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675.00 KB
- 文档页数:10
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PID控制器对单容水箱的液位进行控制,验证PID控制算法在液位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并了解PID控制器参数调节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实验装置和仪器:1. 单容水箱:用于存放水并模拟液位变化。
2. 液位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水箱的液位。
3. 控制器:采用PID控制器,用于调节水箱液位。
4. 电源和信号线:提供电力和信号传输。
实验步骤:1. 将水箱与液位传感器连接,并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液位。
2. 将PID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连接,建立控制回路。
3. 设置PID控制器的参数,包括比例系数(P)、积分时间(I)和微分时间(D)。
4. 将控制器调至手动模式,并将控制器输出设定值调整为合适的初始值。
5. 开始实验,记录初始液位和控制器输出设定值。
6. 观察液位的变化,并记录实时液位值。
7. 根据液位变化情况,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使液位尽可能接近设定值。
8. 结束实验,记录最终液位和控制器参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的结果和观察:1. PID控制器的参数调节对液位控制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参数组合会导致液位的不同响应和稳定性。
2. 比例系数P的增大可以增加控制器对液位误差的敏感程度,但过大的P值可能引起震荡或超调。
3. 积分时间I的增大可以减小稳态误差,但过大的I值可能导致震荡或系统不稳定。
4. 微分时间D的增大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但过大的D值可能引起噪声干扰或导致系统不稳定。
5. 通过逐步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我们可以实现较好的液位控制效果,使液位尽可能接近设定值并保持稳定。
结论:本实验通过PID控制器对单容水箱的液位进行控制,验证了PID控制算法在液位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逐步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我们可以实现较好的液位控制效果,并使液位保持稳定。
实验结果表明,PID控制器的参数调节对液位控制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掌握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熟悉液位传感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1. 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是一种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的常见算法。
PID是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PID算法通过对过程变量进行采样和比较,计算出误差,并根据误差大小进行调整。
其中比例项P、积分项I和微分项D分别代表了对过程变量偏差大小、偏差持续时间以及偏差变化率的反馈调整。
2. 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或固体物料高度或深度的设备。
常见的液位传感器有浮球式、压力式、电容式等多种类型。
本实验中采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进行测量。
3. 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由水箱、液位传感器、PID控制器和执行机构(如电磁阀)组成。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液位传感器采集水箱内的液位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PID控制器;PID控制器通过比较设定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误差,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使其调节水箱内的水流量,从而维持水箱液位稳定在设定值。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单容量水箱与电磁阀、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等连接起来,组成完整的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
2. 设置PID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PID参数。
其中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Ki 和微分系数Kd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3. 进行实验测试将设定值设置为一定值,并记录下当前的反馈值。
根据反馈值计算出误差,并通过PID控制器输出相应的调节信号给执行机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液位是否能够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4. 调整PID参数如果发现液位不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设定值附近,需要对PID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可以通过增大或减小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来调整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学习PID控制器的原理和调节方法,掌握PID控制器在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1. 单容量水箱2. 水泵3. 液位传感器4. 控制器5. 电脑实验原理:PID控制器是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部分组成的控制器。
根据物体的反馈信号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PID控制器会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以使系统的输出信号趋近于设定值,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
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单容量水箱与水泵和液位传感器连接,将控制器与电脑连接。
2.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设置控制器的比例增益、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并将设定值设定为所需的液位。
3. 开始实验:启动水泵,观察水箱液位的变化,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4. 数据分析:根据液位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计算实际液位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并根据PID控制器的算法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
5. 调整控制参数: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如增大比例增益、调整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再次进行实验。
6. 重复步骤3-5,直到达到所需的控制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液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通过分析曲线形状和数据变化趋势,判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时间。
如果液位在设定值附近波动较小,并且响应时间较短,则说明PID控制系统的参数调节较为合适。
结论:通过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我们学习了PID控制器的原理和调节方法,并掌握了PID控制器在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PID控制器的参数调节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时间有很大影响,需要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进行参数调整。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后续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实验报告本次实验以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来探究PID控制系统在单容水箱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实验采用的硬件设备包括一台多功能数据采集仪、一个电动水泵、一个水箱、一个液位传感器以及一台电脑。
液位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水箱的液位高度,然后将液位信号传输给多功能数据采集仪,再通过电脑处理分析数据。
电动水泵负责将水加入到水箱中,实现液位的上升。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采用PID控制算法对液位进行控制。
PID控制器是由比例控制器(P)、积分控制器(I)和微分控制器(D)三个部分组成的一种常见的控制算法。
比例控制器根据当前偏差值来进行控制,积分控制器主要解决由于比例控制器的积累误差,使系统达到静态稳态的需求,微分控制器则是对系统输出信号的变化率进行调整,在系统响应速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ID控制器综合了三种控制器的优点,因此在工业自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的开始,我们首先需要计算PID控制参数,包括比例系数Kp、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
计算出这些参数之后,我们需要将它们输入到控制器中,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当前的液位值来进行控制。
实验过程中,需要适当控制电动水泵的运行时间和运行速度,使得液位能够平稳地上升,同时又不超过设定的上限值。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对比例系数进行了调整。
我们发现当比例系数过大时,液位的波动会变得非常剧烈,表现为液位的快速上升和下降。
当比例系数过小时,系统的响应速度将会比较慢,导致液位不能够很好地达到设定值。
通过实验我们调整了比例系数,使得液位能够更加稳定地上升,并且在液位接近设定值时,系统能够迅速地响应。
我们也对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进行了调整,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最终确定了比例系数为1.8、积分时间为0.2秒和微分时间为0.1秒。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PID控制系统在单容水箱液位控制中的应用,也体验了PID控制系统参数调整的过程。
我们相信,在实际工程中,PID控制系统的应用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班级:082班座号:姓名成绩: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工程实验项目:液位单闭环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构成。
学生可自行设计,构成单回路单容液位,并采用临界比例度法、阶跃反应曲线法和整定单回路控制系统的PID参数,熟悉PID参数对控制系统质量指标的影响,用计算机进行PID参数的调整和自动控制的投运。
二、实验设备:
水泵、变频器、压力变送器、主回路调节阀、上水箱、上水箱液位变送器、牛顿模块(输入、输出)。
表4-13 阶跃反应曲线整定参数表
4、将计算所得的PID参数值置于计算机中。
5、使水泵Ⅰ在恒压供水状态下工作。
观察计算机上液位曲线的变化。
6、待系统稳定后,给定加个阶跃信号,观察其液位变化曲线。
7、再等系统稳定后,给系统加个干扰信号,观察液位变化曲线。
8、曲线的分析处理,对实验的记录曲线分别进行分析和处理,处理结果于表格4.12中。
五、试验报告:
根据试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并根据K、T、τ平均值写出广义的传递函数。
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题目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指导教师王巧玲设计起止日期2013 年 1 月 7 日~1 月 18 日系别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系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目录第一章MCGS 简介 (1)一、MCGS 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 (1)1、MCGS 组态软件的整体结构 (1)2、MCGS 组态软件的五大组成部分 (1)二、MCGS 组态软件的工作方式 (2)1、MCGS 如何与设备进行通讯 (2)2、MCGS 如何产生动画效果 (2)3、MCGS 如何实施远程多机监控 (2)4、如何对工程运行流程实施有效控制 (2)三MCGS 组态软件的一般组态过程 (2)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2)工程立项搭建框架 (3)设计菜单基本体系 (3)制作动画显示画面 (4)编写控制流程程序 (4)完善菜单按钮功能 (4)编写程序调试工程 (4)第二章综合实验纲要 (6)一、综合实验的目的 (6)二、综合实验的基本要求 (6)三、实验前的准备及安全操作规程 (6)安全操作规程 (6)四、综合实验内容要求 (7)硬件系统设计 (7)软硬件测试 (7)数据 I/O 及通信设计 (7)监控组态界面设计 (7)控制算法设计 (8)系统调试和完善 (8)撰写设计报告 (8)第三章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9)概况 (9)实验所需设备以及所需软件 (9)要求 (9)实验原理 (9)第四章实验设计 (10)一、实时数据库的设计 (10)二、添加设备 (10)三、添加运行策略 (11)四、添加用户窗口 (12)主窗口属性 (13)五、设计主页面 (14)添加设定值 SV、测量值 PV 以及输出值 OP 的动态条显示 (14)添加变量设定栏 (15)添加变量显示栏 (16)添加手自动按钮 (16)添加历史曲线按钮 (17)添加实时曲线显示 (17)六、历史曲线页面 (18)第五章实验结果 (19)一、PID 调试过程 (19)二、PID 参数确定 (19)三、加扰动、测性能 (20)第六章总结 (20)第七章参考资料文献 (20)第一章MCGS简介一、MCGS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1、MCGS组态软件的整体结构MCGS(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是一套基于 Windows 平台的,用于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系统,可运行于 Microsoft Windows95/98/NT/2000/XP 等操作系统。
4 单容水箱液位组态控制实验报告学院:自动化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单容水箱液位组态一.实验目的:1.熟悉单容水箱液位调节阀PID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2.熟悉单用户项目组态过程3.掌握WINCC 画面组态设计方法4.掌握WINCC 过程值归档的组态过程5.掌握WINCC 消息系统的组态过程6.掌握WINCC 报表系统的组态过程二:单容水箱实验原理1、实验结构介绍水流入量Qi 由调节阀u 控制,流出量Qo 则由用户通过闸板开度来改变.被调量为水位H.分析水位在调节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直接在调节阀上加定值电流,从而使得调节阀具有固定的开度。
(可以通过智能调节仪手动给定,或者AO 模块直接输出电流。
)调整水箱出口到一定的开度。
突然加大调节阀上所加的定值电流观察液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液位数学模型。
通过物料平衡推导出的公式:μμk Q H k Q i O ==,那么 )(1H k k Fdt dH -=μμ, 其中,F 是水槽横截面积。
在一定液位下,考虑稳态起算点,公式可以转换成μμR k H dtdH RC =+。
公式等价于一个RC 电路的响应函数,C=F 就是水容,k H R 02=就是水阻.给定值 图4-1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如果通过对纯延迟惯性系统进行分析,则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可以使用以下S 函数表示: )1()(0+=TS S KR S G 。
相关理论计算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过程控制》,金以慧编著。
2、控制系统接线表测量或控制量 测量或控制量标号使用PLC 端口 使用ADAM 端口下水箱液位 LT103 AI0 AI0调节阀FV101 AO0 AO03参考结果单容水箱水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4—2所示:图4—2 单容水箱液位飞升特性此时液位测量高度184。
5 mm,实际高度184.5 mm -3。
5 mm =181 mm 。
实际开口面积5.5x49.5=272.25 mm²。
单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4、了解PID调节器对液位、水压控制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计算机PID算法控制。
首先由差压传感器检测出水箱水位,水位实际值通过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后,被输入计算机中,最后,在计算机中,根据水位给定值与实际输出值之差,利用PID程序算法得到输出值,再将输出值经过D/A模块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而控制电机转速,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实现水位的计算机自动控制。
2.2被控对象本实验是单容水箱的液位控制。
被控对象为图1中的上水箱,控制量为流入水箱的流量,执行机构为调节阀。
由图1所示可以知道,单容水箱的流量特性:水箱的出水量与水压有关,而水压又与水位高度近乎成正比。
这样,当水箱水位升高时,其出水量也在不断增大。
所以,若阀V6开度适当,在不溢出的情况下,当水箱的进水量恒定不变时,水位的上升速度将逐渐变慢,最终达到平衡。
由此可见,单容水箱系统是一个自衡系统。
三、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物理模型电动调节阀包括执行机构和阀两个部分,它是过程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电动调节阀接受调节器输出4~20mADC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输出轴的角位移,以改变阀节流面积S的大小。
图2为电动调节阀与管道的连接图。
图2图中:u----来自调节器的控制信号(4~20mADC)θ----阀的相对开度----阀的截流面积q----液体的流量由过程控制仪表的原理可知,阀的开度θ与控制信号的静态关系是线性的,而开度θ与流量Q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四、单容水箱系统PID控制规律及整定方法数字PID控制是在实验研究和生产过程中采用最普遍的一种控制方法,在液位控制系统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PID控制的基本原理,液位控制系统中用到的数字PID控制算法及其具体应用。
进程控制分解试验陈述试验名称:单容液位定值控制体系专业:电气工程班级:姓名:学号:试验计划一、试验名称:单容液位定值控制体系二、试验目标1.懂得单容液位定值控制体系的构造与构成.2.控制单容液位定值控制体系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和投运办法. 3.研讨调节器相干参数的变更对体系静.动态机能的影响.4.懂得P.PI.PD和PID四种调节器分离对液位控制的感化. 5.控制统一控制体系采取不合控制计划的实现进程.三.试验道理本试验体系构造图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被控量为中水箱的液位高度,试验请求中水箱的液位稳固在给定值.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旌旗灯号作为反馈旌旗灯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经由过程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中水箱液位的目标.为了实现体系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感化下的无静差控制,体系的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本次试验我组采取的是PI控制).图1 中水箱单容液位定值控制体系(a)构造图 (b)方框图一.试验目标1.懂得单容液位定值控制体系的构造与构成.2.控制单容液位定值控制体系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和投运办法. 3.研讨调节器相干参数的变更对体系静.动态机能的影响.4.懂得P.PI.PD和PID四种调节器分离对液位控制的感化.5.控制统一控制体系采取不合控制计划的实现进程.二.试验装备1.试验控制水箱;2.试验对象及控制屏.盘算机一台.SA-44挂件一个.PC/PPI通信电缆一根;3.三相电源输出(~380V/10A).单相电源输出(~220V/5A)中单相I.单相II端口.三相磁力泵(~380V).压力变送器LT2.电动调节阀中控制旌旗灯号(4~20mA输入,~220V输入).S7-200PLC 中AO端口.AI2端口.三.试验道理本试验体系构造图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被控量为中水箱的液位高度,试验请求中水箱的液位稳固在给定值.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旌旗灯号作为反馈旌旗灯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经由过程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中水箱液位的目标.为了实现体系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感化下的无静差控制,体系的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图1 中水箱单容液位定值控制体系(a)构造图 (b)方框图四.试验内容与步调本试验选择中水箱作为被控对象.试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2.F1-7.F1-11全开,将中水箱出水阀门F1-10开至恰当开度,其余阀门均封闭.本次试验采取的是S7-200控制的办法.图2 S7-200PLC控制单容液位定值控制试验接线图1.将SA-42 S7-200PLC控制挂件挂到屏上,并用PC/PPI通信电缆线将S7-200PLC衔接到盘算机串口2,并按照下面的控制屏接线图衔接试验体系.将“LT2中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的地位.2.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24V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动按钮,合上单相Ⅰ.Ⅲ空气开关,给S7-200PLC及电动调节阀上电.3.打开Step 7-Micro/WIN 32软件,并打开“S7-200PLC”程序进行下载,然后将S7-200PLC置于运行状况,然后运行MCGS组态情况,打开“S7-200PLC控制体系”工程,然落后入MCGS运行情况,在主菜单中点击“试验三.单容液位定值控制”,进入试验三的监控界面.4.在上位机监控界面中点击“启动内心”.将智能内心设置为“手动”,并将设定值和输出值设置为一个适合的值,此操纵可经由过程调节内心实现.5.合上三相电源空气开关,磁力驱动泵上电打水,恰当增长/削减智能内心的输出量,使中水箱的液位均衡于设定值.6.依据经验法或动态特征参数法整定调节器参数,选择PI控制纪律,并按整定后的PI参数进行调节器参数设置.7.待液位稳固于给定值后,将调节器切换到“主动”控制状况,待液位均衡后,经由过程以下几种方法加干扰:(1)突增(或突减)内心设定值的大小,使其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的变更;(此法推举,后面三种仅供参考)(2)将电动调节阀的旁路阀F1-3或F1-4(同电磁阀)开至恰当开度;(3)将下水箱进水阀F1-8开至恰当开度;(转变负载)(4)接上变频器电源,并将变频器输出接至磁力泵,然后打开阀门F2-1.F2-4,用变频器歧路以较小频率给中水箱打水.以上几种干扰均请求扰动量为控制量的5%~15%,干扰过大可能造成水箱中水溢出或体系不稳固.参加干扰后,水箱的液位便分开原均衡状况,经由一段调节时光后,水箱液位稳固至新的设定值(采取后面三种干扰办法仍稳固在原设定值),记载此时的智能内心的设定值.输出值和内心参数,液位的响应进程曲线将如图3所示.图3 单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8.分离适量转变调节仪的P及I参数,反复步调7,用盘算机记载不合参数时体系的阶跃响应曲线.9.分离用P.PD.PID三种控制纪律反复步调4~8,用盘算机记载不合控制纪律下体系的阶跃响应曲线.四、试验成果剖析试验刚开端时,输入设定值(SV)为90cm,比例系数(P).积分时光(I)均设为10,液位波形开端有近似纪律的阻尼震动响应,直至最后波形稳固,得出响应曲线.(如图4.5所示)图4 单容液位控制的系数调节图5 单容液位控制的响应曲线六.试验总结进修了单容液位定值控制体系办法,待液位稳固于给定值后,将调节器切换到“主动”控制状况,待液位均衡后,突减内心设定值为60,使其有一个负阶跃增量的变更,但因为忽视,未能将图像保管下来.因为设定值的原因,波位波形曲线趋势准确,但是阻尼震动时光过长,得到最后成果曲线所需时光较长,解释取值其实不是完善.后经由学长讲授,应将积分时光(I)设为5,如许将大大晋升试验效力.这更请求我们在做试验前可以经由过程剖析法对试验成果进行理论剖析,找到近似值,在试验时可以直接在理论值邻近进行验证,将有用进步试验效力.。
一、实训目的1. 理解单容液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单容液位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操作技能。
3. 学习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液位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控制系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设备与工具1. 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实验装置2. PLC编程软件3. 差压变送器4. 执行机构(调节阀)5. 传感器6. 电源7. 计算机等辅助设备三、实训内容1. 系统组成与原理单容液位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被控对象:单容水箱,其液位为被控制量。
(2)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信号,并根据设定程序进行控制。
(3)执行机构:调节阀,用于调节流入或流出水箱的流量,以实现液位控制。
(4)传感器:差压变送器,用于检测水箱内液位的高度。
系统原理:通过差压变送器检测水箱内液位的高度,将液位信号输入PLC,PLC根据设定程序计算出控制信号,驱动调节阀调整流量,从而实现对水箱液位的控制。
2. 系统调试(1)硬件连接:将差压变送器、执行机构、传感器等硬件设备与PLC连接,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参数设置:在PLC编程软件中设置控制参数,如液位设定值、控制策略等。
(3)程序编写:根据控制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液位控制功能。
(4)系统调试:启动系统,观察液位变化,调整参数,直至系统稳定运行。
3. 实训操作(1)启动系统:打开电源,启动PLC,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设定液位:在PLC编程软件中设置液位设定值。
(3)观察液位变化:观察液位变化,分析控制效果。
(4)调整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控制参数,提高控制效果。
(5)停止系统:完成实训操作后,关闭系统,确保设备安全。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训过程中,成功实现了对单容水箱液位的控制,液位变化稳定,控制效果良好。
2. 通过实训,掌握了单容液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调试方法和操作技能。
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控制系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报告单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报告一、引言液位控制是自动化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许多工业领域,如化工、石油、食品等,液位的准确控制对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探究液位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并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装置及原理1.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单容水箱、液位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数据采集系统。
2. 原理介绍液位传感器通过测量液位高度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控制执行器的开关状态,调节水箱进出水的流量,以达到控制液位的目的。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首先,将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水箱内部,并连接到控制器。
接下来,连接执行器和控制器,并确保所有连接线路正确无误。
最后,将数据采集系统与控制器连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2. 系统校准在实验开始之前,对液位传感器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定液位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实际液位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控制系统的准确性。
3. 进水控制实验将水箱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将进水管道连接到水箱。
打开进水阀门,控制器开始接收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设定的目标液位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关状态。
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液位变化情况。
4. 出水控制实验将出水管道连接到水箱,并打开出水阀门。
控制器根据液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出水阀门的开关状态,以维持设定的目标液位。
同样,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液位变化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进水控制实验在进水控制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液位低于目标液位时,控制器打开进水阀门,增加水箱内的水量;当液位高于目标液位时,控制器关闭进水阀门,减少水箱内的水量。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调节进水流量,使液位保持在目标值附近。
2. 出水控制实验在出水控制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液位低于目标液位时,控制器关闭出水阀门,减少水箱内的出水量;当液位高于目标液位时,控制器打开出水阀门,增加水箱内的出水量。
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通过对水箱液位的测量和控制,达到稳定控制水箱液位的目的。
二、实验原理1. 液位测量原理:利用浮球开关检测水箱内部液位高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2. PID控制原理:PID控制器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它根据当前误差、误差变化率和误差积分值来计算输出信号,从而调节被控对象的状态。
三、实验步骤1. 设计电路:根据所需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图。
本实验采用Arduino开发板作为主要控制器,通过连接电路板上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来完成液位测量和PID调节功能。
2. 编写程序:在Arduino开发环境中编写程序代码。
首先需要进行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然后根据PID算法计算出输出信号,并将其发送到执行器上进行调节。
3. 调试系统:在完成硬件连接和程序编写后,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
首先进行传感器测试,确保能够准确地检测到液位高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然后进行PID算法测试,通过手动调节控制器的参数,观察系统的响应情况,并逐步优化控制器的参数。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验证,本设计的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检测到水箱内部液位高度,并能够根据设定值进行自动调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断优化控制器的参数,最终实现了稳定控制水箱液位的目标。
四、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设计和实现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深入了解了传感器数据采集、PID算法计算和执行器控制等相关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但通过不断尝试和优化,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这次实验对我们的学习和提高有很大帮助,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将会有所裨益。
单回路控制系统实验单回路控制系统概述实验三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实验四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实验五锅炉内胆静(动)态水温定值控制实验实验三实验项目名称: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项目性质:综合型实验所属课程名称: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和投运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4.了解P、PI、PD和PID四种调节器分别对液位控制的作用。
5.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要求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3-4所示。
被控量为中水箱(也可采用上水箱或下水箱)的液位高度,实验要求中水箱的液位稳定在给定值。
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中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实验对象及控制屏、SA-11挂件一个、计算机一台、万用表一个;2.SA-12挂件一个、RS485/232转换器一个、通讯线一根;3.SA-44挂件一个、CP5611专用网卡及网线、PC/PPI通讯电缆一根。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本实验选择中水箱作为被控对象。
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2、F1-7、F1-11全开,将中水箱出水阀门F1-10开至适当开度,其余阀门均关闭。
具体实验内容与步骤按二种方案分别叙述。
(一)、智能仪表控制1.按照图3-5连接实验系统。
将“LT2中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的位置。
图3-4 中水箱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a)结构图(b)方框图图3-5 智能仪表控制单容液位定值控制实验接线图2.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24V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动按钮,合上单相Ⅰ、Ⅲ空气开关,给智能仪表及电动调节阀上电。
实验八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一、实验目的1. 理解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的基本方法及原理;2. 了解压力传感器的使用方法;3. 学习PID控制参数的配置;。
二、实验设备1. THBDC-1型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台平台2. THBXD数据采集卡一块(含37芯通信线、16芯排线和USB电缆线各1根)3. PC机1台(含上位机软件“THBDC-1”)4. THBDY-1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三、实验原理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为一阶单容水箱,主要的实验项目为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
其执行机构为微型直流水泵,正常工作电压为24V。
直流微型水泵控制方式主要有调压控制以及PWM控制,在本实验中采用PWM控制直流微型水泵的转速来实现对单容水箱液位的定值控制。
PWM调制与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参考实验十三的相关部分。
控制器采用了工业过程控制中所采用的最广泛的控制器——PID 控制器。
通过计算机模拟PID控制规律直接变换得到的数字PID控制器,它是按偏差的比例(P)、积分(I)、微分(D)组合而成的控制规律。
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一般有由电流传感器构成大电流反馈环。
在高精度液位控制系统中,电流反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这里为了方便测量与观察反馈信号,通常把电流反馈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反馈端输出端串接一个250Ω的高精度电阻。
本实验电压与液位的关系为:H液位=(V反馈-1)×12.5 单位:mm四、实验步骤1. 调节好单容水箱的出水口阀门的大小,连接实验电路:1.1 将水箱面板上的“LT –”与实验台的“GND”相连接;水箱面板上的“LT +”与实验台的“AD1”相连接。
1.2将水箱面板上的“输入–”与实验台的“GND”相连接;水箱面板上的“输入+”与实验台的“DA1”相连接。
1.3将水箱面板上的“输出–”与“水泵电源–”连接;水箱面板上的“输出+”与“水泵电源+”连接。
2. 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THTJ-1,运行实验软件。
过程控制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专业:电气工程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方案一、实验名称: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二、实验目的1.了解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和投运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4.了解P、PI、PD和PID四种调节器分别对液位控制的作用。
5.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
被控量为中水箱的液位高度,实验要求中水箱的液位稳定在给定值。
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中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本次实验我组采用的是PI控制)。
图1 中水箱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a)结构图(b)方框图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和投运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4.了解P、PI、PD和PID四种调节器分别对液位控制的作用。
5.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设备1.实验控制水箱;2.实验对象及控制屏、计算机一台、SA-44挂件一个、PC/PPI通讯电缆一根;3.三相电源输出(~380V/10A)、单相电源输出(~220V/5A)中单相I、单相II端口、三相磁力泵(~380V)、压力变送器LT2、电动调节阀中控制信号(4~20mA输入,~220V输入)、S7-200PLC 中AO端口、AI2端口。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
被控量为中水箱的液位高度,实验要求中水箱的液位稳定在给定值。
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中水箱液位的目的。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生实验报告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课程名称: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构简单、投资省、操作方便、且能满足一般生产过程的要求,故它在过程控制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当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
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
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导致控制质量变坏,甚至会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当一个单回路系统组成以后,如何整定好控制器的参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际问题。
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图7-2单容液位控制系统结构图系统由原来的手动操作切换到自动操作时,必须为无扰动,这就要求调节器的输出量能及时地跟踪手动的输出值,并且在切换时应使测量值与给定值无偏差存在。
一般言之,具有比例(P )调节器的系统是一个有差系统,比例度δ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余差的大小,而且也与系统的动态性能密切相关。
比例积分(PI )调节器,由于积分的作用,不仅能实现系统无余差,而且只要参数δ,Ti 选择合理,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 能。
比例积分微分(PID )调节器是在PI 调节器的基础 再上引入微分D 的作用,从而使系统既无余差存在,又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快速性、稳定性等)。
在单位阶跃作用下,P 、PI 、PID 调节系统的阶跃响应分别如图7-3中的曲线①、②、③所示。
图7-3、P 、PI 和PID 调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1、比例(P )调节器控制 1)、将系统接成单回路反馈系统。
其中被控对象是上水箱,被控制量是该水箱的液位高度h1。
2)、启动工艺流程并开启相关的仪器,调整传感器输出的零点与增益。
3)、接通单片机控制屏,并启动计算机监控系统,为记录过渡过程曲线作好准备。
4)、在开环状态下,利用调节器的手动操作开关把被控制量“手动”调到等于给定值(一般把液位高度控制在水箱高度的50%点处)。
实验1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1、试验方案:水流入量Qi 由调节阀u 控制,流出量Qo 则由用户通过负载阀R 来改变。
被调量为水位H 。
分析水位在调节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直接在调节阀上加定值电流,从而使得调节阀具有固定的开度。
(可以通过智能调节仪手动给定,或者AO 模块直接输出电流。
)调整水箱出口到一定的开度。
突然加大调节阀上所加的定值电流观察液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液位数学模型。
通过物料平衡推导出的公式:μμk Q H k Q i O ==,那么 )(1H k k Fdt dH -=μμ, 其中,F 是水槽横截面积。
在一定液位下,考虑稳态起算点,公式可以转换成μμR k H dtdH RC =+。
公式等价于一个RC 电路的响应函数,C=F 就是水容,k H R 02=就是水阻。
如果通过对纯延迟惯性系统进行分析,则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可以使用以下S 函数表示:)1()(0+=TS S KR S G 。
相关理论计算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过程控制》,金以慧编著。
2、实验步骤:1) 在现场系统A3000-FS 上,将手动调节阀JV201、JV206完全打开,使下水箱闸板具有一定开度,其余阀门关闭。
2) 在控制系统A3000-CS 上,将下水箱液位(LT103)连到内给定调节仪输入端,调节仪输出端连到电动调节阀(FV101)控制信号端。
3) 打开A3000-CS 电源,调节阀通电。
打开A3000-FS 电源。
4) 在A3000-FS 上,启动右边水泵(即P102),给下水箱(V104)注水。
给定值 图1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5) 调节内给定调节仪设定值,从而改变输出到调节阀(FV101)的电流,然后调节JV303开度,使得在低水位时达到平衡。
6) 改变设定值,记录水位随时间的曲线。
3、参考结果单容水箱水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图2 单容水箱液位飞升特性此时液位测量高度184.5 mm ,实际高度184 mm -35 mm =149 mm 。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课设报告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题目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指导教师王巧玲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1月7日~1月18日系别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系专业学生姓名班级 学号成绩目录第一章MCGS简介 (1)一、MCGS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 (1)1、MCGS组态软件的整体结构 (1)2、MCGS组态软件的五大组成部分 (1)二、MCGS组态软件的工作方式 (2)1、MCGS如何与设备进行通讯 (2)2、MCGS如何产生动画效果 (2)3、MCGS如何实施远程多机监控 (2)4、如何对工程运行流程实施有效控制 (2)三 MCGS组态软件的一般组态过程 (3)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3)工程立项搭建框架 (3)设计菜单基本体系 (3)制作动画显示画面 (4)编写控制流程程序 (4)完善菜单按钮功能 (5)编写程序调试工程 (5)第二章综合实验纲要 (7)一、综合实验的目的 (7)二、综合实验的基本要求 (7)三、实验前的准备及安全操作规程 (7)安全操作规程 (7)四、综合实验内容要求 (8)硬件系统设计 (8)软硬件测试 (8)数据I/O及通信设计 (8)监控组态界面设计 (9)控制算法设计 (9)系统调试和完善 (9)撰写设计报告 (9)第三章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10)概况 (10)实验所需设备以及所需软件 (10)要求 (10)实验原理 (10)第四章实验设计 (12)一、实时数据库的设计 (12)二、添加设备 (12)三、添加运行策略 (14)四、添加用户窗口 (15)主窗口属性 (15)五、设计主页面 (16)添加设定值SV、测量值PV以及输出值OP的动态条显示 (17)添加变量设定栏 (18)添加变量显示栏 (18)添加手自动按钮 (19)添加历史曲线按钮 (20)添加实时曲线显示 (20)六、历史曲线页面 (21)第五章实验结果 (22)一、PID调试过程 (22)二、PID参数确定 (22)三、加扰动、测性能 (23)第六章总结 (23)第七章参考资料文献 (24)第一章MCGS简介一、MCGS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1、MCGS组态软件的整体结构MCGS(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是一套基于Windows平台的,用于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系统,可运行于MicrosoftWindows95/98/NT/2000/XP等操作系统。
过程控制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专业:电气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方案
一、实验名称: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和投运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4.了解P、PI、PD和PID四种调节器分别对液位控制的作用。
5.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
被控量为中水箱的液位高度,实验要求中水箱的液位稳定在给定值。
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中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本次实验我组采用的是PI控制)。
图1 中水箱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a)结构图 (b)方框图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和投运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4.了解P、PI、PD和PID四种调节器分别对液位控制的作用。
5.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设备
1.实验控制水箱;
2.实验对象及控制屏、计算机一台、SA-44挂件一个、PC/PPI通讯电缆一根;
3.三相电源输出(~380V/10A)、单相电源输出(~220V/5A)中单相I、单相II端口、三相磁力泵(~380V)、压力变送器LT2、电动调节阀中控制信号(4~20mA 输入,~220V输入)、S7-200PLC 中AO端口、AI2端口。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
被控量为中水箱的液位高度,实验要求中水箱的液位稳定在给定值。
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中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
图1 中水箱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a)结构图 (b)方框图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本实验选择中水箱作为被控对象。
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2、F1-7、F1-11全开,将中水箱出水阀门F1-10开至适当开度,其余阀门均关闭。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S7-200控制的方法。
图2 S7-200PLC控制单容液位定值控制实验接线图
1.将SA-42 S7-200PLC控制挂件挂到屏上,并用PC/PPI通讯电缆线将S7-200PLC连接到计算机串口2,并按照下面的控制屏接线图连接实验系统。
将“LT2中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的位置。
2.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24V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动按钮,合上单相Ⅰ、Ⅲ空气开关,给S7-200PLC及电动调节阀上电。
3.打开Step 7-Micro/WIN 32软件,并打开“S7-200PLC”程序进行下载,然后将S7-200PLC置于运行状态,然后运行MCGS组态环境,打开“S7-200PLC 控制系统”工程,然后进入MCGS运行环境,在主菜单中点击“实验三、单容液位定值控制”,进入实验三的监控界面。
4.在上位机监控界面中点击“启动仪表”。
将智能仪表设置为“手动”,并将设定值和输出值设置为一个合适的值,此操作可通过调节仪表实现。
5.合上三相电源空气开关,磁力驱动泵上电打水,适当增加/减少智能仪表的输出量,使中水箱的液位平衡于设定值。
6.根据经验法或动态特性参数法整定调节器参数,选择PI控制规律,并按整定后的PI参数进行调节器参数设置。
7.待液位稳定于给定值后,将调节器切换到“自动”控制状态,待液位平衡后,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干扰:
(1)突增(或突减)仪表设定值的大小,使其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的变化;(此法推荐,后面三种仅供参考)
(2)将电动调节阀的旁路阀F1-3或F1-4(同电磁阀)开至适当开度;
(3)将下水箱进水阀F1-8开至适当开度;(改变负载)
(4)接上变频器电源,并将变频器输出接至磁力泵,然后打开阀门F2-1、F2-4,用变频器支路以较小频率给中水箱打水。
以上几种干扰均要求扰动量为控制量的5%~15%,干扰过大可能造成水箱中水溢出或系统不稳定。
加入干扰后,水箱的液位便离开原平衡状态,经过一段调节时间后,水箱液位稳定至新的设定值(采用后面三种干扰方法仍稳定在原设定值),记录此时的智能仪表的设定值、输出值和仪表参数,液位的响应过程曲线将如图3所示。
图3 单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
8.分别适量改变调节仪的P及I参数,重复步骤7,用计算机记录不同参数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9.分别用P、PD、PID三种控制规律重复步骤4~8,用计算机记录不同控制规律下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四、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刚开始时,输入设定值(SV)为90cm,比例系数(P)、积分时间(I)均设为10,液位波形开始有近似规律的阻尼震荡响应,直至最后波形稳定,得出相应曲线。
(如图4、5所示)
图4 单容液位控制的系数调节
图5 单容液位控制的响应曲线
六、实验总结
学习了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方法,待液位稳定于给定值后,将调节器切换到“自动”控制状态,待液位平衡后,突减仪表设定值为60,使其有一个负阶跃增量的变化,但由于疏忽,未能将图像保存下来。
由于设定值的原因,波位波形曲线趋向正确,但是阻尼震荡时间过长,得到最后结果曲线所需时间较长,说明取值并不是完美。
后经过学长讲解,应将积分时间(I)设为5,这样将大大提升实验效率。
这更要求我们在做实验前可以通过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找到近似值,在实验时可以直接在理论值附近进行验证,将有效提高实验效率。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