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4
3到6岁儿童指南社会领域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以下是具体内容:- 人际交往:- 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 3-4岁: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 4-5岁: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 5-6岁: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 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 4-5岁: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不欺负弱小。
- 5-6岁: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 社会适应:- 目标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岁:对群体活动有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 4-5岁: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 5-6岁: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 目标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4岁: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 4-5岁: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 5-6岁: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爱护公物,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做错事时敢于承认,不说谎;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 目标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3-4岁: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对于 3 6 岁的儿童来说,社会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阶段是他们开始初步接触社会、与人交往、建立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关键时期。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了社会领域的目标,旨在引导幼儿在这一重要阶段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为其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人际交往方面是社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3 4 岁的儿童应愿意与人交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还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但已经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愿意和他人一起玩耍。
到了 4 5 岁,他们能主动与同伴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分享和轮流。
此时,孩子们已经能够初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开始学会关心他人。
而 5 6 岁的儿童,有自己的好朋友,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他们在交往中更加自信和主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人际冲突,学会协商和合作。
例如,在幼儿园里,老师会组织各种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如搭积木、拼图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分工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当孩子们在活动中产生分歧时,老师会引导他们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
其次,社会适应也是社会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
3 4 岁的儿童能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适应阶段。
幼儿园会为他们营造温馨、快乐的氛围,让他们逐渐熟悉集体生活的规则和节奏。
4 5 岁的孩子能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
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如早操、节日庆祝等,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到了 5 6 岁,孩子们能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他们开始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并能够自觉遵守,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调整和制定规则的能力。
社会总目标各年龄段目标小班中班大班1.愿意与 1. 喜欢和小朋 1. 喜欢和小朋友 1. 有自己的好朋友,人交往,友一起游戏。
一起游戏,有经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能与伙伴 2. 喜欢与熟悉常一起玩的小伙 2. 有问题愿意向别友好相的长辈一起活伴。
2. 喜欢和长人请教。
3. 有快乐的处。
动。
3. 想参加辈讲话,有事愿或幽默的事愿意与大伙伴的游戏意告诉长辈。
3.家分享。
4.能想方法时,能友好地会运用介绍自吸引伙伴和自己一起提出央求。
4.己、交换玩具等游戏。
5.活动时能与在成人指导简单技巧参加同伙伴分工合作,遇到下,不争抢、伴游戏。
4.对大家困难能一起战胜。
不独霸玩具。
都喜欢的东西能 6.与伙伴发生矛盾时5.与伙伴发生轮流、分享。
5. 能自己协商解决。
7.矛盾时,能听与伙伴发生矛盾知作别人的想法有时从成人的劝时,能在别人帮和自己不一样样,能倾解。
助下和平解决。
听和接受别人的意6. 活动时愿意接见,不能够接受时会说受伙伴的建讲和明原由。
8.不欺辱别建议。
7.不欺辱弱人,也不一样意别人欺小。
负自己。
2.具有 1. 能依照自己 1. 能按自己的想 1.能主动倡导活动或自尊、自的兴趣选择游法进行游戏或其在活动中出想法、想主、自信戏或其他活他活动。
2. 知道方法。
2.做了好事或的表现,动。
2. 为自己自己的优点和长获取了成功后还想做的好行为或活处,对自己感觉得更好。
3. 自己的事动成就感觉高满意。
3. 自己的情自己做,不会的愿兴。
3. 自己能事情尽量自己意学。
4.主动担当任做的事情,愿做,不喜欢依赖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意自己做。
4.别人。
4. 敢于尝持而不轻易求助。
5.喜欢担当一些试有必然难度的与别人的看法不一样小任务。
活动和任务。
时,敢于坚持自己的建议并说出原由。
3.能关1.长辈讲话时1.会用礼貌的 1. 能有礼貌地与人心、敬爱能认真听,并方式向长辈表达交往。
2. 能关注别人别人。
能遵照长辈的自己的要求和想的情绪和需要,并能要求。
浅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摘要】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中国教育部在2012年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1。
《指南》以五大领域为划分维度,阐述了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要达到的目标。
本文着重研究社会领域,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对幼儿社会领域的各个目标作出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指南》受众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幼儿发展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9-035-02一、《指南》的制定、意义10年前,国际教育改革“标准化”运动兴起,各国纷纷响应起步制定各级各类的教育标准。
之后,2002年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与各国政府合作推进儿童早期教育的进程中启动了“遍及全球” (Going Global Project)项目,我国政府接受倡议,加入了与国际同步、制定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的队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我国国家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结晶,《指南》是根据儿童实际的学习与发展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指定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标准的制定,希望能够: 强化国家有关儿童入学准备的政策;强调和促进所有儿童的教育平等;促进反映儿童全面发展的理念的教育实践;促进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改善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养育观念与技能。
2。
在教育即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指南》的开发制定,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国十条”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重要手段,对于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终极目标是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促进其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进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6岁五大领域儿童发展指南目标
一、社会性发展。
1.基本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完美的行为表现;
2.逐渐拥有独立性,能够适应新的环境;
3.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4.具有乐于分享的态度和自控能力;
5.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共同学习和和平协作能力;
二、认知发展。
1.具有发展合理的记忆力;
2.基本的智力开发:数量和语言能力;
3.基本的分析思维能力;
4.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5.具有问题解决能力;
6.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语言、文字及沟通发展。
1.能够说出完整的完整的句子;
2.能端正发音,便于沟通;
3.能熟练阅读简单的书籍;
4.能够懂得语法和拼音;
5.能够创造文字和语句;
6.能正确认知和使用文字。
四、肢体运动发展。
1.能够基本的跑、跳、投掷、接球等基本运动;
2.能够自主控制肢体灵活度;
3.能够基本的游泳、滑雪和滑冰等特殊运动;
4.能够参加体育竞赛;
5.具有良好的体能和持久力;
6.具有良好的运动安全意识.
五、情绪发展。
1.能够分辨良好与不良的情绪;
2.能够认知自我情绪;
3.能够把握和管理情绪;
4.能够表达自身情感;
5.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内容【导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同芳龄阶段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需求。
3到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社会领域内容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社交能力、情绪管理、道德观念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3到6岁儿童的社会领域发展指南。
一、社交能力的培养1. 与他人合作在3到6岁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逐渐融入集体生活,需要学会与同伴共同合作。
在幼儿园或家庭中,适当安排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共享玩具和时间,从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2. 礼貌与礼仪礼貌和礼仪是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3到6岁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榜样行为来教导孩子如何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日常礼貌用语,从而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
3. 客观认识自我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学会表达和传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和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孩子形成积极、自信的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交生活。
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1. 情绪表达与认知3到6岁是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家长和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他们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
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尊重他们的情感需求。
2. 情绪调节与冲突解决鼓励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学会用积极、合理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情绪化和冲动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也要教导他们如何与同伴进行友好沟通,学会解决冲突,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能力。
三、理性和道德观念的培养1. 个人责任感在此阶段,可以通过参与家务、照顾小动物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个人责任感。
让他们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懂得关心和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
2. 共情和关爱孩子们在3到6岁这个阶段,逐渐懂得了解他人的感受,能够产生共情和关爱之情。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共享故事、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和表达他们的情感,培养出善良的品格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