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丰田成本管控的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8.90 MB
- 文档页数:28
市场导向的成本管理――丰田汽车成本企划的实施架构【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市场导向的成本管理,着重介绍了丰田汽车公司在成本企划方面的实施架构。
首先介绍了丰田汽车公司的简介,然后解释了市场导向的成本管理概念,以及丰田汽车成本企划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描述了丰田汽车成本企划的实施架构,并列举了实施架构的具体步骤。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展望未来丰田汽车公司在市场导向的成本管理方面的发展。
本文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丰田汽车公司成本企划实施架构的详细解读,并对市场导向的成本管理理论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丰田汽车、市场导向、成本管理、企划、实施架构、步骤、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丰田汽车作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一直以来注重成本管理,并且在市场导向的成本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对丰田汽车公司的成本企划实施架构进行研究,可以为其他企业在市场导向的框架下有效管理成本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旨在通过对丰田汽车成本企划实施架构的深入探讨,探讨市场导向的成本管理的实施策略,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2 问题意义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发展。
面对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市场导向的成本管理成为企业在管理实践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丰田汽车作为全球知名汽车制造企业,一直以来致力于改善自身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研究丰田汽车成本管理实施架构的意义在于为其他企业提供经验借鉴,指导它们在市场导向的成本管理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
通过深入剖析丰田汽车的成本企划实施架构,可以揭示其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企业提供思路和方法,帮助它们建立更加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
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2. 正文2.1 丰田汽车公司简介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于1937年,总部位于日本丰田市。
丰田汽车成本企划实施案例分析丰田汽车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其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改进和创新。
在成本控制方面,丰田汽车公司同样有着一套独特的成本企划实施案例。
本文将对丰田汽车公司成本企划的实施背景、具体案例以及所带来的启示进行分析。
丰田汽车公司的成本企划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正值全球石油危机,汽车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丰田汽车公司开始着手实施成本企划,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对供应链的优化,实现了对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等环节的成本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招标方式进行原材料采购,以获取更优的价格;对零部件制造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浪费。
这些措施使得丰田汽车公司在供应链环节降低了成本。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引入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实施精益生产理念,持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这些措施使得丰田汽车公司在生产环节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对研发成本进行控制,实现了对新产品开发成本的降低。
具体措施包括:对产品设计进行模块化处理,减少零配件数量;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对技术研发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这些措施使得丰田汽车公司在研发环节降低了成本。
丰田汽车公司的成本企划实施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精细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丰田汽车公司在各个环节都实施了精细化管理,从而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效率。
技术创新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供应链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对供应链的优化,降低了原材料采购和零部件制造的成本。
持续改进是降低成本的核心。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持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丰田汽车公司的成本企划实施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日本丰田公司的成本管理日本汽车制造商是行业高利润的楷模,以其高效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快速发展并称霸全球汽车业。
日本的成本企画可以视为低成本战略的一个典型。
美国《幸福》杂志曾刊文描述日本的“成本企画”。
1991年第8期的一篇题为“锐利的日本秘密武器”的文章这样论述:“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成本管理体系。
它帮助日本公司消减成本,以低价与西方业者竞争,用新产品击败竞争对手。
”该文始终围绕“如何保持低成本”这一话题展开。
成本企画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成本。
日本人说:“这东西市场上只能卖5元钱,我必须有40%的利润率,那么成本最多只能是3元钱,让我回过头去从头做起确保这3元钱目标成本的实现。
”从历史角度考察,成本企画是由丰田汽车公司最先开发采用的。
丰田1961年成立了成本会议,1965年设立了“工厂间比较委员会”,以推动各个工厂之间降低成本的活动。
现在的丰田公司设有一个“总预算控制制度”,使用每月数据来监控所有部门的预算,连最细微的开支都严格控制。
20世纪90年代初,丰田实施了一项降低生产成本的改革运动,即“成本的可视化”运动,在公司内部将生产成本张贴在随处可见的地方,使得各事业部门清楚地发现了问题。
丰田公布成本之举,起到了为原本不透明、不清楚的成本制定“标准”的效果。
进入21世纪,丰田甩出了“CCC21”(21世纪成本竞争力建设计划),在设计、生产、采购和固定费用四个方面“大规模压缩成本运动”,张富士夫设定了一个大胆的目标——所有新车型关键部件的成本都要降低30%。
2005年6月23日,丰田汽车公司正式宣布渡边捷昭为新一任社长。
渡边捷昭在丰田是出了名的“成本杀手”,他就是当年成本企画的创始人之一。
由他主导的丰田CCC21计划(即面向21世纪的成本竞争计划)如火如荼。
当时日本新闻报道中有诸如“成本杀手”最终执掌了丰田之类的醒目标题。
渡边的成本控制手法,被称为“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
”最典型的例子是,为降低成本,他甚至将丰田汽车车门扶手的型号,由原来的35种减少到只有3种基本型号。
企业丰田生产管理模式1. 概述丰田生产管理模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简称TPS)是一种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的生产管理方法。
该模式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提升效率,以满足客户需求。
2. 基本原则2.1 精益生产TPS的核心理念是精益生产。
其目的是通过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压缩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实现持续改进和全面质量管理。
2.2 人员参与TPS强调人员的主动参与和积极贡献。
每个员工都被视为生产过程中的决策者,鼓励他们提出改进意见,并为实施改进提供支持。
2.3 追求质量TPS将质量视为生产过程的重中之重。
通过控制各种风险和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4 流程优化TPS注重流程优化,通过分析和改进各个环节,找到瓶颈并加以处理,以实现流程的精简和高效运作。
3. TPS的实施步骤3.1 价值流分析价值流分析是TPS的第一步,用于确定价值流和非价值流。
通过绘制价值流图,可以清楚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从而找到改进点。
3.2 五个为什么在TPS中,经常使用“五个为什么”的问题解决方法。
当遇到问题时,通过连续提问“为什么”,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3 浪费的八种形式TPS将浪费分为八种形式,即过产、过程、运输、等待、库存、运动、瑕疵和无效的劳动力。
通过消除这些浪费,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4 精益供应链TPS还关注供应链的精益化。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施及时生产、优化库存管理等措施,可以减少库存、缩短交货时间,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3.5 Kaizen(改进)Kaizen是TPS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强调不断改进的重要性,通过持续的小幅改进,积累起显著的效果。
TPS鼓励全员参与改进活动,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4. TPS的优势和挑战4.1 优势•提高质量和效率•减少浪费和成本•加强员工参与和合作•建立灵活的供应链4.2 挑战•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长期的文化转变•实施复杂,需要良好的组织和规划5. 结语丰田生产管理模式是一种以精益生产为核心的管理方法,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追求质量和不断改进,实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丰田汽车的成本管理之路,附丰田成本企划PPT教材【标杆精益】全文总计5019字,需阅读13分钟,以下为正文:进入正题之前,大家不妨来想想。
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相互矛盾的吗?质量和成本是统一的,并不矛盾你答对了吗?假如你在生产产品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了劣质的原材料,售出后出现了质量事故,客户不但会退货还要求索赔,甚至砸了自己的企业品牌,降低了企业的口碑。
到头来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们都知道,质量成本为零是企业一直追求,但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
但是,可以试着把质量成本从4%降低到1%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
丰田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丰田全体员工执行“成本减半”的战略目标。
丰田里的某位董事兼任了几家合作公司的督导,必须每个月有数天在合作公司常驻,针对“问题在哪里、什么地方需要变革”提供指导。
丰田公司与合作公司之间保持着“集思广益”的关系,这种做法促进了合作公司的合理化。
降低成本,创造利润,大家较耳熟能详的日式管理制度,其中以“及时生产”(Just In Time:JIT)制度为代表的丰田式生产管理体系。
然而,实际上在日本国内及欧美各国,日本创始的管理会计制度——“成本企划”所受到的重视并不亚于JIT,近年来更有日益重要的趋势,甚而有超越JIT的说法;那是因JIT仅为生产阶段之一的生产管理制度,而成本企划则是进入生产阶段前的各阶段降低成本与利润管理的综合性经营管理制度。
在日本,许多知名的大企业,例如:丰田汽车(T oyota)、日产汽车(Nissan)、松下电器(Matsushita)、日立制作所(Hitachi)、东芝(Toshiba)、夏普(Sharp)、佳能(Canon)、卡西欧、村田机械等皆已采用成本企划。
从80年代后期起,有更多日本企业实际导入此制度。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运输用的机器、电机、机械、精密机器等产业中,在调查回答企业的80%以上或是接近此比例的公司以某些形式实施成本企划(数据来自樱井、神户大学管理会计研究会)。
丰田公司成本控制案例研究摘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商业经营中,并且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力力量。
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之一就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进而转换成价格优势,使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的相同产品质量条件下降低成本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成本俨然成为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因此企业必须把成本控制作为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
本文以丰田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对该公司的独特的成本控制方法——适时制生产方式进行分析,并就召回事件进行剖析,旨在了解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及需要吸取的教训。
关键词:成本控制;适时制生产方式;库存1.引言 (2)2.适时制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核心理念 (3)3.适时制在丰田公司的应用情况 (4)4.均衡化生产与设备装换调整 (5)5.全面质量管理 (6)6.合理化建议与良好协作关系 (7)7.召回事件反映的问题及反思 (7)8.结论 (8)参考文献 (9)在企业的发展中,成本控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个财务概念,更是一个战略概念。
企业要想达到理想的成本目标,就必须努力控制成本,减少费用支出,实现科学的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看作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成本控制不仅是单纯的降低成本费用,而是要求企业建立一个目标明确、方案可行、措施得当的成本控制计划。
企业只有将成本降低至行业平均水平之下,这个企业才能长久存活下去;但若是企业能够将成本与行业平均水平拉开距离,这时企业才具备了竞争优势。
适时制生产方式作为一种生产库存制度,是为了提高产品生产质量逐步形成的,旨在将原材料的库存量减少到一个生产班次刚好需要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库存不存在替代品,生产的产品都要求是合格的。
这一方式对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库存费用,而且可以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
企业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制度,做好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