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零碎的时间看完一本书
- 格式:docx
- 大小:25.29 KB
- 文档页数:3
利用零碎时间梁实秋英国有一位政治家兼作者威廉〃考贝特(William Cobbett,1762-1835)。
他写过一本书《对青年人的劝告》,其中有一段“利用零碎时间”,如下:文法的学习并不需要减少办事的时间,也不需要占去必需的运动时间。
平常在茶馆、咖啡馆用掉的时间以及附带着的闲谈所用掉的时间,亦即一年中所浪费掉的时间――如果用在文法的学习上,便会使你在余生中成为一个精确的说话者与写作者。
你们不需要进学校,用不着课室,无需费用,没有任何麻烦的情形。
我学习文法是在每日赚六便士当兵的时候。
床的边沿或岗哨铺位的边沿便是我们研习的座位,我的背包便是我的书架子,一小块木板放在腿上便是我的写字台,而这工作并未用掉一整年的功夫。
我没钱去买蜡烛油;在冬天除了火光以外我很难得在夜晚有任何照光,而那也只好等到我轮值时才有。
如果我在这种情形之下,既无父母又无朋友给我以帮助与鼓励,居然能完成这工作,那么任何年轻人,无论多穷苦,无论多忙,无论多缺乏房间或方便,可有什么可借口的呢?为了买一枝笔或一张纸,我被迫放弃一部分粮食,虽然是在半饥饿状态中。
在时间上没有一刻钟可以说是属于我自己的;我必须在十来个最放肆而又随便的人们之高谈阔论、歌唱、嬉笑、吹哨、吵闹当中阅读、写作,而且是在他们毫无顾忌的时间里。
莫要轻视我偶尔花掉的买纸、笔、墨水的那几文钱。
那几文钱对于我是一笔巨款!除了为我们上市购买食物所费之外,我们每人每星期所得不过是两便士。
我再说一遍,如果我能在此种情形之下完成这项工作,世界上可能有一个青年能找到借口说办不到吗?哪一位青年读了我这篇文字,若是还说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研习这学问中最重要的一项,他能不羞惭吗?以我而论,我可以老实讲,我之所以成功,得力于严格遵守我在此讲给你们听的教条者,过于我的天赋的能力;因为天赋能力,无论多少,比较起来用处较少,纵然以严肃和克已来相辅,如果我在早年没有养成那爱惜光阴之良好习惯。
我在军队获得非常的擢升,有赖于此者胜过其他任何事物。
如何利用闲暇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我们都拥有一些闲暇时间。
这些时间看似零碎,但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却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首先,阅读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无论是小说、传记、历史还是哲学,书籍能够为我们打开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
在闲暇时光里,捧起一本好书,沉浸其中,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笔触,领略各种奇妙的故事和深刻的思想。
阅读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当我们读一本好书时,仿佛与作者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而且,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无论是在家里的沙发上,还是在公园的长椅上,只要有一本书在手,就能开启一段充实的时光。
其次,培养一项兴趣爱好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学习绘画,用画笔和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不需要追求成为专业的画家,仅仅是为了享受创作的过程。
或者学习一门乐器,像是吉他、钢琴,弹奏出美妙的音符,为生活增添一份浪漫和惬意。
又或者尝试摄影,用镜头捕捉美好的瞬间,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兴趣爱好能够让我们在闲暇时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忘却烦恼和压力,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当我们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感受到一种由衷的快乐和成就感。
再者,运动也是利用闲暇时间提升生活质量的好方法。
可以选择去健身房锻炼,也可以在户外进行跑步、骑自行车或者散步。
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还能释放内啡肽,改善心情。
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早晨,穿上舒适的运动装备,去附近的公园跑上几圈,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身体的活力逐渐被激发出来。
这种感觉会让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天都充满精神。
而且,坚持运动还能帮助我们塑造良好的体型,增强自信心。
另外,学习新的技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能够为我们打开与不同文化交流的大门。
或者学习烹饪,为家人和朋友制作美味的佳肴,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
还可以学习编程、手工制作等技能,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有可能为我们的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零碎拼凑出完整作文字当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冲乱了你的计划,你的打算,正如常说到的“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些无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想到的是如何去适应: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对的,积累是解决碎片化时间的一剂良方。
你想做的你要做的或许需要大量时间,把完成时间从整时变成几分钟的叠加也未尝不可。
英国的地铁里,候车站,排队的队伍里,你会看到人们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小书,在静静地读。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等待的时间,空闲的时间。
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变成了他们阅读书籍的时间,心灵的短暂休酣。
正是他们懂得积累散落在生活二十四小时中的零散时间,才使他们读完了一本一本的书本,成为人均阅读量排名靠前的国家之一。
就像一幅拼图完成需要许许多多的小块组成一样,满满的拼凑,才构造了完整的画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很多人还没有去实践,就把碎片化的时间归为闲暇的时间,随意去浪费。
其实,看似短暂的时间才更能体现其利用的价值,因为它体现了一个人对时间的分配管理,反映了善于利用时间完成已知任务的高效性。
这是一个“抢”的时代,从抢单到抢购,从抢车票到抢红包……时间总是一如既往的向前,不曾停歇,而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在这样的碎片化的生活里,去“抢”时间。
之所以要抢,因为时间总是在指尖溜走,往往在恍然间,惊叹道:“啊,时间过得真快!”会抢时间,其实是展现的是一个人的能力。
把抢来的碎片时间去做一件小事,一道题哪怕一个单词,数次之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做了满满一箩筐的事。
也许很小很短,但却代表你的前进,你的进步,你没有在原来的位置上止步不前,你离想做的又进了一步。
碎片的零碎未必就是不完美,你可以用这点时间来“偷得浮生半日闲”,或是解决小障碍,抑或完成梦想的一小步。
不要忽视碎片化时间,它很微小却依然宝贵,失去它,是一种可惜,利用它,你可以构造出一个不一样的二十四小时。
零碎的悦读作文字窗外的云飘飘漾漾的荡在空中,雨后的世界显得分外清美,空气清新得让人忍不住想多吸一会儿,趁着这美好的天气,轻轻的翻开那一本林清玄的散文集,文字中透出一股清新的气息,如同风吹过的清凉,让我的心片刻之间宁静下来。
阅读的时间:1、早上5:30-6:00起床,有将近1小时的整块阅读时间,如果时间充足一点,会做些笔记.2、包里放上7寸的阅读设备(以前是K3,这段时间换成NT),放上几十本排版不错的电子书,在有时间的时候看看,比如排队、等人、开会之类零散时间。
3、手机里放一些有声书,比如台湾的博客思听、每天八分钟、中医堂、百家讲坛,做车、做家务、身体锻炼时听听4、睡前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完,会拿本书在床上看上一会,然后睡觉。
5、所有读完第一遍,觉得不错的书,会开始读第二遍并做些笔记。
6、出差时如果周末有时间会找家环境好点的咖啡厅,看上半天或一天书。
不出差如果周末有空闲时会去图书馆,带上笔记看上半天书,做个记录。
7、做飞机或动车时会准备二、三本纸制书,比较厚有些深度的那种,我发现自己在飞机上看书效果最好。
看累了就做笔记或简评。
想多看点书的最有用的建议:就是关闭电脑、离开网络,有网络有电脑的地方永远会让你分心的。
我看书效果最好的三个地方:飞机、图书馆、咖啡厅总能在网上看到有人抱怨没有时间看书,在现在这个时代最影响注意力的东西就是网络,只要有了网络很容易浪费时间,不管是你用电脑、手机都是一样,点来点去,1个小时2个小时很快就没了,就在我在回答中说的,想多看点书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网络,下决心每天留出半小时或1小时的阅读时间,关电脑,关手机,开始看书,看完书做随手做些记录。
关于阅读设备:现在7寸的阅读器已经非常便宜了,K4和N2(Nook Simple Touch)也就700-800元左右,可以考虑买一个。
放在包里,拷贝些电子书,有空的时间顺手就拿出来读一会。
最好是E-Ink屏的,不要平板,平板什么都能做太容易分心了,我换成Nook Tablet 之后,阅读的时间和数量要比K3少很多。
给个建议:最好不要在地铁或公交上用手机看书。
颠簸中看小说、玩游戏,很容易引起视力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视疲劳。
一般来说,人们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时,眼睛和屏幕的距离在20厘米左右,这样近距离且长时间地盯着屏幕看,容易使睫状肌产生疲劳,变成假性近视.,在使用手持终端时,最好不要离屏幕太近,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最为适宜。
学会“拆书”一天读懂一本书谈到拆书,我自认为那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拆书会涉及到拆什么书?用什么方法拆?拆解什么内容?另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拆了书之后如何致用?第一招:学会拆书——便签读书法便签读书法将阅读分为:R(阅读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应用)★R:在读书时,遇到某一个心动片段,停下来,划出来。
★I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达到理解知识本身是什么的程度。
★A1: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
★A2: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的下一步行动,让知识真的应用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才能因为它变的更好。
便签读书法大大降低人们读书的压力,即随时随地翻看书籍有价值的环节进行拆解与应用。
但是这样的方法要求拆书者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初级学习该方法最好还要有拆书家引导促进,然后才能学以致用。
首先选择一本书坚持拆;其次运用自己的思考模型与框架来展示自己的拆书以此来启发读者的思考;最后提高拆书的内容与趣味性以迎合读者的需求。
第二招:清晰拆书的步骤1、学会选择一本书来拆。
首先选书应该考虑话题是否能够引发共鸣,内容具有连续性而又容易结合现实的书;其次优先选择那些写的不够深入而又容易整合的书,以便进行拆解改造;最后要抓住重点,在书的内容上加上自己原有的积累。
2、选到书后先把整本书通读一遍,把这本书逻辑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再挑自己觉得对我有用的章节进行细读。
这里重要的是:一本书并非只有完全读完才有收获,读明白一段或者一句就可以有很大的收获。
3、拆完书之后要进行分享,可以写你对这本书对你有帮助的句子、你的思考、感悟,甚至是句子的摘录等等。
然后可以发微博微信等各种渠道跟别人分享。
第三招:梳理属于自己的拆书框架拆书拆的是思考与应用,而拥有一套适合自己快速拆解一本书的拆书框架将会使拆书事半功倍。
在没有形成自己的拆书框架之前可以先参考并模仿他人的框架。
读好书的注意事项读好书的注意事项(通用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读书吧,通过读书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如何正确阅读理解一本有思想、有文采的书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读好书的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好书的注意事项篇11、要做到坚持读书。
读书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读书应当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一日三餐一样,长期坚持下去。
2、要学会选择好书去读。
书,有很多种。
同一题目的书,可能有很多作者编写,这就要求我们做好选书工作,不会选书或者没有选好书,读书的效果就不会有所提高。
3、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读书。
生活中充满了许多零碎时间,看似没有多少的零碎时间,若全部充分利用起来,将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收获和充实。
4、读书时记得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过程中,若有些好的句子、段落、方法等,可以记录下来,多看多读这些优美的集锦。
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工作效率,5、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进行借书。
借书,可以节约读书成本。
如今,学校图书馆、城市图书馆、同学等都可能有你想读的书,要善于去发现这些资源,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6、读书时要排除各种干扰。
读书时,最怕有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这样就会影响读书效率和质量。
所以要在读书时,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
7、读书要注重深度和广度。
不能一味地只读某一领域的书,还要拓展视野,多多读一些其他行业或领域的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即达到深度和广度的结合。
读好书的注意事项篇21、追问性思考。
启动自己的好奇心,养成追问的习惯,去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
比如我们看到文章中有“心理学家”,这个称谓,就可以去查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学家,以及心理学家是做什么的,能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比如有人说“我特别讨厌读鸡汤类书”,那么就追问一下,什么是鸡汤类书,什么又是鸡汤?这类书或者文章有什么特点。
现在网络发达,书籍也多,基本上不会出现一个什么事查不出来的问题。
2、链接性思考。
如何有效利用零散的碎片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零散的碎片时间,比如等待交通工具、排队、闲暇时间等等。
这些碎片时间通常很短暂,我们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浪费掉这些宝贵的时间。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就能够提高效率,丰富自己的生活。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利用零散的碎片时间。
一、阅读阅读是一种既能够娱乐,又能够增长知识的活动。
零碎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阅读一些短篇小说、新闻摘要、或者专业书籍的章节。
可以随身携带一本书、一个Kindle或者下载一些阅读类App到手机中,每当有时间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读几页。
这样不仅能够充实自己的知识,还能够打发时间,提高自己的修养。
二、学习新技能在碎片时间中学习新技能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你可以选择学习一门外语、学习弹奏乐器、学习编程等等。
这些技能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竞争力,还能够让碎片时间更加有意义。
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听力练习、模仿乐器演奏或者阅读编程相关的书籍和教程,慢慢地积累知识和技能。
三、思考总结在忙碌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思考和总结的重要性。
而零碎的时间正是一个思考总结的好机会。
在碎片时间中,我们可以回顾一天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工作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锻炼身体长时间的久坐对健康是不利的,而碎片时间的到来则可以利用来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
比如,可以在办公室里做一些伸展运动,或者在户外散步、慢跑。
这样不仅可以缓解长时间久坐带来的身体不适,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五、放松休息零碎的时间也是恢复体力和精力的好时机。
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放松自己,比如闭目养神、做瑜伽冥想、听一些轻音乐等等。
这样能够使我们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后,得到一些休息和放松,更好地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六、社交交流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社交交流也是不错的选择。
可以和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进行简短的交谈,了解彼此的近况,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
如何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的时间似乎被切割成了无数的碎片。
工作的忙碌、社交的需求、家庭的责任,让我们很难拥有大块的、连续的时间来静下心阅读一本好书。
然而,这些看似零碎的时间,如果能够被有效利用,同样可以为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些短暂而零散的时间段里,进行有意义的阅读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碎片时间。
碎片时间通常是指那些较短且不连续的时间段,比如等公交车的几分钟、排队买咖啡的十几分钟、乘坐地铁的半小时,甚至是工作间隙的五分钟。
这些时间很容易被我们忽视或者浪费在刷手机、闲聊等无意义的事情上。
但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将它们利用起来,积少成多,也能收获不少知识。
为了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提前做好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行程,大致确定每天可能出现的碎片时间段,并为每个时间段设定一个阅读小目标。
比如,在每天早上等地铁的二十分钟里,计划读完十页书;在午休前的十五分钟,阅读一篇简短的文章。
有了这样的规划,我们在遇到碎片时间时,就能迅速进入阅读状态,而不会因为犹豫要读什么或者不知道怎么开始而浪费时间。
选择适合碎片时间阅读的内容也很关键。
由于碎片时间较短,不适合阅读那些需要深度思考、前后连贯紧密的大部头著作。
相反,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短、内容相对独立的文章、短篇小说、散文或者是知识类的短文。
比如,一些经典的短篇小说,如莫泊桑、契诃夫的作品,篇幅不长,但文学价值很高;或者是一些科普短文,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我们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
此外,电子阅读工具也是我们的好帮手,比如手机上的阅读 APP,我们可以提前下载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方便在碎片时间随时打开阅读。
在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时,要学会快速进入阅读状态。
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专注力,减少外界干扰。
比如,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戴上耳机,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帮助自己屏蔽周围的嘈杂声;或者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让自己能够专注于手中的文字。
“零碎”的时间
时间:2018-01-06 09:19:32 | 作者:学霸
“零碎”的时间,顾名思义就是指:做完了工作后剩下的时间。
我们可以利用
它干很多事,比如:我们放学回家时,我们可以读一本书;我们做完了一天的
作业后,我们可以看一看微信;我们在下课十分钟时,可以与同学们做游
戏……
一天放学后,我坐在校园门口的木板凳上,一边等爸爸来接我,一边看起了书来。
我沉浸在书中的人物与故事中无法自拔。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只有听到:“嘟~,嘟~,嘟~。
”的声音时,我才如梦初醒……
晚上,我做完作业,坐在床上和同学们进行着视频聊天,我们讨论着:今天学
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老师讲了什么重点……讨论完了我便看起了课外书:《探索发现不可不知的世界之谜》、《鬼吹灯》(全集)、《夏洛克·福尔摩斯》……都是我的最爱。
但是,有时我也因为它们而闹出一些伤心的事情:记
得一天晚上,坐在床上读着我的《鬼吹灯》,弟弟则坐在我身旁的橡胶座椅上,突然,弟弟的哭声“震耳欲聋”这时,我才发现,弟弟从椅子上摔了下来,头
上有一个大大的包,过了十几天才消除。
我为了这件事自责、伤心了好几
天……
“零碎”的时间只要你利用的恰当,就能给我们提供有用的知识,无论是5分钟,还是10分钟,甚至是1分钟都能给我们提供有用的知识。
如何用零碎的时间看完一本书
零碎的时间有时候是你坐在地铁、公交上的时间;有时是上班时工作的间隙时间;或者你是学生,上下课之间的休息时间;亦或是你晚上给自己规定半小时学习一次,休息十分钟,这个休息的时间……,针对不同场景,零碎时间在看书上的利用上也是有所差别的。
比如,拥挤的地铁,你的前胸贴着别人的后背,还得注意着地铁报站,你连座位都没有,想去认真看书也不太现实;又比如上班的零碎时间,你去看唐诗宋词,抄诗是不是感觉很怪?即使自己感觉不怪,可是你不由自主地念出了声,是不是也挺尴尬?
所以在这里,我把零碎的时间分为两种:独处时的零碎时间和非独处时的零碎时间。
独处时的零碎时间包括独自一个人学习、玩耍,做事时中间短时的间隙。
比如下班后,准备学习技术,看专业书的空当;又比如周末你一个人在家等待约出去玩的伙伴,你必须等待的这十五分钟……
独处时的零碎时间看书记住的原则是差异化,个性化。
比如你在家学习编程或者看市场营销教材间隙十五分钟,你得拿出偏文科的书(与之前的学习内容有差异,有助于效率与休息),比如一本《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或者《泰戈尔诗集》,你可以读出声,也可以抄写,甚至读读英文版的(追求个性化,不打扰别人,也没心理压力)。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做技术或者管理的,在上班间隙看这些,可能会有些怪怪的,因为办公室给大家的印象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地方,另外,要是遇到好的句子,读的机会也没有。
当然,你要是出去一个人玩耍,你也可以带着本顾城的诗集,看风景看累了的时候,读两遍,也别是一番滋味(上学时有试验过)。
推荐书目:《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世说新语》、《飞鸟集》、《智慧书》、各类诗集等等。
再说非独处时的零碎时间。
典型的场所:公交、地铁上,办公室里。
在乘公共交通时,你要是有座位,坐的时间超过十五分钟,阅读小说是不错的选择,小说的趣味性强,在嘈杂的环境中不容易分散注意力。
如果你是被挤的连座位都没有,还是别读书了,在大脑复盘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或者抓着扶手练练提肛就好了。
等地铁或者公交的时候,可以背背手机上存的单词与句式,手机体积小,车一来,兜里一揣就可以走了,不影响你上车。
公共交通推荐书籍:《南明史》(不是小说,但比小说还吸引人);《兄弟》、《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余华的书;《生死疲劳》(莫言),《平凡的世界》(路遥),《呼啸山庄》、《野性的呼唤》、《热爱生命》、《红与黑》、《呼啸山庄》等等名著类小说都会让你感觉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慢慢学会洞察人性。
如果是办公室零散时间,这就得看你的办公室文化与上司的调性了。
如果文化宽松且上司开明,你又没事,就看你想看对你有指导性的书籍,比如:如何《如何阅读一本书》、《消费者行为学》等等,另外,比较重要的是怎么看的问题?其实就利用零散的时间记概念,揣摩概念,将概念通俗化。
零散的时间你去了解实例,分析实例或者去做练习很容易被手头上的事打断,不过你可以去背一个个的概念,概念大多数就一两句话解释,也可以用自己话将它通俗化,当你记得概念后,再把一个个概念串起来,对比,类比,整合,系统化,之后再在时间充分时结合实例,合理练习,就可以将知识系统化存入自己的大脑中了,随取随用了。
能牢牢把握定义与概念的人,往往就是学习能力极强的人,后悔当初做学生时并没有把概念与定义当做第一要义来学习,但是听了李笑来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后,试了一下,真的是跟开挂了一样,(写了这么多,有时间再来补充个实例)。
至于如果公司很狗血,闲的时候也不能干自己的事,那你总不能盯着电脑屏幕看新闻装逼逃过监督吧。
那就上知乎学习,如果知乎被屏蔽了呢?很简单啊。
平时你肯定见过很多好的资料,没时间看是吧,那就复制粘贴,放优盘,等到在公司确实没事干了,自己插着优盘,打开office2013的阅读模式,自己学习吧,顺便粘贴复制到思维导图做做笔记,你照样可以得道升仙啊。
办公室零散时间推荐书籍:《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学》、《经济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等等。
以上利用零散时间的方法,是个人的学习总结。
试用起来有效,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世界那么精彩,没那么容易归纳。
保持谦卑,不做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