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氟化泡沫防龋
- 格式:pdf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27
一、预案背景氟化泡沫作为一种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幼儿园及医疗机构。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或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或意外情况。
为确保儿童安全,特制定本紧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并处理氟化泡沫防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 最大程度减少儿童痛苦,确保儿童安全。
3. 规范处理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医疗机构在实施氟化泡沫防龋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
四、预案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由园长或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指挥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由医护人员、幼儿园教师等组成,负责现场处置、紧急救治、信息上报等工作。
3. 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不良反应- 确认儿童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止涂氟操作,将儿童带到安全区域。
- 应急处置小组人员迅速评估儿童状况,如出现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等症状,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2. 紧急救治- 对出现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等症状的儿童,立即给予吸氧、抗过敏等处理。
- 如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儿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3. 信息上报-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人立即向园长或医疗机构负责人汇报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 详细记录儿童基本信息、不良反应情况、救治措施等信息。
4. 后续处理- 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儿童,进行跟踪观察,确保其安全。
- 对涂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 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防措施1. 严格操作规程:在涂氟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个体差异评估:在涂氟前,对儿童进行个体差异评估,了解其过敏史、病史等信息。
3. 备好急救药品:在涂氟现场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如抗过敏药物、吸氧设备等。
4. 加强宣传教育:向家长宣传氟化泡沫防龋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关注度。
氟化泡沫防龋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准备氟化泡沫、牙托、食品袋、餐巾纸。
2、牙托有大小之分,可根据年龄大小选择合适的牙托。
3、操作前向儿童简单介绍操作目的和过程,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
二、操作步骤
1、彻底洁净双手,分发食品袋、餐巾纸、牙托。
2、打开瓶盖,在填充每一个牙托之前,轻微摇动瓶身,这样能使氟化泡沫更好地释放,得到充分的利用。
3、将瓶口垂直朝下,轻压挤出泡沫,置于牙托内约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高度。
4、让儿童张开嘴,旋转式地将置有氟化泡沫的牙托放入口腔内,先放下颌,再放上颌,轻轻咬住三分钟,让儿童身体前倾,低下头,用塑料袋接住流出的唾液,避免吞咽动作。
5、三分钟后,吐出牙托,并将口内的氟化泡沫彻底吐净于食品袋中,再用餐巾纸擦干净,最后扔进垃圾袋内。
6、为保证使用效果,嘱咐儿童30分钟内不进食、不喝水、不漱口。
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科。
氟化泡沫可预防龋齿
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高达71%,龋病(虫牙)已成为威胁儿童口腔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为了控制儿童龋病的发生,很多地区开始为3-6岁儿童进行免费氟化泡沫预防龋齿服务。
氟化泡沫是目前国际使用较多的一种含氟类防龋产品,它巧妙地运用泡沫的形式保存氟化物,使牙齿表面和缝隙被数以千计的气泡附着,连续不断地释放氟离子,以最小的含量,达到最大的氟吸收。
是一种安全、可靠地专业预防龋齿的方法。
那么氟化泡沫防龋有什么特点?
1、防龋效果好;
2、安全性高——剂型为泡沫状,用最小的氟含量达到最大的氟吸收效果;
3、操作简单——每次只需1-2分钟,通常每年两次即可,容易推广;
4、口味清香,易于被儿童接受。
三岁以上的儿童,能过完全控制吞咽以后,可以到牙科门诊由口腔专业
人员为其进行氟化泡沫防龋服务。
氟化泡沫防龋,一般儿童每年两次就能起到减少龋齿发生的作用。
如果是正在做牙齿矫正的鹅绒或者牙齿龋坏多且发展快得儿童,则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每年涂氟次数。
有哪些情况应暂缓或不宜使用氟化泡沫防龋?
1、对感冒、胃病或胃肠不适的儿童发病期间暂缓使用,待病好后再使用。
2、对有口腔溃疡,疱疹性口炎等口腔黏膜破损的儿童暂缓使用,待病好后再使用。
3、对过敏体质和不易配合的儿童不宜使用。
5、关于坚持的名言,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0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
方法对安阳市幼儿园、托儿所3~6岁的在园儿童2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
观察前和观察2年后在自然光线下,用口镜、探针对两组儿童牙齿作探诊检查并记录,由同一专职医生龋齿诊断。
结果防龋前两组的龋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龋后观察组龋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要减少幼儿患龋率,应全面提高预防意识,积极开展综合防治,注意饮食结构,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意识和早晚刷牙的习惯,结合定期的口腔含氟,降低幼儿龋齿发病率,保证幼儿牙齿的健康。
标签:氟化泡沫;幼儿龋齿;效果龋齿[1]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危害幼儿的健康,对幼儿身心健康、语言发育、性格形成和社会交往都有一定的影响。
氟化泡沫是目前公认有效的一种新型局部防龋材料,它能增强牙釉质表面的抗酸能力和再矿化能力,使用起来安全、高效、防龋。
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安阳市幼儿园、托儿所3~6岁的在园儿童2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
治疗前两组均先做全口牙龋患情况检查并记录。
临床操作均在牙科椅上进行。
1.2 材料氟化泡沫(美国Laclede公司生产,规格:0.6%,pH 3.5,氟含量12 g/L)。
1.3 方法观察组清洁、干燥牙面后,将泡沫注入一次性软塑托盘1/2高度,将托盘放置于儿童口中,令其用牙咬住托盘2~4 min后取出,吐出剩余的泡沫,1 h内禁止进食或饮水,勿漱口。
每学期(间隔半年)给予一次氟化泡沫防龋。
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防龋措施。
1.4 龋病诊断[2] 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标准。
观察前和观察2年后在自然光线下,用口镜、探针对两组儿童牙齿作探诊检查并记录,由同一专职医生龋齿诊断。
2 结果2.1 两组防龋前后龋患率防龋前两组的龋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龋后观察组龋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氟化泡沫防龋疗效观察氟化泡沫是一种常用的防龋治疗方法,通过将氟化物溶液以泡沫形式喷洒到牙齿表面,可以有效地预防龋齿的发生。
本次观察旨在探讨氟化泡沫防龋疗效。
本次观察选择了100名年龄在6-12岁之间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他们在观察开始前都没有进行氟化泡沫防龋治疗。
观察周期为半年,每隔三个月评估一次疗效。
观察方法如下:1. 每次评估开始前,对观察对象的牙齿进行检查,记录每颗牙齿的龋齿情况。
2. 由专业医师将氟化泡沫溶液喷洒在每颗牙齿表面,保证彻底覆盖牙齿表面。
3. 每次观察对象需要按照正常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同时禁止进行其他额外的口腔护理。
4. 在每次评估时,记录观察对象的牙齿情况,包括新发现的龋齿数量以及龋齿的严重程度。
观察结果如下:在观察周期内,每隔三个月对观察对象进行一次评估,以了解氟化泡沫的疗效。
第一个评估时,观察对象的龋齿情况如下:共有80名儿童没有发现龋齿,其中30名儿童有轻微牙垢;有20名儿童在牙齿表面发现了1-3颗龋齿;有10名儿童在牙齿表面发现了4-6颗龋齿;有5名儿童在牙齿表面发现了7颗以上的龋齿。
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经过半年的观察,氟化泡沫防龋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儿童的龋齿发生率。
2. 在观察周期内,每个评估周期内儿童牙齿的龋齿情况逐渐减少,说明氟化泡沫的疗效是逐渐积累的。
3. 在最后一次评估时,有超过95%的儿童没有发现龋齿,这表明氟化泡沫防龋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
氟化泡沫防龋治疗对于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疗效,可以在口腔保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不同个体来说,疗效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实施之前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氟化泡沫防龋疗效观察氟化泡沫是一种常用的防龋治疗方法。
它的主要成分是氟化物,通过涂抹在牙齿表面,可以有效地预防龋齿的发生。
本文将观察氟化泡沫的防龋疗效。
观察对象为一组15名儿童,年龄在7到12岁之间。
这些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牙齿龋齿问题,但在参与实验前均未接受过任何牙齿防龋治疗。
实验周期为3个月,在此期间,研究者将在每个月的前两周为儿童涂抹氟化泡沫。
第一个月的涂抹次数为两周一次,之后的两个月为每周一次。
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龋齿发生的次数、龋齿的严重程度以及龋齿的位置。
观察将在实验前、实验后以及实验结束后的一个月内进行。
实验前的观察旨在确定参与者的牙齿状况,实验后的观察是为了评估氟化泡沫的疗效,而实验结束后的观察是为了了解氟化泡沫的长期效果。
在实验前的观察中,参与者的牙齿状况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
结果显示,有8名参与者牙齿状况为轻度,6名为中度,1名为重度。
在实验结束后的观察中,发现龋齿的发生次数明显减少。
实验前每个月平均有4例龋齿发生,而实验结束后的观察中每个月平均只有1例龋齿发生。
龋齿的严重程度也有所减轻。
实验前的龋齿主要分布在门牙和磨牙上,而实验结束后的观察中发现龋齿主要集中在磨牙上。
实验结果表明,氟化泡沫可以显著地改善儿童的牙齿状况,减少龋齿的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
这可能是因为氟化泡沫中的氟离子可以与牙齿表面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氟化钙,从而增加牙齿的抵抗力,防止龋齿的发生。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观察对象的样本量较小,仅限于15名儿童。
观察周期较短,只有3个月。
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和观察周期,以进一步验证氟化泡沫的疗效。
本研究观察了氟化泡沫的防龋疗效,发现其可以显著减少龋齿的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
这为儿童的龋齿防治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来支持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完善氟化泡沫的使用方法。
氟化泡沫防龋疗效观察氟化泡沫防龋是一种常用的口腔防治措施,其通过在口腔中喷洒氟化泡沫来预防和减少龋齿的发生。
本文将对氟化泡沫防龋的疗效进行观察,以评估其在口腔健康中的作用。
我们需要介绍一下氟化泡沫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氟化泡沫含有氟化物成分,通过其与牙齿表面的小齿釉质反应,形成氟化物沉积层,从而增加小齿釉质硬度,抑制龋漏的形成。
氟化泡沫还可通过渗入牙齿内部,促进龋齿的再矿化,减少齿髓病变的发生。
为了观察氟化泡沫防龋的疗效,我们选取了100名患有龋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
我们收集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口腔状况,包括龋齿发生的部位、龋损程度和龋病指数等。
然后,我们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另一组作为实验组,每天口腔清洁后使用氟化泡沫进行漱口,每次3分钟,每周3次,连续使用6个月。
在观察期间,我们每3个月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记录龋齿的情况。
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氟化泡沫防龋可以显著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龋齿的发生率为20%,而对照组患者龋齿的发生率为45%。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氟化泡沫防龋可以减少龋齿的发展程度。
实验组患者龋齿损失的程度较轻,相对较少需要进行牙齿修复。
而对照组患者的龋齿损失较严重,需要进行较多的牙齿修复。
3. 氟化泡沫防龋可以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实验组患者的龋病指数较对照组低,说明氟化泡沫可以减少牙齿表面的龋齿形成。
氟化泡沫防龋是一种有效的口腔防治措施。
通过喷洒氟化泡沫,可以提高小齿釉质的硬度,抑制龋漏的形成,并促进龋齿的再矿化。
本次观察结果显示,氟化泡沫防龋可以显著降低龋齿的发生率,减少龋齿的发展程度,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我们推荐将氟化泡沫防龋作为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适用于有高龋病风险的人群。
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之十:氟化泡沫防龋项目推广于艳玲青岛市口腔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使用氟化物预防龋病是20世纪预防口腔医学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针对我国儿童龋病发病率较高的现状,开展氟化物防龋工作势在必行。
氟化泡沫防龋技术具有科学有效、使用安全、操作简便、价钱便宜等优点,可由专业医生或经过培训的其他卫生工作人员对儿童开展工作,降低龋病发病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该技术适合在基层推广普及。
一、氟化物与人体健康(一)环境氟分布与人体氟来源1.环境氟分布氟是自然界固有的化学物质,在构成地壳的各种元素中居第17位,约占地壳总量的0.06%~0.09%,地壳的含氟量大约是600~900mg/kg。
氟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十分广泛的。
岩石、土壤、生物、水、大气中均有氟的存在。
2.人体氟来源①饮水: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约占人体氟来源的65%。
水中氟很容易被吸收。
机体从饮水中摄入氟量的多少直接受到饮水氟浓度和饮水量的调控。
②食物:人体每天摄入的氟约有25%来自于食品。
所有食物,包括植物或动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氟。
③氟的总摄入量:氟的总摄入量为机体每日从空气、水、膳食等摄取氟量的总和。
每天适宜的氟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05~0.07mg之间,一般不应超过上限。
(二)人体氟代谢1.吸收氟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
通常氟随饮水、食物或借助一种氟载体被摄入。
根据氟化物的溶解性和理化特性,各种来源的氟被吸收后迅速进入循环系统。
氟吸收是一个简单扩散过程。
氟在胃、肠道均可被吸收。
2.分布①血液、乳汁和软组织:人体血液中含有结合的有机氟与游离的无机氟两种形式。
血液是氟输送的媒介。
75%的血氟存在于血浆中,其余的主要存在于红细胞。
乳汁氟的含量很低,为血浆氟的1/2,其游离氟浓度在0.01mg/L以下。
大多数软组织细胞内液体中的含氟量与血浆氟浓度之间存在着稳定状态。
脑的氟含量最低,提示氟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防龋氟化泡沫实施方案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口腔健康。
为了预防龋齿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而防龋氟化泡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防龋氟化泡沫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防龋氟化泡沫的原理。
防龋氟化泡沫是通过在牙齿表面喷洒氟化物泡沫,使得牙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少细菌对牙齿的侵蚀,防止龋齿的产生。
因此,防龋氟化泡沫的实施方案首先需要确保氟化物泡沫的充分覆盖。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氟化物泡沫。
在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氟化物泡沫产品,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品。
在选择氟化物泡沫产品时,需要考虑产品的氟含量、泡沫的粘附性以及对牙齿的刺激性等因素,以确保选用的产品能够达到预期的防龋效果。
接着,我们需要确定防龋氟化泡沫的实施频率。
一般来说,防龋氟化泡沫的实施频率应该根据个人口腔情况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氟化泡沫的预防性治疗即可,而儿童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牙齿得到充分的保护。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防龋氟化泡沫的实施方法。
在进行防龋氟化泡沫的实施时,需要确保牙齿表面的清洁,以便氟化物泡沫能够充分附着在牙齿表面。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氟化物泡沫被误吞咽,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定期进行防龋效果的评估。
防龋氟化泡沫的实施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需要定期对防龋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防龋氟化泡沫的有效性。
如果发现防龋效果不佳,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实施方案,以提高防龋的效果。
综上所述,防龋氟化泡沫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龋齿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氟化物泡沫产品、确定实施频率、注意实施方法以及定期评估防龋效果,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龋齿的发生,保护口腔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防龋氟化泡沫实施方案,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氟化泡沫防龋疗效观察氟化泡沫是一种常用的防龋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儿童和成人口腔医疗中。
本次观察旨在评估氟化泡沫的防龋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为一组100名6岁至12岁的儿童,他们由四所不同的学校随机选取。
随机分配到两组,每组50名儿童。
实验组接受氟化泡沫防龋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保健。
实验组儿童首先接受一个基础口腔疾病检查,包括龋齿和牙菌斑指数的评估。
然后对其进行氟化泡沫防龋治疗,每月一次,持续6个月。
治疗包括先进行牙齿清洁,使用刷头软的牙刷和温水漱口,去除牙龈和牙齿表面的菌斑。
接着,医生将氟化泡沫注入儿童口腔中,每次剂量为0.25ml。
治疗结束后,重复基础口腔疾病检查,以评估氟化泡沫的疗效。
对照组儿童同样接受基础口腔疾病检查,并接受常规口腔保健指导,包括正确的刷牙技巧和定期洗漱。
治疗结束后,同样进行口腔疾病检查,以评估常规口腔保健的疗效。
在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牙龋和牙菌斑指数都被监测。
牙龋指数评估牙齿表面患龋的程度,牙菌斑指数评估牙齿表面的菌斑水平。
数据记录在每次治疗前后。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显著性水平设为p<0.05实验结果显示,在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牙龋和牙菌斑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
然而,在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牙龋和牙菌斑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这表明氟化泡沫可以有效减少牙齿表面的菌斑水平和降低患龋的风险。
此外,对实验组儿童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或不适感。
这表明氟化泡沫是一种安全的防龋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本次观察结果表明氟化泡沫具有显著的防龋疗效,并且安全可靠。
因此,氟化泡沫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口腔保健措施,广泛应用于儿童和成人口腔医疗中。
然而,对于个别患者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观察。
氟化泡沫对学龄前儿童龋齿预防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观察0.6%氟化泡沫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
方法:将130 例龋齿患儿随机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龋齿率。
观察组的儿童应用0.6%氟化泡沫,对照组使用不含氟泡沫,两组均每半年治疗一次,疗程为2年。
结果:采用氟化泡沫治疗一年后后,观察组的龋齿率降至55.5%,对照组的龋齿率为70.3%,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龋齿率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氟化泡沫治疗两年后观察组的龋齿率降至42.9%,对照组的龋齿率为64.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龋齿发病率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氟化泡沫进行龋齿预防可显著降低儿童龋齿率。
【关键词】氟化泡沫;龋齿;儿童【中图分类号】R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058-02龋齿是极为常见的慢性口腔疾病,该病可导致牙组织逐渐损坏,同时也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亦可引起牙槽和颌骨的炎症,甚至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较严重后果[1]。
氟化物因其可以加强牙釉质表面抗酸能力和再矿化能力,故常用于预防龋齿。
近几年, 继含氟牙膏、含氟漱口剂、含氟凝胶等氟保护方法后,氟化泡沫作为一种独特的用于牙齿局部保护的方法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笔者自2013 年9 月~2015 年9 月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儿观察了氟化泡沫对学龄前儿童的龋齿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我院诊治的130 例患儿,其中男孩67例,女孩63例,年龄4~6岁,平均年龄5.5±0.6岁。
将患儿随机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家庭环境、教育条件、饮食结构、口腔健康知识、口腔健康行为等基线情况无明显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受试儿童家长均知情同意。
故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 关于口腔健康检查标准来诊断龋齿[2]①Ⅰ度龋齿:即牙釉质龋,患者无症状,灰白色菌斑布于釉质表面;②Ⅱ度龋齿:即牙本质浅层龋,酸甜口味可引发敏感刺激,或发生疼痛,刺激物剔除后痛止;③Ⅲ度龋齿,即牙本质深层龋,牙髓质诱发无菌性炎症并伴有根尖周围炎性病变,凉性液体可诱发牙齿剧痛;④Ⅳ度龋齿,即残冠,大部分牙冠已破坏殆尽,牙髓严重感染,根尖蓄积脓肿,已无法进行填充治疗;⑤Ⅴ度龋齿,即残根,合并重度牙髓炎,根尖内呈肉芽性增生肿,即使拔除亦颇有难度。
探讨氟化泡沫对儿童龋齿的预防作用摘要:目的:研究氟化泡沫对儿童龋齿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取2400例学龄前儿童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1200)使用氟化泡沫,对照组(n=1200)使用安慰剂,对比两组龋齿以及再矿化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龋齿新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再矿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氟化泡沫在儿童龋齿预防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龋齿发生率,保护儿童牙齿健康,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氟化泡沫;儿童龋齿;预防龋齿俗称蛀牙,是一种有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应组织进行性病损。
表现为牙釉质被腐蚀而变色、变软,最终转为龋洞。
龋齿在儿童中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其会严重损害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影响到儿童的日常饮食。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产生影响,降低儿童的生活质量[1]。
针对龋齿主要以预防保健为主,如果能通过有效的措施降低龋齿发生率,则可以避免该疾病在后续过程中产生的危害。
本次研究以240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安慰剂与氟化泡沫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400例学龄前儿童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1200)使用氟化泡沫,对照组(n=1200)使用安慰剂,所有儿童均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
其中对照组儿童男612人,女588人,年龄1—6岁,平均年龄(3.08±0.54)岁;研究组儿童男607人,女593人,年龄2—6岁,平均年龄(3.11±0.47)岁。
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在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与儿童家长充分交流沟通,让家长了解氟化泡沫在龋齿预防中的作用,并且阐述氟化泡沫的安全性,让家长积极配合完成治疗。
同时告知家长氟化泡沫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让家长做好相关准备。
研究组采用氟化泡沫治疗,首先要清洗儿童牙齿并使之干燥,同时为儿童佩戴合适的牙套。
氟化泡沫对学龄前儿童龋齿预防效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氟化泡沫在学龄前儿童中的防龋效果。
方法:采用的是新型的GERMIPHENE氟化泡沫,通过对城区幼儿园3—6岁儿童实施氟化泡沫防龋,每半年一次。
结果:使用氟化泡沫防龋后儿童的新增龋患率明显降低。
结论:氟化泡沫对预防龋齿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氟化泡沫;预防;儿童龋齿龋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不仅影响了儿童正常的咀嚼功能,还会影响到恒牙的正常萌出。
WHO把它列入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由于龋病是一种不可逆的龋蚀过程,所以患龋率的降低关键就在于预防。
使有局部氟化物是一种有效的防龋方法,常用的氟化物有75%氟化钠甘油、APF溶液及含氟涂料等,而氟化泡沫是目前公认的一种局部防龋剂,我们所采用的氟化泡沫是一种全新的配方,在置入儿童口中后可不停的释放氟离子,不仅增强了釉质的抗酸性,同时还可促进早期龋损的再矿化,能更好地预防龋齿和对抗牙齿脱钙。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城区内1所幼儿园,2015年6月进行统计共有儿童490人。
1.2 方法选用大小合适的一次性软塑料托盘,将泡沫挤至托盘体1∕5高度即可,将含有泡沫的托盘轻柔地放入儿童口中,嘱其用牙轻咬住使泡沫布满所有的牙面和牙间隙,要求儿童头向前、下,以减少儿童对泡沫的吞咽,1分钟后取出托盘并吐出剩余的泡沫。
要求儿童治疗后30分钟内不要进食和喝水,勿漱口,以保证药物的效果。
每半年给予一次氟化泡沫进行防龋。
2结果经过3年的随访调查后发现,自实行了氟化泡沫防龋以来,儿童龋齿的发病率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
具体情况如下,2013年总计儿童490人,在未进行氟化泡沫防龋治疗的情况下,患龋人数为176人,患龋率为35.92%;而在2014年全部都进行了氟化泡沫防龋治疗,患龋人数为152人,患龋率为31.02%;2015年患龋人数为126人,患龋率为25.71%。
3讨论龋齿是人类最普遍的口腔疾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