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1节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 格式:doc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15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喀斯特地貌1.形成: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在适当条件下,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3.地表喀斯特地貌(1)溶沟:呈长条状或网格状,地面上下不平,崎岖难行。
(2)洼地:溶沟进一步开展可形成洼地(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3)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
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4.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常常成层分布,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
二、河流地貌1.河流上游的地貌——V形河谷(1)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
(2)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1)河流中下游多发育冲积平原。
(2)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3.地势平缓地区——河曲在地势平缓地区,呈“S〞形弯曲的河道称为河曲。
洪水泛滥时,河水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局部与河道别离,形成牛轭湖。
4.河流河口段——三角洲 河流入海或入湖处多形成三角洲三角洲的形状⎩⎪⎨⎪⎧鸟嘴状——长江三角洲扇形——黄河三角洲鸟趾状——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三、风沙地貌1.定义: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风沙地貌。
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风沙地貌类型(1)风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2)风积地貌新月形沙丘⎩⎪⎨⎪⎧固定沙丘流动沙丘3.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
四、海岸地貌1.定义: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1)海岸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2)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
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一、判断题1.地表喀斯特地貌演化顺序一般是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探究一风沙地貌考向1 风蚀地貌读某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风蚀柱B.风蚀城堡C.风蚀蘑菇 D.风蚀洼地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蘑菇形,故该地貌为风蚀蘑菇。
2.下列省区中,该地貌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A.新疆 B.陕西 C.湖南 D.河南答案 A解析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考向2 风积地貌读某地典型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戈壁B.雅丹C.沙漠D.沙丘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新月形,故该地貌为沙丘。
4.下图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B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和缓,背风坡坡度陡。
根据图中等高线疏密可知,②箭头正确。
考向3 雅丹地貌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D解析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
6.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答案 C解析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C项正确;华北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三项错误。
考向4 河岸风沙地貌下图为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沙丘自谷底沿山坡逐渐爬升。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 1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 4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教学目标】1、准确辨认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这几种常见典型地貌类型的图片,并说出正确的判定原因。
2、能说出河流上、中、下游明显的地貌差异,以及曲流、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3、能正确解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并说出其典型的分布地区。
【教学重难点】1.重点:辨认常见典型地貌类型并说出形成原因。
2.难点:常见典型地貌类型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解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300多年前,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遇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
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新课讲授(板书)一、喀斯特地貌课件展示喀斯特地貌图片师: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地貌呢,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份呢?学生回答:......师:回答正确,接下来老师来介绍一下喀斯特地貌。
(板书)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我国某地沙山的分布及沙山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的主导风向为(B)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顶到坡底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为(C)A.迎风坡-—由大到小背风坡-—由小到大B.迎风坡-—由大到小背风坡——由大到小C.迎风坡——由小到大背风坡——由小到大D.迎风坡——由小到大背风坡——由大到小[解析]第1题,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读图,图示沙丘西北坡坡度缓,是迎风坡,该地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B对。
第2题,风力一定时,沙粒颗粒小的易被吹动,在迎风坡吹到坡顶,颗粒大的不易被吹动,在迎风坡留存坡底。
在背风坡,风力较小,在重力作用下,沙粒颗粒大的先沉积,位于坡底,颗粒小的后沉积,位于坡顶。
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顶到坡底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都是由小到大,C对。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汽输送深刻影响着植物和沙丘的分布。
草甸是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形成的以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B)A.草甸、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B.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C.流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D.草甸、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解析]湖泊与河流附近,水源较多,丙应是草甸;乙距离河湖较远,水分较少,应是半固定沙丘;甲距水源最远,缺少植被保护,可能是流动沙丘.故B项正确。
4.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C)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解析]图中丙代表的草甸和乙代表的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湖泊的东南方,说明来自湖泊的水汽被大气输送往东南方向的较多,主导风向应该是西北风。
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D)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
课时2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一、风沙地貌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________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
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类型(1)风蚀地貌(2)风积地貌①成因: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
沙丘是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
②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形状如同新月,迎风坡______、背风坡______;多个新月形沙丘相连形成________,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________。
③分类【判断】(1)雅丹地貌在东部沿海比较常见。
( )(2)水边不能形成风沙地貌。
( )(3)根据沙丘的形态能判断附近的盛行风向。
( )(4)流动沙丘遇到灌木等植被可能转化成固定沙丘。
( )【易错辨析】只有干旱地区才有风沙地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因为干旱地区风化作用强,沙源足,风力大,风蚀作用强。
所以从字面上看,即便在非干旱地区,只要有充足的沙源,有足够大的风力,就可能形成风沙地貌。
如多沙的河谷、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往往风力较大,同时大风日数较多,也可能出现局地的风沙地貌。
【知识链接1】垄沟走向与风向的关系垄沟是裂隙遭风力侵蚀扩大形成的。
走向与主风向一致的裂隙风力大,侵蚀作用强,更容易形成垄沟。
【知识链接2】风蚀蘑菇的成因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逐渐磨蚀而成的。
接近地表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力强;距离地面越高,风中含有的沙子越少,磨蚀作用越弱,于是形成了上大下小的蘑菇形状的石头。
二、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________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1)海蚀地貌(2)海积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滩、________等。
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分为________滩、沙滩和________滩。
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判断】(1)沿海地区都可以看到海蚀崖。
( )(2)海蚀柱出现在岩石组成的海岸边。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喀斯特地貌1.形成: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2.在我国的分布: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主要类型:位置类型特征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洼地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被称为坝子峰丛、峰林呈锥状耸立地下喀斯特地貌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常呈层状分布二、河流地貌河段流经地区特征上游山区“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或卵石中下游平原地区①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②河曲:在地势平缓地区,呈“S”形弯曲的河道;③牛轭湖:洪水泛滥时,河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河口段入海或入湖处多发育为三角洲,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合农耕三、风沙地貌1.形成: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我国风沙地貌的分布:西北地区;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河岸。
3.主要类型:(1)风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2)风积地貌:新月形沙丘较为常见,主要分为固定沙丘、流动沙丘。
四、海岸地貌1.形成: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类型:(1)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写出图中喀斯特地貌类型①峰林②石钟乳③石笋④石柱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堆积而成的。
(√)②所有河流都有三角洲。
(×)③三角洲形态多种多样。
(√)④在地势陡峭的地区经常会看到河曲和牛轭湖。
(×)写出图中地貌类型提示:甲:风蚀蘑菇,乙:风蚀柱,丙:雅丹地貌,丁:沙丘。
写出图中地貌类型能力一流水地貌判读1.喀斯特地貌有何特点?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2.常见的河流地貌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形成的?1.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因素。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水对岩石的作用,因此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岩石和水,强弱也与之密切相关。
第四章地貌本章概述·明要求〔课标导航〕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野外观察方式、简易教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学法点拨〕本章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常见地貌类型,二是地貌的观察。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要从身边不同地貌入手,结合教材中常见地貌类型,说出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四种地貌类型的定义、分布、主要景观,并探究几种常见地貌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通过收集家乡所在地区的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以及遥感影像、考察报告、论文,学会地貌观察的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和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高度、坡度、坡向),进而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事物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生涯规划〕项目专业或大学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地貌学、地质学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的含义和分布。
2.通过景观图、示意图等资料,总结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的特征。
3.能够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异同,能够分析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差异。
4.能够评价不同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地貌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综合思维:能够根据地貌的相关资料分析地貌的特点及成因;不同地貌的演化过程。
人地协调观:分析各种地貌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年级:姓名: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本章是继大气圈、水圈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圈层——岩石圈,虽然只有两小节内容,但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而学习观察地貌的方法又有利于更好地观察几种常见的地貌类型,两者相辅相成,地貌为后面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有些课本中没有出现基本概念,如“地貌”以及“河流地貌”等,教师进行补充教学。
重点: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成因及分布。
难点:掌握并能区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
多媒体自制教具导入新课通过对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文言文的解读,里面对喀斯特地貌的描述导入新课,让学生学会通过地理景物的文字描述想象生活中的实景,激发对本节内容的兴趣。
(教师设置问题)在游记中,旅行家徐霞客描述了哪一种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生么地方?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本节内容的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有所了解。
教师补充地貌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整体地貌有个基本的认识,列举本节内容框架(教师板书)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地貌的概念(教师补充:地球表面各种形态或外貌的总称。
)一、喀斯特地貌(教师板书)1.喀斯特地貌的概念(阅读课本P66,并在课本上划出相应概念。
教师引导阅读加幻灯片图像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剖析喀斯特地貌的概念,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教师设问)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学生回答: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教师设问)喀斯特地貌有哪些分类?学生阅读课本回答:a.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图4.2)(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b.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溶洞、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
4.引导学生阅读P68-P69活动题,了解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的基本情况,然后学生讨论,阅读活动题1—3,探究“天眼”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图4.5平塘县大窝凼工程建设前后对比a.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地貌特点。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热点链接】2020年4月21日,内蒙古赤峰市出现沙尘暴,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
赤峰市气象台于21日8时50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未来12小时,赤峰市大部分地区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可能继续伴有扬沙天气。
沙尘暴形成的地貌和气象条件是什么?
提示地貌:地形起伏小,地表多沙漠。
气象条件:多大风,空气干燥。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明风沙地貌
和海岸地貌的含义和分布。
水平2:根据图表资料,归纳风沙地貌
和海岸地貌的景观特点。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分析风沙地貌
的形成条件。
水平4:根据地理资料,评价风沙地貌
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阐述风沙地貌和
海岸地貌变化与人类活动的
关系。
综合思维:分析风沙地貌和海
岸地貌的形成条件。
区域认知:说明风沙地貌和海
岸地貌的分布。
地理实践力:观察、模拟风沙
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
一风沙地貌
地貌类型分布形成条件常见地貌
风蚀地貌干旱地区,在我国主要是
01西北地区
多02沙漠和戈壁,风
03大而频繁
风蚀蘑菇、04风蚀柱、
雅丹地貌等
风积地貌
05沙漠地区、多沙的河
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
湖岸和海岸
风沙06堆积作用形成07新月形沙丘等
1.判断正误。
(1)风沙地貌都分布在干旱地区。
(×)
(2)风蚀蘑菇下部受到风的侵蚀力可能大于上部。
(√) 2.有关我国西北地区风沙地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风蚀柱属于风力侵蚀地貌
B.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
C.雅丹地貌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D.沙丘陡坡是风来的方向
答案 D
解析沙丘缓坡是风的来向。
3.风蚀地貌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地表多沙漠和戈壁;风大而且频繁。
二海岸地貌
地貌类型常见地貌类型
海岸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01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海岸堆积地貌海滩(砾滩、02沙滩、泥滩)、沙坝
1.判断正误。
(1)海岸地貌都是海浪作用形成的。
(×)
(2)海岸沙丘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
2.海岸酷似桥形、柱状的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浪侵蚀B.海浪堆积
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
答案 A
解析海岸酷似桥形、柱状的地貌是海浪侵蚀形成的。
3.我国著名的沙滩风景区有哪些?
提示山东乳山银滩风景区、海南三亚沙滩风景区等。
(建议学生自己查阅)
主题探究风沙地貌
材料一敦煌世界地质公园,没有魔鬼的魔鬼城。
敦煌世界地质公园,也被人称作敦煌雅丹魔鬼城,千奇百怪的土堆,飞沙走石的狂风,在自然科学知识缺乏的古代,这些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貌,确实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魔鬼生活的地方。
2015年9月,敦煌世界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中国境内的39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材料二悲凉壮观大漠古诗词。
我国有很多描写沙漠的著名诗句。
漫漫黄沙悠悠古道,驼铃声声夕阳残照;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优美的诗句描述了大漠的荒凉和壮观。
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意境。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雅丹地貌属于哪种地貌类型?
(2)雅丹地貌有何特征?
(3)如何在沙漠中根据沙丘判断风向?
(4)流动沙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会带来哪些危害?
[成果展示] (1)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
(2)雅丹地貌沟槽与垄脊相间分布。
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3)沙丘的缓坡朝向即风来的方向。
(4)流动沙丘可能掩埋道路和村庄,侵吞农田和牧场。
1.风力侵蚀地貌
(1)风力侵蚀
分布主要分布在01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条件02风力大,地表沙粒多,缺少植被
过程风带起沙粒冲击和03摩擦岩石
吹蚀土层,降低04土地生产力;种植季节使种子裸露或对幼苗产生伤害;所产生危害
的尘埃、土沙进入大气,造成05环境污染
表现风蚀06蘑菇、07雅丹地貌、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类型成因特点
风蚀
08下部遭受风沙侵蚀严重突起的孤立岩石,上部宽大,下部窄小
蘑菇
雅丹风沙沿09裂隙磨蚀沟槽与垄脊相间,走向与主风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