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
- 格式:docx
- 大小:185.21 KB
- 文档页数:3
1.当所受轴向载荷通过(螺栓组形心)时,螺栓组中各螺栓承受的(轴向工作拉力)相等。
2.从结构上看,带轮由(轮毂)、轮辐和(轮缘)三部分组成。
3.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以(节点)为计算点,把一对轮齿的啮合简化为两个(圆柱体)相接触的模型。
4.按键齿齿廓曲线的不同,花键分为(矩形)花键和(渐开线)花键。
5.请写出两种螺纹联接中常用的防松方法:(双螺母等)和(防松垫圈等)。
6.疲劳曲线是在(应力比)一定时,表示疲劳极限与(循环次数)之间关系的曲线。
7.理论上为(点)接触或(线)接触的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接触处局部产生的应力称为接触应力。
8.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的磨粒磨损)和(断齿)。
9.径向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主要是限制压强、(速度)和( pv值)不超过许用值。
10.在类型上,万向联轴器属于(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凸缘联轴器属于(刚性)联轴器。
1.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大径,螺纹的升角是指螺纹中径处的升角。
螺旋的自锁条件为。
2、三角形螺纹的牙型角α= 60度,适用于联接,而梯形螺纹的牙型角α=30度,适用于传动。
3、螺纹联接防松,按其防松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和永久防松。
4、选择普通平键时,键的截面尺寸(b×h)是根据轴径d 查标准来确定的,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侧面。
5、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宜过大,若传动比过大将使包角变大,从而使带的有效拉力值减小。
6、链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量,其平均传动比是常数。
7、在变速齿轮传动中,若大、小齿轮材料相同,但硬度不同,则两齿轮工作中产生的齿面接触应力相同,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不同,工作中产生的齿根弯曲应力不同,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不同。
8、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节点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一对轮齿承担。
9、对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为防止轴承过度磨损,应校核 p ,为防止轴承温升过高产生胶合,应校核 pv 。
10、挠性联抽器按是否具行弹性元件分为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两大类。
一、选择题:1.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B )A.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疲劳点蚀C.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2.循环特性r=-1的变应力是(A )应力。
A.对称循环变 B、脉动循环变 C.非对称循环变 D.静3.普通平键联接强度校核的内容主要是(A)。
A.校核键侧面的挤压强度;B.校核键的剪切强度;C.AB两者均需校核; D.校核磨损。
4.半圆键联接当采用双键时两键应 D 布置。
A.在周向相隔90ºB.在周向相隔120ºC.在周向相隔180ºD.在轴向沿同一直线5.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D )A.拉力 B.扭矩C.压力 D.拉力和扭矩1. 普通平键联接传递动力是靠_____。
( B )(A)两侧面的摩擦力;(B)两侧面的挤压力;(C) 上下面的挤压力;(D)上下面的摩擦力。
2. 在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柱连接中,为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B )(A)增大Cb,减小Cm (B)减小Cb.增大Cm(C)增大Cb和Cm( D)减小Cb和Cm (应尽量小)3. 带传动中最大应力发生在( B )(A)紧边与大带轮接触处;(B)紧边与小带轮接触处;(C)松边与小带轮接触处;(D)松边与大带轮接触处。
4. 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 C )(A)带不是绝对挠性件;(B)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C)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D)带绕过带轮产生离心力。
5. 在螺栓连接设计中,若被连接件为铸件,则往往在螺栓孔处做沉头座孔.其目的是—。
( A ) (A)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B)便于安装(C)为安置防松装置6. 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D )(A)带的线速度( B)带的紧边拉力( C)带的有效拉力(D)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7. 同一工作条件,若不改变轴的结构和尺寸,仅将轴的材料由碳钢改为合金钢,可以提高轴的而不能提高轴的。
3-1答:主要类型有: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五种。
特点及应用:普通螺纹是米制三角螺纹,牙型角 a=60,因牙型角较大,故当量摩擦系数也较大,自锁性能好,主要用于联接。
管螺纹是英制三角螺纹,牙型角 a=55度。
它有圆柱管螺纹和圆锥管螺纹之分,常用圆柱管螺纹。
这种螺纹联接常用于高温、高压及紧密性要求较高的管与管的联接中。
矩形螺纹牙型为正方形,牙型角 a=0度,因牙型角小,当量摩擦系数小,传动效率高,故常用于传动。
梯形螺纹牙型呈梯形,牙型角 a=30度。
因牙型角较小,所以传动效率较高,对中性较好,故为应用较多的传动螺纹。
锯齿形螺纹牙型呈锯齿形,工作面牙侧角。
传动效率高,牙根强度高。
因只有一个工作面,故多用于承受单方向轴向力的场合。
3-2答:螺栓有普通螺栓和铰制孔螺栓两种。
普通螺栓常用于被联接件比较薄,能够放置螺母及需要经常拆卸的场合。
铰制孔螺栓在承受横向载荷或(和)转矩以及需精确固定被联接件的相对位置时常采用铰制孔螺栓。
双头螺柱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无法放置螺钉头,材料较软且需经常拆装时宜采用双头螺柱。
螺钉被联接件之一太厚,无法放置螺母,不需经常拆装的场合。
3-3 答:螺纹联接在冲击、振动、变载荷或高温环境下,将使螺旋副的摩擦力减小或瞬间消失,经多次重复后,最终导致联接松脱。
因此,设计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松措施。
防松方法有摩擦防松、机械防松、铆冲防松等。
3-4 答:为提高联接刚性、紧密性和防松能力以及提高螺栓在变载荷下的疲劳强度,因此大多数螺纹联接都要拧紧。
拧紧力矩要克服螺纹副力矩和螺母底面的摩擦阻力矩。
3-5 答: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有:1 .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2 .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3 .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4 .避免附加弯曲应力;5 .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方法。
3-6 由上图可知,在螺母下加弹性元件将使螺栓刚度由C b1 减小到C b2 ,可使螺栓承载截面的应力幅值减小,所以螺栓的疲劳强度提高。
线接触许用应力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线接触许用应力表格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承载能力的工具。
在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过程中,了解材料的许用应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超过许用应力可能导致材料的失效。
线接触许用应力表格通过将不同因素考虑在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参考标准,帮助工程师们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方案。
本文将从线接触许用应力的定义、表格制定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的工程概念,并为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通过对线接触许用应力表格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材料的承载能力,从而提高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线接触许用应力表格的背景和意义,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线接触许用应力的定义、线接触许用应力表格的制定以及线接触许用应力表格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发表结束语。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线接触许用应力表格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1.3 目的线接触许用应力表格的制定旨在为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一个参考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和设计线接触系统。
通过这些表格,用户可以了解在不同工况下线接触所承受的应力范围,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守的限制条件。
目的是帮助确保线接触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这些表格,用户可以更加准确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尺寸和工艺,以满足设计要求和预期寿命。
同时,为了确保表格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会持续更新和完善表格的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环境和需求。
通过使用这些线接触许用应力表格,我们期望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线接触系统的工作原理,提高设计水平,有效控制线接触系统的风险。
2.正文2.1 线接触许用应力的定义线接触许用应力是指在线接触情况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在轴承工程中,轴承钢的屈服强度与最大许用接触应力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这个关系牵扯到轴承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对于轴承的设计和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屈服强度和最大许用接触应力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屈服强度的概念屈服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性质变化,当材料受到拉力或压力时,随着载荷的逐渐增加,材料会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开始出现塑性变形,这一点就是屈服。
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屈服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它是材料塑性变形的临界点。
对于轴承钢来说,屈服强度直接影响着它在轴承中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二、最大许用接触应力的概念最大许用接触应力是指在轴承工作时,轴承与轴承座、滚子与内外圈等接触部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在轴承的实际工作中,受到载荷和转速的影响,轴承接触表面会产生接触应力,而最大许用接触应力则是设计师根据轴承材料和工作条件等参数所确定的极限值。
对于轴承的设计和选用来说,最大许用接触应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
三、屈服强度与最大许用接触应力的关系在轴承工程中,屈服强度与最大许用接触应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屈服强度直接影响着轴承钢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而最大许用接触应力则是衡量轴承工作时承受应力的重要参数,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轴承设计和选用中必须得到合理的考虑和把握。
屈服强度高低直接影响着轴承的抗疲劳性能,而最大许用接触应力是描述轴承在工作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极限应力,屈服强度与最大许用接触应力之间的关系对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轴承钢的屈服强度与最大许用接触应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轴承的使用寿命、承载能力以及安全性能。
在轴承的设计和选用过程中,必须合理把握屈服强度和最大许用接触应力之间的关系,保证轴承在工作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转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随着轴承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轴承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不断提高轴承钢的屈服强度,以适应更加严苛的工作条件。
sbr直线轴承滑块许用应力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这篇长文旨在探讨SBR直线轴承滑块许用应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分析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验证情况。
SBR直线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滑块许用应力则是评估SBR直线轴承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参数。
因此,深入研究SBR直线轴承滑块许用应力相关内容对于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引言、SBR直线轴承滑块许用应力、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与验证以及结论与未来展望。
其中,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一个整体的介绍,明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而后三个部分将重点展开对于SBR直线轴承滑块许用应力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和探讨,包括其概念解释、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情况与验证结果。
最后一部分将对全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和深入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SBR直线轴承滑块许用应力的深入探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全面了解其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并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SBR直线轴承滑块许用应力评估方法提供参考意见。
最终目标是提高SBR 直线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促进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
2. SBR直线轴承滑块许用应力2.1 SBR直线轴承简介SBR直线轴承是一种常见的线性运动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机械系统中。
它由滑块和导轨组成,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刚度以及低摩擦的直线运动,并通过使用外部力或电动装置来实现。
2.2 滑块许用应力概念解释滑块许用应力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滑块所承受的最大允许应力值。
它代表了滑块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并且反映了滑块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通常情况下,设计中会根据材料强度和使用条件去确定滑块的许用应力。
2.3 影响滑块许用应力的因素滑块许用应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材料强度: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特性,例如金属材料相对较硬,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而塑料材料则相对脆弱,许用应力较低。
关于车轮、轨道的强度校核计算依据:车轮,D=350mm ,双轮缘;轨道,型号30kg/m ,轻轨,双轨;运输机荷载30t ,自重5t ,行驶速度12m/min ,工作类型:中级。
1. 疲劳计算(取车轮与轨道为先接触情况)(1) 计算轮压j P 的求解:等效载荷 f kg Q Q d ⋅=⨯==180********.02ϕ等效轮压 f kg G Q P d d ⋅=+=+=57504/)500018000(4/)( 计算轮压 f kg P k P d c j ⋅=⨯⨯==I 460057508.00.1γ(2) 线接触局部挤压应力的计算:)(3971)635(46002600)(2600f kg bD P j jx ⋅=⨯⨯==σ ∏•55ZG 材料的车轮的许用接触应力7500~6500][=jx σ, 故 ][jx jx σσ=Q 55•材料的30kg/m 轻轨的许用接触应力4925~394025~20197][=⨯=jx σ, 故 ][jx jx σσ=2. 强度校核(1)最大计算轮压的求解:f kg P k P c j ⋅=+⨯==∏87504/)500030000(0.1max max(2) 线接触局部挤压应力的计算:)(5477)635(87502600)(2600max max f kg bD P j j ⋅=⨯⨯==σ ∏•55ZG 材料的车轮的最大许用接触应力9000~8000][max =j σ, 故 ][m ax m ax j j σσ=Q 55•材料的30kg/m 轻轨的最大许用接触应力9850~78805.2~0.220197][max =⨯⨯=j σ,故 ][m ax m ax j j σσ=结论:上述车轮和轨道均满足该运输机的强度要求以及疲劳强度要求。
ASME规范规范材料材料性能许用应力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每三年改版一次,2004版规范在去年的8月已经公布。
笔者对照上一版本(含增补),在《ASME在中国》2004 No.4期上撰文《关于2004年版ASME规范第II卷的A篇和D篇的翻译及与2001年版差异的说明》,向读者介绍了第II卷的A篇《铁基材料》新版本的总体变动情况,本文将从6个方面具体介绍第II卷的D篇《材料性能》。
笔者在翻译2004版第II卷的D篇的过程中,与2001年版相比,发现第II卷的D篇在各卷册中变动最大。
通常了解规范各卷内容变更的方法是查阅卷前的“变更一览表”,而第II卷D篇新改版不提供“变更一览表”,只有在后2年发布规范“增补”时才能见到。
尽管第II卷D篇每次增补变动量也不小,但总体上仅仅是页数的变化、各应力表格中钢种的增有减,以及对个别钢材的应力值的调整。
而2004版D篇的变动已经远远超出这种程度,本人认为,造成2004版第II卷D篇发生很大变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2001版的II卷D篇出了2种单位制的版本,即美国习惯单位版本和公制单位版本。
在公制单位版本中,无论是规格尺寸或厚度、长度尺寸,还有最大许用应力值S和设计应力强度值Sm、各个温度下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值,以及对于材料的物理性能数据,都采用公制单位(SI单位)。
首先,温度值不再使用华氏温度℉,而改变为摄氏温度℃;应力值或强度值不再使用psi或ksi,而改用MPa。
因此,在2004版第II卷D篇的名称上还特地示出为:“PART-D ---- PROPERTIES(Metric)”。
在长达近百年的ASME 规范的出版历程中,出版使用国际单位(SI)制的材料性能数据还是首次。
2) 2004年版第II卷的D篇第一次针对规范第XII卷《运输罐的建造和连续使用规则》,给出了在设计锅炉及压力容器中所须引用到的规范规定材料的最大许用应力值S以及在规范产品上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引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