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病防控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精选10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措施的重要性,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
我们应当如何写措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篇1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
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
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为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孙广富副组长:刘祥涛王兴林刘莉成员:刘益民郝新海朱桂真蒋兴超刘云艳陈飞胡三永李红2、职责:(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制度范例疾病防控工作总结大龙卧中心小学____年____月本校遵循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与____部门合作,全面执行常见病防治措施,以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我们强化健康教育,运用多种渠道增强六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升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驱虫防治策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大便粪检,发现蛔虫阳性率____%。
对阳性者给予驱虫药物治疗,并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检查指甲。
同时,强调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清洗的瓜果蔬菜。
二、龋齿预防措施我们利用广播和板报进行宣教,强调口腔卫生,指导学生正确刷牙和使用漱口水,确保所有学生参与。
同时,我们重视统计工作,以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
三、贫血防控措施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贫血学生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和学生了解预防贫血的必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和过度食用零食。
确保三餐能量分配合理,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四、营养不良与肥胖防治我们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防止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
五、沙眼防控策略对全校学生进行沙眼筛查,未发现沙眼病例。
对疑似病例进行治疗,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预防和治疗沙眼的方法,强调个人卫生,防止接触传染。
六、近视眼防治我们与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紧密合作,定期检查学生视力,详细记录并分析视力下降的原因。
对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对视力正常的学生进行预防近视的教育,确保眼保健操质量,并定期检查用眼卫生、课间休息、作业负担和教室的采光照明,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提出改进建议。
____-____学年度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总结本年度,我们构建了由校长、政教处、总务处、校医室和班主任组成的健康教育网络,落实健康教育,强化预防质量。
学生的体育达标率超过____%,防近覆盖率达到____%,视力不良率保持在____%以内,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____%,防龋率达到____%。
学校疾病防控制度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制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疾病防控在制度。
1、学校应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制定班主任教师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学校应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
定期召开班主任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训练。
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3、制定预防疾病措施:(1)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学和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应不少于2--____次。
(2)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不要共用茶具、餐具。
(4)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学生若发生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就医;教师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6)学校卫生室应按照规定定期消毒。
4、一旦发现师生当中出现异常及疑似传染病病例、立即启动疾病防控预案进行处置。
5、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保证师生健康。
学校疾病防控制度(2)是指学校在面对疾病传播和防控工作时所规定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疾病防控制度:1. 学校开展学生健康监测: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相关健康信息,以便及时发现疾病症状。
2.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学校定期对教室、公共场所、食堂等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学校环境的卫生。
3. 健康教育和宣传: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卫生意识和防病意识,宣传正确的健康行为和防病知识。
4. 排查患病人员:学校及时排查学生和教职工是否有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等,并及时隔离和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1、营养不良和肥胖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____%,体重在标准体重____%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____%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____%为超重,高于____%为肥胖。
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____%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
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学校计划针对此种情况开展午餐营养配餐工作,同时也希望家长为学生做好早晚两餐,帮助学生改掉偏食习惯,做到热量和营养素的合理搭配。
2、近视眼的预防与治疗轻度近视即应引起注意,尽量找出原因以防程度加深,原则上讲,患近视眼后,应在眼科医生验光之后,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使视物清晰,减轻视觉疲劳。
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及早预防:①不在暗处及行进的车船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
②阅读写字时,桌面上的照明不低于25W,姿势要端正、眼睛离桌面的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
③在看电视时,应保持室内一定的亮度,人距电视____米左右,并最好不超过半小时就休息____分钟。
④看书学习____小时之后,可眺望远方的绿色花草树木。
⑤不要戴别人的眼镜,以免对眼睛造成损害。
3、沙眼沙眼在中小学生中发病率也较高,这种疾病是由沙眼依原体感染引起的。
学校在生理课和健康教育课上均给学生介绍了预防沙眼的知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
如发现孩子眼睛红肿、流泪、有异物感、眼屎多等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治疗,或用利福平、____%磺胺醋铣钠液等眼药水点眼治疗。
4、红眼病做好宣传工作,红眼病好发于夏秋季。
预防要避免与病人接触,若接触病人,要用肥皂洗手;不用手揉眼,手帕、毛巾、脸盆等应个人专用;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与饮酒;患病后不到公用澡堂洗澡、游泳池游泳。
一旦发现红眼病人,立即隔离治疗。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一、预防传染病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学生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管理。
严格落实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工作,完善学生免疫接种档案。
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缺课原因,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置。
二、近视防控开展学生视力状况监测,加强近视眼防治工作,督促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严格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
定期开展学生视力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爱眼护眼意识。
三、肥胖防控加强学生饮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
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完善学生体重监测体系,定期开展肥胖风险评估,采取干预措施控制肥胖蔓延。
四、心理健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加强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关心和支持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
五、伤害预防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完善校园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加强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管理,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危险品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建立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动,共同关注和预防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做好学生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理和处置工作,及时救治受伤学生,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2024年学校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范本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校特制定了2024年学校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 旨在预防、控制和减少学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生率,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果。
二、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1.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调查及分析通过定期进行学生身体健康调查, 收集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生率的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 找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2.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宣传教育针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 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班主任会议等多种形式, 向学生和家长普及预防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知识, 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学校卫生环境的改善加强学校卫生环境的管理和改善, 定期进行校园清洁和消毒工作, 确保学生的居住和学习环境的卫生安全。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饮食卫生与营养管理制定健康餐食方案, 提供营养均衡的学生餐。
加强对食堂的监督和管理, 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安全, 避免食物污染。
组织学生和家长参加健康饮食讲座和活动, 普及合理营养知识。
5.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提升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培养。
增加体育课程的数量和质量, 并开设多种体育俱乐部和运动训练班, 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选择,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
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 教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学会合理处理压力和问题。
三、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措施1.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加强消毒措施, 定期开窗通风。
提倡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手肘遮挡。
避免接触病毒源和患者, 尽量减少人群聚集。
2.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加强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 确保食材新鲜和加工卫生。
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进食和暴饮暴食。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是学校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旨在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症以及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1. 感冒:指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在打喷嚏、咳嗽后立即洗手。
避免与感冒病人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
2. 水痘:学校应在发现水痘患者后及时通知其他家长,并参照卫生部门的指导,采取隔离措施,减少患病人员之间的接触。
3. 流感:学校应定期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免疫力。
在发现流感病例后,应及时通报,采取隔离治疗和消毒措施。
4. 肠胃炎: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提醒学生勤洗手,不食用生食。
对于有肠胃炎症状的学生,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离校治疗措施。
5. 结膜炎:加强学生个人卫生管理,不与结膜炎患者共用毛巾、洗脸盆等物品。
发现病例后,及时派遣学生就医治疗,并对宿舍和教室进行消毒。
此外,学校还应制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开展卫生教育活动,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于病例的报告、隔离、治疗和消毒工作,应密切配合卫生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预防控制措施,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环境的卫生安全。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二)一、学校对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
二、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安全联络员任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组成的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三、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负责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四、学校不断加强学校校医,保健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加强学校卫生基础设施,按照课程方案规定,对学生进行有关专题性教育。
五、学生或教职工在家中发生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上班。
在校内出生传染性疾病要立即到隔离室休息,需转院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学生是一个具有较强传染性疾病感染风险的群体。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接触面广泛,易感染各种常见病和传染病。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各校应建立健全预防控制制度。
本文将介绍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制度。
一、预防常见病的措施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应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应勤洗手,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体质。
2.定期体检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管理,联系家庭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
3.加强病害防治工作学校要定期检查、清除害虫和致病菌,做好卫生和环境整治工作。
学校食堂应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加强食品卫生监管。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1.学校晨检工作学校应设立晨检岗位,配备专职医生或护士,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咳嗽、咽痛等症状的观察。
如发现患病学生,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2.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传染病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定期组织卫生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如洗手、咳嗽礼仪等。
3.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学校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特别是公共场所、餐厅、厕所等易受污染的地方。
学校要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病例及时上报,配合疾控部门的工作。
4.防控传染病的重点疾病学校要根据当地疫情和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重点疾病的防控工作。
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学校应及时配发口罩,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5.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防控措施和疫情信息。
学生有传染病症状的,家长应及时通知学校,配合学校的防控工作。
总结: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加强预防常见病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体检,加强病害防治工作。
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设置晨检岗位,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并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范文一、前言本篇制度旨在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常见病及传染病的发生。
通过建立规范的预防控制制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又有利于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
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学生,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
二、常见病预防控制1. 学校要定期开展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包括但不限于感冒、发烧、腹泻等。
宣传方式可采用讲座、宣传栏、课堂教育等形式。
2. 学生应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使用完洗手间、接触垃圾等情况下。
3. 学生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妥善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
4. 学校要定期开展学生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的早期症状。
5. 学校食堂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学生食品的安全卫生。
6. 学校要建立健全常见病的急救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发病时能得到及时救治。
三、传染病预防控制1. 学校要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建立相应的信息报告机制。
2. 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确保学生的免疫力。
3. 学生应避免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避免传播传染病。
4. 学校要保持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等传播。
5. 学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病人后,务必要洗手。
6. 学校要定期对校园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公共场所和学生经常接触的区域。
7. 学生应养成封闭性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减少传染源。
8. 学校要建立健全传染病的隔离管理制度,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并上报相关部门。
四、应急响应措施1. 学校要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建立传染病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2. 学校要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演练,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学校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体温、健康状况等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动态。
4. 学校要建立与家长的信息沟通机制,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为强化我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广泛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提升全校师生对结核病的防范意识,进而保障师生健康福祉,同时,我们致力于通过学校的辐射作用,将结核病防治知识传递给家庭和社区,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的认知水平,旨在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助力我市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顺利推进及卫生城市创建目标的实现。
为此,特制定以下计划:一、组织领导架构:1. 成立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组长:徐云峰(校长),负责全面领导与协调工作。
副组长:郭凯(教导主任),协助组长执行具体工作。
成员:各班班主任,负责日常教育与宣传工作。
二、核心工作任务:1. 加强领导与监督:领导小组需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审议结核病控制计划,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确保防治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2. 强化专业培训:学校分管领导及健康教育任课教师应积极参加市级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并承担校内培训任务,采用讲座形式对全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3. 融入常规教育: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常规卫生教育课程,通过主题班会、观看光盘、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黑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
4. 家庭社区联动:通过家长会或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将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至家庭,并收集家长反馈,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5. 强化晨检与监测:加大晨检工作力度,落实病人发现措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结核病病例。
6. 宣传免费治疗政策:积极宣传国家关于结核病免费治疗的政策,鼓励患者及时就医,提高治疗率。
7. 建立健全档案体系: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相关档案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可追溯。
三、保障措施:1. 实施目标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评先和目标考核体系,对失职或造成严重后果者追究责任。
2. 加强监督与检查:学校领导需定期或不定期对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3. 提供经费与物质支持:学校在经费、物资等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4-2015年度学校常见病防控措施
一、近视眼防近措施
根据《中小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六条,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考评方案》的有关规定,为了积极做好近视眼群体防治工作,学校制定如下措施:
1、注意用眼卫生,坚持“二要”“二不要”
“二要”: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一市尺左右;连续看书写字1小时后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
“二不要”:不要在光线暗弱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在走路及动荡的车厢里看书。
2、注意阅读卫生:
a、坐姿端正:使身体重心落在座骨和靠背的支撑点。
b、书本与眼的距离保持30-35厘米之间。
c、书本平面与眼的角度保持直角。
d、阅读时桌面光线应保持150勒克斯。
e、连续阅读时间中学生不超过45-50分钟。
3、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要做到闭目,两手清洁穴位、动作准确,持之以恒,每天至少两次,同时还经常做晶体操和远眺。
4、努力改善学习环境,第一排课桌前缘距离黑板二米以上,尽量按国家规定的编号配置课桌椅,并定期调换学生座位。
5、定期举办近视眼防治专栏,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做好矫治工作。
6、开学第一个月定为“防近”宣传月。
7、督促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注意营养,注意与家长密切配合,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眼与电视机保持2-3米的距离;督促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九小时。
和任课老师经常保持联系,使学生学业负担不要过重。
8、多摄入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注意合理平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
9、经充分散瞳验光确诊为真性近视者,应配戴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
配镜的原则是:不应进行“充分矫正”,以配戴获得较好视力的弱度凹透镜为宜。
二、学生龋齿防治措施
根据《中小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六条,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考评方案》的有关规定,学校为了积极做好学生龋齿防治工作,特制定如下措施:
1、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
采取宣传栏、发放宣传单张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龋齿防治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学生不良的卫生行为。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推广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更换牙刷,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对体检发现龋齿的学生,督促进行及时治疗。
三、贫血的防治措施
根据《中小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考评方案》的有关规定,学校为了积极做好学生贫血的防治工作,制定如下措施:
1、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贫血防治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和习惯。
2、定期培训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膳食营养知识,讲究平衡搭配,营养配餐。
3、建议开展肠道寄生虫驱虫治疗,消除患营养性贫血的可能病因。
4、积极开展贫血检测,认真查找贫血原因,积极对因治疗。
对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调整饮食结构为主,药物为辅的治疗进行纠正。
对中度以上的贫血则以治疗为主,及时通知家长,督促去医院治疗。
四、学生营养不良防治措施
根据《中小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六条,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考评方案》的有关规定,学校为了积极做好学生营养不良防治工作,特制定如下措施:
1、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良饮食卫生习惯。
同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学生不良的卫生行为。
2、对学生、家长和食堂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群体宣教,让他们懂得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
3、积极开展一年一度的学生健康普查和营养评价。
对营养不良的学生,及时反馈信息给家长。
4、对重度营养不良学生进行个体膳食指导调整学生的饮食结构。
并鼓励学生多参加适当的体育动。
五、肥胖的防治措施
根据《中小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考评方案》的有关规律,学校为了积极做好学生肥胖的防治工作,制定如下措施:
1、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懂得防治肥胖的科普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2、定期培训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膳食营养知识,讲究平衡搭配,营养配餐。
3、与体育老师积极配合,督促学生加强锻炼。
4、开展对家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干预,让家长尽量科学地搭配好每一餐食物。
5、做好肥胖的监测和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