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论文: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困惑及对策
- 格式:docx
- 大小:39.29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英语论文: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困惑及对策
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研究能力和兴趣点,如果所有学生都被布置同样的作业,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感到无趣或无法完成。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化地设计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挑战和成就感。
对策一: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元素,让学生更愿意参与。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完成作业,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对策二:加强监督和反馈
为了避免学生抄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和反馈。例如,可以在作业中加入一些个性化的问题,让学生必须自己思考和回答。也可以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良惯。
对策三:提高作业的实用性
口头作业的实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反馈,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地进行口头表达。同时,教师也可以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口头作业,例如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技能。
对策四:差异化设计作业
为了体现作业的差异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化地设计作业。例如,对于研究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作业,让他们逐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对于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一些更有挑战性的作业,让他们在研究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每片树叶都不相同。即使是同样的作业要求,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那些基础好的学生会轻松完成作业,甚至出现“吃不饱”的情况,而基础差的学生则来不及消化,更别说完成作业了。这会导致研究进入恶性循环:白天听不懂课程,晚上又做不完作业。因此,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作业也成为了“两极分化”的主要“元凶”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得出了以下对策。
对策一:以“趣”激“趣”——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意识。
一)、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
在英语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生活周围。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去发现、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并组织交流。学生兴趣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十分丰富。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课外英语而十分欣喜。这份欣喜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有了更好研究英语的愿望。如果每周安排这样一次作业,并把它们记录在本子上,一学期下来,收获可观。这样做不但可提高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自觉地研究意识。这种作业贵在坚持,重在交流。
二)、贴标签
课本中的英语很多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如家庭生活用品、研究用品、日常设施等等。学过这类单词后,我们可设计“贴标签”的作业。为了达到美观,孩子们用心书写单词,一次写不好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有的学生追求完美,甚至写了不下十次。并精心装裱,贴到各类物品上。这样既可帮助高效记忆单词,也能迅速提高书写水平,还陶冶了审美情趣。
三)、出英语小报、编英语儿歌
学生可以组织起来,共同撰写一份英语小报,或者编写一首英语儿歌。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造能力。同时,这些作业也很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以上这些作业都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研究意识。这些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够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自觉地研究意识。
孩子们总是能从创造性的设计中找到研究的乐趣和成功的自信。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布置班级的英语角和编辑各种主题的英语小报,或是根据课文单词句型编唱英语儿歌等等。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各显神通,设计策划、查找资料、绘图装饰、精心书写。并组织学生定期举行小报评比、儿歌诵读会,表彰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针对学生不做作业的问题,我们可以以“疏”攻“抄”,让不做作业“合理化”。当某个学生不具备完成作业的能力和时间时,他可以选择不做作业,但必须在老师讲解或同学帮助后,重新独立完成该作业。这样不做作业即属于“非恶”,不会受到罚款。一旦不做作业可以不受罚,学生就不会昧着良心去抄作业了。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从善如流,选择“非恶”,并且让教师获得真实的信息反馈,检验教与学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抄作业的结果是遮蔽了真实信息,误导了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没有好处。
有些学生抄袭作业是因为惰性。他们会合理化不做作业的行为,这给了他们抄袭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改变作业制度,让学生不想抄,不愿抄,不能抄。其次,我们应该设计有趣的作业,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针对差异性。最后,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动机,让他们不再合理化不做作业的行为,从而争取自主研究的权利。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来打败懒惰。英语语感是通过不断朗读和倾听形成的。然而,单调机械的重复听读背容易使学生厌倦。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课文朗读并制作录音片段来比赛。这样的作业竞赛可以一月举行一次,并可以作为学期末口语成绩的参考。此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表演对话。这样一来,学生的听读积极性就被激发,而且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准备。通过利用学生自身的好胜心,我们可以打败他们自身的懒惰。
我们可以突出作业的差异性,以避免“一刀切”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平时的作业改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发展题),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般学生可以仅做必做题,有能力者可以做发展题。这样的作业弹性可以改善“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作业中得到同样的提高。如果有个别优秀生已经完全掌握了书上的内容,我们可以让他们在老师指导下自编作业,完全根据自身需要“量身定做”,以利于其更好地发展个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