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备保健因素时将引起许多不满,但是具备时并不一定调动强 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具备激励因素时会引起强烈的积极性和满足 ,但缺乏时却并不引起很大的不满。
赫兹伯格还明确指出:在缺乏保健因素的情况下,激励因素的作用 也不大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赫兹伯格认为这是不正确的 ,满意的对立面是 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 是“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是质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差别。(餐馆 吃饭的例子。)
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都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 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故事】
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 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 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 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 殊死搏斗。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理论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莫斯纳、斯奈德曼一起合作进行了一项试 验研究,这就是诞生出双因素理论的匹兹堡调查。作为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以 西方人人皆知的《圣经》故事为喻,指出人类有两种需要,一种是亚当的需要, 一类是亚伯拉罕的需要。所谓亚当的需要,是指亚当吃了苹果被逐出伊甸园之 后,他不得不面对各种苦难,人的本质遭到谴责和扭曲,所以他要拼尽全力去 摆脱环境造成的痛苦。所谓亚伯拉罕的需要,是指上帝赐福于他并承诺给他的 子孙以大片土地,使他成为上帝的使者,足智多谋,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从 本质上讲,亚当的需要是动物性的,而亚伯拉罕的需要才反映了真正的人性。 赫茨伯格称: “人类在工作中有两类性质不同的需求,即作为动物避开和免除 痛苦的需求,及作为人类在精神上不断发展、成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