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热力系统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152.64 KB
- 文档页数:15
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如此性热力系统计算〔设计计算〕一、计算任务书(一)计算题目国产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如此性热力系统计算〔设计计算〕(二)计算任务1.根据给定热力系统数据,计算气态膨胀线上各计算点的参数,并在h-s图上绘出蒸汽的气态膨胀线;2.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气轮机进汽量Do,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D j、G j;3.计算机组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4.绘出全厂原如此性热力系统图,并将所计算的全部汽水参数详细标在图中〔要求计算机绘图〕。
(三)计算类型定功率计算(四)热力系统简介某火力发电场二期工程准备上两套660MW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采用一炉一机的单元制配置。
其中锅炉为德国BABCOCK公司生产的2208t/h自然循环汽包炉;气轮机为GE公司的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660MW凝汽式气轮机。
全厂的原如此性热力系统如图5-1所示。
该系统共有八级不调节抽汽。
其中第一、二、三级抽汽分别供三台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八级抽汽分别供四台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0.9161Mpa压力除氧器的加热汽源。
℃、0℃℃℃。
℃,进入锅炉。
三台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除氧器,第五、六、七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第八级低压加热器;第八级低加的疏水用疏水泵送回本级的主凝结水出口。
凝汽器为双压式凝汽器,气轮机排气压力 4.4/5.38kPa。
给水泵气轮机〔以下简称小汽机〕的汽源为中压缸排汽〔第四级抽汽〕,无回热加热其排汽亦进入凝汽器,设计排汽压力为6.34kPa。
锅炉的排污水经一级连续排污利用系统加以回收。
扩容器工作压力1.55Mpa,扩容器的疏水引入排污水冷却器,加热补充水后排入地沟。
锅炉过热器的减温水〔③〕取自给水泵出口,设计喷水量为66240kg/h。
热力系统的汽水损失计有:全厂汽水损失〔○14〕33000kg/h\厂用汽〔○11〕23000kg/h(不回收)、锅炉暖风器用气量为65400kg/h,暖风器汽源〔○12〕取自第4级抽汽,其疏水仍返回除氧器回收,疏水比焓697kJ/kg。
热电厂热力系统计算————————————————————————————————作者: ————————————————————————————————日期: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1.1设计目的1.学习电厂热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般途径和方案论证、优选的原则2.学习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和发电厂主要热经济指标计算的内容、方法3.提高计算机绘图、制表、数据处理的能力1.2原始资料西安某地区新建热电工程的热负荷包括:1)工业生产用汽负荷;2)冬季厂房采暖用汽负荷。
西安地区采暖期101天,室外采暖计算温度–5℃,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0℃,工业用汽和采暖用汽热负荷参数均为0.8MPa、230℃。
通过调查统计得到的近期工业热负荷和采暖热负荷如下表所示:热负荷汇总表项目单位采暖期非采暖期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用户热负荷工业t/h 175 142 108 126 92 75采暖t/h 177 72 430 0 01.3计算原始资料(1)锅炉效率根据锅炉类别可取下述数值:锅炉类别链条炉煤粉炉沸腾炉旋风炉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效率0.72~0.85 0.85~0.90 0.65~0.700.85 0.85~0.90(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机械效率及发电机效率的常见数值如下:汽轮机额定功率750~6000 12000~25000 5000汽轮机相对内效率0.7~0.8 0.75~0.85 0.85~0.87 汽轮机机械效率0.95~0.98 0.97~0.99 ~0.99发电机效率0.93~0.96 0.96~0.97 0.98~0.985(3)热电厂内管道效率,取为0.96。
(4)各种热交换器效率,包括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一般取0.96~0.98。
(5)热交换器端温差,取3~7℃。
(6)锅炉排污率,一般不超过下列数值:以化学除盐水或蒸馏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2%以化学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5%(7)厂内汽水损失,取锅炉蒸发量的3%。
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单位供电标煤耗单位发电标煤耗单位供热标煤耗bg=bd/[1-(ed/100)]bd=(Bd/E)*102Bd=B(1-α)br=(Br/Qr)*103Br=Bαg/kwhg/kwhTKg/GJT4 R热电比R=(Qr/36Eg)*1025η0热效率η0=[(Qr+36Eg)/29.3B]*102(%)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千焦(KJ)大卡(kcal)1千瓦时(kwh)= 3600kj备注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1kcal=4.1868KJ=4.1868×10-3MJ=4.1868×10-6GJ1kwh=3600KJ=3.6MJ=3.6×10-3GJ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y=5000kcal/kg=20934KJ/kg1kg标准煤热值Qy=7000kcal/kg=29.3×103KJ=0.0293GJ/kg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1T标煤=1.4T原煤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br=B/Q=1/Qyη=1/0.0293η=34.12/η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当ηW=0.89,ηg=0.958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9×0.958=40kg/GJ当ηW=0.80,ηg=0.994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0×0.994=42.9kg/GJ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一、热电比(R):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1kwh=3600KJ(千焦) 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R=(Qr/Eg×36)×100%式中: Qr——供热量GJ Eg——供电量万kwh4、示例: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R=(16×104/634×36)×100%=701%二、综合热效率(η0)1、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1万kwh=36GJ1kcal=4.1868KJ1kg标煤热值=7000kcal1kg标煤热值=7×103×4.1868=29.3×103KJ=0.0293GJ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η0=[(Qr+36Eg)/(B×29.3)]×100%式中:Qr——供热量GJEg——供电量万kwhB——总标煤耗量t4、示例: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η0=[(16×104+36×634)/(6442+2596)×29.3]×100%=69%1. 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凝汽器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称为端差.2.处于高度真空状态下的凝汽器,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总有一些不凝结的气体存在。
火电厂循环水热量计算公式
火电厂循环水热量计算公式一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Q = m * c * ΔT
其中,
Q 代表热量(单位为焦耳,J)
m 代表水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c 代表水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ΔT 代表水温的变化(单位为摄氏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参数来计算循环水的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循环水的热量计算还涉及到其他因素,例如所处的循环系统、循环水的流速等,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些修正因子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1.1设计目的1.学习电厂热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般途径和方案论证、优选的原则2.学习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和发电厂主要热经济指标计算的内容、方法3.提高计算机绘图、制表、数据处理的能力1.2原始资料西安某地区新建热电工程的热负荷包括:1)工业生产用汽负荷;2)冬季厂房采暖用汽负荷。
西安地区采暖期101天,室外采暖计算温度–5℃,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0℃,工业用汽和采暖用汽热负荷参数均为0.8MPa、230℃。
通过调查统计得到的近期工业热负荷和采暖热负荷如下表所示:热负荷汇总表1.3计算原始资料(1)锅炉效率根据锅炉类别可取下述数值:锅炉类别链条炉煤粉炉沸腾炉旋风炉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效率0.72~0.850.85~0.900.65~0.700.850.85~0.90(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机械效率及发电机效率的常见数值如下:汽轮机额定功率750~600012000~250005000汽轮机相对内效率0.7~0.80.75~0.850.85~0.87汽轮机机械效率0.95~0.980.97~0.99~0.99发电机效率0.93~0.960.96~0.970.98~0.985(3)热电厂内管道效率,取为0.96。
(4)各种热交换器效率,包括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一般取0.96~0.98。
(5)热交换器端温差,取3~7℃。
(6)锅炉排污率,一般不超过下列数值:以化学除盐水或蒸馏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2%以化学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5%(7)厂内汽水损失,取锅炉蒸发量的3%。
(8)主汽门至调节汽门间的压降损失,取蒸汽初压的3%~7%。
(9)各种抽汽管道的压降,一般取该级抽汽压力的4%~8%。
(10)生水水温,一般取5~20℃。
(11)进入凝汽器的蒸汽干度,取0.88~0.95。
(12)凝汽器出口凝结水温度,可近似取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水温度。
2、原则性热力系统2.1设计热负荷和年持续热负荷曲线根据各个用户的用汽参数和汽机供汽参数,逐一将用户负荷折算到热电厂供汽出口,见表2-1。
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设计计算)一、计算任务书(一)计算题目国产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设计计算)(二)计算任务1.根据给定热力系统数据,计算气态膨胀线上各计算点的参数,并在h-s图上绘出蒸汽的气态膨胀线;2.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气轮机进汽量Do,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D j、G j;3.计算机组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4.绘出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并将所计算的全部汽水参数详细标在图中(要求计算机绘图)。
(三)计算类型定功率计算(四)热力系统简介某火力发电场二期工程准备上两套660MW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采用一炉一机的单元制配置。
其中锅炉为德国BABCOCK公司生产的2208t/h自然循环汽包炉;气轮机为GE公司的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660MW凝汽式气轮机。
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如图5-1所示。
该系统共有八级不调节抽汽。
其中第一、二、三级抽汽分别供三台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八级抽汽分别供四台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0.9161Mpa压力除氧器的加热汽源。
第一、二、三级高压加热器均安装了内置式蒸汽冷却器,上端差分别为-1.7℃、0℃、-1.7℃。
第一、二、三、五、六、七级回热加热器装设疏水冷却器,下端差均为5.5℃。
气轮机的主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出,依次流过轴封加热器、4台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
然后由气动给水泵升压,经三级高压加热器加热,最终给水温度达到274.8℃,进入锅炉。
三台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除氧器,第五、六、七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第八级低压加热器;第八级低加的疏水用疏水泵送回本级的主凝结水出口。
凝汽器为双压式凝汽器,气轮机排气压力 4.4/5.38kPa。
给水泵气轮机(以下简称小汽机)的汽源为中压缸排汽(第四级抽汽),无回热加热其排汽亦进入凝汽器,设计排汽压力为6.34kPa。
锅炉的排污水经一级连续排污利用系统加以回收。
扩容器工作压力1.55Mpa,扩容器的疏水引入排污水冷却器,加热补充水后排入地沟。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1.1设计目的1.学习电厂热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般途径和方案论证、优选的原则2.学习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和发电厂主要热经济指标计算的内容、方法3.提高计算机绘图、制表、数据处理的能力1.2原始资料西安某地区新建热电工程的热负荷包括:1)工业生产用汽负荷;2)冬季厂房采暖用汽负荷。
西安地区采暖期101天,室外采暖计算温度–5℃,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0℃,工业用汽和采暖用汽热负荷参数均为0.8MPa、230℃。
通过调查统计得到的近期工业热负荷和采暖热负荷如下表所示:热负荷汇总表1.3计算原始资料(1)锅炉效率根据锅炉类别可取下述数值:锅炉类别链条炉煤粉炉沸腾炉旋风炉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效率0.72~0.85 0.85~0.90 0.65~0.70 0.85 0.85~0.90(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机械效率及发电机效率的常见数值如下:汽轮机额定功率750~6000 12000~25000 5000汽轮机相对内效率0.7~0.8 0.75~0.85 0.85~0.87汽轮机机械效率0.95~0.98 0.97~0.99 ~0.99发电机效率0.93~0.96 0.96~0.97 0.98~0.985 (3)热电厂内管道效率,取为0.96。
(4)各种热交换器效率,包括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一般取0.96~0.98。
(5)热交换器端温差,取3~7℃。
(6)锅炉排污率,一般不超过下列数值:以化学除盐水或蒸馏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2%以化学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5%(7)厂内汽水损失,取锅炉蒸发量的3%。
(8)主汽门至调节汽门间的压降损失,取蒸汽初压的3%~7%。
(9)各种抽汽管道的压降,一般取该级抽汽压力的4%~8%。
(10)生水水温,一般取5~20℃。
(11)进入凝汽器的蒸汽干度,取0.88~0.95。
(12)凝汽器出口凝结水温度,可近似取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水温度。
2、原则性热力系统2.1设计热负荷和年持续热负荷曲线根据各个用户的用汽参数和汽机供汽参数,逐一将用户负荷折算到热电厂供汽出口,见表2-1。
热力发电厂Thermal power plant课程代码:02410070学分:2.5学时:40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0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汽轮机适用专业:热能工程教材:《热力发电厂》郑体宽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热力发电厂》阐述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热经济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发电厂中的应用,着重介绍国内600MW及以上大型机组以及热力系统。
《热力发电厂》是针对电厂热能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发电厂的热经济性及分析方法课程目标2:提高电厂热经济性的途径课程目标3:新型动力循环课程目标4: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及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1……m-n1.毕业要求1-1:2.毕业要求……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第一章热力发电厂的评价(-)教学内容第一节热力发电厂的安全可靠性第二节火力发电厂的环保评价第三节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评价第四节凝汽式发电厂的热经济性指标第五节发电厂的技术经济比较与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第六节我国能源和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教学要求讲解热力发电厂评价的相关技术指标。
(三)重点和难点各种专业术语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第二章热力发电厂的蒸汽参数及其循环(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提高蒸汽初参数第二节降低蒸汽终参数第三节给水回热循环第四节蒸汽再热循环第五节热电联产循环(二)教学要求定性分析各种参数变化对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影响。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1.1 设计目的1.学习电厂热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般途径和方案论证、优选的原则2.学习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和发电厂主要热经济指标计算的内容、方法3.提高计算机绘图、制表、数据处理的能力1.2 原始资料西安某地区新建热电工程的热负荷包括:1)工业生产用汽负荷;2)冬季厂房采暖用汽负荷。
西安地区采暖期101 天,室外采暖计算温度–5℃,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1.0℃,工业用汽和采暖用汽热负荷参数均为0.8MPa、230℃。
通过调查统计得到的近期工业热负荷和采暖热负荷如下表所示:热负荷汇总表采暖期非采暖期项目单位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用户工业t/h1751421081269275热负荷采暖t/h17772430001.3 计算原始资料(1)锅炉效率根据锅炉类别可取下述数值:锅炉类别链条炉煤粉炉沸腾炉旋风炉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效率0.72~0.850.85~ 0.900.65~ 0.700.850.85~ 0.90(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机械效率及发电机效率的常见数值如下:汽轮机额定功率750~ 600012000~ 250005000汽轮机相对内效率0.7~ 0.80.75~ 0.850.85~0.87汽轮机机械效率0.95~ 0.980.97~ 0.99~ 0.99发电机效率0.93~ 0.960.96~ 0.970.98~0.985(3)热电厂内管道效率,取为0.96。
(4)各种热交换器效率,包括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一般取0.96~0.98。
(5)热交换器端温差,取3~ 7℃。
(6)锅炉排污率,一般不超过下列数值:以化学除盐水或蒸馏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2%以化学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5%(7)厂内汽水损失,取锅炉蒸发量的3%。
(8)主汽门至调节汽门间的压降损失,取蒸汽初压的3%~ 7%。
(9)各种抽汽管道的压降,一般取该级抽汽压力的4%~ 8%。
(10)生水水温,一般取 5~ 20℃。
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单位供电标煤耗单位发电标煤耗单位供热标煤耗bg=bd/[1-(ed/100)]bd=(Bd/E)*102Bd=B(1-α)br=(Br/Qr)*103Br=Bαg/kwhg/kwhTKg/GJT4 R热电比R=(Qr/36Eg)*1025η0热效率η0=[(Qr+36Eg)/29.3B]*102(%)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千焦(KJ)大卡(kcal)1千瓦时(kwh)= 3600kj备注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1kcal=4.1868KJ=4.1868×10-3MJ=4.1868×10-6GJ1kwh=3600KJ=3.6MJ=3.6×10-3GJ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y=5000kcal/kg=20934KJ/kg1kg标准煤热值Qy=7000kcal/kg=29.3×103KJ=0.0293GJ/kg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1T标煤=1.4T原煤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br=B/Q=1/Qyη=1/0.0293η=34.12/η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当ηW=0.89,ηg=0.958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9×0.958=40kg/GJ当ηW=0.80,ηg=0.994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0×0.994=42.9kg/GJ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一、热电比(R):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1kwh=3600KJ(千焦) 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R=(Qr/Eg×36)×100%式中: Qr——供热量GJ Eg——供电量万kwh4、示例: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R=(16×104/634×36)×100%=701%二、综合热效率(η0)1、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1万kwh=36GJ1kcal=4.1868KJ1kg标煤热值=7000kcal1kg标煤热值=7×103×4.1868=29.3×103KJ=0.0293GJ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η0=[(Qr+36Eg)/(B×29.3)]×100%式中:Qr——供热量GJEg——供电量万kwhB——总标煤耗量t4、示例: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η0=[(16×104+36×634)/(6442+2596)×29.3]×100%=69%1. 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凝汽器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称为端差.2.3. 2.处于高度真空状态下的凝汽器,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总有一些不凝结的气体存在。
热电厂热力过程及效率分析第一部分:热力学基础热电厂是以蒸汽为工质的一个热力系统,因此,对热电厂的分析必须建立在热力学定律及理想热力循环的基础上。
一、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热力系:在分析热力过程或现象时,常从若干物体中取出需要研究的对象,这被取出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
热力系可以是元件或设备,也可以是系统或空间。
在同一个大的热力系统中,因研究问题的不同所选择的热力系也不同。
以热电厂为例,可以把锅炉、汽轮机或单独一部分蒸汽管道作为一个热力系研究锅炉运行、汽轮机运行或管道损失问题,也可以把锅炉、管道及汽轮机共同作为一个热力系研究发电供汽过程存在的问题。
外界:热力系以外的物质世界统称为外界或环境;边界:热力系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因此热力系即为由界面包围的作为研究对象的物体的总和。
按热力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情况不同,热力系主要有:闭口系:热力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开口系:热力系与外界之间有物资交换,或者说有物质穿过边界。
按热力系绝热系:热力系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孤立系:热力系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2.热力过程与热力循环:2.1概念:热力系状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称为热力过程。
热力系统从一个初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2.2工程中常见的两类热力循环:P热能动力和制冷装置热机的经济性用热效率衡量,等于净功与向循环输入的热量比,η=W/Q0热力循环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第一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能量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具体体现。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任何发生能量传递和转换的热力过程中,传递和转换的能量的总量保持恒定不变。
“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2.热力过程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热力系与外界传递能量的方式有两种:作功和传热。
2.1功:力学中功的定义为物体所受的力与沿力的方向所产生的位移之积。
δW=F.dx在热力学中功的定义为:功是物系间相互作用而传递的能量,当系统完成作功时,其对外界的作用可用在外界举起重物的单一效果来代替。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1.1 设计目的1. 学习电厂热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般途径和方案论证、优选的原则2. 学习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和发电厂主要热经济指标计算的内容、方法3. 提高计算机绘图、制表、数据处理的能力 1.2 原始资料西安 某地区新建热电工程的热负荷包括:1)工业生产用汽负荷; 2)冬季厂房采暖用汽负荷。
西安 地区采暖期 101 天,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5℃,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1.0℃,工业用汽和采暖用汽热负荷参数均为 0.8MPa 、230℃。
通过调查统计得到的近期工业热负荷和采暖热 负荷如下表所示:1.3 计算原始资料(1)锅炉效率根据锅炉类别可取下述数值:锅炉类别 链条炉煤粉炉沸腾炉旋风炉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效率 0.72~0.85 0.85~0.90 0.65~0.700.85 0.85~ 0.90(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机械效率及发电机效率的常见数值如下:汽轮机额定功率 750~ 6000 12000 ~ 25000 5000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0.7~0.8 0.75~ 0.85 0.85~0.87汽轮机机械效率0.95~0.98 0.97~ 0.99 ~ 0.99发电机效率0.93~0.960.96~ 0.970.98~0.9853)热电厂内管道效率,取为 0.96。
4)各种热交换器效率,包括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一般取 0.96~0.98。
5)热交换器端温差,取3~7℃。
2%6)锅炉排污率,一般不超过下列数值:以化学除盐水或蒸馏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以化学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5%7)厂内汽水损失,取锅炉蒸发量的3%。
8)主汽门至调节汽门间的压降损失,取蒸汽初压的3%~7%。
9)各种抽汽管道的压降,一般取该级抽汽压力的4%~8%。
10)生水水温,一般取5~20℃。
11)进入凝汽器的蒸汽干度,取0.88~0.95。
12)凝汽器出口凝结水温度,可近似取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水温度。
2、原则性热力系统2.1 设计热负荷和年持续热负荷曲线根据各个用户的用汽参数和汽机供汽参数,逐一将用户负荷折算到热电厂供汽出口,见表2-1 。
用户处工业用汽符合总量:采暖期最大为175 t/h, 折算汇总到电厂出口处为166.65 t/h 。
2-1折算到热电厂出口的工业热负荷,再乘以0.9 的折算系数,得到热电厂设计工业热负荷,再按供热比焓和回水比焓(回水率为零,补水比焓62.8 kJ/kg)计算出供热量,见表2-2。
根据设计热负荷,绘制采暖负荷持续曲线和年热负荷持续曲线图,见图2-1 、图2-2。
表2-2 热电厂设计热负荷2%图2-1 采暖热负荷持续曲线图图2-2 年热负荷持续曲线图2.2 装机方案的拟定根据热电厂设计热负荷和建厂条件,热电厂最终规模是50MW 以下,由于采暖热负荷占整个热负荷比重一般,所以不建热水网。
采暖用汽和工业用汽同管输送,因此拟定以下装机方案:(见图2-3 )2× CC12-4.9/0.98/0.17 型双抽汽供热式次高压汽轮机发电机组;1× B12-4.9/0.98 型背压供热式次高压汽轮机发电机组;3× 75 t/h 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本方案设有三台锅炉,三台汽轮机,主蒸汽系统采用母管制。
背压机组(B12 机组)的排汽,一部分作为 1 号高加的加热用汽,另一部分作为供热汽源。
抽汽机组CC12 有 3 级非调整抽汽和 2 级调整抽汽,其中第 1 级调整抽汽和第 1 级非调整抽汽共用一个抽汽口,第 2 级调整抽汽和第 2 级非调整抽汽共用一个抽汽口,第 1 级调整抽汽做为供热抽汽,第 2 级调整抽汽做为补充水加热蒸汽。
除氧器加热用汽量是第 2 级非调整抽汽,除氧器定压运行。
该系统配置减温减压器,保留或新建调峰锅炉,机组供热不足部分先由锅炉的新蒸汽减温减压后提供,再由尖峰锅炉提供。
减温减压器所用的减温水来自给水泵出口。
系统设连排扩容器,扩容蒸汽进入除氧器。
功热蒸汽的凝结水不回收,补充水(生水)由CC12 机组的第 2 级调整抽汽加热后,去化水车间,再去除氧器。
390D b=18399.069 5.4p 450t 3312.9h4.9p 435t 3282.85h定进气量92 t/h ,最大进气量104.4t/h ,第一级调整抽汽量30 ~ 50 t/h ,第二级调整抽汽量D oj=107..08D L=151..6790.87.973汽水损失D OB=15.1.70.8p 230t 2907h2.411.17 h58.2823t534p9.B12-4.9/0.98oc2= h58.2823t534p9.× CC12-4.9/0.98/0.17Dw=2.99Dw=0.0减温水h76.4122p500. 10.37=c D h709DTB+DTC=D Tj =200..079236.81D TB+D TC+D Tj=26547..2680.41.73=467.0782h0h408h 128.65hD =1.2 ××注:1.D 流量,单位t/h 。
图中数据分子为季最大负荷工况计算结果。
分母为非采暖季最小负荷工况计算结果。
2.h 焓,单位kj/kg ;t 温度,单位℃3. p压力,单位MPa4.采暖季3台汽机加减压减温器供汽并需外部小锅炉调峰,非采暖季最小负荷工况B12汽机停运。
生水2693.11hD2=4134..013补充水从化水车间来518.84h2.99 Dw=0.093.2744.69h2693.9h 711.76 h+DD11BC减温水518.84h167h433.67h62.8h30 t/h 。
本方案的计算原则是,让B12尽量多供热负荷,CC12汽机第二级调整抽汽作热电厂补水加热用汽。
(二)原则性热力系统本方案原则性热力系统见图2-3。
(三)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1. 参数级符号说明见表2-3表2-3 参数及符号名称符号单位名称符号单位锅炉蒸发量D b th CC12 机组机电效率mg,C2锅炉排污量D b1 th B12 汽机进汽量D oBth排污扩容蒸汽量D f th B12 汽机高加用汽量D1B th 扩容器排污水量D psth B12 汽机外供汽量D TBth全厂汽水损失量D1 th CC12 汽机进汽量D0Cth 锅炉给水量D fwth CC12 汽机高加用汽量D1Cth全厂补充水量D math C12 汽机高加用汽量D1 th 锅炉减温减压汽量D 0jth CC12 汽机外供汽量D TCth减温减压后汽量D Tj th CC12 除氧器用汽量D2 th 减温减压喷水量D w th CC12 生水预热器用汽量D2s th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gl CC12 凝汽量D c th加热器换热效率h CC12 低压加热器用汽量D3 th476.54h图2-3 B12-4.9/0.98 + 2×CC12-4.9/0.98/0.17 + 3×75 t/h 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2.3 汽轮机热力特性资料与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及其计算(一)机组热力特性资料2. 计算条件计算工况:采暖期最大热负荷工况,此时对应汽轮机最大进气量和最大调整供热抽汽量;设锅炉排污量:D bl = 0.02 D b;汽水损失量:D1 = 0.03 D b;ηh = =0.98。
各效率取值见表h2-4。
表2-4 主要效率取值3. 锅炉减温减压供热系统热力计算公式物质平衡方程D 0 jDwDTj (a)能量平衡方程3282.85D 0 j518.84 D w 2907D Tj (b)把(a)式带入(b)式得3282.85D 0 j518.84D w 2907D Tj解得DTj 1.168D 0j (3-62)D TjDTjD0j 1.168D 0j (3-63)4. 方案一的计算(1)锅炉汽水流量计算公式1)锅炉蒸发量D b (D0C D0B D0j)/(1 0.03) 1.030928(D0 D0B D0j)(3-64)2)锅炉排污量D b1 0.02 D b 0.020619(D0 D0B D0 j)(3-65)3)锅炉给水量D fw D b D b1 1.051546(D0 D0B D0j)(3-66)4)锅炉扩容排污系统计算物质平衡方程D b1 D f D ps(a )能量平衡方程1179 0.98D b1 2693D f 467.08Dps(b)把( a)式带入(b)式得Df 0.0063757(D0 D0B D0j)(3-67)DpsDb1Df 0.0142428(DD0BD0j) 3-68)5)补充水量计算,若不考虑回水Dma (D TC D TB D Tj )D L D ps(DTCDTBDTj )0.03 1.030928(D 0C D 0BD0j )(DTC D TB D Tj ) 0.0451707(D 0C D 0B D 0 j )(2) B12-4.9/0.98 热力系统计算公式1)B12 机高加用汽量计算高加用汽量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由 B12 汽轮机排气提供, 为 D 1B,另一部分由CC12第一 级抽汽提供,为 D 1C。
假定 B12 抽汽加热对应的给水量是 D oB和 CC12一级抽汽加热剩余 的给水量,则高加能量平衡方程: 0.98 (2907 711.76) D 1B1.051546 (719.67 518.84) D0B解得高加用汽D 1B0.0981632 D 0B(3-70)2)B12 机外供汽量 D TB D 0B D 1B 0.901837 D 0B (3-71)3)B12 机发电功率(3)CC12-4.9/0.98//0.17 热力系统计算公式1) CC12高加用汽量计算高加能量平衡方程0. 9 8 2 9 0 7 7 1 1D . 17C 67 1 9. 6 7 5 1 8. 8 4D 0C 1. 0D 5 10j 5 4 62)生水预热器用汽量计算生水预热器的热平衡:计算时考虑 20%的化学水处理水量损失。
0.98 2744.69 476.54 D 2s 1.2 167.47 62.8 D maD 2s0.056507 D TC D TB D Tj 0.002553 D 0C D 0B D 0j(3-74)解得高加用汽量D 1C 0.098163D 0CD0j3-73)0.0142428(D 0C D 0B D 0j )3-69)P e,B3282.85 2907 D 0B 0.857 / 3.6 79.868 D 0B3-72)3)低压加热器用汽量计算公式低压热平衡:0.98 2693 433.07 D3= 407.68 128.65 D3 D c 低加用汽量: D3=0.144149D c(3-75)4)除氧器用汽量计算公式除氧器热平衡0.98 2744.69 D 2 146.5 D bs 476.54 D 2s 711.76 D1C D1B 407.68 D 3 D c 2693.11D f=518.84( D fw +D w)把式(3-69),(3-73),(3-70),(3-67),(3-74),(3-75)带入上式,并整理得D 2=0.167563 D0C D0B D0j 0.032406 D 0j(3-76)0.064476D TC D TB D Tj 0.173413D c5)CC12汽量平衡D0C=D1C+D TC+D 2+D 2s+D3+D c 把式(3-73),式(3-74),式(3-75)带入上式,并整理得Dc 0.753780 D 0C 0.175244 D 0B 0.309750 D 0 j 1.021937 D TC0.008209( D TB D Tj)(3-77)6)CC12发电量计算公式P e,C 0.829 [ 3282.85 2907 D1C D TC 3282.85 2744.69 D2 D 2s+ 3282.85 2693.94 D3 (3282.85 2308.47)D C] /3.6(3-78)整理上式得P e, C 85.825852D TC 29.577843D0C 75.641244D0j 21.081845D0B 0.987569 D TB D Tj 225.867097D c(3-79)或Dc 0.004427Pe,C 0.130952 D 0 C0.093337 D 0B0.379984D TC0.334893 D 0 j 0.004372( D TB D Tj)(3-80)代入式(3-77),并整理得D0C= 0. 0 0 5P0e0,C4 0. 0D920B578 0D. 00j 284190. 7 2D5T C5 90 0. D0T0B4 D3 3T7j ()3-81)(4)方案一各部分实际用汽量计算面推导出来汽机进汽量(D0)、凝汽量(D c)与发电功率(P e)和供汽量(D T)之间的关系,现将有关数据代入,可计算出方案一在采暖期最大负荷下汽机、锅炉等各部分实际用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