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种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37
树种规划——规划原则生态优先、遵循自然、丰富景观、突显特色——规划目标乡土树种资源为主,进种树为辅,力争到2020年城市绿化树种达到500种以上,其中乡土树种占到80%以上。
——树种发展规划构思1、龙阳大道●树种布置现状:乔木:樟树,复羽叶栾树灌木:红叶石楠,法国冬青,小叶女贞道路概况:机动车道宽度21m左右,人行道宽约5.5*2m,乔木的盖度小,高度低。
●规划思路:樟树属于慢生树种,长成高大乔木需要比较长得时间,而且龙阳大道很宽,道路中间又没有设置绿化,因此樟树应该换成悬铃木,此树种生长速度快,抗性强,冠幅大,光谱性强的骨干树种,或者二者混种,因为樟树的寿命相对长,而且悬铃木不是常绿树种,落叶多,樟树可以弥补其这些缺点。
灌木的配置比较好。
2、汉阳大道:●树种布置现状乔木:悬铃木,樟树灌木:法国冬青,小叶女贞道路概况:机动车道宽度21m左右,人行道宽约6.0*2m,乔木的盖度比较理想。
●规划思路:道路中间没有绿化布置,使得整体的盖度还是偏低,灌木种类不够丰富,应该还要增加如灌木型挂花或红叶石楠,一方面增强了树种丰富性,另一方面桂花开花,石楠开红叶,增强了观赏性。
3、公园:●树种规划(月湖) ●月湖树种比较丰富:乔木:樟树,广玉兰,悬铃木,深山含笑,池杉,复羽叶栾树,桂花,鸡爪槭,石楠,杜英,银杏,侧柏,紫叶李,柳树,枫杨等, 灌木:金边黄杨,金叶女贞,桂花,红继木,法国冬青,小叶女贞,海桐,小蜡,洒金桃叶珊瑚等, ●总体特点:树种丰富,结构比较稳定,观赏性树种比较多,做到了生态与美观的比较好得平衡;充分利用好月湖水系为主的地形特点,柳树,枫杨等适水性树栽种比较多,生长比较理想,观赏性很好。
但是高大乔木的树种悬铃木,樟树不够多,以至于未来公园的树的盖度不高。
●规划思路;高大乔木的数量需要增加。
4树种选择(1)推广应用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本地乡土树种,遵循生态安全原则,适当引进国内外新树种。
朴树、紫玉兰、山胡椒、紫薇、柞木、乌桕、棣棠、算盘子、豆梨、绣线菊、胡枝子、中华胡枝子、梓树、楸树、黄金树、紫藤、枫香、旱柳、苦槠、青冈栎、珊瑚朴、构树、枸骨、冬青、胡颓子、蛇葡萄、无患子、三角枫、盐肤木、化香等(2)掌握基调树种(园景树),骨干树种(行道树,庭荫树等)骨干植物:英桐、广玉兰、樟树、水杉、池杉、银杏、独干女贞、垂柳、重阳木、国槐、复羽叶栾树、意杨、杂交马褂木、合欢、珊瑚朴、朴树、枫杨、枫香、皂荚、臭椿、榆树、无患子、楸树。
一、规划原则与目标1、规划原则:(1)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满足浐灞河地区各类绿地的要求。
(2)以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3)充分考虑本区的气候条件,突出遮荫的乔木,形成本区的生态效益.(4)适地适树,优先选择抗逆性强(抗旱、耐水湿、抗病虫害等)的树种。
(5)城市绿化的种植配置要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
2、规划目标: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本区城市园林绿化主要应用植物物种类做出科学规划和特色设计,重塑“西北生态城市”的形象,营造古城文化的现代城市绿地景观,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1)培育本区的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城市居民文化娱乐、休闲、接近自然的要求。
(2)优化城市树种结构,提高绿化植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机能。
(3)组织城市绿化苗木生产从无序竞争进入有序发展.(4)构筑城市绿色空间的艺术风貌,充分展现城市各类绿地的风貌。
二、基调树种规划城市绿化基调树种,是能充分表现当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能作为城市景观重要标志的应用树种.根据本区的历史与现状,规划选用约(10)种乔木作为基调树种加以推广应用。
如银杏、国槐、旱柳、垂柳、悬铃木、毛白杨、新疆杨、华山松、白皮松等.三、骨干树种规划城市绿化的召骨干树种,是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绿地中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
如型的城市绿地,一般应具有不同的骨干树种。
1、道路绿化树种A、行道树种行道树是发挥城市绿地美化街景,纳凉遮荫、减噪滞尘等功能作用的重要因素,还有维护交通安全,保护环境卫生等多力面的公益效用.由于道路的立地条件相对较差,路面热辐射使近地气温增高,空气湿度相对低,土壤成分复杂,透水透气性差,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高,所以行道树的选择要求相对苛刻。
主要有:(1)树干挺拔、树形端正,体形优美、枝叶繁茂、蔽荫度好。
(2)对环境适应性强,易栽植,耐修剪,易萌生.(3)抗逆性强.特别是要求抗NOn、SOn、Pn粉尘等能力强,耐风、耐寒,耐旱,耐涝、耐辐射,病虫害少。
树种规划一、规划原则大庆市树种规划以适地适树、城乡兼顾、物种多样、快慢结合、突出季相为基本原则。
二、规划指标根据大庆市具体的生态位序列和地域特征,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为1:20,乔木与灌木比例为1:,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为8:2,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为8:2,建议速生、中生、慢生树树种比例为:6:3:1。
三、树种选择(一)基调树种确定银中杨、糖槭、家榆、旱柳、紫丁香、榆叶梅、树锦鸡儿、偃伏莱木等8种植物作为大庆市的基调树种。
(二)骨干树种1、公共绿地、单附属绿地乔木:糖槭、家榆、红皮云杉、杜松、樟子松、京桃、垂榆。
灌木:黄刺玫、红玫瑰、接骨木、连翘、铺地柏、锦带花、偃伏莱木。
绿篱:榆、水腊。
2、防护绿地、道路绿地乔木:银中杨、小X黑、樟子松、旱柳。
灌木:沙棘、杞柳、枸杞、胡枝子、杠柳、紫穗槐。
3、居住区绿地乔木:糖槭、银中杨、红皮云杉、樟子松、垂榆、京桃。
灌木:紫丁香、榆叶梅、毛樱桃、连翘、锦带花、接骨木、金银忍冬。
4、单位绿地石油化工企业绿地:选择抗污染性强、能够吸滞尘埃、绿叶量大,且枝干、树叶含水量较大树种。
乔木:银中杨、旱柳、家榆。
灌木:紫丁香、树锦鸡儿、榆叶梅。
精密仪器企业、食品加工企业:选择不能产生飞毛、飞絮,且吸烟能力强树种。
乔木:糖槭、红皮云杉、白扦云杉、松柳。
灌木:紫丁香、偃伏莱木等。
(三)一般树种乔木:红皮云杉、白扦云杉、青扦云杉、杜松、樟子松、松柏、银中场、银白杨、小X黑、旱柳、龙须柳、绦柳、家榆、糖槭、核桃楸、水曲柳、白桦、山杏、杏、李、京桃、火炬树、茶条槭、糠椴、紫椴、山荆子、秋子梨、兴安落叶松、桑树、蒙古栎、樟树、南白榆、中黑防、青山杨、山新杨。
灌木:铺地柏、紫丁香、榆叶梅、毛樱桃、黄刺玫、水腊、红玫瑰、偃伏莱木、东北山梅花、木绣球、紫叶小檗、东北溲疏、珍珠柏、连翘、锦带花、金银忍冬、接骨木、树锦鸡儿、枸杞、沙棘、瘤枝卫予、红瑞木、金老梅、暴马丁香、鸡树条荚蒾、紫穗槐、西府海棠、胡枝子、丝棉木、柳叶绣线菊、山楂、红丁香、杠柳、柽柳、五叶地锦、南蛇藤、葛藤。
树种规划一、规划原则大庆市树种规划以适地适树、城乡兼顾、物种多样、快慢结合、突出季相为基本原则。
二、规划指标根据大庆市具体的生态位序列和地域特征,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为1:20,乔木与灌木比例为1:2.2,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为8:2,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为8:2,建议速生、中生、慢生树树种比例为:6:3:1。
三、树种选择(一)基调树种确定银中杨、糖槭、家榆、旱柳、紫丁香、榆叶梅、树锦鸡儿、偃伏莱木等8种植物作为大庆市的基调树种。
(二)骨干树种1、公共绿地、单附属绿地乔木:糖槭、家榆、红皮云杉、杜松、樟子松、京桃、垂榆。
灌木:黄刺玫、红玫瑰、接骨木、连翘、铺地柏、锦带花、偃伏莱木。
绿篱:榆、水腊。
2、防护绿地、道路绿地乔木:银中杨、小X黑、樟子松、旱柳。
灌木:沙棘、杞柳、枸杞、胡枝子、杠柳、紫穗槐。
3、居住区绿地乔木:糖槭、银中杨、红皮云杉、樟子松、垂榆、京桃。
灌木:紫丁香、榆叶梅、毛樱桃、连翘、锦带花、接骨木、金银忍冬。
4、单位绿地石油化工企业绿地:选择抗污染性强、能够吸滞尘埃、绿叶量大,且枝干、树叶含水量较大树种。
乔木:银中杨、旱柳、家榆。
灌木:紫丁香、树锦鸡儿、榆叶梅。
精密仪器企业、食品加工企业:选择不能产生飞毛、飞絮,且吸烟能力强树种。
乔木:糖槭、红皮云杉、白扦云杉、松柳。
灌木:紫丁香、偃伏莱木等。
(三)一般树种乔木:红皮云杉、白扦云杉、青扦云杉、杜松、樟子松、松柏、银中场、银白杨、小X黑、旱柳、龙须柳、绦柳、家榆、糖槭、核桃楸、水曲柳、白桦、山杏、杏、李、京桃、火炬树、茶条槭、糠椴、紫椴、山荆子、秋子梨、兴安落叶松、桑树、蒙古栎、樟树、南白榆、中黑防、青山杨、山新杨。
灌木:铺地柏、紫丁香、榆叶梅、毛樱桃、黄刺玫、水腊、红玫瑰、偃伏莱木、东北山梅花、木绣球、紫叶小檗、东北溲疏、珍珠柏、连翘、锦带花、金银忍冬、接骨木、树锦鸡儿、枸杞、沙棘、瘤枝卫予、红瑞木、金老梅、暴马丁香、鸡树条荚蒾、紫穗槐、西府海棠、胡枝子、丝棉木、柳叶绣线菊、山楂、红丁香、杠柳、柽柳、五叶地锦、南蛇藤、葛藤。
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一、现状、规划原则与技术指标(一)、现状张家港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区,潜在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树种占优、落叶阔叶树种占一定比例的阔叶混交林,可利用资源较丰富,有较大潜力可供挖掘。
张家港现有常用绿化树种及其生长状况如附件一。
(二)、规划原则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生长发育良好、抗逆性强的树种。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经长期栽培适于本地区生长的外来树种,满足城市绿化对物种多样性的要求,实现地带性景观与开放型城市的和谐统一。
景观价值原则充分开发园林植物形、姿、色等观赏特性,构筑丰富多姿、色彩灿烂的观赏多样性,扩大观花、观形、遮荫树种的应用范围,为花园式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生态经济原则与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同步,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
生物多样性原则扩大物种、基因资源的利用,提高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丰富植物生态型、植物生活型,乔、灌、藤、草本植物综合利用,比例合理。
(三)、规划技术指标根据张家港城市自然条件和绿化建设需要,规划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
规划各类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的适宜比例,如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乔木与灌木比例等。
二、树种规划(一)、市树、市花张家港市树为香樟,根深叶茂,高大挺拔,树冠宽阔,象征张家港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永远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开放进取精神。
张家港市花为菊花,傲霜怒放,绚丽灿烂,象征张家港旺盛的生命力和富丽繁华的美好发展前景。
香樟历来是张家港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
在公园、街道绿化中现存的大树、古树较多,应加强保护和管理,以充分体现市树象征意义,见证城市发展历史。
菊花品种多样,宜结合高质量生态绿地建设,收集珍稀种质资源,并大量应用于公园、街旁绿地、居住区和园林式村庄的绿化建设,作为展示张家港城市形象的重要媒介。
(二)、基调树种、骨干树种规划概述城市绿化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
树种规划的原则与内容树种规划是指在城市、乡村、公园、广场等场所进行树木种植的规划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的树种规划,能够使树木更好地发挥其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树种规划在城市景观规划、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进行树种规划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内容,以达到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树种规划的原则和内容,具体如下:一、树种选择原则(一)适生性原则。
树种的适生性,包括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空气等因素的影响,只有选用适性树种,才能够确保其良好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在树种规划中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水土、地形特点等方面的要求,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进行种植。
(二)景观设计原则。
树种的种植需要遵循美学设计原则,体现自然美和人造美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树木的生命力,创造出生动而美丽的景观效果。
因此在树种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景观功能和观赏效果,选用具有观赏价值、形态美、色彩美、光影美等特点的树种进行种植。
(三)生态适应性原则。
树种的生态适应性主要指该树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包括对气候、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环境的适应。
在树种规划中应该志在保护生态系统稳定,选用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树种进行种植。
(四)文化适应性原则。
树种的文化适应性指的是该树种在某一地域,或在某人群的文化中,被认为合适或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文化适应性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选择标准,因此在树种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树种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和适应性,选用符合当地文化习惯和节令的树种进行种植。
二、树种规划内容(一)树种组成。
树种组成指的是对于整个区域或场所内的树种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和安排。
在进行树种组成时,需要根据区域特点和景观需求,规划出树种的分布和密度。
(二)树种布局。
树种布局是指树种的种植位置和排列形式。
布局的不同对于树种的生长和美观效果会有明显的影响。
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编制单位: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成都市园林科研所二O一O年十一月《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编委会编制单位: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成都市园林科研所《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专家评审意见2010年11月4 日,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组织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大、四川省林科院和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等单位有关专家对《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树种规划》)进行了评审。
专家组听取了《树种规划》编制单位的汇报,进行了认真的评议,评审意见如下:一、《树种规划》的编制,对规范成都城镇绿化树种应用,以及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促进园林景观高品质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对推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树种规划》是在深入调查成都市城镇绿化现有树种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而成,该成果思路清楚、资料翔实、使用方便、直观。
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树种规划》首次系统进行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控制。
并率先进行了“观赏性植物”、“抗逆性植物”、“立体绿化植物”、“湿地植物”、“阴生植物”、“竹类植物”和“招鸟类植物”等专章规划。
涉及到成都市城镇绿化的乔、灌、藤、竹、草共计345个常用种类,其中:乔木114种,灌木、藤本112种,竹类37种,草本82种,植物应用的覆盖面宽。
四、编制的规划成果从成都的实际出发,规划应用性强,在成都乃至四川具有示范推广作用。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树种规划》的评审,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建议《树种规划》进一步扩大范围深入研究。
《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评委名单前言按照成都市委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我们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城镇绿化近年来的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
该规划的编制,对于规范树种应用,保护和建设生态成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促进成都城镇绿化树种的“绿化、彩化、香化”,以及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建设,推进“节约型园林”和“生态型园林”建设,推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发挥城镇园林绿化这一唯一具有生命特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植物的生物特性和观赏特性,为成都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实现成都“人居环境最佳”的“新三最”目标。
编制的《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文本内容;第二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编制说明;第三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植物名录;第四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图片资料。
本次树种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植物应用的覆盖面宽,涉及到成都市城镇绿化的乔、灌、藤、竹、草共计345个常用种类,其中:乔木114种,灌木、藤本112种,竹类37种,草本82种。
二是规划分类的应用性强,在成都首次系统进行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控制。
并率先进行了“观赏性植物”、“抗逆性植物”、“立体绿化植物”、“湿地植物”、“阴生植物”、“竹类植物”和“招鸟类植物”等专章规划。
三是具有手册功能,与一般的树种规划比较,重点增加了规划植物的“表格汇总”和“图片资料”部分,对每一种植物进行应用分类,并附有3张图片,增强了查阅的方便性。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绿化协会,成都市各区(市)县林业园林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一直工作在一线岗位的绿化事(企)业单位、公园管理部门、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绿化施工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关心成都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专家、学者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
施维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百忙之中,对本规划全文进行了通稿审核,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在此,我们表示真挚的感谢!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编写组2010年11月第一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文本内容目录一、规划范围 (4)二、规划时限 (4)三、规划依据 (4)四、规划原则 (4)(一)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 (4)(二)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 (4)(三)注重生态效益的原则 (4)(四)景观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5)(五)重视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则 (5)五、植物选择的主要技术指标 (5)六、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控制 (6)(一)基调树种 (6)(二)骨干树种 (6)(三)一般树种 (7)1、行道树种 (7)2、庭园树种 (7)(四)藤本植物 (8)(五)地被植物 (8)1、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 (8)2、灌木地被植物 (8)3、其它地被植物 (9)七、观赏性(含飘香类)植物的规划控制 (9)(一)观叶植物(彩叶植物) (9)1、常色叶植物 (9)2、变色叶植物 (9)(二)观花植物 (9)1、观花乔木 (10)2、观花灌木 (10)3、观花藤本 (10)4、观赏花卉 (10)(三)观果植物 (10)1、观果乔木 (10)2、观果灌木 (10)(四)飘香植物 (10)1、花香植物 (11)2、树香植物 (11)八、抗逆性植物的规划控制 (11)(一)抗二氧化硫(SO2)植物 (11)(二)抗硫化氢(H2S)植物 (11)(三)抗氯(Cl2)植物 (12)(四)抗氟化氢(HF)植物 (12)(五)抗汽车尾气污染的植物 (12)(六)滞尘力强的植物 (12)(七)抗旱植物 (13)九、湿地植物的规划控制 (13)(一)湿生植物 (13)(二)水生植物 (13)十、阴生植物的规划控制 (13)(一)常用耐阴植物 (13)(二)常用耐阴藤本植物 (14)(三)林中伴生植物 (14)十一、招鸟植物的规划控制 (14)(一)招鸟乔木 (14)(二)招鸟灌木 (14)十二、立体绿化植物的规划控制 (14)(一)屋顶绿化植物 (14)(二)墙面棚架绿化植物 (15)(三)绿篱植物 (15)十三、竹类植物的规划控制 (15)(一)丛生竹 (15)(二)散生竹 (16)(三)混生竹 (16)十四、市树市花 (16)(一)市树 (16)(二)市花 (16)十五、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的实施措施 (17)一、规划范围成都市市域,12121km2。
二、规划时限本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三、规划依据1、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2002年)3、《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1994年修正稿)4、《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试行)》(2009年)5、《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6、《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补充修编(2008-2020)》7、《成都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1997年修正稿)8、《成都市公园条例》(2006年)9、成都市规划局、建委、林业园林局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及发展计划四、规划原则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种及常用植物的合理搭配,构成了城市绿化和生态微环境的基本骨架。
城市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改善城市小气候;二是减轻空气污染;三是固碳放氧;四是降低噪音;五是杀菌除尘;六是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
科学合理的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是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加快园林绿化的速度、维持城市良好生态平衡、促进宜居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1、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适地适树。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的绿地类型、不同性质和要求,适地适树,适地适草,选用不同的植物种类。
2、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骨干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注重植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性。
营造具有成都特色的植物景观。
3、注重生态效益的原则:根据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抗污性强,具有减污滞尘功能的植物,注重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城市绿化配置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草坪及藤本相结合,观果、观花、观叶结合,合理配置植物群落结构。
4、景观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常绿为主,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慢生树为主,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见效期早,持效期长,景观效果稳定。
满足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景观需求。
5、重视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则:利用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开展广泛的引种、收集工作,通过驯化、试种等,把适宜于成都市生长的植物种类及品种加以推广,丰富本地区的物种;引进国外优良的物种资源,在确保本地区植物生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加以推广,丰富植物资源。
五、植物选择的主要技术指标1、各类绿地建设,应注重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坪结合,但以乔木为主,乔木覆盖面积占绿地总面积的70%以上为宜。
2、原则上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建议为6:4。
但中心城区和其他城区城镇的常绿和落叶树种比例应有一定的区别。
一般而言,建议中心城区的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为5:5,其他城区城镇的常绿和落叶树种比例为6:4;南北走向街道的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为5:5,东西走向街道的常绿和落叶树种比例为6:4。
3、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建议为7:3。
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原则上控制在30%以下为宜。
在冲积平原区域,土地肥沃,植物的立地条件良好,可适当提高乡土树种的比例。
在具体应用中,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应不小于9:1。
即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9。
4、速生与慢生树种比例建议为3:7。
在中心城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原则上不采用速生乔木树种;其它地方应慎用速生乔木树种,加强对速生树种的维护管理,可视情进行重度修枝,确保安全。
在城市绿化总量达到较高水平时,城市绿化树种的应用,应提倡多选用慢生树种,有目的的逐步增加城市大树、古树的数量,以传承和体现成都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城市内大树和古树,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体现的重要载体。
六、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控制(一)基调树种(9种)银杏、银木(大叶樟)、女贞、栾树、黄葛树、皂荚、楠木、木犀(桂花)、水杉等。
其中:1、常绿树种:银木(大叶樟)、女贞、木犀(桂花)、楠木等。
2、落叶树种:银杏、黄葛树、栾树、皂荚、水杉等。
(二)骨干树种(44种)乔木(31种):樟(香樟)、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天竺桂、朴树、黄连木、无患子、天师栗(猴板栗)、枫杨(麻柳树)、鹅掌楸(马褂木)、秋枫(三叶木)、蓝花楹、垂柳、槐(国槐)、刺槐、榆树、荷花玉兰(广玉兰)、罗汉松、黑壳楠、南酸枣、雪松、四季杨、三角槭(三角枫)、玉兰、楝树(苦楝)、楸、梧桐(青桐)、梅花(红梅)、樱花、垂丝海棠、蒲葵、木芙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