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观察记录表(马丽丽)
- 格式:docx
- 大小:18.95 KB
- 文档页数:12
幼儿园大班教师多彩个案观察记录个案学生基本信息: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5岁家庭背景:独生子女,父母双职工学习能力:较强,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社交能力:较强,积极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情绪表达能力:较强,会通过言语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身体发展状况:正常,身体健康,喜欢运动个案观察记录:观察日期:xxxx年xx月xx日观察时间:上午8点半至12点观察内容:小明在园期间表现出较强的艺术绘画能力。
在绘画活动中,他总是能够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今天的观察重点是观察小明在绘画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和互动能力。
观察过程:上午8点半,幼儿园大班开始绘画活动,老师提供了彩色纸、彩色笔和水彩笔等绘画材料。
小明迅速找到他对应的座位,开始专注地握着彩色笔,思考着画什么。
9点,小明开始动笔,他选择了一张红色的彩色纸,并用蓝色的水彩笔描绘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他很细心地涂满整个纸张,并注意到天空中有几朵白云。
接着,他又拿起绿色的水彩笔,画出一根高高的大树,树上有许多树叶。
他用夸张的笔触画出了树叶的形状,栩栩如生。
在树的下方,他又画了几根长长的草,通过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勾勒出生动的效果。
10点,小明画完了天空、大树和草,他开始思考要在这个画面中加入什么元素。
他仔细观察周围,寻找灵感。
突然,他看到天空中飞过一个小鸟,他立刻兴奋地拿起黄色的水彩笔,在画面中画了一只小鸟。
“叽叽喳喳”小明模仿小鸟的叫声,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
11点,小明画完了小鸟,他仔细观察画面,想着还需要加入什么。
他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
突然,他啊了一声,“我还需要加一匹马!”小明用咖啡色的水彩笔画了一匹奔跑的马在画面的右下角。
他用细细的线条勾勒出马的轮廓,用红色的水彩笔勾画了马的眼睛,使马显得栩栩如生。
11点半,小明完成了他的绘画作品,他满意地欣赏着画面。
其他同学们也纷纷赞美小明的绘画才能,有的同学还向他请教画技巧。
观察结果:小明在绘画活动中展现出了较强的艺术绘画能力。
幼儿个案研究记录
幼儿姓名王心晨班级中三研究教师姚娅妮第一次研究时间研究主题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2015年10月23日研究目标:
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
行为观察:
角色游戏中的娃娃家一直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尤其是心晨小朋友,很多时候会选择娃娃家进行角色扮演,今天也不例外,来到娃娃家就拿起了毛线开始绕了起来。
绕着绕着毛线乱掉开始了,心晨小朋友就把毛线扔边上了,去抱起了娃娃,又想着给娃娃喂饭。
我走过去轻轻的问:妈妈怎么把毛线团扔地上了呀,而且都乱了。
心晨小朋友赶紧捡起了毛线,把它放进了一个碗里,他说:这个不是毛线,是面条,我要喂娃娃吃的。
说着就拿起了“面条”,开始喂娃娃吃了起来。
原因分析:
在讲评时我请他来介绍了这个毛线变面条的方法,同时也鼓励了心晨小朋友要随时整理好玩具,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后他在游戏结束后就主动的去整理玩具了。
有时孩子不经意的行为需要老师去发现,并朝好的方面去鼓励他,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孩子,这也是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应对策略:
在讲评时我请他来介绍了这个毛线变面条的方法,同时也鼓励了心晨小朋友要随时整理好玩具,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后他在游戏结束后就主动的去整理玩具了。
有时孩子不经意的行为需要老师去发现,并朝好的方面去鼓励他,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孩子,这也是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研究效果:
心晨小朋友这次整理玩具的习惯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特别高兴,相信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他会让自己养成整理的好习惯的。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一、观察对象:小华(化名)二、观察日期:2022年10月1日三、观察地点:幼儿园教室四、观察目的:了解小华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表现,为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1.观察时间:上午9:00-10:00(1)小华在教室里独自玩耍,拿着积木拼搭。
他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有时会将积木扔在地上,表现出一定的破坏性行为。
(2)老师过来询问小华是否需要帮助,小华表示不需要。
老师微笑着离开,小华继续拼搭积木。
(3)小朋友小明过来找小华一起玩,小华表示同意。
两人一起玩滑梯,互动良好,但小华在玩耍过程中,偶尔会推搡小明。
2.观察时间:上午10:00-11:00(1)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做早操,小华积极参与,动作标准,但表情略显严肃。
(2)早操结束后,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
小华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制作出一幅美丽的画作。
(3)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小华与旁边的小丽交谈,询问对方制作的进度。
两人互动良好,但小华声音较大,影响了其他小朋友。
3.观察时间:中午12:00-13:00(1)午餐时间,小华能够独立进食,但有时会将食物掉在桌子上。
(2)老师提醒小华注意餐桌礼仪,小华表示知道了,之后进食过程中,掉食物的情况有所改善。
(3)午休时间,小华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老师过来安抚,小华逐渐平静下来,入睡。
4.观察时间:下午14:00-15:00(1)下午活动时间,小华参加户外游戏,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
(2)在游戏中,小华与小朋友小李发生争执,小华情绪激动,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老师及时制止小华的行为,引导他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小华逐渐平静下来,与小朋友和解。
5.观察时间:下午15:00-16:00(1)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绘画活动,小华表现出较强的绘画能力,作品富有创意。
(2)在绘画过程中,小华与旁边的小王交谈,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
两人互动良好,但小华声音较大,影响了其他小朋友。
(3)绘画活动结束后,老师对小朋友们的作品进行评价。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记录表
时间:观察者:
班级大班幼儿姓名性别女年龄6岁观察内容让遵守幼儿的秩序,增加自信心
幼儿行为描述
今天,孩子们来到了欢乐的运动场,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
在活动开始前,我和小朋友一起设置了游戏规则。
玩时,有的在滑滑梯上玩;有的在荡秋千上飞舞;还有的在攀爬区玩耍、还有的在独木桥的快乐的摇摆等。
欢声笑语在操场上荡漾着。
过一会,我就看到了庄琳在滑滑梯下面走上去,真好快要一个滑下来的小朋友撞到了一起,看到这个情况,我赶紧叫住了庄琳,让他赶紧下来。
问他你这样做对吗?之间庄琳说:老师我这样是没有遵守游戏的规则,那你可以遵守吗?我可以的,你看当你走上去的时候,别人滑下来撞到了你,这样不是会受伤吗?千万不能这么危险的动作可以吗?宸星点点头说:可以的。
老师相信你,同时会一直关注你有没有遵守幼儿的规则哦!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之间宸星一会滑滑梯、一会荡秋千,非常遵守游戏的规则。
有效回应
庄琳在规则意识这方面会比较薄弱,平时爸爸妈妈做生意比较忙,对于孩子的规则意识比较少,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针对宝贝的情况我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多于关注孩子的,大班的孩子还是能够分辨事情的对错。
多于孩子交流,同时也会家园的沟通,一起帮助孩子改正这个习惯。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展示观察老师:刘紫
观察班级:大1班
观察对象:幼儿
观察时间:2小时
观察地点:图书活动室
活动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活动使幼儿对读书提升兴趣
措施:
1、继续丰富图书区的数量,扩大图书的数量及范围。
2、鼓励更多的幼儿为全班小朋友讲述自己带来的图书。
3、家园合作将这种好的方法坚持下来。
总结:1.努力为幼儿创设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供幼儿自主选择图书和同伴一起阅读,激发幼儿读书的兴趣。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们讨论同伴之间遇到困难应相互帮助。
2017 年下半年个案观察记录表幼儿姓名王娅蕾幼儿班级大(1)班性别女观察日期2017.9.5 记录老师周莉娜王娅蕾,女孩,五岁,是个插班生,也是班上年龄较大的孩子。
口语表达能情况力发展一般,有一定的词汇量,能主动与人交流,普通话基本能运用合适的分析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对图书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在活动中较欠缺想象力,讲起故事时显得较平白、不生动,但绘画方面则有较丰富的想象。
这是王娅蕾插班后第一次参与小组阅读活动,当孩子们都已经纷纷拿起生动观察情况有趣的图书自由翻阅讲述着,王娅蕾轻轻地拿起图书,翻弄着讲述着书中的故事内容。
当老师走到她的身边时,她则马上停下来不说了。
即使是老师的有意提问,她也只点头或摇头不回答,但在集体讨论时她偶尔也会自言自语。
王娅蕾插班一个多星期,虽然也有认识的同伴,但对于胆小的孩子来说,与新老师直接交流还不是很适应。
而加上她的发音不清晰,也害怕同伴和老师会取笑,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说。
其实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训练其有意想象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循着文本和图画所提供的信息“有分析与意识”地再现故事情景的过程。
这种想象要紧紧围绕着故事展开,在学前初调整期幼儿常常会被自己感兴趣或自己熟悉的但与故事联系不大的细节所吸引,想象容易偏离主题,但是随着注意水平的提高,心理有意性的发展,图画故事书阅读经验的丰富,学前晚期儿童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长起来,这从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讨论的问题可以看出。
策略与措施看来要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首先就要争取她的信任,成为她的知心朋友。
而且更需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017 年下半年个案观察记录表 幼儿姓名杨承骏幼儿班级大(2)班性别男观察日期 2017.10.2记录老师马盈盈杨承骏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忙于打工,孩子主要由奶奶照看。
奶奶对孙子比较放任,过多的溺爱和纵容致使他养成了任性、蛮横的性格,在幼儿园玩游戏时经 情况常出现故意捣乱、搞破坏的行为,致使游戏出现无序、混乱的情况,老师为之头疼, 分析小伙伴们也敬而远之。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一)观察地点:中一班午睡室观察时间:每次午睡时间观察记录:第一次与晨晨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非常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
就拿每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是那个一直睡不着的孩子。
针对晨晨这种情况,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观察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在小声地哼唱。
这是谁呢?寻着声音找过去,原来晨晨还没睡着。
观察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接着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声:“晨晨掐我!”原来又是晨晨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
观察分析:晨晨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
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教育策略: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形成良好睡眠习惯。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
”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
对此,在教育晨晨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帮助她睡眠。
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
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
等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的渠道。
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