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施工技术0-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948.50 KB
- 文档页数:3
《制冷空调工程施工》课程标准1《制冷空调工程施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制冷空调工程施工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制冷空调工程施工是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制冷设备安装、维修方向课程,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专门化方向的系统操作基本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强化实训、实操,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制冷空调工程施工为主线,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制冷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化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80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制冷空调工程施工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制冷设备安装、维修职业资格证书中考证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发展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识别与连接制冷空调工程制冷系统和电气线路。
第一章绪论1.11.空气调节:实现对某一房间或空间的温度、湿度、空气的流动速度、洁净度进行调节与控制,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
简称空调。
2.制冷技术:它是研究低温的产生和应用,以及物质在低温条件下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机理变化等方面的科学技术。
3.天然冷源:自然界中存在的低温物质,如深井水、天然冰。
4.人工制冷:借助一种“专门装置”,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迫使热量从温度比较低的被冷却物体(或环境)向温度比较高的周围环境(或物体)转移。
5.制冷分类:普通制冷:>-120℃深度制冷:-120℃~20K(-253℃)低温和超低温:<20K6.普通制冷分为:高温区+5℃~50℃主要空气调节和热泵设备低温区<-100℃主要用于气体液化、低温物理、超导和宇航研究中温区-100℃~+5℃主要用于食品冻结和冷藏,化工和机械生产工艺的冷却过程和冷藏运。
1.21.制冷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2.制冷方法:相变制冷(溶解、汽化、升华)、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温差电制冷(热电制冷)3.溶解常用于冷却房间或冷藏食品;汽化:蒸汽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用的此原理,还有低温外科手术;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医疗中。
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可用于飞机机仓里。
4.焦耳-汤姆逊效应:实际气体焓值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所以实际气体绝热节流后的温度将发生变化。
至于温度升高还是降低与气体初始状态有关。
第二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2.11.制冷原理:利用液体蒸发吸收热量而完成制冷。
2.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基本系统: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膨胀阀)3.蒸发器①里面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一个等压沸腾过程。
②蒸发压力:蒸发器制冷剂沸腾时的压力。
③蒸发温度:相对应的饱和温度。
(沸点)4.压缩机:从蒸发器中抽吸出蒸发的制冷剂蒸汽并进行压缩的设备。
功能:①从蒸发器抽吸出蒸发的制冷剂蒸汽,以维持蒸发器一定的蒸发压力,同时也就维持了一定的蒸发温度。
②将吸入的蒸汽进行压缩,或者说将蒸汽的压力提高,以便在较高的温度下将蒸汽冷却并凝结成液体,制冷剂得以循环使用。
《制冷空调工程施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制冷空调工程施工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制冷空调工程施工是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制冷设备安装、维修方向课程,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专门化方向的系统操作基本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强化实训、实操,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制冷空调工程施工为主线,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制冷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化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80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制冷空调工程施工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制冷设备安装、维修职业资格证书中考证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发展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识别与连接制冷空调工程制冷系统和电气线路。
探讨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施工技术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用、公共建筑、新兴工业的发展,空调系统在各类建筑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空调冷冻机房制冷及设备的安装施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制冷设备;冷水机组;安装;施工技术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空调建筑越来越多。
工程中常用的制冷设备以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形式较多,压缩式制冷机组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四大部件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有活塞式冷水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和螺杆式冷水机组等。
随之引起的安装、调试及设备质量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同时建筑工程中各专业交叉作业的影响较大,空调专业又属于配套专业,在施工中经常不被重视,其质量问题常到工程投入使用后才被发现,出现问题后又会影响使用,甚至出现安全事故,造成返修现象比较多。
空调冷冻系统的能耗由冷水机组耗及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冷冻水泵的电耗构成。
如果冷冻系统各个末端用户的冷量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性能,那么冷水机组的产冷量必须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调节。
1.建筑工程空调安装的特点建筑工程空调安装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随建筑功能、规模的不同,系统所包含的子分部各不相同。
而且其建筑空调工程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涵盖了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检测手段特殊。
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复杂。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空调安装包括送排水、防排烟、空调风、空调水、制冷设备、除尘、净化等系统。
(2)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3)泵、风机等动设备安装量大,对装配与检测技术要求高。
(4)控制系统的不断更新使工程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5)管理协调对象多,专业分工细。
(6)检测与调试复杂。
2.冷水机组的安装2.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1.1设备基础核对冷水机组安装前应根据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定,对设备基础进行核对,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同时做好设备开箱检验工作等,为保证设备安装创造条件。
第1篇一、制冷施工工程概述制冷施工工程是指对制冷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试运行和验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设计阶段: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合理的制冷系统方案,包括制冷设备的选型、系统布局、管道走向等。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制冷设备、管道、阀门、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等所需材料。
3. 安装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制冷设备的安装,包括设备就位、管道连接、阀门安装、电气接线等。
4. 调试与试运行:完成安装后,对制冷系统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
5. 验收:对制冷系统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二、制冷施工工程要点1.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具备制冷技术专业知识,持有相关证书,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的制冷设备、管道、阀门等材料,确保系统性能。
3.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施工顺序、质量控制点等。
4. 安装精度:确保制冷设备、管道、阀门等安装精度,减少泄漏和能耗。
5. 保温隔热:对制冷系统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
6. 电气接线:严格按照电气接线规范进行接线,确保电气安全。
7. 系统调试: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制冷系统正常运行。
8. 验收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确保制冷系统满足使用要求。
三、制冷施工工程注意事项1. 施工安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施工协调:与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保持良好沟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环保要求:遵守国家环保政策,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等污染。
5. 文明施工:遵守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规定,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总之,制冷施工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
只有严格遵循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才能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稳定的制冷系统。
浅谈空调制冷系统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要点摘要:现阶段我国空调制冷系统的施工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是目前空调制冷系统的施工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制冷的效果,甚至会造成一些使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如何对空调制冷系统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提高空调安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能耗,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要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空调制冷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优化设计方案、改进措施以及管理工作要点。
关键词:空调制冷系统;注意事项;优化设计;管理要点空调制冷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紧密衔接每一个施工环节,配备专门的施工团队和监督人员,只有把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执行到位,才可以保证空调制冷系统施工的安全高效,并为空调制冷系统以后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
1.空调制冷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 在空调制冷系统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把空调施工与建筑结构施工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空调制冷系统的技术资料以及具体的施工条件灵活的选择安装方案,要把空调制冷系统的结构图、设计图等检查仔细后交给施工团队,做好空调制冷系统安装与整体建筑结构施工的配合。
1.2 根据整体建筑的结构图纸,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大型设备的运输路线,方便空调制冷机组的运输,同时把相应的注意事项、具体路线等整理成文本资料交给施工人员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运输的准备。
1.3 做好各施工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根据空调制冷系统的长度、宽度、重量等具体情况,结合施工现场的场地面积等因素,组织和安排好各个相关部门的准备工作。
1.4 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要记得预留空调管道的楼板洞和过墙洞;在安装手动阀门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到阀门的位置和手动开启的方向。
2.空调制冷系统施工的优化设计方案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能耗分析,从空调设备上进行合理的改动,可以在耗费较少改装费用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提升空调的系统性能,从而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8-04T09:40:07.208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3月第6期作者:郦石勇[导读] 暖通空调工程系统的制冷系统管道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郦石勇中杭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1121摘要:暖通空调工程系统的制冷系统管道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该系统是比较复杂的,施工难度较高,所以在安装时需要全面遵守设计方案,符合科学性、合理性的要求,对于设计原理有足够的了解,明确安装施工标准和要求,才能保证系统安装满足要求,达到运行功能的要求。
在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施工中,明确施工技术,保证安装顺利的进行,才能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效果,满足系统运行标准。
关键词:空调制冷;施工技术;管道;检验空调制冷系统安装中,对于管道设计与安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其主要特性就是空间小、部件数量多、连接点多,所以在安装中,必须保证制冷管道系统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管件、质量、安装标准逐一进行落实,从而保证管道质量合格的情况下,促进制冷系统使用寿命的延长。
基于此,全面落实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施工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设计的基本要求1.1制冷系统管道构件设计要求空调制冷系统管道设计中,明确各个部件的标准,比如管件型号、阀门规格,对于各个部件的材质、工作压力方面严格控制,达到设计标准要求。
在各个构件选购时,必须严格管理和控制,应有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明文件、第三方检测报告等,还要符合实际使用的要求。
在设计时,必须明确安装方式,制定出符合现场施工需要的安装技术标准和工艺方案,以确保安装运行效果符合要求,保证工程实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2氨制冷剂系统构件材料设计的选择要求铜、铜合金等材料是目前氨制冷剂设计中最不宜使用的,且管道内部不能进行镀锌处理,所以在系统设计中,对于焊接标准要求极为重要,各个焊缝必须通过射线进行内部检测,保证质量达到Ⅲ级及Ⅲ级以上,如果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现场无法进行射线检测,可以辅助使用超声波技术检验,此时质量应该达到Ⅱ级及Ⅱ级以上,这是质量的硬性标准,必须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