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打学京剧》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3
唱念做打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唱念做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唱念做打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唱念做打的基本技巧和特点。
(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体会和掌握这些技巧。
2、难点(1)唱念做打技巧的准确掌握和运用。
(2)如何让学生在表演中展现出戏曲的韵味和风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唱念做打的基本概念、技巧和特点。
2、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唱念做打的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唱念做打的技巧。
4、欣赏法:观看优秀的戏曲表演片段,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经典的戏曲片段,如京剧《霸王别姬》,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
(2)提问学生对戏曲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思考戏曲表演中的元素。
2、讲解唱念做打的概念(1)唱:向学生介绍戏曲中的唱腔,包括旋律、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的特点。
讲解不同剧种的唱腔风格,如京剧的西皮、二黄,昆曲的水磨腔等。
(2)念:解释念白在戏曲中的作用,如推动剧情、表现人物性格等。
让学生了解念白的韵律和节奏,以及与日常口语的区别。
(3)做:讲述做指的是戏曲中的舞蹈化动作,包括身段、手势、眼神等。
通过实例展示各种动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4)打:介绍戏曲中的武打动作,如把子功、毯子功等。
强调打的技巧和安全性。
3、唱的教学(1)发声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如音阶练习、气息控制等。
(2)选段教学:选择一段简单的戏曲唱段,如京剧《苏三起解》中的片段,逐句教学生演唱,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4、念的教学(1)念白练习:让学生练习一些简单的念白,如诗词、台词等,注重语调、语速和韵律的把握。
(2)情境模拟: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念白创作和表演,锻炼他们的语言表现力。
5、做的教学(1)身段基础:教授学生基本的身段动作,如站、坐、走、转身等,强调姿势的优美和规范。
唱念做打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曲中唱念做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唱念做打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唱念做打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唱念做打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唱的韵味和念白的节奏。
(2)帮助学生协调身体动作,展现做打的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唱念做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
2、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唱念做打的动作和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
3、练习法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4、欣赏法观看经典戏曲片段,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经典的戏曲片段,如京剧《霸王别姬》,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戏曲表演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思考戏曲表演中的元素。
2、知识讲解(1)唱介绍唱在戏曲中的地位和作用。
讲解不同戏曲剧种的唱腔特点,如京剧的西皮、二黄,昆曲的水磨腔等。
强调唱的发声方法、气息运用和情感表达。
(2)念解释念白的概念和种类,如韵白、京白等。
分析念白的节奏、语调、重音等要点。
让学生模仿简单的念白片段,感受其魅力。
(3)做阐述做的含义,即表演中的动作和表情。
举例说明各种角色的动作特点,如旦角的优雅、武生的刚健。
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动作练习,如手势、眼神。
(4)打说明打的范畴,包括武术、舞蹈等元素。
展示一些常见的打斗动作和套路。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进行简单的打斗动作模仿。
3、欣赏与分析(1)再次播放经典戏曲片段,让学生关注其中的唱念做打表现。
(2)引导学生分析演员在唱念做打方面的精彩之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实践练习(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练习唱、念、做、打中的一项。
(2)综合练习每个小组轮流展示练习成果,然后进行综合练习,将唱念做打融合在一起。
5、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唱念做打的知识和技巧。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唱念做打”学京剧—以京剧选段《卖水》中的“花旦”为例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乡村组12号选手刘星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唱念做打”学京剧》。
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中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的拓展部分,通过上节课对《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学习,学生对京剧的发展及其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
因此,本节内容我选取以京剧选段《卖水》为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旦角”的分类和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对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进行学习和展示。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京剧“旦角”的分类及其特点,进而学习京剧“旦角”的表演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和体验京剧《卖水》,引导学生学习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京剧“旦角”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和学习国之瑰宝——京剧,以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
3.教学重难点: 学习京剧中“旦角”的四大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接下来,我将简要地向各位展示我设计的教学环节:环节一:导入(5分钟)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将给学生展示一段动作,请学生说出动作的名称(整装、开门、梳头、戴花等动作),并辨别这些动作经常在京剧的哪个行当中常用?(旦角)环节二:走进旦角(10分钟)接下来,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旦角”的特点,我将播放一组幻灯片,逐一展示“旦角”的分类及其扮相特点。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旦角”的相关知识后,再播放一段关于“刀马旦”的打斗视频,并设计一个趣味性的知识抢答:1.视频中的演员属于京剧“旦角”的哪一类?(刀马旦)2.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哪些伴奏乐器?3.此视频中主要表现了哪一种表演形式?(打)(此环节,学生若回答不够完善的,老师可作出适当的点评和补充)我们的京剧艺术的表演形式除了“打”还有哪些表演形式呢?从而也引出京剧四大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由此进入学习花旦的“唱念做”环节。
环节三:学习花旦的“唱念做”(15分钟)首先,播放京剧大师刘长瑜的《卖水》视频(介绍《卖水》这个唱段的人物及其背景)。
唱念做打学京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引领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观察分析问题及实践表达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京剧,培养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并能够继续把京剧传承发扬下去。
【教学重点】:参与表演京剧的唱念做打,感受四大功夫。
【教学难点】:通过参与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2、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受京剧的魅力。
一、导入:1、老师给大家带来几段戏曲,大家仔细听他们是哪个地方的?什么剧种?范唱《花木兰》选段,《女驸马》选段,《红灯记》选段。
(以教师范唱经典名段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红灯记》引出京剧同学们知道哪些与京剧相关的知识?生:(“国粹”、行当、……)京剧行当中“净角”又称“花脸”。
(展示搜集的带脸谱的物品)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性格。
(简单了解脸谱常识)与脸谱相关的一首歌是什么?生……2、欣赏歌曲《唱脸谱》片段(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双重冲击,拉近与京剧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京剧的欲望。
)讨论:不同颜色的脸谱表示什么样的性格?要表现一个人物的性格,刻画一个人物的形象,仅靠脸谱就足够了么?对四大功夫进行选择:说学逗唱、唱念做打、望闻问切、吹拉弹唱引出课题《唱念做打》【通过教师对不同戏曲片段的范唱,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并通过《唱脸谱》的欣赏简单认识一下脸谱,最后引出课题,在导入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做、念、唱、打1、“做”(表演)【1】欣赏《拾玉镯》“喂鸡”片段师:片中表演是采用的哪种表演形式?和生活中相比,有何特点?讨论后总结:属于“做”功,京剧表演动作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和动作。
京剧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方式。
“唱、念、做、打学京剧”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覃少凤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7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梨园风采》中唱、念、做、打学京剧这一内容为例,论述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取体验式教学的策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京剧的趣味,从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玩中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京剧教学教学设计反思【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78-02[设计理念]这节课在设计上采取体验式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和参与的态度;采用音乐欣赏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创作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京剧;教师引出问题之后,让学生探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中探索新知。
[教学内容]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风采》第1课时。
[学情与教材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而且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京剧又是一个比较生疏、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毕竟多数学生对京剧这一剧种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有限的。
根据这样的特点,教师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京剧的“唱”“念”“做”“打”。
《梨园风采》这一单元以国粹京剧作为主要内容,结合京剧的经典的传统唱段、现代唱段的作品,简单明了地呈现京剧艺术的概貌。
京剧,形成于北京,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宏,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为一体,通过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
唱念做打学京剧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唱念做打学京剧课时:二课时课型:欣赏课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京调》音乐走进教室。
二、导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
它也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
有个美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
”有一位老华侨,在太平洋彼岸的一个大都市迷失了路途,正在他彷徨迷惘之际,突然听到从附近的一个大楼中传出京胡的声音,老华侨欣喜得热泪盈眶……所以有人说,一位无产者可以凭借着《国际歌》找到自己的同志,那么,我们中国人凭借着京剧的曲调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
真是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宫商唱皮黄。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京剧,不知道自己的民族国粹。
甚至妄自菲薄,就不对了。
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国宝——我们的京剧艺术。
三、介绍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唱念做打学京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引领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观察分析问题及实践表达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京剧,培养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并能够继续把京剧传承发扬下去。
【教学重点】:参与表演京剧的唱念做打,感受四大功夫。
【教学难点】:通过参与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2、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受京剧的魅力。
一、导入:1、老师给大家带来几段戏曲,大家仔细听他们是哪个地方的?什么剧种?范唱《花木兰》选段,《女驸马》选段,《红灯记》选段。
(以教师范唱经典名段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红灯记》引出京剧同学们知道哪些与京剧相关的知识?生:(“国粹”、行当、……)京剧行当中“净角”又称“花脸”。
(展示搜集的带脸谱的物品)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性格。
(简单了解脸谱常识)与脸谱相关的一首歌是什么?生……2、欣赏歌曲《唱脸谱》片段(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双重冲击,拉近与京剧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京剧的欲望。
)讨论:不同颜色的脸谱表示什么样的性格?要表现一个人物的性格,刻画一个人物的形象,仅靠脸谱就足够了么?对四大功夫进行选择:说学逗唱、唱念做打、望闻问切、吹拉弹唱引出课题《唱念做打》【通过教师对不同戏曲片段的范唱,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并通过《唱脸谱》的欣赏简单认识一下脸谱,最后引出课题,在导入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做、念、唱、打1、“做”(表演)【1】欣赏《拾玉镯》“喂鸡”片段师:片中表演是采用的哪种表演形式?和生活中相比,有何特点?讨论后总结:属于“做”功,京剧表演动作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和动作。
京剧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方式。
六年级音乐知识与技能《唱念做打学京剧》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京剧的形成、四大行当、脸谱、表演艺术、产生喜爱京剧的情感。
通过学习,知道四大行当的基本功唱念做打,以及四大行当唱腔的区别。
教学重点:了解四大行当的基本功以及区别四大行当的唱腔。
教学难点:学习京剧行当的唱腔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师用京剧念白问好)师:“谁能说说老师今天的问候有什么不一样?”生答。
师:对了,今天老师又要和同学们一起再一次走进京剧。
多媒体出示课题——《走进京剧三》师:为什么说是三呢?那是因为我们在四年级和五年级都分别接触过京剧了,今天是我们第三次接触京剧,相信同学们对它都不陌生了对吧?那今天我想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四五年级的时候都学过哪些京剧的知识呢?生答。
师:看来同学们对京剧的知识了解得还真不少,今天我们还是首先来回顾一下京剧的四大行当怎么样?他们的扮相都很有特点吧?你觉得那个扮相让你觉得影响深刻?为什么?生答……还记得老师曾给你们唱过的那段戏歌——《说唱脸谱》吗?师清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不同的脸谱表现的不同的人物形象,更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那在京剧艺术中光靠脸谱来表现人物形象你觉得到位吗?(不到位)那京剧的表演还需要什么呢?还需要他的四大功夫。
有没有同学知道是哪四大功夫呢?(如果没有同学知道可适当提示:选择望闻问切?说学逗唱?唱念做打?),好了,今天老师就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唱念做打学京剧。
多媒体展示唱念做打学京剧首先,请同学们聆听一个小片段多媒体(拾玉镯当中玉娇和丑婆的念白)师:“这个片段展示了京剧当中的那个功夫呢?”生答:念师:“玉娇最后一句是怎么说的?”生模仿师:“京剧当中的念白和我们平时说话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
”师:“他们两人之间的念白一样吗?怎么不一样的?”生:……师:“在腔调上有什么不同呢?”生:……师:“其实啊这就是京剧当中的京白和韵白。
”板书:京白韵白师:“什么叫京白呢?简单的说,就是咱们能听得懂的,以北京话作为基准的。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使学生掌握京剧的唱念做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1. 京剧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京剧的唱念做基本功。
教学难点:1. 京剧唱念做基本功的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京剧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京剧唱念做基本功简介- 唱:京剧的唱腔分为西皮、二黄、反二黄等,要求吐字清晰、旋律优美。
- 念:京剧的念白具有音乐性,要求吐字清晰、节奏明快。
- 做:京剧的做功包括身段、手势、步法等,要求动作规范、表情生动。
- 打:京剧的打功包括武打、翻跌等,要求动作熟练、力道适中。
2. 唱念做基本功实践- 唱:教师示范唱腔,学生跟唱,注意吐字、旋律。
- 念:教师示范念白,学生跟念,注意节奏、音调。
- 做:教师示范身段、手势、步法,学生模仿,注意动作规范、表情生动。
- 打:教师示范武打动作,学生模仿,注意动作熟练、力道适中。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唱念做基本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京剧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引导学生回顾唱念做基本功的实践操作。
二、讲授新课1. 京剧唱念做基本功的技巧- 唱:注意呼吸、音准、节奏。
- 念:注意吐字、节奏、音调。
- 做:注意动作规范、表情生动。
- 打:注意动作熟练、力道适中。
2. 京剧唱念做基本功的应用- 以经典京剧选段为例,讲解唱念做基本功在京剧表演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唱念做基本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唱念做基本功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京剧艺术素养。
教京剧精品教案模板京剧艺术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京剧艺术》教材第四章《京剧表演艺术》第二节《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
详细内容包括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手法,以及它们在经典剧目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即唱、念、做、打。
2. 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手法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
3.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表演手法中的“做”和“打”。
教学重点:京剧表演手法的学习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播放设备、京剧表演道具。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京剧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表演的艺术手法。
2. 知识讲解:(1)介绍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
(2)讲解各种手法的特点和在京剧表演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视频中的京剧表演手法。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模仿视频中的表演手法。
4. 例题讲解:以《霸王别姬》为例,分析剧中角色的唱、念、做、打表演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手法进行表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红楼梦》中的角色表演,指出唱、念、做、打四种手法在剧中的运用。
(2)编写一个简短的京剧剧本,运用所学手法进行创作。
2. 答案:(1)角色表演分析:a. 唱:贾宝玉的《离恨天》唱段,表现了其对林黛玉的思念之情。
b. 念:贾母的念白,表现了其对家庭琐事的关心。
c. 做:王熙凤的动作表演,展示了其机智、狡猾的性格特点。
d. 打:贾琏与尤二姐的武打场面,展现了贾琏的勇猛和尤二姐的柔弱。
(2)剧本创作:【剧本名称】《梦醒时分》【角色】书生、小姐、丫鬟、老夫人【剧情简介】书生与小姐相爱,却因门第之别而不能在一起。
在梦醒时分,两人终成眷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
戏曲之唱念做打[共5篇]第一篇:戏曲之唱念做打中国戏曲之唱念做打(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戏曲的唱、念、做、打让学生初步了解戏曲的基本表现手段;通过鼓励学生学唱、学念、学做来增加感性认识,并锻炼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欣赏、表现、思考、评论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立体的音乐鉴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戏曲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拉近学生与戏曲这种民间、民族艺术的距离,引导学生渐成欣赏戏曲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表演手段,培养其欣赏戏曲的能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程序:一、组织教学播放戏曲音乐、先入为主、营造氛围二、导入:听:课前音乐问:什么音乐?——戏曲音乐。
导入课题:戏曲——戏曲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戏曲之唱念做打三、新课:1、唱我们一起来唱戏(互动)我们一起来看戏(欣赏)我们一起来评戏之唱(评论)引导归纳戏曲唱之特点(小结):语言、咬字2、念我们一起来听听我们一起来念念我们一起来评评戏之念引导归纳戏曲念之特点:韵白(节奏、旋律)、散白(生活化)3、做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一起来做做我们一起来评评戏之做引导归纳戏曲做之特点:舞蹈性、虚拟性、程式化4、打只作简单介绍分为兵器打,和徒手打,有着很强的程式化和舞蹈性,一招一式,丝丝入扣。
5、讨论并思考你喜欢戏曲吗?为什么?四、课堂小结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艺术的重要代表,它浓缩了我们社会、文化的很多方面,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当今社会文化和经济充分发展的时期,怎样找到现代和传统的最佳结合点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留一个课后思考题:戏曲——路在何方?回顾课堂要点(走字幕)。
五、下课教学反思:戏曲篇只安排了一节课时,一节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虑到中学生的注意特点,本节课选取了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点的戏曲的表演手段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的关注——接受戏曲,并对戏曲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初中音乐京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行当、表演动作的程式和京剧的伴奏乐器。
2.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体验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提高他们鉴赏京剧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京剧的基本知识。
2. 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1. 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
2. 京剧的伴奏乐器。
四、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学生听《京调》音乐走进教室。
2. 导入:介绍京剧的历史地位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a.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末、丑。
b. 京剧的表演动作程式:亮相、台步、手势等。
c. 京剧的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锣鼓等。
d. 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
4. 教学方法:a. 引导学生参与和感受:让学生观看京剧片段,感受京剧的魅力。
b. 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让学生通过观察京剧表演,分析京剧的艺术特征,归纳京剧的基本知识。
c.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京剧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
5. 课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京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分辨出京剧的行当,了解京剧的表演动作程式和伴奏乐器。
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提高了他们鉴赏京剧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京剧的伴奏乐器和表演动作程式的讲解还需更加详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年级音乐知识与技能《唱念做打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京剧行当的知识,能够分辨京剧行当,培养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调动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二、教学方法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2 、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三、教具多媒体计算机京剧道具服饰视频u盘。
四、导入:同学们,老师曾经听一位美国人这样说过"如果中国没有京剧,那么中国的艺术就失去了灵魂,所以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就更有必要来学习一下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京剧知识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京剧当中的一个知识点,京剧行当二、新课教学:(一)理解京剧行当的定义老师:在我们的京剧舞台上因剧情需要,演员们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我们称之为“京剧行当”同学们知道京剧行当包括什么吗?学生:(生旦净末丑)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对,京剧行当是根据性别,性格,社会地位的不同来划分的,京剧行当,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个基本类型,我们以往,常说“生旦净末丑”,这个“末”呢,是“生行”的一个分支,指生行中的“老生”,所以,我们现在把行当分为四大类(二)认识四大行当生、旦、净、丑1、生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行”学生们来一起念一下(看课件) 生:(是指男性,有小生,老生,武生)师:同学们来猜猜看,图片上都是什么角色呢?生:(观察,考虑,判断,回答)师:那么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这些角色的呢?生:(小生看起来比较文雅,武生拿着兵器,老生带着胡子)师:回答的很好,我们来看小生,他扮相俊美,手持书卷,看上去年纪轻轻,饱读诗书的样子,因此,扮演温尔儒雅的青少年,我们就叫他什么呢?生:(小生)①老师示范:舞刀花,亮相武生肯定要会武功,同学们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武生的风采呢?②老师讲解:好,请全体起立,挺胸抬头,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丁字”型,左手叉腰,右手成“八字”向右前方抬起,眼睛看手,然后看向前方(对待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好的,我们再来一遍:一,二!同学们做的很好,很到位,请坐,有哪位同学能到台前给大家展示一下?③学生展示:师:同学们模仿的像模像样的,(请这几位同学回到座位)会武功,擅长武艺的青壮年我就叫他什么?生:(武生)师:老生的典型特点就是这个(拿道具)‘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胡子)师:是的,正因为这样,老生又叫“胡子生”,还叫“须生”,这个胡子在我们的专业术语中叫“鬤口”大家跟我一起念一下“鬤口”生:(鬤口)师:根据年龄的不同,使用的“鬤口”是有区别的,年轻一点的老生,我们带“黑色的鬤口”年迈一点的,应该带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师:同学们真聪明!介绍完了“生行”我们看下一个行当,(切换幻灯片)2、旦师:同学们再来猜一猜,这又分别是什么角色呢?生:观察,考虑,判断,(找同学)回答师:说的很好,(拿道具)大家看,老师穿的这就是“青衣”的代表性服饰,同学们看,这条的袖子大家知道叫什么吗?生:(袖子)①师讲解:我们叫水袖,因在戏服的袖子上缝了一段“白绸”舞动起来,如同水波荡漾,所以我们叫“水袖”,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大家知道吗?生:(不知道)师:因为中国古代的女子,都比较保守,尤其是成年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社会对女子的要求也很严格,一定要笑不露齿行不露足,这个水袖,就起到了遮羞的作用,还有美化表演的作用,接下来呀,我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水袖的基本动作②师示范:害羞行礼欢喜(水袖花)生气(甩袖)师:请某某某来台前来尝试一下好不好?③学生展示④老师指导师:表演的很好,扮演端庄稳重的中年女子我们就叫她青衣①老师表演:这个角色,老师再熟悉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