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9.68 KB
- 文档页数:4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对环境保护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准确评估和监测环境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至关重要。
近年来,3S技术(即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广泛应用为生态环境监测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改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高分辨率影像,实现了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快速获取和准确识别。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的信息,并能有效监测陆地覆盖变化、植被覆盖情况、土地开发利用以及水体质量等指标。
首先,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陆地覆盖变化的监测。
通过获取和分析遥感影像,可以评估和监测土地的变化情况,包括城市扩张、农田退化和森林破坏等。
这些信息对于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准确识别和监测植被覆盖情况。
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可以精确定量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和植被状况等指标,提供科学依据用于制定植被保护和恢复计划。
另外,遥感技术也能够监测水体质量变化。
通过获取水域遥感影像,可以分析水体的营养盐含量、藻类浓度、水体透明度等指标,从而评估水质状况,并为制定水环境保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可以用于存储、管理、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GIS可以帮助整合和分析各种环境数据,提供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首先,GIS可以用于环境敏感区域的划定。
通过收集和整合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分布等数据,结合相应的空间分析工具,可以准确划定环境敏感区域,为环境保护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用于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规划。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S技术是指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三种技术的简称,它们的结合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日益重要。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卫星图像、航空遥感图像等数据,能够全面、快速、定量地获取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的环境信息。
比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变化,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探测水体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等问题,监测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不间断地获取环境数据,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掌握环境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可以直观地表示环境数据的空间分布和相关性。
比如可以通过GIS技术对生态系统的构成、结构、功能和服务等进行全面研究,探索其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可以通过GIS技术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预测,以及环境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模型和工具相结合,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资源利用评价等研究,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球定位系统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卫星和地面站点的组合,可以实时、连续地获取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经纬度、高程和时间等信息。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我们可以对环境要素进行精确定位、实时监测和追踪。
比如可以利用GPS技术对动态植被分布进行跟踪和监测,分析植被的分布规律和物种组成;可以利用GPS 技术对动物的迁徙路径和繁殖地选择进行跟踪和研究,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习性和栖息地需求。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是一种领先的技术组合,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或飞机对地球表面进行高分辨率图像的获取和分析,以及对地表信息的提取和解释。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遥感影像数据来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
例如,可以使用遥感技术对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水体面积等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
此外,遥感技术还能够识别植被类型、检测土地覆盖变化、进行水质评估和测量气候变化等。
由于遥感技术具有高分辨率、时效性强、空间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它已成为生态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一种基于地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它可以对空间现象进行分析、处理和应用,使用户能够针对某一区域或特定现象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分析。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GIS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从遥感数据中提取的生态环境信息,如生态系统的类别、多样性和景观格局等。
此外,GIS技术还能够制定、实施和评估政策和方案,帮助制定环境管理决策。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表面位置的技术。
它通过使用卫星和基站来确定接收器的准确位置,并且可精确到厘米级。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GPS技术可以收集监测数据并将其与遥感数据集成起来,以创建准确的生态环境数据模型。
此外,GPS技术还可以用于采样数据、记录地理位置和监测动物迁徙等。
本文深入探讨了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展示了这些技术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整合这些技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我们的环境,以保护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S技术(即空间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空间技术获取的环境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和处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
本文将就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空间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空间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遥感、空间定位、导航和遥测技术对地球及其环境进行观测、监测和调查。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全球、连续、动态观测,获取大面积、多角度、多时相的环境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状况、水资源分布等环境要素的变化情况,为生态环境的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森林资源监测中,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检测森林覆盖范围、植被生长状况,监测森林病虫害等,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空间定位和导航技术也为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GPS、北斗等卫星定位系统,可以精确测定监测点位的位置坐标,实现对不同地点环境数据的定位和对比分析,为环境变化的监测提供了便利条件。
遥感技术是利用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它可以获取地表的大范围信息,包括光谱信息、热红外信息、高度信息等。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环境数据可以全天候、大范围、动态地监测地表的物候、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信息,为生态环境的监测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数据基础。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植被覆盖状况的监测。
利用多光谱遥感影像可以分析出植被的类型、覆盖程度等信息,监测出植被的生长状况、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植被退化、火灾等问题,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监测水资源、土地利用、环境污染等环境要素。
在水资源监测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面积、水质信息,实现对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的动态监测,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有效支持。
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威胁到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应用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及时有效预防环境污染问题。
对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能够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3S技术;生态环境监测;应用引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在务实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环保产业也得到了扩大。
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保工作的基本手段与依据支持,在环境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及时、准确的预测信息与监测信息,可以为环境治理政策、方针的制定提供坚实的基础。
但要想提升我国生态监测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环境保护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引入,确保环境监测与环保技术在现实应用中能够真正地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1环境监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多是各种复杂元素构成的污染物所造成的。
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对环境是否含有污染物以及污染物含量进行监测,能够及时预防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污染和破坏问题。
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情况来看,污染物的直接排放仍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针对地区经常出现的污染物成分,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定期对污染物的含量进行监测,能够为相关部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助力。
现代化的环境监测技术还能够对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更为科学的评判,并将环境监测得到的数据作为相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评判环境保护效果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一般情况下,环境监测工作的对象以水质环境和大气环境为主,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能够依据样品中的污染物成分来判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在将监测样品与标准水质、大气等方面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可以直接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依据得到的数据来提高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效率。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如何科学监测环境状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因此,近年来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
其中,3S技术应用广泛,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精确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
3S技术指的是空间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种技术的结合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环境数据,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评估和预测。
下面将分别从3S 技术在空间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个方面介绍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 空间信息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是一种基于空间信息与数据的集成、共享与处理新型信息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地理数据的自动化生产、处理、管理和应用。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空间信息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空间数据和信息,如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图、地物图等。
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分析和评估生态环境,为环境保护提供可靠数据。
在运用过程中,空间信息技术可以结合图形化界面,将数据和信息直观呈现,提高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可视化水平。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飞机、直升机等载体获取地面物体信息的专业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高光谱数据等,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的环境信息包括气象、气候、植被、土地、水体等,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生态环境的评估、监测、预测和管理。
同时,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特征及其变化进行监测和识别,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快速监测和响应,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来源。
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总之,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与数据,用于分析和评估生态环境,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将不断完善。
相信在未来,3S技术将为我们更加精准地了解生态环境,提供更可靠的环境数据。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年第3期3S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究李廷标(清远市新中科检测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变得愈来愈广,在多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愈来愈受到关注^将3S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当中,可对生态环境數据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整合,从而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重要支持,让相关工作效率及质量大幅度提升6基于此,本文对3S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性阐述,以供参考&关键词:GPS;RS;GIS1 3S技术概述3S技术即为GPS(全球定位系统)、R S(遥感技术)及G IS(地理信息系统)的统称。
通过对GPS、R S及GIS技术中相关的部分进行有机整合,所构建出的新技术体系即为3S技术Q3S技术集成了上述三者当中的优 点,能够对环境信息、窜间信息进行快速收集、处理、分析[1]。
最初3S技术羲典麵餘军方技术,主要由f1 2誠防军事领域。
然而,随着3S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得到了广泛普及,应用范围也变得愈来愈大。
3S技术的商业化及民用化,为很多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如交 通、地质、市政工程、通信、气象等。
3S技术已经成为了信息化社会数字化生存不可或缺的部分,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2 3S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范围分析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资源消耗日趋严重,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c•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视。
3S技术的成 熟,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i作提供了g大支持,特别是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1 )3S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 匡,农业经济在我匡国民经济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c将3S技术应用于农业生态环境当中,能够有效预测农田土地的价值及土地生产潜力,从而为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提供可靠参考。
同时,利用3S技术可对土壤沙化、盐碱化等进行有效监控。
借助红外遥感技术还可动态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以便及时对种植计划进行合理调广东清远511515)整,实现增产增收。
“3s”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3s”技术是指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3项技术的结合应用。
这三项技术能够互相协作,利用遥感技术可远程获取大量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处理这些数据,而全球定位系统则可以精确地定位数据。
因此,“3s”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环景综合管理、自然资源调查、环境质量监测、环境污染控制、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
首先,“3s”技术在环境综合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和规划、城市规划和绿化、卫星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等。
在土地利用和规划方面,“3s”技术可以精确地获取地形、植被、水文等地理信息数据,制定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并监测其执行情况。
在城市规划和绿化方面,“3s”技术可以对城市绿地覆盖情况进行详尽调查,同时可以通过影像分析技术提取城区绿地街道树冠面积、覆盖率、物种数量等相关指标,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3s”技术也可以通过判断植被指数来对卫星城市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其次,“3s”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和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在自然资源调查方面,“3s”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土地利用变化、干旱监测、水文数据、气候变化等关键自然资源信息,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规划决策。
在环境质量监测方面,依托“3s”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噪声污染源等数据,制定预防和治理污染的措施。
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3s”技术还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污染物排放源头进行远程监测。
此外,“3s”技术在灾害风险评价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针对厄尔尼诺现象、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影像信息数据,通过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制定相应的灾害应急预案,减轻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S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之一就是生态环境监测。
3S技术是一种集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于一体的技术,可以对地球表面进行高效、全面的监测和分析。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3S技术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是指利用人造卫星、航空器、地面观测站等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信息来识别植被类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水体变化、观测大气污染等。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植被覆盖监测植被覆盖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覆盖的相关数据来监测和评估植被的状况。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植被的分布情况、变化趋势和面积变化,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植被资源。
2.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数据来监测和评估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评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水体变化监测4. 大气污染监测大气污染是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气污染的相关数据来监测和评估大气环境的状况。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大气污染物的分布情况、评估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为大气污染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一种系统。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在信息技术与科技进步背景下,使各种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并发展。
3S 技术是当前应用极为广泛的现代化技术,将其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整体效果显著。
但就生态环境监测实际工作而言,其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工作难度相对更高,如包括生态、卫星、物理监测等。
为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效率与质量,还应重视3S技术发挥的作用与价值,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利用,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展开创造基础。
关键词:3S技术;生态环境;监测;应用随着当前经济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恶化越发严重,各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与保护意识不断加强。
做好生态环境监测能够及时了解环境实时情况以及污染类型、严重程度等,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形势下3S技术主要包括遥感监测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以及全球定位技术(GPS),其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获得了更多关注与重视,加强对环境监测精准性、环境保护高效性,还应加大力度分析3S技术的具体应用[1]。
一、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以往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3S技术,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大气污染监测方面。
基本操作则是将RS与GIS技术作为基础,根据其作用功能以及收集到的相关信息绘制成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大气污染分布图。
同时,借助航空多谱摄影方式监测城市内部大气中污染物情况,涉及污染物类型、颗粒大小以及分布范围等,根据所得数据结果展开对比,并作为城市地面辐射温度与热岛现象形成两者间关系的参考依据。
另外根据植被光谱反射率与影像特征掌握更多植被数据资料,包括如覆盖率、叶面积指数等多方面,在经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后可将城市内植被与土地情况科学分类,从而得出某一时期内城市环境变化进程。
目前3S技术除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外,逐渐应用于其他多个方面,如城市生态环境调查、生态功能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
更多城市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对3S技术应用重视度不断提升,甚至构建了相应地环境基础数据库,利用数据库平台对城市环境信息资源进行沟通共享,以建立相应地城市环境污染应急预警等系统。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S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的结合,是一种集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表达于一体的新型信息技术手段。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3S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作用。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方便地存储、管理和查询各类环境数据,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中,可以利用GIS技术对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支持。
GIS技术还可以对环境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环境变化的空间特征和趋势。
GP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GPS技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对地理位置的精确定位,为野外调查和监测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野外生态环境监测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携带GPS设备,记录调查点位的精确位置信息,以及动植物的迁徙轨迹和生境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中,研究人员可以利用GPS技术对湿地类型和面积进行准确测量和监测,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无人机等载体获取地表信息,包括地表植被覆盖、土地利用、水资源分布等多种环境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和趋势。
在森林资源管理中,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森林覆盖面积、植被类型和树种结构等信息的获取和监测,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
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对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S技术及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S技术及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环境监测是环境进行监测并制定规划的过程,但是传统的环境监测工作工作范围有限,毕竟它解决的只是局部范围的环境监测问题。
3S技术的出现,针对存在的局部监测的情况,对其做出了改进和解决,并在环境监测工作的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因此,对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探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所谓3S技术,它是集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一体的高科技技术的统称。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3S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逐渐成为了当前获取空间地理信息、空间信息分析、空间信息应用的重要的核心高科技技术,同时,在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测评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具有可视范围广、信息更新速度相对较快的特点,它主要是根据物体之间具有的不同的电磁波的特性,对其存在的电磁波特性加以利用,进而提取不同的物体的不同信息,进行整理等工作,从而对远距离的物体做出识别。
将遥感技术搜集的数据看作成为地理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源,实现数据的及时有效的更新,然后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数据模型,从而实现空间上与时间上的转移,最后通过三维空间,定量地对未来进行预测。
遥感技术现如今已经呈现出星球数量多、传感器类型多、分辨率高的发展态势,遥感卫星能获取范围从厘米到千米的遥感信息。
不同卫星的重放周期尽管不同,但是都可以获取生态环境资源数据变化的图片资料,便于人们掌握对荒漠化、水污染、海洋生态污染的数据。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地面控制中心、卫星网和接收机,它是对获取目标提供及时和快速的三维空间定位的具有全球化、全天候、精度高的一种系统,目前,其三维定位已经达到了6m的高精度定位。
全球定位系统是位置查找过程中比较新的手段,具有高速度、高精度且不受气候以及通讯情况的干扰,因此,在农业方面、林业方面、水利方面、军事方面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S技术是一种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该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3S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优越的效果,本文将简要介绍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GIS在生态环境监测中主要应用于地表覆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地沙漠化、水资源、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监测。
GIS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地图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采集、储存、处理和分析,进而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精准的基础数据。
比如,利用GIS技术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类型、植被覆盖、水资源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为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
RS技术是通过感应器检测目标物体反射或辐射的能量,并用数字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地表覆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地沙漠化、水资源、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RS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实现对地表物质的定量分析,也可以通过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等方式实现地表改变的监测和跟踪。
GPS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传输地面准确坐标的技术,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对野外实地调查和采样点的位置确定。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通过GPS技术定位采样点和调查线路,实现对这些点和线路的跟踪和管理。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综合应用,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综合监测。
比如,针对某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通过GIS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和分析,确定各类土地的分布、面积和变化情况,通过RS技术获取各类土地的详细信息,进而了解土壤类型、植被分布和水资源状况等。
同时,通过GPS技术对该区域的采样点和调查线路进行定位和管理,实现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监测和管理。
综上所述,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优越的效果。
在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方面,3S技术为决策者提供了精准、全面和实时的数据支持,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更便捷的数据获取和处理手段。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潘辉
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10期
摘要:首先对3S技术做出了介绍,然后对生态环境监测有关的内容展开了探析,最后对生态环境监测中3S技术的实际运用做出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3S技术;生态环境监测;生态体系
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0-0-02
DOI:10.16647/15-1369/X.2020.10.061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3S technology,then explores the content related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for reference.
Key words:3S technology;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Ecosystem
1 3S技术综述
1.1 RS技术
RS技术是指从很远的距离就能够感应到监测目标的反射,以及能够感应到电磁波、肉眼能够看到的光源等,在此基础上实行的监测和辨别技术。
这项技术也可以被称为遥感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工作机理是借助于遥感卫星、精准程度高的拍摄设施来搜集地层表面上的地理数据信息,从而通过图片的形式上传到监测系统里面。
这样便能够完成区域空间中大范围的地理数据信息的拍摄,同时还能够确保监测所得的地理数据信息拥有一定的时效性。
除此之外,这项技术还具备了监测结果准确性高等特点,还能够对拍摄的地理数据信息实行智能化管控,从而可以自动地将地形图绘制出来。
1.2 GIS技术
GIS技术也可被为地理信息技术,同时这项技术中涵盖了很多学科的常识,运用这项技术可以搜集、剖析、处理地理区域空间范围之内全部的数据信息,然后可以将测量得出的数据信息结果在电脑中以数据信息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该模型中可以随时对数据信息做出调整和更新,所以,当前已经普遍将该技术运用在了许多领域里面。
1.3 GPS技术
GPS技术的中文名称是全球定位技术,该技术工作机理是运用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卫星,在地球转动的时候精准地监测地层表面上的地理数据信息。
GPS技术主要是运用制作三维立体形式的坐标系,并且将地层表面上的全部建造物体视为各个坐标点,将这些坐标点从立体形式的坐标系上面体现出来,如此一来,就可以提升地理数据信息的搜集速率和效果。
然后对地理数据信息通过运算处理,将所得到的经过上传到监测设施当中,以此来实现数字化形式管控监测的目的。
2 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有森林、农作物耕田、草原、海洋和海洋生物、动植物等,每一个类型的生态体系都非常繁琐,其不单涵盖了环境因素改变的目标,并且涵盖了人类和生物物种变化的目标。
在我们国家,生态监测类型的种类有很多,从生态体系的视角来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为城镇生态体系监测、农村生态体系监测、沙漠生态体系检测、草原生态体系监测、森林生态体系监测等,参照生态体系监测的空间维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别:其一,广义生态体系监测;其二,狭义生态体系监测。
2.1 广义生态体系监测
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应该最少在区域空间生态体系范畴之内,最远可延伸到全球范畴。
广义生态体系监测以固有的自然环境以及专业化的数据信息作为支撑,运用RS技术和生态绘制图技术,将地理信息体系创建出来,以此來达到监测生态体系的目的。
2.2 狭义生态体系监测
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涵盖了几个生态体系融合在一起构成的景观生态园区,最小也应当要代表单独的一种生态体系类型。
狭义生态体系监测主要是以大批量的生态体系监测基准站为前提下,加以运用各类学科的方法,来筛选生态体系中各类构成内容的基本信息。
与此同时,参照监测的详细内容,还可以将狭义生态体系监测划分为影响性生态体系监测、污染性生态体系监测、整治性生态体系监测以及环境品质现状测评生态体系监测。
广义生态体系监测必需要将狭义生态体系监测视为前提,并且狭义生态体系监测还应该将广义生态体系监测视为核心,这二者相互关联、相互推进。
3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3S技术的实际运用
3.1 城镇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实际运用
(1)监测城镇生态环境,3S技术主要被运用在城镇规划、监测城镇环境污染等若干方面。
在对城镇开展设计规划期间,便可以运用RS技术来搜集城镇现状调研有关的基本数据信息,然后将数据信息录入到地理信息体系当中,便能够将这些数据信息在划分类别以后将实际
面积运算出来,如此一来,便能够明晰土地资源的实际运用情况。
与此同时,还能够借助于地理信息软件所拥有的预测能力,以此对土地资源在今后几十年内的运用情况做出推测,这样就可以对城镇中土地资源今后的规划方向做出指引和把控。
(2)监测城镇大气环境污染,运用RS技术搜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及GIS软件,便可以将城镇中大气环境污染的布控图绘制出来,并且运用航空拍摄技术来监测影响大气品质的污染物体,污染源的布控情况以及污染物质的体积大小等,以此来深层次、全方位地剖析大气环境的现状。
(3)监测城镇水体污染,运用RS技术,能够获得水体污染中掺杂物质的分布情况、水体中掺杂的淤泥情况、水体深度以及水体温度等若干方面的数据信息,另外,也能够借助于水体光谱特点以及水体浑浊程度为基准的遥感技术,运用这项技术来监测水体变化情况,以及水体污染情况,从而探析人类活动对水体污染产生影响的程度,以此来达成对城镇水体污染动态形式的监测,从而将监测的速率和效果突显出来。
3.2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实际运用
在监测农业生态体系的时候,可以借助于3S技术来评价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测评土地资源的实用价值、测评土地资源持续运用情况、监测土壤质地、监测土壤的沙化程度等。
在监测土地资源的时候,除了实地开展定位监测之外,还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段拍摄的同一位置的影像来实行比对,从而深层次、全方位地探析出土地资源的改变情况、农业生产种植地的温度、土壤里面水分的干涝情况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远红外线的RS影像探测来掌握环境变化情况以及农产品的生长情况。
除此之外,还能够运用3S技术将耕地有关的数据信息模型创建出来,以此来测评耕地退化情况,从而选用最适宜的应对办法来应对有关的问题。
3.3 森林生态环境检测中的实际运用
最近这些年,社会的环保意识变得愈来愈高,因此,相关部门也对森林生态的环境检测变得愈加注重,当前3S技术已经被普遍运用在了森林生态的检测过程中,通过与GIS技术的有效融合,在利用RS技术以及GPS技术,构建出了非常健全的森林生态参数库,并且将此作为根基,并结合我们国家所制订的环保条例,创建出了最优质的环境保护方案。
3.4 草原和沙漠生态体系监测中的实际运用
在监测草原沙漠生态体系的时候,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并且特别繁琐,所以应该创建出一个大规模的数据信息库,才可以达成对灵活运用各类数据信息的实际需要。
考虑到适用于国内生态环境检测体系的两大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其一,地层表面的定位监测;其二,广义遥感监测。
将草原生态体系的数据信息库划分为广义遥感监测数据信息库、地层表面定位检测信息数
据库。
前者在监测范畴内草原生态体系以及该体系构成内容的分布情况、构成内容、面积等,而后者涵盖了地层表面定位监测的全部内容。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监测肯定会成为环境监测今后的规划方向,固有老式的监测技术仅仅可以将指定位置的环境问题监测出来,而无法系统性对总体环境实行监测。
因此,就需要借助于3S技术来达成这个目标,该技术是融合了遥感技術、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技术,在最近这些年,国内科技水准有了显著的升高,使得3S技术也有了升级和改进,当前已经将该技术普遍运用在了环境监测工作中,以此来提升监测结果的精准程度。
参考文献
[1]杨晓洲.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2):7-8.
[2]伍良旭.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4):29-30.
[3]杨建波.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5):188-190.
[4]赵睿康,杨蕾.3S技术及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解析[J].科技视界,2019(02):175-176.
[5]朱艳媚.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2):32.
收稿日期:2020-08-20
作者简介:潘辉(1977-),女,汉族,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及数据
大平台管理与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