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9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______ 轴旋转。
A. 赤道B. 极轴C. 子午线D. 瘦长轴2、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周期称为 ______ 。
A. 自转周期B. 一天C. 一年D. 24小时3、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速度比公转速度快B、地球自转的速度比公转速度慢C、地球自转与公转的速度相同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四季变化B、昼夜更替C、时间差异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B、地球公转的轨道是圆形,公转周期为365天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处最大,北极和南极处为零D、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形状和太阳位置的关系,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6、某地观察到,在一年中,太阳光直射点从南回归线移动到北回归线,这个现象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引起的?A、地球自转方向的变化B、地球静力半径的变化C、地球公转轨道形状的变化D、地球自转与公转周期的变化7、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是多久?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C. 1个太阳日D. 1个恒星日8、地球公转的结果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A. 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B. 海洋潮汐、地球自转C.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D. 地球倾斜、地球自转9、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季节变化B、昼夜更替C、正午太阳高度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 10、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轨道是完全圆形B、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垂直指向太阳C、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D、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1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之一是 __________ 。
A. 昼夜更替B. 地球倾斜C. 四季变化D. 五带划分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__________ 。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会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点。
(地理实践力)2.会分析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综合思维)3.结合示意图,会判断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地理实践力)目标一 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____________的旋转运动。
2.地轴与北极星(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附近。
(2)北极星:北半球纬度________,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北极星的仰角)越高(如上图所示,∠2为A 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地理纬度∠5相等)。
3.方向(1)方向⎩⎪⎨⎪⎧侧视:自 向俯视⎩⎪⎨⎪⎧从北极上空看:做 时针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做 时针方向旋转(2)在下面三幅图中的弧线或短线上标注“→”,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1.在北半球观察星空,恒星围绕北极星做逆时针圆周运动。
2.经度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增大的方向、西经减小的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
如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4.自转周期时间长度意义参照物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距地球遥远的恒星太阳日____时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5.自转的速度角速度地球表面除____________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____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拓展延伸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
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自转线速度⎩⎪⎨⎪⎧0~837 km/h →高纬度837~1 447 km/h →中纬度1 447~1 670 km/h →低纬度如上图A 、B 两处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某地区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值处,说明该地区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某地区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值处,说明该地区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 ,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 时间 速度A 点 近日点 1月初 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 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移动规律(北半球)Chapter 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自转与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概念。
地球的自转指的是地球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运动,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迹。
这两个运动共同决定了地球的日照、季节和地理分布等重要自然现象。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轴称为地轴,地轴的两端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
地球自转的轨道称为地轨道,其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
1. 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也就是逆时针方向。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速度没有固定的数值,根据不同纬度的地区而有所差异。
在赤道地区,自转速度最快,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而在极地地区,自转速度最慢,接近于零。
2. 自转带来的现象地球的自转对我们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和现象。
首先,地球的自转带来了自然界的昼夜交替现象。
当地球自转使得某一地区面对太阳时,该地区就会出现白昼;而当地球自转使得该地区背向太阳时,就会出现黑夜。
这种昼夜交替直接影响了生物体的生活节律和活动规律。
此外,地球自转还带来了地球表面风力的形成。
由于地球的不均匀加热,不同地区受到的日照强度不同,地表气温分布不均匀,产生了气压差。
为了填平气压差,大气会产生气流,并形成风。
风的产生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即北半球的风沿顺时针方向流动,而南半球的风则沿逆时针方向流动。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呈椭圆形,被称为“椭圆轨道”。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称为“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1. 公转的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并非完全规则的圆形,它的轨道是一个稍微扁平的椭圆形。
太阳位于地球公转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而地球则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距离太阳较近的时候,称为地球的近日点,而距离太阳较远的时候,则称为地球的远日点。
2. 公转带来的现象地球的公转对我们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和现象。
首先,地球的公转带来了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不规则和地轴倾斜的存在,不同时期地球所受到太阳的直射光强度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四季的交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