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简答
- 格式:pdf
- 大小:170.34 KB
- 文档页数:5
药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简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一、简答题1.阿托品的主要临床用途有哪些?答:(1)抑制腺体分泌;(2)治疗虹膜睫状体炎、儿童验光配镜;(3)缓解内脏绞痛;(4)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抗休克;(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2.简述强心苷的药理作用。
答:(1)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2)负性频率作用;(3)负性传导作用;(4)利尿及扩张血管作用。
3.简述常用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答:(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3)影响细菌核酸代谢;(4)影响细菌叶酸代谢;(5)影响细菌胞质膜通透性。
4.简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
答:(1)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作用;(2)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和抗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
5.简述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的药理学基础。
答:(1)硝酸甘油可缩小β受体阻断药所致的心室容积增大和心室射血时间延长;(2)β受体阻断药能对抗硝酸甘油所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加强。
6.简述氢氯噻嗪的降压机理。
答:用药初期由于排钠利尿减少血容量,长期用药由于排钠造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减少,Na+–Ca2+交换减少,细胞内Ca2+含量降低,血管平滑肌舒张而降压。
7.磺胺药为何可损害肾脏?如何防治?答:原因:磺胺药及乙酰化产物在尿中溶解度降低,尤其在酸性尿中易析出结晶损伤肾小管,引起肾脏损害。
防治:(1)用药期间多喝水;(2)同服等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3)定期检查尿液;(4)失水、休克、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8.简述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及意义。
答:(1)Ⅰ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
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动学,为制订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Ⅱ期,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阶段,观察对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为Ⅲ期研究设计和给药方案确定提供依据。
(3)Ⅲ期,扩大临床试验阶段(批准试生产后进行),进一步验证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风险关系,最终为获批提供充分依据。
1三、简答题1.钢筋混凝土柱中箍筋应当采用封闭式,其原因在于?答:钢筋混凝土柱中箍筋应当采用封闭式箍筋是为了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并保证构件在破坏阶段箍筋对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侧向约束作用。
2.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破坏通常分为哪两种情况?它们的发生条件和破坏特点是怎样的?答: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破坏可分为两种情况:大偏心受压破坏与小偏心受压破坏。
大偏心受压破坏的发生条件是: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得不太多时。
破坏特点是:受拉区的钢筋能达到屈服,受压区的混凝土也能达到极限压应变。
小偏心受压破坏的发生条件是:偏心距较小或很小,或者虽然相对偏心距较大,但配置了很多的受拉钢筋。
破坏特点是:靠近纵向力一端的钢筋能达到受压屈服,混凝土被压碎,而远离纵向力一端的钢筋无论是受拉还是受压,一般情况下都达不到屈服。
3.简述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答: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如下:1)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拉区钢筋的应力先达到屈服强度,要求满足:0h xb ξ≤ 2)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应力能达到抗压屈服强度设计值,与双筋受弯构件相同,要求满足:s a x '≥24.实际工程中,哪些受拉构件可以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哪些受拉构件可以按偏心受拉构件计算?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真正的轴心受拉构件是罕见的。
近似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的有承受节点荷载的屋架或托架受拉弦杆和腹杆,刚架、拱的拉杆,承受内压力的环形管壁及圆形储液池的壁筒等;可按偏心受拉计算的构件有矩形水池的池壁、工业厂房双肢柱的受拉肢杆、受地震作用的框架边柱和承受节间荷载的屋架下弦拉杆等。
5.轴心受拉构件从加载开始到破坏为止可分为哪三个受力阶段?其承载力计算以哪个阶段为依据?答:轴心受拉构件从加载开始到破坏为止可分为三个受力阶段:第一阶段为从加载到混凝土受拉开裂前,第二阶段为混凝土开裂至钢筋即将屈服,第三阶段为受拉钢筋开始屈服到全部受拉钢筋达到屈服。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每个4分,共20分)填空题(20个,每个1分,共20分)简答题(5个,每个分值不定,共42分)论述题(1个,共18分)第一章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是感测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整体。
2、教育信息化的六要素:①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②开发——开发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③网络——建设国家、地区、学校教育信息网络系统;④产业——发展教育信息产业;⑤人才——培养掌控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⑥政策——制定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3、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①教材多媒化。
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得多媒体化,它们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视频及模拟的三维动画图像等多种教学信息。
②资源全球化。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球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学习者共享。
③教学个性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根据学习者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④学习自主化。
由于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趋势。
⑤活动合作化。
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
⑥管理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叫做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它包括计算机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内在功能⑦环境虚拟化。
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网络教育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⑧系统开放化。
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建设一个开放性的教育系统,支持按需学习、弹性学习和终生学习。
4、教学技术(94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单选15个,多选5个,判断10个,简答3个,计算4个1财务经理必须回答的三个最基本问题是什么?答:公司理财包括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投资决策(资本预算):即公司应该投资于什么样的长期资产,这个问题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左边。
比如利用回收期法,折现回收期法,内部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平均会计收益率法等方法来进行资本预算,选择应该投资的项目或者资产。
(2)融资决策(资本结构):即公司如何筹集资本支出所需的资金。
这个问题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右边。
它表示公司短期及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
公司一般通过发行债券、借贷或发行股票来筹资,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优序融资理论,负债权益的优缺点。
(3)短期财务问题(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表示清偿所有负债后的货币量。
即公司应该如何管理它经营中的现金流量。
财务经理必须致力于管理现金流量的缺口。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
2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区别是什么?财务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是会计利润还是现金流量?答:会计利润亦称“账面利润”,是指企业出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以显性成本(会计成本,与显性成本相对)之差额,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总量和现金流出总量,包括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特殊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主要区别在于:非现金支出(比如折旧支出)是包括在会计利润之中的,但在现金流量中却得不到体现,因为从现金流量的概念出发,这些支出并不能够代表企业目前的实际支出水平。
3财务经理如何创造价值?(财务计划的目标是是什么?)答:财务经理的主要职责是通过资本预算、融资和资产流动性管理为公司创造价值。
其创造价值的途径主要有两条:(1)公司必须通过购买资产创造超过其成本的现金。
(2)公司必须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以筹集超过其成本的现金。
因此,公司创造的现金流量必须超过它所使用的现金流量。
三、简答题1、高分子结构的特点?2、表1-4数据说明了什么?试从结构上予以分析。
3、评价主链带有间隔单键和双键的聚磷腈的柔顺性。
其结构示意如下:4、.比较以下三个聚合物的柔顺性,从结构上简要说明原因。
5、试分析纤维素的分子链为什么是刚性的?(提示:从纤维素链节结构分析阻碍内旋转的因素)6、比较以下两种聚合物的柔顺性,并说明为什么。
7、试从下列高聚物的链节结构,定性判断分子链的柔性或刚性,并分析原因。
8、以下化合物,哪些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哪些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蛋白质,(2)PVC,(3)酚醛树脂,(4)淀粉,(5)纤维素,(6)石墨,(7)尼龙-66,(8)PV Ac,(9)丝,(10)PS,(11)维尼纶,(12)天然橡胶,(13)聚氯丁二烯(14)纸浆,(15)环氧树脂。
9、试述下列烯类高聚物的构型特点及其名称。
式中d表示链节结构是d构型,l则表示是l构型。
(1)—d—d—d—d—d—d—d—;(2)—l—l—l—l—l—l—l—l—l—;(3)—d —l—d—l—d—l—d—l—;(4)—d—d—l—d—l—l—l—。
10、已知高分子主链中键角大于90°,定性地讨论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与键角的关系。
11、(1)由丙烯得到的全同立构聚丙烯有无旋光性?(2)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等规度?12、近程相互作用和远程相互作用的含义及它们对高分子链的构象有何影响?13、根据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能,定性地讨论表2-3中所列各高聚物的性能。
14、将下列三组聚合物的结晶难易程度排列成序:(1)PE,PVC,PS,PAN;(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己二酸乙二酯;(3)尼龙-66,尼龙-1010。
15、有两种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其组成相同(均为65%乙烯和35%丙烯),但其中一种室温时是橡胶状的,一直到稳定降至约-70℃时才变硬,另一种室温时却是硬而韧又不透明的材料。
1.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压区配置预应力钢筋有什么作用?其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有何影响?答: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压区配置预应力钢筋:可防止或减缓施工阶段预拉区的裂缝和构件的过大反拱。
当()py p f ''0-σ为正时,降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当()py p f ''0-σ为负时,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同时,多数情况()py p f ''0-σ为正,即为拉应力,所以多数情况下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是不利的。
2. 为什么要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 答: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是不一样的。
在施工阶段,若预压区外边缘的压应力过大,则可能在预压区内产生沿钢筋方向的纵向裂缝,或使预压区混凝土进入非线性徐变阶段;若预拉区外边缘的拉应力过大,则可能引起预拉区混凝土开裂。
也就是说,满足了使用阶段的抗裂度和强度不等于满足施工阶段的抗裂度和强度,所以要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
3. 阐述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概念、以及两者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答:按照施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方法称为先张法。
先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再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方法称为后张法。
先张法的优点有:① 张拉工艺比较简单;② 不需在构件上设置永久性锚具;③ 可以分批张拉,特别适合量大面广的中小型构件。
缺点有:① 需要较大的台座或成批的钢模、养护池等固定设备,一次性投资大;② 预应力钢筋布置多数为直线型,曲线布置较为困难。
后张法的优点有:① 张拉预应力钢筋可以直接在构件或整个结构上进行,因而可根据不同荷载性质来合理布置各种形状的预应力钢筋;② 适合运输不便、只能在现场施工的大型构件、特殊结构或可由单体拼装的特大构件;主要缺点有:①永久性锚具的耗钢量很大; ② 张拉工序比先张法复杂,施工周期长。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名词解释,2分×5=10分二、判断题,1分×10=10分三、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四、简答题,6分×5=30分五、分析题,10分×2=20分(可以是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也可以是几种观点的辨析,还可以是实验数据分析)六、论述题,10分×2=20分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说明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及施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用肥料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促进作物增产2、改善农产品的外观品质及营养品质3、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4、增加植被覆盖度,促进牧业发展5、促进植物生长,改善生态环境2、叙述“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的内容和对指导施肥的意义。
1、矿质营养学说: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是矿物质,而非腐殖质。
2、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拿走,就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从而使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愈来愈少。
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确定标准。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如何分类?答: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所有高等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它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
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南开⼤学服务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如何理解服务以及服务的特性?P24-31★考核知识点:服务与服务的特性附1.1:(考核知识点解释)在ISO 9000系列标准中,对服务所作的定义是:“服务是为满⾜顾客的需要,在与顾客的接触中,服务提供者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
”服务的特性:1)服务的⽆形性;2)⽣产与消费的不可分性;3)服务的不可储存性;4)服务的异质性;5)顾客在服务过程中的参与;6)不牵涉所有权的转移。
2. 服务业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11★考核知识点:服务业的发展原因★考核知识点:服务业的发展原因(考核知识点解释)附1.2:服务业的发展原因猪油有以下⼏⽅⾯。
1)前提:社会分⼯和⼯业发展。
2)源泉:市场发育。
3)重要原因:社会需求。
4)助推器:城市化。
1) 经济⽣活中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相互依赖。
制造业的成功需要对市场的快速反映能⼒,根据顾客需要设计产品的能⼒和快速运输的能⼒,所有这些都要依靠服务⼀体化。
2) 全球⼯业化经济的⾼速发展,也是建⽴在强⼤的服务业基础上,服务业的竞争具有全球化趋势。
3) 新技术的推出推动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4) 社会发展趋势,⼈⼝的⽼龄化、家庭结构德尔变化,单⾝⼈⼝的增加,都对服务业发展起到推动作⽤。
3. 设计服务包时应主要关注哪⼏个⽅⾯?32★考核知识点:服务包的内容。
附1.3:(考核知识点解释)服务包应包含以下4个⽅⾯。
1)⽀持性设施。
2)辅助物品。
3)显性服务。
4)隐性服务。
4. 简要描述服务质量的5差距分析?110★考核知识点: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考核知识点解释)附1.4: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是分析服务质量问题产⽣的原因并帮助服务企业的管理者改进服务质量的⼯具。
1)差距模型的核⼼是顾客差距,也就是顾客期望与顾客感知的服务之间的差距。
2)服务供应商差距包括:质量感知差距,质量标准差距,服务传递差距和市场沟通差距。
一、简答的备考考点:1.内存与外存的区别是什么区别一:内存一般指内存条,插在电脑主板上的,外村一般是磁性介质,指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区别二:内存只能暂时存贮数据,断电就没有了,外存可以永久性存贮。
区别三:内存一般都不大,比外存小,而外存却可以很大。
区别四:内存存取速度比外存快,而外存相对要慢很多。
区别五: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外存的东西要先到内存,CPU才能处理。
2.在windows中,如何强行关闭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
使用任务管理器来结束它。
按住ctrl+alt+del键,弹出任务管理器,然后在“应用程序”里找到该程序,点“结束任务”。
如果这里没有,就到“进程”里面找到它,点“结束进程”。
3.字符格式化与段落格式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字符格式化:就是设子字符的字体、自行、字号、颜色及间距等进行设定和选择。
(2).段落格式化:段落前后间距的大小、行距大小、段落的缩进、段落编号和项目符号等属性的设置。
4.什么是样式,在word中,如何建立一个新样式样式是指一组存储于模板或文档中并且有确定名称的段落格式和字符格式。
选定原样式,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样式与格式选项,选原样式名、更改该样式的格单击应用、新样式确定。
5.论述word对象插入的嵌入方式和链接方式的优缺点。
“嵌入方式”,是把源文件中的内容复制到目的文件当中,即word文档中嵌入了对象的所有信息。
一旦完成插入后,目的文件和源文件不再有任何联系。
这种插入方式的优点是不会因源文件的丢失而发生错误,也保证了word文档的完整性。
缺点是word文档的大小会因插入对象而增大(这一点对数据量较大的图像对象、声音对象或视频剪辑对象尤为明显),并且不能随源文件的更新而自动更新。
“连接方式”,是指插入时不复制对象内容,只是在word文档中插入一个与源文件的链接指令,即在目的文件和源文件之间建立一个链接关系。
插入完成后,显示或打印对象时word 系统会自动到源文件中读取对象信息。
《认知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简答题)什么是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按信息加工观点,记忆是什么?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简述三段论推理中换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Chapman、Ceraso、Provitera等人认为,人在三段论推理中所犯的错误不是“气氛效应”造成的,而是由于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他们的看法称作换位理论。
依照这个理论,人在三段论推理中,往往将一个全称肯定前提解释为逆转亦真,对一个特称否定前提也是这样。
这样就会发生推理错误。
换位理论说明三段论推理包含逆转或换位分析。
问题解决阶段有哪些?第一阶段,认识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
第二阶段,分析所提出问题的特点与条件。
第三阶段,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第四阶段,检验假设。
思维过程,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
什么是排列问题?一种问题类型。
给予所需的成分,而问题解决者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排列它们,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状态。
简述过滤器模型的内容?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提出。
在他看来,整个神经系统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有限的单一通道。
出于经济考虑,在容量有限的神经系统之前,需要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只准许少量地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
此外,在选择性过滤器之后,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
这种缓冲器是一个暂时的记忆存储,为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
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鸡尾酒会效应是指什么?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
文化人类学 --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 (____) 关系。
参考答案:同根2、 :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 《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
该书的作者是 (____)。
参考答案:麦克伦南3、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____) 三重加工。
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 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 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
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汰选、应对、调适4、 (____) 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参考答案:列维——施特劳斯5、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 (____) 进化。
参考答案:特殊二、名词解释题1、文化参考答案: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经由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 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社会规范总和。
其特点有:⑴单一归属性;⑵、功能性;⑶、习得性;⑷、共有性;⑸、相对稳定性;⑹、完整性需要理论。
2、索绪尔参考答案:索绪尔是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他指出语言是一种集体的习俗,这就是说,反映在语法、语源、语音等方面有许多具有普遍性的现象,这表明人类的语言有某种共同的结构。
他认为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构成这一系统的元素是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实体。
换言之,语言基本上是一个由对比和相互关联的元素构成的结构。
3、 : 1、鲍亚士学派(补)参考答案: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
基本乐理 --复习资料
一、概念题
1、切分音:
参考答案:
从弱拍或强拍的弱部分开始,并把下一强拍或弱拍的强部分持续在内的音,叫做切分音。
2、节奏:
参考答案:
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
3、复音程:
参考答案:
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做复音程。
4、变化半音:
参考答案: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
5、交错拍子:
参考答案:
各种不同拍子的同时结合,叫做交错拍子。
二、单项选择题
1、低音谱号用字母表示: ( )
A. G谱号
B. F谱号
C. D谱号
D. C谱号
参考答案: B
2、下列各组中哪两个音之间是自然半音? ( )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B
3、除去哪两个音级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可能有两个等音。
( )
A. #G和bA
B. #F和bG
C. #A和bB
D. #D和bE
参考答案: A
4、 #E向上构成自然半音是: ( )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B
5、下列拍号中,哪一个是复拍子? ( )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C
三、填空题
1、纯五度的音数(____),小七度的音数(____)。
参考答案: 3.5※5
2、音乐有两种,分别为:(____)、(____)。
参考答案:基本音级※变化音级。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关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比较环节、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五部分。
B.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三部分。
C.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四部分。
D.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的输入、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输出等。
答案:C2.关于传递函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的相互转化可以不用满足零初始条件。
B.传递函数能反映系统的物理结构。
C.系统传递函数分母的阶次n与分子的阶次m满足关系m>n。
D.传递函数只适合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不适合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答案:D3.对复杂的结构图或信号流通图,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采用()直接求出。
A.终值定理B.初值定理C.方框图变换D.梅森增益公式答案:D4.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中,误差带选2%时,调节时间为()。
A.TB.2TC.3TD.4T答案:D5.一阶微分环节属于()类型的校正环节。
A.超前校正B.滞后校正C.先超前后滞后D.先滞后后超前 答案:A6.图中有几条回路()。
A.2条B.3条C.4条D.5条 答案:B7.信号流图特征式的计算公式为()。
A. B.C. D.答案:D8.图中有几条前向通道()。
A.2条B.3条C.4条D.5条 答案:C9.已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32310330+++=s s s ,则系统实部为正的特征根个数有()。
A.0个1a b c d e f a bc defΔL L L L L L =---+∑∑∑1+a b c d e f abc defΔL L L L L L =++∑∑∑1+a b c d e f abcdefΔL L L L L L =-++∑∑∑1a b c d e f abc defΔL L L L L L =-+-+∑∑∑B.1个C.2个D.3个 答案:C10.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KG s s s s ,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参数取值范围是()。
普通化学 --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NaHCO3-Na2CO3组成的缓冲溶液pH值为( )A. AB. BC. CD. D参考答案: A2、下列关于氨基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B. 非必需氨基酸是人体非必需的氨基酸C.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D. 氨基酸是既有酸性又有碱性的两性物质参考答案: B3、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ΔrHmӨ与生成物的ΔfHmӨ相等的是( )A. H2(g) +O2(g) = H2O (g)B. H2(g) + Cl2(g) = 2HCl(g)C. CaO(s) +CO2(g) = CaCO3(s)D. Fe2O3 (s) + 6HCl(aq) = FeCl3(aq) +3H2O (l)参考答案: A4、以公式ΔU = Q – pΔV表示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其适用条件是( )A. 封闭系统B. 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C. 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D. 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的等温等压过程参考答案: C5、在由乙二醇水溶液、冰、水蒸气、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系统中含有 ( )A. 三种组分B. 三个相C. 四个相D. 五个相参考答案: B6、下列化合物中哪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A. H2SB. HIC. CH4D. HF参考答案: D7、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AlCl3B. SiCl4C. SiO2D. H2O参考答案: C8、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 )A.H3AsO3B.H3AsO4C.H3PO4D.HBrO4参考答案: A9、某反应在298K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但经升温至某一温度,该反应却能自发进行。
从定性角度分析,应符合的条件是 ( )A. ΔrHmӨ >0 , ΔrSmӨ< 0B. ΔrHmӨ < 0, ΔrSmӨ > 0C. ΔrHmӨ > 0 ΔrSm Ө> 0D. ΔrHmӨ< 0, ΔrSm Ө< 0参考答案: C10、下列四种价电子的构型的原子中电离能最低的是( )A. ns2np3B. ns2np4C. ns2np5D. ns2np6参考答案: B11、 AgCl固体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A. 0.0 1mol·dm-1氨水溶液B. 0.01mol·dm-1氯化钠溶液C. 纯水D. 0.01mol·dm-1硝酸银溶液参考答案: A12、下列物质中,其分子具有平面三角形几何构型的非极性分子是( )A. CH4B. CO2C. BCl3D. H2O参考答案: C13、在H2O分子和CO2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A. 取向力,诱导力B. 诱导力,色散力C. 取向力,色散力D.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参考答案: B14、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 )A. 阴极B. 阳极C. 任意一个电极参考答案: A15、某电池反应①0.5Cu(s)+0.5Cl2(g)=Cl-(1mol/dm3)+0.5Cu2+(1mol/dm3)的电动势为E1;另一电池反应②Cu(s)+Cl2(g)=2Cl-(1mol/dm3)+Cu2+(1mol/dm3)的电动势为E2,则E1和E2比值为( )A. E1/E2=1B. E1/E2=0.5C. E1/E2=0.25D. E1/E2=2参考答案: A16、决定多电子原子电子的能量E的量子数是( )A. 主量子数nB. 角量子数lC. 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D. 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参考答案: C17、下列水溶液中pH值最大的是( )A.0.1mol·dm-3HCNB.0.1mol·dm-3NaCNC.0.1mol·dm-3HCN-0.1mol·dm-3NaCND.0.1mol·dm-3NaAc参考答案: B18、固态时为典型离子晶体的是( )A. AlCl3B. SiO2C. Na2SO4D. CCl4参考答案: C19、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Cl–离子的浓度无关?( )A.Zn (s) | ZnCl2 (aq)| Cl2 (g) | Pt (s)B. Zn (s) | ZnCl2 (aq)| |KCl (aq) | AgCl (s) | Ag (s)C.Ag (s), AgCl (s) | KCl (aq) | Cl2 (g) | Pt (s)D.Hg (l) | Hg2Cl2 (s) |KCl (aq)||AgNO3 (aq) | Ag (s)参考答案: C20、已知反应A + 1/2B = D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1Ө ,那么反应2A + B = 2D在同一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K2Ө为- ( )A. K2Ө=K1ӨB. K2Ө= (K1 Ө)1/2C. K2 Ө = 1/2 K1 ӨD. K2 Ө = (K1 Ө)2参考答案: D二、判断题1、有一由HAc - Ac-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C(HAc)>C(Ac-),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三、简答题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成熟期生命历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各年龄阶段特征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案:(1)关于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2)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
(3)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
(4)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3. 简述横向设计的优缺点。
答案:横向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
缺点在于: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4. 简述纵向设计的优缺点。
答案:纵向设计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在于: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或练习效应;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5.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1)观察法;(2)访谈法;(3)问卷法;(4)测验法;(5)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试验法)。
6. 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答案: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1)口唇期(从出生到1岁半),主要活动是口腔期的活动。
(2)肛门期(从1岁半到3岁),主要人排泄获得快感。
(3)崇拜性器官期(3~6岁),这时期儿童出于好奇心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了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
(4)潜伏期(6~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兴趣往往集中在同伴而不集中于父母,尽量避免性的表现。
(5)生殖期,进入这个时期,如果以前没有适应上的困难,一般来说,性生活就会得到正常发展,个人就具有超我所能接受的异性爱的生活方式。
7. 简述艾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1)儿童行为既是心理的,又是认识的,注重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社会机制。
(2)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
(3)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一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4)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8.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答案: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图式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9. 简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二是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三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10. 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答案: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里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简而言之,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领近发展阶段的过度状态。
11. 简述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答案: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12. 简述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答案: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这里有两层意思,具体如下:第一,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心理的年龄阶段而言,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指某一阶段个体所具有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13. 简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含义。
答案:在社会和教育作用下,个体心理是在不断发展的。
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指个体心理年龄特征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性,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稳定的、一致的。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在个体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又可以有一定的差距。
14. 简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原因。
答案:个体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这是因为在各个年龄阶段,个体生理机能的发展、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以及个体在这一阶段中的主导性活动基本相同,心理发展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差异。
同时,个体心理年龄特征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这是由于个体遗传素质不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条件和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不一样,社会和教育在个体身上起作用的情况不尽相同所致。
15. 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母亲自身的条件的影响,包括年龄和饮食;(2)母亲疾病的影响;(3)母亲服用药物的影响;(4)母亲酗酒、吸烟的伤害;(5)母亲的情绪状态的影响;(6)母亲所处环境的影响,如辐射、化学物质和污染的影响。
16. 什么是依恋?答案:依恋是指乳儿和主要抚养人(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绪的联结。
当乳儿体验到对这个特定的人有所依恋时,和她(他)在一起便能使乳儿感到愉快;当乳儿感到难过时,只要她(他)出现,乳儿便会得到安慰。
17. 简述幼儿注意的发展。
答案:注意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注意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认识活动的效果。
幼儿注意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注意的目的性以及注意品质的发展两方面。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幼儿注意品质的发展表现在:(1)注意范围不断扩大;(2)注意稳定性不断提高;(3)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不断增强;(4)注意策略的使用。
18. 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哪些?答案: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
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两个:(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强烈、对比鲜明、新颖的事物);(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19. 幼儿期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答案:幼儿注意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注意的目的性以及注意品质的发展两方面。
20. 简述幼儿记忆的发展。
答案:幼儿的记忆发展遵循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从不随意向随意方向发展,从具体向抽象发展。
具体表现在:(1)记忆容量的增加;(2)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额的发展;(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4)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5)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与发展。
21. 常有的记忆策略包括哪些?答案:(1)复述;(2)组织;(3)精细加工。
22. 简述幼儿思维的特点。
答案: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还派生出幼儿思维的经验性、表面性、拟人化等特点。
幼儿思维的这些特点是与儿童知识经验贫乏和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的。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23. 简述幼儿概括的特点。
答案: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直接受他们的概括水平的制约。
幼儿概括的特点是:(1)概括内容比较贫乏,每一个词只代表某一个或某一些具体事务的特征,而不是某一类的大量的事物的共同特征。
(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有时失之过宽,有时又失之过窄。
24. 简述幼儿期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1)3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2)4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3)5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认左右方位;(4)6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
25. 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案: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是:(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26. 关于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形成,有哪些理论解释?答案:关于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形成,有不同的理论解释:(1)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性激素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2)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3)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27. 简述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案:(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3)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28.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3)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29. 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在哪几方面?答案: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对道德观念的掌握从表面、具体到初步的本质和概括。
(2)道德判断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全面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儿童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30. 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几种?答案: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31. 什么是“心理断乳”?答案:心理断乳是指青少年随着青春期身心发展和成长,逐渐从依赖父母的心理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具有自行考虑、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个体成长。
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个体化心理发展的标志。
32. 简述初中生记忆的主要特点。
答案:初中生记忆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1)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2)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具体表现为:1)形象记忆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初中阶段最高;2)抽象记忆量在初中阶段达到高百分比;3)抽象记忆的发展量远高于形象记忆。
(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33. 简述初中生情绪活动的特点。
答案:初中生情绪活动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情绪活动的两极性;(2)情绪体验迅速;(3)情绪活动的外露性;(4)富于活力的情绪状态。
34. 初中生情绪活动的两极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情绪体验上的两极性;(2)情绪效能上的两极性;(3)情绪性质上的两极性。
35.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答案: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1)硬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