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专业方向-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4.80 MB
- 文档页数:33
地球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摘要:一、地球物理学专业简介1.地球物理学定义2.地球物理学专业发展历程3.地球物理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二、地球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1.固体地球物理学2.空间物理学3.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4.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三、各方向考研内容与要求1.固体地球物理学2.空间物理学3.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4.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四、地球物理学专业考研前景与就业方向1.考研前景2.就业方向正文: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动力过程以及地球与宇宙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我国,地球物理学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为我国地质资源勘探、地震预测、环境保护等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考研是很多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的选择,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地球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主要有四个: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固体地球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动力过程等方面的问题。
考研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等。
2.空间物理学空间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磁层、电离层、热层等空间环境的物理过程。
考研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物理学基础理论、空间探测技术、空间环境模拟等。
3.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主要研究地球物理方法在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应用。
考研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解释、地球信息系统等。
4.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主要研究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的响应、震害机理及抗震措施。
考研内容主要包括地震工程学、结构动力学、工程振动控制等。
地球物理学专业考研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学术水平,还有助于拓宽就业领域。
毕业后,学生可以在地质资源勘探、地震预测、环境保护、地震工程设计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等工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99年由原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两所整合而成。
整合前的两个研究所都有长达50余年的历史和丰厚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著名地质学家侯德封先生曾任原地质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先生曾任原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综合性学术机构。
研究所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1999年以来,研究所在科研布局上基本形成了地球动力学研究、环境与灾害研究、矿产资源研究的三足鼎立式研究格局。
研究所共设以下九个研究室: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岩石圈构造演化研究室、青藏高原研究室、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空间电磁环境研究室、工程地质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室、油气资源研究室、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水资源与地壳流体研究室;研究所同时有岩石圈构造演化、矿产资源、工程地质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另外在地球磁场与地球外核动力学、干旱区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俯冲碰撞造山的岩石学过程等研究方向上建成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研究群体。
近年来,研究所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的科研工作,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代表性的奖项是著名第四季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获得的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研究所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共有17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60人。
另外,研究所共有支撑系统固定人员26人,固定管理人员19人。
研究所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在读博士生292人,硕士生95人,在站博士后50人。
研究所拥有开展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大型观测和测试分析仪器,主要包括:地球物质成分与物质性质分析系统、地球深部结构观测系统、地质年代学测定系统、地磁与电离层观测台链、古环境数据分析系统、数据处理计算系统,为地球科学测试、观测和实验提供了必要条件。
李金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79年6月出生于陕西安康。
李金华地质微生物学和生物地磁学专业。
200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0-2013年留在该所从事地质学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2016年任该所副研究员,2017年起任研究员。
曾于2012-2014年,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矿物学、材料物理与宇宙化学研究所(IMPMC,CNRS-UPMC)做访问学者研究。
长期从事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研究。
近年来,以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为基本研究内容,综合运用岩石磁学、微生物学、电子显微学和同步辐射等方法,重点研究了:(i)趋磁细菌生物矿化过程和机制,实验揭示了趋磁细菌磁铁矿合成及磁小体链组装的动态过程,发现了子弹头形磁小体独特的多阶段晶体生长模式,提出了子弹头形纳米磁铁矿是最可靠化石磁小体判据的新观点;(ii)磁小体链复杂磁性机制,实验模拟研究了磁小体链的微观磁结构及其磁各向异性和颗粒间静磁相互作用,厘定了单磁畴磁铁矿的晶型和空间排列对几个重要岩石磁学参数的系统影响,提出了化石磁小体识别的新参数δ图;(iii)微生物矿化与微化石形成和保存,实验模拟研究了微生物矿化和微化石的形成过程,发现微生物矿化能显著提升微化石的保存能力,提出了将实验埋藏学与地质样品相结合研究微化石的新思路。
上述研究为理解生物响应地磁场机制和利用化石磁小体记录开展古地磁与古环境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已经发表SCI文章40篇。
李金华其中第一作者12篇(其中包括EPSL文章2篇,G-cubed文章2篇,GJI文章1篇,ChemicalGeology邀请综述文章1篇等)。
文章共被SCI引用304次,他引172次。
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2篇,SCI他引86次。
研究所名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个定位内容备注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物质组成和界面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为主攻方向,从全球视野出发,在基础研究的某些领域作出引领学科发展的原创性成果,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催化剂,为解决资源能源作出贡献,打造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具有研发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与高新产业相结合的国际化研究中心。
三个重大突破名称类别战略领域考核判断标准备注特提斯造山带演化1、解决重大科学问题1、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交叉和重大前沿;10、资源与海洋科技在本领域最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成为Nature、Science等高影响杂志年度综述的内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资源探测装备研发3、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纳米、先进制造与新材料;10、资源与海洋科技获得国际国内核心专利并得到应用;打破国际市场垄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油气勘探先导技术4、形成系统解决方案10、资源与海洋科技获得国际国内核心专利并得到应用;打破国际市场垄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五个重点培育方向名称类别学科领域比较优势备注地球内部界面结构与动力学1、在原有优势基础上发展的方向地球动力学(1702010);勘探地球物理学(1702065);地磁学(1702030);地震学(1702060)(1)国际前沿研究方向;(2)有长期的学科积累;(3)有顶尖的科研团队;(4)有创新的科研平台比较行星学2、有望形成的新的重要研究方向比较行星学(1606070);月球与行星化学(1602530);空间物理探测(1702540)(1)国际前沿研究方向;(4)有创新的科研平台气候系统古增温与深部碳循环1、在原有优势基础上发展的方向第四纪地质学(1705051);地球内部化学(1703030)(1)国际前沿研究方向;(2)有长期的学科积累;(3)有顶尖的科研团队西太平洋边缘海地质与地球物理2、有望形成的新的重要研究方向海洋地球物理学(1706020);海洋地质学(1706030)(1)国际前沿研究方向;(4)有创新的科研平台生物地球物理1、在原有优势基础上发展的方向基因组学(1803710);地磁学(1702050);微生物生物化学(1806110)(1)国际前沿研究方向;(3)有顶尖的科研团队;(4)有创新的科研平台。
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简介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只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综合性国家学术机构。
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研究所现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空间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及地球与行星物理、页岩气与地质工程、矿产资源研究、油气资源研究和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等5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并成立了深部资源探测先导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科研支撑以及安定的生活条件,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大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根据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年推免生拟录取情况,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的03矿床学方向、070904构造地质学专业、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2019年不招收全国统考硕士生。
2019年面向全国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2人(以最终下达指标为准),包括将接收各高校学习成绩优异的推免生45人左右,统考硕士生37人左右。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070802 空间物理学计划7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高等数学(甲)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08电动力学三、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01高等数学(甲):《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806普通物理(乙):全国重点大学工科类普通物理教材808电动力学:郭硕鸿著,《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8年第三版。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近三年空间物理学专业考研分数线2018年:五、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初试1.网上打印准考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报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前⾝是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属建校初期最早的四个系之⼀。
国内许多地球物理学家,如傅承义院⼠、秦馨菱院⼠、翁⽂波院⼠、曾融⽣院⼠、顾功叙院⼠和刘光⿍院⼠等都曾先后在我院任教。
经过⼏⼗年的发展和⼏代⼈的努⼒,我院已形成了“以发展地球物理学为核⼼,以理⼯兼备为特⾊”的学科建设思路和“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学院精神。
学院以观测地球、理解和模拟地球、有效开发和利⽤地球为主线,形成了以地球物理学为核⼼,以空间信息科学为重要⽀撑的学科群落:学院设有“地质与地球物理试验班”、“地球物理学”及“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地球物理⼯程”等六个硕⼠学位点;“地球物理学”⼀级学科博⼠授权点,“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五个博⼠学位点,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培养21世纪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才的重要教学和科研基地。
⼤类专业介绍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专业属于地球物理类,前期通识教育课程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模块全部打通,实⾏通才培养,后期学⽣可根据⾃⼰的兴趣进⼊相应的专业⽅向进⼀步深造,同时可选择指导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作。
培养⽬标和要求:实现通才教育,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宽、实践能⼒强、综合素质⾼的有志于从事地球物理及地学信息技术的优秀⼈才。
主要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课、实践环节和专业选修课。
修业年限: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学⼠ 主要就业领域:资源、环境、灾害、国⼟规划、仪器制造、⼯业控制、信息技术,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
070801地球物理学 培养⽬标: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物理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法和现代⾼科技⼿段,从事与地球内部结构探索、地球动⼒和演化、资源勘查和开发利⽤、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利、电⼒、交通等重⼤基础⼯程的勘测、⽣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对污染的监测等⽅⾯的⼯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良好的科学素养及教学、研究能⼒的、德智体全⾯发展的⾼级专门⼈才。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空间物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武汉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空间物理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空间物理学是一款非常有趣的基于2D物理引擎的益智类游戏,玩家绘制出任意图形,它会神奇的变成实际物体,利用真实的物理原理将蓝色圆球击中黄色五角星即可过关。
解决谜题需要你运用带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来完成,游戏非常具有艺术性,画面风格是小时候经常用的油画棒蜡笔风格,游戏背景音乐非常的悠扬动听,还有一丝神秘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空间物理学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7个研究方向:070802 空间物理学研究方向:01. 磁层物理学、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学、空间环境学02. 电离层物理学和电波传播03. 空间探测与空间环境工程04. 太阳与日球层粒子物理05. 太阳大气与太阳风物理06. 行星物理07. 空间物理探测技术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1、初审我院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纸质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根据初审结果,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
2、复试各专业/二级学科招生专家组对进入复试的申请者的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考查(笔试)与综合能力考查(面试)两个环节,对申请者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以及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考察。
笔试分数与面试分数所占权重,由各专业/学科确定,并在网上公布。
复试时间一般在三月下旬。
(1)以专业/二级学科为单位进行专业能力笔试各专业/二级学科自行命题,并组织考试和阅卷。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空间物理学招生目录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空间物理学考试科目系所名称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招生总数 87人。
系所说明其中推荐免试生占75%左右。
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空间物理学 (070802) 人数:6研究方向01.太阳风物理 02.磁层物理03.电离层物理和电波传播原理 04.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 05.空间探测技术 06.比较行星学考试科目考生可选考我校物理学院天体物理、理论物理专业和信息科学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任一组考试科目。
复试阶段加试电动力学、空间物理概论,两门任选一门。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1数学(一)4 825普通物理 (含力学、电磁学、热学)系所名称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招生总数 87人。
系所说明 其中推荐免试生占75%左右。
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 生 专 业 及 人 数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2 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13 070802 空间物理学 6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8 070902 地球化学 7 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7 070904 构造地质学 11 070920 地质学(材料及环境矿物学) 4 070921 地质学(石油地质学) 7 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 12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学专业简介空间物理专业主要研究太阳系特别是日地空间中的物理现象与规律,研究空间环境及其对人大空间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空间物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太阳大气物理学,日球层(即行星际)物理学、磁层物理学、电离层物理学及电波传播及应用、高层人气(热层和中层)物理学、空间探测实验与技术等。
该专业已培养出一大批日地空间物理、空间环境和空间应用等领域内的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本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
目前有2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其研究方向与联系方式见下表: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备注导师姓名涂传诒电离层物理学和电波传播太阳风湍流、太阳风动力学与日球层物理62767223博导、院士付绥燕磁层物理学、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学、空间环境学62767194博导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学2010-2012年报录比空间物理学2012年复试分数线根据教育部有关制订分数线的要求,我校按照统考生、联考生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
2023年地球物理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物性、动力学及其与大气、海洋、地球磁场等物质互动关系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物理学发展迅速,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现在,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地球科学中最受欢迎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学专业的详细信息和就业方向。
一、地球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地球物理学的教学以讲授物理学、数学、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理论为主,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地物、地化、地形、地貌、地震、大地构造、磁力学等基本知识,掌握地震探测、电磁场探测、重力场探测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备分析、解决地球物理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程包括: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电磁学、应用地球物理学、数据处理与解释等。
二、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就业方向1. 矿产资源勘探地球物理学的矿物探测技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岩石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皆可应用于矿产资源的探测和开发。
因此,矿业公司、勘探机构、地质勘探公司等是地球物理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2. 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物理学跨足了地球科学中的很多领域,如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等。
因此,研究机构(大学、地质部门等)及其子公司成为该领域中理想的就业目标。
例如,地震预测、气候变化检测、自然资源保护等都是地球物理学的应用领域。
3. 石油、天然气勘探随着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逐渐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也日益迫切。
地球物理学以其独特的勘探技术及其在石油天然气领域中的应用,成为石油天然气公司的主要人才来源。
4. 地震、海洋监测地震、海啸及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等也是地球物理学学科的研究难点,因此地震、海洋监测机构如国家海洋局、地震局等及其相关企业也成为该领域中多数毕业生的就业目标。
三、地球物理学专业需具备的核心素质1. 物理及数学知识的扎实程度地球物理学的核心是物理和数学知识,这两个领域的学习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学习效果和毕业生就业前景。
(第一批)专业名称编号考生姓名考生编号总成绩备注固体地球物理学1 黄卫航800014075000085 88.22 姜博午800014075000065 87.33 张元萍800014075000069 87.34 付博烨800014075000008 86.55 杜亚楠800014075000079 84.46 何熹800014075000111 83.47 林羿800014075000042 82.98 刘建光800014075000041 82.79 姜重昕800014075000052 82.410 何国丽800014075000043 81.411 聂仕潭800014075000033 81.112 侯东洋800014075000077 80.713 高一帆800014075000110 80.7矿产普查与勘探14 翟媛媛800014075000011 82.2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5 黄柯800014075000103 80.516 李昌昊800014075000022 78.617 陈晨800014075000116 78.418 卢杰河800014075000058 77.719 谢梦雨800014075000029 76.120 孙宝璐800014075000068 75.4第四纪地质学21 杨帆800014075000089 82.922 张仲彦800014075000054 8023 江奇达800014075000121 79.2地球化学24 张婷800014075000066 75.925 廖鑫800014075000014 73.526 刘子恒800014075000010 72构造地质学27 宋帅华800014075000086 83.328 李睿800014075000102 80.329 王裔800014075000051 73.130 张超800014075000025 69.2海洋地质学31 李咏晨800014075000053 77.2地质工程32 郭艺800014075000091 86.333 程雅星800014075000090 79.834 余冲800014075000017 76.2 少数民族骨干35 古丽波斯坦·吐逊江800014075000019 72.1 少数民族骨干(第二批)专业名称编号考生姓名考生编号总成绩空间物理学1 李巧玲800014075000044 81.82 周舸800014075000097 79.33 覃鹏飞800014058000052 76.94 丁源800014058000065 76.25 韩倩倩800014075000040 76.0地球动力学6 沈中山101834160113843 74.97 张慧慧800014075000087 73.6地质工程8 刘港800014075000114 82.29 惠鑫800014075000117 76.5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10 杨燕800014075000070 80.211 李盛荣800014075000057 80.112 李翠红800014159000070 77.813 司玺800014075000060 75.5第四纪地质学14 李佩800014075000112 71.5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5 张月婷800014075000031 69.8(第三批)经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复试小组对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拟录取李思远(考生编号:114154*********;总成绩:74.8)为我所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予以公示。
(第一批)经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各复试小组对上线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招收3月27日第一批参加我所复试的2013年硕士研究生通过复试(拟录取)名单,现予公布:王冲、葛晓梅、许阳、赵勇、郭伟(地球化学)、王银之、陈知、曹辉辉、龙奕洁、张明明、李兴波、李昊、程国华、董磊磊、王一珅、杨鹏、陈安平、马珊、赵平平、高堋、梁鹏、黄晓芳、李超、张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谭玉芳、李宝学、顾鸿宇、尹剑辉、薛清峰、汪晟、舒国旭、刘建欢、龙鑫、魏芝、周超、蔡宁骁、钟华森、李晨晶、刘伟、周贝贝、欧阳涛、杨思朋(海洋地质学)、刘海涛(空间物理学)、刘勇(空间物理学)、孙靖鹏(地球动力学)、王欣欣(地球动力学)、张平野(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赵昊(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挂靠我所招生:杨文盟(海洋地质学)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周利(第二批)经复试小组对我所部分专业院内、外调剂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以下五位考生通过我所复试(拟录取),现予公布:李琼、熊兴崟、张兵芳、张瑞龙、周惟琦硕士推免生、直博生根据教育部、中科院研究生院相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全面衡量、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我所各面试小组对考生的资格审核、体检以及面试等综合考核,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结果进行审议,最终确定以下31名同学获得我所2013年硕士推免生拟录取资格、14名同学获得我所2013年直博生拟录取资格(直博生占用博士招生指标),名单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公示期一周):2013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序号姓名专业序号姓名专业1 吕尧固体地球物理学17 王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 谭萍固体地球物理学18 江鹏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 南方舟固体地球物理学19 李洪梁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4 朱高华固体地球物理学20 张雨林地球化学5 李雪垒固体地球物理学21 张明明地球化学6 王武固体地球物理学22 杨刚大地构造学7 李冰非固体地球物理学23 张林友地热学8 武绍江固体地球物理学24 祝淑雅第四纪地质学9 杨蕾固体地球物理学25 吴佳斌第四纪地质学10 郭广瑞固体地球物理学26 韩振华地质工程11 王旭固体地球物理学27 陈卫昌地质工程12 芦永明固体地球物理学28 林冲地质工程13 尹健行地球动力学29 杨朋地质工程14 陈果空间物理学30 马天鸣地质工程15 丁磊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1 童少青地质工程16 高一杰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013年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序号姓名专业导师1 陈瑛固体地球物理艾印双2 张振东固体地球物理刘伊克3 胡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姜能4 梅清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杨进辉5 赵超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秦克章6 黎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高俊7 刘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范宏瑞8 高帅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刘建明9 司翠芹地球化学刘伟10 陈振宇大地构造学肖文交11 于海飞地热学胡圣标12 林亚婷第四纪地质学吴海斌13 陈竑然地质工程秦四清14 王迎春地质工程庞忠和。
大学本科专业(地球物理学类-空间科学与技术),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大纲:I. 引言A. 选题背景B. 意义和价值II. 地球物理学类-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概述A. 专业概况B.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C. 教学模式III. 专业所学具体内容A. 空间物理学B. 大气物理学C. 太阳物理学D. 卫星遥测技术E. 数字图像处理F. 空间探测与测量技术IV. 专业发展方向A. 行业发展趋势B. 新技术和新应用C. 专业未来发展路径V. 就业前景A. 就业领域及需求B. 行业企业分析C. 就业前景分析VI. 建议和展望A. 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建议B. 专业教学和培养模式改进建议C. 未来就业前景展望摘要:地球物理学类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复合型专业,涵盖了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物理学等领域。
本文主要探讨地球物理学类中的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包括其所学的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
一、地球物理学类(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学具体内容1. 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地球物理学、天文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数学和材料科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
这些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磁学、光学、天体物理学、计算机编程、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等。
2. 专业课程:学生需要学习一系列与空间科学与技术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卫星通信、遥感、卫星导航、空间环境、宇宙物理学和航天器动力学等。
这些课程将使学生了解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实践经验:学生需要参加实践性课程和项目,以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
这些实践性课程包括实验室实习和校外实践,如在航空航天研究机构实习、参加卫星项目或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竞赛等。
二、地球物理学类(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1.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将信息通过卫星传送到地面或其他卫星上的技术。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国已在发射卫星通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未来,人们将继续研究和开发新的卫星通信技术,使其更加高效、安全和便捷。
空间物理就业方向
空间物理是研究地球大气层、电离层、磁层及宇宙空间环境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许多领域。
因此,空间物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也有很多选择。
1. 国家机关和科研院所
空间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就业于国家机关和科研院所,从事与空间物理相关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例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
这些单位需要空间物理专业人才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
2. 航空航天行业
航空航天行业是空间物理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的热门就业方向
之一。
在这一领域,空间物理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卫星研制、卫星数据处理、遥感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与增强技术研究中心等。
3. 电子信息行业
空间物理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进入电子信息行业就业。
在这一领域,空间物理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电子工程、通信技术、雷达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例如,华为、中兴、中国电子等。
4. 环保行业
空间物理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进入环保行业就业。
在这一领域,空间物理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大气、水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例如,环保部门、环保企业等。
总之,空间物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十分广泛,除了以上提到的方向,还可以选择教育行业、金融行业、能源行业等等。
空间物理专业毕业生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北大地球物理就业前景北大地球物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地球物理专业在能源、环保、地质勘探和科研等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首先,在能源领域,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
地球物理技术在油田勘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需要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地层结构分析、油气资源评价和油气藏开发等工作。
就业方向包括石油公司、勘探与开发机构等,就业前景非常明朗。
其次,在环保领域,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
地球物理技术在环保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调查、地震活动监测等,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地球物理技术还可以用于污染源的定位和监测,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在环保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预警、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预警和防治等领域。
通过地震监测、地下勘探、地质雷达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探测地下结构、地下水资源等,为矿产资源勘查和地质灾害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也有良好的职业机会。
同时,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还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地球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理论与技术为科学研究和探索提供了重要工具。
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为人类认识地球和解决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北大地球物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无论是在能源领域的油气勘探与开发、环保领域的环境监测与评价,还是在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预警和科学研究方面,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
北大地球物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地球物理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有良好的职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