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往年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
以下是一份自然辩证法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物质的绝对静止- C. 物质的相对静止- D. 物质的不变性答案:A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A. 因果律- B. 矛盾律- C. 辩证法- D. 逻辑法答案:B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A. 量变质变原理- B. 对立统一原理- C. 否定之否定原理- D. 形式逻辑原理答案:D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静止的- D. 随机的答案:B5.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自然辩证法?- A.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 B. 自然界是孤立存在的- C.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 自然界的发展遵循辩证法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原理”。
答案:对立统一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之一,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这些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质变原理”。
答案:量变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来实现的。
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限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从而产生新的性质和状态。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3.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答案:否定之否定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原理,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来实现的。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被新的矛盾所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升华和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结合实际,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1. 试题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哲学学科。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有:矛盾、统一、对立统一、辩证发展等。
2. 试题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等。
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统一、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规律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着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3. 试题三: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明显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形而上学主要研究事物的表面现象和静态存在,强调事物的单一性和恒定性。
自然辩证法以矛盾为核心,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动性;形而上学则以对立为基础,强调事物的二元性和不变性。
4. 试题四: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自然辩证法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辩证关系,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自然辩证法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实验和观测,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使科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5. 试题五: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和古印度的佛陀。
他们提出了事物的变化和矛盾的概念,并强调事物的不断流变和无常性。
第二阶段是现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马克思。
他们从哲学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了矛盾的本质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简答题: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P35-38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49-50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P9-10)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P267)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
(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P199-200)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基于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任务要求,考察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2)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自然辩证法批判吸收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3)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源于自然辩证法并在学科建制上具有先后的承继关系,两者都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和内容。
(4)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一种,与它同属于一个范畴的还有历史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等。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填空题]1、系统进化的条件和根据是什么?参考答案:从外部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系统进化的条件、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依据。
[单项选择题]2、科学的四个层面是指()A.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B.科学现象、科学观测、科学理论、科学检验C.体制层面、解释层面、精神层面、价值层面D.体制层面、精神层面、解释层面、器物层面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3、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参考答案:C[填空题]4、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参考答案:⑴人与自然的二重化趋势:积极性——消极性。
自然界存在着再生能力,能及时地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有限影响。
⑵人与自然的不协调问题。
1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使掠夺强度增大,资源严重短缺,包括再生和非再生资源。
2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污染。
3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肥力下降等。
人与自然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对自然规律揭示不够和认识不足的原因,也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总需求量超过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还得依赖于人工自然的不断拓展。
人工自然作为人类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的直接体现,既是造成人和自然矛盾的之间根源,又是用来协调人与自然矛盾的直接手段。
⑶协调措施:1建立人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观念(泛爱万物天地一体)2利用现代科技对自然界进行修复、重建3建立社会规范,实行行为控制,如法律条纹、法律制度;道德伦理、生态伦理。
[填空题]5、综合参考答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单项选择题]6、科学的外在极限主要是指科学的发展受到:()A.人类的生理因素的制约和影响;B.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C.人类认识功能的制约和影响;D.科学形式和内容的制约和影响。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其基本特征。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A.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B. 自然界的永恒发展C. 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D. 自然界的内在规律答案:C4.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自于()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外部条件和内部矛盾D. 外部条件或内部矛盾答案:B5.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原因与结果B. 必然性与偶然性C. 可能性与现实性D. 社会意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 内部矛盾B. 外部条件C. 社会意识D. 自然规律答案:AB2. 以下哪些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A. 归纳法B. 演绎法C. 比较法D. 分析法答案:ABCD3.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低级到高级C. 从无序到有序D. 从有序到无序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3.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通过否定之否定,事物得以发展和完善。
4. 自然辩证法如何理解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答案: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指自然界中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自然辨证法原理复习题一、解释以下概念自然观科技观范式人工自然系统与要素组织与自组织可逆与不可逆过程进化与退化有序与无序熵反馈科学方法论意象联想想象抽象证伪主义科学抽象科学问题科研选题科学事实观察方法机遇科学概念科学符号理想实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形象思维相似块科学假说直觉公理化方法系统分析法信息头脑风暴法科学技术科学共同体学派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二、单项选择题1、科学认识的主体是:A、人民群众B、科学工作者C、文艺工作者D、经典作家E、知名学者2、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A、类比方法B、实践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E、观察方法3、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A、《人体构造论》B、《天体运行论》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D、《心血运动论》E、《新天文学》4、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A、赛尔维特B、伽利略C、布鲁诺D、哥白尼E、维萨里5、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科学实验的兴起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E、日心学说的出现6、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7、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属于:A、科学方法B、哲学C、思维科学D、社会理论E、系统科学8、系统论最基本的观点就是:A、层次性的观点B、突变性的观点C、对称性的观点D、整体性的观点E、结构性的观点9、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A、同化与异化B、个体与环境C、遗传与变异D、连续与间断E、整体与部分10、科学认识的对象是:A客观事实 B科技产物 C科学事实 D科学知识 E、历史事实11、最早系统提出“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的哲学家是:A、德国哲学家爱因斯坦B、法国哲学波普C、英国哲学家波普D、美国哲学家波普E、美国哲学家爱因斯坦12、系统的有序可表现为要素分布的:A、均匀性B、不均匀性C、平衡性D、不平衡性E、可重复性三、不定项选择题1、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人与自然的矛盾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2、科学问题的来源有:A、实践是科学问题的根本源泉B、科学问题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C、科学问题从科学理论的内部矛盾中产生D、科学问题从不同学派理论的矛盾中产生E、科学问题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相互渗透的矛盾中产生3、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天体运行论》B、《人体构造论》C、《新天文学》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E、《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4、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A、微积分中的辩证法B、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C、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D、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轮E、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5、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A、毕达哥拉斯B、欧几里德C、阿基米德D、阿波罗尼E、苏格拉底6、科学革命的主要特征是:A.直接性B.间断性 C。
1、蒸汽机的出现所标志的创新类型是 AA、基本技术创新B、渐进技术创新C、产品创新D、工艺创新1、(C)的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开始了世界史上的信息化过程,它把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推向知识社会。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中叶D、20世纪末2、()阐明了系统新结构产生的条件和机制,论证了系统进化的可能性 CA、协同学B、突变论C、耗散结构理论D、超循环论、( )依据科学认识的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提出了其以“范式”理论为核心的历史主义科学发展观。
BA、波普B、库恩C、拉卡托斯D、劳丹、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柯勒B、吉尔福特C、韦特海曼D、洛伊2、生态危机首先是(A)的危机。
A、人与自然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社会的关系D、社会与自然的关系2、美国第一个工业实验室是(B)于1876年创建的。
A、拜耳B、爱迪生C、贝尔D、艾肯1、(A)勾画了自然从存在到演化的画面,展示了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指出了自然界的演化是自己运动的,揭示了自然演化的机制。
A、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3、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B、自然界的演化C、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D、自然辩证法1、(C)的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开始了世界史上的信息化过程,它把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推向知识社会。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中叶D、20世纪末28、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工业实验室是(B)。
A、西门子实验室B、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C、巴斯夫实验室D、赫斯特实验室1、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是(B)。
A、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B、生态危机C、生态失衡D、生态平衡1、第二次技术革命形成的技术体系中,主导性技术是( C)A、纺织机械技术B、微电子技术C、蒸汽动力技术D、电力和内燃机技术5、与外界环境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是(B)A、开放的系统B、封闭的系统C、孤立的系统D、正常的系统1、主张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划分,也不应划分的是(D)A、波普B、库恩C、拉卡托斯D、费耶阿本德以下哲学家中,认为科学负荷价值的是(D )A、康德B、休谟C、马克斯·韦伯D、普特南16、“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上最早出现于(B)A、《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B、《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C、我们共同的未来》D、《21世纪议程》3、“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是(c )A、可持续原则B、共同性原则C、发展原则D、公平性原则4、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主导性技术是B、信息通信技术2、诺思从经济学角度把创新理解为 DA、技术创新B、社会创新C、知识创新D、制度创新6、()在企业的工业实验室中涌现了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所有上述规律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A. 相互对立的B. 相互统一的C. 相互转化的D. A、B和C都正确3. 自然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是()A. 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B. 事物的质的变化引起数量的变化C. 事物的数量和质的变化相互影响D. A和B都正确4.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A. 上升性B. 循环性C. 曲折性D. 无限性5.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内部矛盾B. 外部矛盾C. 事物的联系D. 事物的运动答案:1.D 2.D 3.D 4.C 5.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哲学方法。
()A. 正确B. 错误7.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A. 正确B. 错误8. 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而质的变化不会引起数量的变化。
()A. 正确B. 错误9.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外部矛盾。
()A. 正确B. 错误10.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A. 正确B. 错误答案:6.B 7.B 8.B 9.B 10.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它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矛盾的普遍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3)矛盾的统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4)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一、试题部分1. 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者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2)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量的积累B. 质的飞跃C. 否定之否定D. 矛盾的斗争(3)以下哪个观点属于自然辩证法的范畴:A.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B.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C. 自然界是可知的D. 自然界是辩证的2. 填空题(1)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发展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自然界发展的______。
(3)自然辩证法强调,认识自然界的辩证法,必须坚持______、______和______。
3. 简答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任务。
(2)简述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试述自然辩证法与实证主义的关系。
4. 论述题(1)试述自然辩证法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指导我国科技创新。
二、答案部分1. 选择题(1)B. 恩格斯(2)D. 矛盾的斗争(3)D. 自然界是辩证的2. 填空题(1)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2)周期性(3)实践、理性、历史3. 简答题(1)自然辩证法的基本任务是揭示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探讨自然界的辩证性质,指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界,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导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②指导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③指导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3)自然辩证法与实证主义的关系:实证主义强调实证、实验和经验,强调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而自然辩证法则强调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性质,认为实证主义只看到了自然界的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自然辩证法的某些方面。
4. 论述题(1)自然辩证法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①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的辩证性质;②指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生态建设;③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1.《自然辩证法》的作者为( B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2.自然包括了( B )A天生自然和天然自然B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C 天工自然和人生自然D天化自然和人工自然3.自然观的演化顺序是( D )A机械-朴素-辩证B 辩证-朴素-机械C朴素-辩证-机械D朴素-机械-辩证4.古代科学技术最先发展的是农学、天文学,原因是( C )A 自然形成的B偶然出现的 C 社会需要的D 最容易掌握的5.科学研究最重视( B )A 灵感B 实践C 成果D 投入6.恩格斯认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直接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有两种:生活资料和工具的生产,( A )A 人类自身的生产B 生产力的生产C生产关系的生产 D 人类精神的生产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发展方向是( A )A农学和天文学B力学和光学C数学和化学D生物学和医学8.哥白尼革命是科学史上的一场革命,革命的主要影响是:( A )A实现科学思想的变革B实现社会体制的变革C实现科学种类的更新D实现宗教改革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科学技术,基础性的条件是( C )A资金B设备C教育D政策10.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发展会使得人出现( A )A异化 B 强化C弱化D 分化一.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的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近些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国际动荡和社会问题时有发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由此而发生了改变,人们对于科学技术不再是一味的强调其积极作用。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人与自然应该建立怎样的一种关系?为什么?2.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有哪些是负面的,如何解决?3.请从你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回答你的科学技术观是怎样的,你认为你的科学技术观需要改变吗?为什么?1.答: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人与自然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共存,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 物质的多样性B. 物质的永恒运动C. 物质的内在矛盾D. 物质的外部条件2. 下列哪个概念不是自然辩证法中的基本范畴?A. 量变B. 质变C. 否定D. 辩证否定3. 自然辩证法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独立的D. 以上都是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中的矛盾具有什么特点?A. 单一性B. 多样性C. 绝对性D. 相对性5. 在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什么趋势?A. 直线上升B. 循环往复C. 螺旋上升D. 曲折前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必然性B. 偶然性C. 规律性D. 无序性7. 自然辩证法强调,研究自然界应该坚持以下哪些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辩证性原则D. 单一性原则8. 在自然辩证法中,下列哪些因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A. 内在因素B. 外在因素C. 主观因素D. 客观因素9.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包括哪些方面?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D.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排斥的10. 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特点有哪些?A. 事物发展是前进的B. 事物发展是曲折的C. 事物发展是上升的D. 事物发展是下降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和意义。
14. 结合实际,论述自然辩证法对于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直线式的- B. 循环式的- C. 螺旋式的上升- D. 随机的答案:C2. 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是:- A. 质变、量变、否定之否定- B. 矛盾、联系、发展- C.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D. 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答案:C3. 在自然辩证法中,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 外部条件- B. 内部矛盾- C. 人的努力- D. 神的意志答案:B#### 二、简答题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的观点。
答案: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
这种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2. 描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答案: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而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三、论述题1. 论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的应用。
答案:“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规律,它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直线前进,而是通过否定旧事物的某些方面,进而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在自然界中,这一规律体现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物种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化。
在社会现象中,例如技术革新,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否定了旧技术,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新技术也可能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否定,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 四、案例分析题1. 分析以下案例,说明自然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如何体现。
- 案例: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在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捕食者依赖被捕食者作为食物来源,而被捕食者的数量又影响捕食者的生存状况。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单选(20分)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者是(B)A.马克思 B.恩格斯 C.黑格尔 D.列宁2.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两对基本矛盾(D)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与哲学的矛盾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局和于离散的矛盾C.生产与生活,理论与实践D.人与自然界,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3.《自然辩证法》原著包括论文(B) A.8 B.10 C.11 D.124.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C)A.猜测性 B.思辨性 C.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结合5.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大天体模型为(B)A.地心说,天圆地方说,日心说B.盖天说,混天说,宣夜说C.天圆地方说,平天说,圆柱说D. 天圆地方说,混天说,宣夜说6.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A.类比法B.实践法C.归纳法D.演绎法7.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神学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宣言书的不朽著作的是(B)A.《人体构造论》B.《天体运行论》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D.《心血运动论》8.创立血液循环理论过程中,发现心肺小循环的医学家是(C)A.盖仑(人体构造论)B.维居里C.塞尔维特D.哈维(发现血液循环)9.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获得重大成就最重要的原因是(C)(?)A.实验科学兴起B.理性与经验相结合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10.在方法论问题上,培根与迪卡尔不同在于(B)A.重视理论/排斥理论B.归纳/演绎C.经验/数学D.排斥归纳/排斥演绎1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其理论基础在于宇宙天体来源于(A)A.客观自然界B.绝对观念C.客观观念D.天体间相互作用12.维勒有机化学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重大贡献在于(B)A.说明有机界与无机界的本质不同B.揭示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统一C.无机界具有客观性,有机界具有主观性D.无任何差别13.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做出的贡献是提出(C)A.岩石分类说B.地质突变论C.地质渐变论D.岩石质变思想14.施旺对细胞学说的重大贡献(D)A.提出植物细胞学B.动物细胞学C.无脊椎动物学D.生物细胞学说15.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A.林耐的人为分类法B.细胞学说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16.自然科学产生的基础是(A)A.社会生产B.原始宗教C.科技政策D.哲学指导17.社会制度和军事战争对科技发展起(B)A.社会作用B.加速和延缓作用C.内在动力作用D.至始至终地推动作用18.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说明(B)A. B.暴露了旧理论的不足C.必须以理论为标准,再次检验 D.根据需要取舍新事实19.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本质上说科学技术是(B)A.生产力的独立要素B.渗透于独立要素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C.物化的生产力D.生产力水平的物质标准20.科学技术创造出新的劳动对象,这说明科技(C)A.改变事物本质B.改变事物发展规律C.利用规律改变物质形态D.说明意识决定物质多选:(10)1.古代自然论中属元素论的有(DE)A.气是万物本原B.火是万物本原C.地心说D.五行说E.八卦说2.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数学家的是(BCD)A.毕达格拉斯B.欧几里德C.阿基米德D.阿波罗尼E.苏格拉底3. 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技术革命的重大技术成就(ACDE)A.生物技术B.克隆技术C.原子能技术D.信息技术E.宇航技术4.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为(BD)A.实验B.探索性实验C.模拟性实验D.验证性实验E.判决性实验5.属逻辑方法的有(CDE)A.科学抽象B.数学方法C.证明与反驳D.类似法E.从抽象到具体简述:(30)1.近代初期天文学如何向神学发起挑战。
一、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的是:A.自然界的静态结构B.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正确答案)C.人类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结构D.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2.下列哪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则?A.对立统一原则B.质量互变原则C.否定之否定原则D.绝对不变原则(正确答案,此选项为反向设问,实际上自然辩证法强调变化和发展)3.在自然辩证法中,“系统”这一概念强调的是:A.事物的孤立存在状态B.事物的整体性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正确答案)C.事物的静止不变性D.事物的单一性质4.下列关于自然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A.发展是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B.发展是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和上升过程(正确答案)C.发展是事物的绝对静止和不变D.发展是事物的无序和混乱状态5.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A.偶然的、无规律的B.必然的、有规律的,并与社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正确答案)C.与社会生产实践无关的D.完全可以预测的6.下列哪项不是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A.提供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工具B.指导科学家如何正确地观察和实验C.替代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正确答案,自然辩证法提供方法论指导,但不替代具体方法和技术)D.帮助科学家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趋势7.在自然辩证法中,“实践”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A.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B.它是科学理论的来源之一,但并非唯一来源C.它与科学理论无关D.它在科学研究中没有实际作用8.自然辩证法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A.人是自然的主宰,可以随意改造自然B.人应顺应自然,不对自然进行任何干预C.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正确答案)D.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静态的、不变的。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明代思想家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这一段话说明了(A) 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②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③辩证的否定就是抛弃一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D.只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6.从“委任、选任”到“聘任”,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干部任用制度的这种改革告诉我们,辨证的否定()A.是没有任何折中的全盘否定B.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毁灭10.“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
由于其在反腐败的同时也暴露了某些人的隐私,2022年1月江苏省某市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结果网民大哗。
下列对“人肉搜索”现象认识正确的有()①从当今时代的社会条件来说,它有存在的理由②对其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但可以全盘肯定③“人肉搜索”具有暂时性,最终会让位于更高阶段的事物④对“人肉搜索”的否定纯粹是人为的外力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11.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创新中国》在网上征集对如何进行服装品牌创新的看法,网友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一服装品牌需要继承与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显以人为本的心理需求。
这就需要不折不扣地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中国是个纺织大国,但数量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事。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品牌优势。
合肥工业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
1.简答题:(6*5’=30’)
1.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2.怎样正确理解观察试验中机遇?
3.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试作简要说明4.简述生态伦理规范的内容体系及其社会化路径。
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辨析:(3*10’=30’)
1.相对于要素和环境而言,系统得结构对功能的作用更直接,更根本。
2.绿色设计是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作用互利性的标志。
3.技术的创造和应用不仅要体现“真”,而且要体现“善”和“美”。
3.论述题:(2*20’=40’)
1.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观”的观点,谈谈你对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问题的认识。
2.试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或生物医学新技术为例说明为什么“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1.。
2007级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献给2008的学弟学妹
简答:(6*5)
1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是学科群?
2结合自己的专业确立科学理论的过程?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4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
5自然科学的社会功能?
辨析:(8*3)
1系统的非相加性只与系统的组成元素有关,与环境无关。
2科学假说只是归纳科学事实的过程。
3科学与技术无本质区别。
论述(23*2)
1材料:周正龙拍虎等
结合材料运用自然辩证法理论谈谈科学问题,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关系。
2生态系统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ps:考试时间:2h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地点: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