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一周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1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入情入理的论证特色;学会通过圈点关键词来概括、理解文章的主旨。
2、情感目标: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能认识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努力与奋斗,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对社会的重要性。
3、能力目标:通过对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学习,能用其中的三种以上反馈到写作练习中。
教学重点:通过圈点文中关键词、朗读课文重点语段等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运用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方法的目的与作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设疑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巧设故事导入,激起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多媒体投影故事内容)20__年,美国一家公司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运营状况不是很好,公司高层考虑再三决定用裁员这种办法来度过危机,最后这样三种人员进入了被裁的行列:公司的保洁员、送货司机、仓库保管员。
一天,负责人事的领导把这三类人员集合起来,告诉他们有一半人员将被解雇,假设你是从事这三种工作的一种,想保住这份工作,你该如何陈述自己的理由呢?(学生只要答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及价值就应给予充分肯定)教师结合回答进行总结:(多媒体投影)保洁员:我很重要,我们让每个员工有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送货司机:我很重要,我们让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
仓库保管员:我很重要,只有我们保管好材料、物品、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教师简要补充故事结局:公司高层听到员工这样的回答,感悟到每位员工都全身心地热爱、投入工作,于是决定不再裁员,改变策略,并在公司各个醒目的地方打上“我很重要”的标语,公司的每一个员工看到标语都认为自己对公司来说是很重的,更加积极努力的投入工作,这家公司终于渡过难关。
二、整体感知课文,梳理作者写作思路,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来说理的方法。
1、简述学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我们同学们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不能进入普高学习,在我们职业学校学习一项技能,将来从事某一项工作,可能一开始有些同学对将来失去信心,但我们刚才看了这样一个故事后,自信心肯定是提高了许多。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优秀8篇)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欣赏《阿细跳月》。
2、歌表演《莹火虫》。
教学目标1、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
2、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
3、能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
4、学会《莹火虫》的歌词和歌谱。
教学过程(一)歌表演《萤火虫》一位戴着莹火虫头饰、身背两叶翅膀的同学,手提点亮的红灯笼站在同学们的前面。
1、教师请同学猜那位同学的装扮。
(提示是一种能在夏夜里发出亮光的昆虫)。
2、将歌曲《莹火虫》完整地放一遍,老师随音乐将舞蹈动作示范给同学们。
3、跟老师轻声学唱歌曲《莹火虫》,并学会几个舞蹈动作。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歌表演。
舞蹈组排成两行在中间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舞蹈,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成倒八字站两边,歌唱和敲击打击乐器。
分组由学生们自愿选择,人数不限。
舞蹈队要求:① 动作优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
② 能合上舞蹈音乐(三拍子)的节拍。
歌唱队要求:① 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② 节奏、音准正确。
打击乐队要求:① 选择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② 几种打击乐器能协调配合。
③ 节奏准确、强弱分明。
5、同学们对三个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或互评,并能说出表演得好与不太好的原因。
6、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出来组成一个三人组的表演队进行表演。
7、老师对歌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尤其需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当众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
(二)听赏《阿细跳月》1、教师展示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
2、教师将音乐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安静地欣赏。
3、教师讲解阿细人的″跳月″故事。
4、再听音乐一遍,老师带着学生随节奏拍手或老师随音乐舞蹈、同学们拍手伴奏。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歌表演,并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2、学生是否选择了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
3、学生是否会唱歌曲《莹火虫》的歌词和曲谱。
4、学生听赏音乐时,情绪是否投入。
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二一、教材解读: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11篇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4、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重难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歌曲导入,引出人物。
2、齐读课题,抓住题眼,理解“侠”的涵义。
3、针对课题质疑。
4、介绍鲁智深出身及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后思考: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么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2、检查生字词。
3、说说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样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相机渗透“长文读短”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自主学习。
先默读课文3——7自然段,想一想,从鲁智深的。
哪些语言能感受到他的“侠义”形象?接着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写下批注后与小组交流。
(出示自学提示)2、反馈交流(1)细品三“问”抓住“故意说”,他心理本来想说……他却故意说……抓住“打搅”,刘太公(2)细品“想一想”他在想什么?创设情境,品味语言中刻画的人物个性。
多种形式朗读,再现人物形象。
3、对比语言(1)他对善良的刘太公一问再问,而对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却只说了一句话。
浏览课文8——11自然段,找出鲁智深的语言描写。
(2)品味“大喝一声”中人物的个性。
(3)在对比读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
(4)补充拓展鲁智深语言描写。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简介《水浒传》,激发阅读兴趣。
2、升华感情。
板书设计:鲁智深行侠桃花庄粗中有细听语言智勇双全六年级语文上教案2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6篇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惯、圃”等11个生字。
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够联系题目,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教学难点:1、掌握运用具体事例来阐述观点的方法。
2、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出示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表”)2.问:手表里有什么?(展示桌子里面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出桌子里有什么。
生看图回答。
师总结: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板书“生物”),他认为表里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认识,这个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16课《表里的生物》。
3、板书课题,生齐课题。
二、出示预示提示1、学会“惯、圃”等11个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刻画人物主要用什么方法?找出并了解文章中人物当时的内心感受。
4、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听课文录音。
三、整体感知1、画出生字词,自学交流并汇报。
(1)生自己读(2)指名读(3)归纳这些生字的特点(都是“虫”字旁)。
(4)学生欣赏这些动物的图片并了解它的特点。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话(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1)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笔记
2018——2019学年
第一学期
语文学科
小学
六年一班教者:
2018年9月1日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课时安排
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科教材通览
本学期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作文教学计划
总计第1节
总计第2节
《稻草人》教学反思
《稻草人》一课,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其效果还算不错。
在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知道了,作者首先写了稻草人的结构。
作者是从稻草人的骨架子、皮肤、帽子、脸等几方面写的。
还知道作者接着写了稻草人的尽职和忠诚。
学习第二部分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学生在小组内都积极发言。
提出问题,共同理解。
然后老师抽查。
有几个小组都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如:1、随着稻草人的摇扇子动作的变化,可以体会出稻草人怎样的心情?2、你能从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吗?等。
通过自己提问题,在小组内解决,这样,学生学的既认真又踏实,教学效果很明显。
我感觉这节课上得还是很成功的。
我没有多讲,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小组的合作,完成了教学任务。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哲理。
2、能有感情地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2、理解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的哲理。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中的哲理。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让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学会聆听》,说说课文讲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母亲教我学会聆听?暴风雨给海勒波格这样的感受,那你们能谈谈你对暴风雨的印象吗?你们谈了对暴风雨的感受,现在我们去看看意大利的作家拉法埃莱·费拉里斯是怎么评价暴风雨的。
二、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
同学们读了题后,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面对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有可能会问:暴风雨给作者的启示是什么?三、浏览课文,解决对课题的质疑。
1、引导学生找出答案: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各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2、师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暴风雨给他的启示?四、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师提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段写暴风雨来之前,哪些段写暴风雨来之时、哪些段写暴风雨去之后?2、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暴风雨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暴风雨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小组讨论交流)(二)反馈。
1、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根据学生勾划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者写得好的句子,从读中去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
了解了暴风雨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同学们能理解作者从暴风雨中得到的启示了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也可以说说你联想到的古诗或歌曲。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年级组教案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SAI WEN (施达)黔西南州赛文实验学校( Shi Da )Qianxinanzhou SaiWen Experimental School第一周(8月31日——9月4日)1《草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9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方法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1)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前交流:你见到过草原吗?请见到过的同学描述一下草原的风景,说一说在草原上的感受。
2.让我们来到草原,看看草原的风光。
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
(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图片导入的新颖方式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课前学习1、作者简介: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1一、学习目标M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N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O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P4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二、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导语,明确要求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
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
谁来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图引入,初读全文M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
N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
O学生自由读课文。
P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默读课文,梳理内容M默读课文,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N交流反馈: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概括大意,初解课题M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N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O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9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习作7》本次的习作训练与阅读紧密结合,是对阅读的补充,是对阅读的检测,同时也是一次自由表达的训练,内容是自由选择的,习作的形式也是自由的。
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应着重做好两点:一是帮助学生进行多层面的反复阅读,做好阅读指导。
阅读是本次习作的基础,也是习作成功的保障。
第二,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自由表达。
根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谈话导入,激情激趣,创设游戏,寻找故事,阅读链接,充实内容,学生练笔,故事沙龙,展示习作。
《练习7》这个练习共安排了五道题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合理想象,写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
3.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
4.鼓励大胆新奇的想象,有创意的表达,并融进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到如何写出情节完整的,有意义,有创意的故事。
2.指导学生把故事写得有趣。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2、让我们打开语文书,从中你有没有发现藏在书中的故事呢?二、交流感悟1、交流从课文中的发现的隐藏的故事。
老师将学生交流的话题随机写在黑板上。
2、怎样才能把这隐藏着的故事写好呢?(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筛选和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
或者写写读完故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3、小组内进行讨论,理清写作思路。
三、完成初稿,交流完善。
1、在练说的基础上,自拟文题写作。
2、指导学生修改写作。
(1)、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同学听,同学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教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二班学科:语文学校:小学姓名:2018年8月六年第一学期级语文科教材通览一、学情分析六年级一班共有学生69名,经过近六年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同学已具备了初步地认字、识字能力、口语交际、写作能力、预习新课文的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
但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率低下,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
所以本学期除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外,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做进一步的指导,并且尝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
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
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
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
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
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
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
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称之为“小综合”。
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9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周教案《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孔子和孟子的生平事迹。
时间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检查预习一、我会读。
惟缴汝学弈鸿鹄盘盂专心致志沧沧凉凉二、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见两小儿辩斗()而日中时远也()孔子不能决也()及其日中如探汤()三、我知道。
1.《学弈》选自,孟子是我国古代的、。
《孟子》记录了孟子。
《两小儿辩日》选自,此书中著有许多寓言和民间故事。
“辩日”是指。
一个小孩的理由是,另一个小孩的理由是。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一人,,。
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1)对照注释弄明白《学弈》每一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说全文的意思。
(2)用两个成语形容这两个学下棋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表现。
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3)“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什么?2.小组内探究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四、拓展延伸(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第二课时课堂检测一、我能行。
1.《学弈》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不能。
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的理解是:。
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秀10篇)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一、激情导入1、师: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
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一直到现在的简化字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了解了甲骨文,知道了钟鼎文,也领略过篆书、隶书。
但你能把最原始的甲骨文与现代的简化字相联系吗?2、猜字游戏(12生肖)。
3、谈感想:当这两种文字同时出现在你眼前时,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自由谈)二、学习课文1、导入揭题:是呀,汉字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它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动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由诗人刘湛秋写的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2、自读课文:3、思考:把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第一段:“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体会两个比喻句。
把汉字比作孩子和鲜花。
你觉得汉字还像什么?)第二段:风韵和变化:⑴ (生找到“太阳”、“月亮”这类词)师:在作者的眼里每个字有着不同的风韵。
你有没有和作者同样对汉字的感触吗?(学生用“看到……感触到……”展开联想来说话。
)⑵ 小结:是呀,这些用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
它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只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呵!⑶体会书法中汉字的变化。
①师:是呀,书法是汉字最直接、最完美的表现形式。
它是一种独特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书法让汉字更充满了生机,更具有了无穷无尽的变化。
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欣赏书法作品体会括号中的四个词。
)②你还能用其他的词来形容这些书法吗?(浩如烟海、挥洒自如、热情奔放、豪迈恣肆、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第一单元教案语文教案六年级第一周教案(831-910)一、周学习内容:本单元共五篇文,有伟人的故事,有凡人的故事;有渔夫的故事;有现代人的故事,还有古人的故事,即包容了中外的无垠地域,又涉及了古今的广袤空间,这些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身份有别,但他们身上的美德,却令人感动。
本单元所设的五篇文,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诠释“品德修养”和“高尚情怀”的深邃内涵。
二、周学习重难点:1积累:▲背诵要求的段落。
▲学习每不同的写作方法。
▲学习掌握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作文:▲作文题目:日记随笔;续写、仿写、改写;写调查报告、小品、广告等。
▲学习的写作方法:写诗的写作方法(一夜的工作);通过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穷人);拟人抒情的写法(白桦林的低语)三、周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文可采取精读和品读的方法,或采取学生自读为主的学习方式来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夜的工作授时间:周﹍﹍整体设计个性设计教材分析是一篇典型的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作者用写实为主的手法记叙了周恩来总理彻夜工作的情景,讴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总理,抒发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
学法教师导法指导读中感悟学生学法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体会周总理“公仆”的崇高品质学习目标1.学会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蒙眬、咨询、浏览、一小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初读感知点:1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2读读文,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通用6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包含的意思。
2、学会生字、多音字,理解词语。
3、背诵、默写第一节;能从闰土外貌、所述四件事概括闰土的特点。
4、学习本课抓住人物的特点的写作方法。
5、了解闰土是聪明、能干、活泼可爱又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的特点。
2、难点:联系上下文及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磁带、投影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闰土守瓜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指名讲述画面内容。
揭题。
3、简介鲁迅及小说《故乡》。
二、自学课文1、轻读课文,读准读通。
理解:仿佛、无端、素不知道、伶俐。
2、分段。
三、讨论质疑四、检查自学认读生字理解新词:1、理解:其间、一望无垠、祭祀、仿佛、无端、素不知道。
2、完成作业本⑴。
五、汇报分段情况,说出理学习第一段1、轻读,思考: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是怎么写的?好在哪里?2、再次看幻灯,结合课文指图复述。
(能运用“深蓝、金黄、碧绿、捏、刺”等词语。
)3、齐读第一节。
六、作业1、熟读并背诵第一节。
2、作业本2、3题。
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导入新课闰土月下看瓜这件事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与闰土相识时,闰土是什么样子?三、学习第三段1、轻读,边读边划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思考讨论:这些描写反映闰土什么样的特点?根据问答板书:外貌特点紫色的圆脸健康的海边少年头戴小毡帽农村孩子明晃晃的银圈大人疼爱(见人很怕羞)朴实天真2、根据板书完成作业本5题⑴。
四、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课文,找出本段中心句。
(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
)2、闰土心里到底有哪些希奇事?用“/“将第四段分为4层,并用小标题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潮汛看跳鱼。
)3、讨论:这四件事中反映出闰土什么特点?4、交流,完成作业本5题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第一单元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第一单元教案语文教案六年级第一周教案(831-910)一、周学习内容本单元共五篇文,有伟人的故事,有凡人的故事;有渔夫的故事;有现代人的故事,还有古人的故事,即包容了中外的无垠地域,又涉及了古今的广袤空间,这些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身份有别,但他们身上的美德,却令人感动。
本单元所设的五篇文,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诠释“品德修养”和“高尚情怀”的深邃内涵。
二、周学习重难点1 积累▲背诵要求的段落。
▲ 学习每不同的写作方法。
▲ 学习掌握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 作文▲作文题目日记随笔;续写、仿写、改写;写调查报告、小品、广告等。
▲学习的写作方法写诗的写作方法(一夜的工作);通过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穷人);拟人抒情的写法(白桦林的低语)三、周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文可采取精读和品读的方法,或采取学生自读为主的学习方式来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夜的工作授时间周﹍﹍整体设计个性设计教材分析是一篇典型的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作者用写实为主的手法记叙了周恩来总理彻夜工作的情景,讴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总理,抒发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
学法教师导法指导读中感悟学生学法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体会周总理“公仆”的崇高品质学习目标1.学会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蒙眬、咨询、浏览、一小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备课时刻:2015、3、4备课地点:旧三楼办公室备课办法:集团备课备课人:赵翠娥袁全清周次:第1周教案内容:第一课口语文两那么1口语文两那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精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按照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深造必须一心致志、弗成三心二意的道理,深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破场,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过程与办法:在自读自悟中清晰得时刻的来去促。
情感破场与价值不雅观:联系生活理论,悟出看法事物的角度差别,结果就不一样,清晰深造必须一心致志,弗成三心二意的道理;悟出喜欢探求是一种好的精神品质,深造孔子理想求是的科学道理,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口语文。
教学难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内容。
教法与学法:教法:指导老师自读自悟,范读,适当指导朗读跟理解文章内容。
学法:自读自悟,看注释,遇到艰辛请教教师,熟读成诵,各持己见,说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准备:1.布置老师理解孔子的终生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精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按照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教师谈话:口语文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宝贵遗产,它要言不烦,记录了我国持久的历史,残暴的文明。
非常多口语文还提示了深化的道理。
改日,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兴趣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口语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一心致志〞谁人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一心致志〞谁人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口语文──《学弈》。
〔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导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辈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确信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存在仁、义、礼、智等天赋品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