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13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jùn)永的哲言,或要我恪(kè)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逝之后,她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B.在亵(xiè)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fēn)围中,精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清解,人们心中只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C.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jué)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zhuó)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么惬(qiè)意啊!然而许多人在美丽的雨天却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zā)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A.踪迹给予越发B.踪迹给以更加C.踪影给予更加D.踪影给以越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B.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2006年高考试题详解--语文(山东卷)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 页。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纸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写在试题卡或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宫殿蓝宝石珠光宝器攻城略地B. 貂婵踩高跷伏案疾书额手称庆C. 缴税捅漏子各行其是螳臂当车D. 思辨订书机无上光荣挑肥拣瘦【答案】D【解析】A“珠光宝器”应改为“珠光宝气”,B“貂婵”应改为“貂蝉”C“捅漏子”应改为“捅娄子”【考点】该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易错点】“婵”“漏”这些字极易出错。
【备考意见】高考试题中的错误字形都是别字,没有错字。
而别字又可以分为同(近)音字、形似字、音同(近)又形似的字。
识记字形一定与理解字义紧密结合,可以借助造字法,从偏旁的异同来推敲词义,也可以借助词语结构、典故出处、历史文化常识、生活经验等来推敲词义,进而记住字形。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______的事。
②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 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24 个项目名单,这些“新发现”______了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
③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______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烟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叶子和花都有毒。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辽宁卷)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第1卷(选择题共39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强劲(jìn) 择菜(zhái) 订正(dìnɡ) 扰动(rǎo)B.挫折(cuò) 刹那(chà) 似的(sì) 病菌(jūn)C.蜕变(tuì) 连累(lâi) 支撑(chēnɡ) 马匹(pǐ)D.编纂(zuǎn) 崇拜(chónɡ) 迫切(pò) 模糊(m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弛挖墙脚一诺千斤旁征博引D.纹身贴标签贻笑大方真知灼见C.脉搏金刚钻萎靡不振集思广益D.陨落名信片莫衷一是相辅相成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阻碍都不能割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B.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沙中。
C.这本书是启蒙老师惠赠的,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它。
D.经反复研究,校方决定启用本校精通业务的退休教师。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
B.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C.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
B.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C.“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2006年高考试题详解--语文(山东卷)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 页。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纸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写在试题卡或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宫殿蓝宝石珠光宝器攻城略地B. 貂婵踩高跷伏案疾书额手称庆C. 缴税捅漏子各行其是螳臂当车D. 思辨订书机无上光荣挑肥拣瘦【答案】D【解析】A“珠光宝器”应改为“珠光宝气”,B“貂婵”应改为“貂蝉”C“捅漏子”应改为“捅娄子”【考点】该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易错点】“婵”“漏”这些字极易出错。
【备考意见】高考试题中的错误字形都是别字,没有错字。
而别字又可以分为同(近)音字、形似字、音同(近)又形似的字。
识记字形一定与理解字义紧密结合,可以借助造字法,从偏旁的异同来推敲词义,也可以借助词语结构、典故出处、历史文化常识、生活经验等来推敲词义,进而记住字形。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______的事。
②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 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24 个项目名单,这些“新发现”______了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
③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______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烟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叶子和花都有毒。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宫阙蓝宝石珠光宝器攻城踏地B.貂婵踩高跷伏案疾书额手称庆C.缴税捅漏子各行其是螳臂当车D.思辨订书机无上光荣挑肥拣瘦2.依次填入下列横肉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喷喷的事。
②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
适当“新发现”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
③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花和叶子都有毒。
④那时,北大的学生好幸运生的借书证,可以借十元钱装书。
A.移道涵盖有害竟然B.移奇囊括有毒居然C.称奇涵盖有害居然D.称道囊括有毒竟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若人居环境。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区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但是导“爱心文化”。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语文(黑龙江、吉林、内蒙、贵州等)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
考试结束后,交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嘉奖誓死如归奏效越俎代疱B.慰籍弱不经风整饬历久弥新C.真谛既往不咎小憩举步为艰D.体恤提缩挈领端倪磬竹难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B.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C.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呤人乐观。
D.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3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禅让阐明嬗变煽风点火潸然泪下B.庇荫纰漏毗连筚路蓝缕蚍蜉撼树C.侍奉对峙吞噬恃才傲物舐犊情深D.湍流祥瑞揣摩惴惴不安气喘吁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竣工缜密水蒸气寸草春晖漫山遍野B.沧桑销蚀势利眼卑恭屈膝瑕不掩瑜C.犒赏装帧水龙头纷至沓来民生凋蔽D.毕竟旋律侯车室摩拳擦掌天崩地坼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中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耻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午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单纯而彻底,这是因为它的论证不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因素。
古典自由主义效率论证的理论认为,效率主要来自市场的自由竞争,受其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就说,财富来源于人们竞争性的劳动。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语文答案逐题详解一(12分,每小题3分)1、(答案)B(解析)A项“誓死如归”应为“视死如归”徊项“慰籍”应为“慰藉”;“弱不经风”应为“弱不禁风”;C项“举步为艰”应为“举步维艰”;D项“磬竹难书”应为“罄竹难书”2、(答案)A[解析)A项错,“不足为训”意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针对“小错误”来说,不符合语境,属“大词小用”;B项“卓尔不群”意为“优秀卓越,超出常人”,用于表示非凡的人,符合语境;C项“彪炳千古”意为“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符合语境;D项“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这里符合语境3、(答案)D[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季结算”后加上“的制度”;B项搭配不当,不能被“他清晰的思路感染”;C项句式杂糅,应在“营养状况”前加上“因而他们的”4、(答案)CC解析)选②③⑤不选①④⑥的原因:虽然①②,③④,⑤⑥意思差别不大,但从前后文看,叙述的主体是张丹、张昊二人,所填三句话的陈述主语也应是张丹、张昊二人,故选C二、(9分,每小题3分)二、(9分,每小题3分)5.(答案)DC解析)D项内容是为了补充说明,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的管理体制上的问题,这方面内容的主体是选项C的内容,所以D不在正确答案的考虑之列。
6.[答案)C[解析)文中5段说“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是说“很多人认识不到”,并不等于说是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位受影响7.(答案)A(解析)A项由第3段第7段相关内容可推知;B项明显错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不等于大运河“胜景”的恢复。
故B错;C项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未必对大运河沿岸古迹的保护都是有利的影响。
故C错;D项申报文化遗产成功并不必然导致“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的结果。
故D错三、(9分,每小题3分)8.[答案)A [解析)匿应为“藏匿”意9.[答案)D [解析)①句说季布忠于职守,③句讲高祖兵败史实,④句说季布叙述自己的不利处境,均不合题意,故选D10.[答案)B [解析)说服吕后“收回咸命”不妥,提出出击匈奴的是樊哙,吕后并没有进攻匈奴的成命,故选B四、(23分)11.(10分)(1)(6分)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个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第 I 卷(选择题,共24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
在他看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成见‛——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这种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现察世界并形成舆论。
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
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所以,看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
‛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言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详解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组张胜(QQ:88779315)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D)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C.秸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答案解析:D. 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
能力层级为 A级。
本题共有十六个词或短语,基本是依照原来“一般生字词不考,考的生字词一般不错”的规律来出题。
A项中“嗑碰”应为“磕”。
B项中“辑拿”应为“缉拿”。
C项中“大有稗益”应为“大有裨益”。
D项中“摩娑”应为“摩挲”,“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
把火放到柴堆下面。
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巨擘”:大拇指,喻在某一领域最杰出的人物。
“见风驶舵”中的“驶”应为“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丢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做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答案解析:B。
重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 级。
A项中“一念之差”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此处不当;C项中“拍手称快”多用来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情。
此处不当。
D项中“功败垂成”指的是事情在接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此处不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基金。
答案解析:A。
该题重点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B项中“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语序不当,应为“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倍受新老顾客信赖的”。
C项中“予以否认”表达不明,D项中“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搭配不当。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传统,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⑥成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答案:C. 本是考查句子衔接。
该文段选自 2006-05-04 第03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古村落保护刻不容缓》一文。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
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
但是,大气层能量的变换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
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北大西洋是海洋双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
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
但是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了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
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
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
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器。
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的海域水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一潜,浮标开始在海水中收集信息。
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
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
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
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研究结论:太平注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
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文章解说:该选文基本上是改编自2003年11月6日《大众科技报》上丁永明的《谁对气候异常负责——监测海洋终揭秘》一文,命题人对原文的语言表述作了相当程度的转说,但原意及结构基本未变。
5.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B)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和辨析并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A项中“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表述不当。
C项中“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文中无此信息。
D项中原文中是“希望绘制海洋气象图”。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答案:B. 该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B级。
“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不合文意。
文中“海洋是惯性媒质”并不表示海洋被动。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答案:A. 该题重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B项中“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不对。
C项中“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太绝对。
D项中表述太绝对。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
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
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
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
迁武昌太守。
远本倜傥,尚.轻侠。
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
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
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
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
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供帐以待焉。
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
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着名迹。
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而性果断,人畏而惜之,所至皆生爲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
迁东阳太守。
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
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
”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南史何远传》)[注] ①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②摙(liǎn):担运③糗:干粮④近畿:京城附近地区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远与恢素善善:友好B.远本倜傥,尚.轻侠尚:崇尚C.视贫细如子弟视:爱抚D.士类益以此多之多:称赞答案:C。
本题重点考查文言实词在上下文语境中应选取的义项的判断能力,四个选项实词均为单音节词语。
“视”应为“对待、看待”之意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C)A.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B.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
C.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D.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远尽心绥理,复着名迹。
答案:C。
本题重点考查筛选信息得能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
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多条之多。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查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