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
- 格式:docx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43
电力电气火力发电厂380V 开关二次回路改造刘 郁,温俊泉(广东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广东 梅州 514000)摘 要:本文介绍了某新建火力发电厂380V 低压厂用电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方式的控制系统,而非传统硬接线方式,因380V 开关二次回路的设计缺陷导致报警信号不能正常上传,该厂在工期紧张、380V 开关数量庞大、改造工艺复杂的情况,组织力量对380V 开关二次回路进行改造,彻底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新建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380V 开关二次回路;控制电源;报警信号0 引言在380V 厂用电系统中,380V 开关是很重要的电气元件,它数量庞大,几乎涉及火力发电的绝大部分设备,所以它的可靠运行对整个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某火力发电厂新建的2台600MW 级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粤东地区的大中型电源之一,机组投产后将带基本负荷为主并参与系统的调峰,年利用小时为5500h。
该厂的低压系统采用380/220V 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控制电源电压为直流110V。
380V 开关柜为广东正超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SGZ 型成套的开关柜。
每个380V 开关柜内均配置一个江苏金智生产的LPC-3531系列低压综合保护装置,该装置具有保护控制功能,而且配备PROFIBUS 现场总线可实现远方通讯控制(图2中5D1/5D3,5D2/5D4为2组通讯端口)。
因此该厂的控制系统设计抛开传统的硬接线方式,而是采用PROFIBUS 现场总线方式,即(DCS 系统或ECMS 系统)与380V 开关本体之间的所有控制、信号等信息均由保护装置通过一根网线与控制系统实现交换,开关柜内接线和开关柜到就地设备之间采用硬接线的控制方式,从图2可看出开关柜的输出信号回路均已引接至开关柜的2D 排端子,但图纸中未设计接线,仅作为硬接线的备用接点。
1 380V 开关二次回路存在的问题在机组调试期间,调试人员模拟运行水泵故障需联锁备用水泵时发现联锁备用水泵失败,经检查备用水泵的控制回路电源监视继电器JJ (图1所示)烧毁引起控制电源开关跳闸,但在之前DCS 系统却未发出任何故障信号,显示开关正常,而模拟断开装置电源开关时,DCS 系统能发出报警信号。
南方电网500kV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500kV substation'ssecondary connection of 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体原则及要求 (1)5 二次回路设计原则 (2)5.1 电流二次回路 (2)5.2 电压二次回路 (3)5.3 断路器控制回路 (3)5.4 失灵回路 (4)5.5 远跳回路 (4)5.6 保护复接接口装置 (4)5.7 信号回路 (4)5.8 直流电源 (4)6 二次回路标号原则 (5)6.1 总体原则 (5)6.2 直流回路 (5)6.3 信号及其它回路 (6)6.4 交流电流回路 (6)6.5 交流电压回路 (7)7 保护厂家图纸设计原则 (7)7.1 厂家图纸制图要求 (7)7.2 厂家图纸目录要求 (7)附录A(资料性附录)二次原理接线图集 (8)A.1 500kV线路及断路器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2 500kV主变压器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3 500kV母线保护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4 500kV并联电抗器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5 220kV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6 220kV母线保护二次回路图集; (8)A.7 220kV母联及分段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8 公用设备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前言为了降低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提高现场作业标准化水平,减少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统一各设计单位的二次回路设计原则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组织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内容包含500kV线路、断路器、母线保护、主变压器、并联电抗器,220kV线路、母线保护、母联和分段等的二次回路设计原则和原理图集等。
凡南方电网内新建500kV变电站的相关二次回路设计均应执行本标准。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运营探讨变电站二次等电位接地网的设计与构想刘中(襄阳诚智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湖北襄阳为了提高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变电站设备区域及二次设备室均敷设了等电位接地网。
针对目前已投运变电站的实际敷设情况,依据规范要求,分析总结了等电位接地网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便于指导现场施等电位接地网;接地铜排;主接地网Design and Conception of Secondary Equipotential Grounding Gridin SubstationLIU ZhongXiangyang Chengzhi Power Design Company,Xiangyang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equipotential grounding grids are laid in the equipment area and the secondary equipment room of the substa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equipotential grounding grid based on the actual 2020年12月10日第37卷第23期Telecom Power TechnologyDec. 10,2020,Vol. 37 No. 23 刘 中:变电站二次等电位接地网的 设计与构想网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室内等电位网敷设及与主接地网连接方式以之前设计过的110 kV万山全户内变电站为例,户内等电位网的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在控制室内屏柜下层的活动夹板下按屏柜布置方向敷设“目”字形封闭专用铜排,同时在10 kV高压室内沿电缆沟布置等电位接地网。
同时在电缆沟入口处采用了4根185 mm2的铜缆构成共同接地点与主接地网一点连接[5]。
第二章各种类型发电厂和变电所主接线的特点由于发电厂的类型、容量、地理位置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馈线数目、输电距离的远近以及自动化程度等因素,对不同发电厂或变电所的要求各不相同,所采用的主接线形式也就各异。
下面仅对不同类型发电厂的主接线特点作一介绍。
一、火力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火力发电厂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作为燃料,所生产的电能除直接供地方负荷使用外,都以升高电压送往电力系统。
因此,厂址的决定,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其一,为了减少燃料的运输,发电厂要建在动力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如煤矿附近的矿口电厂。
这种矿口电厂通常装机容量大,设备年利用小时数高,主要用作发电,多为凝汽式火电厂,在电力系统中地位和作用都较为重要,其电能主要以升高电压送往系统。
其二,为了减少电能输送损耗,发电厂建设在城市附近或工业负荷中心。
电能大部分都用发电机电压直接馈送给地方用户,只将剩余的电能以升高电压送往电力系统。
这种靠近城市和工业中心的发电厂,多为热电厂,它不仅生产电能还兼供热能,为工业和民用提供蒸汽和热水形成热力网,可提高发电厂的热效率。
由于受供热距离的限制,一般热电厂的单机容量多为中、小型机组。
无论是凝汽式火电厂或热电厂,它们的电气主接线应包括发电机电压接线形式及1~2级升高电压级接线形式的完整接线,且与系统相连接。
当发电厂机端负荷比重较大,出线回路数又多时,发电机电压接线一般均采用有母线的接线形式。
实践中通常当发电机容量在6MW以下时,多采用单母线;在12MW及以上时,可采用双母线或单母线分段;当容量大于25MW以上时,可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并在母线分段处及电缆馈线上安装母线电抗器和出线电抗器限制短路电流,以便能选择轻型断路器;在满足地方负荷供电的前提下,对1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组,多采用单元接线形式或扩大单元接线直接升高电压。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设备,简化接线,便于运行,且能减少短路电流。
特别当发电机容量较大,又采用双绕组变压器构成单元接线时,还可省去发电机出口断路器。
ICS27.100P61备案号:J171-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 5153-2002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 rule for designing auxiliasry powerSystem of fossil fuel power plants主编部门: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〇〇二年第22号2002-04-27发布2002-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1996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技综[1996]40号)要求,由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SDGJ17—88)(以下简称《规定》)的修订工作。
《规定》在指导全国电力设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随着国内厂用电气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300MW、600MW机组运行经验的积累,《规定》在有些方面已不能适应电力建设的要求,故需要进行修订。
修订工作历时多年,1993年编制“修订大纲”并经原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审定,同时通过函调及对重点厂、电力局(公司)设计院直接调查;1995年在无锡召开修订工作会议;1997年上海《规定》修订讨论稿讨论会;1998年11月在北京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主持《规定》送审稿审查会;2000年4月《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在北京审查;在此基础上由华东电力设计院编制了本《规定》修订报批稿。
《规定》主要对大机组的厂用电接线、布置(包括对建筑的要求)、设备选型中高压真空断路器及F+C的选用范围等条文作了适当的修订、补充与完善。
由东北电力设计院、东北勘测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等单位分别对低压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高压厂用真空断路器及F+C的选用、低压厂用电设备组合、柴油发电机组的选择等专题所进行研究的成果已纳入《规定》中。
ICS27.100P61备案号:J171-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 5153-2002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 rule for designing auxiliasry powerSystem of fossil fuel power plants主编部门: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〇〇二年第22号2002-04-27发布2002-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1996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技综[1996]40号)要求,由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SDGJ17—88)(以下简称《规定》)的修订工作。
《规定》在指导全国电力设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随着国内厂用电气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300MW、600MW机组运行经验的积累,《规定》在有些方面已不能适应电力建设的要求,故需要进行修订。
修订工作历时多年,1993年编制“修订大纲”并经原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审定,同时通过函调及对重点厂、电力局(公司)设计院直接调查;1995年在无锡召开修订工作会议;1997年上海《规定》修订讨论稿讨论会;1998年11月在北京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主持《规定》送审稿审查会;2000年4月《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在北京审查;在此基础上由华东电力设计院编制了本《规定》修订报批稿。
《规定》主要对大机组的厂用电接线、布置(包括对建筑的要求)、设备选型中高压真空断路器及F+C的选用范围等条文作了适当的修订、补充与完善。
由东北电力设计院、东北勘测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等单位分别对低压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高压厂用真空断路器及F+C的选用、低压厂用电设备组合、柴油发电机组的选择等专题所进行研究的成果已纳入《规定》中。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次接线是这些设施中最为关键的设计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了电力的可靠性和质量。
在接线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电力负载、供电线路、保护系统和通信系统等。
下面我们将就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火力发电厂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1.电力负载分析火力发电厂的电力负载主要包括交流供电设备和直流系统,其特点是电流大而稳定。
在设计二次接线时需要考虑同步发电机、变压器、电容器等设备的供电及运行需要。
同时还需要预留一定的负载余量,为未来电力需求的扩展做好准备。
2.供电线路及保护系统火力发电厂需要联网运行,其供电线路主要取决于各个发电单元的建设情况。
设计接线时需要将各个设备之间的接线考虑在内,同时考虑供电线路的重要性及其影响的范围,合理确定保护系统的应用。
3.通信系统火力发电厂的通信系统需要满足生产运行和安全管理的需要。
在二次接线设计时需要考虑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以及应用各种通讯技术,为高效、安全的生产运行提供保障。
二、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1.供电线路及负载特性分析变电站的电力供应主要与输电网相关,在设计二次接线时需要考虑供电线路的特点和电力负荷特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输电线路容量合理安排各个变压器的二次侧接线方式,以达到合理分配电流负荷的目的。
2.变压器的选型及接线方式变电站不同的功能和服务需要不同的变压器来完成。
在设计二次接线时,需要根据负荷容量、运行要求、以及需要满足的设备和供电线路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并对其二次接线进行合理配置。
3.保护系统及通信系统设计变电站的保护系统需要考虑设备运行的特点和安全要求,包括针对输入、处理和输出等环节的保护方案设计。
同时还需要考虑通信系统的应用,以保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为高效、安全的运行提供保障。
总结:二次接线设计是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设备运行、供电线路、保护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的各个因素。
南方电网kV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作者:————————————————————————————————日期:南方电网系统〔2012〕60号附件ICS备案号: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1102001-2012 南方电网220kV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220kV substation'ssecondary connection of CSG2012-12-25 发布2013-01-01 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体原则及要求 (1)5 二次回路设计原则 (2)5.1 电流二次回路 (2)5.2 电压二次回路 (3)5.3 断路器控制回路 (3)5.4 失灵回路 (3)5.5 远跳回路 (4)5.6 保护复接接口装置 (4)5.7 信号回路 (4)5.8 直流电源 (4)6 二次回路标号原则 (4)6.1 总体原则 (4)6.2 直流回路 (4)6.3 信号及其它回路 (5)6.4 交流电流回路 (6)6.5 交流电压回路 (6)7 保护厂家图纸设计原则 (7)7.1 厂家图纸制图要求 (7)7.2 厂家图纸目录要求 (7)附录A(资料性附录)二次原理接线图集 (8)A.1 220kV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2 220kV主变压器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3 220kV母线保护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4 220kV母联及分段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5 110kV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6 110kV母线保护二次回路图集; (8)A.7 110kV母联及分段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8 公用设备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前言为了降低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提高现场作业标准化水平,减少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统一各设计单位的二次回路设计原则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组织编制了本标准。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是电力工程设计配套文件之一,应结合综合设计规范(GB50242)、电气设备安装规范(GB50217)、现场操作规程(DB33/1009-2001)以及发电厂变电所建设与改造相关文件的要求,贯彻落实火力发电厂、变电所设备二次接线设计的技术规范,为电力工程现场施工提供技术指导依据。
本规程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变电所安装施工的设备二次接线设计,不适用于特殊环境的设备接线设计,应另行编制专门文件。
本规程应由项目设计、施工、操作等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完成并经电力企业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一、总则设备二次接线设计的原则是安全、合理、经济、方便操作维护。
二、接线类型发电厂变电所设备二次接线以下述接线类型:(一)漏电保护系统接线:1.熔断器与断路器、接地开关、带接地位的隔离开关等电气配件的接线;2.单相漏电保护开关的接线;3.受力及耐张导线接线、耐张设备接线、绝缘导线接线;4.线缆接入箱、接触器、自动控制器、接线盒接线;5.变频器/断路器间,负载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与报警继电器接线等。
(二)接地系统接线:1.电气设备的接地接线;2.接地线接线;3.接地母线接线等。
(三)联络线接线:1.联络线接线;2.联络母线接线等。
(四)照明系统接线:1.照明线路接线;2.照明设备及控制器接线等。
三、接线材料1.接线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且具有机械强度及电气性能的要求;2.螺栓与螺母的材料和强度应符合JB/T7967-99的规定,导线端子的材料及强度应符合GB/T7919的规定;3.耐张接线的导线、螺母及螺栓均应采用不锈钢制成,耐张接线的接头及端子应采用耐热的热塑性材料。
断路器跳位监视回路的隐患与分析发表时间:2019-06-18T11:11:13.3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秦培[导读] 摘要:根据《DL-T 5136-2012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规程》对二次回路设计的基本要求中,对断路器的控制回路有规定:1.应有电源监视、并宜监视跳、合闸绕组回路的完整性;4.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电气闭锁装置,宜使用断路器机构内的防跳回路。
华夏新时代电力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根据《DL-T 5136-2012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规程》对二次回路设计的基本要求中,对断路器的控制回路有规定:1.应有电源监视、并宜监视跳、合闸绕组回路的完整性;4.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电气闭锁装置,宜使用断路器机构内的防跳回路。
因此,合理设计断路器的跳位监视回路也是设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关键词:断路器;监视回路;隐患与分析 1、案例一一110kV新建智能变电站由施工单位调试时发现断路器只能合闸一次,手动跳闸后,无法再次合闸。
案例一:110kV断路器机构箱设计图(部分)如下:案例一:110kV智能终端控制回路设计图(部分)如下:故障分析:智能终端厂家将跳位继电器回路与合闸回路并接,断路器机构箱中S4处于远控位置,BG1:断路器辅助触点,K3:防跳继电器。
断路器合闸成功后,因防跳继电器回路电阻较小,正电源高电位经智能终端控制回路串入断路器合闸回路将防跳继电器K3启动,从而将合闸回路断开,导致无法再次合闸。
2案例二另一110kV新建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二次线设计:案例二:110kV保护控制回路中的监视回路设计图(部分)如下:案例二:110kV断路器机构原理图(部分)设计如下:2.1防跳回路采用保护防跳功能:(1)保护装置操作箱中的跳位监视回路和合闸回路并接。
跳位监视回路和保护合闸短接后统一接到断路器机构原理图中(ID:4)。
此时的跳位监视回路是经储能闭锁触点ST—断路器常闭触点QF—合闸线圈再到负电位。
2021年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习题和答案(Part10)共2种题型,共55题一、单选题(共45题)1.由于三相导线在空间位置上对地、对杆塔和导地线自身间位置的不等同,故每相的阻抗和导纳是不相等的,从而引起负序和零序电流,为使阻抗和导纳平衡,长线路要采用换位,使每相导线在左、中、右或上、中、下位置的长度相等。
如一个变电所某级电压的每回出线虽小于100km,但总长大于200km,还可采取()措施平衡不对称电流。
A:变换各回路的相序排列;B:不需采取措施;C:取消架空地线;D:改用双回路铁塔。
【答案】:A【解析】:根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10.0.4条的相关规定。
2.水电厂当采用2200mm高定型标准屏时,电能表的水平中心线宜距地()。
A:1200~2000mm;B:800~1950mm;C:800~1800mm;D:1400~1700mm。
【答案】:B3.某地区电力系统远景规划预测的最髙发电负荷为15000MW,负荷备用率取2%、事故备用率取10%、计划检修按8%,在扣除200MW受阻装机容量后,经电力平衡初步计算为供需平衡,可满足用电要求。
本系统实际规划总装机容量是()。
A:16400MW;B:18200MW;C:16700MW;D:15500MW。
【答案】:B【解析】:18000+200=18200(MW)4.对控制屏台分开的结构,正确的布置方式是()。
A:经常监视的常测仪表、操作设备宜布置在屏上;B:一般常测仪表及光字牌宜布里在台上;C:测量仪表宜布置在屏台电气主接线模拟线上;D:操作设备的布里可以不与其安装单位的模拟接线相对应。
【答案】:C5.小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机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当与发电机电气上直接连接的6kV回路中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时宜考虑装设消弧线圈。
A:5A;B:3A;C:4A;D:8A。
【答案】:C6.隔离开关的设置与功能。
火电厂电气二次系统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变电站从电磁型发展到综自型,又发展到智能型。
二次系统异常或者隔离不完整都有可能造成二次设备的不正确动作,扩大电网事故,因此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异常处理及安全措施隔离非常重要,在发生二次系统异常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快速将异常消除,确保二次系统无异常运行。
基于此,本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新技术、二次系统异常处理、二次系统安全措施、提升二次系统可靠性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二次设计;问题;解决对策1、火电厂电力二次系统的简介1.1控制、检测和信号处理系统火力发电厂二次系统控制方式可根据控制地点的方式,可以分为主控室和单元控制室。
火电厂的控制方式的选择是由单机容量决定,容量≤lOOMY时,为主控制室,容量>200MV时,为单元控制室。
根据我国火电厂的发展情况来说,选用两机一控制室是最好的,里面含有受网络控制的单元控制室,能够减少火电厂的占地面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不断发展[1]。
1.2电动机控制系统现在的火电厂不仅有锅炉机和汽机,还存在许多辅助系统,比如除灰的系统、水工系统以及输煤系统等,这些系统都是辅助系统在整个火电厂的二次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火电厂采用微机控制系统可以用来简化系统的连线,不断增加火电厂二次系统的性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输煤系统主要有程序控制、手动控制和集中控制三种控制方式组成,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火电厂采用输煤程序控制输煤程序,可以为火电厂中的其他子系统的进步起带头作用。
1.3火电厂直流电源火电厂的直流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保证直流操作安全、进行信号的测量以及信号传输系统运行中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直流电源操作系统主要分为复式的整流系统、电容储能式的直流系统和蓄电池的直流系统这三种系统,火力厂普遍使用的是蓄电池直流系统。
对于蓄电池直流系统又可以分为碱性镉镍电池、固定型防腐隔爆式蓄电池、阀控制铅酸蓄电池这三种类型,由于阀控制铅酸蓄电池有很好的密封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现在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电池。
2017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
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高压电器装置保护接地设计中,下列哪个装置和设施的金属部分可不接地?()A.互感器的二次绕组B.电缆的外皮C.标称电压110V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D.穿线的钢管答案:C解析:C选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第3.2.2条规定,附属于高压电气装置和电力生产设施的二次设备等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标称电压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
ABD选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第3.2.1条规定,电力系统、装置或设备的下列部分(给定点)应接地:①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穿线的钢管和电缆桥架等。
②附属于高压电气装置的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和铠装控制电缆的外皮。
2.变电所内,用于110kV有效接地系统的母线型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应不低于下列哪组数值?()A.57.6kV、71.8kVB.69.6kV、90.8kVC.72.7kV、94.5kVD.63.5kV、82.5kV答案:C解析:《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第4.4.3条,当系统工频过电压符合本规范第4.1.1条和第4.1.3条的规定时,各种系统MOA的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可按表4.4.3(见题2解表1)选择。
由题2解表可知,持续运行电压为:()72.7kV==额定电压为:0.75×U m=0.75×126=94.5(kV)。
题2解表1MOA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注:最高电压U m取值参见《标准电压》(GB/T 156—2007)第4.4条规定,标称电压35kV以上至220kV 的交流三相系统及相关设备的标准电压(见题2解表2)。
河北唐山德龙3MW余热发电项目总承包工程主控室设备技术规范书天津海天方圆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三月一、总则1 本规范书适用于本期工程的电气系统微机保护及监控、常规控制设备。
它提出了设备及其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明确规定,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行业制造标准的优质产品。
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及其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的“差异表”中说明,并在投标书的有关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4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国家标准更新,应按最新标准执行。
5卖方保证买方购买的和使用的合同产品不会引起第三方的侵权之诉,卖方必须弥补买方由此发生的任何费用及赔偿引起的损失。
6 本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二、工程概况1 工程规模本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3MW汽轮发电机组。
2电气系统概况本期新上一台3MW汽轮发电机组,机端电压10.5kV。
单设发电机出口母线,发电机发出的电经并网联络线与厂内原有的10KV系统并网。
本期新上一台低压厂用变压器,厂变高压侧断路器柜、并网联络柜均接自发电机10KV母线,业主提供一路低压380V电源作为备用电源。
主接线结构请详见“电气主接线图”。
三、设备设计、制造、验收所用的标准1 DL/T5136-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2 GB/T15145 微机线路装置通用技术条件3 DL478-92 静态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4 GB7261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实验方法5 GB6162-85 静态继电保护及保护装置的电器抗干扰实验6 GB14285-9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7高频干扰技术措施及高频干扰实验标准应符合DL478的规定8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应符合GB/T14598.9-1995(IEC255-22-3-1989)III9 GB4858电器继电器的绝缘试验10 GB50062-92电力装置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设计规程11 DL/T5153-2002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12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四、当地气象条件项目地乐亭县属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区,冬季长达170天,夏季为72天,春季66天,秋季51天。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 8-89主编部门:西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实行日期:1989年3月17日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 8-89的通知(89)电规技字第025号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局委托西北电力设计院对《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强电部分)(试行)》SDGJ8—78进行了修订。
经组织审查,现批准颁发《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8— 89,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原颁发的《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 (强电部分)(试行)》SDGJ8—78同时停止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及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西北电力设计院。
1989年3月17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是吸取我国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建设运行方面的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而编制的。
是二次接线设计应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
二次接线设计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力求简单,不断地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慎重地采用和推广经过试验、鉴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单机容量为12000~600000kW的新建火力发电厂及电压为35~50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的新建变电所的二次接线设计。
对扩建和改建工程,可参照使用。
第1.0.3条二次接线设计应积极采用经过审定的标准设计和典型设计,以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并为保护及控制屏标准化生产创造条件。
第1.0.4条250V以上的电压不宜进入控制屏和保护屏。
第1.0.5条在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中,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有关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第二章控制方式第2.0.1条单机容量为100000kW以下的发电厂,宜采用主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单机容量为100000~125000kW的发电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主控制室或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单机容量为200000kW及以上的发电厂,应采用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
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8?9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8?/FONT>89的通知(89)电规技字第025号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局委托西北电力设计院对《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技术规定(强电部分)(试行)》SDGJ8?/FONT>78进行了修订。
经组织审查,现批准颁发《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8?/FONT>89,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原颁发的《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强电部分)(试行)》SDGJ8?/FONT>78同时停止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及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西北电力设计院。
1989年3月17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是吸取我国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建设运行方面的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而编制的。
是二次接线设计应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
二次接线设计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力求简单,不断地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慎重地采用和推广经过试验、鉴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单机容量为12000~600000kW的新建火力发电厂及电压为35~50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的新建变电所的二次接线设计。
对扩建和改建工程,可参照使用。
第1.0.3条二次接线设计应积极采用经过审定的标准设计和典型设计,以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并为保护及控制屏标准化生产创造条件。
第1.0.4条250V以上的电压不宜进入控制屏和保护屏。
第1.0.5条在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中,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有关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9-03-17实施第二章控制方式第2.0.1条单机容量为100000kW以下的发电厂,宜采用主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单机容量为100000~125000kW的发电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主控制室或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单机容量为200000kW及以上的发电厂,应采用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
采用单元控制室控制方式的发电厂,当主接线比较简单且远景规划明确时,电力网的控制部分宜设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内;当主接线比较复杂或配电装置离主厂房较远时,可另设网络控制室。
第2.0.2条单元控制室电气元件的控制应采用强电接线,发电机的信号、测量和自动装置应与热工仪表和控制相协调。
信号可采用强电或弱电接线。
主控制室和网络控制室电气元件的控制宜采用强电接线,信号可采用强电或弱电接线。
第2.0.3条应在单元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发电机、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高压厂用公用/备用或起动/备用变压器、高压厂用电源线、主厂房内采用专用备用电源的低压厂用变压器及该单元其他必要集中控制的设备和元件。
对于全厂共用的设备,应集中在第一单元控制室或网络控制室控制。
应在第一单元控制室的电力网部分或网络控制室内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三绕组或自耦变压器、高压母线设备、110kV及以上线路高压或低压并联电抗器等。
此外,还应有各单元发电机变压器组以及高压厂用公用/备用或起动/备用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的信号和必要的表计。
当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时,与发电机变压器组有关的两台断路器应在单元控制室控制。
在第一单元控制室的电力网部分或网络控制室内,应有上述断路器的信号。
第2.0.4条应在主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发电机、主变压器、联络变压器、母线分段、电抗器的旁路、母线联络、联络线、旁路、35kV及以上线路、高压厂用电源线、厂用工作与备用变压器(电抗器)、备用励磁装置和全厂共用的消防水泵。
第2.0.5条变电所的值班方式分为有人值班、驻所值班和无人值班。
35kV及以下的变电所宜为驻所值班或无人值班方式。
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应设主控制室。
驻所值班和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应设控制小室。
应在主控制室内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主变压器、线路并联电抗器、母线联络断路器、分段断路器、旁路断路器、35kV及以上的线路、串联补偿电容器等。
无功补偿设备,如同步调相机、电力电容器、电抗器、静止补偿装置等宜在主控制室内控制。
如调相机房距主控制室较远,另设单独值班时,调相机可在调相机房内控制。
第2.0.6条主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其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度表宜装设在主控制室内。
单元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其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度表可装设在单元控制室内或毗邻集中控制室的继电器室内。
当35kV及以上配电装置远离控制室时,其线路和母线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度表,可装设在屋内配电装置室内或屋外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室内。
采用弱电控制的变电所,其强弱电转换环节(出口元件、变送器等),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度表等,应根据配电装置距控制室的远近和其间的联系要求,变送器同远动合用等条件统筹考虑,可装设在控制室内,也可装设在配电装置室内或屋外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内。
第2.0.7条屋外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室需满足以下要求:一、继电器室应靠近配电装置,使控制电缆最短。
二、环境条件应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等的安全可靠要求。
三、应有良好的防尘、防潮、照明和必要的采暖通风设施,为检修、调试创造较好的条件。
四、保护为双重化时,不同出口的保护屏宜分开布置在继电器室的两个半边,它们之间的电缆沟宜用防水隔墙隔开。
电力网的控制屏(台)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内,其蓄电池或直流分配电屏也可布置在继电器室内。
第2.0.8条发电厂和变电所6kV或10kV屋内配电装置到用户去的线路;发电厂中互为备用的低压厂用变压器、供电给辅助车间的厂用变压器、交流事故保安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和直流设备等,宜采用就地控制。
对接有重要负荷的辅助车间电源变压器,如燃油泵房的燃油变压器等,当离控制室较远时,可在其邻近的有人值班的控制室控制。
第三章控制室及其屏(屏台)的布置第一节总的要求第3.1.1条主控制室及网络控制室,应按规划设计容量在第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
每个单元控制室以控制两台同类型机组为宜,也可一台机组设一个单元控制室。
单元控制室的位置应与主厂房布置密切配合,可布置在两炉之间,或在除氧煤仓间的运转层,也可布置在主厂房A排柱的外侧。
第3.1.2条控制室的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建筑、照明、暖通等专业密切配合;应便于运行人员相互联系;便于监视屋外配电装置;控制电缆的总长度较短及有较好的朝向,以获得良好的运行条件。
第3.1.3条控制室的屏间距离和通道宽度,要考虑运行维护及控制、保护装置调试的方便,可按附录一确定。
控制室的布置要有利于防火和有利于紧急事故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
第3.1.4条初期工程屏(屏台)的布置应结合远景规划,充分考虑分期扩建的便利,布置紧凑成组,避免零乱无章。
第3.1.5条控制屏(屏台)的布置宜与配电装置的间隔排列次序相对应,应使控制电缆最短,敷设时交叉最少。
第3.1.6条模拟母线应清晰、连贯。
模拟母线的色别按附录二确定。
第3.1.7条控制屏可选用屏式、屏台合一、屏台分开设返回屏或其他新型屏及屏台的结构。
当采用单个屏(屏台)时,控制屏(屏台)和继电器屏宜采用宽为800、600mm,厚为600mm,高为2200mm的屏。
继电器屏宜选用屏前后设门的结构,控制屏(屏台)选用屏后设门的结构。
第3.1.8条开敞式控制屏(屏台)与继电器屏在主要通道处应设置边屏。
第3.1.9条在离控制屏(屏台)800mm处的地面上应饰有警戒线。
第3.1.10条屏(屏台)的安装应采用螺栓固定方式。
第二节主控制室和网络控制室的布置第3.2.1条控制屏和继电器屏可共在一室布置,也可分隔设置在两室内。
发电厂有500kV电压级时的网络控制室和500kV变电所的主控制室宜将控制屏和继电器屏分隔在两室布置。
第3.2.2条发电厂主控制室屏(屏台)布置。
一、主控制室主环宜采用П型布置。
二、主环正面屏台(屏)数量超过七块时,宜采用弧形布置。
七块及以下时,宜采用直列式布置。
主环正面为弧形布置时,曲率半径宜采用8m或12m。
三、发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主变压器、联络变压器、母线联络、母线分段、电抗器的旁路、中央信号装置等主要元件的控制屏台(屏),应布置在主环的正面。
电压在35kV及以上的线路及专用旁路的控制屏,宜布置在主环的一侧。
兼作母线联络的旁路,应根据规划确定布置在主环正面或线路侧面。
厂用电源线、高低压厂用工作及备用变压器的控制屏,宜布置在主环的另一侧。
主环正面屏台(屏)的排列顺序,宜与主厂房机组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当主环的任一侧布置有两种电压级的控制屏(如110kV和220kV线路或高压和低压厂用变压器)时,宜由中间向两端扩建。
第3.2.3条变电所及网络控制室的布置:一、主环正面宜采用直列式布置,超过九块屏时,也可采用弧形布置。
二、主变压器、母线设备及中央信号装置的控制屏,应布置在主环正面。
35kV 及以上的线路控制屏、线路并联电抗器、串联补偿电容器及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屏,应根据规划确定布置在主环正面或侧面。
三、对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接线中的全部设备的控制屏应布置在主环的正面。
第3.2.4条电度表屏及记录仪表屏应布置在抄表方便的地方。
第3.2.5条当直流屏布置在控制室时,可布置在主环的侧面,也可布置在便于操作的主环外的地方。
第3.2.6条计算机或微处理机及辅助设备宜布置在与主控制室相通的单独房间中,该房间应能满足计算机或微处理机的运行要求。
屏幕显示器宜放在主环正面或值班操作台上。
第三节单元控制室的布置第3.3.1条在一个单元控制室中的两台机组的主机控制屏屏面布置,应按炉机电、炉机电相同顺序排列。
当网控屏放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如果两机共用一单元控制室时,网控屏布置在两机中间位置,如果一机一单元控制室时,网控屏布置在一侧。
第3.3.2条控制屏台(屏)、控制设备、测量仪表和信号装置等的选型及台面(屏面)的布置,应与热工自动化部分相配合。
电气部分的保护屏、自动装置屏等,宜布置在单元控制室的后部或布置在靠近单元控制室的继电器屏室内;也可布置在单元控制室下层的电子设备室内。
第四节控制屏(屏台)及继电器屏的屏面布置第3.4.1条控制屏(屏台)的屏面布置:一、控制屏(屏台)的屏面布置应满足监视和操作调节方便、模拟接线清晰的要求。
相同的安装单位,其屏面布置应一致。
二、测量仪表尽量与模拟接线相对应,A、B、C相按纵向排列,同类安装单位功能相同的仪表,一般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
三、主环内每侧各屏光字牌的高度应一致。
光字牌宜放在屏的上方,要求上部取齐,也可放在中间,要求下部取齐。
四、对屏台分开设仪表信号屏或返回屏的结构,经常监视的常测仪表、光字牌、操作设备放在屏台上,一般常测仪表布置在仪表信号屏或返回屏电气主接线模拟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