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材料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37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1.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3.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4.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提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6.《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由此,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
科学内容含有三个主题:(物质)、( 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
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分别为教师、教材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提供了(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学生学习评价)建8. 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9. 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结构和物体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11. 物理课程内容标准由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两部分内容组成。
1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新材料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3春•汉滨区期中)下列实例与所描述的物质物理属性相符的是()A.电线的线芯用铜做,是因为铜的硬度大B.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做,是因为金刚石的延展性好C.房屋的天窗用玻璃制成,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差D.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做,是因为胶木的隔热性好2.(2023春•淮阴区期中)如图所示,握力器的主要部件——弹簧用金属制造,是利用金属具有()A.较好的导热性B.较好的导电性C.较强的弹性D.较大的磁性3.(2023春•新沂市期中)将形状相同的钢勺、木勺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勺子的上端,发现钢勺很烫,木勺却不烫手,主要是因为钢材料具有()A.良好的导热性B.较小的硬度C.良好的隔热性D.较小的密度4.(2023春•德化县期中)浙江大学课题组成功研制出的“全碳气凝胶”,如图所示,将杯子大小的气凝胶放在狗尾草上,纤细的草须也不会被压弯。
说明“全碳气凝胶”具有较小的()A.密度B.硬度C.弹性D.导电性5.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一种新型陶瓷,既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也能像海绵一样变形,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制造下列哪种物品()A.自行车的车架B.新型消防服C.输电导线D.水果刀6.(2023•常州)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熔化。
为保护冰川,工程师曾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进行实验:夏季,将保护毯覆盖在冰川上,发现保护毯之下的冰川熔化明显变缓。
保护毯材料的特点是()①白色②黑色③导热性能好④导热性能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23•聊城)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火星着陆时,其表面温度超过1200℃。
为应对这种“极热”考验,我国科学家在探测器的表面涂有自主研发的气凝胶材料。
说明这种气凝胶材料的()A.隔热性好B.导热性好C.导电性强D.延展性强8.(2023•碑林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为一种新型材料——“透明铝”,用透明铝替代军用防弹玻璃的外层玻璃部分,防弹玻璃的防弹性能大大提升,说明这种新型材料()A.导电性好B.透光性差C.硬度大D.导热性好9.(2023•威海)如图所示,下列对生产生活物品应用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用海草苫成屋顶——海草导热性好B.渔船挂有轮胎——橡胶弹性好C.光伏板表面使用玻璃——玻璃透光性好D.用铜做导线——铜导电性好二.填空题(共5小题)10.(2023春•清江浦区校级期中)如图铁钉在石蜡上刻下划痕,说明硬度大。
初中物理材料内容总结归纳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既重要又有趣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物理材料。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学的一些常见材料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1. 电线电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材料之一。
一般来说,电线由金属导体、绝缘层和护套组成。
金属导体通常采用铜线,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绝缘层的作用是阻止电流在电线中流失,常见的绝缘材料有塑料和橡胶。
护套则起到保护电线不受外界损伤的作用。
2. 电池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正极通常由二氧化锌制成,负极则是由氢氧化钾和锌片组成。
电解质则在电池中发挥离子导电的作用。
当电池两极连接导线时,正负极之间的电子流动会产生电流。
3. 棒镜棒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材料。
它由一种高度抛光的金属或玻璃材料制成,通常是圆柱形状。
棒镜的表面具有非常高的反射率,可以将光线反射到不同的方向上。
我们可以利用棒镜来制作反射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
4. 气球气球是一种用于存储气体并使其膨胀的物理材料。
常见的气球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
在气球中充入气体时,气体的分子会受到压力的影响而扩展,并将气球膨胀起来。
当我们松开气球时,气体会快速排放,使气球缩小。
5. 磁铁磁铁是一种能够产生磁场并吸引铁物的材料。
常见的磁铁通常由铁、钴、镍等金属制成。
它具有两个极性:北极和南极。
磁性物质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作用,磁铁通过磁力的作用可以实现吸引和排斥物体的功能。
6. 玻璃玻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用于制造窗户、瓶子、镜子等物品。
玻璃主要由硅酸盐类制成,它具有透明、坚硬和耐高温等特点。
光在玻璃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这也是我们常见的光学现象之一。
通过对初中物理学中常见材料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物理材料是我们学习和探索物理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理解初中物理学知识有所帮助。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四新材料及其应用知识点练习第七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纳米技术在研究电学材料、光学材料、高密度材料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是下列哪种物理量的计算单位( )A、长度B、体积C、质量D、时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它将引发新的工业革命B、超导体主要应用在电饭锅、热水器和高压输电线上C、分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要有计划的开采利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利用纳米材料特殊作用的有( )A、用纳米陶瓷制成的陶瓷容易撞碎B、为了装饰在墙壁涂刷了“立邦”漆,漆能吸附在墙上C、用胶水可以把两张纸糊在一起D、下雨天气红红的羽绒装不易被水淋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纳米技术是各国竞相发展的一项技术,1nm=10^-9m。
当材料晶粒的直径小于1nm时,材料的性质就会出现奇异现象。
如各种块状金属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当其细化到纳米级的颗粒时,都成了黑色;实验室里使用的“还原铁粉”是黑色的,而“还原铜粉”仍为紫红色粉末;纳米氧化锌能吸收雷达电磁波,可用作隐形飞机的涂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原铁粉的颗粒小于纳米尺寸B、还原铜粉颗粒大于纳米尺寸C、黑白照片底片上的银颗粒大于纳米尺寸D、隐形飞机是肉眼看不到的飞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大、强度高的合金材料B、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C、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化石能源、核能、水能、太阳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根据下列图片所提供信息,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宇宙示意图,宇宙尽管无穷大,但都是由物质组成的B、纳米材料,纳米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纳米”实际上是一种很小的微粒C、冬天河水分布图,水在4℃时密度最大D、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B、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C、纳米技术是大尺度范围内的科学技术D、超导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于纳米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nmB、人们在纳米尺度内发现很多新的现象,给技术带来很多新进展C、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之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D、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与纳米技术有关【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材料、信息及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1﹣100μm范围内B、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其电阻大小只与长度有关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D、用手机收看“华唐名师”的直播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纳米是______的单位.1nm=______m,纳米技术是______尺度内的极微科学技术.A、长度B、10^﹣9<\/sup>C、纳米【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人们带的黄金手饰在正常状态下呈______色,而它的纳米颗粒却变成了______色,______显著下降。
八年级物理四科材料知识点
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材料知识点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通过
学习材料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实验结果。
下面将介绍八年级物理四科的材料知识点。
第一部分:固体材料
1.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适用于制作电线、电器、汽车等产品。
金属材料的性质受到晶粒
大小、金属纯度等因素的影响。
2. 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制作管道、容器、绝缘板等产品。
3. 合金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制作飞机、汽车、工具等。
第二部分:流体材料
1. 水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具有较大的比热和热膨胀系数,适合作为冷却介质和加热介质。
2. 油
油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适用于制作机械设备和润滑油。
3. 气体
气体具有压缩性和黏度小的特点,可以被用于制作压缩空气工具和气体燃料。
第三部分:半导体材料
1. 硅
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电阻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被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例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2. 锗
锗是一种半导体材料,与硅类似,可以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
第四部分: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量子尺寸效应,因此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力学等性质,可以被用于制作高性能电子器件、传感器、医疗材料等。
总之,材料知识点是八年级物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通过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一级主题二级主题1.物质1.l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l.2 物质的属性l.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l.4 新材料及其应用2.运动和相互作用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2 机械运动和力2.3 声和光2.4 电和磁3.能量3.1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3.2 机械能3.3 内能3.4 电磁能3.5 能量守恒3.6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2.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攘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例2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例3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4用示意图描述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2.2.6知道简单机械。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例6 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2.9诵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例7 了解潜水艇浮沉的原理。
3.2.3知道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例2 测量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3.3.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
3.4.3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3.4.6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
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科学内容1、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容要求l.1.1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l.1.2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l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测温范围。
例2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例3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
l.1.4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建议(1)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
(2)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3)调查当地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了解节水灌溉技术。
1.2 物质的属性内容要求1.2.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例1 通过实验,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
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例2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例3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的不同。
1.2.2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例4 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的一些物品,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1.2.4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例5 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研究的信息。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初中毕业生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关于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导材料可用来做保险丝B.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纳米材料具有某些特殊性能C.收音机中没有用到半导体材料D.核能的利用一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2.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0℃的水内能为零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3.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脉搏跳动的频率为70次/秒B.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0℃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4.5mm2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4.汶川地震后的5月14日,我空降兵15勇士不畏牺牲,勇敢地从4999m的高空跳伞执行侦查营救任务,为上级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组织大规模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跳伞勇士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A.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5.误差产生的原因只与:()A.测量工具有关而与测量的人无关;B.测量的人有关而与测量工具无关;C.测量的工具有关也与测量的人有关;D.被测物体有关.6.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6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A.20g,1.0×103kg/m3B.60g,0.8×103kg/m3C.60g,1.0×103kg/m3D.20g,0.8×103kg/m37.用天平测出质量质量100g的水,步骤有:()a.使天平的衡梁平衡;b.往可盘加入,100g的砝码;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d.要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100g的水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A.a→b→c→d; B.a→c→d→b;C.a→c→b→d;D.a→d→c→b.8.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是.............................................()A.沿斜面向下B.垂直于斜面向下C.竖直向下D.水平方向9.用电流表测量灯泡L1中的电流,下图中正确的是〔〕()10.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实像的是()11.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12.下列关于光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B.日食是因为光的反射引起的C.由于光的折射,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变浅了D.近视镜片是凸透镜13.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B.能够发出声音C.不能传播声音D.能较好地反射声音14.“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 音调。
专题十七新材料及其应用问题新材料及其应用是“物质”这个一级主题划分为四个二级主题当中的一个二级主题。
这部分科学内容渗透在初中物理新教材很多章节里。
中考出题分值虽然不高,但属于中考试卷里热点问题,希望同学们系统归纳总结。
一、课标对新材料及其应用的要求1 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 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
二、新材料及其应用主题考法1.在知识方面,考查学生能否说出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如半导体受温度、光照等外界因素影响的导电特性、超导体零电阻等特点。
能否列举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种新材料等的应用实例。
在过程体验方面,考查学生是否“经历”从图书馆、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信息过程。
在此过程中,是否领悟到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2.在知识方面没有要求,主要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提出要求。
在过程体验方面,重点考查学生是否经历主动从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查阅、调查相关信息的过程。
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实际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3.中考试题里,新材料及其应用这个二级主题反映出的知识内容,在题型上包含:填空题、选择题;一般来讲,整套试卷涉及的题型有1个;在分值上分别是:填空题2分左右、选择题2分,需要说明的是整套试卷每年考查这个二级主题蕴含的知识分值在1分—4分左右。
有的省市出现阅读理解题,在该题型里考查物理重点知识的同时,渗透新材料及其应用方面的问题。
在考查重点上有:1.记忆合金;2.纳米材料;3.“绿色”能源;4.超导体等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也有考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三、新材料及其应用主题内容试题解析【例题1】把很多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等电子元件做在芯片上,就成了集成电路,其中二极管、三极管是用______材料制成的。
初中物理新材料及应用专题训练试卷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橡皮与小灯泡串联在电源上,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发光B.“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机、电脑的元件及芯片C.利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低D.当电饭锅的发热体使用“超导体”后,能提高其热效率2.以下物体中,不属于半导体材料的是()A. 锗B. 硅C. 食盐水D. 砷化镓3.图示为我省某高校学生设计的一款小夜灯,它的一侧是太阳能电池板,白天接受阳光照射,晚上给另一侧高效节能的LED灯板提供电能.关于小夜灯中所应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B. 太阳能电池板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C. LED灯的发光物体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D. LED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比白炽灯高4.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定量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B.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有关C. 超导体电阻为零,适合做电阻丝D. 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5.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电线用铜作为内芯,是因为铜的导热性好B. 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弹性好C. 玻璃刀的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D. 烧锅的把手用胶木,是因为胶木的隔热性好6.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是因为铝合金的密度小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C.超导材料可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且发热效率比较高D.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7.关于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纳米材料制成的奶瓶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B.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导体制成的C. 超导材料电阻为零,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D. 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时,频率越高波长越长8.如图所示,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B. “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C.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D. 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9.如图,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接两个金属夹A和B,在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塑料尺、铅笔芯、橡皮,闭合开关后,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A. 硬币和橡皮B. 硬币和铅笔芯C. 橡皮和塑料尺D. 铅笔芯和塑料尺10.LED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A. 陶瓷B. 半导体C. 超导体D. 橡胶11.在超导体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新材料及其应用(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绿新型材料:新材料之一:纳米材料①纳米定义:纳米是长度单位,1nm=10-9m即:十亿分之一米;②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如:黄金在正常情况下呈金黄色,而它的纳米颗粒却变成了黑色,且熔点显著下降;新材料之二:超导材料①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②超导材料的应用:a、利用超导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可无损耗输送强电流。
b、超导材料种类多,应用广泛。
(如:超导磁悬浮列车)新材料之三:半导体材料有些材料,它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类材料称为半导体,锗、硅、砷化镓等都是半导体材料。
新材料之四:形状记忆合金①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加热后能随意拉长和扭曲,冷却后形状不变;再次加热可恢复到原来形状。
②主要成分是:镍和钛;③物理特性:当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外形的变化.新材料之五:隐性材料隐性材料:能吸收电磁波、弹性好、耐拉而压硬度大超导材料的特性:1.零电阻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电阻为零,能够无损耗地传输电能。
如果用磁场在超导环中引发感生电流,这一电流可以毫不衰减地维持下去。
这种“持续电流”已多次在实验中观察到。
2.抗磁性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只要外加磁场不超过一定值,磁力线不能透入,超导材料内的磁场恒为零。
3.同位素效应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c与其同位素质量M有关。
M越大,Tc越低,这称为同位素效应。
例如,原子量为199.55的汞同位素,它的Tc是4.18开,而原子量为203.4的汞同位素,Tc为4.146开。
记忆合金的应用:1. 记忆合金已用于管道结合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用记忆合金制成套管可以代替焊接,方法是在低温时将管端内全扩大约4%,装配时套接一起,一经加热,套管收缩恢复原形,形成紧密的接合。
美国海军飞机的液压系统使用了10万个这种接头,多年来从未发生漏油和破损。
一、部编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第2节热机的效率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测量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温度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四、新材料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四、平均速度的测量第四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乐音三、噪声与环保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第五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四、光的折射五、物体的颜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透镜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三、生活中的透镜四、眼睛和眼镜第七章运动和力一、力二、弹力力的测量三、重力*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五、二力平衡六、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七、牛顿第一定律第八章压强与浮力一、压强二、液体内部的压强三、连通器四、大气压强五、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物体的浮沉条件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二、滑轮三、功四、功率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二、内能三、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四、热机五、火箭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一、认识电路二、学生实验:组装电路三、电荷四、电流五、电压六、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八、变阻器第十二章欧姆定律一、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能和电功二、电功率三、学生实验: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流的热效应五、家庭电路六、安全用电第十四章磁现象一、简单磁现象二、磁场三、电流的磁场四、电磁铁及其应用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六、直流电动机七、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一、电磁波二、广播和电视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二、浩瀚的宇宙三、能源:危机与希望三、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2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3 活动:降落伞比赛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 认识运动2 运动的描述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4 能量第三章声1 认识声现象2 乐音的三个特征3 噪声4 声与现代技术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1 光源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定律3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4 光的折射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6 神奇的眼睛7 通过透镜看世界8 走进彩色世界第五章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与温度2 熔化和凝固3 汽化和液化4 地球上的水循环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 质量2 物体的密度3 测量密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1 力2 力的描述3 弹力弹簧测力计4 重力5 摩擦力第八章力与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2 力的平衡3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九章压强1 压强2 液体的压强3 连通器4 大气压强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1 在流体中运动2 认识浮力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4 沉与浮第十一章机械与功1 杠杆2 滑轮3 功功率4 机械效率5 改变世界的机械第十二章机械能1 机械能2 机械能的转化3 水能与风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 分子动理论2 内能和热量3 比热容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1 热机2 内燃机3 热机效率第三章认识电路1 电现象2 电路3 电路的连接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第四章探究电流1 电流2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五章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2 测量电阻3 等效电路第六章电功率1 电功2 电功率3 焦耳定律4 灯泡的电功率第七章磁与电1 磁现象2 电流的磁场3 电磁铁4 电磁继电器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1 电磁感应现象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3 电话和传感器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1 电磁铁及其应用2 电磁继电器3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4 磁能生电吗5 电话和传感器第九章家庭用电1 家用电器2 家庭电路3 安全用电与保护4 家庭生活自动化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1 神奇的电磁波2 电磁波的应用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第十一章能源利用与人类文明的进步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2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足迹3 能源利用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四、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全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1走进神奇1.2探索之路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2.1动与静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3快与慢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2声音的特征3.3超声与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4.1光的反射4.2平面镜成像4.3光的折射4.4光的色散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4.6神奇的眼睛第五章质量与密度5.1质量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5.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5.4密度知识的应用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6.1力6.2怎样描述力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6.4来自地球的力6.5科学探究:摩擦力第七章力与运动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7.2力的合成7.3力的平衡第八章压强8.1压力的作用效果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8.3空气的“力量”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浮力9.1认识浮力9.2阿基米德原理9.3物体的浮与沉第十章机械与人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0.2滑轮及其应用10.3做功了吗10.4做功的快慢10.5机械效率10.6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11.2看不见的运动11.3探索宇宙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2.1温度与温度计12.2熔化和凝固12.3汽化和液化12.4升华和凝华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13.1物体的内能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3.3内燃机13.4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十四章了解电路14.1电是什么14.2让电灯发光14.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14.5测量电压第十五章探究电路15.1电阻和变阻器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5.3“伏安法”测电阻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5.5家庭用电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16.1电流做功16.2电流做功的快慢16.3测量电功率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17.1磁是什么17.2电流的磁场17.3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18.1电能的产生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18.3电能的输送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19.1感受信息19.2让信息飞起来19.3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二十章能量、材料与社会20.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0.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3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五、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二、乐音的特性三、噪声及其控制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小结与评价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二、汽化和液化三、熔化和凝固四、升华和凝华五、水循环小结与评价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色彩颜色二、人眼看不见的光三、光的直线传播四、平面镜五、光的反射小结与评价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光的折射二、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五、望远镜与显微镜小结与评价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速度三、直线运动四、运动的相对性小结与评价附录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厲性一、物体的质量二、测量物质的质量三、物质的密度四、密度知识的应用五、物质的物理属性综合实践活动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二、静电现象三、探索更小的微粒四、宇宙探秘第八章力一、力弹力二、重力力的示意图三、摩擦力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九章力与运动一、二力平衡二、牛顿第一定律三、力与运动的关系第十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气体的压强四、浮力五、物体的浮与沉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 杠杆2 滑轮3 功4 功率5 机械效率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 动能势能机械能2 内能热传递3 物质的比热容4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第十三章电路初探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1 电阻2 变阻器3 欧姆定律4 欧姆定律的应用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一、信息与信息传播二、电磁波及其传播三、现代通信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转化的基本规律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新材料及其应用》一、单选题:2.下列关于半导体、超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制作二极管B.半导体的导电性能良好,可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C.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D.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没有实际用途5.《舌尖上的中国》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下列对厨房中的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分子扩散的结果B.抽油烟机能吸走厨房内的油烟是因为抽油烟机内部气体流速快气压小C.电饭煲的发热体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D.拎油瓶时手握住瓶颈没滑落的原因是:手给油瓶的摩擦力与油瓶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老师将废弃灯泡的玻璃外壳小心打碎,留下灯头和固定两根引线的玻璃心,将与之相连的灯丝去掉,利用灯头把玻璃心与一盏“220V40W”的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此时灯泡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玻璃心,当玻璃心发黄变红时,灯泡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时移走酒精灯,灯泡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个实验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 ______ ,高温下的玻璃变成了 ______ .某些物质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会变成零,这就是 ______ 现象.12.电阻与导体自身的 ______ 、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当温度降低到-273℃附近时,某些导体的电阻会变成零,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现象.13.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内部发生的是核 ______ (选填“聚变”或“裂变”);太阳能电池板是用 ______ 材料制成的(选填“超导体”或“半导体”).3G手机可以上网,其信息是依靠 ______ 传递的.在天然气、汽油、太阳能等中,既是新能源,又是可再生的能源有 ______ .在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新材料中,最适宜用来制作输电线的是 ______ .15.电视机有许多电子原件,其中的半导体二极管具有 ______ 性;电视机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荧光屏带了电荷,能够 ______ 轻小物体.16.就导电性能来说,有些物质如硅、锗等,其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作______ .某些物质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会变成零,这就是 ______ 现象.三、实验探究题:17.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颜色屋”,如图甲所示,屋内摆放着家具,墙上有“光影之绚”四个大字.(1)“颜色屋”内的灯光颜色会在白、红、蓝、绿之间变化,家具在不同颜色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是 ______ 的.(选填“变化”或“不变”)(2)图乙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 ______ 组成的;(3)在各种色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红光能传得很远,因此用红灯表示危险的信号效果明显.红光的波长在630nm至780nm之间.则630nm= ______ m.四、计算题:18.果汁也能做电池.先向杯中倒入芭乐汁,再把分别接有导线的铜棒和铝棒插入芭乐汁中,作为电池的正负极,如图所示,一个芭乐电池就做成了.那么芭乐电池的正极是铜棒还是铝棒呢?给你电流表、电压表、低压发光二极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选择其中合适的器材设计-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也可画图辅助说明)1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半导体冰箱半导体冰箱,也称之为电子冰箱.是一种在制冷原理上与普通冰箱完全不同的产品.简单结构为:将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以及铜板,铜导线连成一个回路,铜板和导线只起导电作用,回路由12V直流电供电,接通电流后,一个接点变冷(冰箱内部),另一个接头散热(冰箱后面散热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除了可以用于各种电子元件外,还可以用作制冷材料,如图是一个半导体体制冷单元的原理图,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上端和铜片A连接,下端分别与铜片B连接后接到直流电源的两端,此时电路的电路流方向是从N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P型半导体,铜片A会从空气吸收热量,铜片B会向空气放出热量;反之,改变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方向,使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A会向空气释放热量,铜片B会从空气吸收热量.由于半个制冷单元制冷量小,为了满足实际需要,需要多个制冷单元同时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若要使一个电冰箱箱内的温度下降,铜片A置于电冰箱的 ______ ,铜片B置于电冰箱 ______ (前两空选填“箱内”、“箱外”),这就是半导体冰箱的工作原理,若将图中的电源换成交流电源,此时电冰箱能否正常制冷?答: ______ .(2)若将图中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位置互换,其它条件不变,则铜片A上表面空气的温度将 ______ ,若将图中电源正负极互换,其他条件不变,则铜片B表面空气的温度将 ______ .五、综合题:20.阅读下面短文: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有一些材料,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做半导体,除了导电能力外,半导体有许多特殊的电学性能,使它获得了多方面的重要应用.有的半导体,在受热后电阻迅速减小;反之,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地增大.利用这种半导体可以做成体积很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很小X围内的温度变化,反应快,而且精度高.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将热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和其他元件串联成一个电路,其他因素不变,只要热敏电阻所在区域的温度降低,电路中电流将变 ______ (选填“大”或“小”).(2)为了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某蔬菜大棚内能检测大棚内温度的变化,请用图中的器材(可增加元件)设计一个电路.21.“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壮观场景,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1)神九运载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当火箭加速上升时,飞船的机械能是如何变化的?(3)天宫二号是航天员宜居太空环境,照明系统用的是LED灯,是冷光源电灯(不产生热量),具有单向导电性,比天宫一号的灯更省电能,LED灯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能量如何转化的?22.世界上重量最轻的固体金属材料可以放在蒲公英上面而不会压坏它的籽,这里说的“重量最轻”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这种材料的 ______ 很小.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用特殊设备制造的,纳米是 ______ 单位.(选填物理量的名称)23.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纳米陶瓷纳米陶瓷作为高新科技材料应用广泛.贴于“神舟七号”飞船外表面的“太空”纳米陶瓷,具有永久、稳定的防静电性能,且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等特点.采用氧化锆材料精制而成的纳米陶瓷刀,具有金属刀无元法比拟的优点:刀刃锋利,能切割钢铁等物质.能削出如纸一样薄的肉片;硬度高,其耐磨性是金属刀的60倍;完全无磁性;不生锈变色,健康环保;可耐各种酸碱有机物的腐蚀;为全致密材料,无孔隙、不沾污、易清洁.纳米陶瓷充分体现新世纪、新材料的绿色环保概念,是高新技术为现代入奉献的又一杰作.(1)纳米陶瓷的晶粒尺寸小于 ______ m.(2)“神舟七号”飞船与空气摩擦, ______ 能转化为内能,使飞船舱呈炽热状态时,飞船舱不至于被烧毁的原因之一是飞船外表面的陶瓷具有 ______ 的特点.(3)纳米陶瓷刀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被磁化.它的耐磨性好,是因为它的 ______ 高.(4)如图所示是纳米陶瓷刀、合金钢刀、普通菜刀磨损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反映纳米陶瓷刀磨损特点的是曲线 ______ (填字母).2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物质的尺度加工到1~100nm,它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能与较大尺度时相比,会发生变化,这些物质组成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在声、光、电、磁、热、力学等性能呈现出“新奇”的现象.随着颗粒尺寸变小,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质改变.由此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纳米材料小尺寸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特殊光学性质:所有金属在纳米状态时都呈现黑色.尺寸越小颜色愈黑,银白色的铂变成铂黑,金属“金属铬变成铬黑.金属超微颗粒对光的反射率很低,通常低于l%,约几微米厚度就能完全消光.利用此特性可制造高效率光热、光电转换材料“光电转换材料,以很高效率将太阳能“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电能“电能.还可用于红外敏感元件、红外隐身技术等.(2)特殊热学性质:通常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当晶体达到纳米尺寸时却截然不同.例如:金的熔点为1064℃,而直径为10nm的金粉熔点降低到940℃,直径为5nm的金粉熔点降低到830℃.此特性可应用于粉末冶金“冶金工业.(3)特殊电学、磁学性质:纳米材料的导电性有所改变.例如:铜颗粒达到纳米尺寸就变得不能导电;通常绝缘的二氧化硅颗粒在20nm时却开始导电.此外,纳米材料呈现出超顺磁性,科学家发现鸽子、海豚、蝴蝶、蜜蜂以及生活在水中的趋磁细菌“趋磁细菌等生物体中都存在超微磁性颗粒,使这类生物在地磁场导航下能辨别方向,具有回归的本领.(4)特殊力学性质:氟化钙纳米材料在室温下可大幅度弯曲而不断裂.研究表明,人的牙齿具有高强度,是因为它由磷酸钙“磷酸钙等纳米材料构成.呈纳“纳米金属要比传统金属硬3~5倍.金属陶瓷复合纳米材料不但强度高且韧性好,制成的刀具比金钢石制品还要坚硬.纳米材料小尺寸效应还表现在超导电性“导电性,介电性能、声学特性以及化学性能等方面.纳米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许多领域,在工业、农业、能源、环保、医疗、国家安全等都有广泛应用,图21是1993年中国科学院真空物理实验室自行操纵原子写出的“中国”二字,标志着我国开始在世界纳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请回答下列问题:(1)铜颗粒达到纳米尺寸就可以变成 ______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2)金属陶瓷复合纳米材料强度高且韧性好,请对此种材料提出一项可以应用于人体的设想: ______ .(3)小东针对纳米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质”,提出了一个问题:金属的颜色会变黑吗?请你判断这是不是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答: ______ .(4)请你针对纳米材料“特殊热学性质”,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______ .25.阅读《超导体》回答问题.超导体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H•卡茂林•昂内斯意外地发现,将水银冷却到-268.98℃时,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水银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材料的这种特殊导电性能,昂内斯称其为超导态.昂内斯由于他的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奖.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将一个铅制的圆环,放入温度低于T c=-265.97℃的空间,利用电磁感应使环内产生感应电流.结果发现,从1954年3月16日始,到1956年9月5日止,在两年半的时间内电流一直没有减小;当温度上升到高于T c时,圆环由超导状态变成正常状态,感应电流立刻消失,这就是著名的昂内斯持久电流实验.物质的温度低于它的临界温度(转变为超导的温度),这种物质才会有超导性.一般金属或合金的临界温度都很低,例如铅的临界温度是-265.97℃.要维持这么低的温度也是很困难的,这就使超导体目前只能应用在科学实验和高新技术中,而不能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普遍应用.近几十年来,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在室温下工作的超导材料.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超导现象是指导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有些材料的 ______ 变为零的特性.(2)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将一个铅制的圆环,放入温度低于T c=-265.97℃的空间,利用电磁感应使环内产生 ______ (选填“感应电压”或“感应电流”)(3)下面生活中哪些用电器不宜用超导材料 ______A.电视机B.笔记本C.电饭煲D.电热水器.某某省某某太平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新材料及其应用》答案和解析【答案】11.不能;能;不能;绝缘体;导体;超导12.材料;超导13.裂变;半导体14.电磁波;太阳能;超导材料15.单向导电;吸引16.半导体;超导17×10-718.解:方案一:按如答图所示连接电路,再利用开关进行试触,若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与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铜棒是芭乐电池的正极;若电压表反向偏转,铝棒是电池的正极.方案二:将芭乐电池的铝棒用导线和电流表的负接线柱连接,然后用与铜棒连接的导线跟电流表的正接线柱试触,如果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铜棒是电池的正极;若电流表反向偏转,铝棒是电池的正极.方案三:按如答图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若低压二极管发光,说明铜棒是电池的正极;若二极管不发光,铝棒是正极.19.箱内;箱外;不能;上升;下降20.小21.解:(1)氢的燃烧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和其它燃料相比,氢放出的热量多,所以运载火箭用液态氢为燃料;(2)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的速度变大,动能变大;火箭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火箭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和,即机械能增加;(3)LED灯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组成的;LED灯工作时几乎不发热,说明电能几乎没有转化成内能,绝大部分都转化成了光能.答:(1)运载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的主要原因是液态氢的热值大;(2)当火箭加速上升时,飞船的机械能增大;(3)LED灯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22.密度;长度23.10-9;机械;耐高温;不能;硬度;c24.绝缘体;人造牙齿;不是;纳米晶体的熔点与其直径有关吗25.电阻;感应电流;D【解析】1. 解:A、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不是超导体,故A错;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C、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北斗”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C错误;D、对于太阳能等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B.(1)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2)电磁波和电流在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电磁波的应用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3)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但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对于没有空气的情况下的信息传递一般都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4)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像水能、风能以及太阳能,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本题考查学生能源、半导体、电磁波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内容的考查,比较简单.2. 解:AB、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可制作二极管.故A正确,B错误;C、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故C错误;D、超导体的电阻为零,也就避免了内能的损耗,适合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故D错误.故选:A.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超导体的电阻为零,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设备都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但作远距离输电导线可以大大减小能量的损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半导体、超导体材料的特点,以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3. 解:A、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线圈上产生的热量越少越好,故可以用超导材料制作电动机的线圈,故A不符合题意;B、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导线若用超导体材料制成,将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节约能源,故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导线可以用超导材料制作,故B不符合题意;C、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是用来改变电阻的,所以不能用做超导材料,故C符合题意;D、磁悬浮列车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所以产生的电热越少越好,故可以用超导材料制成超导磁浮列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答本题需掌握:超导现象是电阻为零的现象,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阻为零就不会产生电热.本题考查了几种物体的材料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超导体是零电阻,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设备都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特别是超导体材料在输电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损耗,提高输电效率.4. 解:A、数码相机的图象传感器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A叙述正确;B、超导材料电阻为0,应用于输送电能,根据公式P=I2R可知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小,消耗的电能就越小,故B叙述正确.C、倒车雷达是超声波的应用;电视、移动、广播电台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叙述错误;D、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故D叙述正确.故选:C.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在输电的过程中输送的功率一定,根据P=UI,输送电压越高,输送电流越小,根据P损=I2R,知损失的功率小;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电视、移动、广播电台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广,包含了不同的物理层面,但都属于较简单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应该注意了解和积累的.5. 解:A、据课本知识可知,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分子扩散的结果,故A正确;B、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故B正确;C、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不能用超导体来制作发热体,故C错误;D、拎油瓶时要用力握住,这是用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故D正确;故选C.(1)据分子运动论可知,分子是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3)超导体是零电阻,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设备都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4)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此题考查了分子运动论、流体压强与流速间的关系、超导体的应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等知识,要认真分析.6. 解:A、计算机工作时要消耗电能,电能属于二次能源,故A正确;B、计算机的集成电路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用半导材料制成,故B错误;C、CD、VCD和DVD光盘是利用光来进行工作的,它在光驱中利用激光头发出的光来读取信息,没有用到磁性材料,故C错误;D、计算机主机箱的后盖上有很多孔是为了散热,故D错误.故选A.(1)计算机工作时消耗一部分电能,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电能属于二次能源;(2)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3)光盘不属于磁性材料;(4)计算机主机箱的后盖上的小孔是为了散热.本题考查能量转化、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电热等,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7. 解:A、天然气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C、超导体电阻为零,电流流过超导体时,超导体不能发热,超导体不能用来制作电饭锅中的电热丝,故C错误;D、某某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D正确.故选D.(1)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称之为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从自然界不能得到补充的,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2)光导纤维是利用频率比较高的激光来传递信息的.(3)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电流流过超导体时,超导体不能发热,超导体不能用来制作电饭锅中的电热丝;(4)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本题考查了超导体的性质、光纤通信、能源的分类、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8. 解:A、常用的各种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在社会各领域应用广泛,所以A错误;B、超导材料的特点就是在温度很低时电阻为零,制造电子元件时,由于没有电阻,不必考虑散热问题,所以B正确;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所以C错误;D、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所以D错误.故选B.(1)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各种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在社会各领域应用广泛;(2)超导材料的特点就是在温度很低时电阻为零.当电阻为零时用超导材料传输电能可以减少热损耗,用作输电导线或制作电子元件.制造电子元件时,由于没有电阻,不必考虑散热问题;(3)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4)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称之为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从自然界不能得到补充的,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本题考查了超导体的性质、半导体的应用、能源的分类、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9. 解:A、卫星通信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手机通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C、验钞机利用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来辨别钞票真伪,故C错误;D、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电流通过时不会发热,所以不能应用于电饭锅的电热丝,故D错误.故选A.(1)卫星通迅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2)移动通迅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3)验钞机利用了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4)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电流通过时不会发热.本题考查了卫星通迅、移动通迅的特点,紫外线的应用,超导体的特点等,都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0. 解:A、核能是新能源,只要安全使用就可以开发,而不能禁止,故A错误;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B 错误;C、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得或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D、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C.(1)核能是新能源,只要安全使用就可以开发进行解答;(2)卫星导航、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3)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的是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4)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本题考查了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等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全面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可顺利解答.11. 解: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利用灯头把玻璃心与一盏“220V 40W”的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此时灯泡不发光;用酒精灯加热玻璃心,玻璃处于高温时变为导体,使电路连通,灯泡能发光;移走酒精灯,灯泡不能发光,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绝缘体,高温下的玻璃变成了导体.某些物质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会变成零,这就是超导现象.故答案为:不能;能;不能;绝缘体;导体;超导.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