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现场监督检查表【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20.31 KB
- 文档页数:3
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记录表检查单位经营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检查项目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备注许可管理1食品经营许可证合法有效,经营场所、主体业态、经营项目等事项与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致。
□是□否信息公示2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
□是□否3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公示的时间、位置等符合要求。
□是□否4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量化等级标识。
□是□否制度管理*5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安全自查、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召回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是□否*6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是□否人员管理*7主要负责人知晓食品安全责任,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是□否*8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
□是□否9具有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记录。
□是□否10从业人员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双手清洁,保持个人卫生。
□是□否环境卫生11食品经营场所保持清洁、卫生。
□是□否12烹饪场所配置排风设备,定期清洁。
□是□否13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是□否14卫生间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
□是□否原料控制*15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其他合格证明,企业如实记录有关信息并保存相关凭证。
□是□否16原料外包装标识符合要求,按照外包装标识的条件和要求规范贮存,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是□否17食品添加剂由专人负责保管、领用、登记,并有相关记录。
□是□否加工制作过程18食品原料、半成品与成品在盛放、贮存时相互分开。
□是□否19食品制作设施设备及加工工具、容器等具有显著标识,按标识区分使用。
□是□否20专间内由明确的专人进行操作,使用专用的加工工具。
□是□否21食品留样符合规范。
□是□否22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配送食品的标识、储存、运输等符合要求。
□是□否23有毒有害物质不得与食品一同贮存、运输。
□是□否24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使用。
表1-3 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被检查单位:地址:
检查人员及执法证编号:1、 2. 检查时间:年月日
检查地点:
告知事项:
我们是监督检查人员,现出示执法证件。
我们依法对你(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请予配合。
依照法律规定,监督检查人员少于两人或者所出示的执法证与其身份不符的,你(单位)有权拒绝检查;对
于监督检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你(单位)有权申请回避:(1)系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2)与本人
或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3)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
问:你(单位)是否申请回避?
答:
被检查单位签字:检查人员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重点项(*) 7项,一般项23项,共30项
其他需要整改的情况:
说明:1.表中*号项目为重点项,其他项目为一般项。
每次检查的重点项应不少于3项,一般项应不少于7项。
2.检查结果判定方法:①符合:未发现检查的重点项和一般项存在问题;②基本符合:发现检查的重点项存在1项及以下不
合格且70%≤一般项合格率<100%;③不符合:发现检查的重点项存在2项及以上不合格,或一般项合格率<70%。
3.当次检查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应列入下次检查必查项目。
4.存在合理缺项时,一般项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为:合格项目数/(检查的项目数-合理缺项的项目数)×100%。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大中型餐饮服务日常检查记录表
说明:
1. 本检查内容分为关键项(序号带▲)、重点项(序号带■)和一般项(序号带・)。
2. 结果评定符合要求打,不符合要求打“X” ,缺项不予评定打“―”。
有细化项目、结果评定为不符合要求的,除了在该项目“结果评定”栏打“X”夕卜,还应在不符合要求的细化项目前的“口”内打“X” ,对符合要求的或缺项的细化项目,可不标识。
3. 依据现场检查情况,在“处理结论”栏对应的“口”内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4. 该表一式两份,一份当场交相对人留存,一份由执法机关存档备案。
餐饮业现场检查表第1页清洁区向清洁区过度,避免造成生熟交叉污染。
3.生、熟食品是否分开存放,无交叉污染。
4. 餐饮加工场所是否备有密封式的垃圾桶和设置密闭的废弃物盛放容器,并按有关管理规定管理废弃食用油脂。
加工间内未有乱丢废弃物、污水等现象。
5.卫生间的门口是否与食品加工间不直接相通和直队加工间。
6.厕所是否立为水冲式并设有洗手设施或外设厕所。
四、制度1.是否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1)是否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及各岗位人员职责;2)是否建立OPRP、PRP文件3)是否建立餐具用具消毒管理制度、室内通风消毒管理制度;4)是否建立岗位卫生制度、从业人员卫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制度5)是否建立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应急处理预案等6)是否建立采购物品索证制度、卫生验收制度和购销台帐制度;7)是否建立库房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如亚硝酸盐);8)是否建立配餐管理制度、裱花制作管理制度、烧烤制作管理制度、凉菜制作管理制度、面食制作管理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粗加工管理制度等。
9)是否建立卫生检查制度、餐厅卫生管理制度、五、人员1.是否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机构,配有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2.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健康证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的证明。
3.从业人员是否做到勤洗手、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4.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加工和销售人员是否穿戴工作服、帽、口罩和手上岗和使用专用的销售工具。
六、加工间要求(一)粗加工间1.是否设有肉类原料及包括水产品粗加工间,并有明显标志。
2.是否设有蔬菜原料洗涤间或洗涤池并设有明显标志。
3.加工肉类或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与蔬菜是否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二)烹调间1.是否使用燃油、燃气灶具;如使用烧火炉必须使用隔墙烧火炉灶。
避免粉尘污染加工的食品2.是否安装排气罩,大小与灶台相适应,且运行良好,排烟排气通畅。
3.是否设有配料操作台,面积与烹调场所相适应,且放置的位置合理,符合烹调加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