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复习题.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5
畜禽养殖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复习题1、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选址要求:(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 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 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 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 500米 ; (2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 3000米以上;(3 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2、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布局要求:(1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2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 4米、深 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4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5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6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 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3、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设施设备要求:(1 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2 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3 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 以便清洗消毒; (4 配备疫苗冷冻 (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5 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6 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4、畜禽场规划设计的原则:遵循人类生存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养殖业与整个大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模式。
5、畜禽规划设计的要素:养殖场生产特点、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方式、生产集约化程度、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交通、气候、居民点位置等外部环境。
6、地形要求:✓地形整齐开阔、有足够的面积。
地形整齐,便于合理布局畜牧场建筑和各种设施,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 开阔的地形对养殖场通风采光、施工运输和管理提供方便;足够的面积可为畜牧场的发展留有空间。
✓土壤透气性好、透水性好的砂壤土。
畜牧场场地的土壤情况对畜禽影响很大。
中职《畜禽繁育》公开教案第一章:畜禽繁育基础1.1 教学目标了解畜禽繁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畜禽繁殖能力和繁殖周期的基本知识了解影响畜禽繁殖效率的因素1.2 教学内容畜禽繁育的基本概念畜禽繁殖能力和繁殖周期影响畜禽繁殖效率的因素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畜禽繁育的基本概念、繁殖能力和繁殖周期的知识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影响畜禽繁殖效率的因素1.4 教学资源教材:《畜禽繁育》课件:畜禽繁育的基础知识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畜禽繁育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影响畜禽繁殖效率因素的探讨第二章:畜禽的选种与选配2.1 教学目标了解畜禽选种与选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畜禽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缺陷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选种与选配技术提高畜禽繁殖效率2.2 教学内容畜禽选种与选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畜禽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缺陷选种与选配技术在提高畜禽繁殖效率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畜禽选种与选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畜禽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缺陷的实例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选种与选配技术2.4 教学资源教材:《畜禽繁育》课件:畜禽选种与选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材料:畜禽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缺陷的实例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畜禽选种与选配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运用选种与选配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章:畜禽的发情与配种3.1 教学目标了解畜禽的发情周期和发情鉴定方法掌握畜禽配种技术和配种时间选择学会处理畜禽配种过程中的问题3.2 教学内容畜禽的发情周期和发情鉴定方法畜禽配种技术配种时间选择和配种过程中的问题处理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畜禽的发情周期、发情鉴定方法和配种技术实践操作法:演示畜禽配种过程和问题处理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配种时间选择的原则3.4 教学资源教材:《畜禽繁育》课件:畜禽发情周期、发情鉴定方法和配种技术实践材料:畜禽配种工具和药品3.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畜禽发情周期、发情鉴定方法和配种技术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配种操作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第四章:畜禽的胚胎移植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胚胎移植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掌握胚胎移植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评估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和影响因素4.2 教学内容胚胎移植的基本原理和程序胚胎移植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胚胎移植成功率和影响因素的评估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胚胎移植的基本原理和程序实践操作法:演示胚胎移植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胚胎移植成功率和影响因素的评估4.4 教学资源教材:《畜禽繁育》课件:胚胎移植的基本原理和程序实践材料:胚胎移植工具和药品4.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胚胎移植的基本原理和程序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胚胎移植技术的操作能力和注意事项的掌握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胚胎移植成功率和影响因素的评估能力第六章:畜禽的饲养管理6.1 教学目标了解畜禽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畜禽营养需求和饲料配制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畜禽繁殖效率6.2 教学内容畜禽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畜禽营养需求和饲料配制饲养管理技术在提高畜禽繁殖效率中的应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畜禽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畜禽营养需求和饲料配制的实例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饲养管理技术6.4 教学资源教材:《畜禽繁育》课件:畜禽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材料:畜禽营养需求和饲料配制的实例6.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畜禽饲养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运用饲养管理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七章:畜禽疾病防控7.1 教学目标了解畜禽疾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控原则掌握畜禽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学会运用疾病防控技术保障畜禽健康7.2 教学内容畜禽疾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控原则畜禽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疾病防控技术在畜禽繁殖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畜禽疾病的发生原因、防控原则和常见疾病的症状案例分析法:分析畜禽疾病治疗的实例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疾病防控技术7.4 教学资源教材:《畜禽繁育》课件:畜禽疾病的发生原因、防控原则和常见疾病的症状案例材料:畜禽疾病治疗的实例7.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畜禽疾病的发生原因、防控原则和常见疾病症状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运用疾病防控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八章:畜禽繁殖记录与繁殖效果评估8.1 教学目标了解畜禽繁殖记录的重要性掌握畜禽繁殖记录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繁殖记录评估畜禽繁殖效果8.2 教学内容畜禽繁殖记录的重要性畜禽繁殖记录的方法和技巧繁殖记录在评估畜禽繁殖效果中的应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畜禽繁殖记录的重要性和方法和技巧实践操作法:演示畜禽繁殖记录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繁殖记录在评估畜禽繁殖效果中的应用8.4 教学资源教材:《畜禽繁育》课件:畜禽繁殖记录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材料:畜禽繁殖记录工具和数据8.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畜禽繁殖记录的重要性和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运用畜禽繁殖记录的实际操作能力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繁殖记录在评估畜禽繁殖效果中应用的能力第九章:畜禽繁育新技术与发展趋势9.1 教学目标了解畜禽繁育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掌握畜禽繁育发展趋势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学会分析与评估畜禽繁育新技术的发展前景9.2 教学内容畜禽繁育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畜禽繁育发展趋势及其对行业的影响畜禽繁育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与评估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畜禽繁育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畜禽繁育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畜禽繁育发展趋势及其对行业的影响9.4 教学资源教材:《畜禽繁育》课件:畜禽繁育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案例材料:畜禽繁育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例9.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畜禽繁育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分析与评估畜禽繁育新技术发展前景的能力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畜禽繁育发展趋势及其对行业的影响的理解第十章:畜禽繁育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畜禽繁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0.2 教学内容畜禽繁育案例分析畜禽繁育实践操作案例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0.3 教学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中职《畜禽繁育》公开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一、畜禽繁育基础:理解畜禽繁育的基本概念、繁殖能力和繁殖周期的知识,以及影响畜禽繁殖效率的因素。
畜禽养殖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复习题1、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选址要求:(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 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 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 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 500米 ; (2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 3000米以上; (3 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500米以上。
2、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布局要求:(1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2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 4米、深 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4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5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6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 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3、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设施设备要求:(1 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2 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3 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 以便清洗消毒; (4 配备疫苗冷冻 (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5 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6 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4、畜禽场规划设计的原则:遵循人类生存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养殖业与整个大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模式。
5、畜禽规划设计的要素:养殖场生产特点、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方式、生产集约化程度、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交通、气候、居民点位置等外部环境。
6、地形要求:✓地形整齐开阔、有足够的面积。
地形整齐,便于合理布局畜牧场建筑和各种设施,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 开阔的地形对养殖场通风采光、施工运输和管理提供方便;足够的面积可为畜牧场的发展留有空间。
✓土壤透气性好、透水性好的砂壤土。
畜牧场场地的土壤情况对畜禽影响很大。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禽场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点。
2. 掌握禽场的合理布局和建筑设计。
3. 理解禽场环境对禽类健康和生产的影响。
4. 学会利用摩登技术和设备提高禽场生产效率。
导学内容:第一部分:禽场规划原则1. 确定禽场规模:根据养殖种类和需求确定禽场规模,合理控制养殖数量,避免资源浪费。
2. 思量环境因素:选择禽场地理位置时要思量气候、水源、通风等环境因素,确保禽类发展环境良好。
3. 合理规划空间:根据禽类种类和发展特点规划空间,保证禽类活动自由,避免拥挤。
4. 思量生产效率:规划禽场布局时要思量生产效率,合理安排设施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部分:禽场设计要点1. 场地选择:选择平整、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建设禽场,避免水涝和疾病传播。
2. 建筑设计:根据禽类种类和发展阶段设计合适的建筑结构,保证禽类发展健康。
3. 设施设备:选择适合禽类发展的设施和设备,如自动喂食器、饮水器等,提高生产效率。
4. 疾病防控:设计合理的禽舍结构和通风系统,加强疾病防控,保障禽类健康。
第三部分:禽场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对禽类发展至关重要,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调整温度。
2. 饲料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禽类营养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3. 疫病防控: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定期对禽类进行检疫和预防接种,减少疫病传播。
4. 粪便处理:合理处理禽类粪便,避免污染环境,珍爱生态环境。
第四部分:摩登技术应用1. 自动化设备:利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如自动喂食器、智能监控系统等。
2. 数据管理:建立禽场数据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禽类发展情况,提高生产效率。
3. 生产调控:根据数据分析调整生产策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导学活动:1. 观察实地禽场: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禽场,了解禽场规划和设计实际情况。
2. 设计禽场布局:让学生分组设计禽场布局方案,思量环境因素和生产效率。
3. 模拟生产管理:利用模拟软件进行禽场生产管理,让学生体验摩登技术在禽场管理中的应用。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导学案一、导言在摩登农业生产中,禽场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科学合理的禽场规划与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禽类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保障禽类的发展健康。
本导学案将指挥学生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2. 掌握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禽场规划与设计。
三、进修内容1.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观点和意义;2.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3.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四、进修过程1. 第一课时:禽场规划与设计的观点和意义通过PPT讲解,学生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科学合理的禽场规划与设计对于禽类生产的影响有哪些。
2. 第二课时: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合理利用空间、保障禽类发展环境等。
3. 第三课时: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结合实地考察,学生进修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选址规划、建筑布局设计、设备选购等。
五、教室练习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一下,如果他们是禽场的设计师,他们会如何规划和设计一个合理的禽场。
2. 设计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禽场规划与设计方案,并进行展示。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知识;2. 撰写一份关于禽场规划与设计的进修总结,包括重要原则、方法和步骤。
七、拓展延伸1. 参观当地的禽场,了解实际的禽场规划与设计情况;2. 尝试设计不同类型的禽场,比如鸡场、鸭场等,探讨它们的规划与设计有何不同。
八、总结通过本次进修,学生应该对禽场规划与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方法。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为禽类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任务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不息增加,禽类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禽场规划不合理或设计不科学,导致养殖效率低下,养殖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对禽场的规划与设计,提高养殖效率,改善养殖环境,保障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进步。
二、规划方案1.选址与规模禽场选址应选择在空气清新、光照丰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利于禽类发展。
规模上,应依据市场需求和经济实力确定,初期可以选择适中规模,后续可逐步扩大。
2.场地规划禽场应依据养殖需要,合理划分区域,包括饲养区、卫生区、贮存区等。
同时,应合理设置通风、采光、排水等设施,确保禽类发展环境良好。
3.养殖设备养殖设备是禽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量好、功能完善的养殖设备,包括饲料机、饮水器、温度控制器等,以提高养殖效率。
4.用工管理禽场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养殖知识和管理阅历,定期对禽类进行健康检查,准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保障产品质量。
5.环境保卫禽场应重视环境保卫,恪守相关法规,建立废弃物处理系统,缩减废气、废水排放,保卫周边环境。
三、设计方案1.禽舍设计禽舍的设计应思量禽类发展的需求,包括通风状况、采光条件、温度控制等。
同时,应合理设置禽舍的结构,确保安全性和舒适性。
2.采光设计禽场的采光设计应充分思量到禽类的发展需要,合理设置玻璃窗、天窗等,保证禽类丰富的光照。
3.通风设计通风是保证禽类发展环境良好的关键因素之一,禽舍的通风设计应保证空气流通通畅,防止二氧化碳过多积聚,保证禽类呼吸顺畅。
4.温度控制禽类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禽舍的温度控制应合理打算,设置相应的加温或降温设备,保持适合的温度。
通过以上规划与设计,禽场可以实现养殖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保障,环境的改善等目标,从而为禽类养殖行业的可持续进步贡献力气。
第二课时一、项目背景禽场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涉及到农业生产、环境保卫和动物福利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课题。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 掌握禽场建设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禽场规划与设计。
导学内容:1.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2. 禽场建设的关键步骤3.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注意事项导学步骤:第一步:介绍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禽场规划与设计是为了提高禽类生产效率和保障禽类健康成长而进行的重要工作。
规划与设计时需要思量禽类的发展习性、饲养环境和生产需求,确保禽类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管理。
第二步:讲解禽场建设的关键步骤1. 确定禽场规模和品种: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禽场规模和饲养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禽类品种。
2. 设计禽舍和饲养设施:根据禽类的发展特点和饲养需求设计禽舍和饲养设施,保证禽类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饲养条件。
3. 配备设施和设备:选择适合禽类发展和管理的设施和设备,包括饲料供给系统、水源系统、通风系统等。
4. 安排合理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确保禽场的生产运作顺利进行。
第三步:强调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注意事项1. 确保禽场环境卫生:禽场规划与设计时要思量环境卫生问题,保证禽类有干净的发展环境。
2. 注重禽类发展条件:禽场的规划与设计要注重禽类的发展条件,包括空间、光照、通风等。
3. 合理利用资源:在禽场规划与设计中要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土地、水源、能源等,确保禽场的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总结:通过进修《禽场的规划与设计》,我们了解到禽场规划与设计是禽类生产的重要环节,需要思量禽类的发展需求和管理要求。
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才能保障禽场的生产效率和禽类的健康成长。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掌握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为未来的禽类生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畜牧兽医班《畜禽生产》电子教案第一章猪的生产第一节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学特点,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学特点的表现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技训目标:猪行为特性的观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学特点的表现2.教学难点: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学特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4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猪的生物学特性1.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妊娠期短(只有114天)、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2.生长强度大,代谢旺盛:增重快、周期短3.猪的食性:杂、广、利用率高4.灵敏的嗅觉和听觉、迟钝的视觉:猪并窝、假猪台采精5.猪具有多相睡眠性6.有群居性:但不随意并圈7.对温度要求的两重性:小猪怕冷、大猪怕热(二)猪的行为习性1.猪模仿性强:仔猪开食、训练公猪采精2.猪好清洁:吃、睡、拉三定位3.猪拱地性强4.猪的采食行为:喜甜、颗粒料、湿拌料5.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低6.猪的性行为7.猪的母性行为:做窝、分娩、哺乳、对仔猪的保护第二节猪的经济类型和品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猪的类型及特点及国内外主要猪种的外形和性能特点。
2.技训目标:猪种识别及猪种的选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地方品种猪及引入品种猪的特点。
2.教学难点:猪种识别及猪的选择。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猪的经济类型1.脂肪型品种:瘦肉率<45%2.瘦肉型品种:瘦肉率>56%3.兼用型品种:45%<瘦肉率<56%(二)猪的品种1、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民猪、金华猪、太湖猪、内江猪、香猪地方品种的优点:地方品种的缺点:2、我国的引入品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引入品种的优点:引入品种的缺点:3、我国的新培育品种:三江白猪、翼合白猪、哈尔滨白猪、北京黑猪、山西瘦肉型猪SD—I系第三节猪的选育及杂交利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选配的概念和一般选配的方法;了解杂种优势的概念、类型和产生的规律;掌握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或育肥性能和胴体性状的遗传与选择;掌握猪选种的方法。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作业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息增加,禽类养殖业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产业。
为了提高禽类养殖的效率和质量,一个科学合理的禽场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作业将以一家规模中等的禽场为例,展示其规划与设计方案。
二、项目梗概1. 项目名称:XXX禽场2. 项目地点:某某省某某市3. 项目规模:10000只禽类4. 项目类型:禽类养殖三、规划与设计方案1. 场地选择与准备根据禽类养殖的需要,场地选择应位于遥离城镇的农村地区,以确保环境干净、空气新鲜。
场地应平整、排水良好,方便养殖管理和清洁卫生。
2. 建筑设计(1)禽舍设计禽舍应根据禽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合理划分,保证禽类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同时,要思量通风、采光等因素,保证禽类的发展环境舒适。
(2)饲料库房设计饲料是禽类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设计一个干净、通风良好的饲料库房,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数量。
(3)办公及生活区设计禽场还需要办公及生活区,以方便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
这些区域应设计舒适、便利,满足管理人员的各种需求。
3. 设施配备(1)水源设施禽类需要大量的清洁饮用水,因此应配备充足的水源设施,保证禽类的平时生活需求。
(2)通风设施禽舍内应配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保证空气流通,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3)采光设施良好的采光设施有助于禽类的发展和发育,因此应在禽舍内设计合理的采光设施。
4. 疾病防控措施为了确保禽类的健康发展,禽场应配备完善的疾病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消毒、疫苗接种等,保证禽类免受疾病的侵略。
5. 环境珍爱措施禽场应恪守环保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环境珍爱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应合理利用禽粪等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6.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禽场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经济计划和预算,评估禽场的盈利能力。
四、总结禽场的规划与设计是禽类养殖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观点和原则;2. 精通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禽场规划与设计实践。
二、导学内容1.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观点和意义;2.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原则;3.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 禽场规划与设计实例分析。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案例,引导同砚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 进修:介绍禽场规划与设计的观点和意义,讲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包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布局、环境保卫等方面的原则。
3. 实践:分组进行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活动,让同砚在实际操作中精通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育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认识。
4. 总结:引导同砚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禽场规划与设计对于禽类养殖的重要性,激发同砚对农业生产的爱好和热忱。
四、导学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最新进步趋势;2. 结合实际状况,设计一个符合禽场规划与设计原则的禽场布局方案;3. 撰写一份关于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报告,包括设计思路、步骤和效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对禽场规划与设计有了更深度的了解,精通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将来的进修和实践中,同砚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为禽类养殖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规划与设计方案,增进农业生产的进步和提高禽类养殖的效益。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点。
2. 精通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符合禽类发展需求的禽场。
导学内容:1.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观点和意义。
2.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点。
3.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4. 禽场规划与设计中需要思量的因素。
导学步骤:一、导入1. 引入话题:禽类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禽场规划与设计对于禽类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畜禽养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畜禽养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培养他们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畜禽的分类、生理特点、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学会观察、分析畜禽生长发育状况,掌握基本的饲养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心生态、积极参与畜禽养殖实践活动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畜禽分类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畜禽的分类,掌握各类畜禽的主要特点。
2.畜禽生理学基础:学习畜禽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繁殖技术:掌握畜禽的繁殖规律,学习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
4.饲养管理:学习畜禽的饲养原则,掌握饲料配制、饲养环境控制、生长发育监测等方法。
5.疾病防治:了解畜禽常见疾病的症状、原因及预防措施,学习基本的诊疗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畜禽养殖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畜禽养殖的实践应用,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4.实验法:开展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畜禽养殖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源。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畜禽养殖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保障实验课的开展,让学生亲身体验畜禽养殖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畜禽养殖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复习题.复习课程畜禽养殖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复习题1、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选址要求:(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 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 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 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 500米 ; (2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 3000米以上;(3 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2、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布局要求:(1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2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4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5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6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 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3、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设施设备要求:(1 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2 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3 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 以便清洗消毒; (4 配备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5 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6 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4、畜禽场规划设计的原则:遵循人类生存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养殖业与整个大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模式。
5、畜禽规划设计的要素:养殖场生产特点、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方式、生产集约化程度、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交通、气候、居民点位置等外部环境。
6、地形要求:地形整齐开阔、有足够的面积。
地形整齐,便于合理布局畜牧场建筑和各种设施,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 开阔的地形对养殖场通风采光、施工运输和管理提供方便;足够的面积可为畜牧场的发展留有空间。
土壤透气性好、透水性好的砂壤土。
畜禽养殖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复习题
1、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选址要求:
(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 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 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 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 500米 ; (2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 3000米以上;
(3 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2、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布局要求:
(1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2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 4米、深 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4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5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6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 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3、国家法律规定规模养殖场的设施设备要求:
(1 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2 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3 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 以便清洗消毒; (4 配备疫苗冷冻 (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5 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6 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4、畜禽场规划设计的原则:遵循人类生存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养殖业与整个大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模式。
5、畜禽规划设计的要素:养殖场生产特点、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方式、生产集约化程度、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交通、气候、居民点位置等外部环境。
6、地形要求:
✓地形整齐开阔、有足够的面积。
地形整齐,便于合理布局畜牧场建筑和各种设施,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 开阔的地形对养殖场通风采光、施工运输和管理提供方便;足够的面积可为畜牧场的发展留有空间。
✓土壤透气性好、透水性好的砂壤土。
畜牧场场地的土壤情况对畜禽影响很大。
透气、透水性好的土壤,一般持水力和毛细管作用较差,不潮湿,易干燥。
受污染后容易氧化分解而达到净化, 场区空气卫生状况较好, ,抗压能力较大,且不易冻结,建筑物不易受潮。
✓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地方病和疫情情况
受客观条件限制,不宜过分强调土壤种类和物理特性,应着重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注意地方病和疫情调查。
7、地势要求 :
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坡度在 25%以下,背风向阳,北高南低, 坐北朝南,偏东南 12°- 15°。
8、生物安全要求:
场址的选择必须符合人畜相处的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要求。
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选择荒坡闲置地建场,避免人畜争地。
场址周围有广袤的种植区域,可保证较大的粪污及建设配套的排污处理, 使有机废弃物经过处理达标后循环利用。
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人口密集区、水资源保护区、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及国家规定的禁养区建场。
不宜在发生过疫病的旧场或附近疫情复杂的地方建场。
场址的选择必须经过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管理、畜牧主管部门审定批准。
9、三分离原则:
净道污道分离:净道只供人、车、料、畜的通行,污道作为病畜和出粪的通道,防止互不交叉。
雨水污水分离:雨水让其进入蓄水池,不得流入污水处理池,否则,会加大处理成本和环境压力,污水要通过多级沉淀过滤或氧化处理,达到国家标准排放。
固态液态分离:液态粪污要通过沼气池处理,固态制作有机肥。
10、养猪场的功能分区 :
一般来讲,可将场区板块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即养殖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三个区域相距 30~50m。
养殖生产区:种繁区、保育区、生长育肥区、病猪隔离区。
对于万头猪场可选择建设 S.E.W 系统,即种繁场、保育场、生长育肥场。
辅助生产区:包括饲料加工或库存建设面积。
生活区办公区:包括行政办公、畜牧兽医工作室、接待室、实验室、职工宿舍等,生活区位于生产区上风向,靠近主干道路。
11、养鸡场的功能分区
大型养鸡场:种鸡场、孵化场、商品鸡场及养殖小区。
普通鸡场:种鸡、育雏、育成鸡、后备鸡培育、产蛋鸡。
12、各类鸡舍之间的距离。
祖代鸡舍之间距离为 60~80米,父母代鸡舍之间为40~60米,商品代鸡舍之间为 20~40米。
13、鸡场内道路要求:
清洁道走向为孵化室、育雏室、育成舍、成年鸡舍,各舍有入口连接清洁道;
脏污道走向也为孵化室、育雏室、育成舍、成年鸡舍,各舍有入口连接脏污道;
清洁道和脏污道不能交叉,以免污染。
14、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生猪养殖—沼气—牧草种植;生猪养殖—猪粪制沼 -沼气发电 -沼液肥田 -沼液种树 -树林养鸡;养猪—沼气—果树—育林—牧草;奶牛—沼气 -有机肥 -营养土—粮食 -饲料 -林菜果;发酵床结合野外散养草鸡;养猪 -沼气 -种植 -饲料加工(发电 ;林 -鸭 -果“ 林中有鸭,鸭中有林,鸭粪还果” ;发酵床养猪;养鸭 -沼气 -梨树种植 -水产养殖 -苗木 -水稻种植; 养猪 -沼气 -蔬菜、养猪 -沼气 -茶园、养猪 -沼气 -田藕、鱼塘。
15、养殖车间设计的原则:符合畜禽生理特性要求:适应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建筑学上的经济实用性;便于科学饲养管理。
16、养猪场建设项目 , 一般应根据猪场性质、建设内容的要求考虑。
所需建筑面积为:公猪>母猪>育成猪>育肥猪。
养猪场的饲养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种。
年产 1万头以上,属大型猪场,占地面积约为 6h ㎡以上, 适于规模化养猪场和养殖小区建设; 小型指年产商品猪 5千头以下的规模场, 占地面积 (不包括饲料厂 2~3h㎡, 适于乡村建设; 年产 5000~10000头,属于中型猪场,占地面积 3~5h㎡。
17、养猪场的建筑形式 :
养猪车间建筑按屋顶形式分坡式、不等坡式和双坡式猪舍。
养猪建筑按猪栏排列分类分为单列式、双列式猪舍。
18、养殖设备
母猪限位栏:单体妊娠车间内妊娠母猪所用的设备。
分娩栏:用于母猪分娩、
保温和补料活动,并限制母猪起卧动作,降低母猪压死、踩死仔猪。
仔猪培育栏:用于断奶仔猪的培育,自动饮水,自由采食。
内环境调控:采暖;降温:冷却器降温;负压抽风 +湿帘降温;滴水降温。
19、如何进行养殖车间的标准化设计?
养殖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病畜禽隔离区要隔开,管理区布置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畜禽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场区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养殖场应设有废弃物处理设施,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有条件的最好发展生态养殖模式。
畜禽舍建设应有利通风、采光、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温;利于防疫,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与传播;舍内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经济合理,规范适用。
畜禽舍建设应根据养殖量的多少, 可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
单列式畜禽舍一般坐北朝南,双列式畜禽舍南北走向,中间留有通道。
畜禽舍栋与栋之间的纵横间隔距离应保持在 7米 ~10米。
畜禽舍的长、宽、高及建筑结构等应严格按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进行设计。
20、畜禽养殖设备的广泛使用对畜牧生产具有的实践意义。
养殖设备的使用能够满足种畜禽的选育培育和商品畜禽生产的技术要求;有利于减少畜禽的应激反应, 降低发病率 ;便于清洁消毒、安全卫生,有利于畜禽的卫生防疫 ;有利于粪尿污水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环境保护 ;有利于控制畜禽舍内环境 ,便于观察和处理畜群;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