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知识结构图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第五章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数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深入探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正比例1. 定义:如果两个相关联的量,它们的比值(商)始终保持不变,那么它们就是成正比例的关系。
用数学公式表示,即 y = kx,其中 k 是常数,表示比例关系。
2. 性质:a. 当一个量增大时,另一个量也会相应地增大。
b. 当一个量减小时,另一个量也会相应地减小。
c. 两个量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
3. 应用:a. 计算速度:速度 = 路程÷ 时间。
当路程固定时,速度和时间成正比。
b. 计算工资:工资 = 工作量× 单价。
当单价固定时,工资和工作量成正比。
二、反比例1. 定义:如果两个相关联的量,它们的乘积始终保持不变,那么它们就是成反比例的关系。
用数学公式表示,即 xy = k,其中 k 是常数,表示比例关系。
2. 性质:a. 当一个量增大时,另一个量会相应地减小。
b. 当一个量减小时,另一个量会相应地增大。
c. 两个量的乘积始终保持不变。
3. 应用:a. 计算速度:速度 = 路程÷ 时间。
当路程固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b. 计算工资:工资 = 工作量× 单价。
当工作量固定时,工资和单价成反比。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第五章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三、比例关系的识别1. 正比例关系的识别:观察两个量的变化趋势,如果它们同时增加或减少,且它们的比值保持不变,那么可以判断它们成正比例关系。
例如,在绘制图表时,如果数据点在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上,那么这些数据点就表示正比例关系。
2. 反比例关系的识别:同样地,观察两个量的变化趋势,如果它们一个增加而另一个减少,且它们的乘积保持不变,那么可以判断它们成反比例关系。
例如,在绘制图表时,如果数据点在一条双曲线上,那么这些数据点就表示反比例关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新人教版)(比和比例)姓名:学号:一.比 1.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例: 12 ∶ 20 = = 12÷20 = = 0.612∶20读作:12比20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3.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15:10也可以写成.仍读作“15比10”·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5.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是互质关系)(1)整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2)分数比: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3)小数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就是先化成整数比·4.求比值的方法:前项÷后项·结果是一个数(整数.小数或分数)·5.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不能为0)商不变性质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不能为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是一个数比前项比号(∶)后项(不能为0)比的基本性质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附: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二.比例1.①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②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③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④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⑤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2. 正比例和反比例①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k(一定)②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3.①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比例尺实际距离②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③比例尺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注意:单位要一致.一般用“厘米”单位计算)④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总复习概念——(式与方程)(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是方程.而3+25不是方程.5+36>100也不是方程·)(2)解方程的方法:(等式性质和四则运算各部分间关系)①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②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③因 数×因数=积 因 数=积÷另一个因数④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除 数=被除数÷商(3)运算顺序:加减乘除混合的算式要(先乘除后加减);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就要(从左到右)·(4)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V=st V=sh )(5)a3 表示:3个a 相乘 a ×a ×a3a 表示:3个a 相加 a +a +a 即a ×33a表示:a 除以3 a ÷3(6)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7)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8)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c = a +(b + c)乘法交换律:a ×b=b ×a乘法结合律:(a ×b)×c= a ×(b ×c)乘法分配律:(a + b )×c=a × c + b × c减法的性质:a -b -c= a -c -ba -b -c=a -(b + c)除法的简算:a ÷ b ÷ c= a ÷ c ÷ ba ÷b ÷ c= a÷(b × c)(9)常用单位换算单位换算的方法: 个数×进率大单位 小单位个数÷进率1000 10 10 101.长度单位: 千米 —→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km m dm cm mm100 10000 100 100 100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km2 hm2 m2 dm2 cm2 mm21000升 ———→ 毫 升 L ml∣ ∣ 1000 ↓ 1000 ↓ 3.体积(容积)单位:立方米 —→ 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 m3 dm3 cm31000 10004.重量单位:吨—→千克—→克t kg g10 105.人民币单位:元—→角—→分100 12 ? 24 60 60 6.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