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俗语及其解释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辛勤努力,就能获得回报。
2. 脚踏实地:指做事务实、踏实认真。
3. 一双雕:一次行动能够达到两个目标。
4. 卧薪尝胆:指寝食难安,日夜思索并准备着,要报仇雪恨。
5.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始终保持对初衷的忠诚。
6. 画蛇添足: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削弱整体的效果。
7. 守株待兔:指不主动努力,而寄希望于运气等外在因素。
8. 纸上谈兵:指只停留在纸面上的空谈理论,而没有实际行动。
9. 轻车熟路:形容对某个事情非常熟悉,无需费力。
1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件事情看似不好的事情,却可能带来好的结果。
11. 一触即发:形容形势非常紧张,随时可能爆发。
12. 水滴石穿:形容持之以恒、不可动摇的力量。
13. 言行一致:指言语和行动保持一致,做到说到做到。
14. 杯水车薪:形容力量微弱,对大问题起不了作用。
15. 顺手牵羊:顺手拿取别人的财物,表示抓住机会获取利益。
16. 爱屋及乌:喜欢一个人,连带他周围的事物也喜欢。
17. 路遥知马力:通过距离或时间的增加,才能真正看出一个人或事物的实力。
18. 小题大做:对小事过分夸张地加以论述、处理。
19. 妄自尊大: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20. 见利思义:看到有利的事情就想到如何能为别人做好。
21. 以牙还牙:用同样的手段进行报复。
22. 酸甜苦辣:形容人生各种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23. 明知故问:明明知道答案却还故意问,多半是说别人笨。
24. 颠倒黑白:故意颠倒事实真相,抹黑好人。
25. 买椟还珠:指买了个盒子,还想要盒子里的珠宝。
常见的100句俗语和解释俗语,简练而形象化,反映人民生活经验、智慧和愿望。
那么常见的100句俗语和解释你知道多少?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常见的100句俗语和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吃错药。
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闯红灯。
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打官腔。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打水漂。
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打退堂鼓。
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打小报告。
告密又称作打小报告。
打预防针。
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打圆场。
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大气候。
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势或思潮。
大水冲了龙王庙。
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
当面鼓对面锣。
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定心丸。
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
东方不亮西方亮。
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与选择的空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干打雷不下雨。
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
口语中也指人在哭的时候很大声,但是不掉眼泪。
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动。
赶鸭子上架。
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高不成低不就。
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高姿态。
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滚雪球。
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过电影。
形容对过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顾。
过干瘾。
形容个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触了,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好了伤疤忘了痛。
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
常见俗语大全及解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俗语及其解释:1.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2.板板六十四:形容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通。
3.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形容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作自受。
4.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原指国家政治清明时,有才干的人会显露出自己,国家政治黑暗时,就隐藏自己。
现也指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显示不同的面貌。
5.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6.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看到一次。
指多听不如亲眼看到更可靠。
7.鞭长不及:指力量达不到或影响不到。
8.笨鸟先飞:能力差的人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9.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前面的人比,自己还不够好,跟后面的人比,自己又比别人好一些。
指比上虽不足,比下却有余。
10.便宜没好货:指价格低廉的商品质量不好。
11.饱汉死前想吃肉,饿汉死后口中留残骨:形容人贪图享受而不知满足,直至死亡也不忘口尝残骨。
12.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某种事情,就不会增长这方面的知识。
指实践是增长知识的唯一途径。
13.半斤八两:形容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14.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自作自受。
1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整天吃饱了肚子却不用心干事情。
指人没有什么干劲或安逸享乐,无所事事。
16.鞭长不及:指力量达不到或影响不到。
17.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前面的人比,自己还不够好,跟后面的人比,自己又比别人好一些。
指比上虽不足,比下却有余。
俗语的意思
【拼音】:sú yǔ
【解释】: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
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近义词】:俗话、俗谚、俚语、鄙谚、
【反义词】:雅语、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
《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濡水》:“濡水……西北入难河。
‘濡’、‘难’声相近,狄俗语讹耳。
”
《红楼梦》第五五回:“这厅上也有一处匾,题着‘补仁谕德’四字;家下俗语皆只叫‘议事厅儿’。
”
【造句】:
1、俗语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向您那大枪就像插。
俗语解释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造句:虽然你这次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但还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解释: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
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造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敢于靠近火山的摄影家才能拍摄到火山喷薄的那一刹那的壮观景象!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解释:短:不足。
长:有余。
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造句: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为老师。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
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造句:面对利益诱惑,有些人往往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以致上当受骗,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独木不成林解释:本义指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造句:参加接力赛的运动员的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想要取得好成绩还是要靠每个队员的配合,正所谓独木不成林。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释:树:培植、培养。
十年的时间可以把小树苗种植成一棵大树,一辈子的任用才能使培育出的一个人才发挥作用。
比喻:培养教育一个人才,靠学生自己努力,培养要经过老、中、少三代人的参与才能将一人培养成功,比喻培养人才过程。
造句:人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解释: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
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事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造句:他的家乡辈出人才,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解释:师:借鉴。
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解释: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造句: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学习上我们要互相交流、补缺自己的不足。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解释:不深入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
指不敢于冒险、不经历艰难险阻,就不会取得成就。
造句:为了完成这次的艰巨任务,长官决定派小王去当卧底。
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相信这次任务一定能完成。
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造句:虽然这学期她取得了好成绩,但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争取在下学期也取得好成绩。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造句:这道题我半天都没有想出来,而你一下就做出来了,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呀。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解释: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造句:我们做事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犯相同的错误。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释: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造句:我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应该抓好培养人才这件大事。
7、书到用时方恨少解释: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感到太少了。
造句:我们平时要多积累知识,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解释: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
造句:这个山村风光优美,农民淳朴,这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造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这些坏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10、吃一堑长一智解释:受一次挫折,长一份见识。
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用于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造句:因为买劣质产品吃了不少亏,吃一堑长一智,我以后再也不买劣质产品了。
11、初生牛犊不怕虎解释: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造句:我们学校刚组建的篮球队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完成了比赛。
200个常用俗语及解释1、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系。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和自显示本领,互相竞赛。
3、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4、白马王子:比喻少女倾慕的理想的男子。
5、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6、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8、半斤八两(一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9、包打天下:包揽打天下的重任。
比喻由个人或少数人包办代替,不放手让其他人干。
10、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处于困境的人。
11、宝刀不老:比喻年纪虽老但功夫或技术并没减退。
12、报屁股:指报纸版面上的最后位置(含诙谐意)。
例,~文章。
13、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14、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15、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改变。
16、便宜行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
也说便宜从事。
17、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
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
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1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20、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
21、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2、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24、炒冷饭(也说“抄现饭”):比喻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内容。
25、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俗语解释(20个)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
2.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3.吃一堑,长一智: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才智。
堑:壕沟,比喻挫折、失败。
长:增长。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比寸长,用于更长处却显得短;寸比尺短,用于更短处却显得长。
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或短处。
5.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出生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无所畏惧,敢作敢为。
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了别人的一滴水这样小的恩惠就应当以涌泉一样的恩情还人!指受人恩惠当加倍回报,也就是知恩图报的意思。
7.独木不成林:一棵树成不了森林。
比喻势单力薄,做不成大事。
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动,或无拘无束地施展才能。
9.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10.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
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1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用来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
1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指记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的榜样。
1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
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
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15.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需要用到时候才知道自己不足,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意在强调平时读书积累的可贵。
16.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
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
1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为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1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片树叶挡住眼睛,就连高大的泰山也看不见了。
比喻被个别的暂时的现象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体。
常用俗语大全+解释1.八竿子打不着【释义】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例句】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2.拔出萝卜带出泥【释义】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例句】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
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
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3.饱汉不知饿汉饥【释义】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例句】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释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例句】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5.不管三七二十一【释义】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例句】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拿来主义》)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释义】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例句】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释义】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例句】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
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8.闭塞眼睛捉麻雀【释义】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例句】‘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9.唱白脸【释义】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例句】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
常用俗语及解释1.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比喻时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2.拔出萝卜带出泥。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事情办得不干净不利索,使得其他的人或事受到牵连,也比喻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句话是四川的俗语,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5.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不要孤注一掷,把所有的精力资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应该做多手准备,留几条后路。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13.唱主角。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1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15.鞭长不及马腹。
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16.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17.吃错药。
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18.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20.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21.闯红灯。
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23.打官腔。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24.打水漂。
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25.打退堂鼓。
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26.打小报告。
告密又称作打小报告。
27.打预防针。
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30个常见的俗语及解释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解释: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解释:不深入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
指不敢于冒险、不经历艰难险阻,就不会取得成就。
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解释: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释: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7、书到用时方恨少解释: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感到太少了。
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解释: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
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10、吃一堑长一智解释:受一次挫折,长一份见识。
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用于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11、初生牛犊不怕虎解释: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1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解释:受了别人的一滴水这样小的恩惠就应当以涌泉一样大的恩情报答。
13、曲不离口,拳不离解释: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1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解释: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15、众人拾柴火焰高解释:比喻人多力量大。
16、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解释:大意是说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解决各种问题。
17、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解释:大意是说一个人贪欲过强,一边占有着,另一边还想着继续占有。
18、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解释:大意是说一个人善于见风使舵,阳奉阴违,随时改变自己对策。
19、前事不忘 , 后事之师解释: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的借鉴。
20、磨刀不误砍柴工解释:简单说也就是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
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21、大意失荆州解释: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意思是并把一个地方冰冻的很后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造句:小红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我向她询问成功的秘诀时,她说了一大堆,并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例句:造成今日的结果,只能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每一个人在平时就要谨言慎行循规蹈矩。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是不进入虎穴是得不到小虎的,比喻义是不去努力是得不到成绩的。
造句:班超在作战前对士兵们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思是人越多力量与大。
造句:我们一起劳动,不一会儿就把任务完成了,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地震后,全国人民的热心捐助正体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
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意思是世上没有什么很困难的事,只要你坚持下去就可以成功,和“有志者事竟成”意思相近。
造句:这道题我已经想了三个小时了,可是我还没有想出来,但我不灰心。
应为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5书到用时方恨少:书本上的知识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例句:作为学生,平时要多读书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6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
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造句:都说吃一堑长一智,但这是针对有心人而言。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短:不足,长:有余。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造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人都不要光看到自己的短处。
8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
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造句:这些小伙子无论什么事说干就干,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9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受了别人的一滴水这样小的恩惠就应当以涌泉一样的恩情还人。
造句:都说吃一堑长一智,但这是针对有心人而言。
老人经常对我们说:人要讲情义,要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谚语大全100条及解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谚语及其解释: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意味着多个人提出的建议或想法结合起来,可能比一个人想出的好点子还要好。
它强调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谚语比喻即使是小小的火星也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火灾,从而扩大影响力和范围。
3.人心齐,泰山移——句话形容如果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那么就能够创造出非常大的力量和成就。
4.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这是一句俗语,用来形容某些家族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特别出色的人物。
5.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修养的人在争论时只会用言语来说服对方,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问题。
6.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酒情大作,必有大雨——这两句谚语都是关于天气变化的预兆,前者表示即使第一天天气阴沉,也不必担心,后者则是在描述某种特定的天气变化前会有其他征兆。
2 7.久雨必晴,久晴必雨——这是一种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即长时间的降雨之后通常会迎来晴朗的天气,反之亦然。
8.太阳露脸,三天不见面——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如果太阳出来了,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都可能会见到它的身影。
9.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这是一种根据天空中的云彩来判断天气的谚语,意思是如果天空中有像鱼鳞一样的云彩出现,那么第二天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10.晚霞行千里,处暑无雨雨不断——这句话是根据夕阳的颜色和天气状况来预测未来的天气,认为如果出现晚霞,那么接下来可能会有雨水。
1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
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1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13.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14.吕端大事不糊涂——喻指办事坚持原则。
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15.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
16.捋虎须——捋:抚摩。
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含解释】常用俗语大全1.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比喻时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2.拔出萝卜带出泥。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事情办得不干净不利索,使得其他的人或事受到牵连,也比喻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句话是四川的俗语,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5.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不要孤注一掷,把所有的精力资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应该做多手准备,留几条后路。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13.唱主角。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1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15.鞭长不及马腹。
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16.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17.吃错药。
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18.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20.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21.闯红灯。
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223.打官腔。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24.打水漂。
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25.打退堂鼓。
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26.打小报告。
告密又称作打小报告。
27.打预防针。
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俗语解释: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事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远根源的。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亲自去干就不能取得经验,获得成功。
3、吃一堑,长一智——受到一次挫折,增加一分见识。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各自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一概而论。
5、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也比喻人缺少经验,不知危险,做事鲁莽。
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人一点点好处,要多多的报答。
7、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比喻技艺要时常习练,否则会生疏。
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下决心去做,又肯努力钻研,不管怎样困难的事,都能做成。
9、书到用时方恨少——指平时不读书不学习,等到用到的时候才显得知识不够。
10、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大家动手力量大,好办事。
11、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
12、大意失荆州——比喻麻痹大意造成重大损失。
13、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方法办事。
14、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多花时间做好准备,不但不会影响工作,反而可以加速工作进程。
1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的借鉴。
16、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行走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只等于走了一半。
指做事越接近完成,越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被细小的事物或暂时的现象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质。
18、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雕刻不能成为器物,比喻人不经过教育、磨练,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19、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小,干不成大事。
20、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比喻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俗语复习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比喻事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远根源的。
【例】江河老汉哈哈一笑说:
“这可是~。
这是磨炼出来的。
”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穴:洞。
焉:
怎么,哪里。
比喻不冒危险亲自去干,就不能取得经验,获得成功。
【例】纪怀仁道:
“俗话说,~。
为了打下恶虎庄,为了淤黄河岸上民众的自由,为了党的事业,不说是危险,就是掉头丢脑袋,我也要亲自探一探。
”
3.吃一堑,xx:
堑:壕沟,比喻挫折、困难。
受到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例】齐勇自我安慰地说:
“这有什么!~嘛。
”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
下棋的人;旁观者:
看棋的人。
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的考虑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比喻各自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一概而论。
【例】先进后进,只有相对而言,~,工厂各有长短,我们厂的缺点还多得很哩!
6.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喻年轻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也比喻人缺少经验,不知危险,做事鲁莽。
【例】他说:
“看来,史文远把生产K霉素看得过分容易了,这倒是可能的。
这个年轻人还是那股~的劲头。
”
7.大意失荆州:
xx:
今湖北江陵,三国时是蜀汉政治、军事重镇,据《三国演义》第75回描写,关羽镇守荆州,由于出兵进攻曹操,荆州没有严密设防,上了东吴的当,孙权派兵袭取了荆州。
比喻麻痹大意,造成重大损失。
【例】他推了推眼镜说:
“也要防备他们恼羞成怒,来个不管三七二十一,乱搞一气,怎么办?‘~’,想得太简单,容易出事。
”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从小树到苍天大树,需要十年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百年时间。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比喻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9.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受人一点点好处,要多多地报答。
【例】人家对我们的恩情……哪管是一点好处,都不能忘记的。
老人好讲:
~啊!
10.独木不成林:
义同“单丝不成线,~。
”【例】俗话说:
~,一个虼蚤顶不起卧单。
倘若没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们大家出力,我李自成纵有天大本领,也是孤掌难鸣。
1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12.磨刀不误砍柴工:
比喻多花时间做好准备,不但不会影响工作,反而可以加速工作进程。
【例】“~。
”陆岩波说:
“情况不明,决心难下,主观上想快,结果是欲速不达。
”
1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牢记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的借鉴。
【例】上半年组织军队同盟会,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搞不成。
“~”,难道我们还不记取这些教训吗?
14.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义同“拳不能离手,曲不能离口。
”【例】杨震:
怎么你都带来了?xx:
这叫~嘛。
15.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下决心去做,又肯努力钻研,不管怎样困难的事都能做成。
【例】~。
时间久了,她也把炒菜的程序路数记得八八九九,特别是做牛肉面这些容易做的面食,她已经领悟得烂熟了。
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到用时才后悔读得太少,事情不亲身经历不知道艰难。
指平时不读书不学习,等到用到的时候才显得知识不够。
【例】墙上有一轴八仙庆寿图,对联上写着“~”。
17.行百里者半九十:
要走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只等于走了一半。
指做事情接近完成越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例】陈玉要咱们去做的事全做完了吗?俗话说:
“~。
”眼前的难关还很多!
1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比喻被细小的事物或暂时的现象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质。
【例】只要我同他略谈数语,也看出他正像一般读书人一样,看事半明半暗;有时~。
19.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不雕刻不能成为器物。
比喻人才不经过教育磨炼,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例】~!哪个好战士不是党教育出来的?
20.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大家动手,力量大,好办事。
【例】俗话说的好,~哇!只要大家一条心一股劲,什么困难咱也对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