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E蛋白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94.80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化学化学知识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的例子在我国集约化养殖中,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及滥用造成的细菌耐药性和残留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公共健康。
除中草药外,日粮中禁用其他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
因此,开发优质、环保、无公害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发展趋势。
植物提取物是绿色、高效、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因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等功效,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备受关注。
1植物提取物的功能及作用机制1.1提高生产性能植物提取物具有促生长的作用。
据报道,日粮中分别添加4%、8%的紫苏和苜蓿复合植物提取物,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23.81%、19.04%,试验末重显著提高4.53%、3.67%,料重比显著降低10.01%、8.93%。
孙xx等报道,蛋鸡日粮中添加0.02%槲皮素,试验组产蛋率极显著提高4.96%,料蛋比显著降低6.55%;日粮添加0.04%槲皮素的蛋鸡产蛋率极显著提高8.11%,料蛋比极显著降低11.72%;当添加量达到0.06%时,产蛋率反而降低。
槲皮素与黄酮类物质同时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和抗雌激素样作用,对日龄大的蛋鸡调节效果更明显。
肖传明等研究发现,在肉鸡日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试验组死淘率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显著降低51.57%、32.09%;在提高日增重、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方面与抗生素效果相当,可替代部分抗生素使用。
植物提取物促生长作用可能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一是作为诱食剂,增加畜禽采食量。
植物提取物含有醛类、酚类和芳香烃类等芳香类物质,可以刺激动物消化道黏膜上的感受器,改善饲料适口性,进而提高动物采食量,在诱食效果上猪优于家禽。
二是刺激畜禽消化酶分泌,改善肠道消化机能。
在肉鸡日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29.86%,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15.71%;粗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41.50%,粗蛋白消化率显著提高46.27%,钙磷吸收率均有所提高。
三是促进动物肠道生长发育,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第13卷第3期,1999年9月Jour nal o f Hebei V o ca tio n-T echnical T eacher s Colleg e V ol.13N o.3September1999EM菌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综述)李蕴玉(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昌黎,066600)摘 要 综述了EM(有效微生物群)对减少畜禽发病、提高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消除粪便恶臭等作用原理及其应用效果,并介绍了EM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 EM菌剂 有效微生物群 畜禽养殖中图分类号 S816.79 EM即有效微生物群,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于本世纪80年代研制的一种多功能生物菌剂。
内含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及醋酸菌等5科10属80多种有益微生物。
它能使畜禽处于有益微生物的控制之下,减少畜禽发病,提高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消除粪尿恶臭,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1 EM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原理及应用效果1.1 防病抗病,提高畜禽成活率EM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其中乳酸菌属的多种杆菌,在体内厌氧状态发酵乳糖,产生乳酸而形成的酸性环境可有效地抑制肠道腐败微生物的繁殖,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EM中的光合细菌群在本身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V C和V E等,从而提高畜禽的抵抗力。
酵母菌细胞含有的高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有效地催化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12)转换成无害的H2O2和O2,解除O-12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而放线菌中的大多数菌种,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从而确保畜禽健康。
郑世山等〔1〕报道,饲喂EM发酵配合饲料,可使猪的肠道发病率降低25个百分点,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50个百分点,每头猪可节约药费4元。
倪永珍等〔2〕对鸡进行400d的EM饲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鸡的死淘率平均下降了35.5个百分点。
据赵凤清〔3〕介绍,在发生鸡球虫病的鸡群中,对环境、垫料、饲料及饮水全面使用EM,其预防和治疗效果高于氯苯胍与马杜拉霉素交替用药的效果。
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5期摘要当前,EM 菌已普遍应用于农业、环保等领域,特别是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于EM 菌运用在畜禽养殖中的效果分析,笔者介绍了EM 菌制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EM 菌;畜禽养殖;效果;应用技术EM 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包莲花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种鸡场,青海西宁810199收稿日期:2016-03-16包莲花,女,1972年生,助理兽医师。
EM 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 ,EM )是一种微生物制剂,由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醋酸菌和酵母菌等有益菌复合而成。
EM 菌养殖技术,即在畜禽机体建立微生态平衡,以生物夺氧抑制致病微生物,改善机体内外生态环境,加强畜禽免疫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和营养物质,从而实现疾病预防和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1EM 菌应用在畜禽养殖中的效果1)EM 菌应用于畜禽养殖可达到高效安全、绿色环保的目的。
EM 菌液不但能够清除畜禽及其圈舍臭味、驱蚊蝇,减少饲养环境的污染,改善饲养环境,而且还可以有效抑制并消除畜禽排出的带有腥臭味的粪便以及圈舍内的NH 3、H 2S 等有毒有害气体。
此外,使用EM 菌液能够替代饲料添加剂,减少甚至不用抗生素等,可用于生产绿色畜禽产品。
2)EM 菌具有促进畜禽生长,提高日增重的功能。
国内相关学者进行EM 菌液养猪与禽的试验,结果表明EM 菌可以提高畜禽成活率和繁殖率,促进其快速增长,提高日增重,有效缩短了饲养时间。
EM 菌能增加肉禽采食量,对其消化道机能进行改善,加快肉禽生长速度,提高肉品质。
家禽产蛋率也明显提高。
EM 菌能提高母猪产仔数,减少弱仔数,降低死胎数;可增加哺乳母猪泌乳量,缩短仔猪断奶时间,降低断奶应激,同时肉猪增重速度明显提高,通常可提前约20d 出栏。
此外,饲喂EM 菌的猪肉质地较密,肉色鲜红,口感较好[1]。
3)EM 菌可有效防控畜禽疾病的发生。
蛋鸡饲料中植物提取物对蛋白质合成的调控蛋鸡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是一种常见的改善饲料营养价值和蛋鸡生产性能的手段。
植物提取物可以通过调节蛋白质合成途径,提高蛋鸡的蛋白质合成效率,从而促进蛋鸡的生长和蛋生产。
本文将探讨蛋鸡饲料中植物提取物对蛋白质合成的调控作用。
一、植物提取物的分类植物提取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植物酚类、植物提取物蛋白、多糖类等。
这些植物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调控蛋鸡的蛋白质合成。
二、植物提取物的调控机制植物提取物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蛋鸡的蛋白质合成进行调控:1. 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植物提取物中的酶类和多糖类成分可以促进蛋鸡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加蛋白质的吸收效率。
2. 激活蛋白质合成相关途径:植物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激活蛋白质合成途径,如激活蛋白激酶、启动转录因子等,从而增加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3. 提高蛋鸡免疫力:植物提取物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可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三、植物提取物对蛋鸡蛋白质合成的效果多项研究表明,蛋鸡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的蛋白质合成效率。
例如,一项实验观察了不同植物提取物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高活性植物酚类提取物的饲料组在蛋白质合成速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类似的结果在其他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
四、植物提取物的应用前景蛋鸡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在提高蛋鸡蛋白质合成效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植物提取物具有天然、绿色的特点,符合现代畜禽养殖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植物提取物通过调节蛋白质合成途径,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
然而,目前植物提取物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不同种类的植物提取物对蛋鸡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效果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植物提取物的最佳应用方式和用量。
此外,植物提取物的质量和稳定性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蛋鸡饲料中植物提取物可以通过调节蛋白质合成途径,提高蛋鸡的蛋白质合成效率。
在蛋鸡生产中维生素的使用在饲养条件的限制下,养殖业行情的不可控性,饲料的营养便成为最容易控制的因素。
饲料营养水平与蛋鸡的免疫力、抗病能力的相关性较强,下面就着重谈谈维生素与蛋鸡免疫力的关系。
虽然维生素在蛋鸡配合饲料中比重很小,但它对保证机体的健康,尤其对机体的免在饲养条件的限制下,养殖业行情的不可控性,饲料的营养便成为最容易控制的因素。
饲料营养水平与蛋鸡的免疫力、抗病能力的相关性较强,下面就着重谈谈维生素与蛋鸡免疫力的关系。
虽然维生素在蛋鸡配合饲料中比重很小,但它对保证机体的健康,尤其对机体的免疫力却起到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维生素A维生素A在维持蛋鸡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在试验中发现,足量的维生素A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起增强作用,全价配合料中适宜的添加量9000IU/kg~12000IU/kg。
给鸡过剩水平维生素A(有的提高几倍),能补偿前期维生素A缺乏时造成的种鸡孵化率降低、运动失调、失明、产蛋率下降等免疫机能低下的影响。
2、维生素D产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壳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受钙和维生素D 的影响最大。
全价配合饲料中维生素D适宜的添加量是2000IU/kg~4000IU/kg。
饲料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时,产蛋鸡一周内即开始发病(如:佝偻病、薄壳蛋,种鸡孵化率降低)。
已进入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对维生素D缺乏反应敏感,减蛋幅度大,损失严重。
产蛋鸡对钙适宜的需要量是3%~4%,但生产实践表明,即使钙供给充足,破蛋问题仍十分严重,如果额外补充1~2倍的维生素D 能够很好解决钙吸收问题,有效改善蛋壳质量。
3、维生素E(生育酚)维生素E对蛋鸡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提高免疫水平,增强对大肠杆菌、病毒病的抵抗力。
硒(Se)和维生素E作为灭活新城疫疫苗较为理想的免疫调节剂,能够维持免疫鸡较高的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长。
蛋鸡日粮中缺乏维生素E可造成产蛋率低,受精率低,溶血性贫血。
植物提取物在蛋鸡生产中的作用来源: 《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养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史东辉、马学会植物提取物添加剂被认定为是“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饲料添加剂,经过20多年的研究,已经市场化并用于饲料和动物生产。
关于植物提取物类添加剂在杀灭或抑制病源性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方面已经有广泛报道。
本文综述了有关植物提取物对禽肉和禽蛋在储藏期间的抗氧化稳定性,及其对家禽生产和繁育性能的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
1 、植物提取物对孵化率的影响鸡蛋似乎与生俱来就有抗氧化的特性,在长期储藏时依然保持风味。
但是含有很高不饱和脂肪的鸡蛋在储藏时容易氧化,尤其是pH较低时。
重要的是,在鸡蛋孵化后期,过度热量引起鸡胚产生应激。
鸡胚的发育与胚胎组织中油脂的高浓度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关。
这使胚胎组织在孵化中极度容易受油脂过氧化物及自由基的影响。
在25日龄和1日龄火鸡中,以及鸡蛋孵化期第15天时,发现组织对油脂过氧化反应易感性征在大脑中最为敏感。
因此,小鸡组织中完善的抗氧化体系在于保护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及DNA不受新陈代谢中自由基及有害物质的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氧化应激将是小鸡出生前几天以及出生后第1天所要面临的问题。
这将导致孵化力降低以及孵化后死亡率的增加,从而影响家禽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组织中抑制油脂过氧化反应的有效抗氧化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鸡胚和雏鸡的抗氧化系统基于抗氧化酶,如超氧化剂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E、类胡萝l、素及抗坏血酸及减少的谷胱甘肽。
发育中的小鸡的抗氧化系统能通过母代饲粮中得到改善。
产蛋鸡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能显著提高鲜蛋及储藏期达15 d的鸡蛋的孵化力,而对于储藏期达30 d的鸡蛋,则不能显著提高其孵化力。
添加1.0%止痢草或0.5%及1.0%姜黄的饲粮,鲜种蛋的孵化率分别提高了18.60%、14.87%和13.48%。
而储藏15 d的种蛋的孵化率则分别提高了12.44%、10.60%和11.99%。
石河子科技总第257期中图分类号:S85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99(2021)06-0048-02我国近年来畜牧业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实现畜牧生产产量和品质的提升,相关人士也是不断提升对畜牧生产相关产品积极研发与化学应用,这也推动了二氢吡啶与Ve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基于两者化学基础,有效的实现了诸多畜牧生产功能的发挥,对畜牧生产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们两者的联合应用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不断实施探索和研究。
1二氢吡啶和V E理化性质概述1.1二氢吡啶理化性质此种物质是一种促进动物生长的添加剂,具有高效性和多功能性。
化学名称是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是一种无毒、无味淡黄色的结晶物,且能够溶于热的乙醇,对水微溶,熔点是176~183℃。
有着天然性抗氧化剂的Ve相关功能,当脂类的化合物发生过氧化期间,能够对其过程实施有效抑制的功能,且还能够对生物膜存在抗氧化的效果,并且还能够对畜禽生产的性能和抗逆性实施提升,在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存留很少,对动物也不会存在毒害的作用[1]。
1.2维生素E理化性质此种物质是一组具备生物活性和相似化学结构酚类的化合物总称,一般包括生育酚和三烯的生育酚类型。
现阶段已知的Ve有8种,呈现出浅黄色的黏性油质、无臭的特点;在遇光后色会逐渐变深,它溶于乙醇以及脂肪的溶剂,但不溶水,且对酸和热比较稳定,在不存在氧气时,实施加热至200℃依然能够保持原有状态,同时在盐酸内加热至100℃仍然不会变化。
若它在氧、碱、盐、铁和紫外线等条件下暴露,就容易发生破坏,在通过酯化后能够对其稳定性实现提升。
2二氢吡啶在畜牧生产中的化学应用功能2.1抗氧化性此物质呈现出现显著抗氧化性的特点,可以对辅酶Ⅱ的活性实现有效抑制作用,进而对动物体内的生物膜氧化实现抑制,并对生物膜内6-磷酸的葡萄糖酶活性进行提升,达到对组织细胞稳定的效果。
蛋鸡各个阶段的营养标准蛋雏鸡、蛋鸡后备鸡、产蛋高峰期的营养标准给你介绍罗曼褐的吧。
一、各期生长及营养需要特点元素、维生素的比例十分重要。
能量不足时蛋白质就脱氨供作能量用,能量过多就在体内蓄积脂肪,对生产不利。
(一)雏鸡的生长特点与营养需要1.雏鸡的生长特点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雏鸡两周龄体重约为出生重的2倍多,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多。
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要保证满足其营养需要。
羽毛生长快: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
在三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四周龄时增到7%,以后基本保持不变。
从孵出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18—20周龄。
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蛋的4~5倍。
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消化力差,所喂饲料须纤维含量低,易消化,否则产生的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2.雏鸡的营养需要日粮去饲喂一群大小、发育程度相仿的鸡。
在最初五周内幼雏料每千克应含代谢能约2900千卡,需敞开饲喂。
平养鸡比笼养鸡活动多,能量需要更多些。
需要量取决于其对正确比例的氨基酸的需要量。
因此,日粮不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而且必须是优质蛋质。
(二)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及营养需要特点1.生长发育特点7~8周龄以后,雏鸡已对外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仍很迅速,发育也很旺盛,各种器官发育已趋于健全。
此阶段是长骨骼,长肌肉最多的时期,羽毛经几次脱换后出成羽,脂肪沉积随日齿增长而逐渐累积,育成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
养需要与幼雏阶段有很大不同。
主要区别在于:育成日粮的蛋白质必须比幼雏日粮大大减少,这样不但满足需要,而且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培育出母鸡。
2.育成鸡的需要27000~2850千卡代谢能,但在炎热气候中,采食量下降,不能摄入足够的饲料;在气候寒冷时,鸡又采食太多,增重过快。
249蛋鸡用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与应用王宏山 龙 雷(锦州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锦州 121000)摘 要:本文分别对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作用机理及生产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在蛋鸡生产中进行了应用试验。
结果表明,每100kg 基础日粮添加5kg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饲料、蛋鸡、作用机理、生产过程、生产性能为了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动物卫生安全,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中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
因此生产和应用高效生态健康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促进我国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产蛋鸡日粮营养需求生产的按一定比例添加的微生物发酵饲料越来越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在蛋鸡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作用机理1.1 调节鸡体肠道的微生态平衡 微生物发酵饲料进入鸡体肠道后,微生物发酵料中的有益菌抑制了有害菌的繁殖,使肠道内大量繁殖的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群,平衡鸡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生态环境,控制肠道疾病的发生,保证了鸡体肠道的健康。
1.2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发酵饲料进入肠道后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刺激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益菌中的乳酸菌活菌体内和代谢产物含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增强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1.3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微生物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有益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产生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各种消化酶及多种代谢产物,促进了饲料的降解消化吸收和动物的营养代谢。
1.4 防止有害物质产生 动物饲喂有益菌可有效减少粪便中氨氮物质的含量,降低畜禽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浓度,净化养殖环境。
2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过程2.1 种子液的制备发酵剂按1:50比例溶于洁净水中,按每100kg 水中加葡萄糖或红糖2~3kg,在菌种活化罐中37℃活化12~24h。
2.2 菌液的制备将种子液、洁净水、糖蜜按比例在配液罐中混合均匀0.5min,作为菌液备用。
微生态制剂在养鸡业中的应用1、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奶展,人们常用抗生素来抑制或杀灭允消化道内的有害微生物,以提高其生产性能,但是饲料中添加坑生素有副作用,如导致鸡体内菌群失调,产生抗药性以及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也日益引一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已经越来越多地禁止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素的替代品在养鸡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生长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以达到调整体内微生态平衡的目的。
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素和微生物生长促进剂;益生素又称生菌剂,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可通过动物消化道生物的竞争性排斥作用,抑制有害菌生长,形成优势菌群或者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功能来预防疾病,从而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
微生物生长促进剂是指摄入动物休内参与肠内微生物平衡,具有直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及促进动物生长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培养物。
2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2.1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畜禽肠道菌群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并与畜禽保持相对平衡稳定状态,对畜禽生长发育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平衡失调,便会出现生产性能下和疾病状态。
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内优势种群为厌氧菌,占99%以上,其中主要包括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杆菌、优杆菌等;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占1%。
如该优势种群发生变化,上述专性厌氧菌显著减少,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增加,此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拟杆菌、双歧杆菌等优势种群可逐渐恢复正常,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逐渐降低,从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2.2生物夺氧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剂特别是芽胞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赞成厌氧环境,有利于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限制了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厌饼菌的增殖,人而使失调的菌群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的目的。
2.3生物颉颃作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效微生物在体内对病原微生物有生物右面颃作用。
蛋鸡饲料中微生物发酵产物对饲料利用的影响蛋鸡饲料中微生物发酵产物对饲料利用的影响是当前饲料行业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微生物发酵产物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料利用率,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微生物发酵产物对蛋鸡饲料利用的影响。
一、微生物发酵产物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转化微生物发酵产物通过代谢作用,可以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得到转化和改善。
一方面,发酵产物中的酶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纤维素、非淀粉多糖等,提高其消化率。
另一方面,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有机酸、氨基酸等物质,可以降低饲料的pH值,增强蛋鸡对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
这些途径的改善可以提高蛋鸡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促进其生长发育。
二、微生物发酵产物对饲料中抗生素的替代作用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添加在畜禽饲料中面临的限制和禁用,寻找替代品成为必然趋势。
微生物发酵产物作为一种天然饲料添加剂,可以替代一部分抗生素的作用。
研究表明,发酵产物中的乳酸菌、酵母等微生物具有一定抗菌作用,可以抑制饲料中益生菌的生长,避免肠道菌群失衡。
同时,微生物发酵产物中的有机酸等物质可以改善蛋鸡肠道环境,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因此,微生物发酵产物在饲料中的应用有望有效替代抗生素的作用,保障蛋鸡的健康生长。
三、微生物发酵产物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微生物发酵产物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有积极影响。
研究发现,在饲喂微生物发酵产物的蛋鸡群体中,蛋鸡的产蛋率、孵化率、存活率等指标明显提高。
这是由于微生物发酵产物改善了饲料中的营养价值,促进了蛋鸡的消化吸收,提高了蛋鸡的能量代谢效率。
此外,微生物发酵产物还可以调节蛋鸡的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蛋鸡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微生物发酵产物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对蛋鸡饲料利用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改善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转化,替代抗生素的作用以及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微生物发酵产物为蛋鸡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DOI:10.15906/11-2975/s.20210209维生素E作为脂溶性维生素,是生育三烯酚和生育酚的总称,自然界中有8种维生素E类似物,在饲料添加剂产品中常见的形式为DL-α-生育酚乙酸脂(史新娥和龚月生,2005)。
维生素E作为蛋鸡生产中的必需维生素,有抗氧化、抗应激、增强免疫力和提高繁殖性能等功能性作用(赖文清,2004)。
维生素E作用机理为失活机体代谢过程中的有害自由基,降低合成蛋白合成时基因错误表达的风险,降低组织器官损伤几率,提高生产性能(SUNDER A和FLACHOWSKY G,2001)。
目前,维生素E在鸡的研究多集中在肉鸡全期和蛋鸡产蛋期阶段,研究内容多集中在维生素E对增强机体抗应激、抗病能力,提高繁殖性能等方向,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较少。
随着我国蛋鸡工业化生产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如何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延长蛋鸡利用年限成为畜牧业落实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增长点。
本试验以罗曼白壳蛋鸡产蛋后期为试验对象,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为提高蛋鸡的利用价值提供理论。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饲料 试验使用的维生素E饲料添加剂由帝斯曼维生素(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商品名为罗维素E-50(ROVIMIX E-50),维生素E有效含量≥50%。
试验日粮为玉米-豆粕型产蛋后期饲料,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基础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为2.36 mg/kg。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原料含量营养水平含量玉米/%62.5代谢能(MJ/kg)11.1646%豆粕/%22.5粗蛋白质/%16.66膨化大豆/%0.5蛋氨酸/%0.4麸皮/%1赖氨酸/%0.86石粉/%8.5色氨酸/%0.2预混料/%5钙/%3.1有效磷/%0.28注:每千克饲料含VA 7600 IU,VD3 3000 IU,VK3 2.2 mg,VB11.0 mg,VB23.95 mg,烟酸18.25 mg,泛酸20.0 mg,VB66.0 mg,生物素0.06 mg,VB12 0.03 mg,胆碱750 mg,Fe 65.0 mg,Cu 8.0 mg,Mn 50.0 mg,Zn 10.0 mg,I 0.08 mg,Se 0.2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