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研读论语情景式默写
- 格式:ppt
- 大小:294.00 KB
- 文档页数:6
高二论语12章情景默写《高二论语 12 章情景默写》《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智慧光芒历经千年而不衰。
对于高二的同学来说,熟练掌握论语 12 章的内容并能够进行情景默写,是深入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章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修养。
在情景默写中,可能会这样设置题目:当我们面对新的知识,不断温习并有所心得时,会自然想到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当远方的好友来访,心中充满欢喜,这时会记起“_____,_____”;而当自己的才华不被他人了解,却能保持平和心态,便应想到“_____,_____”。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孔子倡导的自我反省的精神。
比如题目可能会这样问:孔子认为每天都应该多次反省自己,其中包括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即“_____,_____”;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即“_____,_____”;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即“_____,_____”。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章描绘了孔子一生的学习和成长历程。
可能出现的默写情景为:孔子自述其人生不同阶段的境界,十五岁立志于学习,即“_____,_____”;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即“_____,_____”;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即“_____,_____”。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体现了学习中温习旧知识与获取新知识的关系。
相关默写题目也许是:孔子说通过温习旧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即“__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相辅相成。
在默写中可能会这样考查:孔子指出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即“_____,_____”;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即“_____,_____”。
论语情景默写及答案1.“《<论语>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有要切合实际地多想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中,孔子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和自己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曾子认为“士”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并解释其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要以端正的态度去求学,不可不懂装懂。
7.《论语》中,孔子认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有新的理解与体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述而》中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 《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论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写出《论语》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6. 《论语》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 《论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8.《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二章》挖空训练及情境默写(含答案)一、挖空训练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二、情境默写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论语>十二章》里,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情景默写填空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2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乐何?3 .在《〈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 .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 .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 .在《〈论语〉十二章》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 .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9 .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O10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贯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吾往也”。
11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谦虚地认为君子之道的三个方面自己一个都做不到,但他的学生子贡说的“夫子自道也”这句话却认为孔子已经达到“君子”的境界了。
13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其恕乎”O14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旅于人。
1、《论语•学而篇》中对于别人不理解我的情况,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论语•为政篇》孔子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话指出学和思不能偏废。
3、《论语•泰伯篇》孔子针对天下治乱的不同情况表明入世、出世不同做法的句子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4、《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表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明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5、《八佾篇》中孔子借《关雎》表明哀、乐应该适度的句子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6、《论语•阳货篇》中表现孔子对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的态度的句子是“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7、《论语•里仁篇》孔子告诉有德之人不要害怕孤独,因为“德不孤,必有邻”。
8、《论语•学而篇》孔子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两句表明自己对与别人之间是否了解的主张。
9、《论语•为政篇》L子说君子团结大多数人,小人勾结少数人,这两句话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0、《论语•颜渊篇》孔子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两句强调君子要成全他人好事,不破坏他人的事。
11、《论语•里仁篇》孔子以对待大义和利益的不同认识表现君子、小人不同的两句话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论语•子路篇》中孔子以是否能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区分君子、小人的两句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智、仁、勇是儒家传统道德中的三个重要范畴,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篇》)14、曾子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两句表明士人应心胸宽阔,意志坚强,因为身负重任而路途遥远。
(《泰伯篇》)15、孔子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两句表明有智慧的人和有仁德者对于山水各有喜爱。
(《雍也篇》)16、孔子以“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两句告诫志士仁人,要捍卫仁道,即使牺牲性命。
(《卫灵公篇》)17、面对子路“愿闻子之志”的询问,孔子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孔子语录》
是知也。
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
6、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
7、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
8、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
不亦君子乎?
10、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句话可以表达
12、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也要
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高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十二章一、情景式默写之练习篇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一个真正爱好学习的人,做事要勤勉,说话要谨慎,还要去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那里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强调作为君子,对于真理的追求应该不惜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善于提高自己品德修养的人,要以正面人物作引导做到取长补短,又要以反面人物为镜,不重蹈覆辙。
《论语》十二章中表达这种观点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高度概括了质朴和文采的辩证统一、合理互补关系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表达君子既要拥有华丽的文采,又要拥有朴实敦厚的品质,要做到文质兼修才能成为君子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代青年要勇担重任,志向高远,努力实现祖国复兴的远大目标。
这可用曾子的两句话来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君子把“仁”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是一件重大的使命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语》十二章认为贯彻“仁”的精神需要一辈子直到生命结束都不能停息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论语》十二章中运用比喻来说明做学问、做事情仅仅差一点就成功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拥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拥有仁心的人不会忧愁,拥有勇气的人无所畏惧,《论语》十二章中体现以上观点的三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情景式古诗文默写知识总结一、《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鱼我所欲也》1。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