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_谭爱华
- 格式:pdf
- 大小:121.19 KB
- 文档页数:2
- --姜黄素抗肿瘤及逆转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任金妹1,2,3,纪宏宇1,2,3,唐景玲2,3,李梦婷1,2,3,崔超1,2,3,吴琳华1,2,3(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2.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3. 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关键词姜黄素;抗肿瘤;多药耐药肿瘤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然而重复使用化学药物,会让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据统计,90%的化疗失败是由于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从中药中筛选提取出低毒的可逆转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有效成分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的根茎中提取出的主要活性成分,收载于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在姜黄根茎中的含量约为2%~5%,目前被广泛用作色素、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由于安全无毒、无副作用,被WHO 和FDA批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编号08.321),其结构式见图1。
近年来,有关姜黄素各种药理作用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抗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等,其中一些药理作用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尤其是其抗肿瘤作用。
现将姜黄素抗肿瘤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姜黄素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图1 姜黄素化学结构1 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自1985年,印度Kuttan等首次提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和Dulton淋巴瘤细胞的生长以来,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
动物实验包括大鼠、小鼠,及人的细胞系,结果均表明姜黄素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促进细胞凋亡,具有较强的抗癌潜力。
2000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将其列为第三代抗肿瘤药物,称其是21世纪有前途的抗癌新药。
姜黄素能够抑制几乎所有类型肿瘤细胞的增殖,此观点已经得到超过4400篇研究报道的证明。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2015 年 第 13 卷 第 7 期1341.2 治疗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进行常规治疗的方法是:限制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患者进行控制血压,纠正其机体的酸碱失衡 [4-5]治疗。
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
肾康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是:取100ml的肾康注射液,将其加入到30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此药液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的速度为25滴/min,每日为患者静脉滴注1次。
两组患者均进行4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在进行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有无出现纳差、腰酸、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
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清中血尿素氮、血红蛋白及血肌酐的水平进行检测[6] 。
1.4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幅度在60%以上,或血清中血肌酐水平的降低幅度在20%以上。
②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幅度在30%~60%之间,或血清中血肌酐水平的降低幅度在10%~20%之间。
③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任何改善或有加重,或血清中的血肌酐水平升高 [7]。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我们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则表明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27.3%。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组别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观察组 22 16 8 82.6%对照组 8 4 32 27.3%2.2 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血肌酐、血红蛋白、血尿素氮水平的比较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血肌酐、血红蛋白、血尿素氮的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摘要】姜黄素属多酚类物质,为植物姜黄的根茎提取物。
大量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等生物学作用。
由于它在不同的肿瘤实验中展示出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使得姜黄素成为癌症治疗剂的可能性。
【关键词】姜黄素;抗肿瘤;进展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酚类色素,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大量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降脂、抗炎、抗氧化、去除自由基、抗微生物、抗肿瘤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药理作用。
由于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及转移,进一步说明了姜黄素在肿瘤治疗中的生物学价值,同时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抗肿瘤研究热点,涉及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对其抗肿瘤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前关姜黄素抗癌机制现认为主要是通过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下调核转录因子-ΚB的活性,抑制环氧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抑制尿激酶的活性,抑制血管生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分泌等。
1 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范婷婷等【1】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细胞PTN的表达和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有研究说明【2】,姜黄素可抑制乳腺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分裂停滞在G2和G2/S期。
低浓度的姜黄素就可以抑制未成熟的淋巴瘤细胞增殖,且其作用与作用时间及剂量呈正比,同时下调p53基因、早期生长反响基因-1等的表达【3】。
提示姜黄素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用于癌症治疗。
2 姜黄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其中包括耐药的肿瘤细胞株;同时还能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在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有研究【4】证实姜黄素可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抑制胸苷激酶活性来阻断细胞DNA的合成从而将肿瘤细胞阻滞在S期。
从中药姜黄抗癌研究的新结论谈起(2012-05-14 09:11:53)近来,国外有研究显示咖喱或对癌症有积极作用。
素来对天然药物兴趣一般的英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发现:咖喱中的姜黄素有助于增强化疗药物杀灭肠癌细胞的效果,他们要计划进行为期两年的临床试验。
其实,早在先前研究结果就已经显示:中药中普遍存在的姜黄素对人体有多种益处。
笔者在70年代末中医学院读书期间,一位从日本回来的老科学家成了我的病人,他很喜欢我,然后多次告诉我,日本方面重点在研究郁金中的抗癌等保健效果,而且是悄悄地。
建议我们要关注!当时,我只是个快毕业的学生,没有能力关注,但却有兴趣。
此后,我一直留意姜黄素的作用,临床上也习惯运用,效果的确可以。
姜黄素广泛存在于姜科植物中。
如姜科植物郁金块根、姜黄根茎、莪术根茎、天南星科植物菖蒲根茎中,而这些药物则成了我临床习惯运用的常见药物之一。
先前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对人体有多种益处。
它具有强效消炎作用,也可以用作抗氧化剂。
传统上,国外也有人将姜黄素用于肝病、消化紊乱、过敏症、痤疮等一系列疾病的替代疗法。
还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或能延缓癌细胞扩散,增强化疗效果,保护健康细胞免受放疗之害。
不过,这一效果欠缺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持。
近来,英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发现,咖喱中的姜黄素有助增强化疗药物杀灭肠癌细胞的效果,便着手征募志愿者,开展临床测试。
英国癌症研究会和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计划在莱斯特皇家医院和莱斯特综合医院进行为期两年的临床试验。
项目负责人斯图尔德说,动物测试结果显示,使用化疗药加上姜黄素,杀灭癌细胞效果比只使用化疗药或者姜黄素“强100倍”。
他说,姜黄素可能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这一点振奋人心,因为这意味着可以只给患者小剂量化疗药,这样副作用较小,患者能够承受更长时间化疗”。
台湾科学家对此也进行了研究。
初步结果发现它有辅助化学治疗、打击前列腺癌细胞的功效。
台大医院泌尿部主治医师蒲永孝发现,姜黄素可以打破癌细胞的防火墙,帮助化学药物长驱直入癌细胞,迎头痛击。
姜黄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韦星船1,2,刘自力1,何 雄1,郑 希3,杜志云2,张 焜2(1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3美国Rutgers 大学Susan Leh m an Cu ll m an 肿瘤研究所,美国 新泽西 08854)摘 要:综合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姜黄素类化合物在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现有姜黄素类化合物在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姜黄素类化合物结构与其抗肿瘤活性关系,探讨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姜黄素类化合物大多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结构与抗肿瘤活性密切相关,是有研究前景的抗肿瘤化合物,有望通过构-效分析进行设计合成,合成具有高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关键词:姜黄素;类似物;构效关系;抗肿瘤活性Advances i n the R esearch of Curcu m i n and its Derivatives Anticancer A ctivityWE I X ing -chuan 1,2,LIU Z i -li 1,H E X iong 1,Z HE NG X i 3,DU Zhi -yun 2,Z HANG K un2(1School of Che m istr y and Che m ica lEng i n eeri n g ,Guangzhou U 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6;2Facu lty of Che m ical Eng i n eering and L i g ht Industry ,Guangdong Un i v ersity of Techno l o g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6,China ;3Rutgers University ,Susan Lehm an Cull m an Laboratory for C ancer Research,N J 08854,USA )Abst 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synthesis and struct u re-acti v ity relationsh i p of curcum in analogues w ere summ arized .By referring to the latest re levant papers ,m aster basic m ateria l and so rting ,e labora ted ,t h e str ucture-activity re la ti o nship and the directi o n o f advance for curcum i n analoguesw ere explored.Curcum in and its deri v ativesw ere the class o f anti c ancer drugs w it h good prospects of develop m en,t and th is class of anticancer dr ugsw as expected to be used in hum an cancer treat m ent and che m oprevention for the bene fit of m ank i n d .K ey w ords :curcum in ;analogues ;structure-e ffecti v e relationsh i p ;anticancer acti v ity作者简介:韦星船(1964-),女,副教授,从事精细化工及药物化学研究。
2 朱玉娟,周爱玲,茅家慧,等.苦参素对实验性肝癌PCN、cyclinD1、CDK4表达的影响.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1)∶52~563 杨志伟,周娅,曹秀琴.苦豆子生物碱体外抗柯萨奇B3病毒的作用.四川中医,2003;21(3)∶144 李继强,陈萦 ,曾民德,等.氧化苦参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1;21(9)∶5505 陈小松,王国俊,蔡雄,等.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乙肝抗原表达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10)∶7466 焦霞,沈其昀,王利民,等.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小鼠抗炎作用的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2;22(4)∶3037 郑萍,牛凤丽,刘文忠,等.氧化苦参碱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大鼠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3;23(4)∶2078 田晓华,丛建波,孙存善,等.氧化苦参碱清除2OH自由基作用及对胸腺嘧啶核苷酸辐射防护作用的ESR研究.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6;14(6)∶4129 林明华,高艳华,姚海涛,等.苦参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形态的影响.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5)∶2210 甘乐文,王国俊,李玉莉.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7)∶44511 宋健,张兴荣,朱粱,等.苦参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Ⅲ型原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6)∶35612 王会贤,章灵华,黄艺,等.氧化苦参碱对LAK细胞活性的影响.免疫学杂志,1994;10(1)∶17~1913 王会贤,章灵华,杜守英,等.氧化苦参碱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中草药,1994;25(7)∶36214 徐广伟,满世军,王志生,等.氧化苦参碱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8(5)∶1015 曾建新,曹宏宇,李青,等.氧苦参碱对心肌梗死犬心律失常的作用.中国药理学报,1996;17(4)∶37916 王子骥,等.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六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99∶7817 于岩岩,斯崇文,曾争.苦参素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验.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2)∶84318 李继强,李超群,曾民德,等.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初步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4)∶22719 王健生,张海,牛瑞云.苦参素注射液治疗肝纤维化临床探讨.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3(4)∶2920 乌庆超,王朝晖,洪青,等.苦参素注射液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临床内科杂志,2004;21(5)∶35521 黄瑛,尹学艳,王晓.苦参素治疗α干扰素致白细胞降低的疗效观察.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10(3)∶5622 沈志鸿,吴伊旋,毛维翰.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各型湿疹.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6)∶47323 陈瑞丰,丁跃武,黄玉璞.氧化苦参碱治疗心律失常60例近期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医学情报,1990;(2)∶824 徐慧珍,张春兰.苦参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1;34(6)∶46125 高作文,张瑞祺,,缪晓辉.苦参素注射液致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加重2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2)∶12026 顾正平,陆惠平.苦参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医药导报, 2003;22(10)∶734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最新进展潘国凤1,张晓东1,朱晓新2(1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 100038) 姜黄素(curcu m in)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植物多酚,广泛用于食品上色和佐味。
姜黄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08-11-27 上午10:28:14 浏览次数:794作者:汪海慧成扬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1卷第6期2007年l1月【摘要】姜黄为传统常用中药,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对机体各系统作用广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血管粥样硬化、保护肝肾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综述【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861X(2007)06-0073-04姜黄(Curcuma longa Linn)来源于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胁刺痛、风湿肩臂疼痛、跌打肿痛、闭经、癞瘕等多种病证。
姜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黄素类和姜黄挥发油,姜黄素类主要含姜黄素(curcumin)、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fhoxvcurcumin)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fhoxycurcumin)。
其中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肝肾功能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开发的热点。
本文就近年来姜黄素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1、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作用。
核因子KB(NF—KB)可激活多种与炎症有关的基因的转录。
在哮喘患者气管中,许多增加炎症反应的刺激因素,如过敏原等,都能导致NF—KB的激活,从而增强气道炎症。
姜黄素能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减轻哮喘的发[1]。
姜黄素还可通过减少结肠黏膜Thl细胞因子(IL-12、IL-1、IFN-γ、TNF-α)的表达,增加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降低脾细胞及循环中IFN-/IL-4的比值,治疗由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2]。
姜黄色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摘要】姜黄素(curcumin)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已有很多报道,对不同的肿瘤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机理。
大多数是从信号传导途径、阻滞细胞周期及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对这些机制的综述可以为今后对姜黄色素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姜黄色素;抗肿瘤;机制姜黄素是从姜黄属植物姜黄、郁金、莪术等的根或茎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等多种作用[1],有关研究表明,姜黄素是一种安全并且有效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很有开发前景的天然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对姜黄素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现仅将姜黄色素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1抗肿瘤作用机制1.1多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治疗肿瘤的一条有效途径。
细胞凋亡通路一条是受体介导的通过细胞内外的凋亡信号活化启始的Caspase-8,引起Caspase的级联反应,最终激活下游的Caspase-3使细胞凋亡,另一条途径是依赖线粒体的,活化的Caspase-8作用于Bcl-2家族成员Bid,使其催化断裂,其端部分活化并转位至线粒体膜,导致通透性改变,释放出细胞色素C,后者与结合分子Apaf-1结合后,再与proCaspase-9结合,形成凋亡复合体,活化Caspase-9及下游的Caspase-3引发凋亡。
姜黄素诱导凋亡大致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Fans与Fasl系统研究发现CA46表达少量Fas蛋白,经姜黄素诱导后CA46细胞内c-myc,bcl-2,突变型p5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Fa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升[2];②Caspases蛋白酶家族姜黄素通过诱导肺癌细胞caspase-8高表达(阳性率可达80%)促其凋亡[3],诱导人卵巢细胞株A2780,肺腺癌A549细胞和Hela细胞的凋亡的试验研究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1,4];③抗转录因子NF-KB 是调控多种细胞因子、化学因素、生长因子、细胞黏附因子和某些急性期蛋白基因表达所必需的转录因子;在TNFR1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姜黄素能够抑制NF-KB的表达来促使细胞凋亡[3],能够下调egr-1、c-myc、bcl-XL、NF -KB和p53的基因表达,抑制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和促进细胞凋亡[5];④调控凋亡基因在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的研究中发现Bcl-2家族而不是lAP家族(至少不是Survivin)参与了姜黄素诱导的肿瘤细胞的凋亡,姜黄素处理组肿瘤细胞Bcl-2和Bak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Cox2,Bax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SurvivinmRNA的表达水平没有变化[6];但是关于姜黄素是不是通过诱导所有肿瘤细胞Bcl-2家族来诱导凋亡还有待证实;⑤诱导DNA裂解药物诱导凋亡产生的DNA降解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激活不依赖钙离子的核酸内切酶,产生50-300kb的大分子片段,第二是激活依赖钙离子的核酸内切酶,在核小体部位切断DNA,产生小分子的梯状电泳条带;用Cur对细胞作用后,提取细胞DNA 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DNA的降解但尚未见明显的梯状条带,如果预先用钙离子螯合剂处理细胞,可阻断DNA降解和细胞凋亡,说明姜黄素可引起细胞内钙库的动员和钙离子的释放[7];⑥失巢凋亡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脱离黏附接触或者是接触不完全后出现的凋亡现象,被称为失巢凋亡(Anoikis)。
前言 近年来,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均显著升高[1],手术仍然是目前早、中期恶性肿瘤治疗的第一选择。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提高,术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细胞生物学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大部分患者难以承受术后相应的序贯疗法,特别是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
姜黄素(curcumin )是一种酚类色素,广泛存在于姜黄、郁金、莪术、菖蒲等姜黄属植物的根茎中,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所特有的抗肿瘤生物学效应,使之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6]。
本文主要就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 姜黄素的药理学作用 姜黄素是一种亲脂性分子,可以迅速渗透细胞膜,诱导细胞凋亡。
由于姜黄素的吸收不佳,新陈代谢快,易快速分解,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FDA 认定姜黄素是“安全”的,虽然姜黄素表现出多样的药理作用,但是在人类或者动物中,其毒性可以忽略不计。
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管新生、促进细胞凋亡、抗肿瘤等作用。
此外,姜黄素可以通过调控蛋白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对肝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产生很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简介:黄果,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肿瘤外科,E-mail :cos19880303@ 。
*通讯作者:刘国文,男,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肿瘤外科,E-mail :lgw8318@ 。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黄 果,王佑权,谭米多,谢海辉,李 伟,刘国文*(南华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湖南 衡阳,421001)摘要: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APs ),如:Survivin、NAIP、XIAP、Livin 等,同样表达抗细胞凋亡Bcl-2家族蛋白。
IAPS 介导的凋亡抑制可能是肿瘤细胞耐药而存活的原因之一;Bcl-2家族蛋白在抗肿瘤凋亡及促其凋亡中发挥作用。
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管新生等,可以通过调控蛋白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抗肿瘤作用。
姜黄素抗癌机制研究进展张博;叶丽红【摘要】姜黄素是从草本植物姜黄、莪术等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物质,是一种植物多酚,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抗类风湿、保肝利胆护胃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抗癌是姜黄素主要药理活性之一,抗癌机制主要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侵袭及转移,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及增加对化疗的敏感性等.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给药方便,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深入、广泛地研究.【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3(041)001【总页数】3页(P121-122,封3)【关键词】姜黄素;肿瘤;综述【作者】张博;叶丽红【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酸性多酚类物质,为二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根茎中,如姜黄、莪术、郁金、菖蒲等。
其分子式为C21H20O6,相对分子质量368.37,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
姜黄素有着极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凝、降血脂、抗氧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类风湿、保肝利胆护胃等。
由于其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的特点,其抗癌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发现姜黄素对多种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结肠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均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美国国立肿瘤所已将其列为第三代癌化学预防药。
现将近10年姜黄素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没有炎症反应参与的细胞生理性死亡,是维持组织器官正常形态结构的重要机制,从而保证机体组成成分处于正常范畴,而肿瘤细胞不易凋亡。
诸多实验研究表明,姜黄素可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可能由以下几方面介导。
1.1 调控癌基因及相关蛋白的表达1.1.1 Bcl-2 基因家族线粒体依赖的细胞凋亡的“门卫”就是Bcl-2家族,它们调控着细胞死亡和存活。
基于它们的结构、抗凋亡和促进凋亡的特性不同,主要被分为两大类:即抗凋亡家族成员 Bcl-2、Mcl-1、Bcl-xL、Bcl-w、A1 和促凋亡家族成员 Bax、Bak、Bok等。
【精品文档】谈姜黄素抗肿瘤的机制-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谈姜黄素抗肿瘤的机制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Zingiberaceae)、天南星科(Araceae)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黄色色素。
它是酸性多酚类物质或二酮类化合物(图1)。
姜黄素在传统药物起增效剂的作用。
医学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癌等作用。
姜黄素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的增生,也可以通过增加其他抗癌药物的抗癌效力而抑制肿瘤。
姜黄素为什么可以抗癌呢?近年来从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对姜黄素抗癌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姜黄素可在药物作用的靶位点、肿瘤细胞的信号传递、肿瘤细胞中某些基因、蛋白质的表达及酶活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多药耐药性、增强NK细胞杀伤力等方面发挥抗癌作用。
1 姜黄素进入肿瘤细胞及其对靶位点和信号转导的作用姜黄素发挥作用,首先要进入细胞。
姜黄素进入细胞后,能增加药物的靶位点,调节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从而调节肿瘤细胞的基因、酶和蛋白质表达。
1.1 肿瘤细胞摄取姜黄素姜黄素能够通过细胞摄取进入细胞,然后起细胞毒效应的作用。
Hsu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姜黄素的防扩散机制,定量研究细胞摄取姜黄素的功能。
Chang等用HPLC定量测定人乳腺腺癌和导管癌分离出的三种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35S和MCF-7(MichiganCancer Foundation-7)对姜黄素的摄取,结果发现:随着姜黄素剂量的增加,癌细胞摄取姜黄素显示出剂量依赖性,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与癌细胞摄取姜黄素相关。
1.2 增加药物作用的靶位点抗癌药物通常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而与之结合,消灭肿瘤细胞。
姜黄素可以增加肿瘤细胞表面药物识别的靶位点,从而增加药物的抗癌效用。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介绍姜黄素相关化学性质,并对其在抗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关键词姜黄素;抗癌;分子通路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植物多酚,来源于姜黄、郁金、莪术、石菖蒲等的根茎,化学结构为C21H20O6 ,分子量368.37。
姜黄素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预防化学性和放射性诱导的啮齿类动物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肠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癌瘤的形成,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已将其列为第三代癌化学预防药[1],研究表明,姜黄素可明显抑制MCF-7人乳腺癌细胞[2] 、Ehrlich腹水瘤细胞ISCC一25[3]、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4]、人结肠癌细胞Colo320[5]、UMUC人膀胱癌细胞[6]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
1985年,KUTTAN等[7]首次报道了姜黄素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本文对近年来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为肿瘤细胞进入循环转移、扩散提供便利。
浙江中医药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8]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可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说明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
Shao等[9]的研究也表明,姜黄素可抑制MDA-MB-231人类乳腺癌细胞的两种主要的血管形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转录。
另有研究[10]表明,不同器官发生的肿瘤遗传学变化涉及不同的基因,而姜黄素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推测抑制血管形成可能是其抗癌机制之一。
2上调caspases蛋白酶胱冬蛋白酶属于ICE/CED3蛋白酶家族成员,目前发现至少有14种之多,分别命名为casepases1-casepases14。
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它是通过级联反应,最终激活核酸内切酶来实现的。
姜黄素可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Raji细胞增殖,可显著促进Raji细胞凋亡;Western检测表明,在25umol(IC50)作用24小时,Raji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胱冬蛋白酶8和9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胱冬蛋白酶8和9在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中起重要的作用。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抑制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Sw480、HL260、HepG2、MGC-803等多种人肿瘤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IC50范围为10.52~19.51 μg/mL。
结论:姜黄素及其衍生物体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标签: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细胞实验姜黄素,又名姜黄色素(Curcumin,Cur)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提出出来的酚性有效单体化合物,具有抗肿瘤[1-3]、抗炎和抗氧化[4]、抗抑郁[5]等药理作用。
其中抗癌作用是姜黄素的主要药理活性之一,Cur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
姜黄素抗瘤谱广、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正被逐步运用于口腔、乳房、皮肤、结直肠和膀胱等器官癌症的临床试点研究。
本实验主要以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白血病细胞系HL260 、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胃癌细胞系MGC-803为靶细胞,对姜黄素及其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药品与试剂姜黄素、二氢姜黄素、双去氧基姜黄素和去甲氧基姜黄素(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99%;二甲基亚砜(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T20081103);RPMI 1640培养基、DMEM培养基及新生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
1.1.2 主要仪器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孵育箱(美国Thermo Forma公司);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Bio-Rad680型酶标仪(美国Bio-Rad公司)。
1.1.3 细胞株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白血病细胞系HL260、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均来源于中科院上海细胞库。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石峰【摘要】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食用植物多酚,曾被广泛用于食品上色和佐味.自印度学者Kuttan等[1]于1985年首次提出姜黄素具有抗肿瘤作用至今,已有大量实验证实姜黄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但就不同类别肿瘤而言,其抗肿瘤机制各不相同,有些作用机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鉴于此情况,作者就近年来姜黄素对消化、血液、妇科等3种类别肿瘤的抗肿瘤机制进行简要综述.【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1(024)006【总页数】3页(P547-549)【关键词】姜黄素;肿瘤;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作者】石峰【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云南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3;R730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食用植物多酚,曾被广泛用于食品上色和佐味。
自印度学者Kuttan等[1]于1985年首次提出姜黄素具有抗肿瘤作用至今,已有大量实验证实姜黄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但就不同类别肿瘤而言,其抗肿瘤机制各不相同,有些作用机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鉴于此情况,作者就近年来姜黄素对消化、血液、妇科等3种类别肿瘤的抗肿瘤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1 消化系统肿瘤1.1 舌癌及食管癌正常细胞周期按照G0、G1、S、G2、M期的顺序进行,细胞周期中存在G0/G1、G1/S、G2/M等几个调控点控制细胞周期,调控点的功能是对受损细胞进行修复,不能修复的损伤则启动凋亡程序诱导凋亡,以保证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
有学者用姜黄素分别处理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和食管癌EC109细胞后发现,两种细胞都停滞于G0/G1期,且无法越过G0/G1调控点继续进行有丝分裂,最终发生呈现时间-剂量效应的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到姜黄素作用EC109细胞24 h后,其浓度越高,CyclinD1和 CyclinE的条带越窄,据此推测姜黄素通过降低Cyclin的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于 G0/G1期,进而抑制细胞生长[2-3]。
姜黄素研究进展摘要】姜黄素(curcumin, Cur)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 L.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HIV病毒、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本文从药理作用、毒理研究、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姜黄素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姜黄素【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013-03Research progress of CurcuminLiuMingyi, Wuhan JianminGroup Suizhou Pharmaceutical Co Ltd, Hubei Province, Wuhan 441300, China;Wang Yunshan, Center Hospital of Sui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Suizhou 441300, China【Abstract】Curcumin is extracted from the Zingiberaceae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a phenolic compounds, antioxidant,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anti HIV, hypolipidemic, anti atherosclerosis effect.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ed the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kinetic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curcumin.【Key words】Progress; Curcumin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1,7-双(4-羟基-3-甲氧基苯)-1,6-庚二烯二酮,(E,E)-1,7-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1,6-heptadene-3,5-dione;Diferuloylmethane;Natural yellow 3;Turmeric yellow;分子量368.37,分子式为C21H20O6;为芳香族基团和不饱和脂族;化学结构式为:图1-1姜黄素结构式熔点183℃,姜黄素溶于醋酸、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对光不稳定、易分解,溶液的PH值对姜黄素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1]。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2015 年 第 13 卷 第 7 期1341.2 治疗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进行常规治疗的方法是:限制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患者进行控制血压,纠正其机体的酸碱失衡 [4-5]治疗。
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
肾康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是:取100ml的肾康注射液,将其加入到30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此药液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的速度为25滴/min,每日为患者静脉滴注1次。
两组患者均进行4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在进行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有无出现纳差、腰酸、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
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清中血尿素氮、血红蛋白及血肌酐的水平进行检测[6] 。
1.4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幅度在60%以上,或血清中血肌酐水平的降低幅度在20%以上。
②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幅度在30%~60%之间,或血清中血肌酐水平的降低幅度在10%~20%之间。
③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任何改善或有加重,或血清中的血肌酐水平升高 [7]。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我们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则表明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27.3%。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组别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观察组 22 16 8 82.6%对照组 8 4 32 27.3%2.2 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血肌酐、血红蛋白、血尿素氮水平的比较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血肌酐、血红蛋白、血尿素氮的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表3: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血肌酐、血红蛋白、血尿素氮水平的比较组别 血肌酐(umol/L) 血尿素氮(mmol/L) 血红蛋白(g/L)观察组 453.1±112.5 9.5±4.7 81.4±11.2对照组 656.7±156.3 18.5±12.7 65.6±17.5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讨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如果此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其病情会不断恶化,最后发展为尿毒症,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肾脏出现进行性的纤维化病变。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研究者一直在研究可有效缓解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纤维化的办法。
我国用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8]。
近年来, 临床上多用肾康注射液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
肾康注射液是一种复方中药注射液,其药物成分为黄芪、大黄、丹参、红花。
此药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通腑利湿的功效。
有研究指出,肾康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功能,降低其血清中尿蛋白、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血肌酐的含量 [9,10]。
总之,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中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红蛋白的水平。
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邹艳梅,滕国涛.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2例临床观 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6):237-238[2] 李静.肾康注射液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02):79-81[3] 吴霞,陈庆云,贾小峰,贾丽丽,石帅,焦林娟.肾康注射液对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1(35):5137-5138[4] Hao Yujie, Xu Yapeng, Wang Yunhong, Wang Guiying, Tian Li, Cui Liufu, Zhang Ming, ambitious, Li Ying Shenka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rbesartan on 63 cases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analysis [J].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2011 ( 03): 661-662[5] 孙爽,邢春光.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68例疗效观察 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07):183-183[6] 杨垒,陆星竹,唐俊,张子阳,黄研,王娟,王艳.肾康注射液治 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5例临床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1(03): 95-96[7] Yu Yonghong Shenkang combined with Alprostadil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in China .2011 [J]. ( 07): 826-827[8] 袁晓英.不同剂量的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临床观察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2):942-943[9] 行延霞.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0例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2(02):42-43[10]Fan Jun. Shenkang Inje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renal failure :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J]. medica l information ( in 2010 ) .2011 ( 02): 1637-1638浅论对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谭爱华1 陈诗雅2(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1)【摘要】姜黄素是一种植物提取物。
临床研究发现,该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癌细胞生长和肿瘤内血管生成的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
近年来,临床上对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本文中,笔者对临床上对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29-(2015)7-0134-02姜黄素(curcumin)是从植物姜黄和莪术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酚类物质[1]。
在正常状态下,姜黄素呈橙黄色粉末状,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临床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清除自由基、抗菌、抗糖尿病、抗动脉硬化、抗肿瘤和抗《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2015 年 第 13 卷 第 7 期135分别使用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对比陈发明(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 贵州 六盘水 553000)【摘要】目的:探讨分别使用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每组各56例患者。
为莫西沙星组患者使用6ADL2EM/18DL2EM 方案进行治疗,为左氧氟沙星组患者使用6ADL2EM/18DL2EV 方案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综合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经过治疗后,莫西沙星组患者在治疗的各个时基因诱变等药理作用,其中以抑制肿瘤癌细胞生长和肿瘤内血管生成的作用最为突出,因此可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
近年来,临床上对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本文中,笔者对临床上对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仅供各位同仁参考:1.对姜黄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国外进行的一项姜黄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动物模型实验发现,姜黄素能有效地阻止实验动物体内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十二指肠癌等恶性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
这说明,姜黄素具有治疗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十二指肠癌等恶性肿瘤的作用。
段凌[2]在进行的一项实验中,将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
他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直肠癌根治手术,并在手术结束两周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化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姜黄素体内注射法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这说明,将姜黄素与化疗方法联合使用治疗直肠癌效果显著。
Tu 等人的研究发现,在使用姜黄素治疗胃癌的过程中,姜黄素能有效地抑制胃癌MKN-45细胞的生长,使胃癌的癌灶明显缩小,而且对人体内其他组织器官无影响。
这说明,用姜黄素治疗胃癌的效果很好。
2.姜黄素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2.1 姜黄素具有抗基因诱变的作用所谓“基因诱变”,是指正常细胞在受到诱变物的作用时,其DNA 发生损伤并引起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
这种基因突变的情况是导致细胞癌变的直接原因。
有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阻断基因诱变作用的功效。
Nagabhushan 等人的研究发现,在S9活化系统条件下,姜黄素可抑制香烟凝聚物、烟草B(a)P 和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等诱变物质对基因产生的诱变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另有研究显示,姜黄素之所以具有抗基因诱变的作用,可能与其能够改变基因对诱变物质的代谢活性有关。
2.2 姜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大量的体外抗肿瘤实验发现,姜黄素具有抑制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赵毅辉等人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将姜黄素作用在体外培养的肝癌SMMC-7721细胞24小时后,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
而且姜黄素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剂量依赖效应的特点。
蒋致诚等人将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淋巴癌细胞24小时和48小时,然后使用全自动酶标仪测定淋巴癌细胞的光吸收值(OD),并根据测得的光吸收值来判断其活性细胞的数量和大小。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受姜黄素作用时间不同的淋巴癌细胞,其活性细胞的数量和大小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