4mg、K16.4mg、pl7mg、纤维素6.7mg一、仙人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仙人掌属植物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含有有机酸类、甾醇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糖类、萜类等。
1.1 有机酸类在仙人掌属植物的茎、花及果实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类,如亚油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抗坏血酸、苹果酸、琥珀酸、番石榴酸、柠檬酸等1.2 甾醇类如花粉甾醇(主要为24一次甲基胆甾醇) 、谷甾醇]、芸苔甾醇、豆甾醇等1.3 生物碱类生物碱类在仙人掌属植物中亦有较大的含量,主要为吲哚类生物碱,如甜菜甙元、异甜菜甙元,还有吡啶类生物碱,如梨果仙人掌基、生物碱甙类,如甜菜宁(betanin)、异甜菜宁(isobetaI ) 、有机胺类生物碱,如对羟苯乙基三甲胺、胆碱、墨斯卡林、3,4-二甲氧基一B-苯乙胺、酪胺、N一甲基酪胺、3一甲氧基酪胺、3-苯乙胺,此外还从仙人掌属中分离得到了大麦芽碱1.4 黄酮类黄酮类主要在仙人掌属植物的花及果实中,黄酮类主要类型有:黄酮及其甙类,如木犀黄素、栎素、异栎素、栎精、栎精3一芸香糖甙、栎精3一葡萄糖甙、异鼠李亭3一葡萄糖甙、异鼠李亭3一芸香糖甙,异鼠李亭3一鼠李半乳糖甙;黄酮醇及其甙类:山奈酚、3-羟基一5,7,3’,d’一四甲氧基黄酮)、山奈酚3一葡萄糖甙、山奈酚3一半乳糖甙1.5 糖类糖类主要存在于茎的粘液质中,多糖多由鼠李糖、果糖、半乳糖、术糖、阿拉伯糖、蔗糖及糖醛酸等聚合而成1.6 其它有人还发现了吡喃酮类化合物,如仙人掌醇、2-羟甲基一d一甲氧基一Ⅱ一毗喃酮、三萜类等。
仙人掌中部分化合物的结构式:二、仙人掌药理研究进展2. 1 仙人掌的抑菌、抗炎怍用抗菌作用成分:目前一些研究推测其效成分与仙人掌中所含有机酸类、甾醇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化学成分有关,此外,有研究证明仙人掌植物的消炎抗菌作用还与其小分子抗菌肽有关抗菌方面的研究:仙人掌提取物对受试菌株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真菌(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均有影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指数期初期,其推测仙人掌提取物的抑菌机理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仙人掌提取物水解细胞壁中的糖苷键,破坏了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壁出现部分缺失,形成了L型细菌,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影响仙人掌生长的因素结题报告学校:襄垣一中班级:355班组长:李洋洋组员:杨倩李恒李柯薇王成乐杨子超指导老师:闫改荣顾问老师:马海燕研究背景、目的和计划一、背景:仙人掌是一种耐寒的植物,外表美观,人们常常将仙人掌养在自己的家中,不仅外表吸引人,而且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久而久之,发现将仙人掌放在不同的地方,生长速度是不同的,由此,引起了同学们对仙人掌探究的兴趣。
二、目的:(1)探索适宜仙人掌生长的环境。
(2)探究影响仙人掌生长的因素。
三:计划:(1)小组同学分工从网上查询有关仙人掌的资料,了解仙人掌。
(2)对仙人掌进行三组对照试验进行探究。
(3)从实验中探究出影响仙人掌生长的因素。
(4)根据影响仙人掌生长的因素,使其更好的生长。
研究过程一、温度(1)根据我们的学习,知道不同种类的仙人掌对光照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仙人掌也不例外。
(2)大多数喜光的仙人掌在阳光下使其成长和放在背光下使其成长,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大多数仙人掌喜欢在阳光的普照下生长。
虽然在强烈的阳光下仙人掌的生长比较缓慢,但植株却比较健壮,而且阳光的普照能促进植物多开花易结果,刺也会生长的更粗壮,花也更鲜艳。
把喜光的仙人掌放在背光处生长,仙人掌就会出现萎缩、颜色变淡,主刺稀疏,不开或少开花,甚至徒长,使原来强化的植株变成弱不禁风。
(1)相反,一些适应在半阴环境下生长的种类放在强光下栽培,植株会出现枯黄,容易被阳光灼伤。
二、水分(1)仙人掌大多原产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干旱地、沙漠地带,原因就是它们针状的叶造就了它们耐旱抗高温的特性。
(2)把两株相同的仙人掌放在光照、土壤都相同的地方,一株仙人掌每天坚持给它浇水,而另一株仙人掌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洗一次,经过三个月观察,发现两株仙人掌内生长状况没有太大差别,由此得出结论,仙人掌是一株耐旱植物,水分对仙人掌的影响不大。
三、土壤(1)把仙人掌放在普通的土壤中和沙壤中栽培,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刺梨生物实验结果分析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刺梨的生物特性,通过对刺梨进行观察和测量,分析其形态特征、呼吸作用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刺梨具有较高的耐旱性和适应能力,其形态特征和呼吸作用与大多数植物相似。
一、引言刺梨,又称仙人掌,是一种生长在干燥地区的多肉植物。
其形态特征独特,具有刺状的叶片,能够有效减少水分蒸发。
为了更好地了解刺梨的生物特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观察和测量。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刺梨植株、测量仪器(如显微镜、计时器等);2. 实验过程:观察刺梨的形态特征,测量其叶片长度、宽度和刺的密度;通过放射性示踪技术,测量刺梨的呼吸速率;将刺梨置于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观察其生长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1. 形态特征:刺梨的叶片呈长椭圆形,叶片长度为3-6厘米,宽度为1-3厘米。
刺的密度较高,平均每平方厘米约有10-20个刺。
这些形态特征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水分的保存。
2. 呼吸作用:通过放射性示踪技术,我们测得刺梨的呼吸速率为每分钟0.05毫升氧气。
刺梨在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较高,而在黑暗条件下呼吸速率较低。
这说明刺梨具有光合作用,能够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同时也能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
3.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刺梨生长情况良好。
刺梨能够适应较高的温度(最高可达40摄氏度)和较低的湿度(相对湿度30%以下),这与其在干燥地区生长的特点相符。
四、结论通过对刺梨的形态特征、呼吸作用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刺梨具有较高的耐旱性和适应能力,其形态特征和呼吸作用与大多数植物相似。
刺梨能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适应干燥环境来存活和生长。
五、展望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刺梨的耐旱性提供了基础数据。
未来可以通过基因分析和遗传改良等方法,深入研究刺梨的抗旱机制,并探索其在干旱地区的应用潜力。
仙人掌的奥秘报告初稿(3)仙人掌的奥秘报告初稿以上是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仙人植物的七点奥秘,此外,仙人掌还是墨西哥的国花。
六、自我评价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我们的研究终于完成了。
在这次研究中,我们小组配合默契,尽管偶尔因为意见不一致产生一些分歧,但也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解决。
研究探索总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曾遇到一些困难。
如一些资料在同一问题上答案不一样,无法判断对与错。
但这些最终通过努力解决了,我们非常高兴。
通过这一类的饿活动方式,使我们丰富了课外的知识,激发了我们的饿学习兴趣,为我们增加了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编写报告的本领,提高写作水平,考验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我们对因特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感到因特网真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下一次的坐待要做的更好!七、家长的体会“仙人植物的奥妙”是一个我相信许多家长都感到需要补充的知识点,今天看到孩子们在经过各种努力写出的报告,我真真感到收获不少,并且也真的惊讶了,孩子们的潜力真是我们无法预计的。
寒假的第一天,女儿就从市场买回仙人掌,认真观察并记录;通过阅读书籍、上网、咨询等方法查阅资料;小伙伴们在一起讨论研究,总结所得汇总资料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热情高涨,不知疲倦,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甚至为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到书店里一本一本的翻阅相关书籍。
面对孩子们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我们家长也不禁触动,我们怎样才能满足孩子对世界的各种渴望,怎样才能给她们更好的指导,让她们不仅聪惠而且有健全的思想和道德观。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的实践活动对提高孩子的多方面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感到这样的活动对她们成长过程的众多益处:我们看到孩子身上有许多我们没有预料到的能力得以发挥,也发现她们在整个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团结帮助、互相协作、谦虚互学的团队精神;孩子们掌握了新型的信息手段,开拓眼界,丰富知识,了解课堂上无法涉及的广阔领域;课题的深度锻炼了她们寻求知识、解决困难的主动性;通过对报告的构思和组织提高了她们的文字表达及其创作能力。
仙人掌提取液对鲜湿面的保鲜作用
摘要:鲜湿面条水分含量高,在常温下容易发霉变质,不能长期保存.在对鲜湿面条在常温下的品质变化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防腐剂来研究其对鲜湿面条的防腐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防腐剂复配方案.仙人掌汁的添加细菌和霉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字:仙人掌、鲜湿面、细菌、霉菌、抑菌作用
仙人掌(opuntia di鲜湿面enii Haw)别名观音掌、霸王树等,系仙人掌科仙人掌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仙人掌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膳食纤维、矿物质及植物多糖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炎止泻之功效“一。
近年来,仙人掌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食品,在市场十分走俏。
仙人掌高钾、低钠、低糖、富含纤维素、黄酮、皂苷等物质,具有调节血糖血脂、美容等保健作用。
仙人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药食同源,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仙人掌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蔬菜,被誉为2l世纪绿色天然食品。
【1】
1.仙人掌原汁的制备
(1)选用茎肉新鲜饱满,无虫蛀、虫斑,无霉变、不变质的仙人掌。
(2)去刺、去老皮,投入洁净的流水中洗净后沥干。
(3)掌肉茎用95%乙醇浸泡2h,过滤。
2.鲜湿面的制造工艺
面粉+无菌水一和面一切条成型一成品
2.1和面
和面是鲜湿面生产的首要工序,和面效果的好坏对此后工序的影响较大,由于试样量小不适宜在和面机进行,和面时将和面液一滴一滴滴入调治好的面粉中,同时不停搅拌,使面粉吸水充分均匀,整道工序约进行30min。
3.湿面保存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分析
湿面保存在温度为30"C的恒温培养箱中,每2d检测一次,连续对细菌、霉菌菌落总数检测6d,并做3次重复试验,取重复试验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其检验方法参照国家标准,细菌测定参见GB4789.2——2008【2】,霉菌测定参见GB4789.15__2003【3】。
4.培养基的配置
PCA(培养细菌):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琼脂15.0g,蒸馏水1000ml(调节pH=7.0±0.2,再加琼脂。
)
PDA(培养霉菌):马铃薯200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蒸馏水1000 ml(先
煮马铃薯,过滤后补水至1000 ml,再加入葡萄糖和琼脂)5.实验步骤
对照组:10 g面粉+5 ml蒸馏水
实验组:10 g面粉+10﹪仙人掌液5 ml
10 g面粉+30﹪仙人掌液5 ml
10 g面粉+50﹪仙人掌液5 ml
10 g面粉+70﹪仙人掌液5 ml
10 g面粉+90﹪仙人掌液5 ml (制作面条)
↓
把制作的面条放置自封袋中,放入恒温培养箱(30℃)中培养24~48
个小时,观察长菌情况
↓
长菌的面条5g加入50 ml灭菌生理盐水(0.85﹪~0.90﹪)中,做十
倍系列稀释(10-1~10-6)【4】
↓
各取1 ml放入PCA、PDA培养基中,观察细菌和霉菌的长菌情况,数菌落数
6.不同保鲜剂对湿面保鲜影响的结果
保鲜剂对湿面保鲜的效果,受到面粉原始带菌量及由制作环境污染到成品面条中的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原始带菌量高的面条,在相同的保存期内,带菌量增加和品质劣变更快旧。
因此,每次试验结果都与空白样品进行比较。
对添加不同浓度保鲜剂的湿面,分别测得第2天、第4天、第6天的菌落数,根据面条保质时间及多次试验结果,综合分析选择以第4天细菌、霉菌菌落总数为最终评价指标,同时检测对照试验的结果,即在图中表示添加量为0。
结果用细菌、霉菌菌落数的对数值表示,对数值越小,抑菌效果越好,并确定保鲜剂的最适浓度范围。
7. 面粉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面条的品质受面粉质量直接影响,用于加工即食鲜面的面粉要求蛋白质含量高,面筋质量好,这是因为小麦的蛋白质品质对面条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蛋白质含量高使得面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剪切力具有较强的抵抗作用,面团的韧性较好,因而在蒸煮过程中蛋白质失落率小,对面条品质有益【5】一般质量指标为蛋白质10.8﹪~12%,湿面筋>30﹪本研究中所用的面粉的面筋含量为32﹪蛋白质含量为12﹪
8. 水质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如果和面用水中微生物含量较高,则会导致湿面初始细菌含量过高,经过杀菌工艺后,其微生物残存数量相对较大,不利于鲜湿面的保鲜,为了减少影响因素,和面采用无菌水,将生活饮用水煮沸10min冷却备用
9. 面条含水量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面条含水量主要来源于和面时的加水量和面条蒸煮过程中的吸水量,为了使面条更容易熟化和面时应适当增加用水量,以使蛋白质充分吸水而形成高质量的面筋网络,而且面条中淀粉糊化的程度和回生的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水煮过程中吸水量的影响,吸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面条的口感和质构。
水煮时间越长,吸水量越大,因此确定和面时加水量和适当的煮面时间对面条品质至关重要。
试验中将不同的加水量进行了比较,发现当加水量<30%时,很难形成面带,当加水量>38 %时,形成的面带较粘,经过反复的实验当加水量在32%——34%时形成的面带表面光滑,周边完整,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
10.天然保鲜剂对不同菌种抑制作用的效果是不同的
如Nisin 对G+菌如梭菌,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强力抑制作用,但对G-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无抑制作用,而溶菌酶是一种广谱型抗菌剂,能对多种微生物起作用,但在一定用量范围内,难以单独抑制住所有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如Nisin 在碱性与中性环境中其很容易失活pH 越高则其失活速度越快。
11.鲜湿面颜色变化的测定
将经无菌包装的鲜湿面存放在常温下(平均温度为25%左右)和3℃——4℃(冷库)进行贮藏,每隔15d进行感官评分。
从面条样品中任取30 根面条放置在白纸上,之后由指定的10人评价小组分别对面条颜色进行打分评价,并取
平均值。
评价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1分差;2分稍差;3分中等;4分好;5分很好。
12.鲜湿面在中国发展
鲜湿面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发展一直不太理想。
中国2000年方便面总生产量已达200亿包以上,若以此来推算市场鲜湿面容纳量(按日本鲜湿面面现平均9.2%计算)应为200X9.2%=18.4(亿包);然而,目前我国产销量要远远低于18.4亿包,这充分说明鲜湿面在中国市
场仍有巨大潜力,良好产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开拓。
13.发展方向
现在市场上鲜湿面种类还很少,生产企业也不多。
因鲜湿面面具有食用方便、油脂含量少、有利于健康、适合各类人群等优点,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必将会更重视食品健康。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届时全球各界人士云集中国,类似鲜湿面健康食品必将有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鲜湿面发展方向特提出以下建议:
(1)将日本鲜湿面技术和中国特色相联系,生产出属于中国人自己葬麦面,绿豆面。
(2)可随面提供调料包,提高鲜湿面档次,以求获得更高收益。
(3)料包开发应有地方特色风味,显示产品个性。
(4)在广大消费者逐渐对鲜湿面认可情况下,随产品知名度提高,加强宣传力度,强化销售措施,壮大销售队伍,利用现有销售网络,推动鲜湿面销售。
(5)向海外拓展市场,可出口至英国、法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
参考文献
1.orriani S;Gardini F;Guerzoni M E 查看详情1996(06)
2.GB/4789.2—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Is].
3.GB/4789.1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酵母菌计数Is].
4.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36)
5.孙平食品添加剂使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