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141《热机》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8
初中物理人教版热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热机的概念、种类和热机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热机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3.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 热机的概念、种类和热机的工作原理。
2. 热机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1. 热机效率的计算。
2. 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四、教学准备1. 课件:热机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 教具:热机模型、燃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热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热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热机的概念:讲解热机的定义,即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3. 热机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热机,如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等,并通过图片展示其工作原理。
4. 热机的工作原理:讲解热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5. 热机的效率:介绍热机效率的概念,即热机做的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讲解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如燃料的热值、燃料的燃烧程度、机械间的摩擦等。
6. 热机效率的计算: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即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7. 如何提高热机效率:分析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如提高燃料的热值、提高燃料的燃烧程度、减少机械间的摩擦等。
8. 实际问题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热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9.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热机效率的重要性,以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六、课后作业1. 绘制热机工作循环的示意图。
2. 计算一个热机的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热机的概念、种类、工作原理和热机效率的知识,使学生了解了热机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际问题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机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原理和构造,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热机的效率概念,并能计算简单热机的效率。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热机的原理和构造。
2. 热机的工作过程。
3. 热机的效率计算。
教学难点:1.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2. 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热机模型。
2.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热机?热机是如何工作的?2. 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热机的原理和构造。
二、探究热机的工作过程(15分钟)1.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热机模型的工作过程。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总结热机的工作原理。
三、学习热机的效率(15分钟)1. 讲解热机效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热机效率的物理意义。
2. 引导学生用实验数据计算热机的效率。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讲解习题,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热机的原理、工作过程和效率计算。
2. 强调热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热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2. 让学生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热机实例,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热机的原理、构造和工作过程,掌握了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案标题:热机的效率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热机的效率以及如何计算热机的效率;2.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3.理解热机效率的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复习前几堂课所学的热机的相关知识,例如热机的定义、分类以及工作原理等。
二、概念讲解(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热机的效率概念: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所做的有效功与所获得的热能之间的比值。
效率越高,热机的能量转化效率就越高。
2.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教师清晰地向学生展示如何计算热机效率。
三、计算练习(25分钟)1.让学生一起完成几个简单的热机效率计算题目。
2.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思路和计算公式,帮助他们理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四、实践应用(15分钟)1.给学生出示一幅示意图,标注了不同部分的能量流向,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判断其中哪些过程是能量转化的有效过程。
2.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改进热机效率的方法,并向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五、效率的意义(1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高效率热机的重要性:高效率热机能够更有效地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教师可以讲述一些热机效率低下的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
六、效率的局限性(15分钟)1.教师向学生解释热机效率的局限性:热机效率存在一定的上限,即卡诺效率,而实际热机很难达到卡诺效率。
2.通过实例和比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际热机效率低于卡诺效率的原因,例如热损失、摩擦等。
七、总结复习(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次课所学的知识点,并解答学生对热机效率的疑问。
教学评价:1.学生对热机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理解。
2.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计算题目,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判断能量转化的有效过程。
3.学生对热机效率的意义和局限性有初步的认识。
拓展延伸:。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热机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热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3. 了解热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 热机的定义和作用。
2. 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3. 热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2. 热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投影片或PPT。
3. 实物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热机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热机的了解和经验。
二、热机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讲解热机的定义:机器利用热能做功的设备。
2. 解释热机的作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功的传递。
三、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2. 介绍不同类型的热机:内燃机、蒸汽机、燃气轮机等。
四、热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10分钟)1. 讲解热机的效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输入的能量之比。
2. 分析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热损失、机械损耗等。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热机的定义、作用、工作原理、分类和效率。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加深对热机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分享、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对热机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掌握了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了解了热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案章节:第六章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 理解内燃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3. 了解内燃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 内燃机的定义和作用。
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3. 内燃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热机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课题】热机【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第十四章第一节【授课对象】初三第一学期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二、教学内容分析热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动力设备,有效的利用燃料和减小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是社会十分重视的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对本节课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可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其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将来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在课程标准中,对热机部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活动建议中建议学生了解内燃机中燃料释放热量的去向,讨论提高效率的可能途径,调查当地几种炉灶的能量的利用效率。
在物理中考说明中,知识点“热机”中分项细目“热机的能量转化”、“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项目要求均为“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对其教学目标完成,还应注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对时代特征的反映。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汽油机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对能量转化方面已经有一点基础,所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导入话题,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之,九年级学生阅读理解及动手能力强,让他们通过阅读课本上的内容和对热机模型的使用,基本上能将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大致弄清楚,教师只用适时的点拨即可。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体会能量的转化。
让学生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相对产生的问题。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学习,教师引导点拨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四冲程热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知道热机中的能量转化,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汽油机、柴油机工作过程的观察,能简单描述他们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热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热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种类。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热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换过程。
教学难点:热机内部构造的细致理解,以及热量转换效率的理解。
针对重难点,将通过实验演示、图示解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热机的工作机制和效率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教材、教具和教学资源。
教材需包括《热机》相关章节的内容;教具准备包括热机模型、实验器材等,以便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用于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此外,还需准备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的安全。
教师需提前熟悉教材,准备好教案,以确保了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的每一步骤,均能在其掌控之内,在实践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遵循科学安全的原则,以此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室中,应当配置足够的急救设备,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清楚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此外,学校应当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以发现并修复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每次实验前,教师应详细介绍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如何避免和应对这些风险。
同时,教师应严格监督学生的实验过程,确保学生始终遵循实验规定和安全准则。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除了教师的充分准备和学生的严格遵守规定外,还需要有完备的安全措施和设备,以及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培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的安全,让他们在实验室中安心学习、顺利实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首先需要利用一些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上下学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如何产生动力的呢?”接着,教师可以简单介绍热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等,并简要介绍热机的工作原理。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热机一、教学内容1. 热机的概念:介绍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特点。
2. 热机的类型:汽油机、柴油机、蒸汽机等。
3. 热机的工作循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4. 热机的效率:热机效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热机。
2. 使学生掌握热机的工作循环,能够简述各个冲程的作用。
3. 让学生理解热机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能够分析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机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的区分和理解,热机效率的计算和提高途径。
2. 教学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工作循环和热机效率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辆汽车,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是如何运动的,引出热机的话题。
2. 讲解:介绍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热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热机的多样性。
3. 讲解:详细讲解热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通过PPT动画演示各个冲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4.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热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5. 讲解:讲解热机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热机效率。
6.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热机定义: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工作原理:热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
工作循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效率: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所做的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之比。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热机的工作循环,并画出各个冲程的示意图。
2. 计算一个热机的效率,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3. 举例说明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引入、讲解、互动、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热机的基本知识,但在热机效率的计算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第十四章第1节《热机》教学设计
讨论:实验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结果: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给水和水蒸气;水蒸气
环
有个冲程,曲轴转
动周,活塞往复次,对外做功次,其他冲程靠飞轮的完成。
2.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也存在着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这两个能量转化的过程存在于()
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C.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D.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
3.在汽油机压缩冲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汽缸中的()
A.压强增大,温度降低
B.压强减小,温度升高
C.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4.汽油机和柴油机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汽油机吸入
的是空气
B.在压缩冲程中它们的压缩程度是一样的
C.柴油机里推动活塞做功的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