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与管理.ppt
- 格式:ppt
- 大小:8.77 MB
- 文档页数:107
超详细的农业公园概念及规划方法(PPT)一、中国农业公园由来由来一:2008年,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等社团组织制订了《国家农业公园申报标准及申报评价体系》,并接连评选了奉化滕头村、常熟蒋家巷等七个中国农业公园,由此掀起了中国建设农业公园的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已建或在建的“国家农业公园”已达10余家。
由来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出现了以农业公园命名的农业园区,如日本的江永崎农业公园、松阪农业公园,马来西亚的沙巴农业公园等。
由来三:随着城市公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以农作物代替传统绿化植物营造城市景观和生态基底,同时可收获农产品的一种公园形态,如底特律的Lafayette Greens,查尔斯顿医科大学城市农场等。
村促会将国家农业公园定义为: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国家农业公园概念的偏离没有原住民参与的新建农业园区(中牟)生产型农业园区的转型(兰陵)传统旅游景区的靠拢(泗阳洪泽湖)脱胎于国家公园概念的国家农业公园内涵过于狭窄,对原生态农耕环境保护的偏好使国家农业公园应用范围极其有限,难以适应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蓬勃趋势,也与国际通行概念不符。
中国农业公园由来日本农业公园日本农业公园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农业休闲场所。
日本农业公园分为以单一农产品为主的专业性农业公园和综合性农业公园。
综合性公园一般建设由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
日本农业公园实质是休闲农业发展的一种较高形态,是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的混合体,有较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和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城市农业公园的兴起城市农业公园是在城市空间范围的宜农区,通过将农业生物及其生长环境、农业产品及生产过程、农业技术及其支撑设施、农业文化及其物化形态等塑造成生物景观、生态景观、生产景观、生活景观和文化景观,在进行农业产品和农业景观生产的同时供人们休闲游憩的城市农业园林。
农业园区管理制度图片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园区的管理,促进农业园区的发展,保障农业生产秩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农业园区内的所有农业生产和经营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农业园区管理机构是本管理制度的主体,负责统筹协调本农业园区内各项管理工作。
第四条农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维护农业园区的正常秩序,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五条农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管理岗位,包括园区主管、农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
第六条园区主管负责统筹协调园区内各项管理工作,制定管理计划和措施,落实任务分工。
第七条农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农产品质量。
第八条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园区内安全工作,预防和处理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第九条农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层级,健全管理杠杆。
第十条农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农业生产第十一条农业园区内的农业生产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业生产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
第十二条农业生产单位应当加强种植技术研究,提高生产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
第十三条农业生产单位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完善质量检测制度,确保农产品安全。
第十四条农业生产单位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农田保护政策,保护农业生产环境。
第十五条农业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季节性要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农产品供应。
第四章经营管理第十六条农业园区内的经营单位应当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维护经济秩序。
第十七条农业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
第十八条农业经营单位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合理规划预算,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第十九条农业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员工管理,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素质。
第二十条农业经营单位应当遵守劳动法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营造和谐劳动关系。
xx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目录前言1第一章园区规划概要2第一节园区规划背景2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3第三节规划编制的依据与范围5第四节规划概要6第二章规划区范围及基本情况8第一节规划区范围8第二节xx县基本情况9第三节条件分析11第三章指导思想、目标与总体布局15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15第二节规划目标17第三节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19第四章重点建设工程20第一节核心区21第二节示范区31第五章规划投资与资金筹措36第一节规划投资36第二节资金筹措36第三节分年度投资估算37第六章规划效益分析37第一节经济效益37第二节社会效益41第三节生态效益43第七章组织经管与保障措施43第一节组织经管43第二节保障措施44附表规划总投资及分年度投资估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1 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位置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2 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建设布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党的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当前,xx省正处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实行集约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和流通体系,实现多环节、多渠道增值,是xx省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牧业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的有效途径。
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省、地要求,县政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建设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以其作为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力争在3-5年内,建立集一核两椒、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种苗引进繁育、牛、羊规范化养殖、现代物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