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进口多少大豆
- 格式:pdf
- 大小:564.37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当前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正处于高水平保障与高水平开放并存的时期。
一方面,国内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处于高水平,国际粮食市场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来源。
从国外进口粮食对保障国内粮食供需体系平衡、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以及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粮食贸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加上目前的世界卫生环境复杂,也加大了粮食供给的风险。
由此,妥善处理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粮食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是新时代提升中国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应对粮食安全新挑战的基本方法。
一、高水平粮食安全与高水平农业开放并存1.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阶段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安全问题极为重视。
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使得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利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为世界贡献了1/4的粮食产量,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就生产端而言,70多年来,中国粮食总产量稳步上升,国内生产供应能力不断提高。
1949年粮食产量为11318.4万吨,到20_年已经增长至66384.3万吨,年均增幅达到2.6%。
1990年前,国内粮食产量实现了惊人的“十二连增”,连续多年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吨水平。
随着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中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20_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2千克,成为历史上粮食生产和供应的最好时期。
就消费端而言,中国实现了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获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食物消费量。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显示,1961-20_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量呈稳定的增长态势,其中,主粮消费量增加了1.5倍,果蔬、肉蛋奶、水产品等消费量均增长了5倍以上,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后期国内大豆市场走势分析从国内大豆市场整体状况来看,自4月中旬以来市场价格持续呈现缓慢下行振荡格局。
主要缘由是:一方面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较大,国内需求持续低迷;另一方面是市场对后期大豆价格看好,大型油厂的选购态度逐步趋于乐观。
分析认为,在南美大豆出口进入高峰之前,国内大豆市场将连续维持振荡格局。
打压豆价的主要因素一、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较大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份我国共进口大豆540.5万吨,与去年同期的541.3万吨相比下降0.1%。
但4月份进口量估量达到了200万吨以上,这表明目前我国大豆进口量仍保持在正常水平。
而依据当前的港口预报,5月份我国将有200万吨左右的进口大豆到港。
在目前我国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仍高达180万吨左右的状况下,5月份进口大豆的大量到港将对国内大豆市场产生较大压力。
二、豆粕销售短期内难有起色近期,国内外大豆和豆粕价格高位振荡的走势使大部分饲料企业对豆粕的选购更加趋于谨慎,其库存量一般保持为10天至14天,整体看平安库存量相对偏低。
目前,部分地区养殖企业畜禽补栏量仍没有大幅提高,这在肯定程度上对豆粕消费起到了抑制作用。
现阶段国内豆粕价格走低再次加重了饲料企业的看空心理,豆粕销售估计仍较为疲软。
在这种状况下,油厂的加工利润不大,对大豆的需求不旺。
利于豆价回升的因素一、油厂停工或限产对市场将形成支撑作用近期,由于油粕库存充分、需求不旺、价格疲软,企业的加工利润受到影响(以进口大豆成本3050元/吨、豆粕出厂价2550-2600元/吨、豆油出厂价5560元/吨来计算,国内压榨行业处在30-100元/吨的亏损状态),自4月中旬以来不断有油厂停工或限产,这对豆粕库存的消耗起到了肯定的作用,后期在国内养殖业转旺、市场对豆粕需求增加时,豆粕价格将上涨,油厂加工乐观性将提高,市场对大豆的需求将放大,届时豆价有望得到提振。
二、豆源有限将直接提振国产豆价据了解,现阶段东北地区豆农手中的大豆存量已极为有限。
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比较优势中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当今大豆生产、贸易的现状,揭示了我国大豆进口量快速增加的原因。
并通过对我国的大豆竞争力水平、影响我国大豆生产的因素以及我国大豆的比较优势的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大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正文引言: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经超过了5000年,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净出口国。
然而自我国于1996年全面开放大豆市场以来,大豆进口关税大幅降低,国外的大豆大量涌入我国,进口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使得我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大豆尤其是转基因大豆的大量进口,不但损害了占农业人口4.66 %的大豆生产者的根本利益,还使得我国油脂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大豆交易过程中,少数跨国公司已经实质上控制了大豆的生产、流通,并通过基金买卖等方式,间接影响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CBOT)的价格,并使得我国大豆加工企业最终成为“大豆风波”(2004年3月份,国内大豆加工企业集中采购的美国大豆升贴水期货价格为1064美分/蒲式耳,但5-6月份,大豆价格竟突然直线下落,至7月已跌至590.4美分/蒲式耳1 )的直接受害者。
随后ADM等跨国公司对我国油脂压榨企业的地价收购,加强了其对我国大豆消费市场的控制。
在我国大豆产业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只有认真审视我国大豆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大豆振兴计划出谋划策,才能使我国大豆及大豆制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面对挑战。
一、我国大豆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一)、大豆生产与贸易概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含优质蛋白的大豆日益成为人民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量迅速扩大。
然而在我国大豆呈现刚性增长之际,本土大豆的产量却始终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的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大豆需求的缺口主要靠进口来补充,到2003年,中国进口的大豆总量更是突破了2000万吨,超过了我国国产大豆的生产规模(见表1),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全球及中国大豆产量、需求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一、大豆的分类大豆原产于中国,中华民族食用大豆的历史悠久,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大豆主要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饲料豆以及其它豆:二、全球大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全球大豆市场来看,近年来,全球大豆产量整体呈上升态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大豆产量达到36205万吨,同比增长7.6%。
全球大豆主产国主要有巴西、美国、阿根廷、中国、印度、巴拉圭等国家,2020年全球大豆生产国中巴西产量最高,占比全球总产量比例为36.6%,产量排第二的是美国,大豆产量占比31.2%,其次是阿根廷,产量占比为13.7%,中国大豆产量占比5.4%。
三、中国大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来看,2016年开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987万公顷,同比增长5.8%。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是在60年代中期,中国大豆生产开始出现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严重不足,使得中国只能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以满足基本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增长迅速,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960万吨,同比增长8.3%。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不断提升,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大豆单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从600公斤/公顷增长到1900公斤/公顷,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为1985.8公斤/公顷。
我国作为大豆原产国,1995年之前还是一个大豆净出口国,自1996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大豆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突破1亿吨,同比增长13.4%,出口量为7.9万吨,同比下降30.7%。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金额达到3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出口金额为0.7亿美元,同比下降22.2%。
2024年大豆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市场分析对于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大豆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供需情况、价格波动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
供需情况大豆的供需情况是衡量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全球大豆产量逐年增长,但与之相比,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
尤其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提高,大豆及其衍生产品的消费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
由于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大豆。
此外,其他亚洲国家以及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大豆的主要消费和进口地。
价格波动大豆的价格波动直接受到供需关系和国际市场影响。
供需关系的变化、天气条件、政策调整以及其他因素都可能对大豆价格产生影响。
近年来,大豆价格波动较大。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的进口政策变化。
例如,2018年中美贸易战导致大豆进口量下降,进而引发大豆价格的下跌。
此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大豆进口,这对价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国际市场因素也对大豆价格波动起着重要作用。
全球大豆产量的增长和其他主要生产国的进口政策都会对价格造成影响。
此外,全球经济状况、汇率变动等因素也会对大豆价格形成影响。
市场前景大豆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全球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不断上升,大豆及其衍生产品的消费将继续增长。
其次,大豆作为主要的饲料原料,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此外,大豆油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为市场带来更多机会。
然而,大豆市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大豆产量增长速度放缓,供需缺口可能会扩大。
其次,进口政策的调整和贸易摩擦的影响依然存在。
此外,农业技术和种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结论大豆市场处于供需紧张、价格波动和市场前景广阔的阶段。
全球大豆消费和进口国的需求将继续推动市场增长,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了解大豆市场的现状对于农业生产者、行业从业者以及投资者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决策和战略。
中国大豆产量、种植面积及出口情况分析一、概述大豆,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
大豆呈椭圆形、球形,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压豆油、炼酱油和提炼蛋白质。
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根据大豆的种子颜色和粒形分可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饲料豆、其它大豆五类。
大豆的分类及相关介绍大豆的分类及相关介绍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二、全球现状1、产量随着全球大豆种植面积以及种植技术的提升,近年来全球大豆产量整体呈增长的态势。
据资料显示,2022/2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37042.1万吨,同比增长2.9%。
其中产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为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而我国作为全球大豆消费大国,产量占比仅为5.5%左右,排名第四。
2018-2022年全球大豆产量及增速情况2018-2022年全球大豆产量及增速情况资料来源:USDA,产业研究院整理2、进出口贸易从进出口贸易来看,近年来全球大豆进出口规模整体呈波动上升的态势。
据资料显示,2022/23年度全球大豆进口量为16519.9万吨,同比增长5.5%;出口量为16837.3万吨,同比增长9.3%。
2018-2022年全球大豆进出口贸易情况2018-2022年全球大豆进出口贸易情况资料来源:USDA,产业研究院整理三、中国现状1、种植面积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大豆振兴计划政策的带动,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不断提升。
2021年,由于玉米收益的大幅提升,大豆相较于玉米的种植收益较低,农民种植意愿减弱,大豆播种面积有所下滑。
2022年,东北地区积极扩种大豆,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长。
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约为1.54亿亩,折合约为10271.8千公顷(按1亩≈0.6667千公顷),同比增长22.1%。
2015-2022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及增速情况2015-2022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及增速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产业研究院整理2、产量从产量方面来看,在我国有关政策的扶持、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大豆种植面积及单产提升等因素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受大豆种植面积下滑影响使得产量有所下降,随着种植面积的回升,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约为405.7亿斤,折合为2028.5万吨,同比增长23.7%。
中国大豆市场供需现状及进出口贸易分析一、概述大豆是豆科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
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
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
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大豆的品种类型很多,按大豆的种子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饲料豆。
二、市场供需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具有蛋白质食物原料和油料双重属性,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在我国食品行业和食品加工业占有重要的地位,2022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有所回升,2022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达9933千公顷,较2021年增加了1517.59千公顷,同比增长了15.28%。
2015-2022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统计2015-2022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统计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整理相关报告:《中国大豆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中国大豆的播种面积有所增长,使得其产量也大幅提升,2022年中国大豆产量达2028万吨,较2021年增加了388.46万吨,同比增长19.15%.2015-2022年中国大豆产量统计2015-2022年中国大豆产量统计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整理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大豆单位面积快速提升,2021年中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达1948.26公斤/公顷,较2020年减少了35.22公斤/公顷,2022年较2021年有所增长,2022年中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为2041.68公斤/公顷,较2021年增加了93.42公斤/公顷,同比增长了4.58%,有效的通过提高大豆单产说破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近十家俄公司被允许对华出口禽肉㊀㊀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0月2日消息:俄中友好㊁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鲍里斯 季托夫表示ꎬ近十家俄禽肉生产商被允许向中国出口自己的产品ꎮ
据称ꎬ俄罗斯和中国8月份曾讨论并准备签署两国间禽类和乳制品供货检疫和兽医卫生条款的文件ꎮ俄农业部副部长谢尔盖 莱温9月份表示ꎬ双方商定了头两份备忘录ꎮ
季托夫在有关即将于莫斯科举行的2018年中国商业论坛(ChinaBusinessForum2018)问题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 目前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禽肉生产国之一ꎬ并做好出口准备ꎮ目前通过谈判㊁彼此做出的决定㊁相互加强监督和质量检查ꎬ近10家俄生产商被允许向中国出口鸡肉ꎮ
他表示ꎬ中国市场几乎把所有俄罗斯农工产品都视为生态清洁和有机产品ꎬ因此对俄罗斯来说ꎬ对华食品出口潜力巨大ꎮ
2018年中国商业论坛是与中国举行的大型商务论坛ꎮ该论坛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ꎮ
辽宁省营口市再次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㊀㊀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0月8日发布ꎬ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㊁老边区再次排查出生猪非洲猪瘟疫情ꎮ
㊀㊀10月7日19时ꎬ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ꎬ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检测ꎬ辽宁省营口市排查送检样品ꎬ检出非洲猪瘟病毒ꎬ确诊为生猪非洲猪瘟疫情ꎮ涉及大石桥市高坎镇革家村㊁旗口镇宿东村㊁王围村㊁新兴村和老边区路南镇新立村㊁边城镇北于杨村ꎬ养殖户共存栏生猪3358头ꎬ发病334头ꎬ死亡93头ꎮ㊀㊀排查出疫情后ꎬ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赴当地ꎮ当地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ꎬ采取封锁㊁扑杀㊁无害化处理㊁消毒等处置措施ꎬ对全部病死和扑杀猪进行无害化处理ꎮ同时ꎬ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ꎮ目前ꎬ上述疫情已得到有效处置ꎮ
中国需要进口多少大豆
㊀㊀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ꎬ2017年全年中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ꎬ其中大豆累计进口9553万吨ꎬ占粮食进口总量的89%ꎮ大豆进口自美国的就有3684万吨ꎬ占38.6%ꎬ其余的则主要来自南美的巴西㊁智利和阿根廷等国家ꎮ2017年ꎬ我国大豆总需求量高达1亿多吨ꎬ而播种面积仅790万公顷ꎬ产量只有1440万吨ꎬ缺口明显ꎮ
今年以来ꎬ中国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ꎬ转向更多地进口南美国家的大豆ꎬ但这并不能有效降低中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ꎮ如此高的对外依存度ꎬ自然容易被人卡脖子ꎮ
中国为什么要进口这么多大豆呢?
主要是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了ꎬ膳食结构也逐渐向以高能量㊁高盐高脂和高动物性食物转变ꎬ需要大量肉㊁油的供应ꎬ而大豆是很重要的中间产品ꎮ由大豆制成的饲料喂养牲畜有更高的长肉率ꎬ可以满足中国人民饮食中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的需求ꎮ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ꎬ据卫生部调查ꎬ我国有22%的人超重ꎬ高血压2亿多人ꎬ糖尿病5000多万人ꎬ高血脂1.6亿人ꎬ因 富贵病 治疗的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ꎮ
目前ꎬ中国每年自己生产的大豆不到2000万吨ꎬ很大程度上是因国外低价大豆所致ꎬ如果放任此现象发展ꎬ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将进一步萎缩ꎬ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不利ꎮ(摘自:瞭望智库㊁环球网㊁博易大师)
玉米补贴最新消息!
这些地区已公布标准!
㊀㊀每年到了这个时候ꎬ大家最关心两件事情ꎬ
35
国内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