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红楼梦》的法律世界之抄家
- 格式:pdf
- 大小:227.01 KB
- 文档页数:6
红楼梦后四十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主要人物的结局,具体如下:
- 黛死钗嫁:黛玉病重不起,于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宝玉得知将婚,满怀期待,拜堂后发现新娘是宝钗,大感诧异。
- 贾府被抄家:元春薨逝,贾赦因石呆子古董扇一案获罪革职抄家,累及贾政。
- 人物离散:贾母病逝,妙玉遭强盗掳走,不屈而亡,王熙凤失势,郁郁而终。
- 宝玉出家:宝玉病加重,直至奄奄一息,癞僧持通灵宝玉引他入太虚幻境变形的真如福地梦中。
梦醒后发奋读书,次年参加乡试,中第七名举人。
宝钗已有身孕,而宝玉应试后走失。
贾政扶贾母灵柩至金陵安葬,将归京城,雪中泊舟常州毗陵驿,见一人来到船头,光头赤足,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向贾政倒身拜了四拜,细视之,正是宝玉。
贾政忙问,宝玉却不言语,似喜似悲。
贾政再问,宝玉未及回答,忽被一僧一道左右夹住飘然登岸而去,闻其作歌云“归大荒”。
贾政追之不及,“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而已。
后四十回的内容与前八十回多有不符,这也是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备受垢病的地方。
贾府被抄家仅仅因为元妃薨逝吗?贾府被抄家仅仅因为元妃薨逝吗?文\萧梦红楼梦中,贾府最后被抄家,很直接的原因是元妃的薨逝,贾府失去了背后的靠山。
其实关于贾府被抄,深层次的原因很多,绝非元妃薨逝这么简单,细列如下:一、主因。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红楼梦深层背景分析,其中提到了贾府也就是作者曹雪芹曹家被抄家的主因。
曹家在康熙一朝可谓享尽皇恩,也使荣华富贵达到了鼎盛,但因为康熙后期,九王夺嫡曹家不幸牵扯其中,首先曹家与废太子胤礽关系亲密,其次曹家因为工作关系,也会接触到其他皇子,比如允塘。
曹家因为帮允塘购置了一些东西,当时还放置在曹家所居的官所里,雍正登基,对与他争位的其他兄弟大肆残杀,也包括允塘。
曹家亏空康熙朝就已有所查,应该不算是杀头的罪,但雍正却以亏空为名查抄了曹家,实际上曹家是因为无意扯进了九王夺嫡的复杂关系中,也成为雍正厮杀兄弟的牺牲品。
曹家被抄,与红楼梦中贾府被抄的后果虽然不一样,但因为是作者曹雪芹的亲身感受,他所写的贾府被抄想必也是因为贾府无意间牵扯进了皇族的争斗,比如北静王与忠顺王的关系就不睦,但贾府与北静王关系厚密,与忠顺王几乎没有往来。
其次、失去了背后的靠山。
元妃的薨逝,让贾府失去了最后的靠山,以至于元妃薨逝后,很多人弹劾贾府。
元妃的薨逝,意味着贾府在皇权中的靠山倒了,就失去了政治资本。
然后、用了坏了事的老亲王的棺木。
秦可卿去世时,贾珍购买了薛家为坏了事的老亲王准备的棺木,由此有人猜测秦可卿的身份是皇族公主,二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日后被朝廷查抄时,这件事也将成为贾府或罪的导火索。
所谓坏了事的老亲王,那肯定是出了事的亲王,既然是出了事的亲王,贾府又用了他的棺木,那肯定是罪大恶极,罪加一等。
最后贾府自身的腐败与结交小人贾雨村。
贾府因为仗着祖上的庇护,又仗着元妃的权势,不仅草菅人命,还在国丧家丧期间寻欢作乐,更不济的是贾府不仅结交小人贾雨村,还帮他上了位。
贾雨村出事自然连累贾府,但这个小人在自己出事的时候,不忘记拉上贾府做垫背,甚至拿贾府的被抄来换取自己的自由。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继承制度为视角《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对封建社会进行现实主义批判且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研究素材。
《红楼梦》创作于清代,在政治法律方面,清代继承了汉唐宋明等历代封建制度的主干,并有所发展,其典章制度发达完备,堪称中国封建法制之集大成者。
透过如此深刻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通过对这部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的研读,来体味中国传统法律思想。
今天在这里,我们将以继承制度为视角,试图透过《红楼梦》里的有关继承制度的描述,来探析清代继承制度的概貌。
(一)封爵继承在《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写道:“子兴叹道:‘正说的是这两门呢。
待我告诉你: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
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
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
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
……再说荣府你听,方才所说异事,就出在这里。
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候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
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
短短三百字,即道出清代一个重要的继承制度——封爵继承。
爵,又称封爵、世爵、爵位。
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
封爵是授予宗室及勋臣的荣典,不仅本人可因此得到殊遇,其子孙亦可传袭。
“凡民世爵有公(分三等)、侯(分四等)、伯(分四等)、子(分四等)、男(分四等)、轻车都尉(分四等)、骑都尉(分二等)、云骑尉、恩骑尉九个爵位二十七等级。
”这里说的“公”正是诸如“宁国公”、“荣国公”的“公”,按大清律例,其是可以留世封袭的,其封袭次数可达二十四至二十六次之多,主要内容就是主要给予皇亲国戚、有功之后予以荣誉、地位以及优厚待遇,还可传袭子孙。
浅谈《红楼梦》中的相关法律问题摘要:《红楼梦》是一部汇集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的古典文学,也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
探讨《红楼梦》反映的封建礼教制度和诸多法律问题,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这部作品的主题,进一步揭示其所蕴含深刻的社会内容;同时,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封建法律文化,促进大家更加坚定地推动当前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红楼梦;封建礼教;法律文化《红楼梦》是一部汇集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的古典文学,也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之所以备受众多学者推崇研读,除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外,还在于其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礼教制度和诸多法律问题。
一、探讨《红楼梦》中相关法律问题的意义《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人性美和悲剧美,着重褒扬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有力鞭挞了封建礼教制度的罪恶,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历来的红学家,重视文学性的鉴赏、评析,而对其中涉及的封建礼教制度和法律问题却鲜有关注。
探讨《红楼梦》涉及的法律问题,有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这部经典,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这部作品的主题,从而进一步揭示其所蕴含深刻的社会内容。
同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研究清代的法律文化,促进大家更加坚定地参与推动当前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
二、《红楼梦》中涉及法律问题的主要内容《红楼梦》传达的法律世界,既包括“礼法”和“家法”这些传统法律问题,也涉及封建的司法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婚姻制度、科举制度等方面。
作品通过描写封建家族琐事、闺阁闲情的生活,深刻批判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的腐朽,以及主导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礼法”和“家法”专制弊端,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一)腐朽的司法制度《红楼梦》中针对司法诉讼和审理并没有直接描写,基本是以如下方式呈现出来:一是案件穿插在情节进展之中。
曹雪芹家为什么会被抄家?只是因为亏空吗?《红楼梦》的创作和曹雪芹的经历密不可分,《红楼梦》里的许多内容也映射了现实中的人物。
《红楼梦》中贾府因为抄家迅速败落,而现实中曹家也是因为抄家,从此败落。
我们先来看看曹雪芹家的发家史。
曹雪芹的祖上是东北人,后被编入正白旗包衣,成为了努尔哈赤的奴仆。
曹雪芹的祖先随清军入关后,得到了宠幸。
后来,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了康熙皇帝的奶妈,当时正流行天花,孙氏把小康熙照顾的很好,度过了这场危险的流行病。
康熙自然对孙氏心有感激,而且她的儿子曹寅(即雪芹的祖父)是康熙的伴读,与皇帝的关系自然就又亲近了许多。
曹寅在给皇帝上奏折谢恩时,康熙这样回复:“知道了。
惟疥不宜服药,倘毒入内,后来恐成大痳风症。
出海水外,千方不能治。
小心!小心!土茯苓可以代茶,常常吃去亦好。
”他叮嘱曹寅,生了风寒病怎么能再吃大补的东西呢?幸好停药了,不然不是作死嘛,真是字里行间透着对曹寅的关心啊!康熙南巡六次,曹家就接待了康熙四次,这银子也是像淌水一样地花,曹家自然会有大额的亏空,康熙为了让曹家填满亏空,让曹家监管盐政。
曹寅病重时,康熙命人快马为曹寅送药,可见对曹寅的重视。
曹寅死后,雪芹父亲曹颙上奏折说,亏空的五十多万两全都补齐了,还得了三万六千两的富余,并申请将这些钱为皇帝养马。
康熙批:“当日曹寅在日,惟恐亏空银两不能完,近身没之后,得以清了,此母子一家之幸,余剩之银,尔当留心,况织造费用不少,家中私债想是还有,朕只要六千两养马。
”但是在曹颙死后,曹寅没有子嗣接任江宁织造,过继了曹頫接任江宁织造。
曹頫其人,噶尔泰说他:访得曹頫年少无才(雍正朱批:原不成器),人亦平常(雍正朱批:岂止平常而已)。
除了政治原因站错队外,我想也是雍正不喜曹頫处理事务的无能吧。
摘要文学作品是民间社会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内容是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恰如其分地、合乎逻辑地最真实概括,它记载了民间社会百姓最真实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封建法律文化来说,正好弥补了官方正史记载和法律典籍规定之不足。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红楼梦》因之也被称为封建社会法律生活的生动写照,其所揭示的诸多封建传统法律文化问题至今都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玩味的。
关键词:红楼梦;财产继承;儒家思想;法律文化一、继承的相关规定(一)继承的含义继承制度是在人类社会出现了私有制并分裂为阶级之后产生的,它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发展,成为该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又成为巩固、维护该经济基础的法律工具之一。
中国古代的“继承”一词专指“绵续家祀”和“承接遗业”,并非专指遗产的转移,譬如韩愈在《平淮西碑》说:“圣子神孙,继继承承,千千万年,敬戒不怠”,此处之“继继承承”被认为“不含有遗产处理的意思”。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继承既包括财产继承,同时也包括身份继承的内容在里面,而现代继承法所调整的继承关系则专指财产继承。
换而言之,古代法上的继承是指广义的继承,而现代法上的继承是仅指狭义的继承。
所谓狭义的继承,即“仅指财产继承,即生者对死者生前的财产权利的承受。
”(二)继承的分类按照继承对象的不同,继承大体可以分为身份继承和财产继承。
身份是指在社会上的政治地位和在家庭中的户主地位等,身份继承是指继承的对象为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如爵位、官职、家长身份等,身份继承中包含了宗祧继承和官爵继承。
关于宗祧继承,《红楼梦》中亦有不少笔墨涉及,如第一百十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中写到“贾赦不在家,贾政为长;宝玉、贾环、贾兰是亲孙,年纪又小,都应守灵。
贾琏虽也是亲孙,带着贾蓉尚可分派家人办事……所以内里竟无一人支持,只有凤姐可以照管里头的事。
况又贾琏在外作主,里外他二人倒也相宜。
抄家--《红楼梦》的法律世界之抄家.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尹伊君抄家,法律上的正式术语叫“籍没”或“抄没”,但它们都不如“抄家”这个词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贾府被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曹雪芹预先安排给宁、荣二府的必然归宿。
早在第十三回,就借秦可卿之口暗示道: 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
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实际是抄家的先兆。
探春的一番悲愤之语,揭示了贾府被抄的必然命运: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 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
咱们也渐渐的来了。
后四十回的续作者大约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所以,在第一百零五回用了整整一个回目写贾府被抄,又在第一百零六回作了补充描写。
但续写的抄家,首先在法律上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按照《清律》,并不是所有的罪行都要抄家。
顺治三年颁行大清律时,只有谋反才“家产人口入官”。
随着法律的修改,抄家的范围有所扩大,但大体上只适用于以下几类犯罪:一是犯谋反大逆的罪行,不仅本人要凌迟处死,其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年十六以上皆斩,年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等给功臣家为奴,财产入官。
而且,犯其他应抄家罪行的,虽已定罪,只要财产人口尚未入官,遇赦俱免,惟谋反叛逆者不得免放。
二是犯亏空、贪赃、受财枉法罪行的官吏,一般都落了个财产人口入官的下场,有的还被恩赐给了功臣。
李煦就是因为亏空财产被抄,人口入官,二百余名家口先在苏州变卖,因无人敢买,送到北京后先赏给年羹尧挑选,余者交崇文门变卖。
曹叛的财产人口查抄入官后赏给了继任江宁织造隋赫德。
三是犯奸党罪,谗言左使杀人,巧言谏免、暗邀人心,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本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四是造畜盅毒堪以杀人者,本人处斩,财产人官。
五是犯禁之物,如应禁兵器或禁书,违禁织造龙凤纹缎疋等,违禁品入官。
我们分析过,贾府这样的人家,不可能犯谋反大逆的罪行,其他罪行挨不上,只有犯贪赃枉法一类的罪行,才会导致抄家的后果。
可是第一百零五回写西平王爷带领赵堂官等人上贾府抄家,宣布的罪名却是: 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辜负朕恩,有忝祖德,着革去世职。
接着就大写抄家的行为,这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啼笑皆非了。
大概续作者也意识到只这一个罪名有点太小题大做了,后来又补充了引诱世家子弟赌博和强占良民妻女为妾的罪名。
到了第一百零七回,又加上了与平安州互相往来,包揽词讼,以及强索石呆子古扇的罪名。
其中,与平安州互相往来,包揽词讼这条罪名,并未点明有受财枉法的事实。
所以,这些罪名都与抄家挨不上边。
但不管怎么说,续作者不回避贾府被抄的命运,敢于大篇幅地详细描写抄家的情形,难能可贵。
我们曾经分析过,续作者由于受自身阅历和功力的局限,对许多重要场景不敢写细写实。
但抄家一回却一反常态,写得异常细致,其描写又可谓瑕瑜互见。
先说写得好的。
续作者用整整一个回目的篇幅,详细描写了抄家的全过程,用文学性的语言加以展现,栩栩如生,这就如同用一架摄像机,把那个时代的抄家经过,包括人物动作神态,甚至心理活动,照录下来,动态地予以展示。
有些语句的精彩生动,不在前八十回之下。
首先,对奉旨查抄官吏恶如虎狼、贪如饕餮的神态和行径描写得很生动。
赵堂官进门时满脸笑容,一言不发,假惺惺地拉着贾政的手“笑着说了几句寒温的话”,众人一看就知道来头不好。
开始就把赵堂官不怀好意的坏劲写了出来。
而迫不及待地请王爷宣旨动手,番役们个个“撩衣勒臂”,则写出了他们闻腥逐臭的贪恶本性。
抄家虽说是财物人官,要登记造册,但一方是恶如虎狼的衙役,一方是罪犯的家属,哪里会有公正可言?这正是官吏们大发横财、千载难逢的良机,所以,利用抄家的机会混水摸鱼,中饱私囊,史书上屡见不绝。
可以说,抄家前的官吏,就如同闻见腥味的饿兽。
“撩衣勒臂”一词用得何等好哇!它形象地刻画出即将抄家的衙役那种特有的亢奋。
西平王爷刚宣布完罪名,赵堂官便一叠声叫:“拿下贾赦,其余皆看守。
”并且要“分头按房”,“尽行查抄”。
不等王爷下令,“老赵家奴番役已经拉着本宅家人领路,分头查抄去了。
”等到北静王宣旨,让赵堂官提贾赦回衙,而那些查抄的衙役看赵堂官走了,便都觉得没趣。
其次,写出了被抄者惊魂不定、六神无主、任人宰割,特别是妇女们惊恐万状的凄惨。
宣布罪名和抄家前,贾赦、贾政就知道事情不好,“唬得面如土色,满身发颤。
”赵堂官吩咐手下分头按房抄查,一语又“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
贾母等女眷正在摆家宴,见平儿披头散发拉着巧姐哭诉抄家的事,王邢二夫人“俱魂飞天外,不知怎样才好”。
凤姐“先前圆睁两眼听着,后来便一仰身栽到地下死了。
”“贾母没有听完,便吓得涕泪交流,连话也说不出来。
”邢夫人回到自己住处,见门封着,丫头婆子锁在几间屋内,无处可走,到凤姐那边,“见二门旁舍亦上封条”,“凤姐面如纸灰,合眼躺着,平儿在旁暗哭”。
贾政在外边则“心惊肉跳,拈须搓手的等候旨意”。
宁国府的情形更惨,女主人被衙役们“抢得披头散发拇在一处空房里”,“那些不成材料的狗男女”“像猪狗似的拦起来了”,“所有的都抄出来搁着,木器钉得破烂,磁器打得粉碎。
”最为传神的一笔,是写邢夫人那边的人一直声地嚷进来说:“老太太、太太,不……不好了!多多少少的穿靴带帽的强……强盗来了,翻箱倒笼的来拿东西。
”不仅语态写得好,而且把查抄的衙役绝妙地形容为“穿靴带帽的强盗”,极具讽刺意味。
按照《清律》,对抄家财产有两条限制。
一是除谋反、谋叛及奸党罪外,妻子财产不在抄没入官之限。
二是兄弟未经分产的,要将所有财产查明,但只将罪犯名下应得份额入官。
续作者显然注意到了第二条限制,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个情节: 西平王道:“闻得赦老与政老同房各爨的,理应遵旨查看 贾赦的家资,其余且按房封锁,我们复旨去再候定夺。
”赵堂官 站起来说:“回王爷:贾赦贾政并未分家,闻得他侄儿贾琏现在总管家,不能不尽行查抄。
” 即使贾赦、贾政没有分家,不过依律将所有财产查明,只将贾赦财产入官。
赵堂官要“尽行查抄”,当然是想混水摸鱼,乘乱中饱私囊。
再说写得不如人意之处。
续作者犯的最大错误,恰恰是不敢把贾府“尽行查抄”。
按照曹雪芹的原意,贾府很可能像李煦和曹烦那样,财产人口悉数入官,恩赏有功之臣,贾珍、贾赦、贾政等一干人发配充军,宝玉沦为乞儿。
续作者没有魄力或不忍心那样写,不但写了两个处处回护贾府的王爷,还给贾家留下若干可以度日的财产,不能不说是极大的败笔。
我们说抄家一回写得详细,其中最细之处,是续作者不避惮烦,竟然开列了一份抄家的清单。
但恰恰是这份清单露出了马脚,暴露出续作者眼界和阅历的欠缺。
先把这份清单与查抄和珅财产的清单作个同类局部比较,就会知道续作者所列财产在“分量”上有多么不足。
贾府金银首饰、器物及珠宝有: 赤金首饰共一百二十三件,珠宝俱全。
珍珠十三挂,淡金盘二件,金碗二对,金抢碗二个,金匙四十把,银大碗八十个, 银盘二十个,三镶金象牙箸二把,镀金执壶四把,镀金折盂三对,茶托二件,银碟七十六件,银酒杯三十六个。
和府的同类物品有: 金珠翠宝首饰大小共计二万八千余件以上,均为奇异珍品,普通者尚未在内。
大东珠六十余颗,每颗重十两以上,珍珠十八颗,手串共二百二十六串,珍珠数珠十八盘。
赤金碗碟 三十二棹,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白银碗碟三十二棹,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三镶金象牙箸五百副,金唾盂一百二十个,银唾盂六百余个…… 两相比较,贾府、和府之间岂止五十步一百步的差别?那简直是王公贵族和小财主的差别呀!贾府何至于寒俭到如此程度?实在是续作者没见过世面而已。
可能有人会说,和珅是当朝权贵,贾赦是一等将军,贾政是工部员外郎,本有差距。
但我们不要忘记,贾府的先祖是封过公的,历代袭官,到他们是第三代,积聚起来,不会比和珅差到哪里去。
也许还有人会说,这份清单仅是贾赦的家产,它顶多只是荣国府一半的家产。
岂不知和珅的这份抄家清单,连他所有家产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续作者不仅没见过什么世面,显然也没有仔细研究过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究竟写过贾府有哪些物品;否则,在曹雪芹所写物品的基础上列出一份抄家的清单,也比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份清单高明得多! 曹雪芹描写贾府的物品,有真有假,但总的说真多假少。
有些一看就知是虚构的。
第五回写秦可卿屋内的陈设是: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这显然是为了渲染屋内让人“眼饧骨软”的气氛而着力营造出来的奢侈品,当不得真的。
但绝大多数物品不仅是真实的,而且完全符合贾府的身分和地位。
对照这些物品,可以看看抄家清单缺了些什么,有哪些写得不合适。
一是字画。
曹雪芹写到的字画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第五回),秦太虚的对联(第五回),米襄阳的《烟雨图》(第四十回),颜鲁公的墨迹对联(第四十回),各种名人法帖(第四十回),仇十洲的《双艳图》(第五十回)。
抄家清单上根本就没有字画一项。
二是各种服饰面料。
曹雪芹写过的有:倭缎(第三回),羽缎、羽纱(第八回、第四十九回、第五十一回),蝉翼纱(第四十回),“软烟罗”(第四十回),“凫面裘”(第四十九回),哆罗呢(第四十九回),上用妆缎蟒缎、上用杂色缎、上用各色纱、上用宫绸、官用各色缎纱绸绫(第五十六回)。
曹雪芹是织造世家,见过的服饰面料最多,因此在这方面的描写不仅讲究,而且往往能出奇出新。
相比之下,抄家清单所列的倭股、绸缎、纱绫、羽线绉、氆氇、妆蟒缎、葛布、各色布等服饰面料就大为逊色了。
三是皮货。
清代不仅讲究穿戴各种皮毛,而且有许多禁忌。
曹雪芹写到的有:貂鼠皮(第六回),灰鼠皮、银鼠皮(第六回、第五十一回),“一斗珠”(第四十二回),海龙皮(第四十九回),天马皮(第五十一回),黑狐皮、大白狐皮(第五十三回),猞猁狲(第五十三回)。
抄家清单写皮货最多,但写得太杂了,那些青狐、黄狐、麻叶皮、洋灰皮、酱色羊皮、猢狸皮、豆鼠皮、梅鹿皮、貉崽皮、鸭皮、獾子皮、灰色羊、黑色羊皮等等,给人的感觉,就像抄了当铺的家。
四是家具。
家具是大件物品,也比较值钱。
曹雪芹写过的家具有:大紫檀雕螭案(第三回),梅花式洋漆小几(第三回),玻璃炕屏(第六回),玻璃大镜(第十七回),大穿衣镜(第二十六回),大理石大案(第四十回),各种围屏、桌椅(第四十回),洋漆描金小几(第五十三回),花梨圆炕桌(笫六十三回)。
大件的玻璃制品,今人不以为然,那时可是地道的奢侈品。
宁国府来了重要的客人,专遣贾蓉跟凤姐借玻璃炕屏,查抄和珅的物品中,也有玻璃炕床三十二架,可见价值不菲。
抄家清单中没有这部分内容,却说抄家时“木器钉得破烂,磁器打得粉碎”,这是不符合事实和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