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全国建筑模型规则20120607(征询稿)
- 格式:doc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207号建议的答复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207号建议的答复王江滨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城市建筑屋顶美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建筑屋顶是城市整体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屋顶美化对于优化城市形态、净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拓展绿色空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开展城市建筑屋顶美化工作,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一、有关工作情况(一)在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中加强第五立面美化工作。
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5号),组织57个城市开展城市设计试点工作,指导各地优化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加强建筑形态引导,对包括建筑屋顶在内的各类城市要素提出管控要求,推动各地塑造肌理清晰、整洁有序的建筑屋顶空间秩序。
北京市编制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建立城市建筑屋顶管控体系,引导屋顶形式、尺度、色彩等要素,美化城市第五立面。
重庆市通过开展重点地块城市设计,加强对建筑屋顶的引导和管控,有效提升城市整体风貌格局。
杭州市编制城市建筑屋面整治与管理导则,明确整治范围、重点整治建筑、整治要求等,推动全市范围的建筑屋顶整治工作,改善城市市容景观。
(二)积极推动城市建筑屋顶绿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印发《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166号),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屋顶等立体空间绿化。
建筑信息模型标准公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种集合了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全过程信息的数字化建模技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工具。
为了促进BIM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我国制定了《建筑信息模型标准》,对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统一规范。
以下是关于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的公告:一、范围建筑信息模型标准适用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的BIM应用。
标准主要涵盖BIM模型的构建、数据管理、信息交换、协同设计等方面。
二、标准体系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由基本原则、通用要求、模型构建、数据管理、信息交换、协同设计等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包括相应的规范内容和实施指南。
三、基本原则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的基本原则包括全过程、多维度、协同性和可持续性。
全过程要求BIM技术应覆盖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多维度要求BIM模型应包含建筑结构、设备、材料等多方面信息;协同性要求不同专业协同设计;可持续性要求BIM技术应支持建筑能效评估等方面。
四、通用要求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的通用要求包括数据格式、标准命名、共享和交换、软件兼容性等方面。
要求BIM模型应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实现标准命名、共享和交换,同时支持不同软件之间的兼容性。
五、模型构建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的模型构建部分包括构建要求、模型标准、构建流程等内容。
要求BIM模型应基于设计参数构建,包括建筑结构、材料、空间布局等信息,同时按照标准构建流程进行操作。
六、数据管理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的数据管理部分包括数据需求、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内容。
要求对BIM模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共享和分析等方面。
七、信息交换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的信息交换部分包括信息标准、信息传递、信息接收等内容。
要求不同专业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信息传递和接收,保证协同设计的有效进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2.10.15•【文号】建办科函[2012]597号•【施行日期】2012.10.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建办科函[2012]597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交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导和推动绿色建筑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决定开展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评审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交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负责组织本地区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申报。
二、申报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单位应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评审标准》的要求,填写《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见附件),编写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等相关材料,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三、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交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严格按照《实施细则》和《评审标准》的要求,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纸质申报书1式10份、电子版光盘1份(电子版可从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下载,网址:http://),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纸质文件1式2份、电子版光盘1份,于2012年12月10日前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及方式: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高雪峰牛立平王建清电话:************、58933282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政编码:100835附件: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12年10月15日附件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盖章)推荐单位:(盖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编制2012年10月填表说明《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由第一申报单位组织填写。
博物馆建设方案精品文档博物馆建设方案篇一:博物馆设计方案张掖市三馆设计方案——博物馆计方案说明张掖是华夏文明多种文化交汇和融合的圣地,千古不息的祁连雪水滋润着这方土地,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张掖文明。
张掖市博物馆陈列艺术方案围绕“张掖魂”主题,将一幅源远流长的丝路文化和无数绚丽的历史长卷奉献给广大观众。
一,整体设计在总体设计中,我们选用馆藏文物的典型,突出营造张掖文化的氛围,体现张掖博物馆的鲜明地域特点,以文物为主,借助辅助展品,如场景复原、展柜、展台、壁龛,陈列展示文物,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史前文化、夏文化、商代文化、汉代文化、丝路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文化、佛教文化、游牧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在河西走廊区域性上所具备的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设计理念按照“朴素大气、厚重典雅、自然流畅、特色鲜明、科技环保”的设计原则,设计根据陈列体系与内容构架,从整体到局部,空间均衡、重点突出、富于变化,观众参观路线顺畅,安全通道清晰,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运用丰富的陈列语言,建立起内容与展品间的内在联系,起到升华陈列主1 / 33精品文档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绿色陈列”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使陈列设计既具有较高的学术艺术定位,又能以人为本,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三,一楼——展馆大厅总体构想。
一楼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公共区域,也是博物馆张掖文化灵魂汇聚地。
以简约的张掖文化印象,为空间加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周设计。
笔直的大厅天井柱体由色彩明快的石材干挂而成,直插三楼顶部,寓意张掖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中流砥柱之一。
各楼层临大厅墙体则由一幅幅蕴含张掖故事的浮雕组成。
与大厅中央的雕塑交相映衬。
主题设计。
大厅正中央区域是由“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雕塑造型群组成。
雕塑群由半圆弧的祁连山浮雕、“万国博览会雕塑”、张掖浮雕岩体结构地图、流水瀑布四个艺术元素呼应融合而成。
中华人民国标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Calculation code for construction area of buildingGB/T 50353-2013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日期:2013 年12 月19 日实施日期:2014 年07 月01 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 号)的要求,规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
本规的主要技术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本规修订的主要技术容包括: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了深基础架空层;2.取消了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规定;3.修订了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的面积计算规定;4.增加了凸(飘)窗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5.修订了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的面积计算规定;6.删除了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求;7.修订了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8.修订了外保温层的面积计算规定;9.修订了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10.增加了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11.增加了有顶盖的采光井的面积计算规定。
本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
在本规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 号,邮政编码:100835)。
本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参编单位: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主要起草人:艳海王海宏晓丽国立徐成高吴宏伟王玉波建明程万里杜浐阳白洁如彬泽仁江措主要审查人:树海丽萍莉林建平洁挺曾奕辉金春平宋德科田洁莹银龙廉生中褚波1 总则1.0.1 为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建筑面积计算,统一计算方法,制定本规。
BIM技术管理体系与措施目录BIM技术管理体系与措施 (1)目录 (1)一、BIM技术应用目标 (4)二、BIM技术实施方案 (5)1.人员组织机构 (5)2.工作职能 (6)3.工作流程 (7)3.1 BIM工作整体流程图 (7)3.2 BIM深化设计流程图 (8)3.3施工模拟工作流程图 (8)4. BIM工作制度 (9)4.1 BIM动态管理制度 (9)4.2 BIM工作标准 (9)5.软硬件配置 (10)5.1硬件配置 (10)5.2软件配置 (11)6. 进度计划 (11)7.技术实施路线 (11)7.2.1培训 (12)8.技术实施 (14)8.1BIM标准统一(样板设置) (14)8.2精度确定 (24)8.3图纸收集 (24)8.4族库准备 (26)8.5模型搭建 (28)8.6碰撞检测及施工图模审查 (33)9. 项目重、难点及应对措施(准备阶段) (34)9.1项目重、难点 (34)9.2应对措施 (34)三、施工准备阶段BIM实施 (34)1.深化方案性设计内容 (34)1.1深化内容及原则 (34)1.2机电安装深化设计 (36)1.3土建深化设计 (43)1.4幕墙及装修深化设计 (43)1.5场地布置深化设计 (45)1.6配合其他专业深化设计 (46)1.7成果输出 (46)2.大型设备运输路径检查方案 (47)4.实施工程场地模拟 (49)4.构件预制模型 (50)4.1土建构件预制 (50)4.2电气构件预制 (51)4.3暖通专业风管预制 (51)4.4给排水及消防专业水管预制 (54)4.5支吊架预制 (57)5.实施工程场地模拟 (60)6.施工过程中灾害应急模拟 (60)四、施工阶段实施阶段 (61)1.虚拟进度和实际进度比对 (61)1.1施工过程跟踪,精细对比及偏差预警 (62)1.2纠偏措施模拟 (62)2.工程量、经济指标统计 (63)3.设备与材料管理 (65)3.1设备管理 (65)3.2材料管理 (66)3.3费用管理 (66)3.4资料管理 (67)4质量与安全管理 (67)4.1质量管理 (67)4.2安全管理 (68)5施工变更录入 (69)6竣工模型构建 (71)6.1竣工模型内容 (71)6.2竣工复核 (72)7.施工现场关键生产安全控制分析 (72)8.侵界模拟检测 (73)9、实施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实施阶段) (74)9.1实施重点 (74)9.2实施难点 (74)9.3针对性措施 (74)五、运营阶段 (75)1.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75)2.灾害应急模拟 (76)3.资产及空间管理 (76)4.运营系统建设 (77)5.培训及售后维保的人员信息统计 (77)5.1培训目的及培训内容 (77)5.2维保人员信息统计 (78)六、各项措施及实施建议 (79)1.进度控制措施 (79)2.应用措施 (79)4.实施措施 (79)5.实施建议 (80)一、BIM技术应用目标1.项目概述汉寿县花木兰片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项目位于汉寿县龙阳街道花木兰社区。
第十二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广州预选赛规则1竞赛项目1.1 中共一大会址”现场制作赛(必参赛项目)1.2 “水调江南”写意石桥模型评比赛1.3 创意中国“中国馆”模型评比赛1.4 木结构桥梁(框架)承重比赛2总则2.1报名:每名运动员必须报名参加第一个项目“中共一大会址”现场制作赛,同时可再兼报2-3-4项. 其中木桥梁结构设计赛、承重赛”必须三人一组。
“水调江南”石桥写意赛、“创意中国”设计规划赛、木桥梁结构设计赛、为送评项目,木结构现场进行承重比赛。
每个项目需撰写构思创造说明文,限2000字以内,需在赛前完成。
使用A4纸,文字表达清楚、准确,语句通顺。
可以打印、插图。
必须随送评作品一并交往组委会评审。
2.2参加现场制作赛,作品须安全、环保。
制作期间,不得接受他人的指导或帮助,违者取消其参赛资格2.3参加现场制作的运动员,须在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后方可打开包装制作,抢先者取消其参赛资格。
现场制作开始后发现缺少零件者须在1 0分钟内举手报告,过时不予受理。
2.4运动员必须爱护赛场环境、设施。
组委会在决赛期间对制作区域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对桌椅等设施造成损坏者取消其竞赛成绩,并照价赔偿。
2.5 评比完后的作品由带队老师统一领走,超过时间组委会将自行处理。
2.6 参赛者必须自带刻划用垫板,防止对竞赛用桌椅造成损坏。
决赛现场裁判员对桌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运动员方可离开制作场地。
3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3.1中共一大会址”现场制作赛3.1.1“中共一大会址”现场制作赛限两小时内完成,主体模型器材至组委会统一购买,底盘、花、草、木树等其它配件自行购买选用,底盘不能大于40×40CM。
3.1.2竞赛成绩由制作完成时间及建筑主题内容是否突出、创意构思是否独到新颖,色彩搭配是否符合审美学原理, 道路、水系、绿化等设计是否全盘布局。
制作时间最高20分、创意最高50分、建造最高30来评定,满分为100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44号――关于2012年度第十三
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告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建筑安装施工
【发文字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44号
【发布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日期】2012.07.31
【实施日期】2012.07.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444号)
关于2012年度第十三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告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07]205号)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建科[2008]113号),我部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第十三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评价工作。
经审定,宁德万达嘉华酒店等8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现予公布。
附件:2012年度第十三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2年7月31日
附件
2012年度第十三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13公告269号: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XXX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编号为GB/T-2013),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废止原《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2005.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XXX出版发行。
前言根据XXX《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增加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修订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凸(飘)窗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修订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的面积计算规定、删除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要求、修订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修订外保温层的面积计算规定、修订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和增加有顶盖的采光井的面积计算规定。
总则本规范旨在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建筑面积计算,统一计算方法。
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计算,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自然层按楼地面结构分层的楼层。
结构层高为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围护结构指围合建筑空间的墙体、门、窗。
2.5 建筑空间建筑空间是指建筑界面限定的、供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
2.6 结构净高结构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7 围护设施围护设施是为保障安全而设置的栏杆、栏板等围挡。
2.8 地下室地下室是指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1/2的房间。
2.9 半地下室半地下室是指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的房间。
建筑模型竞赛一般规则竞赛规定一.场地(1)举办者根据项目需要选择竞赛场地,尽可能为参赛者取得良好成绩提供有利条件。
举办者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参赛者和裁判人员的顺利活动,同时保障观众的安全。
(2)竞赛组委会负责在赛前验收竞赛场地和全体参赛人员的食宿场所。
对于竞赛组委会提出的不足之处,举办者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二.参赛者的报到(1)参赛者必须按照规定准时报到。
(2)报到时,由领队确认参赛者名单以及参赛项目等情况。
如发现报名有问题,须对照原始报名单进行确认。
经核实,非组委会责任时,如需修改报名,交纳文印更改费,确认后,不再允许修改报名。
之后出现任何参赛者名单或项目不符等问题,组委会不承担责任。
(3)报到时,统一领取以下物品:参赛组号相应的工具三.参赛组号为保障竞赛的公平性,组委会统一指定的参赛组号。
在竞赛中按照参赛号接受点名、进入场地和比赛。
参赛人员和参赛号一一对应。
四.点名(1)点名在竞赛前十分钟内进行。
参赛者在点名后,进入场地。
(2)参赛者未在点名时间内到达场地,将失去参赛资格。
五.竞赛时间- 知识竞赛时间为(待定)全体人进入场地后,准备就绪,工作人员指示竞赛开始,同时开始计时。
- 结构模型竞赛模型检测时间为(待定)- 结构模型竞赛承重测试时间为(待定)/组。
参赛者进入场地后,放稳模型,举手示意;六.成绩的公布由成绩统计各专业老师评分进行统计。
模型制作分:一等奖1名得10积分,二等奖1名得8积分,三等奖1名得6积分最终成绩,进行公布。
七.发奖评出获奖人员将为其颁发证书.奖品.奖杯及在三楼展示其作品和个人信息以及以学院名义给其监护者一封表扬信,在最后的综合素质认证中给予相应的评价。
八、组织活动其他要求:1、组织、参赛人员必须着工装,参赛时关闭或将手机调制成震动。
2、各级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精心安排。
对组织不力的人员,学院将纳入综合素质考核。
第十三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规则(征询稿)(2012年6月7日)1.竞赛项目1.1建筑模型个人项目(1)“缤纷童年”涂装木屋赛(2)“绿野春天”花园别墅赛(3)“梦想家园”小筑创意赛(4)“烽火春秋”古长城赛(5)“水调江南”石桥写意赛(6)“城市梦想”区域规划赛(7)“创意中国”设计规划赛(8)“魅力鸟巢”计时赛(9) 木桥梁结构设计赛、承重赛1.2建筑模型集体项目(10)“城市梦想”区域规划赛(11)“筑我长城”大型古长城赛(12)“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民居设计赛1.3建筑模型兼项项目(13) 纸结构承重赛(14)“无限空间”创意赛2.总则2.1 报名:每名运动员可在第1至12项中任选一项报名,同时可在兼项项目中按要求任选一项报名。
纸结构承重赛每队按参赛运动员总人数的25%分配参赛名额报名。
“无限空间”创意赛每队限报1至2件作品,每件作品限报1至2人。
木桥梁结构设计赛与承重赛可互相兼报,但不得再报兼项项目。
集体项目每件作品限报2至3人。
对报名竞赛组织单位不足3个的竞赛项目,按规定并组竞赛;并组后仍不足3个单位的,列为大会展示活动。
2.2 竞赛时间安排:个人项目的现场制作时间为3小时;集体项目为6小时;兼项项目为1小时。
承重赛作品的制作场次单独安排。
2.3 参赛作品须安全、环保。
现场制作所需模型套材、辅料、工具,均由组委会提供。
运动员不得携带任何物品入场,违者取消其参赛资格。
2.4 所有竞赛模型须现场制作,“无限空间”创意赛除外。
运动员在现场制作期间不得接受他人的指导或帮助,不得交头接耳。
如发现运动员有有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则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
2.5 参加现场制作的运动员,须在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后,方可打开材料包装开始制作。
抢先打开包装者取消其参赛资格。
现场制作开始后发现缺少零件者,须在10分钟内举手报告,据情调换,过时不予受理。
2.6 运动员须爱护赛场环境、设施。
组委会在决赛期间对比赛区域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对桌椅等设施造成污损者,取消其竞赛成绩,并照价赔偿。
2.7 说明文需写明标题、作者姓名,限2000字以内,使用A4纸。
说明文可在赛前完成,可以打印、插图。
2.8 成绩评定:由裁判组根据各比赛项目的具体要求,分别对运动员完成作品的制作水准和品质、承重重量大小、用时长短等进行评定。
2.9 参赛作品的处置权归组委会所有。
3.建筑模型个人项目规定3.1个人项目:第1至9项规定3.1.1 参加现场制作的运动员参照总则执行。
参加计时赛的运动员,须在完成制作时举手示意,运动员举手后由裁判员计时、登记。
登记后,运动员须立即退场。
对于计时、登记后再行制作者,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
3.1.2 现场制作赛的成绩评定标准(满分为100分):创意:50分模型主题内容突出;创意构思独到、新颖;布局科学、合理。
建造:40分模型建造的技术水平、工艺质量及外部造型的准确度。
印象:10分模型所显示的整体效果及其工整洁净程度。
3.1.3 计时赛的成绩评定标准(满分为100分):计时赛制作标准:模型制作须完整、规范、无误、无污痕。
制作达标者的制作用时方为有效。
用时短者名次列前。
3.2个人项目:木桥梁结构设计赛规定3.2.1参加现场制作的运动员参照总则规定执行。
3.2.2 运动员须在作品旁附一份阐述设计意图的说明文。
3.3.3 现场制作套材含2.5mm×2.5mm×550mm的松木条12根。
3.3.4 参加承重赛的模型,木条之间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平行重叠粘接。
两根相邻木条之间的平行距离须≥10mm。
3.2.5 成绩评定标准(满分为100分):创意:30分外观设计具有创新性。
实用性:30分桥梁结构符合力学原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建造工艺:30分桥梁建造的技术水平、工艺质量及外部造型的准确度。
印象:10分桥梁所显示的整体效果及其工整洁净程度。
3.3 个人项目:木桥梁结构承重赛规定3.3.1 参加现场制作的运动员参照总则规定执行。
运动员须使用现场制作的模型按赛程安排进行承重赛。
3.3.2 运动员须在作品旁附一份解释该桥梁承重方面的力学设计和构思的说明文。
3.3.3 承重赛规定:3.3.3.1 运动员的上场承重顺序由抽签决定。
3.3.3.2 承重赛使用的器材、设备等须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3.3.3.3 模型重量须≤22g,总长≥500mm,高度>100mm,内部宽度须能够放置承重器。
赛前由裁判员对模型进行称重、测量、登记。
不合格者在1分钟内进行修整,仍不合格则取消其参赛资格。
3.3.3.4 承重器以80mm×80mm的工程塑料制成,加装挂钩装置,其示意图见图13.3.4 承重赛程序:3.3.4.1 运动员入场后,须在1分钟内将桥梁、承重器及挂钩按要求放置好并举手示意,开始承重赛。
承重赛时间为3分钟,承重次数不限。
3.3.4.2 运动员完成添加承重物后,须脱离模型和测试装置并举手示意,裁判员开始3秒钟计时,此过程即为一次承重过程。
模型在3秒钟内未发生严重形变、断裂者,该次承重重量计入成绩。
图13.3.4.3 在承重赛过程中,模型不得加垫任何辅助物。
模型的任何部分不得低于支架的上水平面。
见图23.3.5 成绩评定标准:3.3.5.1 根据最终承重重量评定成绩,承重重量以 kg 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3.5.2 承重重量高者名次列前;承重重量相同,模型自重轻者名次列前。
4.建筑模型集体项目规定4.1 参加现场制作的运动员参照总则规定执行。
图24.1.1 运动员须在作品旁附一份阐述设计意图的说明文。
4.1.2 现场制作配发模型套材、工具、辅料的规定:4.1.2.1 “城市梦想”区域规划赛:套材3套+辅料5套+工具;4.1.2.2 “筑我长城”大型古长城赛:套材6套+辅料5套+工具;4.1.2.3 “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民居设计赛:由运动员在现场任选藏族或羌族套材1套参赛+辅料1套+工具。
4.1.3 场景底板由组委会提供,为俯视尺寸600mm×800mm的板材一块。
4.2 成绩评定标准(满分为100分):创意:60分模型主题内容突出;创意构思独到、新颖;外观符合审美规律;道路、水系、绿化等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建造:30分模型建造的技术水平、工艺质量及外部造型的准确度。
印象:10分模型所显示的整体效果及其工整洁净程度。
5.建筑模型兼项项目规定5.1纸结构承重赛5.1.1 现场制作赛规定参照总则。
完成后限单体模型。
5.1.1.1 现场制作所需A4(70g)复印纸2张、粘接剂、铅笔、直尺等,均由组委会提供。
5.1.1.2 纸结构承重赛包括现场制作和静压承重测试两个阶段。
自现场制作结束起,在间隔不少于8个小时之后,开始进行承重测试。
5.1.2 模型测量规定:模型的结构形式不限,长、宽、高尺寸须在150mm至250mm之间。
5.1.3 承重测试赛规定:5.1.3.1 运动员的上场顺序由抽签决定。
5.1.3.2 承重赛器材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5.1.3.3 模型检测合格后,运动员须保持其原状进行承重测试,不得改动,违者成绩计为零。
5.1.4 承重测试赛程序:5.1.4.1 运动员入场提交模型,裁判员对模型尺寸和重量进行测量、登记。
5.1.4.2 运动员须将承重托盘放置在模型上面,并自行选择重物并放置在托盘上的容器内。
5.1.4.3 运动员完成添加重物后须脱离承重模型和测试装置,并举手示意,裁判员开始 3 秒钟计时。
模型在3 秒时间内未发生严重形变、声光报警装置未报警的,该次承重量计入成绩;反之,视为承重失败,该次承重量不计入成绩。
5.1.4.4 模型测量、登记和静压承重测试时间为3分钟/人。
在3分钟内,承重次数不限。
5.1.5 成绩评定标准:托盘自重计入成绩。
根据最终承重重量评成绩,承重量以重物基数为单位,承重基数相同者以模型自重轻者为先。
见图35.2 “无限空间”创意赛5.2.1 参赛作品由运动员自主命题、自由设计,并由本人在赛前制作完成。
运动员须按大会通知到赛场提交作品。
图35.2.2 运动员须在作品旁附一份说明文。
5.2.3 成绩评定标准(满分为100分):创意:50分模型主题鲜明,作品富于科学性、艺术性、独创性。
建造:40分模型建造的技术水平、工艺质量及外部造型的准确度。
印象:10分模型所显示的整体效果及其工整洁净程度。
本规则适用于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总决赛,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对本规则拥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