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17.47 MB
- 文档页数:71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一、考纲要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二、主要知识点回眸 请完成《三维设计》P45~P46的填空部分。
三、课前检测1.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丙处为陆地,丁处为海洋,那么A .环节①为蒸发蒸腾B .环节②为径流C .环节③为水汽输送D .环节④为降水四、课堂探究1.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2)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且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并不相同。
(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我国太阳能分布的高值和低值中心均位于北纬22°~35°之间,在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北纬40°以北,大致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
具体分布如图所示: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而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主要包括黑子、耀斑、太阳风三种类型,其在太阳大气层中的位置、特征和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五、课后巩固1.(2011年上海文科综合试题) 2011年5月4日《文汇报》报道,又有4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
读图,这几颗小行星所在的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 A.金星转道与地球转道之间 B.木星转道与土星转道之间 C.地球转道与火星转道之间 D.火星转道与木星转道之间2.据报道,欧洲已开始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即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将以微波或激光形式传输到地球),其效率是地面太阳能发电的3.5倍。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考纲展示名师解读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以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的重大工程(如南水北调等)切入,考查水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以区域图、水资源分布及利用图表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或国外主要航海事件(如赴南极科考)为切入点,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以区域图、模式图为背景,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1) 水体的类型⎩⎪⎨⎪⎧ :最主要的水体 :数量最少,分布最广陆地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陆地淡水: 是主体(2/3)(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__________的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类型(2) 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特别提示:海上内循环是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方式;陆地内循环水量小,但也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补充,对干旱地区尤为重要;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是陆地淡水得以补充和更新的最重要途径。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的利用: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水资源的分布衡量指标 多年平均__________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表现 大洲 除南极洲之外,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 国家 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①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时空分布不均⎩⎪⎨⎪⎧空间: 时间: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影响经济活动①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__________。
第1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导向 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以水循环模式图考查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经常通过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区域图,考查河流补给形式、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影响1. 水循环及其主要环节(1)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体在□1________、大气圈、生物圈和□2________之间连续不断的□3________。
其能量来自□4________。
(2)主要环节:水循环由□5________、植物蒸腾、□6________、□7________ 、地表径流、□8________和地下径流等环节组成。
江河湖泊属于□9________,夏季风、向岸信风、向岸西风和台风登陆都属于□10________环节(如下图所示)。
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是□11________。
2. 水循环类型: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不同,水循环划分为□12________、□13________和海上内循环等,长江参与了□14________循环。
(如上图所示)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实现了能量转换,使人类得到了□15________。
(2)使陆地水资源得以□16________,使人类获得了□17________。
(3)维持地球上的□18________。
(4)塑造了地表形态。
命题角度一 水循环及其类型 [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回答(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B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 降水变率增大D. 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C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D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山地为甲、乙河流□1________;山地植被恢复,河流径流年内波动□2________。
2013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相互联系的水体——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1、水体的主要类型:(1)按水体的分布范围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大气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的水体陆地水:供应人类所需淡水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2)按水体的存在形式气态:数量最少,分布最广,如大气水等。
固态: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如积雪、冰川等。
液态:数量最大,分布次广,如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湖泊】——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成的比较宽广的水域。
(1)湖泊的类型按水系特征分:内流胡和外流湖;按湖水性质分:淡水湖和咸水湖;的湖泊。
其特点是湖形狭长、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如云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挥发性物质的散失,引起颈部塌陷而形成漏斗状洼地,之后经积水而成火口湖。
其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湖岸。
如新疆阜康天池,由于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它又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河流摆动,其天然堤堵塞支流而潴水成湖。
、太湖等。
二是由于河流本身被外来泥沙壅塞,水流宣泄不畅,潴水成。
它是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贮水水体,在水利工程上它。
(2)湖泊的作用经济价值:①供水;②水产养殖;③航运;环境价值:①调蓄洪峰,调节河流流量;②容纳和净化污水;③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④调节局地气候。
【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几达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
(1)沼泽的成因①地势低洼或地形闭塞,地表积水排泄不畅;②气候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纬度较高或海拔高,蒸发微弱;③因冻土发育,地表水难于下渗;④因降水多、河湖众多导致地下水丰富,促成了沼泽的形成。
(2)沼泽的分布俄罗斯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下游地区:多凌汛和洪涝,河水泛滥;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多永久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必修1 第四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必修1第四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1讲自然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最新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考纲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
2.理解陆地考纲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能够根据河流的补给类型图,解读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连接的水体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1)水的三种状态?液态水的数量最多,分布第二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2)水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最重要的是海洋水。
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三种类型和主要环节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2)地理意义①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
③塑造地表形态。
④ 促进地球表面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环节名称a蒸发,b降水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g地下径流,h 下渗d降水,i蒸发,f植物蒸腾1.水循环的类型和功能不同区域间的水循环过程具有的特点及作用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类型发生领域循环过程示意特点、作用参与水量较大,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体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参与水量最大,占水循环的90%左右参与水量很小,只对陆地水体进行更新海陆间循环海洋和陆地外流区之间海上内循环海洋上陆地内循环陆地上(内、外流区兼有)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水利措施① 修建水库、水坝和其他水库,以拦截洪水,并在旱季增加径流。
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上升,蒸发量会增加。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农林措施“化旱为水”、集约耕作、封山造林、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入渗、调节径流、增加蒸发、增加降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点解读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过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具体措施。
知识清单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3.合理利用水资源参考答案1.①海洋水汽蒸发 ②海洋上空降水 ③海洋水汽输送到大陆 ④陆地外流区域降水 ⑤陆地外流区域植物蒸腾 ⑥陆地外流区域湖泊蒸发 ⑦陆地外流区域地表径流 ⑧陆地水下渗 ⑨陆地地下径流 ⑩陆地内流区域蒸发和植物蒸腾2.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 数量和质量 沿河 沿湖________规模的大小 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________的效益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________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不同;科技落后 时代,人类主要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发展;科技发达时代,人类 生存和发展空间大大拓展了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________,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________,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开源 措施 ________意识 改进农业________技术 节流措施合理利用________持续增长 ________高速发展 数量:需水量增大质量:可用的水资源减少是由于________污染 水资源危机合理利用水资源3.人口经济水体修筑水库开渠引水节水灌溉要点精析要点一:水圈总论1.组成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图示法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