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31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既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又参与嘧啶核苷酸合成的物质()A.谷氨酰胺和天冬氨酸B.谷氨酸和甘氨酸C. 丙氨酸和谷氨酸D.天冬酰胺和甘氨酸2. 下列参与核苷酸重建最重要的酶()A.腺苷激酶B.尿苷-腺苷激酶C. 腺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D.脱氧胞苷激酶3.人体内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A.6-巯基嘌呤B.6-氨基嘌呤C.2-氨基-6-羟基嘌呤D.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氧化的产物尿酸二、填空题1.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均需要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谷氨酰胺。
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产物是_________。
3.催化IMP转变为AMP的酶有___________。
4.催化IMP转变为GMP的酶有___________。
5.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是在___________基础上装配碱基,首先合成的核苷酸是___________,然后才能分别合成AMP和GMP。
6.人类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痛风病人尿酸含量升高,可用_________阻断尿酸的生物进行治疗。
7.催化鸟嘌呤重建核苷酸的酶是_________,此反应还需要________参加。
8.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所需要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CO2。
9.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第一个合成的核苷酸是_________,然后脱羧生成_________。
10.CTP是由________转变而来,dTMP是由_______转变而来。
11.催化UDP转变为dUDP的酶是_________,此酶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__为辅因子。
12.催化氧化型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的酶是_________。
13.催化dUMP转变为dTMP 的酶是__________,此酶的辅酶是_______,它转运__________给dUMP生成dTMP。
第10章核苷酸代谢一、选择题A型题1.嘌呤环中C4、C5和N7来自于下列哪种化合物A.甘氨酸B.一碳单位C.谷氨酰胺D.天冬氨酸E.CO22.体内进行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最主要的组织是A.胸腺B.小肠黏膜C.肝D脾E.骨髓3.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A.GMP B.AMP C.IMP D.ATP E.GTP4.胸腺嘧啶的甲基来自A.N10-CHOFH4 B.N5,N10=CH-FH4C.N5,N10-CH2-FH4D.N5-CH3FH4 E.N5-CH=NHFH45.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制是A.合成错误的DNA 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D.抑制胸苷酸的合成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6.哺乳类动物体内直接催化尿酸生成的酶是A.尿酸氧化酶B.黄嘌呤氧化酶C.腺苷脱氨酶D.鸟嘌呤脱氨酶E.核苷酸酶7.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参与下列哪种反应A.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B.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C.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D.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E.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8.6-巯基嘌呤核苷酸不抑制A.IMP-AMP B.IMP-GMP C.PRPP酰胺转移酶D.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E.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9.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直接原料A.甘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酸D.CO2E.一碳单位10.下列化合物中作为合成IMP和UMP的共同原料是A.天冬酰胺B.磷酸核糖C.甘氨酸D.甲硫氨酸E.一碳单位11.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需要谷氨酰胺分子上的酰胺基A.TMP上的两个氮原子B.嘌呤环上的两个氮原子C.UMP上的两个氮原子D.嘧啶环上的两个氮原子E.腺嘌呤上的氨基12.核酸完全水解后不生成A.磷酸B.胞嘧啶C.核糖D.腺苷E.鸟嘌呤13.如下哪一种化合物不是共同用于嘌呤、嘧啶与嘧啶核苷酸的合成A.谷氨酰胺B.天冬氨酸C.磷酸核糖焦磷酸D.氨基甲酰磷酸E.四氢叶酸衍生物14.下列哪种酶缺陷是导致Lesch-Nyhan综合征的原因A.腺苷脱氨酶B.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C.嘌呤5′-核苷酸酶D.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E.嘌呤核苷磷酸化酶15.由IMP合成GMP需要A.NAD+、A TP、氨B.NADH、A TP、谷氨酰胺C.NADH、GTP、谷氨酰胺D.NAD+、ATP、谷氨酰胺E.NADP+、GTP、氨16.嘌呤环的四个氮原子来源于A.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B.谷氨酰胺、氨、天冬氨酸C.甘氨酸、天冬氨酸D.氨、甘氨酸、谷氨酰胺E.尿素、氨17.参与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酶类是.A.GMP激酶B.二磷酸核苷激酶C.AMP激酶D.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E.以上都是18.人类嘧啶代谢的主要产物是A.β-丙氨酸B.尿囊素C.次黄嘌呤D.尿素E.尿酸19.导致痛风症的可能的原因是A.痛风患者出现的高尿酸血症B.尿酸的过度形成C.嘌呤生成减少D.肾脏分泌尿酸能力减低E.血钙升高,导致尿酸钙沉积附:近年研考及执考试题A型题1.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1992研考)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D.碱基相同、核糖相同E.部分碱基不同、核糖不同2.合成嘌吟、嘧啶的共同原料是(2004研考)A.甘氨酸B.一碳单位C.谷氨酸D.天冬氨酸E.氨基甲酰磷酸3.从头合成嘌呤的直接原料是(2010研考)A.谷氨酸B.甘氨酸C.天冬酰胺D.氨基甲酰磷酸4.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物质是(2000研考)A.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磷酸葡萄糖D.1,6 二磷酸果糖E.5-磷酸核糖5.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方式主要是(1998研考)A.直接由核糖还原B.由核苷还原C.由一磷酸核苷还原D.由二磷酸核苷还原E.由三磷酸核苷还原6.下列核苷酸经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催化能转化生成脱氧核苷酸的是(2009研考) A.NMP B.NDP C.NTP D.dNTP7.人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1997研考、2002执考)A.尿素B.胺C.肌酸D.β丙氨酸E.尿酸8.下列哪种代谢异常,可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增高(1992研考)A.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B.胆红素代谢增加C.胆汁酸代谢增加D.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增加E.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增加9.在体内能分解生成β氨基异丁酸的是(2002研考)A.AMP B.GMP C.CMP D.UMP E.TMP10.胸腺嘧啶分解代谢的产物为(2011研考)A.β-氨基丁酸B.β-氨基异丁酸C.β-丙氨酸D.尿酸11.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可能机制是(2013研考)A.抑制黄嘌呤氧化酶B.促进dUMP的甲基化C.促进尿酸生成的逆反应D.抑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12.dTMP是由下列那种核苷酸直接转变而来(1996、1999、2007、2008研考)A.TMP B.TDP C.dUDP D.dUMP E.dCMP13.氮杂丝氨酸干扰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它的结构相似于(2003研考)A.丝氨酸B.甘氨酸C.天冬氨酸D.天冬酰胺E.谷氨酰胺14.谷氨酰胺类似物所拮抗的反应是(2012研考)A.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B.dUMP的甲基化C.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D.黄嘌呤氧化酶的催化作用15.嘌呤从头合成的氨基酸有(2007执考)A.鸟氨酸B.谷氨酸C.天冬酰胺D.天冬氨酸E.丙氨酸16.男,51岁,近3年来出现关节炎症状和尿路结石,进食肉类食物时病情加重,该患者发生的疾病涉及的代谢途径是(2000执考)A.糖代谢B.脂代谢C.嘌呤核苷酸代谢D.嘧啶核苷酸代谢E.氨基酸代谢17.在嘧啶合成途径中,合成CTP的直接前提是(2014研考)A.UMP B.A TP C.GMP D.UTP18.能直接以甘氨酸为原料合成的化合物是(2018年研考)A.二氢乳清酸B.磷酸核糖焦磷酸C.一磷酸腺苷D.二磷酸尿苷19.直接参与嘌呤.嘧啶和尿素合成的氨基酸是(2017年研考)A.谷氨酰胺B.天冬氨酸C.丙氨酸D.亮氨酸20.在嘧啶合成途径中,合成CTP的直接前体是(2014年研考)A.ATPB.GMPC.UTPD.UMP21.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底物是A.甘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酰胺D.腺嘌呤2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核苷酸中间产物是(2015年研考)A.UMPB.GMPC.AMPD. IMP【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A 2.C 3.C 4.C 5.D 6.B 7.C 8.E 9.C 10.B11.B 12.D 13.D 14.D 15.D 16.A 17.D 18.A 19.B附:近年研考及执考试题A型题1.E 2.D 3.B 4.E 5.D 6.B 7.E 8.D 9.E 10.B 11.A 12.D 13.E 14.C 15.D 16.C 17.D 18.C 19.B 20.C 21.D 22.D。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
人体内的核苷酸主要由机体细胞自身合成。
因此与氨基酸不同,核苷酸不属于营养必需物质。
食物中的核酸多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
核蛋白在胃中受胃酸的作用,分解成核酸与蛋白质。
核酸进人小肠后,受胰液和肠液中各种水解酶的作用逐步水解(图10-1)。
核苷酸及其水解产物均可被细胞吸收,其他绝大部分在肠粘膜细胞中被进一步分解。
分解产生的戊糖被吸收而参加体内的戊糖代谢;嘌呤和嘧啶碱则主要被分解而排出体外。
因此,食物来源的嘌呤和嘧啶碱很少被机体利用。
核苷酸在体内分布广泛。
细胞中主要以5'-核苷酸形式存在,其中又以5'-ATP含量最多。
一般说来,细胞中核苷酸的浓度远远超过脱氧核苷酸,前者约在mmol范围,而后者只在μmol水平。
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细胞内脱氧核苷酸含量波动范围较大,核苷酸浓度则相对稳定。
不同类型细胞中各种核苷酸含量差异很大。
而在同一种细胞中,各种核苷酸含量虽也有差异,但核苷酸总含量变化不大。
核苷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用:①作为核酸合成的原料,这是核苷酸最主要的功能。
②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
ATP是细胞的主要能量形式。
此外GTP等也可以提供能量。
③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
某些核苷酸或其衍生物是重要的调节分子。
例如cAMP是多种细胞膜受体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cGMP也与代谢调节有关。
④组成辅酶。
例如腺苷酸可作为多种辅酶(NAD、FAD、CoA等)的组成成分。
⑤活化中间代谢物。
核苷酸可以作为多种活化中间代谢物的载体。
例如UDP葡萄糖是合成糖原、糖蛋白的活性原料,CDP二酰基甘油是合成磷脂的活性原料,S-腺苷甲硫氨酸是活性甲基的载体等。
ATP还可作为蛋白激酶反应中磷酸基团的供体。
第一节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存在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种途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de novo synthesis)。
第10章核苷酸代谢一、选择题1.生物体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中首先合成的核苷酸是()。
[四川大学2015研] A.ANPB.GNPC.IMPD.NMP【答案】C【解析】在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中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次黄嘌呤核苷酸先氧化成黄嘌呤核苷酸(XMP),再氨基化生成嘌呤核苷酸。
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不包括()。
[华东理工大学2017研]A.R-5′-PB.一碳单位C.天冬氨酸、甘氨酸D.Gln、CO2E.S-腺苷蛋氨酸【答案】E3.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合成所需的共同原料为()。
[华东理工大学2017研] A.天冬氨酸B.甲酸C.谷氨酸D.丙氨酸E.鸟氨酸【答案】A【解析】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需要5-磷酸核糖、谷氨酰胺、甘氨酸、天冬氨酸、一碳单位和CO2等原料;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需要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和CO2等原料,因此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所需的共同原料为天冬氨酸。
4.下列哪种物质在人体内分解代谢中不能产生尿酸?()[厦门大学2014研] A.CoAB.FADC.UMPD.ADP-葡萄糖【答案】C【解析】UMP最终分解生成NH3、CO2及β-丙氨酸。
二、填空题1.在嘌呤核苷酸合成过程中,AMP由前体转变而来,需要消耗______作为能量来源。
[中山大学2018研]【答案】ATP2.核苷酸合成时,GMP是由______核苷酸转变而来。
[中山大学2018研]【答案】次黄嘌呤【解析】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然后由IMP再分别转变成AMP和GMP。
3.尿素分子中两个N原子,一个来自______,另一个来自______,通过______由其他氨基酸提供。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答案】氨分子;天冬氨酸;尿素循环4.核苷酸合成包括______途径和______途径。
对某些缺乏前者的组织器官,如脑、骨髓等,后者具有更重要的生理意义。
若______酶活性下降或缺失,会导致______水平升高,引起痛风或自毁容貌症(Lesch Nyhan综合征)。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一、填空题:1、人及猿类体内嘌呤代谢最终产物为。
2、别嘌呤醇对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3、胸腺嘧啶分解的最终产物有、和。
4、参与嘌呤环合成的氨基酸有、和等。
5、痛风是因为体内产生过多造成的,使用作为黄嘌呤氧化酶的自杀性底物可以治疗痛风。
6、核苷酸的合成包括和两条途径。
7、脱氧核苷酸是由还原而来。
8、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形成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形成核苷酸,脱羧后生成核苷酸。
9、dTMP是由经修饰作用生成的。
10、不同生物分解嘌呤碱的终产物不同,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嘌呤代谢一般止于,灵长类以外的一些哺乳动物可生成;大多数鱼类生成,一些海洋无脊椎动物可生成。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嘧啶核苷酸的第几位碳原子是来自于CO2的碳( )①2 ②4 ③5 ④62、dTMP的直接前体是()①dCMP ②dAMP ③dUMP ④dGMP3、嘌呤核苷酸的嘌呤核上第1位N原子来自()①Gln ②Gly ③Asp ④甲酸4、嘌呤环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来自下列哪种化合物?()①甘氨酸②天冬氨酸③丙氨酸④谷氨酸三、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1.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是先形成嘌呤环,再与糖环结合。
()2、CMP是在UMP基础上经谷氨酰胺脱氨消耗ATP形成的。
()3、脱氧核苷酸是在二磷酸核苷酸的基础上还原生成的。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能识别几个特定核甘酸顺序的DNA水解酶。
()5.胞嘧啶、尿嘧啶降解可以产生β-丙氨酸。
()6、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是先闭环,再形成N-糖苷键。
()7、L-氨基酸氧化酶是参与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酶。
()四、问答题:1、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在代谢中有什么重要性?2、说明嘌呤与嘧啶的降解有何区别?五、名词解释:限制性内切酶粘性末端参考答案:第十章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一、填空题1、人及猿类体内嘌呤代谢最终产物为尿酸。
2、别嘌呤醇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1.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1)核酸的降解:核酸+H2O+核酸酶→单核苷酸+核苷酸酶→核苷+PPi+核苷酶→戊糖+碱基(嘌呤/嘧啶) +核苷酸酸化酶→戊糖-1-磷酸+碱基※核苷水解酶不对脱氧核糖核苷生效。
2)限制性内切酶:3)嘌呤核苷酸的降解:代谢中间产物——黄嘌呤,终产物尿酸(彻底分解为CO2和NH3)。
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①腺嘌呤(脱氨→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②鸟嘌呤(脱氨→黄嘌呤)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尿酸肌肉中的嘌呤核苷酸循环生成氨;AMP+AMP脱氨酶→IMP,肌肉中的IMP→AMP,这一过程为嘌呤核苷酸循环。
4)嘧啶核苷酸的降解:分解成磷酸、核糖和嘧啶碱。
①胞嘧啶+胞嘧啶脱氢酶→尿嘧啶+二氢尿嘧啶脱氢酶(开环)→β-脲基丙酸→β-丙氨酸(脱氨参与有机代谢)+NH3+CO2+H2O②胸腺嘧啶+二氢尿嘧啶脱氢酶→二氢胸腺嘧啶+二氢嘧啶酶→β-脲基异丁酸→β-氨基异丁酸(监测放化疗程度)+NH3+CO2+H2O5)尿酸过高与痛风:尿酸在体内过量积累会导致痛风症,别嘌呤醇可治疗痛风,因与次黄嘌呤相似,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生成。
尿酸中体内彻底分解形成CO2和氨。
2.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分布广、功能强;从头合成:利用核糖磷酸、氨基酸CO2和NH3等简单的前提分子,经过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
补救合成:简单、省能,无需从头合成碱基;利用体内现有的核苷和碱基再循环。
嘌呤核苷酸合成前体:次黄嘌呤核苷酸(IMP/肌苷酸)+5-磷酸核糖(起始物)↓活化形式1)嘌呤核糖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主要调节方式——反馈调节;ATP+5-磷酸核糖+5-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P合成酶)→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腺嘌呤核苷酸AMP鸟嘌呤核苷酸GMPIMP+Asp+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腺苷酸琥珀酸+腺苷酸琥珀酸裂合酶→延胡索酸+AMPIMP+IMP脱氢酶→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合成酶→GMP补救合成途径:脑、骨髓组织缺乏从头合成所需要的酶,依靠嘌呤碱或嘌呤核苷合成嘌呤核苷酸。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一、A型选择题1.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首先合成出来的是A.PRPP B.GMP C.XMP D.AMP E.IMP 2.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直接原料A.甘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酸D.CO2 E.一碳单位3.嘧啶环中的两个氮原子来自A.谷氨酰胺和氨B.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C.谷氨酰胺和谷氨酸D.谷氨酰胺和氨甲酰磷酸E.天冬氨酸和氨甲酰磷酸4.下列关于氨基甲酰磷酸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主要用来合成谷氨酰胺B.用于尿酸的合成C.合成胆固醇D.为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中间产物E.为嘌呤核苷酸合成的中间产物5.提供嘌呤环N-3和N-9的化合物是A.天冬氨酸B.丝氨酸C.丙氨酸D.甘氨酸E.谷氨酰胺6.嘧啶合成所需的氨基甲酰磷酸的氨源来自A.NH3B.天冬氨酸C.天冬酰胺D.谷氨酸E.谷氨酰胺7.临床上常用哪种药物治疗痛风症A.消胆胺B.5-氟尿嘧啶C.6-巯基嘌呤D.氨甲蝶呤E.别嘌呤醇8.5-FU的抗癌作用机制为A.合成错误的DNA,抑制癌细胞生长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从而减少RNA的生物合成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D.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TMP的合成9.下列关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嘌呤环的氮原子均来自氨基酸的α-氨基B.合成过程中不会产生自由嘌呤碱C.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提供氨甲酰基D.由IMP合成AMP和GMP均由A TP供能E.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IMP转变成GMP10.体内进行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最主要的组织是A.胸腺B.小肠粘膜C.肝D.脾E.骨髓11.能在体内分解产生β-氨基异丁酸的核苷酸是A.CMP B.AMP C.TMP D.UMP E.IMP 12.关于天冬氨酸氨基甲酰基转移酶的下列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A.GTP是其反馈抑制剂B.是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调节酶C.是由多个亚基组成D.是变构酶E.服从米-曼氏方程13.嘧啶核苷酸合成中,生成氨基甲酰磷酸的部位是A.线粒体B.微粒体C.胞浆D.溶酶体E.细胞核14.下列哪种化合物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不产生直接反馈抑制作用A.TMP B.IMP C.AMP D.GMP E.ADP 15.氮杂丝氨酸干扰核苷酸合成,因为它是下列哪种化合物的类似物A.丝氨酸B.甘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酰胺E.天冬酰胺16.催化dUMP转变为dTMP的酶是A.核苷酸还原酶B.胸苷酸合成酶C.核苷酸激酶D.甲基转移酶E.脱氧胸苷激酶17.下列哪种代谢异常,可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增高(199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题)A.蛋白质分细代激增加B.胆红素代谢增加C.胆汁酸代谢增加D.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增加E.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增加18.人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199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题)A.尿素B.胺C.肌酸D.β-丙氨酸E.尿酸19.dTMP是由下列哪种核苷酸直接转变而来(1999、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题)A.TMP B.TDP C.dUDP D.dUMP E.dCMP 20.下列不属于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是A.6-巯基嘌呤B.8-氮杂鸟嘌呤C.氮杂丝氨酸D.甲氨蝶呤E.5-氟尿嘧啶二、X型选择题1.核苷酸在体内的生物学功用有A.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B.作为合成核酸的原料C.组成辅酶D.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 E. 携带遗传信息2.从头合成核苷酸时,嘌呤环的元素来源是A.谷氨酰胺B.甘氨酸C.天冬氨酸D.二氧化碳E.一碳单位3.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A.磷酸核糖B.CO2 C.一碳单位D.Gln E.Asp 4.PRPP参与的代谢途径有A.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B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C.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D.NMP→NDP→NTPE.糖酵解途径5.对嘌呤核苷酸合成产生反馈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有A.IMP B.AMP C.GMP D.尿酸E.CMP 6.尿酸是下列哪些化合物分解的终产物A.AMP B.UMP C.IMP D.TMP E.尿素7.下列关于由核糖核苷酸还原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4种核苷酸都涉及到相同的还原酶体系B.多发生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C.还原酶系包括氧化还原蛋白和硫氧化蛋白还原酶D.有NADPH+H+参与E.多发生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8.嘧啶核苷酸合成反馈抑制的酶是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B.二氢乳清酸酶C.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D.乳清酸核苷酸脱羧酶E.磷酸核糖转移酶9.叶酸类似物抑制的反应有A.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B.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C.胸腺嘧啶核苷酸的生成D.IMP生成GMP的过程E.腺嘌呤与PRPP生成AMP的过程10.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有A.NH3B.尿酸C.CO2D.β-氨基异丁酸E.β-甘氨酸11.尿酸是下列哪些化合物分解代谢的终产物(200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题)A.AMP B.CMP C.GMP D.IMPE.TMP三、填空题1.嘧啶碱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单位,此外尚具有其他功能。
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同,无论是核糖核苷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主要都是在体内利用一些简单原料从头合成的,所以本章的重点是介绍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核苷酸不是营养必需物质。
食物中的核酸多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核蛋白经胃酸作用,分解成蛋白质和核酸(RNA和DNA)。
核酸经核酸酶、核苷酸酶及核苷酶的作用,可逐级水解成核苷酸、核苷、戊糖、磷酸和碱基。
这些产物均可被吸收,磷酸和戊糖可再被利用,碱基除小部分可再被利用外,大部分均可被分解而排出体外。
第一节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
第一,由简单的化合物合成嘌呤环的途径,称从头合成(de novo synthesis)途径。
第二,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salvage pathway)途径。
肝细胞及多数细胞以从头合成为主,而脑组织和骨髓则以补救合成为主。
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一)原料核素示踪实验证明嘌呤环是由一些简单化合物合成的,如图10-1所示,甘氨酸提供C-4、C-5及N-7;谷氨酰胺提供N-3、N-9; N10-甲酰四氢叶酸提供C-2, N5,N10-甲炔四氢叶酸提供C-8;CO2提供C-6。
磷酸戊糖则来自糖的磷酸戊糖旁路,当活化为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后, 可以接受碱基成为核苷酸。
其活化的反应式如下。
(二)过程合成的主要特点是在磷酸核糖的基础上把一些简单的原料逐步接上去而成嘌呤环。
而且首先合成的是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由后者再转变为腺嘌呤核苷酸(AMP)和鸟嘌呤核苷酸(GMP)。
如图10-2及图10-3所示。
1. IMP的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起始或定向步骤是谷氨酰胺提供酰胺基取代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C-1的焦磷酸基,从而形成5-磷酸核糖胺(PRA),催化此反应的酶为谷氨酰胺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glutamine phosphoribosyl amidotransferase),此酶是一种别构酶,是调节嘌呤核苷酸合成的重要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嘌呤核苷酸合成的两种途径—从头合成途径及补救合成途径的原料、主要步骤及特点。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两种途径—从头合成途径及补救合成途径的原料、主要步骤及特点。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2、熟悉核苷酸的多种生物功能。
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理。
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理。
3、了解食物中核酸的消化吸收。
尿酸以及痛风症与血中尿酸含量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及关键步骤、关键酶,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代谢调节机制。
核苷酸合成代谢过程中的一些抗代谢物,以及它们的作用机理。
教学难点: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代谢调节机制。
核苷酸合成代谢过程中的一些抗代谢物,以及它们的作用机理。
三、教学方法设计: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授课地点黄金校区教学楼选用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查锡良、药立波主编)授课章节课题第十章核苷酸代谢第一节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第二节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共4学时)1、结合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来导入本章内容。
结合核酸是生命活动中的生物信息大分子的特点来分析核苷酸代谢特点。
2、联系临床有关实例、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抓住关键、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4、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可适当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具和教学手段:教具:电脑、投影仪、话筒、粉笔、教鞭、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做到图文并茂,语言表达,适当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一)组织教学:结合核酸的特点、进一步学习嘌呤、嘧啶核苷酸的代谢特点并适当例举临床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