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专题知识讲座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扫黄打非主题班会1. 引言扫黄打非是指打击制止非法出版物、青少年沉迷网络等有害信息的行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组织了这次以扫黄打非为主题的班会。
2. 扫黄打非的重要性2.1 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扫黄打非活动主要针对的是网络上的有害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包含暴力、色情、恶意攻击等不良内容。
青少年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扫黄打非活动对于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2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仅会对青少年造成伤害,也可能滋生出更多的犯罪和社会问题。
通过扫黄打非活动,可以减少非法出版物的流通,制止网络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的传播,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 扫黄打非的相关工作3.1 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扫黄打非活动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可以通过班会、宣传册、广播等形式,向青少年宣传扫黄打非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和传媒,养成健康的阅读和浏览习惯。
3.2 加强监管除了宣传教育外,加强监管也是扫黄打非的重要手段。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非法出版物、网络有害信息的监测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扫黄打非的实效性。
4. 青少年参与扫黄打非的意义4.1 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参与扫黄打非活动,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上的危险与风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他们可以学会辨别不良信息,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预防和应对网络欺凌等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2 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扫黄打非活动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将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行动中来。
通过参与扫黄打非活动,他们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5. 扫黄打非的未来展望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扫黄打非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需要关注新兴的网络传播形式,及时对新威胁做出应对措施。
扫黄打非专题知识讲座(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扫黄打非专题讲座一、“扫黄打非”的含义“扫黄”指清理网络色情、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制品及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行业的色情服务,就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
“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二、2017年“扫黄打非”案例节选1、广东佛山“6·27”存储销售盗版图书案。
2017年6月27日,佛山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根据举报线索,协调公安等部门查处一个存储非法出版物窝点,现场查获《黄冈小状元》系列教辅等涉案出版物81万余册,涉案金额1424万余元。
仓库负责人李某某、盗版样书提供人刘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2、江苏宿迁王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2017年2月,宿迁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经查,自2015年11月起至案发,王某从某科技公司租用7台服务器,开办100余个网站,通过多个广告联盟投放广告,并招募陈某等人将淫秽图片上传至网站提升广告点击量,共上传淫秽图片2万余张。
公安部门抓获涉案人员50人,打掉“富投联盟”等非法广告联盟4个,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3、浙江绍兴“老虎”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2017年5月,绍兴诸暨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协调诸暨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经查,2017年2月,方某、戚某等人组织段某某等人开发“老虎”直播平台,赴境外运营该平台,并通过中介在境内招募主播利用该平台、进行淫秽直播。
截至案发,该平台累计充值金额780余万元,注册用户108万余人。
公安机关共抓获戚某、段某某等运营人员、中介及主播36名。
三、涉及的刑事罪名1、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
扫黄打非培训材料扫黄打非是指在社会上开展专项行动,打击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物品以及非法出版物的违法行为。
为了加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培训,以下是一份培训材料,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扫黄打非意识、法律观念以及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扫黄打非背景和意义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了解扫黄打非的背景和意义,以便加深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1. 扫黄打非的定义扫黄打非行动的定义是指打击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物品以及非法出版物的违法行为。
2. 扫黄打非的背景解释扫黄打非行动的背景和动机,包括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和道德伦理的底线。
3. 扫黄打非的意义强调扫黄打非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包括净化社会环境、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文化艺术发展。
第二部分: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宣传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并说明其对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作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要介绍刑法中与扫黄打非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罪和非法出版物罪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管理条例》详细说明新闻出版管理条例对于打击非法出版物和色情出版物的规定,以及出版物审查制度的运作等。
3. 扫黄打非的政策法规宣传强调政府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视,并介绍相关的扫黄打非工作会议、活动等。
第三部分:扫黄打非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理解和掌握。
1. A案例:打击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物品介绍一起涉及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物品的案例,包括案件的侦破经过、法律裁决和案件的社会影响等。
2. B案例:打击非法出版物介绍一起涉及非法出版物的案例,包括案件的侦破经过、法律裁决和案件的社会影响等。
第四部分:扫黄打非常用方法和手段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扫黄打非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和手段,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
1. 监测和巡查说明如何通过监测和巡查工作,发现扫黄打非的线索,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举报和举证介绍如何举报扫黄打非违法行为,以及举证的重要性和方法。
扫黄打非安全知识内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
然而,网络也成为了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渠道之一。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良好风尚,扫黄打非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扫黄打非安全知识内容进行探讨。
1. 扫黄打非的定义和意义扫黄打非是指对淫秽色情信息进行打击和清除的行动,旨在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维护社会道德风尚、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举措。
2. 扫黄打非法律法规中国政府对扫黄打非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信息传播。
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为扫黄打非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3. 扫黄打非的工作内容扫黄打非工作涉及广泛,包括网络监管、举报投诉、案件办理等方面。
网络监管是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网络平台的监测和审核,及时清除淫秽色情信息。
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通过举报投诉,提供线索,配合执法部门开展工作。
4. 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未成年人是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保护对象。
在网络时代,未成年人在上网过程中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应共同努力,通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和技能。
5. 扫黄打非的成果和挑战多年来,中国政府在扫黄打非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
然而,面对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淫秽色情信息的变种传播形式,扫黄打非工作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持续加强。
6.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扫黄打非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公众参与是扫黄打非工作的一大亮点和特点,只有加强社会的监督和参与,才能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净化网络环境。
7. 扫黄打非的国际合作淫秽色情信息的传播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内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扫黄打非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扫黄打非是指
打击淫秽色情信息和非法出版物的活动,并提倡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下面是一些关于扫黄打非的知识宣传内容,让我们共同了解并加入扫黄打非的行动中。
首先,什么是淫秽色情信息?淫秽色情信息是指含有淫秽、猥亵、不良性意识
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以及传播这些内容的行为。
这些信息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应该坚决打击。
其次,非法出版物也是扫黄打非的重点对象。
非法出版物指违反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的出版物,包括盗版书籍、未经审批的书籍等。
非法出版物不仅损害了正版图书的权益,也可能传播违法、有害信息,我们要积极抵制和举报。
扫黄打非工作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监管,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参与其中。
我们应该自觉拒绝观看、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不购买和传播非法出版物。
同时,如果我们发现有相关违法违规的行为,应积极举报,毋容置疑,行动起来!
除了个人行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使
用互联网,教育他们辨别是非,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校应该加强扫黄打非的教育宣传,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扫黄打非活动,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
最后,扫黄打非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长期的参与和努力。
让我
们共同行动起来,传递正能量,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扫黄打非宣传知识
扫黄打非宣传是指传播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和理念,以增强公众的反黄反非意识,促进社会道德和法治观念的提升。
以下是一些相关知识点:
1. 扫黄打非的定义:扫黄打非是指打击色情、淫秽、非法出版物和传媒内容、网络违法信息等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一系列行动。
2. 扫黄打非的目的:扫黄打非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共道德和文化秩序,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3. 扫黄打非的重要性:扫黄打非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
通过打击不良信息,能够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 扫黄打非的主要内容:扫黄打非主要涉及打击色情、淫秽出版物和传媒内容、非法出版物、网络传播违法信息等行为。
同时也包括打击涉及赌博、贩卖毒品等违法行为。
5. 扫黄打非的法律依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中,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广告法》、《出版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为扫黄打非提供了法律依据。
6. 扫黄打非宣传活动:扫黄打非宣传活动包括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专题讲座、制作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升公众的反黄反非意识和法律意识。
7. 公众参与扫黄打非的方式:公众可以通过举报违法行为、关注媒体报道、加强自身法律意识等方式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8. 社会单位对扫黄打非的责任:媒体、学校、家庭等社会单位在扫黄打非中承担重要责任。
媒体要加强自律和社会责任,学校要加强家庭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家庭要关注子女的网络使用和娱乐健康。
通过扫黄打非宣传知识,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扫黄打非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警惕性,共同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扫黄打非科普知识嘿,朋友们!咱今儿来唠唠扫黄打非这个事儿。
你说这黄和非,就像那讨厌的苍蝇蚊子,嗡嗡地在咱们生活周围转悠,时不时就来烦人一下。
黄啊,那就是些乌七八糟的淫秽色情内容,就像毒瘤一样,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灵。
你想想,要是任由这些东西泛滥,那咱这社会不就乱套啦?咱的孩子们还怎么健康成长呀!这就好比是在干净的水源里倒了脏水,那能喝吗?肯定不行啊!非呢,就是那些非法出版物、盗版音像制品啥的。
这可不得了啊!正版的东西那都是创作者们辛辛苦苦的成果,就跟咱种庄稼似的,得付出多少汗水和心血啊。
可这些非法的玩意儿一来,就把人家的劳动成果给践踏了,这公平吗?这不合理呀!扫黄打非,那就是要把这些坏东西都给清理掉。
就好像咱家里打扫卫生,把那些灰尘啦、垃圾啦都给扫出去,让家里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这是为了咱大家好呀!让咱能生活在一个健康、文明的环境里。
你说要是咱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那些不堪入目的黄色小广告,你心里啥滋味?肯定不舒服吧!要是孩子们不小心看到了,那影响多不好啊!还有那些盗版书,错别字一堆,质量差得要命,这不是误人子弟吗?咱得行动起来呀!看见那些黄色的、非法的东西,咱就得坚决抵制。
别去看,别去买,让它们没有市场。
这就跟打怪兽似的,咱们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把这些怪兽都给打败。
而且啊,扫黄打非可不只是政府的事儿,咱每个人都有责任。
咱自己得有正确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咱也得教育好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要远离这些坏东西。
你想想,要是没有扫黄打非,那这社会得乱成啥样?到处都是乌烟瘴气的,那咱还能安心生活吗?咱还能有幸福感吗?肯定不能啊!所以说,扫黄打非太重要啦!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个事儿,这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呢!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的社会,一起把扫黄打非进行到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纯净!难道不是吗?。
扫黄打非知识讲座
近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场关于“扫黄打非”的知识讲座。
此次讲座主要旨在加强学生对网络及社会道德的认知,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在讲座中,主讲人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扫黄打非”以及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
他指出网络色情、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已经对社会道德和风气形成了巨大的危害,需要彻底扫除。
随后,主讲人讲述了网络色情、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警示大家远离这些不良内容。
接着,主讲人详细介绍了法律法规在扫黄打非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他强调了网络和社会道德和风气的正确引导必须在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最后,主讲人还给大家普及了如何举报违法、违禁信息以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等方面的知识。
在讲座结束后,许多学生表示,此次讲座对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了很多,并纷纷表示将做好自我保护,远离网络黄赌毒等不良信息。
总之,此次扫黄打非知识讲座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参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律观念,增强了预防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识。
一、什么是“扫黄打非”答:扫黄打非是文化市场管理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项执法活动。
“扫黄”指清理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制品及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行业的色情服务,就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
“打非”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二、什么是违禁出版物答:违禁出版物是指以否定党的领导,颠覆国家政权为最根本目的的国家严禁出版的非法出版物。
主要包括: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的;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三、什么是非法出版物答:非法出版物是指不是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出版的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出版物,以及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的出版物。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盗用、假冒正式出版单位或者报纸、期刊名义出版的出版物; 2.伪称根本不存在的出版单位或者报纸、期刊名称出版的出版物; 3.盗印、盗制合法出版物而公开销售的; 4.公开发行的不署名出版单位或署名非出版单位的出版物; 5.承印者以牟利为目的擅自加印、加制的出版物; 6.被明令解散的出版单位的成员擅自重印或以原单位名义出版的出版物;7.未经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8.买卖书(刊、版)号出版的出版物;9.擅自印刷或复制的境外出版物;10.非法进口的出版物。
四、“扫黄打非”的意义答: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既有家庭、学校教育缺陷的因素,也有社会历史与现时的诸多原因。
扫黄打非专题讲座
一、“扫黄打非”的含义
“扫黄”指清理网络色情、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制品及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行业的色情服务,就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
“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二、2017年“扫黄打非”案例节选
1、广东佛山“6·27”存储销售盗版图书案。
2017年6月27日,佛山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根据举报线索,协调公安等部门查处一个存储非法出版物窝点,现场查获《黄冈小状元》系列教辅等涉案出版物81万余册,涉案金额1424万余元。
仓库负责人李某某、盗版样书提供人刘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2、江苏宿迁王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2017年2月,宿迁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经查,自2015年11月起至案发,王某从某科技公司租用7台服务器,开办100余个网站,通过多个广告联盟投放广告,并招募陈某等人将淫秽图片上传至网站提升广告点击量,共上传淫秽图片2万余张。
公安部门抓获涉案人员50人,打掉“富投联盟”等非法广告联盟4个,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3、浙江绍兴“老虎”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2017年5月,绍兴诸暨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协调诸暨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经查,2017年2月,方某、戚某等人组织段某某等人开发“老虎”直播平台,赴境外运营该平台,并通过中介在境内招募主播利用该平台、进行淫秽直播。
截至案发,该平台累计充值金额780余万元,注册用户108万余人。
公安机关共抓获戚某、段某某等运营人员、中介及主播36名。
三、涉及的刑事罪名
1、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
行为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行为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
主观心理状态是故意的。
根据1998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1款的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363条第1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
(1)制作、复制、出版淫秽影碟、软件、录像带五十至一百张(盒)以上,淫秽音碟、录音带一百至二百张(盒)以上,淫秽扑克、书刊、画册一百至二百副(册)以上,淫秽照片、画片五百至一千张以上的;
(2)贩卖淫秽影碟、软件、录像带一百至二百张(盒)以上,淫秽音碟、录音带二百至四百张(盒)以上,淫秽音碟、录音带二百至四百张(盒)以上,淫秽扑克、书刊、画册二百至四百副(册)以上,淫秽照片、画片一千至二千张以上的;
(3)向他人传播淫秽物品达二百至五百人次以上,或者组织播放淫秽影、像达十至二十场次以上的;
(4)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获利五千至一万元以上的。
刑事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
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如误认为他人作品已过保护期而复制发行,或虽系故意,但由于追求名誉等非营利目的的,则不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又侵犯著作权的;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刑事处罚: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是指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所谓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是指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即获利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50万元以上。
所谓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因侵犯著作权被追究刑事责任,又犯侵犯著作权罪的;
(2)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3)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