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2.47 KB
- 文档页数:2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报告范文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报告是指在建设工程中,对地下地质、水文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措施的文献资料。
下面是一篇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报告范文,以供参考。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某市X区X路地段地质和水文情况,为后续的建设工程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X路地段,包括路段两侧和周边地区。
三、调查内容1. 地质情况调查1.1 地形地貌:X路地段位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为丘陵。
1.2 地层情况:根据现场观察和地质图资料,X路地段地层结构主要是上新统黄土层、中新统白垩纪砂岩层和侏罗系灰岩层。
1.3 地质构造:本地区地质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和折叠构造,断裂带较多,易发生地质灾害。
1.4 土壤条件:地表土壤主要为黄壤、红壤和松散黏土,土层深度较浅,易发生滑坡和塌方。
2. 水文情况调查2.1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资料和水文监测资料,本地区地下水位较浅,水质较好,适宜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
2.2 水源分布:本地区水源分布较为均匀,主要来自附近山体的雨水和地下水。
2.3 水的流向和渗漏性:本地区地形起伏大,水流主要以地形坡度为导向,地下渗漏性较好,容易形成地下水流动系统。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1. 本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复杂,建设工程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灾害评估,加强工程安全措施,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2. 本地区地下水位较浅,建设工程应避免水文环境破坏,防止地下水污染。
3. 本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建议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
4. 针对本地区的地质和水文情况,建议制定相应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以上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报告的范文,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矿井概况* * * *矿业有限公司荣县复兴煤矿位于**省**市**县**镇**村**组。
二、矿井范围及四邻关系* * * *矿业有限公司荣县复兴煤矿位于**省**市**县**镇**村**组。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8万吨/年,矿井开采范围由13个拐点圈定,井田面积2.6538km2开采划定范围内的独层子和三二炭煤层,开采标高为+590m~+350m,矿井共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3个井筒。
主斜井口标高为+482m,井底落平标高为+445m,倾角250,井筒斜长88m;副斜井井口标高为+523m,井底落平标高为+458m,倾角250,井筒斜长154m;回风斜井井口标高为+496m,井底落平标高为+450m,倾角320,井筒子斜长87m。
矿井划分三个水平,既+450水平、+400水平和+384水平面,矿泉水井分为2个采区,既317采区和310采区,317采区位于三二炭煤层中,走向长400m,倾向长370m;310采区位于独层子煤层中,走向长830m,倾向长400m。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掘进方法为钻煤法扒砂机装砂掘进,两级提升,两级排水,双回路供电,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系统抽出式方法通风。
2、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的自燃倾向等级为Ⅲ级,煤炭无爆炸危险性。
3、矿井西邻永德煤矿,边界相距100m,并有保安煤柱100m,南与鸭子凼煤矿相距100m,留有保安煤柱60m,留有保安煤柱50m,彼此间无矿权纠纷。
4、矿井现状有采面一个(3172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一个(327上山回风巷)在生产运行。
矿井属证照齐全的合法矿井,各系统运行正常,安全可靠。
三、自然地理矿区地形由丘陵、低山、平坝及沟谷组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区特征较明显,由北向南波状起伏,北部多为低山高丘地形,中部多为低丘、中丘、缓丘地形;南部多为中丘、高丘地形,平坝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但季节分配不均。
重庆永福实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报告(2O12年度)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编制日期:二O一二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第二节位臵、范围和交通 (2)第三节自然地理概况 (3)第四节矿井生产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 (6)第六节本次工作情况 (7)第二章地质概况 (9)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9)第二节矿区地质概况 (13)第三章水文地质特征 (18)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18)第二节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18)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21)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23)第五节矿山供水水源 (24)第四章矿井水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25)第一节重庆永福实业有限公司矿井水害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25)第二节矿井水灾害防治措施 (26)第三节矿床疏干 (28)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29)第一节结论 (29)第二节建议 (29)附图目录附件1.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目的和任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监管,督促各矿做好水害的防治工作,有效避免煤矿水害的发生,重庆永福实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2月展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其目的是初步查明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预测矿井涌水量,为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此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1.收集矿区以往地质、勘探资料及矿井开采的有关资料;2.调查矿区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情况;3.调查矿界范围内及以外100m内的老窑、泉水点、废弃井巷的位臵、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并对积水情况进行调查、预测;4.调查矿界内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河流、水库、含水层和隔水层特征,断层富水性、导水性;5.分析矿井充水因素,论述充水特征;6.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7.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分析预测,并实地进行矿井涌水量观测,提出矿井防治水方案;8.编制《重庆永福实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报告》及相关图件。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宋体、32号、66%缩放)报告编制单位: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六月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报告编制单位: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龙强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六月目录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5)1.2、位置、交通 (5)1.3、自然地理 (6)1.4、井田内及邻近小煤矿 (7)1.5、地震 (8)1.6、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9)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 (9)三、地质概况 (11)3.1、井田地层 (11)3.2、井田构造 (14)3.3、井田岩浆岩 (14)四、区域水文地质 (14)五、矿井水文地质 (15)5.1、含水层 (15)5.2、主要隔水层 (17)5.3、矿井充水水源 (20)5.4、矿井充水通道 (21)5.5、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22)5.6、矿井充水状况 (22)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2)6.1、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22)6.2、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3)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3)7.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3)7.2、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4)一、矿井及井田概况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果园煤业公司原为安阳县地方国有煤矿,老井1976年建井,1978年投产;新井1990年建井,1992年投产。
2004年底经安阳鑫龙煤业(集团)公司资源整合后,成立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属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果园煤业公司原设计生产能力15wt/a,为了更合理的开发资源整合后的煤炭资源,进一步优化开发方案,使技术经济更加合理,提出了对原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由15wt/a 改造为30wt/a。
2007年11月,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了《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设计为二斜一立开拓方式、生产水平标高-150~-725、主要开采山西组二1煤层,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以豫煤规【2008】625号文批复,目前技改工程正在实施。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标准模板(一)、总体要求1.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矿井经过一段时间的开拓、生产和补充勘探,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对井田地质构造、煤层稳定程度、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等主要地质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全面整理分析已有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时编制或修编《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是指导下一步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
矿分管防治水工作的副总工程师、地质(技术)科长必须全程参与报告的编制工作。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
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到300m3/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3.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二)、技术要求1.认真收集已有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是编制或修编高质量《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关键,通过对以往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在报告中重点阐明:目的、任务;矿井建设、开采情况及本次工作情况;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矿井突水情况,矿井涌水量变化,矿井生产中的水害隐患及防治水措施;存在问题及预防、治理建议。
2.报告应客观、准确地反映水文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3.报告中的单位涌水量等参数,应按《煤矿防治水规定》统一换算使用。
4.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排版及编写具体要求1.封面(1)报告名称统一为:矿山名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其中矿山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山名称相一致。
不是第一次提交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在报告名称下面加注提交年份。
(2)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采矿权人相一致。
2.封二按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提交单位名称、总工程师、参与报告编写人、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第一章、概况一、位置范围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临汾天煜恒昇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临汾市尧都区一坪垣乡前坡河村南,与蒲县交界处,行政区划属一平垣乡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7′59″-111°19′16″,北纬:36°17′04″-36°19′07″。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31日为该矿换发了C1400002009121220052481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2~11号煤层,井田面积5.6883km2。
二、交通条件本区交通以公路为主,临(汾)~大(宁)二级公路从井田南部经过,临(汾)~克(城)公路从井田东北部穿过,距临汾市区44km。
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详见交通位置图。
三、自然地理井田位于吕梁山南部西翼,为中山区,地表多为植被覆盖,灌木丛生,区内地形复杂,沟谷纵横,侵蚀冲刷剧烈,区内山梁及沟谷多呈近北东-南西向,贯穿全区。
井田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化里介,标高1514.1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部木炭沟中,标高1314m,最大相对高差200.1m。
四、水系井田处于汾河流域与昕水河流域分水岭地带,该分水岭呈近南北向展布。
井田位于分水岭西坡,区内沟谷发育,多为“V”字形,地表径流条件较好。
较大的沟谷有坡河沟、木炭沟、界平沟等,其中木炭沟、界平沟基本常年无水,只有在雨季大雨后才能汇水成流,因汇水面积不大洪水往往一泻而过,雨停沟干。
坡河沟常年有水流,其水源主要来自沟中泉水及周围煤矿的排水,日常流量为0.2-0.4m3/s。
据调查,历史上最高水位可过膝,最大流量约3.2m3/s。
坡河沟水流向北汇入张川河,在尚店村附近转向北西流入昕水河,界平沟水流向西南,于黑龙关折向西北也汇入昕水河,昕水河在大宁县注入黄河。
五、气象本区属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雨量集中,春季多风少雨,秋季阴雨连绵。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范本安福县长布山煤矿水文地质报告二O一O年九月安福县长布山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防止水规定,通过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矿床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编制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以根据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
来更好地指导生产。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1)矿井的生产历史和现状长布山煤矿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原矿井为斜井、暗斜井开拓,三级提升,中央并列式通风。
开采大光山煤矿外围边角煤,开采煤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王潘里段C13、C17煤层。
矿井历年煤炭产量5千吨以下。
2004年,该矿申请扩界的地质报告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矿区面积由原来的0.026平方公里扩大到0.18平方公里。
2005年,该矿委托江西省煤田地质局227地质队编制扩界地质报告。
2005年7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局227地质队提交了《江西省安福县长布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该报告已获吉安市矿业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评审通过。
同年进行了矿井开发利用方案设计。
矿井设计能力为2万吨/年。
(2)矿井生产规模和储量根据赣煤行管字[2006]93号文核准长布山煤矿2006年生产能力核定报告,核查结果为:可采储量19.89万t,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4万t/a。
(3)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简介①开拓方式: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分三个水平。
②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
③排水系统:五级排水系统。
④提升、运输系统:斜井单钩串车提升,地面和井下大巷人力推车运输。
⑤供电系统:矿井为高压10kv双回路供电,10kv下井。
(二)位置、交通。
地理位置、交通和气候条件长布山煤矿位于吉安市安福县山庄乡,安福县东北7km处,安福~分宜的公路和分宜~文竹铁路从附近西侧通过,距火车站约6km,交通方便。
地处安福县大光山煤矿西北部外围。
徐矿铁煤能源公司盛源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二0一0年六月目录1、矿井及井田概况-------------------------------------------------------11.1 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1 1.2 位置、交通---------------------------------------------------------2 1.2.1 井田位置---------------------------------------------------------2 1.2.2 交通条件---------------------------------------------------------2 1.3 地形地貌-----------------------------------------------------------2 1.4 气象、水文---------------------------------------------------------2 1.4.1 气象-------------------------------------------------------------2 1.4.2 水文-------------------------------------------------------------3 1.5 地震---------------------------------------------------------------31.6 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32、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4 2.1 对以往地质报告的评述-----------------------------------------------42.2 物探工作-----------------------------------------------------------53、地质概况-------------------------------------------------------------5 3.1 地层---------------------------------------------------------------5s)-------------------------------------------6 3.2下侏罗统三工河组( J1x)-------------------------------------------6 3.3中侏罗统西山窑组( J2x1))----------------------------------------------6 3.3.1西山窑组下段(J2x2)---------------------------------------------6 3.3.2西山窑组中段( J2x3)-----------------------------------------------7 3.3.3西山窑组上段(J23.4 第四系-------------------------------------------------------------7pal)--------------------------------------7 3.4.1 第四系中更新统洪冲积(Q2pal)-----------------------------7 3.4.2 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洪冲积(Q3-43.5 构造及断层---------------------------------------------------------74、区域水文地质---------------------------------------------------------7 4.1 地形地貌-----------------------------------------------------------7 4.2 地表水-------------------------------------------------------------7 4.3矿区主要含(隔)水层------------------------------------------------84.4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85、矿井水文地质---------------------------------------------------------9 5.1 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9 5.2 含水层(段)-------------------------------------------------------9 5.2.1 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段(Ⅱ-2)-------------------------------------9 5.2.2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孔隙裂隙弱含水层(Ⅳ)---------------------------10 5.3 隔水层------------------------------------------------------------10 5.4 矿井充水条件------------------------------------------------------10 5.4.1 充水水源--------------------------------------------------------10 5.4.2 充水通道--------------------------------------------------------115.5 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11 5.5.1 原铁厂沟煤矿东一号斜井------------------------------------------11 5.5.2 原十矿----------------------------------------------------------125.6 矿井冲水状况------------------------------------------------------136、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14 6.1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146.2 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147、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15 7.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15 7.1.1 地质勘探报告对矿井水文类型的划分--------------------------------15 7.1.2 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比划分--------------------------------15 7.1.3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结果----------------------------------------16 7.2 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17 7.2.1 矿井具体水害问题------------------------------------------------17 7.2.2 矿井水害防治----------------------------------------------------17 7.2.3 防治水建议------------------------------------------------------18 7.2.4 矿井防治水工作技术路线------------------------------------------191 矿井及井田概况1.1 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矿井始建于1999年,生产规模为0.03Mt/a,2003年开始技改,生产规模由0.03Mt/a改扩建为0.15Mt/a,2010年12月矿井通过45万吨/年改扩建竣工验收,服务年限49.6年。
伊宁市伊北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人:刘亚军编制单位:技术、地测部完成时间:2014年6月15日第一节井田概况一、矿区概述1、矿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及交通条件该矿位于界梁子沟内,向北8km有简易公路与乌伊公路相通,沿乌伊公路向东至伊宁市,向西经清水河可至霍城和霍尔果斯口岸。
伊宁市有公路直通哈斯克斯坦的潘菲洛夫,伊宁市有民航班机通往乌鲁木齐,交通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
井田拐点坐标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3年2月7日颁发该矿井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证号:(新)MK安许证字【2013】203G1Y1;主要负责人:贾可珍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范围:煤炭开采有效期限:2013年2月7日~2015年12月18日第二节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山前丘陵地带,总体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950m—+750m之间,相对高差200m左右,地表起伏变化较大。
地表多被风成黄土及亚砂土覆盖,局部可见基岩出露。
该矿内无地表水系,仅有因大气降水形成的冲沟,界梁子沟位于矿区的西部,在每年6—8月份的雨季可形成短暂水流,平时无流水。
第三节气象、水文矿区为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来自西北部的干旱风和寒流多被北部的安达斯山所阻隔,从而使本区气候湿润,夏季不热,冬季不寒。
最高气温在7—8月份,一般为22.6—23.5℃,最高可达36.7℃。
最低气温多在12月至翌年元月,平均温度零下9.4℃,年平均气温7.2—10.8℃,相对湿度为50%—76%,年平均降水量428.1mm,年平均蒸发量为2361.8mm。
全年无霜期约114—189天,最大冻土深度达0.86—1.18m。
全年风力一般不大,大风期多集中在4至10月间,以偏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达24m/s。
】第四节地震1该区地震裂度为七度。
2主要自然灾害3根据地质报告,该矿井无大的自然灾害4现有水、电源情况生活及工业用水由伊宁市界梁子66团水站抽取地下水供应,运距约15km。
矿井供电电源可选择双回路,第一回路引自北山坡110变电站,以35Kv向矿井供电。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有效期2017年8月—2020年8月)
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八月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主编:岐晓轩
技术负责:李东
总工程师:郭景林
经理:张春燕
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八月
文字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4)
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4)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15)
第三节地形地貌 (17)
第四节气象、水文 (17)
第五节地震 (18)
第六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18)
第二章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20)
第三章地质概况 (26)
第一节地层 (26)
第二节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 (41)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41)
第二节区域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45)
第三节区域地下水强径流带展布规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47)
第一节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47)
第二节含水层 (48)
第三节隔水层 (51)
第四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52)
第五节矿井充水条件 (53)
第六节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64)
第七节矿井充水状况 (69)。
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矿的建设也越来越多。
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的意义1. 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是评价煤炭资源可采性、设计矿井采矿方式、保证矿井安全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2. 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能够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设计开采方案、保证开采安全提供依据。
3. 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中会涉及到煤炭储量、煤储层内部结构、构造特征等内容,对于发掘新的煤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的必要性1. 对于采煤区水文地质条件的了解煤炭资源的分布和储量的多少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而水文地质条件是整个地质条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了解采煤区水文地质条件,不仅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发现和矿床储量的评估,还有利于设计采矿方案和保证矿井的安全。
2. 对于煤层水文地质特点的分析煤炭在地球深处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地质构造、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因此在储存过程中的地质特征十分复杂。
煤层的产状、厚度、分布、构造、物质组成等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了解煤层中的自然条件、能源、煤层气等煤层资源的状况和分布规律。
3. 对于采矿的安全保障在煤炭的采矿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往往会对采矿工作带来许多不同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这些影响,可能会引起诸如煤层冒顶、煤层火灾等事件的发生,对采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三、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的内容1. 煤炭储量的估算这是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中最基本的一个内容。
通过对煤层内部结构、构造特征等因素的研究,可以对煤炭储量进行科学而合理的估算。
这是后续采煤、设计采矿方案等工作的基础。
2. 采矿厚度煤炭的采矿厚度是指采出的煤层高度,也就是恢复率。
采矿厚度的高低对煤矿的采矿数量和方案设计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中,关于采矿厚度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及类型总结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以及地面水与地质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领域,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
勘察水文地质是为了进一步掌握某个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为后续开展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围绕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和类型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1.地质勘查法这是最早最常用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样品分析,掌握该地区地质结构、构造变化、水文地质特征。
在勘察期间,可以研究旁边的山川地表,以及过往相关报告和文献,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2.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水文地球化学勘察法广泛应用于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
通过分析地下水体中所含有的有机元素、无机主要成分以及微量元素来判断水源的污染情况和水文地质结构。
在勘察过程中,通常进行采样、测试和分析,可以通过样品的各种指标来判断地下水的污染物来源和区域干扰特征。
3.物理勘查法物理勘查法是通过测定电阻率、底板位置、突出物位置等过程,分析地下不同材质的岩层、裂隙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的变化。
在勘察过程中,通常也会用到激光测距、地形测量等方法,有助于掌握地面形态、岩性以及地质型态。
4.遥感与环境探测法遥感和环境探测勘察技术是集土、地学、气象和遥感技术于一体的方法。
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多波段遥感技术分析影像分类和空间分布,有助于掌握地面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将地表不同区域的温度、色彩差异和细微的位移探测出来,从而确定区域内水文地质的分布情况。
二、水文地质勘察类型1.查阅文献资料库存历史地图、地层图、文献和报告,实地探察水源、山地、地下水文记录等等。
通过综合分析资料和现场勘察结果,可以建立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2.地质、地形、电磁波、重力、磁法等物理勘查这种物理勘探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电子和物理特性测量地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
可以预测地下水文构造、水下岩体属性、裂隙条件以及渗透性等相关技术内容。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鄂托克旗东亨煤矿2017年3月目录第一节井田概况 (1)一、交通位置 (1)二、地形地貌 (2)三、水文、气象 (2)四、地震及灾害地质 (3)五、矿井排水设施能力 (3)第二节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4)一、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 (4)二、矿区物探工作评述 (4)三、水文地质和防治水工作综合评述 (4)第三节地质特征 (8)一、地层 (8)二、构造 (12)三、含煤地层及含煤性 (14)四、煤层 (14)五、煤质 (17)第四节水文地质 (21)一、区域水文地质 (21)二、井田水文地质 (25)三、构造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27)四、古窑水文地质条件 (27)五、矿井涌水量 (28)第五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29)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29)二、矿井及周边小井分布状况 (29)第六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31)第七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附 (32)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东亨煤矿位于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矿区东部,即倾向勘探线9~11线之间,走向勘探线17线以东。
行政隶属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地点黑龙龟。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8′12″~106°59′50″;北纬:39°24′39″~39°25′25″。
井田位于棋盘井镇北西10km,东距鄂托克旗政府所在地(乌兰镇)108km,西距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31km,北距乌海市42km。
由煤矿到乌海市、鄂托克旗乌兰镇、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有公路和柏油路相通,距包兰线乌海西站45km,乌海西至拉僧庙、公乌素支线铁路从井田西部通过,距公乌素站12km,距拉僧庙站21km,距拉什仲庙站19km,有海渤湾至拉僧庙,鄂托克旗至东胜公路(109国道)经过井田,货运繁忙。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二、地形地貌东亨煤矿位于白云乌素勘查区东部,总体地势东高西低,起伏不平,东北部相对较为平缓。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提交单位:编制单位:单位负责:总工程师:审核:报告主编:提交日期:二零二零年十月目录1矿井及井田概况 (1)1.1 基本情况 (1)1.2 位置和交通 (2)1.3 地形地貌 (6)1.4 气象和水文 (6)1.5 地震 (7)1.6 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7)2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9)2.1 各阶段地质勘查 (9)2.2 专门水文地质工作 (11)2.3 地震等物探工作 (12)2.4 以往工作质量评述 (16)2.5 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23)2.6 煤矿地质工作质量评述 (23)3 地质概况 (24)3.1 地层 (24)3.2 煤层 (29)3.3 构造 (30)3.4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 (36)4 区域水文地质 (37)4.1 区域水文地质单元 (37)4.2 区域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38)4.3 区域隔水层 (41)4.4 补给、迳流和排泄 (41)5 矿井水文地质 (43)5.1 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43)5.2 主要含水层特征 (43)5.3 主要隔水层特征 (49)5.4 矿井充水条件 (50)5.5 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情况 (57)5.6 矿井充水状况 (60)6 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66)6.1 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评价 (66)6.2 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69)7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73)7.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73)7.2 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74)附图目录前言2014年8月由陕西元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陕西元宝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三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的要求,2017年4月陕西元宝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徐州大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新修编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露天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提纲
1矿井概况
1.1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
1.2自然地理
1.3防排水系统情况
2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3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4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4.1煤矿地形是否有利于地表水自然排泄
4.2露天煤矿有没有地表水体,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没有水力联系
4.3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及对露天煤矿的充水作用
4.4煤层上部松散含水层发育情况、开采煤层相关的含水层发育情况:疏干难易程度
4.5边坡软弱岩层发育情况。
地表水、地下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5矿坑涌水量的构成分析,主要出水点位置、水量及处理情况;
煤矿排水情况叙述,根据矿坑排水情况分析主要及次要因素,统计分析矿坑最大排水量和正常排水量。
不同水平年的降雨径流量分析。
6煤矿未来3年采剥和防治水规划,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7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结果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8附图
8. 1综合水文地质图;
8.2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8.3水文地质剖面图;
8.4充水性图;
8.5矿坑涌水量与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8.6工程地质平面图
8.7工程地质断面图
9附表
9. 1地质钻孔综合成果表
9.2水文地质钻孔成果表
9.3不同充水水源的水质分析成果表 9.4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 9.5矿坑排水量观测成果表
9.6降水量观测记录表
9.7岩石物理力学强度指标成果表
9.8边坡岩移监测成果表。
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在参考上述各种矿井(床)水文地质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本规定提出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类的原则和要求如下:(1)分类以矿井防治水工作为目的,考虑与矿井地质勘探工作相结合。
(2)分类要全面考虑矿井充水诸因素的影响,要突出其中主要因素的作用。
(3)分类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映近年来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在防治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力求简单明了,便于实际应用。
(4)本类型划分所考虑的各种因素(指标)具有同等地位,并且为了煤矿生产安全,类型划分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例如,根据矿井及其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某矿井应为极复杂类型,但其它指标均未达到极复杂类型要求,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将该矿井定为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类型矿井;同理,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突水量Q3,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5)同一井田内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例如,华北型煤田,开采上组煤时,矿井可能是水文地质简单或中等类型的,而开采下组煤层则可能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依据根据我国的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依据如下:(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其中包括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和单位涌水量。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也就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含水层。
例如,在华北型煤田中开采上组煤层时可能主要是顶板砂岩含水层,而在开采太原组底部煤层时可能是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和顶板薄层灰岩含水层。
单位涌水量q是反映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的重要指标,q的取值应以井田内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关于单位涌水量q ,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根据抽水试验资料得到。
按钻孔单位涌水量(q),含水层富水性分为以下4级:①弱富水性:q≤0.1 L/(s·m);②中等富水性:0.1 L/(s·m)<q≤1.0 L/(s·m);③强富水性:1.0 L/(s·m)<q≤5.0 L/(s·m);④极强富水性:q>5.0 L/(s·m)。
⽔⽂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兴旺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010年5⽉兴旺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然地理等情况:1、矿井位置矿区位于兴仁县县城北,直距约15km,距下⼭镇约4公⾥,有公路与兴仁⾄睛隆的主⼲公路相接,新建的兴仁县西北交通环线从矿区经过,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0′32″-105°11′51″,北纬25°33′32″-25°34′18″。
2、矿井范围兴旺煤矿采矿许可范围由20个拐点构成不规则多边形,⾯积1.8756km2,矿界煤层⾛向长约2.2km,煤层倾斜宽约0.9km。
开采标⾼+1625-+1200m,设计⽣产规模15万吨/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2008年4⽉⾄2018年4⽉。
采矿权拐点坐标及最低开采标⾼见下表兴旺煤矿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3、矿井四邻关系⑴、兴仁县下⼭镇兴旺煤矿原属整合矿井,共四家矿井参加整合(如下图所⽰)。
兴旺煤矿(整合后)矿区与整合原矿井矿区关系图注:图中最外部矿界为整合后新的兴旺煤矿矿区范围⑵、兴旺煤矿与四邻矿井的关系(如下图所⽰)4、矿井⾃然地理⑴、地形地貌⼯作区属⾼原中⼭地形,地处新寨河与⼤桥河分⽔岭地带,总体上呈中部⾼四周低的斜坡地形,中部的飞仙关组、长兴-⼤隆组形成陡坡地形。
区内最⾼处位于矿区东部⼤尖⼭,海拔标⾼1818.0⽶,最低处位于调查区北部⼚头,海拔标⾼1430.0⽶,相对⾼差约388⽶。
地形起伏较⼤,坡脚地形相对平缓。
矿区为中⾼⼭侵蚀地貌,地表冲沟发育,中部为砂页岩侵蚀陡坡,岩⽯风化程度⾼,植被不发育;四周地表坡度较缓,主要为残坡积物、冲积物。
各煤矿及村庄主要分布在陡坡向沟⾕过渡的相对平缓地带。
⑵、河流、⽔体由于地形地貌因素,降⽔形成后坡⾯迅速汇流形成⼭⾕溪沟,勘查区内地表⽔主要为其南侧径流⾄猪场坝⽽流⼊落⽔洞的⼀条⼩溪流,其流量约为100L/s,在落⽔洞流⼊标⾼为1317m,为勘查区最低侵蚀基准⾯。
前言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掌握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水害,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严格科学管理,以适应煤炭生产进展的需要。
2009年8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规定第十二条要求各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形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目的是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肯定水文地质类型,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水综合治理办法,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本次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依据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借鉴《松树镇煤矿地质勘探报告》、《矿井水害评价报告》及其它有关图纸资料。
按照核实的资料和矿井的实际情形,编制了《江源区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第一章矿井概述及井田概况第一节矿井自然概况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松树镇火车站约,行政区隶属于白山市江源区松树镇所管辖。
地理坐标北纬42°07′58″,东经126°30′01″。
第二节矿井概况及邻井关系一、矿井概况井田平均走向长约,平均倾斜长,面积,企业隶属于白山市江源区。
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万吨/年,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地质储量243万吨,煤质牌号为无烟煤、瘦煤。
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
二、矿井开拓方式、主井提升方式、采煤方式、通风方式、供电方式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片盘式开拓。
主提升为串车提升,现生产标高为+413m,有两个掘进面,和一个回采工作面,采用壁式采煤方式,各井口地面标高:主井+738m,副井。
采煤方式为壁式炮采落煤方式。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
供电电源主线由松树镇变电所沿青松线引入高压10kV,备用线沿青桦线高压10kV进入变电所,经地面变电所供给井下双回路供电。
3、邻井关系矿井相邻关系西北侧为江源区大成煤矿,北侧为通化矿业集团松树煤矿,东南侧为江源区鑫达煤矿,南侧为原松树煤矿一井,现已关闭。
矿井周边环境临近地方矿井没有矿界重叠现象,其开采最低标高为+200m,该矿现有生产水平为+420m,周边矿井不会对该矿井造成影响。
第三节气象水文1、气候本区属亚寒带中等温度季节性冻结气候区,夏日温热多雨,冬季漫长酷寒,气温转变较大。
全年绝对最高气温36.5°C,最低气温-40°C,年平均降水量800~1200毫米,大多集中在7、8、9月份。
冻土层厚度一般在1.6米,冻结期为11月~翌年4月。
平均积雪厚度30-50mm,季节风明显,冬季多西北风,夏日多西南风,最大风力6级,一般3—4级,最大风速20—25m/s。
区内未发生过地震,地震裂度为6级。
二、水系(1)、地表水:矿区地表多为高山,白山市江源区神龙矿业集团松树矿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矿区位于本地侵蚀基准面以下,整个矿床集水条件依托上覆二迭系砂岩及侏罗系基底砾岩,奥陶系灰岩直接同意大气降水补给。
因本地域受地面水系侵蚀下较严峻,矿区内沟谷发育,大气降水极易形成地表径流而排泄,虽然井田受水面积大,终因受地形影响大部份大气降水不能直接补给矿井。
(2)、井泉水矿区范围内,无大的井泉,矿区范围内位于山区居住的分散居民,冬季饮用水都需外进。
(3)、老窑情形在开采进程中,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为与该井相连的原松树煤矿一井右九巷内有积水,但能够在其周围成立水文测水站,随时对其能够观测,随着开采进程,随采随排,对该井不会造成影响。
第四节矿井排水每一个生产水平都设有水仓,各水生平产用水及矿井涌水排至水仓,水仓内的水通过水泵和管路排至地面。
第二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由于该矿井位于通化矿业集团公司松树矿的北侧,与之相邻,所以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与之相似,故本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功效都参照1984年7月,通化矿务局松树镇煤矿按照矿务局补充勘探和生产实践资料,编制的《松树镇煤矿一、二井修改地质报告》,和2007年编制的《通化矿业集团公司松树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第三章地质概况第一节矿区地质概述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位于中朝准地台(Ⅰ)辽东台隆(Ⅱ)太子河~浑江断褶束(Ⅲ)浑江坳陷(Ⅳ)松湾煤田(Ⅴ)东部松树镇向斜(Ⅵ)的南翼。
一、 井田地层井田内地层自煤系基底奥陶系起始,自下而上别离有: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02m );石炭系本溪组(C 2b )、太原组(C 3t );二叠系山西组(P 1s )、下石盒子组(P 1x ),上石盒子组(P 2s ),石千峰组(P 2sh )和新生界第四纪(Q 4)等。
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系太原组(C 3t )和下二叠系山西组(P 2s )。
以上含煤地层含煤6层,煤系总厚度20~80m ,现将区内地层由下到上简介如下:一、石炭系本溪组本统岩层不整合于中奥陶纪马家沟灰岩之上。
上部以灰黑色至深灰色面岩为主,夹灰色或灰褐色细—粗粒砂岩及灰色页岩,并夹有灰黑色石灰岩四层及薄煤数层。
中部为灰色砂岩和页岩互层,下部为灰色砂岩,局部为砂质砾岩,有时变成砾岩,砾石以石英岩砾为主,胶结物为矿质及砂质,坚硬,砾石呈浑圆状,大者如拳头,小者如栗。
在奥陶纪灰岩面上偶而有薄层赤铁矿,该统厚150~300m 。
在石灰岩及其上部页岩中有海百合茎,石燕等化石。
灰岩厚~1.0m ,是本统的标志层,为海陆交彼此,上部岩性及厚度转变不大,下部转变较大。
二、石炭二迭系含煤系地层本含煤地层由石炭系太原组和二迭系山西组组成,其上部为灰色砂岩,页岩,黑灰色页岩及煤层为主,主要可采煤层集中在上部山西组内。
下部太原组以灰色细砂岩,灰黑色粉砂岩及页岩为主,不含可采煤层,与下伏本溪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该组页岩中含有羊齿、鳞木、科达木等化石,本含煤地层厚度约为42~114m,平均70m。
3、二迭系本统岩层总厚200~569m,上部为赤紫色细砂岩至粗砂岩,夹薄层灰紫色、灰黑色页岩。
中部以赤紫色与灰色中粒砂岩为主,下部灰绿色厚层粗粒砂岩,分选不好,常含1~4m大的砾石,集中于底部组成砂砾岩,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其中常含黄铁矿之球状及不规则状结核,该砂岩厚13~18m,一般15m,厚度稳固,为煤系上部之标志层。
该统平行不整合于太原组之上,为陆沉积。
4、侏罗系:杂色凝灰岩系:为浓绿色之凝灰岩,其下部为紫红色至杂色厚层页岩及砂岩页岩,最下部夹有薄层砾岩数层,砾石以石英为主,泥质胶结,不整合于古生代地层之上,谨见于煤粒子区。
砾岩组:为杂色砾岩,砾石以涡卷灰岩、灰岩、石英岩、花岗岩、杂色岩、页岩等为主,径大者4m,小者1~2cm,呈串浑圆状,为砂质胶结。
厚50~450m,接触在杂色凝灰岩之上。
五、白垩系由安山质集块岩,安山质凝灰岩,灰绿色钠长石斑岩组成。
散布于矿区北部及东部,以不整合关系覆盖于中生界,古生界各地层之上,厚60~500m 。
六、第三系船底山组黑灰色橄榄玄武岩,散布在矿区东部小营子的东部地带,其时期属于中新世,为喜马拉骓山运动产物,厚20~100m ,覆盖于各时期地层之上。
7、第四系上部为近代冲积层,由砂土及砾石组成,厚1~16m ,散布于河流两旁及沟谷中。
下部为流砂及砾石互层,其中夹20cm 泥炭层,共厚5m ,散布于汤河两岸之阶地之上。
二、 井田地质构造此区整体表现为单斜构造,区内褶皱宽缓,煤层走向弯曲不大,岩浆岩活动频繁,而且多伴生断层落差。
地层走向、倾角的转变:暗主、付井筒以西地层走向大致在90°—110°之间;暗主、付井筒以东地层走向大致在110°—135°之间。
矿井内地层倾角没有太大的转变一般在7°—15°之间,平均9°。
断层与岩浆岩墙带:全区共有落差大的主要断层有4条,散布在井田内部,别离为R 3、、R 4、R 5、R 6断层,在井田北部有断层为F 4断层,为井田的北部边界。
而且这些断层多伴有火成岩墙。
主要断层与岩浆岩墙带绞在一路很难分开,为了方便一路叙述。
火成岩伴有断层以R命名编号,落差小的断层用r来命名编号;无岩浆岩墙带伴随的落差超过30m以上的断层以F命名编号。
走向N30°~70°E断层与岩墙带断层:经松树煤矿原一井左七、左八、右八巷揭露证明,R3落差0~7m,主要表现为紧密的岩墙群。
地表亦由11~五、12~2等探槽控制。
R断层:见于左七、左八、左九巷,落差约为6—17m,与4其相伴随的岩墙有6—7条,地表见于11—六、SS1五、11—7等槽探和若干地址中。
断层:落差0—10m,伴随岩墙带,井下见于左七、左八、R5左九巷,地表见于19—47、20—4、20—六、20—八、20—9等探槽和数个圆井中。
断层:落差50—90m,由几个小断层相伴组成断层带,井R6下由左九巷控制,使二层煤的岩床顶板与二迭纪赤色岩系接触,西部跃进井的+600大巷也已见到,但断层面反向倾斜。
地表见于9—一、20—3号探槽和数个圆井中,紧随断层的是大量岩墙,69—11号孔见岩墙35条,深部控制此断层的有69—1一、83—4号等钻孔。
东西走向断层:F4断层:落差100m左右,推断为向南倾斜的高角度正断层,走向东西,由R6断层开始向东延伸到水洞沟深部勘探区的东部边界。
控制此断层的有83—1号钻孔,见有断层带,1号层煤上部煤系地层缺失,该断层北侧由松树煤矿二井内钻孔83—六、83—10号、52号孔与南侧82—一、83—1六、43号孔见煤标高出现了反常,北侧标高却高于南侧约100m,由于此断层的推出,便取消了原报告推断的二井深部向斜构造形态。
三、岩浆岩此区岩浆活动的特点,在浅部表现强烈,在深部表现微弱,侵入形式一般为岩床和岩墙。
一、岩床活动在煤层中岩床活动在R2断层以西与R6断层之间的上部区域,由浅部向深部遂惭远离煤层,侵入中生代侏罗纪砾岩上之岩床归并。
岩床侵入于煤层上部,厚度一般20—30m,在松树矿矿界内Ⅴ勘探线周围离开煤层。
受岩床影响,煤层变质为无烟煤和瘦煤,煤层和岩床接触部份已经焦化。
二、岩墙活动岩墙活动规模庞大散布于整个井田范围内,和断层伴生的R 3—R6火成岩墙,它们都呈大约N60°~70°E的方向延伸,单体岩墙厚度2—5m的占多数,所有的岩墙都已由生产巷道控制与地表探井控制。
3、变质作用井田范围内煤层存在2种变质作用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地温地压作用下的区域变质和岩浆岩墙与岩浆岩床与煤层直接接触的接触变质一路叠加作用类型。
该作用类型主要发生在东部井田断层上盘浅部区域。
特点是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边界以西与R6上,由于岩床与岩墙侵入煤层,使煤层变质程度大大提高,变质为无烟煤,煤层和岩床接触部份已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