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物理方法期中试题
- 格式:ppt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2
数理方法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写出高斯定理⎰⎰⋅∇=⋅SVdV d A S A2. 在斯托克斯定理()⎰⎰⋅⨯∇=⋅SLd A d S l A中, L 是式中那个量的边界线? 3. 定解问题包含那两部分?在数学上,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合称为定解条件,数学物理方程本身(不连带定解条件)叫做泛定方程.定解条件提出具体问题,泛定方程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作为一个整体,叫做定解问题. 4. 边界条件有那几类?1) 直接规定边界上的值.这叫做第一类边界条件.()()t ,z ,y ,x f t ,z ,y ,x u S 000=2) 直接规定梯度在边界上的值.这叫做第二类边界条件.()t ,z ,y ,x f nu S000=∂∂3) 规定了边界上的数值与(外)法向导数在边界上的数值之间的一个线性关系.()t ,z ,y ,x f n u H u S 000=⎪⎭⎫ ⎝⎛∂∂+4) 除上述的边界条件外,在求解物理问题时,一般还会遇到所谓的自然边界条件.自然边界条件一般由物理问题本身提出,由于真实的物理量应该是有限的,而在无穷远或坐标原点处的数学的解往往会包含无穷大的解在内,这时从物理上考虑应该舍去这些解,这就构成了上述的自然边界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周期性自然边界条件.二、证明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证明 ϕϕ2∇≡∇⋅∇ 证: 2222222x y z x y z x y z ϕϕϕϕ⎛⎫⎛⎫∂∂∂∂∂∂∇⋅∇=++⋅++ ⎪ ⎪∂∂∂∂∂∂⎝⎭⎝⎭⎛⎫∂∂∂=++≡∇ ⎪∂∂∂⎝⎭xy z x y z e e e e e e 2. 证明不同阶的勒让德多项式在区间()11+-,上正交.()()()l k dx x P x P lk≠=⎰+-011证明:设本征函数k P 和l P 分别满足勒让德方程()()()()01101122=++⎥⎦⎤⎢⎣⎡-=++⎥⎦⎤⎢⎣⎡-l l k k P l l dx dP x dx d P k k dx dP x dx d前一式乘以l P ,后一式乘以k P ,然后相减得()()()()[]0111122=+-++⎥⎦⎤⎢⎣⎡--⎥⎦⎤⎢⎣⎡-l k l k k lP P l l k k dx dP x dx d P dx dP x dx d P 从1-到1+积分得()()()()11221101111k l l k k l dP dP d d P x P x dx k k l l P Pdx dx dx dx dx ++--⎧⎫⎡⎤⎡⎤=---++-+⎡⎤⎨⎬⎣⎦⎢⎥⎢⎥⎣⎦⎣⎦⎩⎭⎰⎰ ()()()()1122111111k l l k k l dP dP d x P x P dx k k l l P Pdx dx dx dx ++--⎧⎫=---++-+⎡⎤⎨⎬⎣⎦⎩⎭⎰⎰()()()()()()()()222211111111111111k l k l l k l k x x k l k l dP dP dP dP x P x P x P x P dx dx dx dx k k l l P Pdxk k l l P Pdx==-+-+-⎡⎤⎡⎤=-------⎢⎥⎢⎥⎣⎦⎣⎦++-+⎡⎤⎣⎦=+-+⎡⎤⎣⎦⎰⎰当l k ≠时即有:()110k lP Pdx k l +-=≠⎰三、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研究矩形波(见图1)1(0,)(2,(21))()1(,0)((21),2)m m f x m m ππππππ++⎧=⎨---⎩于以及于以及的频谱.解:根据()01cos sin k k k k x k x f x a a b l l ππ∞=⎛⎫=++ ⎪⎝⎭∑及()1cosln ln n a f d l lπξξξδ-=⎰ ()1sin l n l n b f d l lπξξξ-=⎰这里l π=可以求得:x()()000111(1)10222111cos (cos )cos 0n a f d d d a f n d n d n d ππππππππξξξξπππξξξξξξξπππ----==-+===-+=⎰⎰⎰⎰⎰⎰()[][]00122sin sin cos 22cos 1(1)1n nb f n d n d n n n n n ππππξξξξξξππππππ-===-⎡⎤=-+=--+⎣⎦⎰⎰当 220k n kb == 当 21421(21)k n k b k π+=+=+因此得到该函数的展开式为:04sin(21)()21k k xf x k π∞=+=+∑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所给函数是奇函数,所以展开式中只有sin 项而没有cos .如果所给函数是偶函数,那么展开式中就只有cos 项而没有sin 项.2. 求0=+''y y λ (0=+''ΦλΦ)满足自然周期条件()()x y x y =+π2 [()()φΦπφΦ=+2]的解.解:方程的系数()()λ==x q ,x p 0在指定的展开中心00=x ,单值函数(),x p 00=和()λ=0x q 是有限的,它们必然是有限的,它们必然在00=x 为解析的.因此,点00=x 是方程的常点.可设() +++++=k k x a x a x a a x y 2210从而()() ++++++='+k k x a k x a x a a x y 123211321()()() +++++⋅+⋅+⋅=''+k k x a k k x a x a a x y 2243212342312把以上的级数代入微分方程.至于()()λ==x q ,x p 0都是只有常数项的泰勒级数,无需再作展开.现在把各个幂次的项分别集合如下令上表各个幂次合并后的系数分别为零,得一系列方程01202=+⋅a a λ 02313=+⋅a a λ03424=+⋅a a λ 04534=+⋅a a λ............... ...............()()0122=++++kk a a k k λ最后一个式子是一般的.所有这些式子指出从kx 项的系数k a 可以推算出2+k x 项的系数2+k a ,因而叫做系数的递推公式.按照递推公式具体进行系数的递推.()()()()()()20312242053122120021112!3!434!545!11112!2!21!kk kkkkkkk k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k k k λλλλλλλλ++=-=-=-=+=-=+⋅⋅-=-=-=-=+这样,我们得到方程的解()()()()()()()()()()()()⎥⎦⎤⎢⎣⎡++-+-+-+⎥⎦⎤⎢⎣⎡-+-+-=+ 125312420!1211!51!31!211!41!211k k k kxk x x x a x k x x a x y λλλλλλλλ还需要确定这个级数的收敛半径.其实,上面两个[ ]正是cos θ和sin θ,其收敛半径为无穷大.于是()0y x a =既然1a 是任意常数,λ1a 当然还是任意常数,将λ1a 写成B ,0a 写成A ,则有()y x A B =+这个常微分方程和它的解实际早已知道,这里用级数方法只是为了了解级数解法的步骤.考虑到要满足自然周期条件()()x y x y =+π2则m =λ, 3210,,,m =.所以有解()cos sin y x A mx B mx =+。
2024年北师大版物理初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题干: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B、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C、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D、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2、题干:关于声音的特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高表示声音的频率低B、响度大表示声音的振幅小C、音色相同的声音一定来自同一物体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3、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物体的速度在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D、物体的速度在增加4、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的倾角为30°,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10N。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物体的加速度为5m/s²B、物体的加速度为3m/s²C、物体不会运动D、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5、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速度的物理意义?A. 物体运动的快慢B.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C. 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D. 物体的质量6、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图象能正确描述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A. 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的图象B. 速度随时间保持不变的图象C. 速度随时间线性减少的图象D. 速度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少的图象7、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下落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4秒末的速度是10m/sB、物体的加速度是5m/s²C、物体在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D、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15m/s8、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离地面高度为5m的地方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关于物体下落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下落1m时的动能是重力势能的1/10B、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25JC、物体下落到底部时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等于物体原来的机械能D、物体下落到底部时的速度是10m/s9、在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C、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D、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B、速度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但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C、速度的变化率称为加速度,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D、速度为零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为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选择题:以下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离地面3 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
此过程中()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 m 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 mC.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 m D.小球的位移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
”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刻B.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
”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间C.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2.0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路程D.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2.0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位移3.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 m/sB.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全过程的速度为40 km/hC.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 km/hD.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为6 m/s4.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
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以3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3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甲v和乙v的大小关系是()A.甲v=乙vB.甲v<乙vC.甲v>乙vD.由于不知道位移和时间,所以无法比较5.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末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6.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3s 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B .物体4s 末开始改变位移方向C .物体在第5s 内的加速度的大 小大于第1s 内加速度的大小D .物体在前5s 内的位移方向改变7.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 s 末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过9 s 停止。
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A .1∶1B .1∶2C .1∶3D .3∶18.如图为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从同地点出发的B .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出发,但出发点是不同的C .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先到达终点D .乌龟中途落后,但最终比兔子先到终点9.如图所示的两条斜线,分别代表A 、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
物理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B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 F=maB. F=mvC. F=ma^2D. F=m^2a答案:A3.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比例常数是()。
A. 9.8 m/s^2B. 9.8 N/kgC. 9.8 kg/m^3D. 9.8 Pa答案:B4. 以下哪个是矢量量?()A. 速度B. 质量C. 温度D. 时间答案:A5. 以下哪个是标量量?()A. 速度B. 质量C. 温度D. 时间答案:B6. 物体的动能与它的()成正比。
A. 质量B. 速度的平方C. 速度D. 加速度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电磁波?()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X射线D. 声波答案:D8.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时间成正比,这个关系由()定律描述。
A. 欧姆定律B. 焦耳定律C. 基尔霍夫定律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答案:B9. 以下哪个是物质的三态之一?()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等离子态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物质的三态之一?()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________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答案:光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________。
答案:相反3. 物体的惯性与其________成正比。
答案:质量4.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伏特/米(V/m)5. 磁场强度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特斯拉(T)6. 电流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A)7. 电荷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紫微高中2020级期中复习计算题专练(10月29日)班级姓名学号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2m/s,加速度a=0.1m/s2,求:(1)前4s的位移x4和前4s的平均速度大小;(2)第4秒内的位移X IV。
2. 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0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立即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
求:(1)汽车的加速度大小a;(2)汽车的刹车时间t;(3)画出汽车运动的v-t图像。
3. 一辆汽车正在以v0=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不远处有一只狗静止在路中央,如图甲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汽车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或者运动规律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t1和汽车的刹车时间t2分别是多少?(2)汽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s是多少?(3)试求出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
4.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加速到20 m/s, 时间为10s,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50m,求物体初速度的大小?5.一辆汽车正以20m/s的速度行驶,因发生紧急情况关闭油门刹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问:(1)刹车6s内滑行的距离;(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2m时所经历的时间;(3)停止前1.5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启动时加速度为a1=4 m/s2,匀加速行驶t1=2.5 s后,再匀速行驶t2=3min,然后刹车滑行x=50 m,正好到达乙站。
求:(1)汽车从甲站到乙站运动的时间t;(2)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3)甲、乙两站的距离L。
7.如图甲所示,一根玻璃管抽成真空后竖直固定.在玻璃管外固定两个光电门A 和B,与光电门相连的电子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若测得遮光物体的宽度为∆x,可以用xt∆∆近似代表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如图乙所示.现将一个直径d=12.9mm 的小球从玻璃管顶部静止释放,电子计时器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A 的时间为0.004st∆=,测得A、B 之间的距离H=0.8m.求:(1)小球通过光电门A 时的瞬时速度大小v A;(2)光电门A 与玻璃管顶部之间距离h;(3)小球从光电门A运动到光电门B的时间t。
最新人教版高二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项选择题,11~15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多项选择题中漏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 1.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 =1.60×10-19CD .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2.有甲、乙两导体,甲的横截面积是乙的2倍,而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乙是甲的2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导体的电流相同B .乙导体的电流是甲导体的2倍C .乙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是甲导体的2倍D .甲、乙两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小相等3.如图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荷量Q 、电压U 、电容C 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4.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 ∶BC =1∶2,B 点位于A 、C 之间,在B 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当在A 处放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静电力为F ;移去A 处电荷,在C 处放一电荷量为-2q 的点电荷,其所受静电力为( )A .-F2B .F2C .-FD .F5.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和其中垂线上有a 、b 、c 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高B .a 、b 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b 点场强比a 点场强小C .b 点电势比c 点电势高,场强方向相同D .一个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不可能沿如图所示的曲线轨迹从a 点运动到c 点6.一负电荷从电场中A 点静止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它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A 、B 两点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下图中的( )7.如图所示,电阻R1=20 Ω,电动机的内阻R 2=10 Ω。
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放映幻灯时,为了使屏幕上的图像更大些,应采取的措施是()A. 幻灯机向后移,再将镜头移近幻灯片B. 幻灯机向前移,再将镜头远离幻灯片C. 幻灯机向前移,再将镜头移近幻灯片D. 幻灯机向后移,再将镜头远离幻灯片【答案】A【解析】银幕上的像的大小不取决于银幕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距和像距,要使像更大一些,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故选A.2.焦距是12cm的凸透镜,当物体置于镜前2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A. 倒立、缩小的虚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解析】已知物距为12cm,则当物距为28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3.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实像,现用一块黑布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不让光透过,则()A. 像只剩下半部分B. 像只剩上半部C. 像仍然是完整的,但比原来的暗D. 像只剩下半部,但比原来的暗【答案】C【解析】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选C.4.放在桌面上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 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B. 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和墨水瓶所受到的重力C. 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这两个力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下;并且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和墨水瓶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条件充足,能做出判断,故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 被拉伸的弹簧B. 被压弯的跳板C. 被拉弯的弓D. 被磁铁吸引的铁珠运动方向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弹簧受到拉力变长,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A不合题意;跳板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B不合题意;弓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C不合题意;铁球受到磁力后运动方向变化,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符合题意,故选D.6.关于g=9.8N/kg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千克等于9.8牛顿;B. 1牛顿等于9.8千克;C.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D. 当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牛顿时,它得质量一定是1千克.【答案】C【解析】千克是质量单位,牛顿是力的单位,二者不能相等,故A、B错误;g=9.8N/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故C正确,D错误,故选C.7.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有相互作用;D. 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答案】C 【解析】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维持运动,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都是正确的;力有接触力和不接触力两类,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磁场力和电场力等,故C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存在时至少有2个物体,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且是相互作用,故AD是正确的,故选C.8.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有关碰撞时相互间力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 B. 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C. 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D. 两只鸡蛋受力大小无法比较【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只鸡蛋相碰,两只鸡蛋受到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大相等.只碰破一只,是因为这个鸡蛋壳的承受能力弱.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点评:力的作用效果.9.从运动员手中推出去的铅球,如果不计空气的阻力,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铅球将( ) A. 只受到手的推力 B. 受到重力和推力 C. 只受重力D. 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已与手脱离,不会受到手的推力,其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造成的,不计空气的阻力,铅球只受重力作用,故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 A. 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落下 B.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C. 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答案】B 【解析】衣服和灰尘原来都静止,用手拍打衣服,衣服由静止变为运动,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脱离衣服自动落下,A 不符合题意;捏刹车闸,是通过力改变自行车的运动状态,B 符合题意;助跑是利用惯性使自己跳得更远,C 不符合题意;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因此套得更紧,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 1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轮胎上制有花纹B. 在轴承中加滚珠C. 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答案】A 【解析】【详解】A .车轮胎上带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符合题意;B.装有滚珠的轴承,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C.用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 不符合题意;D.箱包安装小车轮,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12. 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 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C.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知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即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且处于静止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考点:物体受力分析及运动与力的关系13.对图中所示现象的分析,不正确是()A. 甲图中弓被运动员用力拉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 乙图中刹车后人的上身向前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丙图中人推前面的船,自己的船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丁图中热气球匀速向下运动,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答案】B【解析】运动员用力把弓拉开,改变了弓的形状,故A正确;刹车后,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前倾,故B错;人推前面的船,给前面的船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前面的船给自己的船向后的作用力,使自己的船向后运动,故C正确;因为热气球匀速向下运动,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B.14.刘翔在最近结束的上海田径l10m栏比赛中,勇夺冠军.在他比赛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起跑时,他用力蹬地,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他的跑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 他超过其他运动员时,相对于该运动员是运动的D. 冲过终点后,他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A.起跑时,他用力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地面也给他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故A正确;B.跑鞋底有凹凸花纹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是为了增大摩擦,故B正确;C.他超过其他运动员时,他相对于其他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相对于该运动员是运动的,故C正确;D.冲过终点后,由于惯性他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惯性力是不存在的,故D错误。
初二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千克,受到的重力是:A. 19.6 NB. 9.8 NC. 20 ND. 2 N答案:A4.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折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水下物体看起来位置偏移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陶瓷答案:C6.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A. 340 m/sB. 34 m/sC. 3400 m/sD. 340 km/s答案:A7. 以下哪个单位是功率的单位?A. 焦耳B. 瓦特C. 牛顿D. 帕斯卡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密度单位?A. kg/m^3B. kg/m^2C. m^3/kgD. kg/m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单位?A. 焦耳B. 牛顿C. 帕斯卡D. 瓦特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电流单位?A. 安培B. 伏特C. 欧姆D. 瓦特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2.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5. 电压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伏特6.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欧姆7. 电功率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瓦特8. 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接近______。
答案:19.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答案:快10. 温度升高,物体的体积会______。
数学物理方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在坐标系中,以下哪个曲线表示了函数 y = e^x 的图像?A. y = x^2B. y = eC. y = e^(-x)D. y = ln(x)2. 一个小球从地面上方以速度 v0 抛下,忽略空气阻力。
以下哪个公式正确地描述了小球的下降高度 h(t)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A. h(t) = v0 * t - 0.5 * g * t^2B. h(t) = v0 * t + 0.5 * g * t^2C. h(t) = v0 * t + g * t^2D. h(t) = v0 * t - g * t^23. 空间中有一个电场 E = 2x i + 3y j + 4z k。
一个电子从点 (1, 2, 3) 处开始沿电场方向运动,电子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A. 7B. 5C. 6D. 44. 一个质点在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大小为 2 rad/s。
质点的速度大小和圆周半径分别是多少?A. v = 2rB. v = 4rC. v = 6rD. v = 8r5. 一辆汽车以匀加速度 a 行驶,在时刻 t1 时起动,时刻 t2 时速度为 v2。
以下哪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汽车在时间区间 [t1, t2] 内行驶的距离?A. s = v2 - v1B. s = a * (t2 - t1)C. s = v1 * (t2 - t1) + 0.5 * a * (t2 - t1)^2D. s = v1 * (t2 + t1) + 0.5 * a * (t2 - t1)^2二、计算题1. 计算下列函数的导数:(1) f(x) = x^3 - 2x^2 + 3x - 4(2) g(x) = e^x * sin(x)2. 一个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质量为 m 的物体悬挂在弹簧上。
当物体受到外力 F(t) = 2cos(t) 作用时,确定物体的运动方程并解释物体的运动特性。
3. 一个半径为 R 的圆形铁环在匀强磁场 B 的作用下,磁通量在时间区间 [0, t] 内以恒定速率增大。
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学业水平检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一个正在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到力的合力为零,则()A.物体立即停止运动B.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会慢慢停止运动D.无法判断2 .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甲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16N B.0N C.28N D.4N3 . 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手压桌面,桌面对手有作用力,这力是由桌面的形变产生的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苹果的机械能在增大C.足球在草坪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的惯性越来越小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4 . 冰块漂浮在水面,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为V1,冰的密度记为1,水的密度记为2,则这块冰所受到的重力为A.gV1B.(21)gV1C.D.5 .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B.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C.木块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C.木箱静止在地面上,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D.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7 . 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有()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B.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8 . 关于力学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对钢片的力大于钢片对手的力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C.急刹车时,乘客因具有惯性会向前倾倒D.磁悬浮列车利用分离接触面来减小摩擦9 . 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B.守门员抓住飞来的足球C.运动员撑杆跳高时撑杆变弯D.运动员游泳时向后划水10 . 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B.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C.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D.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11 . 如图所示,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方向砍去半块,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是()A.压力减半,压强不变B.压力和压强都不变C.压力不变,压强减半D.压力和压强都减半12 . 下列实例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拦河坝B.抽水机C.气压计D.船闸13 . 下列运动中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排球B.从大树上下落的树叶C.在弯路上匀速行驶的列车D.竖直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14 . 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运动的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C.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闹钟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填空题15 .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下列哪一项描述不正确?A.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1N的力时,加速度为1m/s²B. 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2N的力时,加速度为1m/s²C. 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D.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ma2. 以下关于电场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A. 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物理实体B. 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C. 电场强度与电荷量成正比D. 电场力的大小与电荷量成反比3. 以下关于电磁感应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明,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B. 楞次定律可以用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C.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一定产生感应电流D. 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与磁力线方向相反4. 以下关于热力学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A.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B.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能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熵是表示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D. 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5. 以下关于光的折射定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折射定律表明入射角与折射角成正比B. 折射定律表明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 折射定律表明折射率与介质的折射能力有关D. 折射定律表明光速与折射率成反比6. 以下关于原子核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可以自发地发生衰变C. 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D. 核裂变是指重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轻的核7. 以下关于相对论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A.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B. 根据相对论,运动的物体质量会增加C. 相对论认为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大速度D.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8. 以下关于量子力学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 量子力学认为电子在原子中的位置是确定的B. 量子力学认为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C.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D. 量子力学认为电子在原子中的状态可以用波函数描述9. 以下关于经典力学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A. 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和低速运动B. 经典力学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 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D. 经典力学认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连续的10. 以下关于电路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 欧姆定律表明电阻与电流成正比B.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适用于任何闭合电路C.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D.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和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含有答案一.试题(共30小题)1.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B.汤姆生C.托勒玫D.哥白尼2.下列关于力的大小估计不可能的是()A.成年人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为1.72NB.一只普通苹果约重0.15NC.一名中学生约重400ND.拿起一只鸡蛋所用的力约0.5N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4.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A.B.C.D.5.在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用力捏闸刹车B.给车轴加润滑C.自行车手把刻花纹D.自行车脚蹬刻花纹6.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
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7.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和方向的力,分别在A、B、C三处拉门,可以感受到在A处容易把门拉开。
该实验现象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A.力的作用点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D.力的单位8.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汽车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D.以上说法均不对9.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弹簧和小球均完全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其大小关系是()A.L1=L2>L3B.L1=L2<L3C.L1>L2>L3D.L1=L2=L310.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实心钢制零件改为同形状的实心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小26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ρ钢=7.9×103kg/m3,ρ铝=2.7×103kg/m3)()A.12.5kg B.13.5kg C.27kg D.39.5kg11.元旦假期,武汉下了一场大雪,积雪深度超过10cm。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质量D. 功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B. 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增加而增加D.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增加而减小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F>f,物体将向右运动B. 如果F<f,物体将向左运动C. 如果F=f,物体将静止不动D. 如果F>f,物体将静止不动4.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盛有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混合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 混合液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C. 混合液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D. 无法确定混合液的密度5. 一个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的重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B. 木块的重力小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C. 木块的重力等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D. 无法确定木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大小关系6. 下列哪个数学概念与物理学中的“功”相似?()A. 长度B. 质量C. 时间D. 功率7.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不变,加速度也不变B. 物体的速度不变,加速度变化C. 物体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不变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变化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F>f,物体将向左运动B. 如果F<f,物体将向右运动C. 如果F=f,物体将静止不动D. 如果F>f,物体将静止不动9.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盛有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混合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 混合液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C. 混合液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D. 无法确定混合液的密度10. 一个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的重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B. 木块的重力小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C. 木块的重力等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D. 无法确定木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大小关系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为5m/s,则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大学数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动方程当t=常数时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电场中有一质子(带电荷) 沿图示路径从a点经c点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作功J.则当质子从b点沿另一路径回到a点过程中,电场力作功A=___________;若设a点电势为零,则b点电势=_________。
3、质量为m的物体和一个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其固有振动周期为T.当它作振幅为A的自由简谐振动时,其振动能量E=__________。
4、均匀细棒质量为,长度为,则对于通过棒的一端与棒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_____,对于通过棒的中点与棒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_____。
5、反映电磁场基本性质和规律的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①②③④试判断下列结论是包含于或等效于哪一个麦克斯韦方程式的.将你确定的方程式用代号填在相应结论后的空白处。
(1) 变化的磁场一定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2) 磁感线是无头无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电荷总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静电场的某个区域电势等于恒量,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__,若电势随空间坐标作线性变化,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_______________。
7、同一种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大于定容摩尔热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热量Q传给一定量的理想气体:(1)若气体的体积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