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肾上腺素能受体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76.29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节概述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简称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种类较多的支气管解痉剂,尤其是β2-受体激动剂的吸入剂型已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的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哮喘的急性症状。
β2-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强的平喘作用,其支气管扩张效应是氨茶碱1000倍左右,因此在80年代以前的数10年里β2-受体激动剂一直作为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而广泛使用,迄今仍是目前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应用临床治疗哮喘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本世纪初发现了包括麻黄素、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等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这些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由于对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选择性较差,具有较强的心血管副作用,目前已很少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点介绍。
自60年代以来,具有选择性强、疗效好、副作用少的β2-受体激动剂逐渐进入临床,此后先后发现了30余种β2-受体激动剂,其中10余种已用于临床。
进入80年代后期,随着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出现,使每日的用药的次数由过去的每日4~6次减为每日1~2次,尤其是配合吸入剂型给药,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缓解哮喘症状的疗效。
同时由于这些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具有对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较强的选择性,大大降低了药物副作用发生的机率。
近几年许多药理学专家和哮喘病学专家从分子药理学水平对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也使β2受体激动剂的选择性更强,疗效更好和新的剂型不断问世,使β2-受体激动剂成为目前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之一。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β2-受体激动剂具有气遭抗炎效应,某些研究还证实单独应用β2-受体激动剂还可能加重气道炎症,这是由于β2 -受体激动剂仅仅是一种对症治疗的药物,其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哮喘症状,但易导致医生或病人忽视抗炎治疗,使气道炎症潜隐发展,加重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的同时应配合其他抗炎治疗措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m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20年第4卷第18期2020Vbl.4No.18□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小剂量肾上腺素对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及IL ・17、IL-8, MPO 的影响杨文勇(吉林市化工医院急诊科,吉林 吉林132001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对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蝎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清IL-17, IL-8. MPO 的影响。
方法 选取吉林市化工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收治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措施,试验组患者加用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d 。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清IL-17、IL-8、MPO 水平。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 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Pa 。
?、SpC>2水平及pH 值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PaCO 2,血清IL-17、IL-8、MPO 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 ) o 结论 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可有效促进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蝎患者的病情好转,改善血气指标,抑制炎症反应。
关键词:小剂量肾上腺素;重症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白介素-17;白介素-8;髓过氧化物酶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1 &0043.03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急绅常见危重疾病之一,老年人是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多发群体,且易并发呼吸衰竭,严重 时可导致患者猝死,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叫目前,临床 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无创正压通气,其无需切开气管,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等优点,但却无法抑制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叭小剂量肾上腺素是由人 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其可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卩2受体,达到缓解平滑肌痉挛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加强心肌 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排血量的作用叫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对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 竭血气分析及血清白介素-17 ( IL-17 X 白介素-8(IL-8)、髓过氧化物酶(MPO )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进展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不断提高,已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着成千上万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哮喘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哮喘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国内外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不断涌出,极大地促进了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
标签: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国外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全世界支气管哮喘者约1亿人,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
我国的哮喘发病率为1%,儿童达3%。
临床治疗进展现综述如下:1 支气管舒张药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支气管平滑肌及肥大细胞只有β2受体,β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呼吸道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的钙离子减少,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肾上腺素、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由于心血管副作用多,已被高选择性的β2受体激动剂所替代;目前常用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及非诺特罗,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有丙卡特罗、沙美特罗及班部特罗;给药途径有口服、雾化吸入、静脉滴注;长期应用导致β2受体功能下调和支气管反应性增高,故不主张长期应用。
2 茶碱类药物茶碱类药物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cAMP的浓度,同时具有腺苷受体拮抗作用;通过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增强支气管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副作用为胃肠道(恶心、呕吐)反应,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有时可兴奋呼吸中枢,重者可引起抽搐甚至导致死亡;西米替丁(甲氰米胍)、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影响茶碱代谢,合用时应减量;高热、妊娠、小儿和老年及患有肝、心、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须慎用;二丙羟茶碱(喘定)作用与茶碱相同,但副作用较轻;给药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
小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哮喘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应用。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科picu收治哮喘持续状态的患儿69例,根据治疗不同,计为观察组(持续小剂量肾上腺素泵入)38例,对照组(氨茶碱)31例。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
结果两组患儿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随着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的逐年增加,如何能用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控制病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能及时有效地解除气道痉挛,减少气道黏膜的充血及水肿,进而改善通气祛除呼吸困难,是抢救的关键所在[3]。
研究指出,使用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发作状态引起的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往往与治疗时的注射方式和速度,肾上腺素较大剂量有关[4]。
小剂量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则较少有心脏不良事件报道,能快速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5]。
也有研究指出,在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时静脉给药也是安全的[6,7]。
肾上腺素属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于气道管壁内的平滑肌扩张气道,或与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受体结合,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和抑制其组胺等过敏物质的释放,其受体兴奋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消除粘膜水肿,也利于β2-受体激动剂进入气道发挥作用[8]。
本研究显示,小剂量肾上腺素持续泵入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显著改善者为 44.8%,有效者为 52.6%,无效2.6%;对照组症状显著改善者仅为 9.7%,有效者仅为 38.7%,无效51.6%,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检验值:24.578,p0.05),提示两组治疗对改善肺通气,效果并无显著差异,这是否与治疗作用持续泵入时间或检测血气时间点有关,或仅与本组资料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监测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未见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哮喘是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9],当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治疗效果不佳时,小剂量肾上腺素持续泵入用于哮喘持续状态的抢救治疗,能有效改善气道痉挛,改善通气提高临床救治率,但尚待更多资料进一步完善。
支气管哮喘试题一、填空题1、主要作用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支气管解痉药是:EA、肾上腺素;B、异丙基肾上腺素;C、氨茶碱;D、麻黄素;E、沙丁胺醇2、对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发作病人,重要的祛痰方法:AA、补液;B、气雾吸入;C、口服必嗽平;D、体位引流;E、吸痰3、哮喘严重发作时,下列哪项是通气不足的可靠指标:EA、弥漫性哮鸣音;B、明显发绀;C、呼气性呼吸困难;D、PaO2 60mmHgE、PaCO2 50mmHg4、支气管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时,PaCO2 正常或增高表示:CA、没有临床意义;B、病情好转;C、病情严重;D、发作早期E、有心血管并发症5、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哪种药物既能抑制炎症反应,又能增加β受体数量,抑制组胺酸胱羧酶:DA、吸入异丙基肾上腺素;B、吸入色甘酸二钠;C、静脉缓注氨茶碱D、大量静点糖皮质激素;E、口服麻黄碱6、应用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既能使其发挥最好疗效,又不致产生毒性反应的最有效的方法是:EA、缓慢静脉注射;B、缓慢静脉滴注;C、与舒喘灵合用;D、与异丙托溴铵合用;E、血液药物浓度监测7、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最主要临床特点是:CA、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难以缓解;B、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喘息,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可缓解;C、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D、反复发作咳嗽、咳痰、喘息,经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生素治疗后方可缓解;E、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喘息,经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生素治疗后仍难缓解8、关于支气管哮喘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EA.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B、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C、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虽经治疗仍不能缓解;D、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E、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9、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和反复发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DA、遗传因素;B、支气管粘膜下迷走神经感受器敏感;C、β受体功能低下;D、气道变应性炎症;E、支气管平滑肌舒缩神经功能失调10、外源性支气管哮喘,浆细胞产生使人体致敏的抗体是:CA、 IgAB、 IgGC、IgED、 IgME、 IgD支气管哮喘试题EAECD ECEDC二:简答题1、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答: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剌激、病毒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可闻哮鸣音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⑤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和体征)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为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和深化。
本文将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首先概述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分别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机制、气道炎症、神经调节等多个方面,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本文还将关注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和成果,如表观遗传学、微生物组学、气道重塑等,以期能全面反映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
二、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
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气道结构改变。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对哮喘的发病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气道炎症:哮喘的核心特征是气道炎症,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在吸入变应原或其他刺激物后,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白三烯、组胺、前列腺素等,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黏液分泌增多,进而引发哮喘症状。
气道高反应性:哮喘患者气道对多种刺激物呈现高度敏感,称为气道高反应性。
这种反应性的增强与气道炎症、神经调节异常、气道重塑等多种因素有关。
气道高反应性使得哮喘患者在轻微刺激下即可发生气道痉挛,导致哮喘发作。
气道重塑:哮喘患者气道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可发生气道重塑,表现为气道壁增厚、平滑肌增生、黏液分泌增多等。
气道重塑是哮喘慢性化、持续恶化的重要原因,也是哮喘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之一。
免疫机制:哮喘的免疫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IgE介导的变态反应、Th1/Th2细胞失衡、Treg/Th17细胞失衡等。
哮喘患者体内IgE 水平升高,与变应原结合后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疗效分析刘全国发表时间:2019-04-01T11:00:05.1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作者:刘全国[导读] 研究重症哮喘患者采用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急诊抢救重症哮喘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
刘全国(六安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哮喘患者采用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急诊抢救重症哮喘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救治,观察组则在常规急诊救治下增加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命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急诊救治下增加小剂量肾上腺素,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的则为71.4%;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率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体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重症患者在实施急诊抢救时,辅以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提高治疗效率,促进预后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关键词】肾上腺素;急诊抢救;重症哮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209-02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呼吸科常见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该病带有反复发作的特点[1]。
其中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或出现胸膜、呼吸困难等均为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构成较大的影响,且发作期间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其生活质量大幅度下滑。
当患者哮喘发作时,若未得到及时的救治,可引发重症哮喘[2]。
DOI:10.13558/ki.issn1672-3686.2021.002.021作者单位:311201浙江杭州,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经验交流·小剂量肾上腺素急诊抢救治疗重症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及对RR、HR、SaO2的影响韩立钢重症哮喘若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随着急诊抢救中肾上腺素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研究成为临床的关注重点,本次研究采用小剂量肾上腺素急诊抢救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124例重症哮喘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9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7.08±11.73)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包括:①经实验室、胸部CT、X线等检查,符合重症哮喘诊断标准并确诊;②肺部听诊闻及双肺弥漫响亮的哮鸣音;③脉率急促,HR>120次/分;④RR>30次/分;⑤说话受限、说话呈单音节、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⑥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包括:①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疾病等患者;②存在严重肾、肝、心等器质性病变患者;③存在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气胸等患者;④拒绝配合治疗者或依从性较差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7.24±10.19)岁,平均病程(3.19±0.40)年。
对照组62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6.91±10.37)岁,平均病程(3.25±0.42)年。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200001上海) 闵 亮 沈惠风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Β2肾上腺能受体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315(2002)0720581202 Β肾上腺素能受体(肺组织中主要是Β2A R)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及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ΒA R在支气管哮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Β2A R在肺内的分布及功能Β2A R在肺内分布广泛,存在于气道各个水平的平滑肌细胞表面,通过Β2A R来松弛气道平滑肌。
其它分布包括:粘膜下层腺体、气道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壁及各种炎症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Β2A R数量明显少于气道平滑肌细胞Β2A R数量,虽然它常被用来反映肺内Β2A R变化。
2 哮喘时肺内Β2A R变化20世纪60年代,提出哮喘发病中ΒA R反应性降低学说,认为哮喘发病中存在ΒA R数量减少及功能降低。
其后对于ΒA R在哮喘病理变化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论。
有些研究认为与正常人比较哮喘患者ΒA R没有变化;另一些研究认为哮喘患者存在ΒA R数量及功能降低。
一般认为与正常人比较,哮喘患者ΒA R并不存在内在缺陷,因为正常人运用Β阻滞剂引起ΒA R功能障碍,并不会导致哮喘发作,但哮喘发作时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递质会损害受体的功能,如在哮喘发作时造成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 AM P对激动剂的反应性降低。
对因哮喘急性发作而死亡的患者气道标本研究发现,其对激动剂诱导的气道扩张反应存在障碍,说明ΒA R功能不健全,但数量没有变化[1]。
对7例哮喘死亡患者的气道平滑肌细胞研究发现,ΒA R数量较正常人增多而功能减退,说明有部分缺乏功能的受体存在[2]。
最近对11例急性发作期和19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A R及c AM P研究发现,发作期患者ΒA R 及c AM P水平均明显降低,缓解期患者ΒA R明显增多, c AM P没有变化,推测ΒA R的变化与哮喘所属状态有关,急性期由于炎症、应激、缺氧等因素使ΒA R数量减少,功能降低,缓解期数量发生代偿性增高[3]。
3 Β2A R激动剂Β2A R上与激动剂结合的关键部位是第三跨膜区的天冬氨酸A sp113,第五跨膜区的丝氨酸Ser204、Ser207,第六跨膜区的苯丙氨酸Phe259、Phe290。
有关Β2A R激动剂有:①沙丁胺醇:它的亲水性很强,可通过膜外部分直接作用于受体活性部位,始动作用很快,但维持活性状态时间有限,疗效最多维持4~6小时。
②福莫特罗:本品属中等强度脂溶性,可先进入膜脂质层,储存在其中,然后不断扩散,与受体活性部位结合,始动比沙丁胺醇慢,其疗效较长,但与使用剂量有关。
临床疗效观察,剂量为6、12、24Λg时,其疗效可分别维持8、10、12小时[4]。
③沙美特罗:是强亲脂性,可迅速进入细胞膜脂质层,然后缓慢地侧向扩散至受体结合位点,其过程较慢,故其始动作用慢。
关于沙美特罗与受体的结合,有“附加结合位点学说”。
认为沙美特罗有一条强亲脂性的长侧链,它可与细胞膜上与受体非常接近的一个附加结合位点结合,然后使其主体不断地刺激受体而发挥长效作用。
研究发现,其主体与受体的结合与沙丁胺醇与受体的结合类似,而其长而可弯曲的侧链与受体的疏水区牢固结合,从而认为附加结合位点是受体蛋白的一部分[5]。
沙美特罗的始动作用比沙丁胺醇和福莫特罗慢,但表现出内在的长效性,且与使用剂量无关。
它们的功效由大到小依次是:sal m etero l>fo r mo tero l>albutero l。
异丙肾上腺素及沙丁胺醇可迅速提高气道平滑肌细胞内c AM P水平,但其维持时间较短,而沙美特罗对c AM P的影响较慢,但作用较持久[6]。
这种变化与其动力学特征相一致。
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激动剂会造成患者病死率和发病率提高,同时可加重气道炎症,其机理可能是激动剂干扰了糖皮质激素的抗炎功效有关[7]。
4 ΒA R的失敏及降解短时间与激动剂接触引起的失敏是由于非c AM P依赖性的ΒA R激酶(ΒA R K)对受体的磷酸化,受体胞内第三环及C2末端是主要磷酸化部位。
磷酸化的受体与Β2阻抑蛋白结合并使Gs蛋白与受体部分解偶联,从而限制受体功能。
这种解偶联是短暂的,随着激动剂的移去,受体的功能又很快恢复[8]。
较长时间与激动剂接触,可使受体发生内移,使细胞表面的受体数减少,但磷酸化的受体内移后可被去磷酸化而复敏,所以受体内移也是一种复敏机制。
与激动剂长时间接触可引发受体降解或合成降低从而引起的膜表面受体数目减少,此时,Β2A R mRNA水平降低,其过程与Β2A R基因转录受到抑制有关。
研究发现异丙肾上腺素可在4~8小时内明显抑制Β2A R基因转录,而沙美特罗没有这种下调作用,认为沙美特罗可通过不断刺激基因转录而保持有功能的Β2A R处于一定数量水平[9]。
受体失敏有特异性,肥大细胞ΒA R比气道平滑肌细胞ΒA R更容易失敏,运用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1Λm,肥大细胞内c AM P在90s内达到最高水平,并且不再增加,受体已经出现失敏,而气道平滑肌细胞中,在观察时间内以(103±9)%每分钟的速度增加,还没有达到最高值,表明没有出现失敏[10]。
这解释了反复使用Β2A R激动剂后,首先影响由肥大细胞Β2A R介导的气道保护反应,而不是气道平滑肌细胞Β2A R介导的支气管扩张反应。
皮质类固醇可以促进Β2A R基因转录,而调节受体数量,全身性使用皮质类固醇可以逆转由激动剂引起的Β2A R下调。
5 Β2A R的基因多态性Β2A R的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与激动剂结合后的行为,会影响受体下调的程度,从而影响支气管扩张反应。
Β2A R存在二种等位基因,每个个体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
Β2A R基因存在9个点突变,其中4个点突变可导致相应氨基酸的改变,而其中3个点突变能导致受体功能特点改变:①氨基酸16,可以是精氨酸A rg或甘氨酸Gly,取决于基因46是A还是G。
受体的失敏很大程度与Glyl6有关,Glyl6受体与激动剂接触后引起的受体下调作用比A rgl6受体显著得多。
同时G1y16与气道高反应性和夜间加重型哮喘有关。
Glyl6与A rgl6出现的频率分别是65%和35%[11]。
②氨基酸27,可以是谷氨酰胺Gln或谷氨酸Glu,取决于基因76是C 或G,Gln27和Glu27出现的频率分别是55%和45%[12],与Gly16作用相反,Glu27可以阻止受体的下调作用,当与激动剂接触后,人气道平滑肌细胞中Glu27受体数量减少要明显少于Gln27受体。
用乙酰甲胆碱激发65位轻、中度哮喘患者,发现其中Gln27型的气道反应性是Glu27型的4倍。
当Glu27纯合子与Glyl6纯合子同时出现时,Glyl6的作用占优势。
③氨基酸164,可以是苏氨酸T h r或异亮氨酸Ile,其出现基因多态性的频率比氨基酸16、27小得多,氨基酸164位于受体第四跨膜区,毗邻与配基Β2OH基团结合的氨基酸165,其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受体与配基的结合,与T h rl64相比Ile164可使受体与配基的亲和力减少4倍[13]。
鉴于大多数个体是杂合子,A rg2Glyl6和Gln2Glu27基因多态性存在连锁不平衡,需要对大规模人群进行研究,以了解Β2A R基因多态性与哮喘表型的关系。
6 中医中药对ΒA R的作用研究发现哮喘豚鼠肺组织中Β2A R的最大结合容量及c AM P在发作第8天及第14天明显低于正常,经电针刺激后,均能使其恢复正常水平[14]。
有人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麻黄等中药敷贴于豚鼠哮喘模型颈背部,发现能提高肺Β2A R 水平,提高受体亲和力[15]。
中药复方对哮喘患者及动物模型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肺组织中Β2A R水平的影响的报道很多,目前认为用一些温性中药,运用温肺化痰、健脾补肾等治法,均有上调Β2A R的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Β2A R的结构,分布,信号传导机制,自身调节机制,Β2A R激动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发病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Β2A R 激动剂作为一种支气管扩张剂在控制症状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因有提高Β2A R数量和功能的作用,且副作用小而受到重视,但其通过何种途径发挥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Sp ina D,R igby PJ,Paterson JW,et al.A uto radi ograph ic loxalizati on of beta2adrenocep to rsinasthm atic hum an lung.AmR ev R esp ir D is,1989,140(5):141021415 2 Bai TR,M ak JCW,Barnes PJ.A cpmparison of beta2adrenergicrecep to rs an in vitro relaxant responses to isop ro tereno l in asthm atic air w ay s moo th m uscle.Am J R esp ir Cell M o l B i o l, 1992,6(6):6472651 3 高海鹏,林友华,薛全福,等.哮喘患者不同期外周淋巴细胞ΒA R的变化.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16(3):1932195 4 R ingdah l N,D erom N E,Pauw els R,et al.O nset and durati on of acti on of sh ingle do ses of fo r mo tero l inhaled via T urbuhalerin m ild to moderate asthm a.Eur R esp ir J,1995,8(1):68 5 L ew ell XQ.A model of the adrenergic beta22recep to r and binding sites fo r agonist and antagonist.D rug D es D iscov,1992, 9(1):29248 6 M cC rea KE,H ill SJ.Sal m etero l,a long2actingΒ22adrenocep to r agonist m ediating cyclic AM P accum ulati on in a neurtonao cell line.B r J Phar m aco l,1993,110(2):6192629 7 Peters M J,A dcock I M,B row n CR,et al.Beta2adrenocep to r agonists interfere w ith glucoco rtico id recep to r DNA binding in rat lung.Eur J Phar m aco l,1995,289(2):2752281 8 F reedm an N J,L efkow itz RJ.D esensitizati on of G p ro tein2 coup led recep to rs.R ec P rogr Ho r m R es,1996,51:3192353 9 W ang S,Co llins S.R egulati on of the beta22adrenergic recep to r by the long2acting agonist sal m etero l in hum an bronch ial ep ithelial cell(abstract).Am J R esp ir C rit Care M ed,1996,153(2):73010 M cGraw DW,L iggett SB.H eterogeneity of beta2adrenergic recep to r k inase exp ressi on in the lung accounts fo r cell2specifiv desensitizati on of the beta22adrenergiv recep to r.J B i o l Chem, 1997,272(11):73382734411 H all IP.Beta22adrenocep to r po lymo rph is m s:are they clinicallyi m po rtant?T ho rax,1996,51(4):351235312 H all IP,W heatley A,W ilding P,et al.A ssociati on of the Glu27 Beta22adrenocep to r po lymo rph is m w ith low er air w ay reactivity in asthm atic subjects.L ancet,1995,345(8959):12132121413 Green SA,Co le G,Jacinto M,et al.A po lymo rph is m of the hum an Beta22adrenergic recep to r w ith in the fourth trans m em brane dom ain alters ligand binding and functi onal p trperties of therecep to r.J B i o l Chem,1993,268(31):231162 2312114 金元玖.电针对哮喘豚鼠肺中Β受体和AM P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延边医学院学报,1992,15(2):9129315 王忆勤.中药敷贴治疗哮喘的动物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2,(6):42245[收稿:2002201212](本文编辑 于志恒)致读者:为规范医学名词的英文缩写,在中文首次出现处请注出中文、英文全称及缩咯语,后两者用“,”分开并加括号,如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 yocardial infarcti on,AM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