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优质课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教案3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Welcome to the unit》说课稿8一. 教材分析《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Welcome to the unit》是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的一单元。
本单元主要讨论国际慈善机构,通过介绍不同的慈善机构和慈善活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结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练习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理解和表达简单的日常生活和情感。
然而,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情感表达,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结构,了解国际慈善机构的基本情况和慈善活动的形式。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和交流。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慈善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结构,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和交流。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情感表达,能够就慈善机构和个人慈善活动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交际法: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学习和掌握英语。
2.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实际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英语。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理解英语。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慈善机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慈善机构和个人慈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7《International charities》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是一篇关于国际慈善机构的英语阅读文章。
文章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红十字会(Red Cross)这两个国际知名慈善机构的发展历程、工作内容和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慈善机构的功能和作用,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听、说、读、写简单的英语句子。
但他们在阅读理解、词汇积累和语法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慈善机构的了解程度不高,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charity、donation、conservation等。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国际慈善机构的作用,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难点:文章涉及的慈善机构的工作内容和目标,以及与之相关的语法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慈善机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慈善机构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完成相关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答案,解答疑问。
3.知识拓展:教师介绍更多关于慈善机构的信息,引导学生了解慈善机构的重要性。
4.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汇和短语。
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Welcome to the unit》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Welcome to the unit》是人教版牛津译林英语八年级下册的一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国际慈善机构,主要介绍了一些国际知名慈善机构及其公益活动。
教材通过丰富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1. 介绍几家国际慈善机构,如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等;2. 讨论慈善机构的作用和意义;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慈善活动,如何关爱他人。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听说和写作。
但他们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文化背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了解国际慈善机构的基本情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阅读、听说和写作,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学会关爱他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
2.难点:慈善机构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参与慈善活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国际慈善机构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介绍一些国际知名慈善机构,如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
3.探究:讨论慈善机构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慈善活动,如何关爱他人。
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Welcome to the unit》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Welcome to the unit》是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的一单元,主要介绍国际慈善机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慈善机构的宗旨和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和听说能力。
本单元包括阅读理解、词汇学习、语法讲解、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等多种类型的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听说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慈善机构的了解较少,可能对课文内容产生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慈善机构的认识,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慈善机构的宗旨和活动。
2.能力目标:学生能提高阅读和听力能力,能用英语简单介绍慈善机构,并进行口语交流。
3.情感目标:学生能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单元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课文讲解、词汇学习、语法讲解等。
2.教学素材:收集关于慈善机构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教学展示。
3.听力材料:准备相关的听力材料,用于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
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Welcome to the unit》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Welcome to the unit》是人教版牛津译林八年级下册的一单元。
本单元主题是国际慈善机构,主要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慈善机构和慈善活动。
教材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慈善机构的宗旨、活动以及如何参与其中。
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包括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不定式作目的状语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但他们对慈善机构的了解可能有限,对国际慈善机构的认识可能更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慈善机构的基本概念,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点,了解国际慈善机构的基本情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慈善机构及其活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单元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点。
2.难点: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和不定式作目的状语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和实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慈善机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慈善机构,引入本课主题。
2.新课呈现:介绍慈善机构的基本概念,讲解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和不定式作目的状语的用法。
3.练习巩固: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4.拓展延伸:讨论如何参与慈善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7《International charities》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7《International charities》主要介绍了国际慈善以及它们在世界各地为弱势群体提供的帮助。
本单元通过讲述慈善的公益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慈善的宗旨和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但他们在阅读长篇文章时,可能会遇到生词和复杂句子结构的障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扫清这些障碍,引导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慈善的认识,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五.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
2.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和运用英语。
3.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慈善的公益活动,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文章,查找生词的意思,预习相关的语法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国际知名慈善,如红十字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文章的标题和图片,引导学生预测文章的内容。
然后,教师快速阅读文章,为学生提供大致的背景信息。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细节阅读,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教案教学目标:1. To listen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UNICEF.2. To understand factual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a radio program.3. To respond to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listening by completing a report.4. To talk about changed habits and favorite charities and what they do.教学重点:正确拼读并且熟练掌握本课重点单词,掌握所学句型。
教学难点:能用故事形式复述本课的采访。
教学过程:Part A:1、Background:UNICEF, 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now works in 158 countries, areas and territories. Their work involves helping prevent childhood illness and death, making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safe, combating discrimination and cooperating with communities to ensure that girls as well as boys attend school. It was created after World War II to relieve the suffering of children in war-torn Europe.2、Daniel is listening to a radio program about UNICEF.①Explain the context of Part A1.②Tell students to close their books. Then play recording. Ask them just to listen to the tape to try to get its main idea.③Ask students to open their books and read the sentences. Try the first time to reorder the sentences.④Play the recording, 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it again and put the sentences in the order by putting the numbers.⑤Read out the sentences each and then the whole class read it together.3、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information in Part A2 and the questions in Part A3.①What is the charity called?②When and where was it set up?③Why was it set up?④How does UNICEF help government and families?4、Tell students that they can use the information on Page 86 to complete Daniel’s report in Part A4 using the words from the box. Choose several students to read out one sentences at a time. Encourage to raise questions.5、Language points:①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 lace for…②provide sth. to/ for sb.③fund-raising activities④set up: sb. set up sth./ sth be set up by sb.The workers set up a building last year./ A building was set up by the workers.Part B:1. Ask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what they did before and what they do now.2. Discuss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world today: hunger / war / pollution / poverty / loss of wildlife habit / lack of education / overpopulation / sickness / natural disasters, etc.3. Tell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which problem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r serious, the different charities they have learned about in this unit: Which one do they like to support and why.4. 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for the first time without referring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tell them to repeat what they have heard.5. Then tell them to work in pairs by changing the roles of the conversation.6. Tell students to make up their own conversations about their favourite charities, using the above one as a model. Give them sometimes to practise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n start the role-play before the whole class.E.g.: Amy: How do you spend your pocket money?Kitty: I used to buy snacks and pictures of pop stars. Now I am used to buying books with my pocket money. How about you?Amy: I used to spend all of my pocket money on comic books and football stickers. But now, I am trying to save money to give to charities.Kitty: Charities? How many Charities do you know?Amy: For example, ORBIS, WWF, UNICEF, Oxfam, World vision, and so on.Kitty: Oh, you know so many charities! But which is your favorite charity?Amy: UNICEF. Because it helps poor children live better. What about you?Kitty: I like ORBIS best because lots of people in poor areas do not have money to treat their eye problems. ORBIS gives them necessary help.Amy: I think ORBIS is doing a very important work. We must help.Kitty: Why don’t we send some money to them right now?Amy: That’s a good idea. Let’s go.课后作业:Complete the exercise “Integrated skills” in class.。
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教案教材分析:1、单元背景分析:慈善机构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机构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
本单元就是让学生重点了解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World Vision(世界宣明会)、ORBIS(奥比斯)、Oxfam(乐施会)、Wide fund for Nature(世界自然基金会)五个国际慈善机构。
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怀,激励他们好好学习,为贫困地区的人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谈论有关慈善机构的话题。
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通过学习对ORBIS一名医生的采访,了解ORBIS医生的基本工作状况。
学生通过对比学习,引出新课标语言的学习,并通过一系列的听、说、读、写活动逐步深入,不仅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语言介绍ORBIS 医生的工作情况,又能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世界贫困人口的情况,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怀。
所以本课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设计特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To gain the meaning by learning new words and phrase.2、To skim the text for overall meaning and finish the exercise for comprehension.3、To train students’reading skill by learning the passage.情感与态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怀。
策略与意识目标:1、能够自主学习。
2、能够利用已学知识并结合新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
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words and phrase in this section.
教学重点:
知识目标words and phrase in this section.
教学难点:
To use reported speech without tense change.
教学过程:
The demands for pre-learning Period 10:
I. Look at the contents.
II. Try to complete the exercises.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方式:
Step 1. Greetings:
学生活动方式:
Greet with the teacher freely.
教师活动方式:
Step 2 Revision (Free talk ):
Have a free talk with the students. Revise something learned before.
1.view suffixes ‘-ment’, ‘-ness’, ‘-ion’
2. Review the object clause:
学生活动方式:
Have a free talk with the teacher.
教师活动方式:
Step 3. Presentation:
e.g.1 His name is Tom. I am sure. →I’m sure (that) his name is Tom.2 W hat is your name? I don’t know. →I don’t know what your name is.
Presentation T: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S1:My father is a worker.T: What does S1 say ? (to
Ss) What did S1 say just nT& Ss: S1 says that his father is a worker. S1 said that his father is a worker.
学生活动方式:
Change the sentences.
教师活动方式:
We can use reported speech to tell people what someone else said. We do not need to change the tense if we are reporting a fact or if the information is still true. However, we may still need to change the pronoun.
学生活动方式:
Listen and make notes.
教师活动方式:
1. The teacher told his students that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and sets in the west.When do you do your homework?
2. Divide the class into pairs. Tell students to ask each oth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Where do you live?
Tell students to write down what their partner says using reported speech
3. Ask a few students to pres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partners to listen
学生活动方式:
Work in pairs.
教师活动方式:
Go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in the four Tip boxes on page 5.Finish the exercises(A1,A2,A3)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ir answers。
课后达标:
It’s easy for the students to forget some details e. g change the t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