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温度测量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43.99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四热电阻测温特性实验(请先仔细阅读温控仪操作说明)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阻的测温原理与特性。
二、基本原理:热电阻用于测温时利用了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这一特性,对于热电阻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系数大,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阻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
常用的有铂电阻和铜电阻,热电阻Rt与温度t的关系为:R t=R0(1+A t+B t2)本实验采用的是Pt100铂电阻,它的R0=100Ω,A t=3.9684×10-2/℃,B t=5.847×10-7/℃2,铂电阻采用三线连接法,其中一端接二根引线主要为了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三、仪器设备:K型热电偶、Pt100铂热电阻、温度控制仪、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
四、实验步骤:图4-1 Pt100热电阻测温接线图1、按图4-1接线,将Pt100铂电阻的三根线分别接入温度实验模板上“Rt”输入端的a、b 点,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Pt100三根线,其中短接的二根线接b点,另一端接a点。
这样Pt100与R3、R1、Rw1、R4组成一直流电桥,它是一种单臂电桥。
Rw1滑动端与R6相接,Pt100的b点接R5。
2、按下模块上的电源按钮,将R5、R6端同时接地,接上电压表(2V档),调节Rw3,使V02=0V。
3、恢复图4-1连接,调节Rw1再次使V02=0V(此时电桥平衡,即桥路输出端b和RW1滑动端之间在室温下输出电压为零)。
4、将热电偶插到温控仪两个传感器插孔中任意一个插孔中,(K型、E型已装在一个护套内),K型热电偶的自由端接到温控仪面板上的EK端,用它作为标准传感器,配合温控仪用于设定温度,注意识别K型、E型引线标记及正极、负极不要接错。
5、将Pt100插入温度控制器的另一传感器插孔中,设定温控仪温度值为50℃,当温度稳定50℃时,记录下电压表读数,重新设定温度值为50℃+n·Δt,建议Δt=5℃,n=1……10,每隔1n读出数显表指示的电压值与温度表指示的温度值,并将结果填入下表4-1。
热电阻计算公式
热电阻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PT100热电阻计算公式:
PT100热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Rt=R0(1+At+Bt^2+Ct^3)
其中,Rt为热电阻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R0为0℃时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t为当前温度与0℃之间的差值,单位为摄氏度;A、B、C 为常数。
这个计算公式是一个三次方程,可以通过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和已知的温度来确定常数A、B、C的值。
2.PT1000热电阻计算公式:
PT1000热电阻的计算公式与PT100类似,只是常数的值不同,计算公式为:
Rt=R0(1+At+Bt^2+Ct^3)
其中,Rt为热电阻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R0为0℃时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t为当前温度与0℃之间的差值,单位为摄氏度;A、B、C 为常数。
与PT100相比,PT1000的计算公式中的R0值为1000欧姆。
总结:
热电阻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热电阻的温度的,常用的热电阻计算公式有PT100和PT1000两种。
这些计算公式是根据热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推导出来的,可以通过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来计算温度值。
公式中的常数值可以通过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和已知的温度值来确定。
rtd热电阻三线工作原理热电阻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变化。
其中,rtd热电阻是一种基于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关系的传感器。
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领域,rtd热电阻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监测和调节等方面。
rtd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导线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当电流通过金属导线时,由于电阻的存在会产生热量,而这种热量会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而rtd热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已知的,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来确定温度的变化。
rtd热电阻通常由铂金等金属制成,因为铂金具有较高的电阻温度系数和较低的温度漂移。
在rtd热电阻的工作过程中,一般会采用三线接法。
三线接法能够有效地抵消导线电阻对温度测量的影响,并提高测量的精度。
三线接法的原理是在rtd热电阻的两端分别接入两条导线,而第三条导线则连接到rtd热电阻的中间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由导线电阻引起的误差。
具体来说,当电流通过rtd热电阻时,中间点的电压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测量中间点的电压值,就可以确定温度的变化。
三线接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四线接法或更多的线路连接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
总结起来,rtd热电阻三线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或电压值,可以确定温度的变化。
三线接法可以消除导线电阻对温度测量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并进行相应的校准和调整,以确保温度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rtd热电阻的三线工作原理在工业领域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温度测量数据,为温控系统的运行和调节提供支持。
同时,在工程设计中,也可以根据rtd热电阻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和布置,以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
rtd热电阻三线工作原理是一种基于电阻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通过合理的接线方式和测量方法,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温度测量数据,为工业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PT100铂热电阻测温实验PT100铂热电阻测温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PT100铂热电阻的测温原理;2.掌握PT100铂热电阻的测温方法;3.学会使用数据采集仪进行温度测量。
二、实验原理PT100铂热电阻是一种利用铂金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在0℃时,PT100铂热电阻的阻值为100Ω,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阻值按一定规律增加。
通过测量PT100铂热电阻的阻值,可以推算出相应的温度值。
PT100铂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斯特曼方程表示:R(T) = R0(1 + AT + BT^2 + CT^3(1 - T0))其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0为0℃时的阻值,A、B、C为斯特曼系数,T0为参考温度(通常为0℃)。
在本实验中,我们只需要知道R0和A的值即可进行温度测量。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PT100铂热电阻的R0为100Ω,A 为3.9083×10^-3℃。
三、实验步骤1.将PT100铂热电阻接入数据采集仪的输入通道;2.打开数据采集仪软件,设置采样率和采样时间;3.将数据采集仪与计算机连接,启动数据采集软件;4.将PT100铂热电阻放入恒温槽中,设置恒温槽的温度;5.等待恒温槽温度稳定后,记录数据采集仪显示的温度值;6.重复步骤4和5,改变恒温槽的温度,记录多个温度值;7.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PT100铂热电阻的测温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在±0.5%以内;2.随着温度的升高,PT100铂热电阻的阻值逐渐增大,与斯特曼方程的描述相符;3.数据采集仪能够准确地采集PT100铂热电阻的温度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量输出。
五、实验总结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PT100铂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使用数据采集仪进行温度测量的技能。
热电阻的接线方式及原理热电阻工作原理热电阻的接线方式及原理热电阻(thermal resistor)是中低温区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加添而加添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它的紧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其中铂热电阻的测量度是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接受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金属热电阻常用的感温材料种类较多,常用的是铂丝。
工业测量用金属热电阻材料除铂丝外,还有铜、镍、铁、铁镍等。
热电阻的接线方式热电阻是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一次元件,通常需要把电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掌控装置或者其它一次仪表上。
工业用热电阻安装在生产现场,与掌控室之间存在确定的距离,因此热电阻的引线对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及与温度有关的参数。
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多的是铂和铜,现在已开始接受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热电阻通常需要把电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掌控装置或者其它二次仪表上。
安装热电阻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对热电阻的安装,应注意有利于测温精准,安全牢靠及维护和修理便利,而且不影响设备运行和生产操作。
要充分以上要求,在选择对热电阻的安装部位和插入深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使热电阻的测量端与被测介质之间有充分的热交换,应合理选择测点位置,尽量避开在阀门,弯头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相近装设热电阻。
2、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阻有传热和散热损失,为了削减测量误差,热电偶和热电阻应当有充分的插入深度:1)对于测量管道中心流体温度的热电阻,一般都应将其测量端插入到管道中心处(垂直安装或倾斜安装)。
如被测流体的管道直径是200毫米,那热电阻插入深度应选择100毫米;2)对于高温高压和高速流体的温度测量(如主蒸汽温度),为了减小保护套对流体的阻力和防止保护套在流体作用下发生断裂,可实行保护管浅插方式或接受热套式热电阻。
热电阻测温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测温元件。
一般情况下,测量500℃以上的较高温度时用热电偶,但是热电偶对于500℃以下的中低温度区域,因其输出的热电势很小,对二次仪表的抗干扰措施要求很高,若采用热电偶通常难以实现精确测量,因此,在较低温区域,考虑到冷端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误差也非常突出,一般使用热电阻温度测量仪表较为合适,这是因为在中低温度区域热电阻具有测量准确度高,性能稳定的特点。
热电阻在工业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介绍了热电阻测温原理,并对热电阻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1 测量原理热电阻的测量原理基于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与温度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
即当温度变化时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也随之而变化,然后通过显示仪表显示出被测对象的温度数值。
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
铂电阻准确度高,适用于中性和氧化性介质,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非线性,温度越高电阻变化率越小;铜电阻在测温范围内电阻值和温度呈线性关系,适用于无腐蚀介质。
此外,也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热电阻按结构特点分普通型热电阻、铠装热电阻、隔爆型热电阻、端面热电阻四类。
普通型热电阻通常由感温元件、安装固定装置和接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具有测量准确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
实际运用中以Pt100铂热电阻运用最为广泛。
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它具有热响应时间快,抗振动,能弯曲,便于安装,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接线盒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起爆炸。
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缠绕制成,紧贴在温度计端面。
它与一般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表面温度。
热电阻一般由感温元件、保护管和接线盒三部分组成。
目前热电阻测温系统的连接主要有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三种方式。
热电阻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热电阻是一种利用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仪表仪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
电阻材料是热电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温度测量。
常用的电阻材料有铂、镍、铜等。
其中,铂是最为常见的材料,具有稳定性和较宽的测温范围,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保护管是热电阻的外壳,用于起到保护电阻材料的作用。
它通常由金属或陶瓷制成,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
保护管的材质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来决定,以确保电阻材料在恶劣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
连接线是热电阻与测温仪表之间的传导路径,通常由纯铜或镍镀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能。
固定装置用于将热电阻固定在测量对象上,以确保温度的准确测量。
常用的固定装置有螺纹接口、法兰接口等,可以方便地与测量对象连接。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材料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根据热电阻材料的温度系数,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电阻材料的电阻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准确地确定温度的值。
在热电阻中,电阻材料通常以线圈的形式绕制在保护管内,并用连接线与电路连接起来。
当热电阻与测温仪表相连后,电流会通过电阻材料,产生热效应。
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电阻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因此热电阻的电阻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测温仪表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计算温度值,并将其显示出来。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来描述。
在这个模型中,电阻材料的电阻值被表示为Rt,电流通过电阻材料的电流为I,电压为V。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V=I*Rt。
由于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是已知的,测温仪表可以根据电阻值来计算温度值。
总结起来,热电阻是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具有简单、可靠、准确的特点,在温度测量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电阻测温特性实验及其数据分析热电阻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温度的电阻元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个热电阻传感器来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并通过数据分析来研究它的测温特性。
一、实验原理热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R = R0(1 + αΔT)其中,R0是热电阻在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α是热电阻的温度系数,ΔT是热电阻测量温度与参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
1. 将热电阻传感器放置在测试温度下,等待传感器温度稳定。
2. 记录热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值和温度。
3. 重复第1和第2步,直到测量到足够多的数据点。
4.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热电阻的温度系数和参考温度。
二、实验步骤材料:热电阻传感器、实验仪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恒温水浴装置、温度计、冰水等。
三、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的热电阻的电阻值,因此可以计算出热电阻的温度系数和参考温度。
1. 计算温度系数以热电阻在冰水中的数据为例,假设R0为100Ω,测量得到的电阻值和温度如下:温度(℃)电阻(Ω)0 95.60 95.80 95.60 95.70 95.60 95.70 95.60 95.70 95.60 95.8计算得到平均电阻值为95.69Ω,温度差ΔT为0℃,所以:α = (95.69 - 100)/100×0 = -0.031以实验数据为例,热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温度关系如下: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拟合,可以得到以下曲线:根据以上曲线,可以得到热电阻的参考温度为21.7℃。
四、实验结论1. 热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可以通过计算温度系数来确定它的线性关系。
3. 热电阻的温度系数和参考温度对测量温度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确定合适的参考温度和温度系数。
热电阻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测量设备,它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环境中的温度变化。
它由热敏材料制成,通常是铂电阻或铜电阻。
热电阻传感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热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
当热电阻传感器与被测物体接触后,传感器内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根据电阻值的变化,我们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温度。
热电阻传感器的精确度取决于材料的特性以及制造工艺。
常见的热电阻材料有铂电阻和铜电阻。
铂电阻的优势在于其线性范围广,精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高精度温度测量。
而铜电阻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但其线性范围较窄。
除了材料的选择,热电阻传感器的结构也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热电阻传感器采用薄膜结构,将热敏电阻材料薄膜镀在玻璃基片或陶瓷基片上。
这种结构使得热电阻传感器对温度的响应更加敏感。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热电阻传感器通常需要进行温度校准。
校准的方法可以是在已知温度下对传感器进行标定,或者通过与其他已知准确度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比较来进行校准。
校准后的热电阻传感器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温度测量结果。
热电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
在工业控制中,热电阻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流体、气体、固体的温度,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测。
在医疗设备方面,热电阻传感器被应用于体温测量,使得医疗人员能够及时监测病人的体温变化。
在家用电器方面,热电阻传感器用于测量热水器、空调等设备的温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与其他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相比,热电阻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然而,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热电阻传感器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在应用时需要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此外,热电阻传感器的响应速度较慢,不适合对温度变化频率较高的场景使用。
总的来说,热电阻传感器是一种常见且可靠的温度测量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使得它成为许多行业的理想选择。
热电阻三线制原理
热电阻三线制原理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常用于工业控制系统和实验室环境中。
它是根据物体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来工作的。
热电阻传感器通常由一个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制成,它的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热电阻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中包含三条线路,分别是电源线、信号线和接地线。
电源线:它连接到电源,为传感器提供所需的电能。
通常是红色的。
信号线:它连接到测量仪器,将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仪器。
信号线的颜色可以是白色或其他颜色。
接地线:它用于连接传感器的金属外壳(通常是黑色)到大地或地面。
接地线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位,以确保信号的准确性。
热电阻三线制原理的工作过程如下:
1. 当电源线连接到电源时,电源会提供电能给传感器。
2. 传感器的热敏元件感知到环境温度,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3. 传感器的信号线将测量到的电阻值信息传递给测量仪器。
仪
器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计算温度值。
4. 接地线将传感器的金属外壳连接到地面,提供稳定的参考电位,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总的来说,热电阻三线制原理是通过测量热敏元件的电阻值来间接反映环境温度的变化。
通过连接电源线、信号线和接地线,传感器可以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供测量仪器分析和显示。
热电阻三线热电阻三线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的技术。
它能够测量电阻的变化,从而反映出温度的变化,因此在温度测量方面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热电阻三线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一、热电阻三线技术的原理热电阻三线技术原理基于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是指在一个导体中,当任何两个不同的材料的接触点形成一个温度梯度时,导体中将会产生一种电压差。
这种电压差称为热电势。
热电势是与材料的特性有关的,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热电势也不同。
当温度变化时,电阻值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当温度升高时,热电阻的电阻值会增加,反之亦然。
根据温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测量电阻的变化就可以反映出温度的变化。
二、热电阻三线技术的特点1.高精度:三线式温度计利用了第三根导线对电流进行修正,减少了电线损耗,提高了测量精度。
2.准确性高:由于它们使用更高精度的电线和插头连接,因此三线热电阻传感器可以测量更精确和准确的温度。
3.提高了系统响应时间:三线式测温法使用更精确,响应更迅速的传感器。
最终结果是更快的仪表响应时间,并且可以让您更迅速地响应故障或问题。
三、热电阻三线技术的应用热电阻三线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如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医疗、航空航天、铁路运输和汽车制造等领域。
这种技术在温度测量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热电阻三线技术可以来检测以下情况:1.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领域中主要用来测量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
2.石油化工:在石油化工领域,三线式热电阻传感器通常用于监测高温的化学反应器和管道。
3.医疗:医院中的许多医疗设备,如体温计、血压计等都是基于热电阻三线技术制造的。
4.航天、铁路运输和汽车制造:这些行业需要测量高温部件的温度,以确保它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热电阻三线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四、热电阻三线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1.测量电阻值需要使用非常精准的测量设备,以避免误差。
2.为了防止故障和损坏,应注意防护电线、保护现场和掌握测量方法。
热电阻温度测量原理
文章摘要:测温原理热电阻(如PtlOO)是利用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原理制成的将温度量转换成电阻量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变送器通过给热电阻施加一已知激励电流测量其两端电压的方法得到电阻值(电压/电流),再将电阻值转换成温度值,从而实现温度测量。
热电阻和温度变送器之间有三种接线方式: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二线制如图1。
变送器通过导线Ll、L2给热电阻施加激励电流I,测得电势VI、V2......
测温原理
热电阻(如PtlOO)是利用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原理制成的将温度量转换成电阻量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变送器通过给热电阻施加一已知激励电流测量其两端电压的方法得到电阻值(电压/电流),再将电阻值转换成温度值,从而实现温度测量。
热电阻和温度变送器之间有三种接线方式: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二线制
如图1。
变送器通过导线Ll、L2给热电阻施加激励电流I,测得电势VI、V2。
1—OW1
*%—热电阻
兀——导线的專覧电隔
L
2L E
I备——导嵯匚的等效电阻
■(
1
+
计算得Rt:
%丄乎-%如)
由于连接导线的电阻RLl、RL2无法测得而被计入到热电阻的电阻值中,使测量结果产生附加误差。
如在lOO°C时PtlOO热电阻的热电阻率为0.379Q/°C,这时若导线的电阻值为2Q,则会引起的测量误差为5.3C。
三线制
是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接法。
如图2,增加一根导线用以补偿连接导线的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
三线制要求三根导线的材质、线径、长度一致且工作温度相同,使三根导线的电阻值相同,即辽
l=RL2=RL3。
通过导线Ll、L2给热电阻施加激励电流I,测得电势Vl、V2、V3。
导线L3接入高输入阻抗电路,IL3=0。
凡——聽电皑
殆——导线"的等效电阻
心——导线L2的等敗电阻
九——导址L2的等炒电阴
由此可得三线制接法可补偿连接导线的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
四线制
是热电阻测温理想的接线方式。
如图3,通过导线LI 、L2给热电阻施加激励电流I ,测得电势V3、V4。
导线L3、L4接入高输入阻抗电路,IL3=0,IL4=0,因此V4-V3等于热电阻两端电压。
1 1
[1 ]11—^7
—D VI —aV4 口叫 —热电砸 1 L
4 L - ——誓讎L1的等效电阻 /i #
1/ 1
\3 ——导线L2的等效电1
I 4
-L3 R..——导蛭口的等效电1
1
r 且 ■"V¥S L5 斤」——导au 的尊效电阻 1 L 3J
■1
热电阻的电阻值:
39H®-GKM
由此可得,四线制测量方式不受连接导线的电阻的影响。
热电阻的阻值
:
jp L l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