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馆溺水事故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一、总则1.1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游泳场所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游泳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目的为预防和减少游泳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游泳馆内工作人员和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游泳馆内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溺水、触电、火灾、中毒、设施设备故障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成立游泳馆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游泳馆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疏散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
2.2 各组职责(1)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各组工作,确保应急响应工作顺利进行。
(2)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包括溺水、触电、火灾等事故的救援。
(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包括现场急救、转送医院等。
(4)疏散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疏散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5)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指挥部与各部门、外部救援力量的通讯联络。
(6)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保障、车辆调配、生活保障等工作。
三、事故预防与预警3.1 安全检查定期对游泳馆内设施设备、消防器材、安全通道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2 安全宣传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和顾客的安全意识。
3.3 预警系统建立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和预警。
四、应急响应4.1 事故报告发现安全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4.2 救援组行动救援组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4.3 医疗救护组行动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尽快转送医院。
4.4 疏散组行动疏散组组织人员有序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4.5 通讯联络组行动通讯联络组与各部门、外部救援力量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4.6 后勤保障组行动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车辆、生活保障等。
溺水事故应急预案____年溺水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溺水事故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事故类型,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因溺水而失去生命。
尤其是在夏季,人们会到海滩、游泳池或河流等水域进行娱乐活动,这增加了发生溺水事故的风险。
为了保护市民的生命安全,我市制定了____年溺水事故应急预案。
二、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及时发现溺水事故,迅速展开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保护好市民的生命安全。
三、预案内容1. 指挥体系(1)事故现场指挥部:负责指挥和协调救援行动,包括事故报告、救援队伍的调度和指导,以及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接收并处理溺水事故的报警电话,并及时将信息转发给事故现场指挥部。
(3)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医疗、警察等部门组成的救援队伍,负责实施具体的救援行动。
2. 预警系统(1)安装溺水预警设备:在游泳池、河流等人员密集的水域安装溺水预警设备,可以及时发现溺水事故。
(2)建立溺水预警中心:负责监测预警设备,并在发生溺水事故时发出警报和通知相关救援部门。
3. 救援行动(1)报警:当目击到溺水事故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并提供准确的事故地点和情况描述。
(2)设立警戒区域: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靠近,确保救援工作的进行。
(3)展开救援行动:根据事故的情况,派遣医疗、消防、警察等救援队伍展开救援行动,救助被困人员并进行紧急治疗。
(4)组织疏散: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 应对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和防范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
(2)开展培训:定期举办救生培训班,提高救援队伍的救生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3)完善装备:提高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如救生衣、救生圈等。
(4)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游泳池、河流等水域的安全管理,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四、预案实施1. 查明事故原因: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展开调查,查明溺水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游泳馆发生的溺水事故,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确保游泳馆的正常运营,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游泳馆内发生的溺水事故,包括游泳者、救生员、工作人员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游泳馆溺水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救援、急救、转移伤员等。
(2)医疗救护组:负责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必要时送往医院。
(3)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
(4)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1. 溺水事故发现(1)游泳者、救生员、工作人员发现溺水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现场救援组长。
(2)现场救援组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工作。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立即展开救援,救生员迅速将溺水者拖带上岸。
(2)医疗救护组对溺水者进行现场急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3)安全保卫组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伤员转移(1)根据伤员情况,医疗救护组决定是否送往医院。
(2)如需送往医院,通讯联络组及时联系救护车,并告知医院伤员情况。
4. 事故处理(1)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根据事故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5. 信息发布(1)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2)及时向相关部门、家属通报事故情况。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游泳馆工作人员进行溺水事故应急演练。
2. 演练内容包括现场救援、急救、伤员转移、事故处理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物资储备1. 游泳馆应配备必要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杆等。
2. 配备急救药品,如创可贴、消毒液、止血带等。
3. 配备应急通讯设备,如对讲机、手机等。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保障游泳馆内顾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溺水事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游泳场所卫生标准》、《游泳场所安全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游泳馆内发生的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游泳馆防溺水事故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游泳馆馆长(2)副指挥长:游泳馆副馆长、安全主管(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救生员、医护人员等2. 各部门职责(1)安全主管: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本预案,监督各部门执行情况。
(2)救生员:负责游泳馆内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行为,救助溺水者。
(3)医护人员:负责对溺水者进行现场急救,协助送往医院。
(4)安全员:负责协助救生员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5)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处置。
三、预防措施1. 游泳馆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顾客注意安全。
2. 游泳馆内配备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救生杆等救生器材。
3. 定期对游泳馆内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4. 对游泳馆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对游泳馆内顾客的管理,禁止未成年人独自游泳,要求家长或监护人陪同。
6. 游泳馆内设置救生员巡逻区域,确保及时发现并救助溺水者。
四、应急处置程序1. 发现溺水者(1)救生员发现溺水者后,立即吹响救生哨,同时向指挥长报告。
(2)救生员迅速穿戴救生衣、救生绳,前往溺水者附近。
(3)救生员采用适当方法救助溺水者,将其救至安全区域。
2. 现场急救(1)医护人员对溺水者进行现场急救,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救生员协助医护人员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3. 报告上级(1)救生员向指挥长报告事故情况,指挥长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
(2)安全员协助救生员、医护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一、目的为保障游泳馆内游泳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游泳馆应对溺亡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游泳馆内发生的溺亡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游泳者因意外溺水导致生命危险;2. 游泳者因突发疾病导致生命危险;3. 游泳者因其他原因导致生命危险。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溺亡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和监督溺亡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溺亡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救治和转移溺水者。
(2)医疗救护组:负责对溺水者进行现场急救,并协助现场救援组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3)现场保障组:负责现场交通、通讯、物资保障等工作。
(4)事故调查组:负责对溺亡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5)信息宣传组:负责及时向有关部门、家属和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发现(1)游泳者发生溺水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立即报告溺亡事故应急指挥部,说明事故情况。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对溺水者进行现场急救,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
(3)现场保障组做好现场交通、通讯、物资保障等工作。
3. 转移救治(1)将溺水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2)保持与医院的联系,了解溺水者的救治情况。
4. 事故调查(1)事故调查组立即展开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信息发布(1)信息宣传组及时向有关部门、家属和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2)做好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游泳馆应配备充足的专业救生员,确保现场救援力量。
(2)定期对救生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1)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绳索等。
(2)确保医疗救护设备齐全,如急救箱、氧气瓶、心脏除颤器等。
一、预案启动1. 发生溺水事故时,现场救生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向游泳馆负责人报告。
2. 游泳馆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所在区域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通知相关人员。
二、现场救援1. 现场救生员应迅速展开救援行动,采用合适的救援方法将溺水者救上岸。
2.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CPR)等急救措施,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3. 如果现场有其他人员具备急救知识,可协助救生员进行急救。
三、现场保护1. 游泳馆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现场保护,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
2. 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 保护现场证据,如监控录像、目击者证言等。
四、事故报告1. 游泳馆负责人应立即向所在区域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溺水者基本信息、救援措施、事故原因等。
五、后续处理1. 事故发生后,游泳馆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
2.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3. 加强游泳馆安全管理,提高救生员业务水平,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4. 对溺水者家属进行安抚,协助处理后续事宜。
六、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游泳馆全体员工进行溺水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救援技能、急救措施、现场保护、事故报告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4.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预案演练,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七、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溺水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 修订内容包括:救援技能、急救措施、现场保护、事故报告等。
3. 修订完成后,向游泳馆全体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熟悉新的预案。
通过以上流程,游泳馆可以确保在发生溺水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提高游泳馆安全管理水平,为顾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游泳环境。
一、总则为保障游泳馆内人员安全,提高应对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游泳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游泳馆内发生的溺水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泳客、员工及访客。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游泳馆溺水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溺水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溺水事故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
(3)信息报送组:负责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溺水事故情况。
(4)物资保障组:负责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保障。
(5)现场保障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警戒、疏散等工作。
四、预防措施1. 游泳馆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 游泳馆应配备足够的救生员,救生员需具备相应的救生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3. 游泳馆应定期对游泳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4. 游泳馆应开展溺水安全教育,提高泳客、员工及访客的安全意识。
5. 游泳馆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泳客注意安全。
五、应急处置程序1. 现场发现溺水事故后,救生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组迅速展开救援,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
4.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5. 信息报送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争取支持。
6. 物资保障组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保障。
7. 现场保障组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六、善后处理1. 对溺水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找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3. 对事故遇难者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4. 对事故受伤人员给予关怀,协助其恢复健康。
七、附则1. 本预案由游泳馆溺水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一、预案启动1. 发现溺水情况游泳馆工作人员或救生员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即报告现场总指挥。
2. 现场总指挥确认现场总指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确认溺水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
二、现场救援1. 救生员救援救生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现场救援:(1)穿戴救生装备,迅速前往溺水者身边;(2)对溺水者进行施救,如将其拉回岸边或救生器材;(3)如有必要,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 通讯联络组通讯联络组应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公安部门等相关单位,并保持与现场总指挥的通讯畅通。
三、紧急疏散1. 现场总指挥下达疏散命令现场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下达紧急疏散命令。
2. 疏散引导救生员、工作人员应迅速引导游泳者及在场人员有序疏散,确保安全。
四、后续处理1. 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应立即对溺水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2. 报告上级部门现场总指挥应将事故情况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并按照要求做好事故报告工作。
3. 医疗救治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 家属通知救生员、工作人员应尽快通知溺水者家属,并协助家属处理相关事宜。
五、预案总结1. 评估预案效果应急预案实施完毕后,现场总指挥应组织相关部门对预案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改进预案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培训与演练定期对游泳馆工作人员、救生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溺水事故的能力。
游泳馆溺水应急预案流程的制定与实施,旨在保障游泳馆内人员的安全,提高应对溺水事故的能力。
在发生溺水事故时,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预案流程进行处置,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一、目的为了提高游泳馆的防溺水安全意识,确保游泳者的生命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游泳馆内发生的溺水事故,包括游泳者、工作人员、游客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游泳馆防溺水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防溺水工作的实施。
2. 领导小组组成:(1)组长:游泳馆负责人(2)副组长:游泳馆安全管理员(3)成员:游泳馆救生员、教练员、保安、前台人员等3. 各成员职责:(1)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防溺水工作的实施,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2)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
(3)救生员:负责游泳馆内的巡查、救助溺水者、紧急情况下的水上救援。
(4)教练员:负责游泳教学,提高游泳者的自救能力,对游泳者进行安全提醒。
(5)保安:负责游泳馆内的安全巡逻,维护现场秩序,协助救生员进行救援。
(6)前台人员:负责接待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协助救生员进行救援。
四、预防措施1. 游泳馆应配备充足的安全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救生杆等。
2. 游泳馆应对游泳者进行实名登记,确保对每位游泳者的健康状况和游泳技能有详细了解。
3. 游泳馆应对游泳者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游泳者的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识。
4. 游泳馆应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5. 游泳馆应定期对救生员、教练员、保安等工作人员进行防溺水安全培训。
五、应急处置流程1. 溺水事故发生时,救生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水上救援。
2. 救生员应迅速判断溺水者的状况,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如使用救生圈、救生衣等。
3. 救生员应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4. 同时,救生员应立即通知游泳馆负责人、副组长和其他工作人员。
5. 游泳馆负责人、副组长和其他工作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协助救生员进行救援。
6. 游泳馆负责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
7. 游泳馆负责人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如公安、消防等。
一、指导思想为保障游泳场所的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游泳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泳池溺水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泳池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溺水事故现场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溺水事故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和后续治疗。
(3)通讯联络组:负责与相关部门、游客及家属的沟通联络。
(4)事故调查组:负责对溺水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三、预防措施1.加强游泳场所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对游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警示,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
3.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4.配备救生员,确保游泳场所安全。
5.定期对游泳场所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四、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1.现场救援组(1)发现溺水事故后,立即组织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2)根据溺水人员情况,采取合适的救援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3)如溺水人员意识不清,立即将其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2.医疗救护组(1)对溺水人员进行现场救护,确保其生命体征稳定。
(2)如需送往医院,立即与救护车联系,并告知具体位置。
(3)协助医护人员对溺水人员进行救治。
3.通讯联络组(1)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溺水事故情况。
(2)与相关部门、游客及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通报事故进展。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向游客及家属解释。
4.事故调查组(1)对溺水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
(2)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泳池溺水事故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现场救援、医疗救护、通讯联络、事故调查等。
3.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六、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泳池溺水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游泳馆溺水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加强游泳馆安全管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泳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游泳馆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汤文相张应环
副组长:李连胜段会昌
成员:各部室人员
职责:全面负责组织、协调防溺水工作。
负责制定防溺水安全应急预案;督促检查防溺水安全教育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当溺水事故发生时,负责下达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令。
全力保证泳客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游泳馆的安全和稳定。
三、游泳馆应急救援程序
1.当溺水者所在区域内救生员发现有人溺水情况,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
2. 救生员立即将溺水者施救上岸,根据溺水者溺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另一侧救生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立即向院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并根据溺水者状况,及时拨打120急救。
4.现场负责人接警后,立即监控全场,疏导泳客、指挥抢救并同
1
时通知其它岗位人员到公路口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救护地点。
5.其他岗位人员,立即同在馆人员赶赴现场。
6.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7.管理人员作为临时记录。
四、现场急救程序
溺水是由于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不及时抢救,短时间内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
为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急救处理预案。
1.发现有人溺水时,救生员必须尽快将溺水者救护上岸,若溺水者仍有意识,首先采用救生工具救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设法使其头部外露在水面上;若溺水者已失去意识,施救者要从背后靠近溺水者,使其仰卧,并将头部举出水面,以保持呼吸畅通。
同时,救生员应让其他人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通知医院,并现场急救。
2.救生负责人立即到出事地点了解情况,维护好秩序,保证救生员实施正常的急救。
其他人员坚守岗位,做好准备工作,如需要配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3.急救操作程序
(1)立即清除口鼻内异物、杂物、假牙,保持呼吸道畅通。
迅速进行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患者腹部横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将口、鼻、肺部及胃内积水倒出。
即使排出的水不多,也应抓紧时间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千万不可因控水延误了抢救时间。
2
(2)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打开溺水者呼吸道,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瓣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
人工呼吸的频率每分钟16—20次。
(3)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的操作程序主要是以吹气式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对溺水者实施有规律的急救。
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按压不许间断,按压和放松时间要相同,各占50,。
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不能少于80次;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1—8岁幼儿3厘米。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单人操作,也可双人操作。
具体操作程序是:
单人操作时:先吹两口气,立即按压15次,紧接着再吹两口气,按压15次,如此15:2反复操作,每分钟至少4个循环。
进行一分钟后检查一次脉搏和呼吸、瞳孔,检查时间不超过5秒,以后每5分钟检查一次,如果已有脉搏而无呼吸,就只进行人工呼吸。
双人操作时:一人位于溺水者头旁一侧,职责是开放呼吸道、人工呼吸、检查脉搏、判断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另一人在患者胸旁外侧,职责是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者吹气一次,胸外按压者按压5次,如此以5:1反复进行,每分钟至少12个循环。
五、应急结束
院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施救情况,决定应急是否结束。
六、后期处理
3
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办理后续有关事宜。
七、预案演练
溺水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其演练程序为:
1. 当学员或泳客发生溺水,救生员、教练员、训练池管理员发现后,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
2.三位救生员其中一个即向 120 报警,并通知其他岗位人员后,立即协助救生员施救,馆长作为临场指挥,另一人替补救生员岗位。
3.救生员需立刻将溺水者救助上岸,并做肩背至救护地点急救,待救护车到时立即送往医院。
4.其他岗位接警后,立刻通知在岗人员赶赴现场并向领导报告,同时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救护地点。
5.临场指挥负责疏导游客、指挥抢救。
6.泳池管理员做临场记录。
另:静水救生演习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观察台与观察区、池岸赴救、水中赴救、现场急救,救生员应详细的讲述了各部分应掌握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