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7.03 MB
- 文档页数:53
2019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报告赛迪品牌实验室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新华网联合发布前言《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报告》是赛迪车评年度工作之一,该研究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作出评价,从而深入了解消费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车过程中的问题及主要需求点,帮助车企打造更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的车型。
本次研究工作从2018年12月开始启动,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确定了由基础体验、动力体验、舒适体验、科技体验、服务体验五个维度构成的评价体系。
2019年1月开始调研工作,调研历时4个多月,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柳州、合肥、郑州等10个城市为主要样本发放城市,通过网络问卷调查、4S店现场客户访谈与专业消费者(新能源汽车从业者)访谈三者相结合,力求以最真实、最客观的数据反映消费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车产品过程中各个维度的满意度情况。
该报告汇总了8723位车主的反馈评价,其中包括7895份调研问卷,4S店现场访谈750位车主,面访专业消费者78人。
经统计,问卷样本共涵盖29个车企、75款车型,其中纯电动车型有57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18款。
2019年5月,赛迪品牌实验室举办了“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调研车企交流会”,邀请了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高管出席,分享调研结果,并广泛听取各位车企高管对评价体系的建议。
将调研过程中用户反馈问题和需求变化趋势及时反馈到车企,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高速发展。
赛迪品牌实验室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新华网2019年5月第1章市场发展现状001002 市场规模003 政策环境004 市场结构005 竞争格局第2章问卷样本分析006007 指标体系008 研究方法009 调查规模010 样本分析第3章总体满意度榜单011012 新能源汽车整体满意度013 TOP 20 EV车型满意度排名014 TOP 10 PHEV车型满意度排名015 TOP 15 新能源汽车品牌满意度排名第4章满意度特征分析016017 续航满意度排行(EV)019 充电满意度排行(EV)021 使用成本满意度排行(EV、PHEV)023 驾驶体验满意度排行(EV、PHEV)025 舒适满意度排行(EV、PHEV)027 科技体验满意度排行(EV、PHEV)029 产品可靠性满意度排行(EV车型)030 品牌售后满意度排行(车企)第5章发展趋势及建议032033 市场趋势研判037 车企决策建议第一章市场发展现状本章主要着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及现状,从政策环境、市场规模结构、企业竞争格局等方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019中国汽车消费趋势报告巨量引擎-汽车数据策略研究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发布前言中国车市经历了多年快速增长,目前已步入普及后期。
这一阶段的市场发展一般呈现以下特点:发展速度趋缓、行业加速整合、市场结构调整等。
叠加当下汽车“新四化”变革,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大变局。
行业变迁的驱动力源自消费变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汽车消费行为路径、人群结构、汽车内容消费偏好以及购车需求等产生了新的变化。
在需求变迁驱动下,汽车企业的经营也日益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形势,唯有洞悉趋势,方能把握机遇。
巨量引擎-汽车数据策略研究院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整合分析移动互联网及行业相关数据,联合发布《2019中国汽车消费趋势报告》,旨在洞察行业演进和汽车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助力汽车企业把握市场发展方向及机遇,以更好地应对行业发展变局。
目录|CONTENTS市场发展:从成长到成熟,低增长将常态化品牌竞争:相互渗透,开启“无界化”竞争产品结构:红利退潮,需求升级驱动产品变革Part 1 行业趋势Part 2消费趋势决策路径:路径多元,周期在缩短用户结构:场域迁移,需求被唤起内容消费:互动增强,注意力分散购车需求:回归理性,新四化兴起Part 1行业趋势I.市场发展II.品牌竞争III.产品结构C h a p t e r O n e01市场发展趋势从成长到成熟,低增长将常态化从成长到成熟,中国车市进入新阶段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开数据巨量引擎-汽车数据策略研究院整理数据周期:2004-2019.912%14%25%22%7%45%32%2%4%14%7%5%14%3%-3%-10%-20%-10%0%10%20%30%40%5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9月)销量同比增速销量:万辆快速增长稳定增长增速下滑快速成长成长-成熟中国汽车市场历年销量变化趋势▌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后,已步入成长到成熟的转折期,发展速度趋缓,销量出现了阶段性下滑。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正文目录一、新能源乘用车:全球布局势趋明,消费需求风渐起 (4)1、政策端:补贴退坡边际递减,双积分保障2020年目标 (4)2、产品端:新品节奏布局加快,消费者需求风渐起 (6)3、全球化分析:自主先发优势明显,德系最为激进 (13)二、新能源客车:集中度提升,有望率先应用燃料电池 (18)1. 公交车:新能源渗透率提高,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 (20)2. 座位客车: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龙头市占率提高 (21)3. 新能源客车出口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 (22)4.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有望率先在客车领域推广 (23)三、新能源中游:全球电动化趋势近几年有望加速,中国中游将深度参与全球供应 261、海外车企有望在近几年启动新一轮高增长 (26)2、中国的中游产业将深度参与全球分工 (28)3、补贴退坡对中游供应链的影响分析 (32)图表目录图1 新能源汽车重要政策——销量时间轴 (4)图2 17-19年补贴政策一览 (5)图3 2020年市场双积分临界值弹性测算 (6)图4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乘用车月度销量及占比(万辆) (6)图5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占比(辆) (6)图6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分级别走势(万辆) (7)图7 新能源乘用车各级别销量占比 (7)图8中国新能源市场产品布局1(价格低于12万的车型) (8)图9中国新能源市场产品布局2(价格位于12万-25万的车型) (9)图10 几何A车身图 (10)图11 广汽aion S车身图 (10)图12 中国新能源市场产品布局3(价格大于25万的车型) (11)图13 全球各大车企电动化战略历程梳理 (14)图14 大众MEB平台核心标的梳理 (18)图15:客车行业历年销量(万辆) (18)图16:新能源客车历年销量(万辆) (18)图17:客车行业月度销量(辆) (19)图18:新能源客车月度销量(辆) (19)图19主要企业新能源客车市占率 (19)图20:公交车历年销量(万辆) (21)图21:公交车月度销量(辆) (21)图22:公交车历年销量中新能源渗透率 (21)图23:新能源公交车月度销量(辆) (21)图24:公交车保有量中燃料结构 (21)图25:国内公交车历年保有量持续增加(万辆) (21)图26:座位客车历年销量(万辆) (22)图27:国内大中型座位客车销量结构 (22)图28:座位客车月度销量(辆) (22)图29:宇通在国内大中型座位客车市场占有率 (22)图30 Mirai历年销量(单位:辆) (24)图31 Clarity历年销量(单位:辆) (24)表1:2019、2020年市场双积分弹性测算表 (5)表2:新能源乘用车按级别销量一览 (7)表3:A0-A00级别主要新车型参数对比 (8)表4:紧凑型车参数对比 (10)表5:中型SUV参数对比 (12)表8:新能源客车2017年、2018年与2019年国补对比 (20)表9:荣威950 Fuel Cell与丰田Mirai以及本田Clarity参数比较 (25)表10:国内外燃料电池客车对比 (26)一、新能源乘用车:全球布局势趋明,消费需求风渐起1、政策端:补贴退坡边际递减,双积分保障2020年目标汽车电动化浪潮趋势不可逆转。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9年4月29日)在出租车及网约车等运营市场拉动下,2019年有望成为A级车型放量元年,预计2019-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可达180/250万辆,动力电池需求90.6/143.6GWh,复合增速将维持55%以上。
进入2019年在续航里程、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达到新的阶段后,新能源车产品竞争逐步从硬性技术参数竞争迈向柔性消费体验竞争转变。
续航里程:2019年政策激励下A/A0级车将升级至400km以上,A00级车300km以上,两年时间200km翻倍增至400km突破续航瓶颈。
能量密度:补贴政策已助力国产三元电池突破180Wh/kg赶超日韩,下一阶段竞争方向逐步从能量密度转向工艺与成本,而磷酸铁锂技术突破140Wh/kg,成本率先降至1元/Wh,逐步打开车型应用空间。
运营车辆:营运车辆给予0.7倍补贴强化运营强度与使用效率,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出租车电动化铺开以及主机厂入局网约车,将为A级市场提供需求增量。
2019年补贴对于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考核从能量密度转变为综合能耗,反映稳健平衡技术和安全要求。
新能源货车补贴更加强调内生经济性实现,淡化硬性技术指标考核,磷酸铁锂及锰酸锂电池应用有望持续拓宽。
2019年政策更加突出在“技术上先进”的同时“质量上可靠、安全上有保障”,对于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整车能耗等技术指标要求中增加“稳步”、“适度”等表述,特别强调鼓励企业注重安全性、一致性。
政策更加强调补贴退出过程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包括乘用车在内,实现优胜劣汰的积极作用。
2017年是新能源乘用车元年。
2016年12月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新版补贴方案,刺激2017年以A00级为代表的纯电动乘用车型迅速放量。
2018年补贴新规进一步提升技术指标门槛,A00级补贴下。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5月目录一、新能源乘用车:全球布局势趋明,消费需求风渐起 (5)1、政策端:补贴退坡边际递减,双积分保障2020年目标 (5)(1)汽车电动化浪潮趋势不可逆转 (5)(2)2019年补贴新政退坡幅度较大,短期企业盈利承压,长期终归市场化 (6)(3)双积分考核保障19-20年新能源乘用车复合增速“红线”37% (6)2、产品端:新品节奏布局加快,消费者需求风渐起 (8)(1)中国成为电动车全球最大市场,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 (8)(2)分级别:新品布局节奏加快,爆款车成为增长新引擎 (10)①A00-A0级:牺牲盈利or性价比降低--补贴退坡迫使车企做出选择 (10)②A级:密集投放新车型,多款车型具备“爆款”潜质 (12)③B级及豪华车:新车型加速布局,带动消费者认知改观 (15)3、全球化:自主先发优势明显,德系最为激进 (17)二、新能源客车:集中度提升,有望率先应用燃料电池 (24)1、公交车:新能源渗透率提高,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 (27)2、座位客车: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龙头市占率提高 (28)3、新能源客车出口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 (30)4、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有望率先在客车领域推广 (31)(1)燃料电池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技术 (31)(2)国内外企业加码燃料电池车 (31)(3)国内乘用车与海外差距大,商用车或先推广 (35)三、新能源中游:全球电动化趋势近几年有望加速,中国中游将深度参与全球供应 (37)1、海外车企有望在近几年启动新一轮高增长 (37)(1)海外主流车企在电动车平台上已经展开战略级投入 (37)(2)传统大汽车的新车型将在未来几年密集上市,并有望在2025实现10-15%以上的渗透率 (38)2、中国的中游产业将深度参与全球分工 (39)(1)中国已经培育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游产业集群 (39)(2)中国中游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加强 (43)3、补贴退坡对中游供应链的影响 (44)未来十年将是行业变革的十年,“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是行业发展大趋势,而电动化无疑是进度最快的趋势,中国凭借起步较早和前期大量投入在行业中游和下游已经积累了先发优势,未来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加速,有望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